《小河蚌的故事》教案

《小河蚌的故事》教案

发布时间:2017-09-05  编辑:梁飞艺 手机版

  一、教材分析

  《小河蚌的故事》是一篇委婉有趣富有哲理的童话故事。讲述了一群小河蚌听从老河蚌的教诲,纷纷去捡沙子并埋在体内。光阴荏苒,沙子被磨砺成美丽的珍珠,小河蚌们欢乐的庆贺自己的成果。可是有一只小河蚌望着这喜庆的场面却躲在一旁落泪了,它后悔当初没听老河蚌的话,让时光白白的在它身边流走了。课文通过小故事引出了大道理,启迪我们要把握好人生,不怕困难,珍惜时间,刻苦学习。

  二、教学目标

  1、梳理课文内容,朗读,感悟,找出关键词语。

  2、以故事情节发展为主线,以小河蚌心理变化为辐线,挖掘文中的空白点,创设情境,剖析补白,激发想象,细细品读。

  3、将故事迁移到学生的实际生活中,教育学生珍惜时间,积累名言警句。

  三、教学方法

  以读为本,逐层深入。朗读——晓意;细读——煽情;品读——入心;研读——共鸣;心读——领悟。初读放矣;再读指导;选读用心。让孩子们在最基本的语言实践中感知语言,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展示鲜活的画面,激活思维。

  四、教学过程

  一、回放背景,“诱”生深思

  1、播放多媒体课件,伴着哗哗的水声眼前出现一幅小河蚌们认真、努力的捡沙子的画面……

  教师不提任何要求,不轻易打断学生的思维,让其充分观察并想象。

  2、停止播放,学生描述自己看懂了什么,答出大意后指读课文1—4自然段并提出要求:不动笔墨不读书,勾画有意义有价值的词语和句子,然后教师对学生进行精彩的朗读指导,适时板书课题和重点词语“捡沙子”、“贪玩”。接下来教师生动的描述,把学生领进故事的情节中,打开思维的闸门。描述:“我们都发现了,有一只小河蚌它没去捡沙子,一会儿和小鱼捉迷藏,一会儿跟小虾跳舞,同学们想一想它还会游向哪里,还会做些什么?”

  3、不断鼓励学生大胆的想象,合理分析小河蚌不去捡沙子是怎么想的?怎么说的?又是怎么做的?指导学生模仿小河蚌的语气,创设情境,表演小河蚌在小伙伴们认真捡沙子时却不屑一顾的走开的情景。对学生的创新思维给予表扬,引导他们大致在以下几方面进行想象。

  a:嘲笑——真是一群傻瓜,沙子怎么可能变成珍珠啊,小心上当……

  b:娇气——好的沙子要到河滩上去捡,太远了,我会游不动的,怎么办?

  c:吹牛——我爷爷家里的珍珠都快堆成山了,随便拿一颗都比它们的珍珠漂亮!

  只要学生想象的合理,就真诚的表扬,答案不拘一格。

  二、锁定重点,品析明理

  1、联系上一环节,预测故事的结局。

  2、播放背景音乐,在音乐的感染下默读或轻声读课文5—6自然段。

  3、指名读出故事的结局,教师故意设计玄机。

  这一环节的设计会引起学生的争议,因为5、6两个自然段的内容都关系到故事的结局。获得珍珠和拿不出珍珠的小河蚌在行动和心情上都形成了巨大的反差。顺势将持有不同答案的同学分成两组,分别去探讨“两种结局的产生小河蚌们有着怎样的不同经历?”

  提示:借助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再加上自己的联想来具体阐述。

  4、出示珍珠实物和沙粒,通过直观的对比帮助学生理解分析以下重点词句并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指导朗读。

  a组:磨砺、心血和汗水的浇灌、庆贺

  b组:逝去的时光、没捡沙子、悄悄的溜走

  5、播放课件:a、珍珠的行成过程 b、小河蚌贪玩的场面

  这两种鲜明的对比画面使学生的情感体验得到升华。

  6、无需多讲,此时无声胜有声。学生已走进课文,一次次语言文字的感染,场景的震撼促使孩子们入情入境,“情到深处自然鸣”。抓住时机适时进行小练笔。要求学生把此时此刻、此情此景中自己最想说的话动笔写下来。(不是成篇长论,指导学生抓住心灵共振时最深的感触去写。讲求训练的“实效性”。)

  三、用“心”朗读,流露真情

  1、筛选文中最关键、自己最喜欢的句子或语段。

  2、展示课前收集的名言佳句(对自创警句的学生一定提出真诚的表扬)。

  3、精彩片段朗读欣赏(根据学生的表现情况适机配乐)

  四、作业布置:有情趣有意义

  1、续编《小河蚌的故事》,注意将故事的情节发展写具体,有自己的感情倾向。

  2、继续收集警句名言,认真做好记录和整理,准备在同学间进行知识资源共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