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诵读》教学设计[汇编15篇]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经典诵读》教学设计

时间:2024-08-03 12:53:31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经典诵读》教学设计[汇编15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促进我们快速成长,使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设计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经典诵读》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经典诵读》教学设计[汇编15篇]

《经典诵读》教学设计1

  一、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通过比较阅读赏析古诗。

  2.在反复诵读与想象中感受诗歌的意象,体会诗歌表达的感情。

  3.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能积累一定的爱国古诗。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

  最近我们课外诵读的都是有关表达诗人爱国情感古诗词,爱国古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些诗词中,诗人或表达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或表现诗人对民族前途命运的热烈关切,或抒发自己保家卫国、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洋溢着浓郁的爱国主义激情。下面就请各小组,选这一类别的诗背一两首。

  (二)复习《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示儿》

  1.过渡:本学期,我们学过的诗中就有表达诗人爱国之情的(出示《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示儿》)

  2.请你走进诗人的内心,感受他们的悲喜,自由诵读。

  (三)研读《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题临安邸》

  1.过渡:今天老师还带来了两首爱国古诗《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题临安邸》

  2.小组内可以选择一首研读,你们准备怎么研读呢?3.小组讨论。

  4.小组汇报,其他小组补充。

  5.指导朗读:金兵横行,遗民泪尽,国破家亡,生灵涂炭,这是何等凄凉,何等悲惨的生活呀!当你感受到这一切时,你的心情怎样?把你的感受读进古诗里。

  6.过渡:那些令人心凉的南宋权贵干什么去了?研读第二首诗的同学们一起告诉大家。

  7.小组汇报,其他小组补充。

  8.指导朗读:看到他们这样烂醉如泥,我们怎能不担忧啊!读

  看到他们这样纸醉金迷,我们怎能不焦急啊!读看到他们这样醉生梦死,我们怎能不愤慨啊!读

  四、对比诵读

  1、当两首诗同时出现在我们面前,当你看到南宋权贵的醉,再看到北宋遗民的'泪,你有什么感受?你想读哪首诗?(指名读)失地的百姓们度日如年、望眼欲穿啊!齐读:《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杭州的权贵们正歌舞升平、醉生梦死呢!齐读:《题临安邸》 总结:今天学完了两首古诗,你有什么收获吗?

  六、拓展

  1.像这样忧国忧民的诗人还有很多,他们留下了很多千古绝唱?张老师课前给你们准备了四首,请自己选择一首研读。

  2.全班交流。

  今天我们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小组合作研读古诗,再自我研读,有所收获这就是研究性学习。

  七、作业

  课后请一个小组选择一个主题,然后收集一些古诗词研读,把你收集到的古诗词和研究收获记录下来。

《经典诵读》教学设计2

  一、导入

  学习诗歌最主要的方法是什么?在读的过程当中要注意哪些问题?

  (学生畅所欲言)(预设:字音、节奏、重音、停顿)按照刚才我们所说的要求,齐读诗歌。

  同学说的很全面,那么就按照刚才我们总结出来的方式、方法自由朗读诗歌。

  要求:读准字音,读好节奏,读出感情

  Ppt2

  二、一唱三叹吟读《关雎》

  1

  Ppt3

  把握节奏:四言诗,一般是“二二”断开,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注意提示,不能刻意断开,尽量做到音断意连。

  2、全班齐读。

  三、相映成趣译读《关雎》

  1、请同学们用笔圈画出重要的或者你认为较难理解的字词。请同学到黑板上板演,全班讨论解决。

  Ppt4

  2、

  Ppt5

  单看右边划线这一部分,我们就理一理这首诗歌。这首诗讲了什么?这首诗就是讲了这么一个完整的故事,这在《诗经》里叫作“赋”。现代汉语里叫作“记叙”)(板书:赋)

  3、这首诗歌,为我们讲述了一个优美动人的爱情故事,请同学们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可以大声朗读,可以小声吟读,边读边想象,你看到了哪些画面?方法指导:画面想象法。

  【例如:在读“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这句诗的时候,眼前不禁浮现出这样的情景,碧蓝如洗的天空下,一条玉带似的河流静静流淌。河中的小岛上,芳草如茵,一对对雎鸠鸟在草丛里、河水边悠

  然自得地玩耍嬉戏??多么安静美好的画面,此时语速应该是平和的,悠缓的,而且这是起句,如果太高,后面就没有办法表现了。】(雎鸠鸟在河边鸣叫,就用来比喻君子和淑女是很好的一对,这叫比。)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参差荇菜,左右采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这几句诗的时候好像看到了这样的画面:清清的小河边,一位穿着一袭连衣裙的姑娘,正两手不停地在水中采摘荇菜。她黑瀑似的长发轻束脑后,直垂腰间。她双袖挽起,露出了如玉似的手臂,她眼波流转,消融粲然,像三月的桃花一样美丽。】《采茶女》(两者没有共同点时候,例如写“荇菜”引出后面的窈窕淑女,这叫兴)

  【“优哉游哉,辗转反侧”时仿佛看见了这样的情景,夜已深沉,明月高悬,万籁俱静,屋子里满是明月的清辉。一个年轻的.小伙子在床上翻来覆去,难以入眠。采荇少女美好的身影使他魂牵梦萦。(范读:悠哉悠哉,辗转反侧语速慢,低调,似有叹息)这时的情绪比较低落了,应读得低一点,慢一点)】《记承天寺夜游》

  【“琴瑟友之”“钟鼓乐之”我仿佛看见了红对联、红窗花、红盖头、??锣鼓阵阵,鞭炮声声,喜气盈盈。这么欢喜的场面,男主人公应该是喜悦、激动的,所以要用欢快的语气读,语调要上扬。】(君子淑女,相亲相爱,比翼双飞,让人好生羡慕。这是现实吗?我们这里先卖个关子。)

  Ppt5

  3、(无论是现实也好,想象也罢,但是通过刚才的译读环节,同学再次深入地感受到了诗人心境的变化,带着这些感触,我们再次朗读诗歌。)

  女生读前两句,男生读后三句。读出女子的温婉,读出男子求子不得的焦虑和琴瑟和谐的喜悦。

  四、诗情画意品读《关雎》

  好诗不厌百回读。同学们的读一遍好过一遍,可见入情才能入境,古人说: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关雎》被称为《诗经》三百篇之首,一定有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请同学们深入研读这首诗,从各个角度品读这首诗的美。四人小组合作。

《经典诵读》教学设计3

  学习目标:

  通过朗读,学习烘云托月的手法;品味含蓄隽永的语言,提高文学的审美情趣。

  课前学习:

  1、了解作者巴金及作品《家》的主要内容。

  2、摘录有关名著中自己喜爱的写眼睛的精彩段落。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由学生喜爱的名著摘录导入,要求读出自己喜爱的语段及评述推荐理由。

  过渡: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许多作家刻画人物又岂能不重彩点睛呢,下面就让我们再一起领略巴金笔下的《一双明亮的眼睛》吧!

  二、感知课文,探究文笔之妙。

  请你用喜爱的方式朗读这段选文,感知内容。读后结合课前收集的资料,探讨这段选文的精妙之处。先小组交流,再组织集体评价、点拨。

  师:琴是巴金在长篇小说《家》中塑造的一位具有反封建新思想的少女形象。选段着重描写了她的一双明亮的'眼睛,热情歌颂了这位先进的女性。

  选段共五句话。第一、二、三句采用了烘云托月的写法,用衣着打扮、发式脸型、眉毛鼻子来烘托所要描写的眼睛。从粗到细进行勾划,以美烘托美,把琴的一双大眼睛突出地显现在读者面前。第四句用夸张的手法,写她那双明亮的大眼睛。这眼睛不仅给她脸庞增加了光彩,而且使整个房间“明亮”多了。通过眼睛之亮,实写了她思想、智慧的闪光。语意含蓄隽永。这句为选段的中心句,最后一句以众人的视线加以渲染,得以强化。这优美而传神的语言,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句子,读来真是妙不可言。

  三、赏读课文,在读中品味自己喜爱的语言,直至成诵。

  方法:师范读,明确感情基调——学生自由朗读——赏析读(读出我的至爱,并加以分析,并结合评价,学会有感情地读)——熟读成诵。

  四、延伸读

  结合课前收集,在小组中展示,互相交流自己喜爱的选段,再选取典型句,组织集体品读。

  五、课后学习:

  欣赏并积累教师课前摘录的有关描写眼睛的几个语段。

  投影展示:

  “她的眼睛更尖锐了,像吃草的畜生,眼睛里仿佛有一块锈了的铜……”(高尔基《不平常的故事》)。

  “她的眼睛是蔚蓝色的,像最深的湖水。”(安徒生《海的女儿》)。

  “啊,你看,你看,她的眼睛!啊,你看,那是不能用言辞来形容得出的,那是不能用文字来形容得出的!她是那么莹黑,,那么灵敏,那么柔媚呀!她见了我,把眼帘低垂下去了,眼睫毛是那样的浓密,那样的鲜明,那样的富有生命呀!”(郭沫若《喀尔美萝姑娘》)

  “长在她那瘦削而苍白的脸上的那双眼睛,显得深邃而动人,好像她的焦点总没有落在眼前的人或物上,而是落在更远一点的什么地方,给人一种若有所思的梦幻般的感觉。”(张洁《谁生活得更美好》)

  点评:本教学设计能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借助课程资源进行教学,并注意营造民主、和谐、平等的教学氛围,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的赏读方法,进行诵读欣赏。赏读的过程循序渐进、环环相扣,由生活到文本,再由文本到学生生活,书生朗朗,形式多样而有层次。在读中品味语言的妙处,在读中转化并提高了学生的知识与赏读能力,也在读中培养了学生亲近文学热爱文学的情感。

《经典诵读》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理解诗歌的主要内容。

  2、结合背景,理解诗人表达的情感;通过联想和想象,赏析诗歌。

  3、背诵诗歌。

  【教学重难点】

  1、朗读并背诵诗歌,要分清节奏,读准重音,读出感情。

  2、激活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积累创造思维的体验。

  3、通过想象和联想品味诗歌的意境和内涵,理解诗人表达的情感。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明确目标

  七言绝句是中国传统诗歌的一种体裁,属于近体诗范畴。七言绝句全诗四句,每句七言,在押韵等方面有严格的格律要求。诗体起源于南朝乐府歌行或北朝乐府民歌,或可追溯到西晋的民谣,定型、成熟于唐代。自唐代以来,名篇佳句很多,咏史、怀古、议政事、抒抱负、诉幽怨、说友情……题材多样,精彩纷呈,七言绝句在诗歌各种体式中是最受欢迎的样式之一。

  今天我们学习不同题材、不同风格的四首七言绝句。

  【设计意图】

  本环节用从简短介绍七言绝句导入,让学生大略知晓七言绝句的历史及特点,快速明确学习内容的大体定位及方式。

  二、读四首诗

  师:“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吟诵诗歌,是解读诗歌的途径,也是理解诗歌的前提。看看谁能将这四首诗吟诵出诗的味道来!

  1、读准字音

  学生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诵读这四首诗歌,没有把握读准的字音要圈画出来。

  (生自由读诗后交流生字)

  课件出示:

  寂寥(liáo)

  春朝(zhāo)

  碧霄(xiāo)

  戍(shù)

  夜阑(lán)

  潼关(tónɡ)

  2、读出节奏

  (1)自由朗读,体会节奏。

  (2)根据指导,读出节奏。

  课件出示:

  七言绝句节奏:按意义可划分为“四三”,如“一夜征人/尽望乡”。也可以按节奏可划分为“二二二一”,如“唯见/长江/天际/流”;或“二二一二”,如“闻道/龙标/过/五溪”等。

  (3)听读,明确节奏。

  听名家朗读录音或教师范读,学生标注出朗读节奏,并尝试朗读。

  (4)齐读,体会节奏。

  3、学习吟诵

  古人吟诵是先有曲调的,虽有曲调,但不同于唱歌,因为吟诵的曲调是不固定的。也就是说,同一首诗可以用不同的曲调来吟诵。我们应先吟准字音,吐字清晰,做到所谓的“字正”,再通过拖音,使声腔饱满,做到所谓的“腔圆”,字正腔圆是对吟诵的基本要求,以此来感受诗歌的韵味。

  (1)标注韵脚。

  课件出示:

  ①用“○”标示出这四首诗的韵脚。

  ②写出每首诗所押的韵。

  ③韵脚在朗读的时候,是有拖音的。试读出每首诗的韵脚的韵味来。

  预设

  课件出示:

  秋词(其一)

  [唐]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我言秋日/胜春。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

  夜雨寄北

  [唐]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巴山夜雨/涨秋。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

  [宋]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尚思为国/戍轮。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

  潼关

  [清]谭嗣同

  终古高云/簇此,秋风吹散/马蹄。

  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

  (2)指名范读,体会吟诵方法。

  (3)学生比赛吟诵,读出韵味。

  师小结:教育家叶圣陶曾对吟诵做出过以下要求:“令学生吟诵,要使他们看作一种享受,而不看作一种负担。一遍比一遍读来入调,一遍比一遍体会亲切,并不希望早一点能够背诵,而自然达到纯熟的境界。”我们可以通过反复地吟诵,不断地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不断地加深对整首诗的理解,逐渐感悟诗歌的节奏美、韵律美,还可以加深对作者创作情境的体会。

  【设计意图】这四首七言绝句格式整齐,音韵和谐,适于学习简单的诗歌吟诵方法。本环节从韵脚切入,通过吟诵,体会韵味。适当补充相关知识,使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在体会中学习,提高语文素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赏四幅画

  1、描绘画面

  师:通过吟诵,这四首诗在同学们的脑海中展现出怎样的画面呢?试着用语言描述出来。

  提示:可以结合诗歌下面的解读注释,还可以发挥联想、想象,运用修辞手法。

  (生自由描述画面)

  2、展示交流

  师指导:可多角度描述,加入想象成分,但是基本内容必须来自诗歌。

  预设

  课件出示:

  《秋词》(其一):自古以来,文人骚客都悲叹秋天萧条,我却说秋天远远胜过春天。秋高气爽,万里晴空,白云飘浮。一只仙鹤排开云层扶摇直上,便引发我的诗情飞上云霄。

  《夜雨寄北》:你问我何时回家,我回家的日期定不下来啊!我此时唯一能告诉你的,就是这正在盛满秋池的绵绵不尽的巴山夜雨了。

  如果有那么一天,我们一起坐在家里的西窗下,共剪烛花,相互倾诉今宵巴山夜雨中的思念之情,那该多好!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穷居孤村,躺卧不起,我不为自己的处境而感到哀伤,心中还想着替国家戍守边疆。

  夜深了,我躺在床上听到那风雨声,就梦见自己骑着披着铁甲的战马,跨过冰封的河流出征北方疆场。

  《潼关》:久远的高高云层就聚集在这座雄关之上,秋风阵阵吹散嗒嗒的马蹄声。那从群山中冲决而出的黄河,尽管已奔入辽阔的平原,但仍嫌拘束似的在不断冲击着河岸;而西去的群山,虽然走向与黄河相反,但仿佛也在力戒平坦,一峰更比一峰高。

  师小结:诗歌是优美的,语言凝练,我们描摹的语言总显得苍白无力,难以透彻地传达诗中的意蕴,更让我们体会到诗歌的美妙。

  【设计意图】诗歌就是一幅画。本环节旨在让学生通过描述画面,达到理解诗意、体会意境的目的。结合第六单元所学的联想与想象,学生可以有多种描述。核心点是训练学生结合注释和相关资料对诗意有自己的理解。

  四、明四种情

  师:这四首诗歌分别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你是从哪里体会到的呢?

  提示:可以抓住诗歌中典型景物即意象分析,也可以抓住表达情感的关键词分析。

  (生自由交流,师点评,引导生运用适当的方法解读诗句)

  预设

  课件出示:

  (1)《秋词》(其一):

  ①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古人悲秋和自己的颂秋进行对比。表达了诗人乐观的心境。

  ②“排”字写出了飞鹤搏击长空的豪情壮志,抒发了诗人奋发进取的豪情,这正是诗人虽遭贬,却绝不消沉的顽强意志的生动体现。

  ③秋天可写的景物很多,刘禹锡在诗中只写冲天而上的一鹤。作者借飞鹤冲天的形象表明心志:在厄运面前决不低头,要积极奋发向上。

  (2)《夜雨寄北》:

  ①诗的开头两句用问答和对眼前环境的抒写,阐发了孤寂的情绪和对妻子深深的思念。

  首句起笔以“君”直呼对方,以独特的视角勾画出一幅夫妻相思、温情脉脉的画面。这句诗的独特之处在于诗人以错位的视角写相思之情,即对方未必真有信寄来询问归期,而是诗人设想妻子思念、询问归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直写自己当时所处的环境,也就是写景。诗人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一个特定的环境:巴山,秋夜,大雨倾盆。作者对这个环境做了较为具体的描写,不仅写了天上所下之雨,而且写了池中所积之雨。通过写实的景物,使人仿佛感受到了当时孤独、凄凉的'气氛。这无尽的秋雨使人心烦,盈盈的池水令人情满,自然作者的内心情感也汹涌难平。“涨秋池”的岂止是滂沱的秋雨和池水,分明是作者在不眠之夜对妻子无限思念的感情波涛。

  ②三、四句是虚写未来。诗人在秋雨绵绵之夜,触景生情,展开想象的翅膀,用丰富而自然的联想来表现他们夫妻的恩爱之情。诗人在此选取了两种情态:一个是动态“共剪”,一个是语态“却话”。“共剪西窗烛”,具体细腻而又无限传神地描绘出了一幅良宵美景图,一个“共”字极写了亲昵之情态。这首诗既描写了今日身处巴山倾听秋雨时的寂寥之苦,又想象了来日聚首之时的幸福欢乐。

  (3)《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

  ①这首诗以“痴情化梦”的手法,深沉地表达了作者收复国土、报效祖国的壮志和那种“年既老而不衰”的矢志不渝的精神,向读者展示了诗人的一片赤胆忠心。

  ②一、二两句,“僵卧孤村不自哀”叙述了作者的现实处境和精神状态,“僵、卧、孤、村”四字写出了作者此时凄凉的境遇。“僵”字写年迈,写肌骨衰老,“卧”字写多病,写长期卧床;“孤”字写生活孤苦,不仅居处偏僻,而且思想苦闷,没有知音;“村”字写诗人贫困村居,过着荒村野老的凄苦生活。这四字写出了作者罢官回乡后寂寞、窘迫、冷落的生活现状。“尚思为国戍轮台”是对“不自哀”这种精神状态的解释,前后照应,形成对比。作为一个年近七旬的老人,诗人仍有“为国戍轮台”的壮志,让人肃然起敬、感慨扼腕。

  ③三、四两句,诗人因“思”而夜不能眠,不能眠就更真切地感知自然界的风吹雨打声,由自然界的风雨又想到国家的风雨飘摇,由国家的风雨飘摇自然又会联想到战争的风云、壮年的军旅生活。这样听着、想着,辗转反侧,幻化出特殊的梦境——“铁马冰河”。“入梦来”反映了政治现实的可悲:诗人有心报国却遭排斥而无法杀敌,一腔卫国壮志只能形诸梦境。“铁马冰河入梦来”正是诗人日夜所思的结果,淋漓尽致地表达了诗人的英雄气概。

  (4)《潼关》:

  首句写潼关雄踞山腰,下临黄河,形势十分险要;次句写作者行经此地,马蹄声声,被秋风吹散,点明时间和旅程;三、四句写黄河浩浩荡荡以及潼关境域内的山峦起伏。全诗虽都在写山水,却是诗人感觉中的山水,让人强烈感受到诗人渴望冲决罗网、勇往直前,追求个性解放的少年意气。

  师小结:古人作诗常精心选择一些典型物象来体现主观情感,这就是意象。诗歌中通过意象表达情感的方法需要大家在长期阅读中仔细揣摩。通过景物描写、借景抒情含蓄表达情感,也是诗文表达情感的重要方式,上面诗歌中的“巴山夜雨”“风吹雨”就是这种手法的运用。当然,理解这样含蓄的情感,得联系诗人生平和他写诗时的处境分析。

  【设计意图】本环节根据初中古诗词教学要求,适当学习通过分析意象、借景抒情等手法理解诗歌,学习初步赏析诗歌,品味诗歌。

  五、知四种人

  师:了解作家的生平、主要的人生经历或者看看他的其他文学作品,你会对诗人有更全面的认识。阅读下面材料,结合我们学习的四首诗歌,你从中读出了四位怎样的诗人?

  (必要时教师对材料进行解读,以帮助学生理解材料)

  课件出示:

  材料一:

  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眄青云睡眼开。天地肃清堪四望,为君扶病上高台。(刘禹锡《始闻秋风》)

  莫道谗言如浪深,莫言迁客似沙沉。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刘禹锡《浪淘沙》(其八)]

  塞北梅花羌笛吹,淮南桂树小山词。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刘禹锡《杨柳枝词》(其一)]

  材料二: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李商隐《锦瑟》)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李商隐《无题》)

  材料三: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作于南宋光宗绍熙三年(1192)十一月四日。陆游自南宋孝宗淳熙十六年(1189)罢官后,闲居家乡山阴农村。当时诗人已经68岁,虽然年迈,但爱国热情丝毫未减,日夜惦念报效国家,可诗人收复国土的强烈愿望,在现实中已不可能实现,于是,在一个“风雨大作”的夜里,诗人触景生情,由情生思,在梦中实现了自己金戈铁马驰骋中原的愿望。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材料四:

  清朝同治四年(1865),谭嗣同出生于北京宣武城,其父谭继洵时任湖北巡抚。光绪元年(1875),谭嗣同10岁时,拜浏阳著名学者欧阳中鹄为师。在欧阳中鹄的影响下,他对王夫之的思想产生了兴趣,受到了爱国主义的启蒙。他读书务求广博,好讲经世济民的学问,文章写得很好。《潼关》这首诗是诗人十多岁途经潼关时所作,当时诗人随父赴甘肃上任,途径陕西潼关,被北方特有的壮阔背景所震撼,有感而发,写下了此诗。

  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谭嗣同《狱中题壁》)

  预设

  课件出示:

  材料一(解读刘禹锡):

  《始闻秋风》这首诗写得昂扬高举,格调激越,具有一种振衰起废、催人向上的力量。

  就诗意看,《浪淘沙》(其八)和《杨柳枝词》(其一)这两篇作品均简练爽利,晓畅易解,但深入品读,便会领悟到一种傲视忧患、独立不移的气概和迎接苦难、超越苦难的情怀,一种奔腾流走的生命活力和弃旧图新、面向未来的乐观精神,一种坚毅高洁的人格内蕴。

  材料二(解读李商隐):

  李商隐的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

  材料三(解读陆游):

  诗人有着复杂的思想情感和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诗歌中展现了诗人一生的心愿,倾注了诗人满腔的悲慨和无奈:既有对抗金大业未就的无穷遗恨,也有对神圣事业必成的坚定信念。陆游的诗歌是一代志士仁人的心声,是南宋时代的民族正气。

  材料四(解读谭嗣同):

  《潼关》里诗人把自己的精神投射到了高山、大河之上,在高度的审美愉悦中,诗人已与高山、大河进入了同一状态,彼此相融,浑然不分,而这“犹嫌束”“不解平”的黄河、高山,既是诗人傲岸不羁、雄奇磊落胸怀的写照,又是诗人特有的冲决罗网、奋发昂扬的心态的外化。

  而谭嗣同的《狱中题壁》体现了诗人的爱国情、凌云志,诗人坚信自己仍顶天立地、绝不服输,不改少年时的志气。

  结束语:几千年的文化积累,是我们民族的财富,我们有义务继承和发扬下去。诗歌传承的是语言,更是一种情怀,一种精神。愿同学们能在诗歌的滋养中茁壮成长!

  【设计意图】本环节提供作者所作的其他诗歌及背景材料,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引导学生学习运用知人论世的读诗方法,拓展诗歌阅读的视野,培养学生阅读诗歌的理解分析能力。

  六、背诵默写诗歌

  背诵并默写这四首诗歌。

  (师指名生背诵,全班集体背诵并默写)

  【设计意图】本环节重点落实背诵。背诵是学习古诗文最根本的方法,学生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可使记忆牢固。用不同形式背诵,确保当堂成诵,并落实在笔头上,才能产生扎实有效的记忆。

《经典诵读》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

  2、结合注释大致了解诗意,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3、运用读、写、唱、画、演等自己喜欢的方式诵读古诗,展示自己对诗的理解,感受诵读经典的'乐趣,并从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教学重、难点: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诵读古诗,大致了解诗意,感受诵读经典的乐趣,并从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书写、绘画材料;

  教师准备:课件、古诗阅读材料。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

  1、与朋友、亲人分别是一件痛苦的是事。尤其路途遥远、分别后不知何日能再相见时,更让人依依不舍、痛苦万分。小朋友们,你们经历过吗?谁来说一说?

  2、古代的诗人们是如何表达这种难分难舍的情感的呢?这节课我们来诵读几首千古传唱的送别诗。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打开诵读材料自由读,教师巡回指导。

  2、指名读,教师纠正读错的字音。

  3、集体读。

  三、结合注释,大致了解诗意,体会诗歌情感。

  1、结合注释,大致了解诗意。

  2、小组内交流自己对诗歌的理解。

  3、集体交流。

  4、指导感情诵读。

  四、诵读古诗,感悟升华

  1、选择其中一首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写、唱、画、演),诵读古诗。

  2、小组内交流、展示。

  3、集体交流。

  五、课堂小结:

  诵读经典诗篇,我们感受到诗歌;畅游在诗海中,我们收获颇丰。让我们大声地诵读这几首古诗吧!

  板书设计:

  唐诗选读送别诗(读、写、唱、画、演)

  诵读材料

  1、青门柳

  作者:白居易

  青青一树伤心色,曾入几人离恨中。

  为近都门多送别,长条折尽减春风。

  2、别董大

  作者: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3、易水送别

  作者:骆宾王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4、送杜十四之江南

  作者:孟浩然

  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

  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

  5、送朱大入秦

  作者:孟浩然

  游人五陵去,宝剑值千金。

  分手脱相赠,平生一片心。

《经典诵读》教学设计6

  教学目标:

  1.能借助拼音读通古诗,知道作者。

  2.能初步理解古诗所表达的意思。

  3.能流利背诵古诗。

  教学重点和难点:

  1.能理解古诗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地背诵古诗。

  教学准备:录音、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学习《大林寺桃花》

  1.出示古诗,师范读

  2.简介白居易,背诵白居易的古诗

  3.小组学习

  (1)读通全诗,读得正确

  (2)理解诗意

  4.大组交流

  (1)指名朗读

  (2)理解诗意:农历四月,庐山脚下落红满地,浓绿深深——温柔的春天悄悄地离去了。我登上香炉峰顶的大林寺,那巍峨庄严的寺墙内,竟然会有一片刚刚盛开的桃花!那灼灼似火的花朵映衬着杏黄色的院墙,荡漾着浓浓的春意。我正在感叹归去的春天无处可寻,想不到可爱的`春天,却调皮地东躲西藏,偷偷地跑到这深山的古寺中来了!

  (3)齐读古诗

  5.试背诵

  二.学习《稻田》

  1.出示古诗,师范读

  2.小组学习

  (1)读通全诗,读得正确

  (2)理解诗意

  3.全班交流

  (1)指名朗读

  (2)理解诗意:春天的江南水乡,充满了绿色的盎然生机。碧绿的春水涨满了春前的池塘,极目望去,田野上肥壮的稻秧无边无际地向天边延伸,仿佛与低垂的云脚连成了一片。更有那浑身洁白、宛如片片雪白的鹭鸶,破云如雾,来到了精美无比的画屏般的江南水乡嬉戏飞翔。

  (3)齐读古诗

  4.背诵古诗

《经典诵读》教学设计7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

  (1).让学生在把握全诗感情基调的基础上,准确、流利、富有感情地朗诵全诗。

  (2).品味与赏析诗歌美的语言、美的意境。

  (3).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他们创造美的动力。

  2.情感、态度、价值观

  《蒹葭》塑造了一个不懈地追求心上人的执著的形象。教学中,对诗中所表达的男女纯真爱情既不能回避,也不可过分渲染,要把握好讲授的分寸和尺度。

  教学重点:

  1.理解这首诗所抒发的思想感情,能够顺畅记诵、翻译。

  2.掌握起兴的手法及重章叠唱的结构特点。

  教学难点:

  品味与赏析诗歌美的语言、美的意境。

  通过歌曲《在水一方》和诗歌的比较,感受美。并能由此归结出本文写作特色。

  教学方法:

  通过创设情景导入课文。

  采用问答法、小组讨论法、比较法和图表演示法学习课文。

  教学媒体:

  使用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中国古典诗词是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精华,是中国文化的宝藏。伤情离别,吊古怀今,社会生活,政治风云,无不在诗词中体现。任凭时光流逝,岁月更替,古老的诗词仍以它无限的魅力超越时空。品中国古典诗词,无不让人沉醉心迷。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蒹葭》这首诗歌,再一次用诗歌滋润我们渴求的心灵。(放幻灯片1)

  二.解题

  请打开课本p165,指导看注解6。

  三.朗读欣赏

  1.用心听朗读(课件视频播放朗读)

  把自己认为应该注意的生字画出来

  2.在读的过程中你认为哪些生字词应该注意的,说一说。(学生自由发言)

  3.教师认为学生应该掌握的生字词多媒体展示。并集体读两遍。

  4.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或摇头晃脑读或浅吟低读或高声畅读。

  5.集体朗读。要求学生体会诗的感情,读出诗的感情。

  四.诗意理解

  1.教师讲解疏通每章诗重点词语。

  2.学生发挥联想想象,谈谈对诗的理解,再现诗的美丽画面和优美意境。(自由发言,各诉己见。幻灯片8)

  3.教师点评。展示自己的理解。师生共赏。(诗歌赏析投影显示)

  秋风轻轻吹拂,芦苇飘摇着柔柔的腰肢。我的心如霜如露,似梦似幻——我到哪里去追寻你呢?你总是若即若离,日暮时分飘飘然泊在我的心湖上。

  河水清清,碧波荡漾,我仿佛看到了你在临水梳妆。解挽柔长的秀发垂落水里,河面波纹里流动着是你娇羞的容颜。

  我远远地望着你,想要追寻你。你和我只有这一水的距离吗?我沿着堤岸寻你,踏过泥泞沼泽涉过碧荷池塘,却总是找不到你的方向。

  芦苇抽穗,芦花飞扬,冰冷的河水,无情地流淌,让心儿荡起双浆,寻遍每一寸岸,寻遍每一处沙汀,只见白鹭向天飞,不知伊人在何方。

  白露结霜,浓雾迷茫。思念的泪光里,总有你温婉的身姿。是幻觉吗?你是一朵清莲,在我的心湖里悄然绽放。我只能隔岸望着你——可望而不可求。那淡淡的忧伤啊,“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经典诵读》教学设计8

  设计理念:

  让孩子走近《三字经》,初步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并以此为起点,开始对传统经典的追寻,进而了解祖国优秀的文化遗产,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并凭借此课,体现校本经典特色。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文背文。

  2、掌握有关诵读方法,提高学习兴趣。

  3、学会简单地运用三字经。

  过程与方法:训练为主,做到参与面广;加强诵读,说勤学成才的故事。

  情感与态度:

  初步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培养学生对汉语言文字的热爱,明白勤学好问、有所作为,人生才有意义的道理。

  行为与习惯:

  提高学生的读书兴趣,多读经典,多加积累。学习经典中的积极之处,好好做人做事。

  学情分析:《三字经》一课,将厚重的中华文化溶入儿童的阅读理解过程之中,给儿童以浸润,给儿童以重染。这课不仅是学生对具体文字的感受,更是对中华文明的感知,对中华民族气节的启蒙教育。虽然这些字词理解起来有难度,但只要读熟了,记住了,就能为今后更好的理解、领悟、印证打下了基础。

  教学准备:《

  三字经》为人处事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出《三字经》:

  李老师知道我们四(1)班的同学都很聪明,所以我设计了一个知识竞赛来比一比谁的知识多,好不好?

  出示课件:

  1、哪些书伴随古代孩子成长?

  2、“玉不琢”的`下半句是什么?

  3、我国历史上,谁教子有方,五个儿子个个金榜题名,做官清廉能干,美名传扬,被当时人称“燕山窦氏五龙”?

  4、“悬梁”、“刺股”、“囊萤”、“映雪” 分别指的是我国历史上哪位勤学之士发奋读书的情景?

  你知道在哪本书上可以找到这些答案吗?对了,答案就是《三字经》。

  二、简介《三字经》。

  幻灯出示,师配乐读。

  既然《三字经》那么好,我们赶快去学学吧。

  三、学习《三字经》。

  (一)读文:

  1、请你自由地读读纸上的三字经,要特别注意那些多音字。

  2、谁愿意试试看,当众读一读?个别读,正音。

  3、老师也想来读,请你当听众,可要听仔细了!

  4、谁也读读看?充分的准备是成功的前提,老师再给你们一个机会,赶快再练练。学生读完后再指名读。

  (二)找特点:

  1、读了《三字经》,你发现它有什么特点吗?

  交流特点(1):是啊,三字经三字一句,四句一组,朗朗上口,还押韵呢,如唱儿歌,那就让我们一起边拍手边念吧!

  2、还发现它有什么特点吗?

  交流特点(2):《三字经》中还有许

  既有趣,又对我们很有帮助的历史典故。

  看看,你在经文中找到了哪个故事?

  (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看,这么小,就懂得尊敬兄长,让我们一起来夸夸他。

  看图夸孔融。

  谁能来背一下?

  我们一起来背!

  (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

《经典诵读》教学设计9

  教学内容:

  《卜算子·咏梅》是六年级《日有所诵》的篇目。这是陆游的一篇托物言志的佳作。词中梅花无疑是陆游自己处境与人品的写照,从中既体现了他不愿苟合于流俗的清高孤傲,又有遭受打击后的凄凉与无奈。教学时,应注重通过品评诵读感受词的意境与诗人的内心情感。

  教学目标:

  1、打破传统的串讲词句的教学模式,力避逐字逐句讲析的呆板做法,给学生以自主学习的权力,充分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在参与中自悟自得。

  2、领会诗歌的意境,感悟作者在词中赋予梅花的品格和精神,让学生与文本对话,与诗人进行感情的交流。

  3、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喜爱之情,产生阅读兴趣。

  教学重难点:

  感悟梅花的品格和精神,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能根据诗词的情感基调有感情地诵读。

  设计理念:

  古诗是我国古典文学中的精华,古代教育学家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诗言志,诗传情,古诗凝炼,魅力无穷。常吟古诗,可以陶冶情操,丰富想象,还可以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兴趣和敏感力,有益于培养他们的诗学素养。应当说古诗就像一杯陈年醇香的佳酿,滋养着炎黄子孙的血脉;又如一枚磁石,凝聚吸引着民族的魂魄。

  培根说:“读诗使人灵秀”。在新课程、新教材、新理念的.指引下,我们要善于引导学生学习古诗,品味古诗,探究其趣味,以便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充实起来,“灵秀起来”。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的人本思想,意味着对每个学生学习个性的尊重。教学中,应让每个孩子自由地读、自由地学、自由地感受、自由地表达、学生有了自由、才会有灵性。课堂上,我引导学生通过自读感悟、交流讨论、诵读品味等方式体会诗词的意境,在合作与交流中学会倾听、学会汲取、学会欣赏,从而产生思维的撞击、情感的交流、知识的共享和心灵的震撼。中国文字博大精深的美唤起他们去探究学习中华古文化的主动性,催化了学生情感,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教学准备:

  学生搜集陆游的生平资料及作品、课件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巧妙引诗文

  1揭示课题《卜算子·咏梅》。明确诗词描写的事物是梅花。

  2介绍“岁寒三友”和“花中四君子”

  师:提到梅花,不禁想到了“岁寒三友”和“花中四君子”两个词(课件出示),知道这“三友”和“四君子”都是谁吗?(松竹梅、梅兰竹菊)

  从这两个称号中,你发现了这几种事物有什么特点吗?(不畏严寒,品格高尚)

  自古以来,岁寒三友和花中四君子都是画家描摹,文人引用的对象,它们出现在名画中、扇面上,甚至瓷器、木雕中。(课件展示相应的图片,请学生欣赏)

  3梅花作为“花中四君子”之首,更是屡屡出现在诗中——

  梅花风姿清雅飘逸,北宋诗人林逋这样描绘过它——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梅花性格隐逸淡泊,明代诗人高启这样吟咏过它——寒依疏影萧萧竹,春燕残香漠漠台。

  梅花品格坚贞,洁身自好,南宋诗人卢梅坡这样赞美过它——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课件出示以上诗句,请学生吟诵品味,初步感受文化中的梅花形象。)

  设计意图:

  梅花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具有强大而普遍的感染力和推动力。梅花所承载的文化内容丰富而厚重,从相关文化内容引入,使学生对梅花的文化背景有所了解,对梅花产生亲近感,帮助他们接下来更好的体会词的涵义。

  二、初读知大意

  1师:这一株株梅花,携着幽幽暗香,或伴着诗人的吟颂,或载着诗人的情怀,或擎着诗人的志向,跨越了千百年的时空侃侃而来。而陆游这首《卜算子》中的梅花,带来的是什么呢?认真听,用心体会——

  教师配乐范读,请学生说说听出了什么?(压抑、伤感、凄凉……)

  设计意图:用音乐和充满感情的朗诵快速引领学生进入诗词的意境,准确定位本词的情感基调。

  2师:这到底是一株什么样的梅花呀!竟引得我们都惆怅起来,现在请你们自由读读这首词,试着走近它,理解它,然后把你看到的梅花与同伴交流一下。

  学生自读,交流体会。

  3指名试读,引导学生读正确,读出节奏,并读出自己的初步感受。

  三、品读悟诗情

  师:通过刚才的小组讨论,同学生对梅花都有了自己的认识,谁来说说你看到了一株怎样的梅花?

  引导学生结合具体的词句,边读边品悟梅花的寂寞、凄凉、苦闷与悲惨形象,以及在饱受摧残中仍洁身自好坚贞不屈的品格,感受作者借梅花自喻抒发情感的表达方式。

  1寂寞的梅花:废弃的驿站让人平添寂寞,残破的断桥使这寂寞更深了三分,试着读出这份寂寞。

  2寂寞黄昏以令人深感凄凉,再加上风雨的欺凌,这凄凉又岂是一个愁字了得!请学生带着这份感受诵读诗词。

  3孑然一身时受欺凌,群芳争春时遭嫉妒,怎能不苦闷?试着替梅花抒发内心的苦闷。指名诵读

  4“零落成泥碾作尘”短短七个字,字字血泪,让我们看到了梅花悲惨的结局,此时,你对梅花产生了怎样的情感?把你此时的感情融入词中,试着读出来。

  5在我们惋惜的同时,世人心中也对梅花充满了同情,但他又无力改变他的命运,这份无奈又怎一个愁字了得!也只能缓缓地吟诵着——驿外断桥边(学生齐诵)

  四、扩读升情感

  1师:听着你们的吟诵,我不禁想到了陆游的一生,与这株梅花是何其的相似,让我们一起走进爱国诗人——陆游

  课件出示陆游的相关资料:

  陆游自幼好学不倦,12岁即能诗文。他在饱经丧乱的生活感受中受到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

  29岁参加科举考试名列第一,却被奸臣秦桧除名。

  秦桧死后,宋孝宗赏识陆游的才华,但并没有重用陆游,只任命他当了一些地方小官。

  期间,由于陆游在没有征得政府同意之前,向灾民发放粮食赈灾,被罢免了官职。

  陆游六十一岁再次被委以官职,但不久又被罢职还乡。

  六十三岁时,陆游再次被任命,但不久又被罢官。

  此后二十年间,陆游一直蛰居农村。直到去世,他也没有盼到“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那一天。

  指名读一读

  问:了解了陆游这些经历,你觉得陆游的一生是怎样的一生?(坎坷、悲惨……)

  2师:看着这些经历,不禁又令人想到了陆游那些千古流传的名句——(课件出示)

  故山独自不堪听,况半世飘然羁旅。

  幽姿不入少年场,无语只凄凉。

  烟波无际,望秦关何处?叹流年又成虚度!

  过时自会飘零去,耻向东君更乞怜。

  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请学生诵读这些诗句,边读边体会,从中能读出怎样的陆游?

  师:这一首首诗词,既是一个个个性鲜明的陆游,更是一株株品格高洁的傲雪寒梅。

  设计意图:陆游一生创作颇丰,创作题材广泛,这里独选了这几首格调低沉的词句,目的是与本课学习内容紧密联系,帮助学生更好的体会这首咏梅词的意境,以及作者此时的无奈心境。

  3著名诗人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梅花在经历坎坷的陆游笔下,是这样凄凉愁苦的形象,而在另一位诗人的笔下,却截然不同——(课件出示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

  先请学生自由练读,然后指名朗读。

  请学生根据初步感受说说,毛泽东笔下的梅花是什么样的?

  师:在这里,陆游笔下梅花的愁云一扫而光,这株梅花顶风冒雪也展露着笑颜。同样是凌寒傲放,二者为何有如此巨大的差别呢?下节课让我们走进伟人毛泽东,去探寻梅花背后的故事。

  设计意图:

  陆游和毛泽东的这两首咏梅词,历来被人们反复吟咏比较,在本课结尾处引出毛泽东的这首咏梅词,旨在开拓学生阅读的视野的同时,引发学生后续阅读的好奇心,不仅对两首词产生兴趣,更由此对诗人产生了解的欲望,为以后的学习和自主阅读埋下伏笔。

《经典诵读》教学设计10

  【素质教育目标】

  1、知识目标:

  鉴赏诗歌,感悟诗人的思想感情。

  2、能力目标:

  提高学生的古诗词鉴赏能力。

  3、情感目标:

  培养高尚的品德情操。

  【教学重点】

  感悟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

  诵读和鉴赏。

  【教学工具】

  多媒体课件。

  【具体教学步骤】

  一、导入

  以前,我们学过曹操的两首诗歌──《观沧海》和《龟虽寿》。从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位胸怀天下、壮志凌云的英雄。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短歌行》,进一步体会诗人的英雄气慨。

  二、整体感知

  播放电视剧《三国演义》中曹操吟诵《短歌行》的相关片段;

  学生读诗感悟,交流读诗体会。

  出示投影:

  短歌行

  曹操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惟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辍?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宴,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三、讨论鉴赏

  1、如何理解“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这四句诗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诗人奋发进取,不懈追求的理想。

  “对酒当歌”,猛一看很象是《古诗十九首》中的消极调子,而其实大不相同。这里讲“人生几何”,不是叫人“及时行乐”,而是要及时地建功立业。又从表面上看,曹操是在抒个人之情,发愁时间过得太快,恐怕来不及有所作为。实际上却是在巧妙提醒广大贤士:人生就象“朝露”那样易于消失,贤士应该珍惜时间,及时施展才华。

  在这四句诗中,诗人主要的情感特征就是一个“愁”字,“愁”到需要用酒来消解的地步。“愁”这种感情本身是无法评价的,能够评价的只是这种情感的.客观内容,也就是为什么而“愁”。由于自私、颓废的缘故而愁,那么,这愁就是一种消极的感情;反之,为着某种有进步意义的追求而愁,那就是一种积极的情感。放到具体的历史背景中看,曹操为了实现统一中国的雄心壮志而苦苦追求。这个“愁”是追求中的痛苦,是远大理想还没有实现时所产生的烦恼,是一种积极的情感。

  2、如何理解“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这四句诗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作者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心情。

  “周公吐哺”的典故出于《韩诗外传》,据说周公自言:“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也;又相天下,吾于天下亦不轻矣。然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周公为了接待天下之士,有时洗一次头,吃一顿饭,都曾中断数次,这种传说当然是太夸张了。不过这个典故用在这里却能突出地表现作者求贤若渴的心情。“山不厌高,海不厌深”二句也是通过比喻极有说服力地表现了人才多多益善。所以陈沆说:“鸟则择木,木岂能择鸟?天下三分,士不北走,则南驰耳。分奔蜀吴,栖皇未定,若非吐哺折节,何以来之?山不厌土,故能成其高;海不厌水,故能成其深;王者不厌士,故天下归心。”(亦见《诗比兴笺》)这些话有助于理解本诗的深刻含义。

  3、这首诗的艺术特色有哪些?

  ⑴巧用典故。

  “青青子衿”二句,因子《郑风·子衿》,用以比喻渴慕贤才。本意是传达恋爱中的女子对情人爱怨和期盼的心情。这里诗人化用诗意,比喻热烈期待贤士的到来。古朴深沉,自然妥贴。

  ⑵巧用比兴。

  “乌鹊南飞”一句,以乌鹊比喻贤士;“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则比喻贤士徘徊选择明主之意;“山不厌高”,以山高海深比喻广招人才的博大胸怀。

  四、思想教育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是啊,人生苦短,韶光易逝。身处乱世的曹操尚有建功立业的坚定信念,我们生逢盛世的青少年更要发愤图强,铸造绚丽辉煌的人生。

  五、课外延伸

  选择《短歌行》中最能打动你心灵的诗句,谈一谈你的心得体会。

  参考话题:

  “立志与成才”

  “机遇与成功”

  “科教兴国”

  “尊师重教”

  “礼贤下士”

《经典诵读》教学设计11

  【教学目标】

  1、读课文能读准字音,注意停顿,不拖长腔。

  2、读好带问号和带感叹号的句子。

  3、指导长句子的朗读,正确断句。

  4、拓展读16课中的问句和感叹句。

  【教学重、难点】

  1、读好带问号和带感叹号的句子。

  2、指导长句子的朗读,正确断句。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准备】

  1、多媒体动画课件。

  2、蚂蚁、睡莲、蜻蜓、萤火虫图片和头饰各一套。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出示蚂蚁图片,在一个夏天的夜晚,有一只顽皮的小蚂蚁,它在公园的池塘边玩耍,一不留神,小蚂蚁掉到了池塘里,接下来,会发生怎样的故事,你们想知道么?(想)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个故事吧! 2、 播放视频,这个故事是咱们课本中的哪篇课文?

  板书课题:15 夏夜多美 教师指导读课题

  二、讲解1—7自然段

  1、下面,请把语文书翻到第64页,自读课文1—7自然段,读完了举手示意老师。

  2、指名读1—7自然段。看图片中小蚂蚁的表情,体会它伤心、难过的感情。

  3、这篇课文里有许多问句和感叹句,看看这些句子你能读好么?先自己试着读一下。指名读句子。

  4、大屏幕出示对话,这七个自然段里有睡莲和小蚂蚁的对话,谁来读睡莲和小蚂蚁的话,只读引号里的部分。指导读出不同人物的语调:小蚂蚁细声细气,睡莲亲切。

  三、讲解8—13自然段

  1、小蚂蚁想回家,他是怎么回去的'呢?请同学们自读8—13自然段。

  2、指名读8—13自然段。这里的“飞机”指什么?

  3、出示长句子,画出停顿。

  这部分课文里有两个长句子,而且没有标点符号,看看这样的句子怎么读。/表示长时间的停顿,|表示短时间的停顿。

  4、出示对话,分角色朗读。

  来看看睡莲、蜻蜓、小蚂蚁说了些什么吧!

  四、还有最后3个自然段,请同学们自读14—16自然段。

  1、指名读14—16自然段

  2、小蚂蚁终于到家了,看它笑得多开心啊!读出高兴的语气。

  3、出示:最后一句,稍加点拨。多美

  五、再听朗读,闭上眼睛想象。

  故事到此结束了,咱们再来听一下这个动人的童话故事吧!听的时候请你闭上眼睛想象故事的画面。

  六、分角色朗读课文

  找四位同学到台前来读四个角色,请同学们跟着老师一起来读旁白。

  七、同学们读得可真好,咱们不仅要会读这一篇文章,还要会读这一类的文章,

  来看看16课《要下雨了》里的问句、感叹句怎么读。指名读句子。

  八、布置作业

《经典诵读》教学设计12

  一、教材分析

  《虞美人》在新编教材中位于必修上册的古诗词诵读部分,这个部分的学习有利于高中生古代诗文的积累,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声情并茂地吟咏、诵读诗歌,在古典诗歌的音乐美的熏陶中,深刻理解作品的情感《虞美人》这首词借景抒情,寄情于景,写得凄婉悲凉,深刻地表达了李煜的故国之思,亡国之痛。而且这首词篇幅短小,有古歌新唱,易于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趣。

  二、学情分析

  17岁的学生,正值青春年少,作为00后的一代,伴着新思潮,新科技成长的一代,整体而言活跃而感情激越,喜好接受视听资讯,但同时感性过多,理性不足。因此引导学生了解李煜文章的特点,了解他复杂的人生经历和感悟。努力通过本课,做到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感受古代诗词的魅力。

  三、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

  (一)语言建构与运用

  1、了解李煜生平及作品风格,感受词作的艺术魅力及其艺术价值。

  2、鉴赏李煜词深远的意境美,真挚的情感美,动人的音乐美。

  3、诵读词作,赏析重点词句,把握艺术技巧,提高词的鉴赏能力。

  (二)思维发展与提升

  在诵读、品味的过程中,寻找意象,感悟意境,培养审美情趣,提高鉴赏能力。

  (三)审美鉴赏与创造

  理解、把握作品中蕴含的亡国之痛与故国之思。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赏析重点词句,把握艺术技巧,提高词的鉴赏能力。

  难点:鉴赏李煜词深远的意境美,真挚的情感美,动人的'音乐美。

  五、教学方法:

  诵读法 点拨法讨论探究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

  六、教学流程

  ①导播放音乐几多愁二胡乐曲

  让学生在二胡乐曲中进入情境,幻灯片放映导入内容。设计意图:通过情景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

  一座金碧辉煌的宫殿,一个面容憔悴的君主。在古都金陵即将沉陷的时候,这位风流天子,缓缓地站起身来,脱去那件金光闪闪的龙袍,出城跪降。随后,在宋兵的辱骂声中,北上汴梁,过着被软禁的囚徒生活,当他在汴梁挨过了三个年头之后,当他过完42岁生日的那天晚上,当他命歌伎唱过一曲最为绝望的诗歌之后,当喝完宋太宗赐来的毒酒之后,便倒地而亡,结束了他传奇的一生。那么,大家知道他是谁吗?

  他就是南唐后主李煜。

  ②讲授新课

  介绍词的发展知识:词是隋唐时兴起的一种合乐可歌、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

  ① 词在形式上的特点是“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

  ② 词大多分段,一段就是一个乐段,叫“片”或“阕”,分两片的最为常见。

  ③ 词按字数分成小令、中调和长调三种,58字以内为小令,59~90字为中调,91字以上为长调。

  (一)知人论世情感共鸣

  强调:百代词宗,千古一帝。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字重光,号钟隐、莲峰居士。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于961年继位,史称李后主。开宝八年,宋军破南唐都城,李煜降宋,被俘至汴京,封为右千牛卫上将军、违命侯。后因作感怀故国的名词《虞美人》而被宋太宗毒死。李煜的词的风格可以975年被俘分为两个时期。前期的词风格绮丽柔靡,主要描写富丽堂皇的宫廷生活和风花雪月的男女情事;后期词由于生活的巨变,他写出了一首首泣血绝唱,如《虞美人》,《浪淘沙》《破阵子》等,凄凉伤感,意境深远,具有极高的艺术成就。

  男中李后主,女中李易安,极是当 行本色。李后主拙于治国,在词中犹不失为南面王。一一清.沈谦

  (二)划好节奏,自由朗读,读出属于你的情感特征

  诗歌诵读技巧:

  ①“音读”:字准句清,音正腔圆,语调控制得体。

  ②“意读”:读书声中见人物,读书语气中见事态,读书语调中见变通。

  ③“情读”:字字含情,句句融情,篇中洋溢着情感,以一己之情与作者之情共鸣、共振。

  ④“美读”:追求形象美、形式美、韵律美、情趣美。

  合作探究:每6人一组,通力合作完成自主学习的任务。要求:

  所有同学必须参与讨论,小组之间比一比,哪个小组完成得最快最好!小组里谁贡献最大!大家有20分钟时间

  七、情读,具体研习:

  问题探究1:春花秋月,美景当前,谁人不怜,但李煜为什么希望他们结束呢?

  参考答案:春花秋月确实是美好的事物,是一年中最美好的景色,但是这些曾经美好的景色在词人心中已经改变了颜色,原来的锦衣玉食,“春花秋月”的美好生活于亡国之君李煜,却偏偏勾起他伤心的回忆,只能增加一个阶下囚的无限悲伤,所以,见到春花秋月的无休无止,反而觉得烦恼,希望这些美好的事物早点结束。

  写作手法:乐景写哀情为全文定下了低沉凄凉的情感基调

  问题探究2.往事具体指什么?李煜到底在怀念什么?

  参考答案:做帝王时的一切的快乐的事情

  物质层面:锦衣玉食后宫佳丽。精神层面:欢乐自由尊严安全感等

  问题探究3.“东风”是什么意思?“又”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东风:春风。

  又;点明了他降宋的时间又过去一年,时光在流逝,季节在变化,这些都引起作者无限感慨:生命短暂,复国无望,所以很自然发出哀叹

  我:

  问题探究4词两次提到“月”,大家说说月有什么特殊的含义?(试举带月诗词名句)

  参考答案:怀念亲人,怀念故乡之意。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静夜思》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一一张九 龄《望月怀远》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王昌龄《出塞》

  精讲点拨

  (三)问题探究5为何选择“雕栏玉砌”这个意象?“只是”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改变的仅仅是人的容颜吗?

  参考答案:雕栏:雕花的栏杆玉砌:白玉一样的台阶

  李煜用雕花的栏杆,和白玉一样的台阶,代指帝王的豪华的宫殿。

  这里是李煜最熟悉的地方,留下他无数次的欢歌笑语和许多美好的回忆。那富丽堂的宫 殿,应该依然存在吧,所不同的是物是人非,宫殿依旧,而他已从一国之君变成了阶下囚。作者借雕栏玉砌表达自己对故国的思念。“只是”含有一种叹惋语气,表达了物事人非的无限感叹,改变的不仅仅是人的容颜,还有人的身份、地位、感受等

  问题探究6六句词有三组对比,反复对比宇宙永恒不变和人生短暂无常。请问哪几句写宇宙?哪几句写人生?

  参考答案:(宇宙永恒不变)(人生短暂无常)

  春花秋月一如烟往事 小楼东风一故国月明雕栏玉砌一已改朱颜

  问题探究7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来写愁?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感情?这种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还有哪些写愁的诗句?

  参考答案:比喻。这种愁犹如滔滔江水,一泻千里,绵绵无尽。

  抒发了作为一个亡国之君李煜过着屈辱的 生活,人生的愁思,故国灭亡的遗恨就像滔滔的江水,绵绵不尽。

  表达效果:化抽象为具体,将抽象感情具体化形象化

  写愁的诗句:

  问题探究8这首词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

  1.乐景写哀情(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2.比喻(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3.对比(宇宙永恒不变)(人生短暂无常)

  春花秋月一如烟往事 小楼东风一故国月明雕栏玉砌一已改朱颜

  4.虚实结合

  实写:物是(自然永恒)虚写:人非(人生无常)

  (四)当堂训练:我看李煜

  (一)从职业上看,他既是国主,又是词人

  1、成功的词人(五代最有成就的词人,也是整个词史上一流的大家。)

  2、失败的政治家(生活奢侈豪华、沉浸于声色犬马、不务正业,从他作

  品的内容可体现这一方面:他的作品前期主要表现宫廷生活、男女恋情或离愁别恨,后期主要表现他的思乡之情、亡国之恨,而这种“情”这种“恨”又主要体现在对过去生活的怀念)。

  (二)勾践与李煜

  同是亡国之君,他们两人的做法却大相径 庭。

  勾践:反省自己,制定策略,卧薪尝胆,东山再起

  李煜:留念过去,纵情声色,胸无大志,被赐而死

  就其根本原因,勾践还想当国王,李煜选错 了职业。这是由人生观的不同造成的。如果是你你如何选择?

  八、教学反思

  文学作品主要以写人为主,写人的作品又是 以写情为主。李煜是一个情感丰富的词人,他的词主要体现了一个“情”字。这首词是以写“愁情” 为主的成功之作,教学时,不仅要分析词人是怎样使抽象的“愁”形象化,还要触类旁通,举一反 三,让学生知道对“愁”的描写是多样化的,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入手(如以上事例),选择的角度不同,“愁”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形象也就不同,学会借助自然景物表达自己的情感。

《经典诵读》教学设计13

  【教学目标】

  1.了解诗的内容,体会作者对春天的描绘与热爱。

  2.朗读课文,感受春天的美好。了解古诗大意。

  3.背诵两首古诗。

  【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感受春天的美好。背诵这两首古诗。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引入新课

  1.师:你能背哪些古诗?

  指名背诵,表扬鼓励。

  2.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两首古诗。

  二、学第一首古诗

  1.师板书:春晓。

  师:谁会读?(指名读,请小老师读)

  2.师:谁已经会读了?请他读一读(表扬)。

  3.听老师读,说说你听到了什么?

  4.听录音,跟着读(两遍)。

  5.再听老师读一读,自己轻轻地读一读。

  6.师生合作读,一人读一行(生提出不懂的`字词,师揭示,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古诗大意。)

  7.生看图,师讲古诗大意:春意绵绵好睡觉,不知不觉天亮了,猛然一觉惊醒来,到处是鸟儿啼叫。夜里迷迷糊糊,似乎有沙沙的风雨声,呵风雨风雨,花儿不知吹落了多少。

  8.师:谁已经背出来了,请来试一试。(看图试背,师表扬鼓励)

  9.齐背古诗

  三、学第二首古诗

  1.板书:咏柳(指名认读)

  诗得作者是谁呢?(贺知章)师板书。

  会背的站起来背一背(表扬鼓励)。

  2.听录音,想想你听到了什么?

  3.请小老师领读古诗(两遍)。

  4.听录音,跟着读(注意停顿)。

  生质疑问词,师揭示,生试讲古诗大意。

  5.生看图,师讲诗意:高高的柳树像是碧玉装饰成的,下垂披佛的柳枝犹如丝带万千条,你可知道这细嫩的柳叶是谁裁剪的吗?就是那锋利如尖刀的二月春风啊!

  6.指名背诵古诗。

  四、复习巩固

  1.男生、女生分别朗读两首古诗。

  2.指名背诵。

  3.小组开展背古诗比赛,选出优胜者,表扬鼓励。

《经典诵读》教学设计14

  教学目标

  语言建构与运用反复朗读,让学生获得对全诗的整体认识,感受诗歌的语言魅力。

  思维发展和提升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展开想象,学习诗中对写法的表现手法,体悟诗中的情感。

  审美鉴赏和创造体会诗歌含蓄不尽,余味悠长的游子思乡、爱人离居的愁情别绪,积淀人文素养。

  文化传承和理解引导学生接受诗中高尚而纯真的情感熏陶。

  教学重点分析诗中意象,展开想象,感受诗歌的情感。

  教学难点学习本诗中对写的表现手法。

  一、导入解题

  1.唐代是中国诗歌的鼎盛时期,唐代诗歌代表着古典诗歌的最高成就,这是人们的共识。但是,所有事物的发展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诗歌的发展也是一样,它经历了漫长的发展期。在这发展过程中,先秦到南北朝时期的诗歌为唐代诗歌高潮的出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今天我们就将学习被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评价为“五言之冠”的《古诗十九首》中的一首《涉江采芙蓉》。

  2.《涉江采芙蓉》选自《古诗十九首》,是南北朝时期萧统编纂的《文选》中的一组“杂诗”的标题,是东汉末年文人五言诗的选辑,它的内容大多表现游子矢志无成和游子思妇的离别相思之苦。但艺术成就却很高,长于抒情,善用事物来烘托,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这组诗歌,得到古人极高的称誉。刘勰《文心雕龙》评价为“五言之冠”;钟嵘《诗品》说是“文温以丽,意悲而远,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

  二、朗读感知

  指名朗读。

  诗歌表达怎样的情感?

  三、品味鉴赏

  1.一二句画面中选取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构成了怎样的意境?

  明确:芙蓉、兰泽、芳草;意境高洁、清幽;烘托主人公形象的雅洁和所表达感情的纯洁和美好。

  采花折柳,这正是古人传情达意的方式,一方面是传达了对亲朋的关怀、思念等感情,另一方面又寄托了对亲朋的美好祝愿。送别时总是折一枝柳条送给远行的人,远行的人为了表示对好朋友的思念,逢到驿使就托带一枝梅花给他。正如王维的《相思》所写:“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荷的意象:以荷花喻君子圣洁之风范;以荷花喻美好纯洁的女子;以荷花喻爱情之坚贞真挚;芙蓉谐音夫容。

  2.三四句情感的巨大变化?

  明确:我们读这首诗,要深刻体会“采之欲遗谁”这句问话的意味。承上两句而来,它是突然的转折,一腔热忱遭到一盆凉水泼来,一霎时天地为之变色,此中有无限的凄凉寂寞,伤心失望。它是一句疑问,也是一声叹息。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所思在远道”这句话的位置。难道诗人“涉江采芙蓉”时原来就没有想到这一点吗?真是看到芙蓉芳草,才想到这位“所思”吗?“所思”是时时刻刻在他心头的。“涉江采芙蓉”也还是为了他。如果入首就开门见山,把他表出,诗就平板无味了。在头两句中他是藏锋不露,第三句一转,就趁势把他突然托出,才见出这句话有雷霆万钧之力。这句话是全诗发展的顶点,顶点同时是个转折点,一方面替上文的发展暂时作一结束,一方面为下文的发展作一伏线,所以照例是要摆在中间的.。

  3.五六句的“还顾”、“漫浩浩”具有怎样的表达作用?

  明确:“还顾”一词,动作性和画面感很强,可以清晰地表现了主人公孤独、忧愁、怅惘的形象和心情。“漫浩浩”一词是写主人公与环顾所见“旧乡”的距离,给人以路途绵延无尽的感觉。这两个词含蓄地传达了主人公极度痛苦的心情,可是,这两句并没有直接点明主人公的痛苦,这样就给读者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间,具有含蓄不尽的艺术效果。

  4.在最后的两句诗中,你体会到主人公有怎样的“情”?

  明确:主人公痛苦、忧伤的心情;两个彼此相爱的人的真挚笃厚的感情。————忧。

  四、讨论探究

  1.诗的抒情主人公是谁,或者说可以是谁?

  学生讨论,可对比已经学过的《氓》女子的口吻,《采薇》男子的口吻等。

  明确:“涉江”者有可能是思妇,“还顾”者则有可能是游子;“涉江”者可能为思妇,“还顾”可能是思妇从对面曲揣彼意,想象游子一定是望乡时而感叹长途;穷困潦倒的游子在客愁中,想象家中“思妇”也有离愁别绪,这思妇在想象游子“还顾望旧乡”的情景。

  游子思归、思妇怀远,二者皆有。

  对写法,即从对面写来,也叫对面落笔,主客移位。诗人思乡怀人,不直抒胸臆,倾诉衷情,而是落笔对方,将作者自己深挚的思念之情委婉含蓄地表达出来。这种写法使诗歌的内容从单一转向多视角。表现了诗人丰富的想象,构建了诗歌富有立体感的意境。

  古诗有时看来很直率,实际上很曲折。“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两句就是如此。讲究语法的人们在这首诗里会碰着一个难题,就是许多句子都没有主词,究竟是谁在“涉江”“采芙蓉”?谁在“还顾”?谁在“忧伤”?说话的人是个男子还是个女子?是男子“在远道”还是女子“在远道”?对于这些问题如何解答,就要看对“还顾”两句如何理解。

  2.你认为这首诗在情感表达上有什么特点?

  明确:情感跌宕起伏,含蓄不尽,余味悠长。

  五、拓展延伸

  阅读《月夜》回答下面问题:

  月夜杜甫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结合全诗,体会诗歌在情感抒发上的特点。

  明确:诗人站在妻子的角度展开想象,由自己的独看想到妻子的独看。诗歌的内容从单一转向多视角。“闺中只独看”,表现了妻子对我担忧,其实我也担忧妻子。但是诗人不直接说出,却借妻子的心表现出来,把深挚的情思抒发得更为婉曲含蕴。

《经典诵读》教学设计15

  教学目标

  (1)教会学生诵读,让学生在吟咏之中加深理解,熟读成诵。

  (2)引导学生从形象入手,体会诗的意境,领会诗所表达的深刻的思想感情。

  (3)帮助学生了解有关诗歌产生的历史背景以及作者的生平、思想。

  教材分析

  诵读欣赏中选择了三首唐诗,都是与景色与关,诗人通过对景色的描写,来抒发个人的情怀,表达各自的豪情壮志。

  教学设想

  通过多读来领会诗歌的意境,通过对意象的把握来理解诗歌感情。

  教学课时: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望岳》

  一、导入。

  大家都知道五岳之首的泰山吧?你能否用词、短语或语句来描绘你印象中的泰山呢?(出示视频及图片,请同学们自由发言。简单点评后转入杜甫的《望岳》)

  二、板书课题,指名简介作者。

  我们学过很多杜甫的诗篇,下面我首先请一位同学将杜甫介绍一下。屏幕展示:字,子美;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人称诗圣;其诗被喻为“诗史”;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齐名,世称“李杜”。其代表作有“三吏”、“三别”(新安吏、潼关吏、石壕吏;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三、品读诗歌

  (一)朗读诗歌

  1、配乐诗朗诵《望岳》(出示视频和音频材料)。学生听读,要求听准字音,把握五言古诗的诵读节奏。

  2、全体学生配乐齐读。(古筝曲)

  3、学生推荐朗读,其他学生点评。

  4、教师范读,学生轻吟。

  (二)解题

  问:诗题叫《望岳》,可见作者并未登上泰山,诗中句句都是写“望”字,只是望的角度不同,有远有近,有虚有实。试以两句为一组看看“望”的角度有怎样的不同。(“岱宗”两句是远望;“造化”两句是近望;“荡胸”两句是细望;“会当”两句是极望。)诗人由远望到近望,由细望到想象将来登岳远望之景,全诗以“望”字贯穿全诗,“望”字成了全诗的线索。在望岳的过程中表现了作者惊叹、赞美、陶醉、豪迈之情。

  (三)逐句理解诗歌

  “岱宗”两句。问:“夫”是个虚词,首句意思只在“如何”(怎么样)上,试比较“岱宗如何”和“岱宗夫如何”在语气上有什么不同?(加“夫”则惊奇、赞叹之情更明明,也更强烈。)泰山之北为故齐地,之南为故鲁地;“青”,指泰山之色,“了”,完的意思。整句话是什么意思呢?(无论从北或是从南看,泰山是看不完的。)诗人这样写有什么用意?(形容泰山极高极远。)

  “造化”两句。问:“神秀”,指英灵之气,这是古人的说法。试联系前面一句说说这句的意思。(泰山如此高远,是天地间英灵之气聚集的结果。)“阴阳”一句又是什么意思呢?(据注释作答,再补充说明:山前为阳,日光先临,故易晓;山后为阴,日光不到,故易昏。)这是形容泰山高与天齐。

  “荡胸”两句。大意已见注释。问:这两句写诗人望岳所见,试作具体描述(泰山中天门以上时有云团浮现,或高或低,故谓之“层云”;鸟亦时常出没于山谷间,须睁大眼细望才能见。)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向往之至,亟欲一登。)由引出下两句。

  “会当”两句。绝顶,极顶,指玉皇顶。问:诗人此刻仍在山下,但他却能“一览(全都看到)众山小”,这说明了什么?(这是诗人神游玉皇顶之所见,故谓之虚景。)

  (四)再次品读诗歌,理解景色的特点,感悟诗人蓬勃的朝气和远大的抱负。

  1、在理解诗歌意思的基础上再次朗读诗歌

  学生在配乐下自由朗读诗歌,同桌之间相互交流,看谁读的最有诗意。

  2、作者为什么产生如此的情感呢?他惊叹什么,又赞美什么?为什么这么说?

  因景而生情,这是客观因素;有没有作者的主观因素在里面呢?当时诗人二十几岁,这也是杜诗中年代最早的一首,字里行间洋溢着青年杜甫那种蓬勃的朝气和远大的抱负。

  诗中哪两句最能体现?这两句诗中还蕴含了一番哲理,即:只要不怕困难,敢于攀登高峰,就能俯视万物。

  四、总结。

  杜甫一生极为坎坷,特别是在安史之乱发生以后,他四方飘泊,居无定所,在他生命的最后三年里竟至以舟为家,他一生写诗一千四百多首,其中95%以上都写于这动荡不安的生活之中。读过这首诗后,你对杜甫有怎样的认识?能找到他取得如此伟大成就的原因么?

  学生自由发言。

  第二课时《钱塘湖春行》

  一、导入。

  钱塘湖即杭州西湖,是我国最著名的风景区之一。唐宋以来,写西湖的诗篇多得难以统计。如苏轼的“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等。这首诗以即景寓情见长,写诗人骑马浏览中所见到的西湖早春风光,使人觉得生意盎然,如亲见一般,真不愧为名篇。

  二、感受诗歌

  诗人是骑马游西湖,所以诗里提到了“游踪”,但诗里写游踪跟散文不一样,是用不着作细致交代的,要仔细想想才看得出来。试诵读全诗两遍,然后说说诗人的游踪。(从孤山的北面到湖东的白堤)

  问:我们说这首诗写的是早春景象。,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呢?(早莺、新燕、乱花、浅草)

  问:“湖面初平”写的是怎样的景象?(春水初生,湖面水位上升,与堤平。)为什么说“云脚低”?(“云脚”,指下垂的云,水位上升,湖面上的云自然显得低了,这是早春景象。)讲:杜甫有句云“日脚下平地”,形容太阳落山;李贺有句云“露脚斜飞湿寒兔”,形容露水下落之状。脚,有下垂义。

  问:“几处早莺”有什么含义?(莺不多;如多,当为“处处”。)为什么“争暖树”。(余寒犹在,鸟儿也想晒太阳。)莺不多,燕子多不多呢?(“谁家”犹言某家,“衔新泥”者,始筑巢也,可见也不多。)莺是春天的歌手,燕是春天的`信使,莺燕不多,故为早春。这两句专写鸟儿。

  问:第五、六句写了什么?(花草)为什么说“乱花迷眼?(诗人在马上观花,时间长了,眼前一片姹紫嫣红,便有迷乱之感。)这样写,跟诗题有关吗?(暗切题中“行”字)写浅草有什么用意?(草初生,故,“浅”,也是早春景象;“没蹄”,也是暗切题中“行”字。)

  问:最后两句是怎么结住全诗的?(用抒情方式)作者在全诗中流露出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诗中哪一个词最能概括这种感情?(“最爱”)

  师归纳:前六句景中有情,后两句情中有景。全诗情景交融。

  三、总结。

  这首诗的题意主要在一个“行”字上,“行”字写得好,才能见出骑马游春的乐趣。但西湖面积太大,行程太长,所以诗人只截取其中一段来写——从孤山寺的北面写起,至白沙堤止。开头写“湖面初平”是孤山寺所见之景;中间写游程中所见;最后用“绿杨阴里”写白沙堤之景,这样,读这首诗,我们自然就有了随着诗人饱览西湖早春景色的感觉。

  第三课时《登飞来峰》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有没有看过黄山上的飞来山吗?……你们觉得奇怪不奇怪?山上为什么会有如此的一座山呢?今天我们来看王安石是怎么看的?

  二、朗读《登飞来峰》

  1、教师范读,学生轻吟。

  2、全体学生齐读并背诵。

  三、在教师的点拨下品味全诗。重点品味蕴含在诗中的哲理。

  1、本诗主要写了哪些内容?

  点拨要点:

  首句点明了地点,第二句紧承首句而来。通过具体的描写,进一步突出飞来山上“千寻塔”之高。一二句都是铺垫,在此基础上,诗人自然地写出三四句:不怕浮云遮住了远望的眼光,只是因为身在最高的层次。这两句是全诗的精华,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2、本诗是一首哲理诗,其中的哲理是如何揭示出来的?

  点拨:①哲理是从具体的情境中自然提炼出来的。

  ②哲理是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加以表达的。即哲理的诗化,诗化的哲理。

  ③由学生谈谈对这两句蕴含深刻的诗的理解。

  四、质疑活动

  1、《登飞来峰》前两句,后两句的侧重点各是什么?

  2、“不畏浮云遮望眼”中的“浮云”在古代诗歌中常被用来比喻谗佞之类的小人或其他消极事物。王安石此时还没有受到什么挫折或打击,应该说他的心境是积极的,但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呢?

  3、诗人借登飞来峰观赏景色,阐明了一个怎么样的哲学道理?同时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要点提示:表面意思,站得越高就愈加不会被浮云遮住视线,可以看得清、看得远;深层含义,有成就大事业的胸怀,才能不畏惧谗佞小人或其他消极事物)

  五、讨论活动,边讨论边板书

  ①②描写景物——充满生机

  ③④抒发情怀——踌躇满志

  六、小结: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作于王安石29岁时。这是他出世以来,初显才能,胸怀抱负的时期,表达了诗人踌躇满志的情怀。全诗将写景与抒怀紧密结合起来,从而突出了诗的主题。

  板书设计

  望岳钱塘湖春行登飞来峰

  杜甫白居易王安石

  远望湖水

  望近望早早莺早春美好景色①②描写景物——充满生机

  凝望春花、草对早春的喜爱之情③④抒发情怀——踌躇满志

  想象绿杨

  诵读欣赏教案

  编写人:竹西中学钮谞源

  教学目标

  (1)教会学生诵读,让学生在吟咏之中加深理解,熟读成诵。

  (2)引导学生从形象入手,体会诗的意境,领会诗所表达的深刻的思想感情。

  (3)帮助学生了解有关诗歌产生的历史背景以及作者的生平、思想。

  教材分析

  诵读欣赏中选择了三首唐诗,都是与景色与关,诗人通过对景色的描写,来抒发个人的情怀,表达各自的豪情壮志。

  教学设想

  提点学生注重情景交融,王国维说过“一切景语皆情语”,让学生通过景色的描写来把握作者的感情思想。

  教学课时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望岳

  一、导入

  运用图片展示法,电脑上展示东岳泰山的照片,让学生谈谈自己观看的感受。或者是请到过泰山的学生谈谈自己旅游的感受。由学生的感受引入课题杜甫的《望岳》。

  二、学生读诗歌,确定全诗的着眼点

  1、学生自由朗读诗歌,看看作者是怎么描写泰山的

  2、请同学朗读诗歌,其他同学点评他的停顿有没有,有没有读出泰山的气势。

  3、听范读,在听的过程中确定诗歌的着眼点在哪里。

  明确:着眼点是题目“望岳”中的望字,作者从不同的角度对泰山进行“望”,从而描写泰山的雄伟。

  三、了解诗歌内容

  1、学生借助工具书,自己疏通诗句,了解诗意。

  2、全班交流回答,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歌的句意。

  四、品读诗歌

  1、诗人描写泰山雄伟的目的在哪?结合创作背景谈谈你的认识。

  杜甫是在科举不第游历时,见到泰山,并写下此诗。全诗没有一点落第后的颓废消极,而是热情赞美了泰山的神奇秀丽,流露出了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尤其是最后两句,直抒胸臆,表现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魄,以及卓然独立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

  2、再次齐读诗歌,不仅读出诗歌的气势,更要读出作者的旷达胸怀。

  3、感受诗人的写作艺术

  这首诗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的绝唱,谈谈这首诗除了气势外还有什么地方岁吸引你,指出来并说明理由。

  1)、炼字。钟--将大自然人格化、拟人化,把大自然写的有情有义。割--从山的北面看,那照临下土的阳光像被一把硕大无比的刀切割了一样,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2)、哲理美。3)、虚实相生

  4、学生课堂上背诵诗歌

  第二课时钱塘湖春行

  一、导入

  初一的时候我们学习过《早春呈水部八十八员外》,这首描写早春景色的诗,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描写春景的,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

  二、了解诗人,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白居易于穆宗长庆三年(公元823年)任杭州刺史时写的。诗中描写了西湖早春的明媚风光,抒发了诗人在西湖早春盛景中无比喜悦的心情。

  三、读诗歌,明诗意

  1、学生相互朗读诗歌,读出作者对早春景色的喜爱之情。

  2、教师分句,讲述诗歌的大体意思

  1)“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这两句是近景,从大处落笔,写诗人行径孤山寺和贾亭时所看到的天光水色。“初平”写春水漾满湖堤。“云脚低”写远望白云朵朵,似与湖水相接。

  2)“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这两句是近景,写高处,写莺、燕的动态。莺是春的歌手,燕是春的信使,它们的出现给人们带来了初春生机勃然的感觉。“诗眼”在“早”“新”两个字上:“几处”而不是“处处”,“争暖树”是说争着飞到向阳的树上云歌唱,可见是“早莺”。“谁家”而不是“家家”,“啄春泥”则是刚刚开始筑巢,可见是“新燕”。这都是早春特有的景象。诗人以很轻的疑问语气叙述这些景象,不是实问,也不是存疑,而是对早春景色情动于衷的喜悦。

  3)“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这两句也是近景,写地上的花草,写人们骑马游春的陶醉感。走马看花,姹紫嫣红,使人目不暇接,好像花儿也在与诗人游戏。春草虽茂,但却不高,也才刚刚没过马蹄。这是作者对景物入情入微地观察,将游春人也融入春色来写了。这两句透出诗人游春的舒感。

  4)“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荫里白沙堤。”这两句略写湖东的白沙堤,在绿杨荫里更是美不胜收。诗人在这儿完全陶醉了,留连忘返了。这两句写诗人游春非常尽兴。

  3、品味作者感情

  整首诗虽然是写景,但却也融进了作者浓浓的感情在内,表现了对早春的喜爱之情。

  四、拓展延伸

  与《早春》对比阅读,看看诗人的选意象的不同点,共同点,学生课上自由交流,课后与老师讨论。

  第三课时登飞来峰

  一、导入

  我们祖国的名山是数不胜数的,每个省市几乎都有一座名山,前面我们感受到了杜甫眼中的泰山,今天让我们再来领略另一座山的风采。那就是黄山上的飞来峰。

  二、读诗歌,解诗意

  1、听老师范读,学生注意停顿

  2、学生朗读诗歌,争取诗歌

  3、请同学朗诵诗歌,其余同学在听的过程中脑海中想象飞来峰的奇景

  4、电脑上展示图片,看看与你感受到的景象是否相同

  5、老师讲解诗歌大意。

  三、品读诗歌的哲理

  这首诗除了写景之外,更是一首著名的哲理诗,尤其是诗歌最后两句,在议论中阐述哲理。你从这里都读出了哪些哲理呢?

  学生小组讨论交流。

  四、总结

  这是一首登高览胜之作。后两句议论结合写景,显得非常自然。以“浮云”为喻,反衬诗人对当时保守势力的蔑视;“不畏”二字,道出“身在最高层”的独特感受。

  板书设计

  望岳钱塘湖春行登飞来峰

  景——雄伟写法:情景交融景充满生机

  情——旷达议踌躇满志

【《经典诵读》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经典诵读》教学设计08-03

诗词诵读《惠崇〈春江晚景〉》教学设计(精选10篇)04-11

高中语文必修上册古诗词诵读《涉江采芙蓉》教学设计03-24

经典诵读的作文02-21

木兰诗诵读 经典诗词诵读木兰诗05-04

设计校园教学设计04-14

装帧设计教学设计04-19

高中语文必修上册古诗词诵读《涉江采芙蓉》教学设计(精选11篇)11-07

经典教学设计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