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狼》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七年级语文《狼》教学反思?

时间:2021-08-10 19:37:37 七年级上册 我要投稿

七年级语文《狼》教学反思?

  《狼》教学反思之一

  这是一篇老文字了,应该说是没有什么看点,不过今年教的时候我倒有点儿灵魂出窍,临场发挥一些,这是我在上课的过程仔细阅读讲解文本的时候自己发现的,可是,我觉得有些奇怪,为什么平常也再读,但没能发现文本里一些新东西呢?

七年级语文《狼》教学反思?

  我在讲解第一段“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我忽然问学生,句子里的“晚”是什么意思?学生争论起来有的说是“晚上”有的说是“傍晚”,有的说是“迟”,到底是哪一种解释呢?我思维马上贯通起来,和学生一起分析。

  首先可以排除“晚上”,因为根据文中的描写,那些事情应该在光线至少比较充足的情况下发生;那么“迟”对不对呢?我最后的结论是,“迟”字并不能表现出屠夫的窘境,因为对于做早市的人来说,十点回家可能就算是“迟”了,而十点则是光天化日,如果说屠夫在这个时候出问题,很有可能得到别人的帮助,而本文要设置的情景就是让屠夫处在孤立无援的境地之中,为下文屠夫拼死一搏张本,所以只能翻译为“傍晚”。

  同样我们可以从第一段其他内容中找到根据,比如“担中肉尽,止有剩骨”这句话也是张本,下文的情节发展与此有关;“途中两狼,缀行甚远”暗点出狼的性格,预示了故事的走向。第一段展示了力量对比中,屠夫处于劣势。

  关于狼的狡猾的表现:

  这是课文后的习题,但参考答案也没做分析,只是点明了一共有这几个地方:

  ①“途中两狼,缀行甚远”,一些学生虽然感觉到这里包含有狼的狡猾,但大部分学生还是无法知晓其中的缘由,不过后来还是有一个学生基本上猜出来了。我分析说,狼它们也不想采取强攻,因为强攻虽然可以速战速决,但代价可能很大,尤其是带刀的屠夫。它们一方面在寻找战机,比较带刀的屠夫不是省油的灯,跟踪可以让屠夫乱了方寸,出现纰漏,那时狼就可能致命一击,这样跟踪,一方面,它们可以得到十拿九稳的好处,比如如果屠夫遇到援兵,狼吃不到屠夫的话,至少可以吃到骨头;如果狼在跟踪过程找到了战机,那么可能屠夫身上的骨头也一并归狼之所有,所以狼是狡猾的。对于越吃越饱的狼和越来越慌乱的屠夫来说狼这计策可以说是“以逸待劳”。

  ②“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浪之并驱如故。”这句里怎么看出狼的狡猾?两只狼合作非常好,有了战果,不争不抢,轮流分配,同时,又不会把屠夫给跟丢了。两只狼采取的战术的“车轮战”,效果很好,差点把屠夫逼上了绝路。

  ③“狼不敢前,眈眈相向”这并不是说狼胆子小,而是狼懂得审时度势,继续寻找一个低成本获胜的办法。

  ④“前狼假寐,盖以诱敌”“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这是狼采取声东击西瞒天过海招数。

  因此在这个意义上说,狼是狡猾的。

  狼的失误在哪里呢?

  ①狼的失误是从屠夫“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开始,对于狼来说,时间是优势,因为刚刚吃了不少的骨头,体力很好,而且晚上是狼活动时间,对于人来说,那就完全处于劣势,所以,采取盯人战术是最好的,等到屠夫体力下降,精神紧张到出现让行为出现差错的时候,发起攻击那就容易多了——这是狼的战略性的错误。

  ②狼的战术性错误则是一只狼在前边当诱饵,轻敌,弄假成真,给睡了过去了,导致身亡。

  ③即使前边一只狼没有睡着了,狼肯定也赢不了屠夫,因为即使是狼打通了隧道,但是不是就不会惊动屠夫呢?这不太可能,屠夫背靠柴草堆,动静大了应该可以感觉得到。即使狼打通了隧道,在草堆里能那么容易发起攻击吗?整条隧道只有挖通之后才有攻击力,其余都需要另外一只狼掩护和保护——自我防护能力在挖洞时极低。

  有的学生说屠夫给骨头是失策,我说虽然屠夫也知道狼不会罢休,但他也需要利用这个机会来拖延时间,选择有利于自己的时机,他果然找到了,然后发挥出人的智慧和勇气,这真是狭路相逢既勇且智者胜。

  《狼》教学反思之二

  为切实搞好“新视野下初中语文文本解读与阅读教学有效性”课题研究。我作为主研人员,本学期,我执教的课文是七年级下册的一篇《狼》。在经过“上课-评课-修改-再上课-再评课”之后,做一下较为深刻的反思。

  首先,在确定课堂设计之前,我对文本进行了深入的解读,主要做了以下工作:1、教材分析;2、学情分析;3、目标定位;4、教法与学法设想。

  《狼》选自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在研究第六单元课文的共同点时,我注意到,在本单元提示当中这样写道:“动物是人类的生存伙伴,有了它,世界才如此丰富多彩、生趣盎然。在今天这个日益拥挤的地球村里,动物和人应该享有同样的生存空间。”“阅读这些文章,不但可以激发关爱动物、善待生命的情感,还可以引发对人和动物关系的深入思考。”因此,我认为本单元是以“动物”为主角,赋予它们以特定的寓意,对现实生活进行巧妙的讽喻和折射,学生从中可以得到深刻的启示和教育。《狼》是一篇文言文,选自《聊斋志异》中《狼三则》中的第二则,写的是两只狼与一个屠户之间的一场较量。狡诈的狼想吃掉屠户,却最终双双毙命于屠户的刀下。故事说明只要我们敢于斗争,并善于斗争,无论多么狡诈的狼也不是人的对手,终归会为人的勇敢智慧所战胜的道理。同时,也应该教育学生进行换位思考,从而明确保护动物的意义。

  七年级学生对文言文学习有了一定的积累,本课是可读性较强的故事,学生易于理解并掌握。基于上述原因,在教学中,我认为应尽可能放手培养学生的自读能力。于是设计了以下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正确、流畅地朗读。在朗读的基础上积累词汇,理解文章大意。培养阅读文言文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目标:积累文言词语,理解重点词语含义。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理清故事情节,体会狼与屠户的形象,把握文章主旨;学会多角度客观地分析问题。对于本课,在教学过程中,我力求体现学生自主学习,教师授之以渔的教学理念。

  教学于法,朗读为本。文言文的教学,诵读尤为重要,因此我设计了朗读指导,品评探究的主体环节。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对字词的疏通,我采用了自主学习法,让学生利用注释,借助工具书,自主学习,自学中遇到的疑难,在自学展示环节通过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交流加以解决,教师在点拨时继续授以学法指导,如指点解词的方法等。

  在深入理解文章内容和主旨方面,我采用合作探究法,来突破重难点。我在此环节设计了六个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小组讨论。这六个问题的设置层层相扣,一脉相承,在学生积极主动的思考和讨论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从而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的启迪,进而解决教学重难点。

  在教材分析和目标定位的基础上,我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分三个环节:

  (一)自主学习:诵读课文,梳理字词

  诵读,是学习文言文的重要途径。“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成诵,能加深理解,培养语感,积累语言材料。初一的学生学习文言文,处于打基础的阶段,更要重视。本文篇幅短小,全文仅二百余字,情节生动,脉络清晰,易于熟读成诵。

  在诵读预习基础上,引导学生完成自主学习的预习题。如:作家作品简介,解决文中生字的读音,有些词的.特殊用法,重点句子的翻译,初步翻译课文。学生自主完成,然后小组展示交流。学生们表现非常好,他们能按要求迅速完成自主学习的预习题,并在不懂得地方作圈点、勾画,然后在课堂上举手示意。在小组展示的时候,有一个句子的翻译引起了争议。“后狼止而前狼又至。”有一个同学是这样翻译的:后面的一只狼停下来了,前面一只狼又追上来。这个同学回答完之后,立刻有一个同学站起来质疑,反驳。他说:我不赞成他的观点。应该翻译为,后得到骨头的那只狼停下来了,先得到骨头的那只狼却又追上来了。这一个有争议的问题引起了同学们的思索,于是我将这个问题加以点拨,讲解。同学们就将这个重点句子的翻译掌握的更清楚了。

  (二)合作探究:研读赏析,妙点揣摩

  我在此环节设计了六个问题,即:本文从表达方式上看,采用了怎样的写法?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情节故事?文中怎样写狼的狡猾的?屠户的机智表现在哪里?作者对这件事有什么议论?面对课文,(从作者的角度来看)作者想告诉我们什么?组织同学们课堂讨论。同学们展开了积极的讨论,学生合作探究。这一环节能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以达到进一步把握主题的目的。学生讨论的时候,我一边巡视一边指导。在我的指导下,学生讨论的气氛更浓了。

  学生讨论结束,然后是小组展示交流。同学们能积极举手发言。并且有同学质疑,补充回答问题。在学生积极主动的思考和讨论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学生在翻译重点句子时,我引导学生读好这些句子的节奏、语气。如:其一犬坐于前。有同学读成:其∕一犬∕坐于前。我给他点拨,并加以纠正,应该读成:其一∕犬坐∕于前。这样,学生弄懂了意思,读准了节奏,也弄清楚了为什么这样读。还有一个问题,屠户的机智表现在哪些地方?学生回答后,我进行了归纳总结:屠户的机智,主要是通过他的动作表现出来的。表现在他善于利用有利地形,善于抓住作战时机,然后采取了勇敢果断的行动。

  (三)达标拓展:积累成语,感悟道理

  在重点字词解释时,我要求学生作适当联想,列举出在现代汉语中含有同样意思的字的成语。如,“两狼之并驱如故”中“故”字的含义是“旧,原来”。同学们就联想到了“温故知新”、“一见如故”。在理解到“顾野有麦场”中“顾”字的含义是“回头看”的意思时,引导学生们想到了“左顾右盼”、“瞻前顾后”。还有后面的“杯水车薪”、“犬马之劳”等等;在探究完描写狼的狡猾的句子后,我引导学生说与狼有关的成语,孩子们的积极性可高了,争先恐后的说了很多。同时叫他们做适当的记录。这样,在不知不觉中就积累了成语。在探究完文章的主旨后,我顺势引导学生做换位思考,然后多媒体展示《狼的十大处事哲学》,演唱《北方的狼》,点拨到对狼的保护,动物的保护,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从而,回到编者的单元意图上来,再次紧扣了文本进行解读。

  总之,《狼》一文情节曲折动人,对这类叙事性特别强的文言课文,我没有过多设计呆板的字、词、句翻译的教学,而是充分发挥情节吸引人的优势,赋以课堂情节性,生动性,趣味性。在具体执教过程中,我特别注重采取激励措施,营造民主、宽松、竞争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特别重视引导学生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和老师一起和文本实现多边互动交流,目的是让学生积极地、富有创意的去认识文本,自然而然的进入故事发展的情景当中,在阅读鉴赏中自行发现,自主建构文本的意义。整节课感觉气氛活跃,大家的积极性都很高涨,表现非常积极踊跃。上完课后还有一个问题我已经意识到了: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环节用时稍长,以至于后面的达标拓展时间仓促,以至于削减了这一课的厚度。

  后来,我将一课时调整为两课时,在内容上也稍作修改,增加了改写课文的训练。第一课时重在疏通文意,积累成语;第二课时重在人物分析,领会主旨,拓展延伸。由于有了更充分的时间,因此,在另一个班上课时,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大大提高了。老师对课文语言的评析也更深入透彻了些;学生们有了圈点、勾画、批注、片段写作训练的时间,学习效果也有了明显提高,少数同学还能当堂背诵。

【七年级语文《狼》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语文狼教学反思03-29

七年级语文《狼》教学反思05-31

语文《狼与鹿》教学反思04-23

语文狼和小羊的教学反思10-05

语文《狼和小羊》的教学反思01-19

《狼与鹿》语文教学反思03-19

语文《狼和鹿》教学反思04-22

七年级语文狼的教学反思(精选10篇)01-28

狼和鹿的语文教学反思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