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游峰的扫路人》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天游峰的扫路人》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
【设计理念】
第一课时的教学往往容易被人忽视,然而它又是非常重要的,对于后面的教学起到了相当重要的铺垫作用。如何有效落实第一课时的教学?我想,一些常规的字词教学是必不可少的,课文的朗读也相当重要。因此,本节课注重生字词及课文朗读的教学,适当学习课文的第一部分,以期能达到夯实基础,为第二课时奠基的目的。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6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凭借具体的语言文字,感受天游峰“高”和“险”的特点,并感知描写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凭借具体的语言文字,感受天游峰的特点,并感知描写方法。
【课前准备】
学生常规预习课文;投影。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1.同学们,在以前学习过的课文中,我们认识了许许多多的人物,哪些人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呢?为什么?
2.今天我们要随着作者章武去认识一位普通的老人,这个普通的老人有一份非常普通的工作——扫路。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天游峰的扫路人。
(板书课题,齐读)
扫路人也就是清洁工人,他们为了人们能有一个清洁的环境,付出了辛勤的劳动,让我们带着崇敬的心情再来读一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这位扫路人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呢?下面就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这篇文章,注意读准字音,读顺句子,能读出感情来就再好了。
2、学生自由读课文。
3、同学们课前已经预习了课文,刚才又读了课文,现在老师来检查一下同学们的学习情况。出示三组词语。
扫帚 宿鸟 打量 扑棱棱
精瘦 褪色 黝黑 瘦削 豁达开朗 自在悠闲 炯炯有神
飘飘悠悠 层层叠叠 顶天立地 望而却步 半途而返
(1)出示词语,开火车读。
(2)指名读第一组,大家看看这组词语有什么共同点?(都有一个多音字)你能用另一个读音组个词吗?
(3)指名读第二组词语,这组词语在文中都是写谁的?(扫路人)文中的扫路人给你怎样的印象?(例如朴素、健朗、精瘦等等)
(4)指名读第三组,这组词语都与什么有关?(天游峰)你读懂这些词了吗?说说你的理解,也可以用其中的词语来说一句话。
(5)齐读这些词语。
三、初步认识天游峰:
1、文中开头就说“没攀登过天游峰的人,不能算到过武夷山。”那么天游峰到底是一座怎样的山峰呢?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找出相关句子,用横线画下来。
3、出示句段1:
天游峰——武夷山第一险峰。九百多级石梯,像一根银丝从空中抛下来,在云雾中飘飘悠悠,仿佛风一吹就能断掉似的。那天,我终于顺着这根银丝上了顶峰,心里好不得意。
(1)自由读读这段话,用笔圈出表现这座山峰的特点的词语。把你所理解的天游峰的特点就写在字词的旁边。
板书高、险、窄
(2)指导朗读:那么高,那么险,能读出这种感觉吗?谁来试一试。评读,再指读,齐读。
4、出示句段2:
我抬头望了望在暮色中顶天立地的天游峰,上山九百多级,下山九百多级,一上一下一千八百多级。那层层叠叠的石阶,常常使游客们气喘吁吁,大汗淋漓,甚至望而却步,半途而返。
(1)你又从这段话中读出了什么?集体交流。
(2)指导朗读。
5、(1)这么高,这么险,这么陡峭的天游峰,让我们来亲眼看看她的雄姿。
(出示组图,并配乐朗诵介绍天游峰的语段)
(2)看了图片,听了老师的介绍,同学们想说些什么?(学生自由说观感)
(3)再读两组句子。
6、天游峰高大,险峻,从古到今,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他们浏览后留下了许多的诗文。
(1)出示三组诗句和一句名言
天游峰
不临溪而能尽九曲之胜,此峰固应第一也。 ——徐霞客
武夷山
桂林山水甲天下,不如武夷一小丘。 ——郭沫若
武夷占尽人间美,愿乘长风我再来 。——刘白羽
(2)自由读,看看你能读懂那句诗?
(3)齐读,要求读出雄伟,读出赞叹。
四、二识天游峰:
1、在我们和“游客”的眼中,天游峰是如此的——高、险、窄,充满着挑战,而在这位扫路人的心中,这又是一座怎样的山峰呢?他又是怎么形容自己的工作的呢?再次浏览课文,用波浪线画出有关句子。
2、出示:
“不累,不累,我每天早晨扫上山,傍晚扫下山,扫一程,歇一程,再把好山好水看一程。”他说得轻轻松松,自在悠闲。
(1)师:“扫一程,歇一程,再把好山好水看一程。”天游峰是如此的秀丽、险峻,扫路人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如此峻秀的天游峰让他忘却了一切的疲劳与辛苦,真是累在脚下,乐在心头啊!
(2)板书:好山好水 指导朗读。
3、过渡:可这位扫路人毕竟是七十来岁的老人了,也该早点退休了呀!是这么让他执意要把他的生命都奉献给这座山呢?一起来看这段话。
4、出示:
老人摇摇头,伸出了七个指头,然后悠然地说:“按说,我早该退休了。可我实在是离不开这里:喝的是雪花泉的水,吃的是自己种的大米和青菜,呼吸的是清爽的空气,而且还有花鸟作伴,我能舍得走吗?”
(1)是什么让他执意要把他的生命都奉献给这座山呢?
(2)师:老人舍不得天游峰的,是雪花泉的水、是自己种的大米和青菜、是清爽的空气、是花鸟作伴。仅仅是这些吗?还舍不得什么?(天游峰的云霭朝霞、络绎的游人……)
老人对天游峰有着一种怎样的情感?(依恋不舍、像自己的母亲……)
板书:不舍 指导朗读。板书:一生依恋
五、总结全课:
作为一位步履匆匆的游客来说,天游峰留给我们的是美丽的景色、陡峭的山峰,而作为一位与山为伴的扫路人来说,天游峰留给他的,是好山好水,是无尽的乐趣,是相依为伴的情感!下节课我们再继续下走进扫路人的内心世界,去感悟他的精神品质。
板书设计:
15天游峰的扫路人
高 好山好水
险
窄 不 舍
《天游峰的扫路人》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二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6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学习课文中描写天游峰的部分,体会天游峰高达险峻的特点。
教学重点、难点: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习课文中描写天游峰的部分,体会天游峰高达险峻的特点。
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入。
1、游览过哪些名山?由哪些感受?
2课件展示武夷山的景色,激发学习兴趣。
二、预习反馈。
1、检查预习情况。
(1)检查生字读音。
(2)检查生字读音,理解部分词语的意思。
2、完成《与课堂同行》第1、2题。
三、质疑讨论,引导梳理。
1看了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
(1)天游峰是什么样的?
(2)天游峰的扫路人是一位怎样的人?
2通读课文,继续质疑。
(1)提出读书要求。
(2)学生按要求读书、质疑。
四、精讲点拨。
天游峰是一座怎样的.奇峰?你们想知道吗?
1、读课文,找出课文中描写天游峰的句子。读一读,体会天游峰的特点。
2、讨论交流:
“天游峰是武夷山……似的。”
(1)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
(2)这一句是用什么说明方法来写天游峰的?
(3)从这个比喻中,我们可以看出天游峰的石梯怎样的特点?
(4)指导有感情朗读。
“我抬头……半途而返。”
(1)从这些句子中体会到什么?
(2)指导有感情朗读。
五、练习运用。
完成《与课堂同行》冲浪区。
六、迁移创新。
1、预习课文,感受扫路老人的特点。
2、想想课文是怎样描写扫路老人的。
教学反思:
“四习六步”教学法是学校大力推行的教学模式。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按照学校的要求,积极探寻“四习六步”教学法的实践经验。这节课,我按照六步的要求,精心设计教案,力争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大胆质疑,积极讨论,获得真实的体验。课题的质疑与梳理,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明确了课文的两个重点内容,使得后面的教学脉络清晰、水到渠成。在学习了课文关于天游峰的部分之后,安排了完成《与课堂同行》冲浪区的练习,起到了巩固加强的作用,还减轻了学生的课后作业负担。
当然,在教学中还存在许多不成熟的地方。第一,对于课文的朗读处理得不到位,过高估计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习惯,导致部分学生文本生疏,增加了理解文本的难度。第二,对于课题的质疑之后,应放手让学生把提出的问题进行归纳,而不应该自己代替学生总结,失去了一次让学生锻炼归纳、筛选问题的能力。
【《天游峰的扫路人》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天游峰的扫路人教学设计04-06
《天游峰的扫路人》教学设计?汇编03-28
《天游峰的扫路人》第2课时教学设计04-06
《天游峰的扫路人》说课稿03-20
《天游峰扫路人》说课稿06-28
《天游峰的扫路人》教学设计(第二课时)04-06
《天游峰的扫路人》第二课时教学设计04-01
《天游峰的扫路人》教学案例03-25
《天游峰的扫路人》第一课时教案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