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阿里山纪行》课堂实录
师:上课!同学们好!
生:老师好!
师:请坐!
“高山常青,涧水常蓝”,一首优美动听的台湾歌曲《阿里山的姑娘》,把我们带进了如诗如画的阿里山风景区,让我们深深地陶醉其中。阿里山的风景到底有何迷人之处?今天我们就走进我国著名美学家吴功正的游记散文《阿里山纪行》,一起来领略那里的山山水水。(板书课题)
下面请同学们跟着优美的音乐,一起走进美丽的阿里山, 请大家快速默读课文,给自然段标上序号,并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放轻音乐,生默读课文)
师:好,请同学们一齐来读屏幕上的生字词。
(生读生字词。)
师:大家读得整齐、响亮,可见预习得很认真。那么,大家能不能用一个字概括你读后的感受?
生:美!
师:能不能用一个词概括你读后的感受?
生:秀美!
师:能不能用一句话概括你读后的感受?
生:阿里山的风光美如画。
师:大家能够学习以致用,借用作者的话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很聪明。那么,作者为我们描写了哪些美如画的风景呢?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看看作者一路上都见到了哪些美景,这些景物又有什么特征。
(生浏览课文)
师:哪位同学来说一下,作者为我们描写了阿里山的哪些如画风景?
生:古朴典雅的森林小火车、清澈透亮的姊妹潭水、静谧净洁的原始森林、被青苔染绿的曲径幽路、无边无际的莽莽林海、拔地参天的千年神木。(板书)
师:请任选你最喜欢的一幅画感情朗读。
(生读潭水一段)
师:哪位同学来点评一下?
生:他读得很有感情。
师:感情表达得很充分。谁再来读一段?
(生再读,曲径幽路一段)
师:谁来点评一下?
生:读得很好,让人感觉很幽静。
师:让人感觉青苔也仿佛通了人性,亲密地依恋着小路。哪位同学再来读一段?
(生读静谧森林一段)
师:你的朗读把我们带入了一个静谧、净洁的世界。我们的朗读渐入佳境,大家知道作者最喜欢的是哪一种景物吗?文中有两句话告诉了我们:“不到阿里山,何以能说到了台湾?”“不到神木,又何以能说到了阿里山?”
生:是神木!
师:(媒体显示图片)大家请看,这就是神木。作者移步换景,层层推进,最后给我们呈现在我们面前的一个特写镜头,就是看起来毫不起眼的这么一根被焦雷劈开的烂木头,作者为什么说“不到神木,又何以能说到了阿里山?”,神木,到底神在哪里呢?请大家找到描写神木的段落,齐读一遍。
(生齐读)
师:你觉得神木神在何处呢?
生:神在高大。
师:多高大?请用文中语句来说明。
生:树高58米,胸径6。5米。
师:大约有将近二十层楼那么高,大约十几个成年人才能合抱过来。还有吗?
生:它的树龄大约有三千多年。
师:历史悠久。还有同学来表达你的观点吗?除了外形高大、历史悠久外,你觉得神木还神在何处呢?
生:还神在虽遭巨创,却仍然拔地参天,八面威风,雄距山间,无可匹敌。
师: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和品质?
生:坚强不屈,不屈不挠,昂扬向上。
师:作者对他的感情?
生:敬仰之情。
师:请大家带着这种敬仰之情再来读这段。
(生齐读)
师:读出了敬仰之情,但好象气势和力度还不够,请大家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要把神木称为阿里山的标志和灵魂?是因为不仅仅在于神木本身的外形高大、历史悠久,更在于它虽遭巨创,却仍能保持不屈不挠,昂扬向上的精神和品质。正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积淀,孕育出了这种不屈不挠,昂扬向上的精神和品质,而神木,则正是这种精神的象征。所以说,神木既是阿里山的精髓,更是中华民族的精髓。想到这儿,我们心中油然生出一股豪气,一种民族自豪感。我们在读的时候要把这种民族自豪感和不屈不挠的精神给读出来。请大家再来读,读出神木的参天雄姿,读出神木不屈不挠、昂扬向上的精神和品质,读出这种民族自豪感。
(生很有气势地读)
师:刚才咱们探讨了神木被称为神木的原因,咱们来总结一下:这擎天的神木,它神就神在外形高大,你看,它伸翠枝,凌云霄,拔地参天,无可匹敌;神就神在历史悠久,你看,它有三千年的历史缠绕腰间;神就神在精神风貌,你看,它虽遭巨创,却仍能不屈不挠、昂扬向上。它不愧是树中巨子,不愧为万树之神,不愧为阿里山的标志、灵魂。(完成板书)
如此丰富而深刻的文化内涵,作者是如何通过文字来表现的呢?请大家来品一品。老师是这样来品的:
我们可以从炼字的角度来品:一个“雄”字,表现出了神木虽遭巨创,却依然不屈不挠、昂扬向上的情态,令人对神木顿生敬仰之情,显示出一种情韵美。
还可从句式的角度来品:连用四个四字词语,结构整齐匀称,读来琅琅上口,富于节奏感和音乐美。
还可以从内容表达上来品:“标志”和“灵魂”两个词语,提示了神木丰厚而深刻的文化内涵--神木既是阿里山的精髓,也是中华民族的'精髓。这是一种内涵丰厚的意蕴美。
其实,课文象这样具有音乐美和情韵美的语言比比皆是,请大家前后四人为一小组,从文中任选一处到二处来品析课文的语言,并感情朗读所选语段。
(生讨论,交流。)
师:哪个小组来谈谈你们的看法?先请集体朗读你们所选的语段,然后派一个代表来赏析语言之美。
生:我们品的是“潭无鱼鳖,林无鸟兽,偶或有如蝉、如蝇、如蚊的声音,侧耳谛听、分辨、捕捉,却又没有。那是静谧的世界、净洁的世界,甚或禅的世界。偶有一人声也是悄悄的,舍不得打破山间的安宁。”一段。这段文字运用了对偶、比喻、排比等多种修辞手法,交错使用整句和散句,形成了轻松、舒展、迂曲、鲜明的节奏,富有声感和音乐美。
师:你能说出哪个是对偶句,哪个是比喻句,哪个是排比句么?各自又有什么作用?
生:“潭无鱼鳖,林无鸟兽”是对偶,“偶或有如蝉、如蝇、如蚊的声音,”是排比和比喻句。都是形容森林的静谧的,以声衬静。
师:赏析得很到位。还有哪一组来发表你们的意见?
生:我们品的是“森林恰似一片汪洋,无边无际。其盘曲之势,如幢顶,如伞盖,又如古寺宝塔。它们排列之整肃,如孙武之军阵,秦皇之兵马。”一段,这段文字用了六个比喻句,句式整齐,结构匀称,节奏鲜明,和谐动听。第一个比喻,森林:“恰似一片汪洋”,是形容森林的无边无际;“如幢顶,如伞盖,又如古寺宝塔”,作者一连用三个比喻,描写树木的盘曲之势,颇有古典风味。这里连用助词“之”,不仅使句式整齐,而且使文章足句足拍,起到调节音节的作用。两个比喻兼拟人古色古香,写出了森林排列整齐和严肃威武的气势,给森林以人格化。
师:你很会赏析。还有哪一组?
生:我们赏析的是“山中,树多、人少,不知阿里山的姑娘究竟在何方。树密、阴厚,仿佛能揉出浓汁。我只觉得,阿里山的风光美如画。”这段文字在全文带有总结性,“阿里山的风光美如画”一句揭示了文章的主题。而且语言很简洁。
师:文中的短句“人少树多”“树密”“阴厚”的描述方式,是作者作用姚鼐的《登泰山记》中“多石,少土”“少杂树,多松”而来,以高度凝练的短句集中了高密度的信息。
师:文中的美词佳句不止这些,我们在学习中要注意多积累,多揣摩,多运用。下面,我们就用一用这些好词。请结合课文内容完成这幅对联,不要求对仗有多工整,只要结合景物特征大致对上就可以了。老师的上联是:千年神木拔地参天凌霄汉,请大家对出下联。
生:姊妹潭水清澈透亮如明镜。
师:对仗很工整。谁再来?
生:莽莽林海无边无际似汪洋
师:教师也对出了几个下联,请大家听听:姊妹潭水清澈透亮嵌山间,原始森林浓阴匝地染绿苔,古式火车古色古香古韵浓。请联系生活,仿照“不到阿里山,何以能说到了台湾?”“不到神木,又何以能说到了阿里山?” 写两句话。
生:不到长城何以能说到了中国?
生:不到滑县,何以能说到了安阳?不到道口,又可以能说到了滑县?
师:大家很快联系到了自己的家乡,好。阿里这般秀美,江山如此多娇。最后,让我们在歌声中再次走进美丽的阿里山,感受祖国山川那如画的美景吧!
( 重播《阿里山的姑娘》。)
下课!
【八年级上册《阿里山纪行》课堂实录】相关文章:
《阿里山纪行》优秀课堂实录06-20
八年级上册《阿里山纪行》教学实录05-29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阿里山纪行》导学案06-27
《阿里山纪行》教学反思三则06-05
《阿里山纪行》优质教学设计06-14
阿里山纪行语文教学反思01-16
《阿里山纪行》教学案例分析05-11
《阿里山纪行》教学反思汇编三则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