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诗意语文课谱》有感范文(精选17篇)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读《诗意语文课谱》有感

时间:2024-08-29 10:31:42 读后感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读《诗意语文课谱》有感范文(精选17篇)

  当品读完一部作品后,你有什么总结呢?写一份读后感,记录收获与付出吧。那要怎么写好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读《诗意语文课谱》有感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读《诗意语文课谱》有感范文(精选17篇)

  读《诗意语文课谱》有感 1

  语文课怎么上,要营造出怎样的氛围,达到怎样的目标,我在王崧舟老师的《诗意语文课谱——王崧舟十年经典课堂实录与品悟》这本书里找到了适合我的答案。书中既有王崧舟老师经典教学实录的梳理,也有林志芳老师整理的及撰写的对每一堂课精彩纷呈之细节的品鉴,还有王崧舟老师对每一堂课的创作过程的讲解及反思,所到之处致广大而尽精微。

  这本书倡导诗意语文理念。诗意语文,就是要将语言文字从平躺在纸面上的一个个死了的符号还原,赋予它新的生命和活力,投射自己的感情。“诗意”是王崧舟老师课堂的神韵与境界,何为诗意,既是“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情怀,也是对人生、宇宙的直观洞悉,对事物的一种普遍性的了悟,始于对生命、对自身、对他人的关爱与怜惜,是人与人之间的精神契合,是“我”与“你”的对话与敞亮,这种契合,是包括学生、教师、文本、作者在内的各自精神被深深卷入、沉浸和交融,是用生命阐释生命的意义,建构富有独特个性的生命化理解,创造精神领域的共识和存在。无论是《圆明园的毁灭》一课痛惜之情、惊叹之情、耻辱之情、仇恨之情、自强之情的激发,《只有一个地球》一课引导学生产生对地球、对人类的忧患之情,还是《一夜的工作》中引领孩子们感动于总理鞠躬尽瘁、殚精竭虑的伟大无私,进而产生对周总理崇敬与景仰的深情等等,诗意都弥漫于课堂的全方位。

  王老师课堂上那一唱三叹、螺旋上升的复沓回环的“朗读之美”,让我难以忘怀。王老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朗读课文的'层次分明,目的明确,方法多样,形式新颖。由常规的朗读的到品读再升华到美读的境界。平时我也在抓课文的重点词、重点句,常常是通过我的分析、讲解来完成的,而王老师却主要是通过引导学生品读和美读来进行的,并且王老师非常善于以情激情,以言激情,学生虽然也是一遍又一遍地读,但每一次读都是有增量的,越读越好,越读越美,这与平时我让学生反复地读其功效是迥然不同的。正如王老师在书中所说的,作为一个语文老师,必须要学会用情、煽情,以情感染学生。这本书带给我的启示和思考当然远远不止这些。它还值得我反复去读,反复去思索。

  新课标提出,为学生学习创设真实的学习情境,就是不夸大情境,真实的学习情境可能比较小,但只要符合学生的能力,学生才有学习的主动性,一切景语皆情语,一切境语也皆情语。

  语文教育的灵魂就在于“情”字。语文教学一定要让学生置身于语言文字所造的境中,充分体验其承载的情感、情味和情怀,在学生的情感之门打开以后,让其感受语文的精彩和魅力。在这个基础上,再跟他们谈方法,谈技巧,那样的知识,那样的技巧才具有灵魂,具有力量。以前的文人大都具有“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情怀,我希望现在的学生也能从小培养这样的风骨,这是语文独特的魅力。

  读《诗意语文课谱》有感 2

  关于王松舟,记不清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关注他,膜拜他,追随他。只因他的诗意语文课如神话般令无数语文教师人痴迷。今年暑假,又一次翻开了王老师的经典课谱,课课都是不可复制的绝美艺术品。课堂上一举一动、只字片言都彰显着一份难以言说的精致与唯美,儒雅与厚重。对于文本独特的解读,教学设计的巧妙,教学语言的感染力,板书的精湛,摄人心魄的音乐……面对这些,我只能瞠目结舌,除了赞叹还是赞叹。

  美的萌动与初绽,是为《荷花》课例所取之名。荷花是夏天最美之花,而这一课无疑也是夏季最美课例。课堂伊始便呈现感想,你看到了怎样的荷花?在学生对于荷花意象朦胧基础上,播放有关荷花的视频,让学生直观欣赏荷花的美,而后表达自己目及所美。“雪白雪白,各种各样,亭亭玉立,千姿百态”这些词语并不是学生一次性说出,而是王老师巧妙的点拨与引导,学生对于荷花的描述由笼统到具体,由简单到丰富。这种语言的训练,语感的沉淀恰似隐隐的荷花袅袅,更是润物无声的春雨细细。板块二、诵读感知---作者怎样看荷花?这样的切入极妙,一石激起千层浪。关于写景文章,观察写作方法的渗透是教学的重点,王老师让学生去寻找文中的哪些地方、段落能体会到作者是如何看荷花的?孩子们的交流由浅入深,有滋有味的看荷花,看的作者仿佛觉得自己成了荷花,穿着雪白的衣裳,随着微风翩翩起舞。这样的解读太有代入感,在感悟基础上孩子们感情诵读了。没有人在那一刻能区分清楚自己是荷花还是观赏者。这便成了如痴如醉的看荷花,这一切是那么的自然,是那么的水到渠成。在反复朗读中,孩子们注意到了花瓣中的小莲蓬,挨挨挤挤的荷叶都被作者发现了,这就是仔仔细细的看荷花,把一池荷花看成一大幅活的画,这是作者带着想象看荷花,也是带着欣赏的眼光看荷花,也是在津津有味地看荷花。板块三、品读悟情---“冒”出来的荷花。体会到作者的观察方法后,让孩子寻找自己认为写的最美的句子,并体会美在什么地方?文本中的每一句都很美,王老师设这个疑问的作用其实就是要让学生学会在比较品评中体味美感。孩子们的回答基本上都浅尝辄止,这才是王老师真正酝酿的一个闪亮登场的前奏,深入开掘式的对话千呼万唤始出来了,“冒”字还可以换成别的什么字?一时间露、钻、长、顶、穿、伸字。换字大战正式开始,换来换去,孩子们还是觉得“冒”字作为妥帖,“冒”写出了作者迫不及待、欢天喜地的心情,也写出了荷花心花怒放,亭亭玉立的长。一个“冒”字意境全出,一切皆活。板块四、移情入境----我就是那一朵荷花。播放白荷花在大圆盘之间冒出来的视频,王老师配置极富感染力的旁白,让学生的心也怒放迫切,摇曳的百合花一定有很多想说的,此时学生化作一朵朵百合花,在练习纸上伴随着音乐独立写话。孩子们写到了自己美美开放的自豪感,还要绽开得越来越美,成为花王子,为夏天添彩。这个板块,从语文训练的角度看,这是一次正在表达的写话,从精神体验的角度看,这又是一次水到渠成的审美想象。不仅要欣赏美,还要创造美。想象写话就是对美的感受与认识的实践,是审美情操的深化与体现。

  节奏,成就名园悲歌,这是《圆明园的毁灭》课例之名。雨果曾经说过:希腊有巴特农神庙,埃及有金字塔罗马有斗兽场巴黎有圣母院,而东方有圆明园,要是说大家没有看见过它,但大家梦见过它。它的毁灭使名园失梦,成为了万事悲歌。王老师说圆明园背后深藏着一种苍凉,一种沉重的屈辱。他是把自己对祖国肌肉受辱的痛苦,就着文本内在的精神价值也誉为短暂的课堂人生。课堂的`情感洗练浓烈,凄美悲凉,这一刻监督我们情感的是课堂节奏的高低起伏,抑扬顿挫, 也就是节奏是这一节课的艺术灵魂。在起、承、转、荡、拓、发中一路峰回路转,处处流露爱之深恨之切,慷慨激愤的痛诉与浅唱低吟的赞叹共斟酌,共进退,就这样,王老师带着学生们为圆明园奉祭了一曲悲歌。板块一、读写课题----感受一种

  悲怆。给孩子们举起手,一起书写课题,圆是圆满无缺的圆,明是光明普照的明,后面的园是皇家园林的园。老师解说:一座圆满无缺的皇家园林,一座光明普照的皇家园林被英国和法国两个强盗给毁灭了,之后板书“毁灭”。孩子们恭恭敬敬书写“圆明园”,带着悲愤之情书写毁灭。这样用心良苦的设计,使课一开始就弥漫着一种无言的悲凉。环节二、首尾关照----凸显一份悲情。学生通读第一自然段,理解两个“不可估量”,从而掀起对毁灭圆明园之人的痛恨之情,孩子们脱口而出,他们是禽兽,是强盗,是畜生,带着这样的情绪朗读课文,还怕读不出感情吗?板块三、以乐衬哀----畅游一处梦境。除去首尾段让孩子们学习中间段落,揭晓圆明园中原本该有的一切:珍贵的历史文物。上至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奇珍异宝。有金碧辉煌的殿堂,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香。村野有民族建筑,有西洋景观,有无数个,有许多个……带领学生走进这样一个圆明园,发出由衷的感叹。板块四、梦碎书恨----接过一份沉重。当孩子们沉浸在圆明园的辉煌之中时,王老师带着低沉的声音。宣布这一切早已不复存在了,这一切永远的消失了,这一切早已被两个强盗的一把大火化为灰烬了,边说边将不可估量,珍贵文物。化为灰烬等板书全部擦掉。欲悲先喜,美的心醉,毁的心碎,悲剧的集美境界,就这样诞生了。孩子们面对圆明园的毁灭他们沉默了。此时此刻,在孩子们的脑海中出现了许许多多的问号。两个强盗有没有把这些青铜利器还给我们中国的守卫兵到哪去了?火烧圆明园是谁的主意?他们一共拿走了多少东西?圆明园中到底有哪些珍贵的文物值多少钱……王老师拓展孩子们阅读《圆明园之最》,让孩子们分享感到最震撼的一点,有的孩子分享的是圆明园的占地,有的孩子分享的是珍贵文物,比如4个生肖铜首就能卖9000多万人民币,王老师继续补充9000多万人民币,仅仅是圆明园中珍贵文物的九牛一毛。有的孩子分享的是圆明园建造历经151年,跨越了两个世纪。有的孩子分享的是圆明园145处景观,方便楼阁140多座桥,廊水、榭亭、台馆更是难以历数。此时播放电影《火烧圆明园》片段,让熊熊燃烧的烈火画面定格在孩子们的心中,面对罪恶的大火,面对圆明园的断壁残垣,孩子们在充满哀怨的音乐声中写话,大火燃起的是中国人的仇恨之心,也暴露出了清政府腐败无能,这一段不堪屈辱的历史,孩子们永远记住了,1860年10月6日,一个屈辱的日子,也是那一刻,唤醒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和平崛起的信心和壮志,在祖国强大繁荣的今天,这样的历史将永远不会再重演,跟随文本孩子们揭过了这份沉重,也经过了民族崛起的信念。

  《只有一个地球》课例磨出了感悟与质疑的两全。本节课的文本内容有些科普色彩,王老师则认为语文质问和科学之问均意已去,语文之问偏于审美,科学之问则侧重于理性,这节课他以审美的问,以情感为逻辑之为很好的平衡了语文与科学之间的关系。板块一、设问,激发阅读期待。美国有一家世界著名的杂志叫《时代周刊》,这家杂志每年要在世界范围内评选一位年度新闻人物,2001年评选出的是美国纽约市的市长朱利安尼,1992年评选出的年度新闻人物是我们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1998年评选出了一位非常特殊的新闻人物。当时结果一公布,几乎所有的人都大吃一惊,目瞪口呆,孩子们猜测他是谁?答案揭晓----地球,孩子们的吃惊温度飙升,带着惊喜之情开启新课。板块二、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孩子们读完课文脸色变得凝重,以后的交流分享非常有深度,孩子们惭愧人类的滥砍滥伐,看看愚昧无知的人,就同前一课一样,因为王老师独特的语言造景,让孩子们的心情复杂沉重,在这样的氛围中,孩子真切的情感才能够哗哗流出。板块三,深悟,触摸一颗滚烫而焦灼的心。深入文本寻找让孩子心情沉重悲愤的文字语言。透过这些文字,孩子看到的是人类的毫无节制,贪婪、自私自利,随意破坏。生态灾难解读,辨识科学知识普及:洪水泛滥,温室效应,泥石流,水土流失,沙漠化,动物濒临灭亡……而这一切,罪魁祸首都是我们人类,回应时代周刊1998年的评选,让孩子发自肺腑的理解,宇宙只有一个地球,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师生文本之间进行着深刻的对话,透过文字,孩子们滚烫而焦灼的心都被撞击。板块四、质疑,一场充满理性的冒险。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无疑则无进。从这样的理念,孩子们自由提问题,提真问题,解决问题。王老师,海纳百川的胸襟与气度丰厚的知识储备,还有随机应变的教学机智感染了孩子的提问能力与课堂的精彩生成。板块五、释疑,解除语文之问的情韵与价值。对于孩子们提问的问题逐个进行深入剖析,想象生态灾难所造成的后果,孩子感受生态严重威胁我们生存环境的可怕与恐怖。这一切的一切,都让孩子们想大声的告诉所有人:只有一个地球。板块六、对话,扑进母亲的怀里。面对这个美丽可爱的地球,面对这个遍体鳞伤的地球,面对这位人类的母亲。孩子们此刻肯定有很多的真心话,伴随着神秘园的《夜曲》缓缓响起,孩子们的心中之语汩汩流出:世世代代、子子孙孙都应该保护我们人类唯一的家园地球,因为我们只有一个地球。情动而辞发在学生充分感悟与质疑之后,他们扑向母亲的怀抱,尽情诉说自己的心声,没有任何的矫情,没有任何的做作,这是一种浑然天成。王老师在课后反思当中为本课取“磨”出千遍也不厌倦之名。这节课诞生的那一课,在王老师心中就像小溪,不知去路,最终有了这样的成长轨迹和生命节律:一起,孤帆一片日边来。二承,桃花潭水深千尺。三转,惊风乱飐芙蓉水。四合,欸乃一声山水绿。

  王老师喜欢艾青的名诗: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的深沉。王老师也把语文课堂视为他心中的山水,语文课堂教学视为他的精神家园,难怪他的课是那么诗意,那么遥不可及,那么高不可攀,那么深不可测。

  这本语文科谱里有10节经典课例,我只选取了前三节作为交流课,不是后面的课没有前面的课精彩,而是自知自己的理解与感悟还达不到去评价王老师更多课的水准。只能是简单的复盘,浅显的分享感受。截至目前我观看过王老师课例之后,以我个人能力最能够实践的应该是。在语文课上为学生创设一个宏大有磁场的学习意境,新课标强调:为学生创设真实而丰富的语言情境,要语言训练有鲜活的代入感与生命力,如此才能培养好学生的语感。王老师的每一节语文课上,在孩子随文写话和课文朗读时他都会配置符合情调的音乐,外加极富感染力的解说、独白,这种情景无疑会激发孩子的情感波澜、引人入胜、催人奋进,这里会听到成长拔节的声响。王老师的课美不胜收,我不贪多求全,就这一点,在本学期的课堂中,我将坚持去实践,反思,相信会带给孩子不一样的课堂体验、文本感知、语言魅力。

  读《诗意语文课谱》有感 3

  那是3月末,一个与平常无异的周末,我与同事一起参加名师语文教学观摩活动。那一天,我在毫无心理建设的情况下幸运地听到了特级教师王崧舟老师《红楼春趣》的首秀课,那是第一次和全国小语届大咖距离最近的一次,艺术的享受大概就是如此吧。观摩活动结束后,我便开始有意搜集关于王老师和“诗意语文”的相关资料,《诗意语文课谱》便是我最爱不释手的那一本。

  这本书精选了王老师2001-2010年间最具代表性的经典课例,从“课品综述”、“课堂品评”、“课程反思”三个不同角度为我们呈现并解读了王崧舟老师十年来对“诗意语文”的探索和确证。十年来王崧舟老师不忘初心,擎诗意大旗,始终在诗意语文的道路上下求索,不断突破教育的审美边界,不断追寻教育的崭新形态。这段时间因为《诗意语文课谱》这本书的陪伴,身心的陶醉与丰盈,让闲暇之余的我收获满满的幸福感。

  一、诗意语文,动之以情

  王崧舟老师所倡导的“诗意语文”,其核心和灵魂有且只有一个字“情”。情是一切课堂教学活动的动力和引力,“情”驱动学生沉浸于文本,体验文本所承担的作者难以言说的情感和情怀。诗意语文用形象作词,用情感谱曲,王老师执教的《一夜的`工作》便是最典型的一课。课堂上,王老师对总理办公室极其简单的陈设、审阅文件时一句一句的专注神态、数得清颗数的夜宵等细节处理,使得在场师生一起穿越文字直抵内心深处对总理的那份崇敬、爱戴和怀念之情,使得总理的形象鲜活于在场每一个人的心中。王老师的这一课例,让我感受到这是一堂“呈于象、感于目、会于心”的有“情”之课。

  二、诗意教育,美在艺术

  一堂好课,如同一幅精美的国画作品,讲究整体的艺术布局和格调。导课、结课、板书、转承、拓展……每一个环节,他都力求精美别致。王崧舟老师的课堂常常浸润着独具个人特色的艺术气质。王小庆老师曾评价,王老师的课不能算作课,应该是个艺术品。王老师自己也曾说过他确实把自己的每一堂课都当作一个艺术品来创作。试想,他需要如何的匠心独运、精心雕琢,才能成就这个艺术品?放眼看去,课堂上质朴的文本解读,精巧的教学设计,极具感染力的教学语言、适切的角色置换、精湛绝妙的书法、恰如其分的音乐等无不彰显着他诗意课堂的艺术化追求。

  《长相思》一课便完美地诠释了王老师诗意课堂的艺术之美。课堂上王老师抓住古诗词的情和味,引导学生入境动情,几次鲜明对比而层层递进的引读,使得学生自然而然走进纳兰性德的心灵,而后敲击心灵的互文印证、角色置换的环节设计,使得学生深深陶醉在那绵绵乡思、浓浓乡情中不能自拔,像王老师这样追求艺术之美的课堂一定是韵味绵长、常品常新的。

  三、诗意语文,钟情于读

  朱自清先生曾说过;“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其意义的获得一半在声音里。”王老师曾说过读行天下,有境界则自成高格。王老师的课堂上,读始终贯穿于课的全过程。师生每一次读都是生命与生命的美丽邂逅,每一次读都是读者与作者、文本之间展开的一次灵魂对话,每一次读都字字见力,句句含情。读,应沉入文本,贴近文字,安安静静、干干净净地读,对每一句话、每一个词、每一个标点符号地细致咀嚼,慢慢地读、细细地品、静静地赏,于字里行间读,于空白处读,王老师的课堂正是如此。课堂上,饱含深情地读,个性飞扬地读,融会贯通地读,入情入境地读,多种形式的读使得课堂充满了生命的活力,作为一名语文老师,理应认真琢磨文本,寻找朗读切入点,要引领学生感知文字的魅力,体悟文章的精妙。

  再谈《长相思》,课堂上王老师从排比设境、复读课题到借助音乐、角色置换,层层推进,感性的、一唱三叹的诵读、想象和体验,乡思于复沓与回环中涌上心头,让在场的人真真切切体会到,诵读在诗词教学中总是有不可替代的特殊位置,旋律和声音总有一股文字所无法表达的神奇力量。

  正如王老师所说的那样,“诗意语文”自被正式提起时,便具备了坚实的哲学、美学、教育学基础,一路走来,已然形成一套较为完备成熟的理论与实践体系。在我看来,“诗意”它可以是一种教育情怀,一种教育理念,它也可以是一种教学氛围,一种教学策略。可以确定的是,诗意的语文课堂,必然是一趟充满诗情画意的“旅行”。师生全然进入课堂每个角落,一起触摸课堂中的每一个当下。我就是课,课就是我,这种境界就是诗意,就是自由。

  读《诗意语文课谱》有感 4

  在《小学语文教师》上多次看到对王崧舟老师的“诗意语文”的介绍,非常崇拜,但也对其中的“诗意语文”感到有些模糊,感觉无法效仿,有点玄乎。所以拿到王老师的《诗意语文课谱》这本书,我就迫切地开始寻找着“诗意语文”的答案,慢慢咀嚼着“诗意”的内涵。行走在王老师那诗意般的文字里,默默地感受着大师的智慧与灵性,倾听着大师的精辟见解。阅读之际,似乎点燃了我教学的激情和欲望。

  王老师认为诗意语文是对语文教育理想境界的一种追寻,是对语文教育本色和本真的一种深刻自觉和回归,一切优秀的语文教学,必定是诗意的。一切风格鲜明的语文教学,无论素朴还是绚烂,无论激情澎湃,还是理趣盎然,无论散发着平民气息,还是充满了高贵气质,在它们之上,必有皎皎如明月、灿灿似星辰的诗意,流布其间、充盈内外。

  什么是诗意语文?王崧舟老师认为诗意语文是一种超越风格、超越流派的教学现象。“诗意”本身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模糊概念,不同的角度可以有着不同的阐释。他分别从哲学的认识论、存在论的视角,从美学、伦理学、心理学、社会学、文学的视角来解释诗意不同内涵。如果将“诗意”置于每个读者的主体视野,那么对于阅读文本的体验意义却又是无限的。他认为如果一旦将诗意语文框定为某种教学流派,那么,诗意的多样性和模糊性必将遭受毁灭性的打击。所以,什么时候将诗意语文解释透彻了,什么时候也就宣告了诗意语文的死亡。读完全书,再欣赏王老师的语文课,我似乎明白了:

  一、“诗意”便是“多情”于读。

  王老师的.课堂,可以说“读”贯穿始终。课堂中既有饱含深情的读,也有多元感悟的读,且是个性飞扬的读;既有融会贯通的读,也有出神入化的读。读中融合了阅读主体的思想、体验、想象、灵性的情,而且充满了生命的活力。王老师的课堂让学生也让我真正走近了诗意语文、诗意人生的殿堂。人课合一、融为一体,带给了我精神上的震撼。想想自己的课堂,缺少了一双发现诗意的眼睛,因而失落了一份品味诗意的心情。

  二、“诗意”便是“举象”中品。

  王老师认为,语言文字所描述的显像结构本身没有什么可感性,必须借助人的联想和想象,才能让干瘪的符号化为鲜活的画面。他引领着孩子们借助想象成功地实现了由文字到形象,由形象又到语言的转换。这种引领让孩子“见”到了文字背后鲜活的形象,体会到了生活中的情境和感触,从而触摸到文本蕴含的真情。文字与举象之间的转换才是诗意语文教学的最终追求。

  三、“诗意”还是文本中的“咀嚼”。

  细读文本,倾听文本的灵魂,是王老师大力倡导的。他改用了朱光潜先生的美学名言:“慢慢读,欣赏啊!”他认为要有一种从容的心态,不温不燥,慢慢品、慢慢赏,让文本与阅读主体亲密接触。他告诉我们,行走在文本的从林中,看到了潺潺的清流,听到了悦耳的鸟鸣,嗅到了扑鼻的花香,人的精神会得到震撼。在文本中能看到自己美丽的倒影,真所谓“千江有水千江月,佛不渡人人自渡”。

  读《诗意语文课谱》有感 5

  王崧舟 —— 一个很早就被我铭记于心的语文大师,而诗意语文,也是在很早就听到过这个名词,但未细细研究何为诗意语文。这回利用寒假,我认真地拜读了王崧舟老师的《王崧舟诗意语文课谱》一书。读罢此书,让我更加佩服这位语文大师,佩服他丰厚的专业学养、开阔的课程视野和高超的实践智慧。在这本书中,我深入体会了诗意语文的内涵,对我影响之大的是王老师的人格魅力。这对正处于教学迷茫中的我来说,无疑是一剂良药。

  我都无法相信自己是近乎“一字不漏”的看完了这本书。我感觉我不是在“看”,更像在聆听大师在与我谈古论今、谈天说地,那信手拈来的名诗名句,对文学著作的独到见解,无不让我为他的学识所折服,精彩纷呈的教学实例、文本细读的独到解读,更是让我“膜拜”于他“登峰造极”的教学魅力。行走在优美的文字内,畅游于诗意的教学中,感受大师的智慧与灵性,我想起了一句歌词“像一阵细雨撒落我心底,那感觉如此神秘”。是的,《诗意语文课谱一一王崧舟十年经典课堂实录与品悟》带给我的更多的是甜蜜,“我满心欢喜”。因为前行的路上明灯高照!

  一、王崧舟,让我铭记:

  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必得有四大支柱的坚固支撑:丰厚的文化底蕴支撑起语文教师的人性,高超的教育智慧支撑起语文教师的灵性,宏阔的课程视野支撑起语文教师的活性,远大的职业境界支撑起语文教师的诗性。

  二、王崧舟,让我感悟到:

  人的底蕴就是人的精神能量、文化能量、高级的生命能量。没有底蕴,或者底蕴不厚实,哪怕你学会了全套的降龙十八掌,那也还是花拳绣腿,中看不中用。底蕴从哪里来?唯一的途径就是读书。读书是我的爱好,读书是我可以全身心投入的爱好。为己读书,天天读书,随性读书,成堆的书籍让他比别人多了一双发现的眼睛,多了一份对教材的思考,也造就了精彩的课堂。如《枫桥夜泊》,王老师从陈小奇《涛声依旧》歌词入手引出钟声,写到200多年前清朝王士祯、500多年前明朝诗人高启、800多年前宋朝有位诗人陆游一直到1200多年前的张继都写过这样的钟声。寒山寺的钟声从一千多年前传来,穿越时空,撞击着每一位学生、每一位听课者的心灵。王安石的名句春风又绿江南岸体现的.诗的文化、诗的价值是什么呢?从春风这个自然意象中还有什么不一样的文化意象呢?几个文本的解读我们只有赞叹的份――大师就是大师。

  三、王崧舟,让我认识到:

  语文教师要有细读文本功夫。通过细读将文本化为己有,由“文本语文”转化为“师本语文”。王老师在文本上是肯花时间,下大力气的。所以他的课堂才会如此“精致、大气”。每每看到王崧舟老师课例的精彩之处,都不由得叹服王老师对文本的解读是如此深刻又独到。他对文本中言简意丰的,既能概括文章主题,又能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人物内心情感的词句,总是不遗余力地引导学生进行研读,拓展思维空间。在我们看来平淡无奇的字词,都能被王老师变成“宝”。如王老师为了教学《长相思》,搜集整理、认真查阅了一万多字的资料,花了近半个月时间才完成《长相思》的文本细读,正是因为下了如此功夫,以致在尚未具有文本形态教案的情况下,王老师实施教学也取得了巨大成功。

  四、王崧舟,让我领会到:

  什么样的课才叫精彩。读《一夜的工作》,内心总有一种感动在激荡,总有一种崇敬在升腾,那是总理的人格力量。这简朴的一夜、这劳苦的一夜、这通宵达旦的一夜、这殚殚精竭虑的一夜,一再激起我们对“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的感怀和敬仰。在他的《枫桥夜泊》一课中,王老师绕过了一般执教者常常做足做实的“愁眠”二字,让我们站在时光前静静聆听,于是,那夜半的钟声就穿越时空,贴着水面,敲到了我们的心坎上。《普罗米修斯》用的教学策略是层层激活和引领学生的“文化想象”。第一用文化想象勾勒画面,让文本与情境联系起来。第二,用文化想象丰富内容,让内容催化文本理解。第三,用文化想象激发情感,让学生参与文本的再创作。第四,用文化想象促进思考,让学生走进文本精神的高处。想象神话,亦即想象新自我。这就是《普罗米修斯》这一神话文本在诗意语文、文化语文上的终极关怀。

  是的,这些课,无疑是对诗意语文最生动、最具质感的诠释。但是,影响的焦虑并没有让他们失去自我。他们依然是他们,而我,也依然是我。诗意语文绝非某个人、某个团体的专利,我们行进在各自的朝圣路上,迎来各自的生命的精彩和诗意。让我眼睛一亮,我被里面的文字所吸引,我领会到了什么是“迫不及待”、什么是“如饥似渴”,直到全部阅读完毕。

  阅读课以读为本,注重品读、美读的过程。看过王老师课例,让人不能忘记王老师课堂上那一唱三叹、螺旋上升的复沓回环的“朗读之美”。王老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朗读课文目的明确,方法多样,形式新颖,且由常规的朗读的、品读进而升华到美读的境界。平时我也知道要抓课文的重点词、重点句,但这些重点常常是通过我的分析、讲解来完成的,而王老师却主要是通过引导学生品读和美读来进行的,并且王老师非常善于以情激情,以言激情,学生虽然也是一遍又一遍地读,但每一次读都是有增量的,越读越好,越读越美,这与平时我让学生反复地读其功效是迥然不同的。正如王老师在书中所说的,作为一个语文老师,必须要学会用情、煽情,以情感染学生。

  这本书带给我的启示和思考当然远远不止这些。它还值得我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虽然平时心里也有着美好的想法和追求,但在具体实施时,由于缺乏对完美的执着追求,由于自己的精神惰性和惯性,事事以为“差不多”便可,结果便导致许多“差不多”最后演变成“差很多”。正如王老师所说:“很多情况下,我们不是缺乏行动的能力,而且缺乏让行动精致化的能力”、“上课是一个层次,上好课是一个层次,把课上得完美又是一个层次”……我会把这些话牢牢记在心里,以此警醒自己。

  “人的底蕴就是人的精神能量、文化能量、高级的生命能量。没有底蕴,或者底蕴不厚实,哪怕你学会了全套的降龙十八掌,那也还是花拳绣腿,中看不中用。”“底蕴从哪里来?唯一的途径就是读书。读书是我的爱好,读书是我可以全身心投入的爱好。”为己读书,天天读书,随性读书,成堆的书籍让他比别人多了一双发现的眼睛,多了一份对教材的思考,也造就了精彩的课堂。

  行走在优美的文字内,畅游于诗意的教学中,感受大师的智慧与灵性,我想起了一句歌词“像一阵细雨撒落我心底,那感觉如此神秘”。是的,《诗意语文课谱一一王崧舟十年经典课堂实录与品悟》带给我的更多的是甜蜜,“我满心欢喜”。因为前行的路上明灯高照!

  读《诗意语文课谱》有感 6

  寒假期,我读了王崧舟老师的《诗意语文课谱--王崧舟十年经典课堂实录与品悟》。诗意语文,就是“以情感为语文教学的主攻目标,以课堂是否感动人心为衡量教学效果的核心尺度",在诵读的基础上把握文章的情感和精神之所在。

  《诗意语文》这本书收录了王崧舟老师从2001年的《荷花》到2010年的《与象共舞》十篇课堂实录和品悟。我追随王老师的足迹,探寻诗意语文的道路,一课一课细细读来,诗意语文是如何建立的?怎样才能运用到自己的课堂教学中?这些是我反复思考的问题。

  王老师的课堂始终把语言的教学放在了首位。针对《圆明园的毁灭》的.第一段,王老师紧紧抓住“不可估量”一词进行品读一-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进而使学生体会到在自我情感中所生成的,同样是不可估量的痛惜之情。“不可估量”的一唱三叹,声声蕴含着圆明园这座皇家园林的千古悲歌!关键词语的品读带动着句子的理解,使学生的情感生成有所依托。“宏伟”、“珍贵”、“举世闻名”、“灰烬”王崧舟老师正是抓住了这样一个又一个词语,为学生树立起圆明园之伟大与壮丽的形象,从而也为作者之悲情铺垫了基石,使我们踏迹而寻。

  在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时,王老师这样说:“同学们,打开课文,读到第一句话时,映入你眼帘的第一个词语是不可估量’,第二个词还是不可估量,你们的内心是一种什么滋味?”“别忘了,你读这段话的滋味,是痛惜,是痛恨,是悲哀!再读一遍--”情感是诗意语文课堂的精髓,也是王崧舟老师语文教学的追求。通过语言的体会,形象的确立,情感便如水到渠成般自然。在语言的朗读上,王老师也是下足功夫。对干语言的理解,王老师既有提问式的引导体会,也有总结式的理解阐释,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感觉到词语当中所包含着的感受和心情。

  小学语文新课标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所有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学生的自读自悟是课堂教学的基本行为,也是文本情感体会的途径。王老师所执教的《圆明园的毁灭》这一课更是把这一点体现的淋淋尽致。此课中王老师抓住“有”这一个关键字:在文中“有”字是体现圆明园金碧辉煌,玲珑剔透等形象的关键字词,共出现了七次,王老师的阅读教学的第一步就是让学生朗读出七个“有”字,如此以来在学生的头脑中初步建立了圆明园金碧辉煌,玲珑剔透,多姿多彩的形象。但是区别与一般教师,王老师对于形象的确立并没有止步于此,而是与文本处进行更深层次的挖掘。通过让学生在字里行间的文本细读,使学生从一个“有”找到很多个“有”,从作者实写的“有”发现作者隐藏于笔端的无数个“有”,在实写的“有”与虚写的“有”中,圆明园的形象更加丰满,进而使这座博物馆和艺术馆在学生的头脑中清晰起来。爱的深沉便恨的刻骨。当那么美丽的东西付之一炬的时候,英法联军的恶劣行径和丑陋嘴脸在学生的思想中被勾画出来,耻辱之情,愤恨之情便犹如在喉,不吐不快!

  再次读完这本书,我深深地感受到:将生命融于语文教育,将语文教育融于生活,让语文教育成为生命的诗意存在。诗意语文,是自由对话的语文;诗意语文,是唤醒意会的语文;诗意语文,是精神契合的语文;诗意语文,是追寻幸福的语文;诗意语文,是实现自我的语文。

  读《诗意语文课谱》有感 7

  《诗意语文课谱》是王崧舟老师和林志芳老师共同著作的一本关于王崧舟老师十年的课堂实录与品悟,书中既有王崧舟老师2001年至2010年经典教学实录的梳理,也有林志芳老师整理的及撰写的对每一堂课精彩纷呈之细节的品鉴,还有王崧舟老师对每一堂课的创作过程的讲解及反思,所到之处致广大而尽精微。

  遇见《诗意语文课谱》总有相见恨晚之感,书中字字珠玑,句句箴言,段段入心,越揣摩,越觉得真切、灵动和跳跃,令人爱不释眼。对王崧舟老师的课,我一直都是高山仰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却总不曾近距离地揣摩与领悟。《诗意语文课谱》让我能一字一句赏析课程精当的设计,感受王崧舟老师对文本诗意的解读。

  读《诗意语文课谱》要细细地读,每一字每一句驻足思考。“诗意”是王崧舟老师课堂的神韵与境界,何为诗意,既是“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情怀,也是对人生、宇宙的直观洞悉,对事物的一种普遍性的了悟,始于对生命、对自身、对他人的关爱与怜惜,是人与人之间的精神契合,是“我”与“你”的对话与敞亮,这种契合,是包括学生、教师、文本、作者在内的各自精神被深深卷入、沉浸和交融,是用生命阐释生命的意义,建构富有独特个性的生命化理解,创造精神领域的共识和存在。无论是《圆明园的毁灭》一课痛惜之情、惊叹之情、耻辱之情、仇恨之情、自强之情的激发,《只有一个地球》一课引导学生产生对地球、对人类的忧患之情,还是《一夜的工作》中引领孩子们感动于总理鞠躬尽瘁、殚精竭虑的伟大无私,进而产生对周总理崇敬与景仰的深情等等,诗意都弥漫于课堂的全方位。

  “自由对话”是实现诗意课堂的路径,诗意语文善于倾听学生自己的思想、情感和意志,诗意语文创造出自由、自然的学习氛围。王崧舟老师创作了一个个让学生自由对话的情境,启迪其自由的天性,让学生有了自由的生成。这份创作,正如画家之于画,音乐家之于谱子,作家之于小说,设计师之于时装……王崧舟老师的课是有生命、有灵性的,王崧舟老师说:“很多时候,自己创作的教案往往是以溪流、璞玉、小白杨、丑小鸭等意象呈现的,也正因为是溪流、是璞玉、是小白杨、是丑小鸭,所以她们就有了属于她们自己的成长诗篇和流转旋律。”如《荷花》一课,看似平常的开端,说说“你看到了怎样的荷花”,不动声色地将语言的训练、语感的沉淀润物细无声地落地,又在品读“冒”这一文眼时,另辟蹊径“怎样地长出来,才可以叫做冒出来”,学生在自由的对话中将精神的触角由对荷花外形的揣摩深入到对荷花内心的体验,于是风情万种的“冒”字在学生诗意的感性领悟下诞生了。“如果白荷花就是你,现在,你最想说些什么,最想做些什么?”在充满诗意的课境中一个想象性写话实践成为了孩子们自觉的精神诉求,类似的环节在王崧舟老师的课堂都成为学生自由感知、体验、创造的艺术表达。

  读《诗意语文课谱》,沉浸在诗意的课堂情境中,行走在优美的文字里,不禁为王崧舟老师对语文教学及其教学研究的探索和钻研精神深深敬佩。他用对语文教学和学生的执着热爱谱写了诗意语文的华美乐章。

  读《诗意语文课谱》有感 8

  诗,作为语文教学中重要的一部分,更是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它广泛出现在我们的中小学课本中,也出现在牙牙学语的孩子们的口中,孩子们早在写不出一句完整的诗句的时候,就已经能熟练背诵唐诗了。也正因此,早已被学生熟知的诗又该如何进行教学,是教师应当慎重考虑的事情。

  在实际的古诗教学中,也不乏套路的存在。解诗题,知诗人,明诗意等等,都是必不可少的流程。可是流程之外,诗意只减不增,当如何是好呢?直到我读到了王崧舟老师的《诗意语文课谱》,其中《长相思》一课让我受益匪浅。

  在王崧舟老师看来,“诗”之不幸,就在于语文老师漠视“诗”作为一种完形的存在。“诗”是一个极易被糟践和摧残的小生命,教学上稍一不留神,我们就可能毁掉“诗”的存在。其毁灭之道,即在于将“诗”置换成另一样式的言语存在。诗是不能搬家的,作为诗栖居的言语形式就是她唯一的精神家园。从这个意义上说,“诗”就像“树”,一挪就死。因此,一个有智慧的语文老师,教诗的最好途径就是不教诗,让“诗”凭着自己的言语存在说话,让学生直接贴在诗的面颊上感受她的诗意。

  王崧舟老师的《长相思》大致就走得这样一条路径。首先是反复的诵读,不论学生懂或不懂,先读了再说。在一遍遍的读的过程中,不仅是在简单地帮助学生正音,做到读通顺、读流利,更是对于诗的尊重。不是对词句拆分也没有强行的解读,而是让学生与诗面对面,脸贴脸,跨越时间的长河直接地接触,在诵读中产生最直接而真切地体会。回想起曲水流觞的经典桥段,诗最初的形态不就是出口成诵吗?其次是“意会”,如文中所说的,诗不能诉诸理性,诗只能存在于直观、直感和知觉之中,对于诗的了悟是当下的、瞬间的,这就是所谓的“意会”。因此在本课教学中,王崧舟老师总是不厌其烦地让学生交流读词的感觉,前前后后甚至不下十多次。在这一唤醒孩子们感觉的过程中,孩子们也在体会意会的过程,激活它们内心的诗意,它远比言传更为本质、更内源、更真实。与此同时,王崧舟老师还不断引导孩子们进行联想和想象,在这一课中一共出现了四种不同类型的想象:读词后谈印象是一种再造想象,听诵读看画面是一种表现想象,听音乐写故园是一种创造想象,多维度问作者是一种角色想象。对于小学生来说,想象力能有多宽广与其语文学习产生的成效密切相关,课堂上,教师常常会借助插图和关键词释义来帮助想象,殊不知,根据诗篇的主题与内容进行关键问题的设计更是启发学生想象的妙招。这里的种种想象,都是对《长相思》的整体性和生命性的呵护。

  在诗的可解与不可解之间,王崧舟老师独辟蹊径,尝试解决在诗词教学中存在的几个典型问题:一是学生的言语解读习惯和言语思维方式,二是小学阶段的学生实际,教师必须要尊重学生的生活积累,人生积淀和文化底蕴,三是尊重现行的古诗词学习效果的检测方式和标准。在这几点基础上,王老师设置的“作者的身在哪里?作者的心又在哪里?”两个问题显得格外关键,此问一出,读诗有了明确的方向性。可见教学处处需要精心准备与设计。此外,作者本人也是一座不挖不可的`巨大宝库,作者生平或是联系已学过作品都是常事,但王老师能够更进一步,进行同一作者的作品之间的互文印证,用了纳兰性德另一首诗中的一句“问君何事轻离别,一年能几团圆月”引发了学生对词的深层意蕴的解读。可见,作为一名老师,教一诗当知一人,教一句当知百句。寥寥几句诗词,功夫却在诗外。

  在细细研读本堂经典课例之后,我深刻地体会到对于诗的教学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诗似乎和其他的白话文文章都不太一样,它们由来已久,口口相传,似乎无人不知,张口就来;但诗与其他的书面语言似乎也无大不同,不过是前人的表达方式,现如今的我们理解起来也没有太大的难处。难的是,带一众孩子们入诗境,感诗情,突破载体的障碍去悟得一些自己的感受。相信在日后的古诗词教学中,我也将精心设计,在诗的可解与不可解之间做进一步的探索。

  读《诗意语文课谱》有感 9

  暑假,我拿到了等待12年之久的一本书——《诗意语文课堂实录与品悟》,这是继《诗意语文课谱》后,王崧舟老师课堂实录集的第二本。十几年来,只要有老师让我推荐有关语文的阅读书籍,我的首选一定是《诗意语文课谱》,阅读此书,让我真正走进了影响我生命教育的“诗意语文”。如今,若再推荐,我会再增加这本《诗意语文课堂实录与品悟》。

  这本书收录了王崧舟老师2011到2020年的十节经典课例,每节课例由“课品综述”“课文呈现”“课堂品评”“课程反思”四个部分组成。“课品综述”由林志芳博士围绕本课的核心思想,从语文发展历程、王崧舟老师教学思想、教育哲学与美学等角度,对本节课进行宏观的解读。“课堂品评”以教学实录的方式呈现整堂课的风貌,林志芳博士进行流水点评。林老师的点评,或深入剖析,或点到即止,或理论分析,或融入感悟,语言似散文般真切,又如诗般精致,既帮助读者更好地读懂课堂,又不阻碍阅读课堂的精彩瞬间,像一位亲切的友人,伴着我们共赏好课。“课程反思”则是王崧舟老师就本课教学的核心目标,从理论与技法等层面展开的详细论述,让读者深入了解王老师的备课思考,并呼应真实课堂的呈现。纵观十年反思,可以看到,每节课经过长时间的思考、打磨、调整后,王老师上到了极致;更可以看到语文教育发展历程中不断出现的新思想、新观点,如:语用、学情、核心素养、文言教学等。王老师用十节课例与反思,从理论溯源、概念厘清以及课堂实操等方面进行了全面且深刻的解析与回应。

  十年课例由《孔子游春》《桃花心木》《天籁》组成的“儒·释·道”文化三课,《秋声赋》《爱莲说》《湖心亭看雪》《记承天寺夜游》组成的“风·花·雪·月”文言四课,以及三篇与童趣、友情、亲情有关的课例组成,分别是《望月》《去年的树》《爸爸的花儿落了》。其中7篇与中国文化密切相关的系列课成为小语界首创,影响非常大,以致于广大老师几乎把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课与诗意语文画上等号。

  “儒·释·道”三课用统编教材编写思路看,三课的人文主题分别指向“教师”“无常”“道法自然”,让我们读懂了春风化雨的孔子,学会用“无常”的心态面对“无常”的人生,了解万物平等、道通为一的齐物思想;语文要素指向“语用”“学情”“文言教学”。2011年颁布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提出,“语文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于是便有了语文要为“语用”而教的说法,更有语文“本体性知识”与“非本体性知识”的教学争论。王老师教学《孔子游春》时,把“语用”分为三个层次,即“直接之用”“储备之用”“无用之用”,分别对应本课“自然之水”“人格之水”“文化之水”这三个教学板块。自此,“语用”不再局限于习得语言文字规律这一单一的教学要点,而是全方位、多层次地得以诠释,让“语用”指向为学生的核心素养而教。《桃花心木》一课聚焦“学情”,以课前调查的方式,直面学生的学习需求,课中解决学生的阅读困惑。因此,我们要清楚教学不是我要教什么就叫什么,而是在有限的时间里,应该教什么,内容的选择,目标的确定一定不能忽视学生的真实需求。《天籁》选自北师大版的《国学》教材,王老师在拱宸桥小学任职期间,实现了每个语文老师都会教国学课,每个孩子都学习《国学》的课程愿想。《天籁》这课不仅是探讨文言教学的方式方法,即疏通大意、贯通文脉、互通文白、沟通生活的教学方法,避免逐字逐句地碎片化分析与形式重复的串讲;更是他多年来坚持小学国学课程的践行与示范。三堂课,既学有“术”,亦明其“道”。在“道”与“术”之间,没有明显的界限,那些看似无招的教学方法却远胜有招,正所谓“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王崧舟老师“诗意语文”的主张开端于纳兰性德的《长相思》一词,2017年至2020年的文言四课“风·花·雪·月”,不再局限于“语用”教学的探讨,实现了对文言教学的自我超越。从这一时期开始,王老师提出了“学文言的`价值定位,应该落在文化渗透、文化启蒙上。”这一观点。2022年颁布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版)》中“核心素养”的首条目标即为“文化自信”。可见,王老师的主张与探索,顺应了语文教育,或者说时代发展的需求。

  我在很多场合都听过王老师上《湖心亭看雪》一课,神奇的是,无论在任何一个地方上,他都能让学生感受到张岱的“痴”,以及“天人合一”的境界。王老师之所以能打破间、地域的隔阂,本课贯穿始终的“比较还原”法,是一大妙招。在内容理解上,王老师用几个问引发思考:“为什么张岱不去热门观雪点,而去偏远凄冷的湖心亭看雪?”“为什么不三五好友一同前往,而选择独自一人前去?”“为什么张岱是大晚上去看雪?”通过还原矛盾,比较分析,从而理解张岱与一般人不同,张岱是个“痴人”。在语言表达上,找到“痕、点、芥、粒”这几个量词与正常搭配的不同,以及“天与云与山与水”中的“与”重复且句式不工整的矛盾处进行比较,感受“天人合一”的大境界。与张岱的“痴”不同,《记承天寺夜游》中的苏轼是“闲”。王老师问孩子:“你们愿意做这样的‘闲人’吗?”当下,学生给不了答案,得靠时间来回答。而王老师的答案在《百家讲坛》《爱上语文》中的就告诉了我们——《像苏轼那样用语文成全自己》。我曾问过王老师“怎样才能让自己的课堂具有文化意味?”王老师说:“文化不是上出来的,是你活出来的样子。”《爱莲说》这课,王老师通过诵读体验、搭建练习支架、知人论世的方法,明白了周敦颐就是那朵清廉之花,周家世代传承着“莲”的君子品格。《秋声赋》一课的教学有别于其他课例中用教师语言渲染情境,“造境”感悟的方法,王老师激活学生的具身认知去亲身体验那个特定的场合与场景,联通联想画面与情感体验,体会绵延千年的悲秋文化。这四课,让我们认识了孤傲的痴人张岱,豁达的闲人苏轼,廉洁的君子周敦颐以及中国独有的悲秋文化,无疑建立了文化自信。四篇文言文,无论是起承转合的篇章结合,还是遣词造句的精妙缜密,又或是独特的想象背后的意境营造,无不在语言运用层面得以积累与提高。教学中,王老师善于运用联想想象、分析比较、归纳判断等认知表现,激活学生的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与创造思维。每节课,王老师都会设计“当堂练笔”环节,或是与主人公对话,或是写出自己的感受,这就是运用语言文字表现美、创造美的过程。王老师一再强调,“诗意语文”是指向人的教学,因为他始终考虑的是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

  本书的另外三课亦十分精彩,对“月”有偏爱的王老师在《望月》一课中带我们领略了“江中月”的美,“诗中月”的雅,“心中月”的趣。用一堂课,走进“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的人生三境界。《爸爸的花儿落了》聚焦“插叙”的表达形式与表达效果,此课是王老师在其父亲逝世30周年的献礼之作。《去年的树》通过三次练笔还原了树和鸟之间的诚信、情义,以及鸟对生命顿悟,最后又擦去课堂上生成的所有还原,回归文字“平淡”的原貌,在强烈对比中发现简单文字背后其实诉说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王老师由文本表达的“无”到学生想象后的“有”再到擦拭后的“无”,这不正是《老子》中写道的“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即限制无限生有限;撤销限制回无限的辩证哲学吗?

  “诗意语文”又十年,我真诚地推荐这本书给了解“诗意语文”的老师,阅时,你或许会想起无数个现场观摩课时的拍案叫绝,又或者有置身课堂的真切体验感。我相信,大家一定会惊叹于王老师不断寻找策略,推陈出新,丰富“诗意语文”内涵的精神执着与思想创新。更推荐给不太了解“诗意语文”的老师们,唯有走近它,才能了解它,并爱上具有教师个体生命境界的“诗意语文”。王老师说“有境界,语文自有高格、自有名师。有境界的语文教师愈多,战胜功利主义的可能性就愈大。”我想,深爱“诗意语文”的老师,正是朝着“有境界的语文老师”努力着的人。

  读《诗意语文课谱》有感 10

  春晖学院一堂《爸爸的花儿落了》,心灵为之震憾,念想着一定读读王崧舟的《诗意语文》,却时常被繁琐的工作所耽搁。假期里上当当网选购了一两本回来,偶得《诗意语文课谱》,空暇之余,翻了起来,不曾想,也被王崧舟的一堂堂课所吸引。

  《荷花》——美的萌动与初绽。

  抓住学生天真地发出的无奈:“我觉得这个‘冒’字写得特别美。到底美在哪儿,我也说不清楚。”入手展开教学:这个“冒”还可以换成别的字吗?这个“冒”字,好处是什么呢?孩子开始诗性的解读,王老师开始顺水推舟,引导学生去观察荷花,触动孩子的心灵,引发学生想像性的写话,于是一句句关于荷花的诗句就从孩子的嘴里“冒”出来了,这就“冒”出了语文的'诗意。可见教师的课堂机智和引导对孩子语文的触发多么重要。

  《圆明园的毁灭》——节奏,成就名园悲歌

  王老师从读写课题感受圆明园的悲怆,然后读首尾照应的句子,感觉“不可估量”的悲情,回想圆明园的辉煌,来衬托哀思,最后一切“化为灰烬”,感情再次升华为一份沉重。就这样,痛惜之情、惊叹之情、耻辱之情、仇恨之情、自强之情,在全课抑扬顿挫的节奏演绎过程中,得到了酣畅淋漓的激发、宣泄和升华。这样的课堂,正如王崧舟老师所说“情感是节奏之源,节奏是情感之花。合于节奏的情感,是为了审美之情;源于情感的节奏,是为艺术之魂。”

  《一夜的工作》——诗意的确证与感动

  一首《你是这样的人》激发学生对总理的无限崇敬和爱戴之情,然后让学生去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思考,用一个词来概括,在你的心目中,总理的这一夜,是怎样的一夜?学生有“一生为民”、“简朴”等语言来概括时,王老师都能给予精彩的因应。在一个开放自由的空间里,无论学生用到哪个词语,王老师总能通过一句恰当的点拨使理解更加深入。这一点着实让我佩服,作为一名老师,如果不是对文本的深入挖掘,用心思考,如何能做到如此信手拈来,步步深入,去引领学生沉入到字里行间,与作者进行深入的情感交流和心灵对话。王老师这种语文教育魅力:营造一种气场,激发学生与作者的情感共鸣,最后为之感动,达到诗意语文的教学境界。

  这一堂堂课读来,才发现走进文本,发现文本之美,之神才是语文教学之根本,才能上出有“语文味”的语文课。作为一名语文老师,一定要对文本细读,才能真正完成对文本诗意的内化和重构;还要尽可能地将语文教学的知识、技能、习惯、思想、情感、态度等目标编入一张有机的、整体的网;同时,在教学语言中,提问语言、讲述语言和评价语言都离不开诗意的教学语言,要有表现力和穿透力。

  读书的最高境界应该就是运用,学习语文也重在体现“语用”,受王教授一堂堂课的启发,在语文教学中我也开始尝试,细读文本,抓住文本之美进行教学。如在执教《草原》一课,让学生细读课文,概括四幅草原图来学习:“草原美景图”、“热情相见图”、“盛情款待图”、“依依惜别图”,孩子通过这样的学习,对于《草原》一课的脉络清晰了,也发现了《草原》一课不仅景美而且人美;执教《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抓住“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种颇耐人寻味的来学习德国的“奇丽景色”,从景的描写去挖掘也德国的风土人情。每一节课我都尝视让学生去发现语文,运用课文的语言,让学生真正理解课文去朗读。把乏味的语文课,慢慢上得“有味”了,看到孩子们在课堂中愿意去朗读,去思考了,心里由衷的高兴。从孩子高高举起的双手,我看到了他们的获得和自信。

  读书让我收获成长,《大学》中说“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新”者,生命的超越也。做为教师,就要不断地超越自己、超越过去、超越思想,及是对生命的自然亲近和崇高敬畏!

  读《诗意语文课谱》有感 11

  初识王崧舟老师,是观看他主讲的央视《百家讲坛》之《爱上语文》节目,连续看了十讲的全部内容,顿时被他温文尔雅的书生气质所吸引,同时折服于他对语文根本问题深入浅出的探讨,并洋溢着浓郁的诗意和传统文化气息的功力。这个假期我拜读了王崧舟老师十年经典课堂实录——《诗意语文课谱》,也是“如饥似渴”一口气阅读完的。如果说节目可以预演、排练,体现的是王崧舟老师作为语文研究者的成果,那王老师的课堂实录完全体现了一个特级教师的睿智和风范,特别是王老师对于文本的共情和课堂智慧让我深深感动。

  乍看书名,我以为诗意语文只适用于诗歌等文本,但看完整本书后发现,我的理解狭隘了。在王老师的课堂实录里,不管是诗歌、散文,还是说明文、神话,每一篇课文王老师都能找到一个个细小的、独特的点,串联起教学重难点,架构整个课堂教学,且不乏文化底蕴和人文色彩。80分钟的'课堂,起承转合,环环相扣,精彩纷呈,跌宕起伏,思绪和情感完全跟着王老师的魅力语言走,跟着他去领略一幅幅风景,感受一个个大写的人,诗意语文的精髓在一篇篇教学实录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其中让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王老师执教的《普罗米修斯》一课,因为上个学期我上过一则神话《女娲补天》。备课时,除了根据自读课文的批注来分析女娲的人性、母性和神性,陷入人物形象分析的俗套,我不知该从何处切入挖掘,让文本“鲜活”起来。可想而知,我那堂课上得生硬呆板、缺乏生气、不灵动。我一直困惑怎样让孩子们亲近文本,感受到神话的“神”。直到我看到了王崧舟老师执教《普罗米修斯》这则神话的教学实录。

  王老师注意到了文本的地域特色,首先引导学生熟悉五个西方神的名字,为后面的教学做铺垫,接着把目光聚焦在第一二段,通过对比有火之前和有火之后人类的生活,以“火”为核心,给孩子插上想象的翅膀,一幅幅画面的呈现,一次次的朗读和呼喊,让孩子们真切地感受了“火”的重要和必要,跟文本“共情”,才可能让孩子们真正理解普罗米修斯取火的意义以及他的伟大之处,为后文渲染他的大爱蓄势。看似平常的两个段落,竟然可以衍生这么多画面、这么丰富的情感和意义,这是我始料未及的,也是我最有感触的地方。

  王老师就是有这样的“魔法”,能把看似平淡的句子、一些容易忽略的点找到一个特别的合适的切入口,通过对比、假设、充实等手段使之成为一个亮点。然后通过朗读、想象、写作等环节有意识地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尤其在情感价值观的培植和文化熏陶上,可谓润物细无声而又余音绕梁。例如《普罗米修斯》最后的突转,引用“爱别人,也被别人爱,这就是一切,这就是宇宙的法则”来说明是普罗米修斯的爱救了自己,这个世界上能救赎自我的永远只有自己。情感升华得如此自然,又令人叹为观止。

  行走在优美的言语里,畅游于诗意的教学中,感受大师的智慧与灵性,一路收获,一路美不胜收。

  读《诗意语文课谱》有感 12

  继《美其所美》之后,我又读了《爱上语文》、《诗意语文——王崧舟语文教育七讲》。《诗意语文课谱》是我阅读的王老师的第四本著作,有点追根溯源的感觉。此书将2001的《荷花》到2010年的《与象共舞》十年的经典课例一一呈现,从诗意语文的发轫到一个人的同课异构,让我们能清晰地发现诗意语文发展的轨迹。

  遗憾的是,如此精彩的著作,我却晚读了13年。合上书卷,留给我最深的印象是课例《荷花》的结尾感悟到的“我已不是我,我已然是荷花”的无我之境;《圆明园的毁灭》黑板上随着一次次擦除产生的视觉冲击;《只有一个地球》从杂志评选年度人物入课独具匠心的设计;《一夜的工作》对于极其简单的充分品悟;《长相思》跟随着文字和情感节奏,一一呈现出的`诗人身心撕裂的慢镜头;《两小儿辩日》创设的争辩情境产生的代入感;《慈母情深》在句子后半段“我的母亲”三次出现对内心产生的重重撞击;《枫桥夜泊》历朝历代的诗人笔下穿越千年的寒山寺的钟声;《普罗米修斯》中对普罗米修斯承受苦难隐忍和坚定入木三分的感悟和剖析;《与象共舞》象和人两个字板书位置的巧妙设计......

  看王老师的书觉得痛快,听王老师的课觉得沉醉,评王老师的课觉得词穷。力有不逮因智不够。还是踏踏实实一本本读起来吧!

  读《诗意语文课谱》有感 13

  感谢王老师在众多的专业书籍当中选择了这么好的一本书,更要感谢王老师利用休息时间对我们的帮助和指导。最近一段时间都在读王崧舟老师的《诗意语文课谱》,夜夜感动不已,一本书看完一遍再看第二遍,一个课例看完一遍再看第二遍,每看完一遍都有新的感受。我深深地被王崧舟老师的教学智慧所折服。诗意语文,“情”是它的核心与灵魂。王老师说:“情在一定的情境中被激发,一定关乎个体的内在体验,一定是整体的生命律动,一定折射出相应的态度和价值皈依。”带着对语文教学的热情,我开启了诗意阅读之旅。

  第一遍看完书后,我想所谓的“诗意的语文”必须要有诗意的教师,即要求老师要有深厚的文化积淀。第二遍看完后,我发现不仅要有深厚的文化积淀,还要吃透教材,在心中对教材进行整合,能抓住点来带动面,而这一切均来自老师对教材的独特解读。第三遍看完后,我发现要做到心中有学生,教学生所不懂的,教学生所想学的。

  原来诗意的语文就要把文本转化成诗的画面,在一次次的与文本的对话中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鲜明的画面,带动学生情感的升华。原来语文是这样教的,原来语文是可以这样教的!我感动于《荷花》中的风情万种的“冒”,感动于《圆明园的毁灭》中令人拍案叫绝的无数个“有”,感动于《只有一个地球》的无数次磨课,感动于《一夜的工作》中“极其简单”的不简单的解读,感动于《长相思》中“身”“心”的解读,感动于《慈母情深》中“震耳欲聋”的情感能量,感动于《枫桥夜泊》中那千年不息的钟声……无数的感动只能化作一种对课堂教学的不懈追求,有这样一位对课堂教学如此精益求精、把每一堂课都上成一个艺术品的老师,我们怎能不努力呢?

  语文教学是不能回避语文训练的,在训练时,我们要注意把握各学段的训练重点。王老师在这四课的教学中,都安排了小练笔。练笔安排在学生情动之处,情深之处;练笔的内容起于文本,而又高于文本。看似简单的几句话,实为学生最真实的体验。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加强对平时练笔的指导。课文内容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练笔素材,王老师在利用这些素材时,有着自己独特的训练方式和艺术——融训练于整体语境之中。这样的训练不着痕迹,与其说是教师精心的设计,不如说是学生表达的需要。

  读着《诗意语文课谱》,我仿佛置身于一节节精彩的课中。诗意语文,是对教材诗意的解读、诗意的运用;诗意课堂,是学生诗意的诵读、诗意的感悟、诗意的表达。在这样的课堂中,我看到了学生的快乐、幸福、希望、感动。

  读《诗意语文课谱》有感 14

  前几天终于收到网购的王崧舟老师的《诗意语文课谱》一书,十节诗意语文课,花了整整两天的时间阅读完,并且随处稀稀疏疏地标注着自己的感想。读到精彩处,禁不住喋喋赞叹,内心泛起层层波澜,特记之:

  一:装满这桶水

  经常听说做教师的如果要教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应有一桶水。教师要想教好学生,自己本身的知识要丰富,功底深厚,炉火纯青。就像武侠小说中的,名师出高徒。说来容易,真正做起来却很难。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飞速发展,信息化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孔不入。当代学生接收到的信息量是我们那时候无法想象的,这也导致在很多方面,教师不见得比学生了解的多。

  如何破解这一尴尬的局面?王崧舟老师在他的课堂上给我们答案:每一堂课,不管是华美绚丽还是纯朴素简,不管是激情澎湃还是理趣盎然,不管充满着贵族气质还是散发着平民气息,无一不带给学生新意,为学生创设出皎皎如明月、灿灿若星辰的诗意语文。而这些,统统离不开王老师自身功力深厚。

  《枫桥夜泊》相信绝大多数五年级孩子早就接触过、背过。但王老师却上出了新意,上出了厚度。课堂开篇,王老师以当代诗人陈小奇的《涛声依旧》为起点,逆时而上,串联起清代王士祯的《夜雨题寒山寺》、明代高启的《泊枫桥》、宋代陆游的《宿枫桥》,让学生以一种直观的、形象的视角去发现一种文化传承的密码。在课的结尾处,王老师反其道行之,以张继的《枫桥夜泊》为起点,顺时间而下,又一次复现陆游、高启、王士祯和陈小奇的诗句,跨越前年的寒山钟声,传承千年的“钟声文化”。

  二、点燃那把火

  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王老师的课堂上,并不存在填鸭式的应试教育,而是启发、激励、引领式的自主教育,王老师更多的是让学生在潜心会文的过程中去发现、去感悟,进而用自己的情感和语言去创造。语言学习和审美熏陶,水乳交融。

  王老师提出“把发展语感的主动权教给学生”,在他的.《荷花》一课的教学设计中,旨在引导学生在精读细赏之后让课文烂熟于心,自然融入其原有的语言背景中,直至深入潜意识中,假以时日,学生稍有近似的情境诱发,变回瞬间唤起,巧妙串联。而这样的例子,在王老师的克重遍地都是。

  《长相思》一课,以读串起整堂课,通过“一、借助注释,读懂词意(第一层,字正腔圆,读准字音;第二层,有板有眼,读出句子的停顿与节奏;第三层,附着情感,读出自己的感觉与味道。);二、展开想象,读出词情;三、互文印证,读透词心”。一遍又一遍逐层深入的诵读、想象和体验,在词的可解与不可解之间寻求和解,实现真正的阅读。

  三、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冰心说“成功的花儿,人们只惊羡它现实的明艳,然而当初的芽儿却浸透了生命的血雨。洒满了奋斗的泪泉”。当独特的文本解读、巧妙地教学设计、极富感染力的教学语言出现在我们面前时,我们常常瞠目结舌,唯有惊叹。王老师课堂上的精致与唯美、儒雅与厚重都离不开台下十年磨一剑的坚持、磨炼。

  第一版的《只有一个地球》,诵读占了足够的分量,写话也有了恰当的位置,缺的就是品词。如何选择恰当的词语进行品评?怎样引导学生品好这些词?等等,这些思考、自我否定带给王老师无限痛苦,“像一群嗡嗡闹转的蜜蜂,又像一个个深不见底的漩涡。”经历过长达数月煎熬的第二版没多久再次被王老师推翻,因为他又有新的思考、启发。就这样,历经半年,前后三次大改,最后终于呈现出光彩流转、让人惊叹的《只有一个地球》。

  通读《诗意语文课谱》发现,王老师的课堂之所以能够诗意如水,缓缓流过,境界渐宽,水到渠成,离不开其自身深厚的内功,对课堂充分的预见、离不开对教育的那份热情和执着、更离不开数十年如一日的坚持和努力。高山仰止,景行景止。教育之道,路漫漫,吾将奋力求索。

  读《诗意语文课谱》有感 15

  王崧舟——一个很早就被我铭记于心的语文大师。诗意语文,语文就此被赋予了一个诗意的修饰词。书名是《诗意语文课谱—王崧舟十年经典课堂实录与品悟》,在本书里的每一个课品,都深深地打动着我。我尽情徜徉在王崧舟老师的诗意课谱中,享受着诗意体验。客观地说,这本书对正处于教学迷茫中的我来说,无疑是一剂良药。书中王老师所倡导的两条思想都让我有一种豁然开朗之感。

  一、让学生质疑,一定要在阅读教学中腾出时间让学生质疑问难。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课例就是《只有一个地球》。这节课经历了三版的成长轨迹。第一版以感情为主线构筑对话,但实事求是地说,这个版本的教学对课文的感悟缺乏层层剥笋似的深入,必要的咬文嚼字、字斟句酌因为缺乏对点的开掘而显得浮华、浅薄。第二版呢,感情依然是那么鲜明,那么执着,并且这一版的感情更深地根植于语文这片广袤而肥沃的原野上,学生的感情是在品味和咀嚼过文本的重点词句后油然而生的,不架空、不做作。第三版呢?还有改进的空间吗?2003年10月,王老师听了上海师大的吴立岗教授的学术报告,豁然醒悟,第二版的问题,他发现了,那就是“悟则有余,疑却不足,正是大问题之所在”。于是,第三版的《只有一个地球》,就这样被催生了。他鲜明地亮出了“让学生质疑”的教学理念,并与自己的“感悟理解”式的教学思想融会贯通,实现了“感悟”与“质疑”的视域融合。质疑型的课,难上!不敢上!这是青年教师的共识。究其原因,一是学生的质疑是无限的无底的,一旦放开来,缺乏经验的教师容易被学生的问题牵着走,甚至出现老师一时语塞、冷场的尴尬局面。而且带有理性色彩的质疑教学,很容易导致语文感性和感情的失落,滑向情节分析的泥坑。正因如此,每学期的公开课,质疑性课堂,我是望而却步的,只知一味躲闪。如今,我明白了“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有疑。过了这一番,疑渐渐解,以至融会贯通,都无所疑,方始是学。”教师,就需要给学生质疑的权利与自由!那如何引导学生真正质疑?如何高效地引导学生质疑?《只有一个地球》这节课,王崧舟老师给了我最佳范例。他限制学生提问的数量,要求“不提假问题”“不提简单的问题”,又不满足于答案的`呈现,引导学生问出一种情绪、情意、情味。这一回,王老师的对策让我找到了“让学生质疑’的绝佳出路。

  二、呼唤语文意识,让语文真正回家。

  王崧舟老师的《慈母情深》课例,彰显的就是他对语文意识的关注与探索。《慈母情深》一课的经典片段几乎俯拾皆是,“龟裂”“攥”“鼻子一酸”“震耳欲聋”和三个“我的母亲”、四个“立刻”……王老师以他敏锐的语文意识,开掘出这一文本语言形式的眼眼清泉。《慈母情深》这篇课文,校级公开课,我听过。常规课,自己也上过。可自己上过后,自我反思过于咬文嚼字、孜孜不倦地带着孩子们悟修辞方式、语法结构、表达方式,语文意识是有了,可语言文字背后的“情”我却没有带着孩子深入挖掘,缺了点感同身受的“情”。在教学中,怎样既悟情,又品言,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呢?以文中出现三次“我的母亲”这个句段为例,王崧舟老师是这样上的。“这三个句子很特别,谁发现了?”“我的母亲一共出现了几次?”“谁的背直起来了?”(要求学生说完整) “谁的身转过来了?” “谁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应该放在每个句子的最前面,可作者却放在最后,特别!”“我的母亲出现一次就足够了,可作者却出现三次,特别!”“大家看大屏幕,读读改后的句子,和原句相比,味道有什么不同?”“原句才给你带来慢镜头的感觉,为什么用慢镜头描写母亲的神情呢?闭上眼睛,听老师朗读”“你看到了母亲一个怎样的背?一张怎样的脸?一双怎样的眼睛?”“来和老师合作读,重现这个慢镜头吧”“现在,你明白梁晓声为什么这样写了吗?要真正学好语文,就应该多琢磨琢磨这样的问题”。这个特别的句段,语文味浓,情感性强。情感性语言,往往不讲道理,却讲情理,语言本身总是按照情感本身的逻辑来行文布局、遣词造句。因此,还原形象、创设意境、激活情感,就自然而然成了王崧舟老师带学生感悟理解三次“我的母亲”这一情感性语言的三大策略,一唱三叹。这个经典片段的教学,先品言,但又在品味和咀嚼过文本的重点词句后油然而生了情,让我真正见识了“语文意识”与“情感体悟”的完美融合,确实豁然开朗。

  当然,这本书带给我的启示和思考远远不止这些,它还值得我反复去读,反复去思考。“上课是一个层次,上好课是一个层次,把课上得完美又是一个层次”,我会把这些话牢记在心里,以此警醒自己。

  读《诗意语文课谱》有感 16

  近期拜读了王崧舟老师的经典书籍《诗意语文课谱—课堂实录与品悟》,仔细把味,如咀玉英。重新激荡我语文教学方向。看一看,品一品,如灌溉鲜花之营养,浸入禾田之流泉。

  王崧舟的诗意语文的.核心和灵魂是“情”。认为“情”是一种教学的动力和引力,它驱动学生沉入文本,引导学生体验其所承的情感、情味和情怀。诗意语文拒绝一切教育实践的程式化、套路化,有智慧生起之道,但绝无依样画葫芦的定法。让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王老师执教的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的《一夜的工作》,泪水滑过脸颊。让我知道,什么才是一堂“呈于象、感于目、会于心”的有“情”之课。

  读《诗意语文课谱》有感 17

  今天我读了王崧舟老师的《诗意语文课谱》,下面我就自己的阅读谈谈感悟:

  一、课堂教学的艺术化追求

  一开始,我狭隘地以为“诗意语文”只能应用于古诗词教学中,后来才知道,在王老师的语文教学中,“诗意”无处不在。当我看到《只有一个地球》出现在《诗意语文课谱》的目录中时,我十分好奇,这样一篇说明文如何上得有诗意呢?通过阅读,我一步步接近了答案。在王老师的课堂上,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得到了完美的统一。课文本身的叙述是理智而平静的,但王老师却敏锐地触摸到了这些平静的叙述后面那颗滚烫的心,并且他还引导学生去触摸那颗滚烫的心,并最终与之碰撞、交融。王老师的课堂始终彰显着一份难以言说的精致与唯美、儒雅与厚重。当独特的文本解读、巧妙的教学设计、极富感染力的教学语言与精湛的书法、精美的图片,以及摄人心魄的音乐一起呈现在我们面前时,我常常瞠目结舌,唯有轻叹。就像王小庆老师所言,“他的课已经不能算作课了,应该是个艺术品才是”。

  二、深刻独特的思想探求

  听王老师的课,我常常感叹于他的智慧与深度。王老师极善思考,他的教育观透着哲思,常常直抵教育的本质,甚至生命的本质。他的每一篇教学设计都不得不让人感慨,只有真正有思想的人才能创造出这样的教学设计,才能如此耐心又准确地把学生渡到生命的另一边。那种智慧是在讲授《圆明园的毁灭》时将最有价值的东西撕碎给人看;是在讲授《只有一个地球》时获得“感悟”与“质疑”的两全;是在讲授《一夜的工作》时所形成的统一于“情”的气场;是在讲授《长相思》时寻求到的“可解”与“不可解”的和解;是在讲授《慈母情深》时对语文意识的探索与关注…… 王老师的语文主张,无论是早些年提出的“语感教学法”,还是近几年风靡大江南北的`“诗意语文”,都有着非常坚实的哲学、美学、教育学基础,而且都有比较成熟完备的理论与实践体系。他的每一次发声、每一次思考,都令小语界为之震动,这不仅仅是因为他的高度,更是因为他的深度。

  三、求新求变的“陌生化”寻求

  王老师曾说:“教学结构要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课程的逻辑秩序,但这只是形而上层面的一种规约,具体到每一堂课、每一个文本的教学上,则是不应该也不可能有固定的模式、刻板的程序的。充满诗意的教学结构,总是在‘熟悉’和‘陌生’的两极之间寻求期待的视野和投入的张力。”正所谓“思者先行,行者无疆”,在语文教育的路上,王老师就是一位永不止步的行者。我们都知道王老师的“磨课”,他对自己课堂教学的挑剔几近苛刻。《只有一个地球》一课,王老师前前后后竟创造出三个版本的教学设计。在王老师的眼中,自己创作的教案是有生命、有灵性的。

  是啊,一堂课,同样有属于它自己的成长轨迹和生命节律。难得的是,在我们看来每一堂几近完美的课,王老师都能从中发现问题并把它变得更好,“更好”的标准是什么?课更好的标准无疑是把学生和老师变得更好。然而,我们常常会忘了,否定自我的过程一定是万般痛苦的。那是什么支撑着王老师不断从这种痛苦中涅槃呢?我想,那是因为在王老师心中,学生是一个个充满感情的人,而不是为教师的教学服务的机器。 四、诗意人生的精神诉求 王老师言:“语文教育的化境,当是诗意人生的引领。”诗意语文,正是要依托和借助一切“不朽的文字”,在童年时期为学生培植“善根”,为他们的人生涂上一抹温暖的底色。这也是为何王老师在准备每一堂课时都费尽时间和精力,他深知那绝不仅仅只是一堂堂课,而是一次次与学生的灵魂进行深入交流的机会。正如雅斯贝尔斯所言:“教育,不过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灵肉交流活动,包括知识内容的传授、生命内涵的领悟、意志行为的规范,并通过文化传递功能,将文化遗产教给年轻一代,使他们自由地生成,并启迪其自由天性。”每每想到这,作为一名教师,我是万万不敢小觑每一堂课的。诗意语文,当是培养学生学会人与人之间精神的自由对话。 由此看来,“诗意语文”之“诗意”,是多么重视对话过程中的欣赏和体验,这一过程,恰似“山阴道上行,山川自相映发,使人应接不暇”。一个人,只有在天真烂漫的创造性活动中实现着自己的生命追求,他才是一个幸福的人。

  写到这,我仿佛又从王老师的“诗意语文”世界中走了一遭。虽然写了那么多感触,我仍不敢说对王老师的“诗意语文”有了透彻理解,只能在未来的学习道路上继续探索、追寻。

【读《诗意语文课谱》有感】相关文章:

读《寻找语文的诗意与远方》有感02-18

读王崧舟《诗意语文》有感03-23

读《诗意山水》有感范文500字(精选11篇)08-09

诗意的对联01-18

诗意的诗句05-26

池上的诗意09-23

精选诗意的对联02-19

诗意的生活09-25

诗意的作文10-29

诗意的句子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