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考作文的淡化现象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浅谈高考作文的淡化现象

时间:2021-04-10 15:46:05 推荐作文 我要投稿

浅谈高考作文的淡化现象

  有人说,历年来高考作文的一个突出的变化,是对审题、扣题的淡化。确实,试题要求也说:“这个话题的范围是很宽泛的,只要与学者的这道题引发的思想感受有关,都符合要求。”这个“宽泛”,大概就是对审题、扣题的淡化。过去每年要求考生要紧扣命题,现在这样一“淡化”,确实能给考生的作文水平有充分发挥的机会,也能起到“不拘一格”选人材的作用。

浅谈高考作文的淡化现象

  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样的“淡化”可能会产生漏洞:许多考生在考前已作好充分准备,背熟了二三十篇范文,因为审题、扣题的淡化,学生就可以搬出准备好的范文,稍微来个改头换面,就套上近乎了,投机取巧就可以得逞了。比如有位考生,写了一篇题为《豆角月亮》,阅卷老师欣喜非常,打它个满分(60分),到后来才有人发现,是“克隆”《故事会》上的《弯弯的月亮》的。又有一位考生,写了一篇《缺口》,竟是套袭新概念大赛作文《缺口的苹果》的。这种套袭现象不少,但发现的总是少数,很多都被投机取巧得逞。所以,我认为这样淡化审题与扣题是否好,是很值得讨论的。

  当然,允许“淡化”是高考出题者的事,而我们考生切不要把“淡化”变作“无化”。像开飞机,总得要顾及航线与目的地,写作文总还是有一个范围。考生假如认为“淡化”审题扣题了,就信马由缰,随意下笔,就可能写出偏题离题的作文,阅卷老师就可能判你的作文为“四等卷”。“淡化”,是有限度的,考生一定要重视,要思考清楚命题的限制,考虑好命题的限制与开放范围的关系,不要自己不思索地来个“淡化”,像断线的风筝乱飞起来。

  另外,我想谈一个该“淡化”的问题。从二十多年高考作文题目来看,出卷者好像尽量回避社会的热点问题,几乎没有一次出的作文题目是直奔政治热点问题的。又,二十多年的高考作文几乎给考生提供了宽泛的写作自由。而很多考生却有这么一个特点:喜欢去写大题材,去聚集社会热点、焦点。就因为有宽泛的`写作自由,因此一提笔,脑子很快就联想到社会的热点、焦点。比如谈香港回归、北京申奥、加入WTO、反腐倡廉。这种写法已成为有些学生的“思维模式”,他们认为只有这样写,才显出觉悟高,思想好,作文才可得高分。其实,这样写是不那么好的,是很难得高分的。因为学生还比较幼稚,政治思想水平还不高,谈这些时政问题往往谈得不全面,谈得不深透,许多学生仅只写些常用的套话,有些学生甚至写出提法上的偏差与观点上的错误(出现观点、提法上的错误,就得判低分了!)。所以,我的想法,考生在作文中对政治热点的问题要“淡化”,能回避的还是回避好,一是政治思想水平不高,很难说得头头是道,很不容易拿高分,又容易出差错,出差错就非常糟糕。

  我想,还是写写自己身边的人,身边的事为好。千万不要以为写小人物、小事情是低格调。“一枝一叶总关情”,身边的人与事,是平时生活中有深切体验与感受的。写起来轻车熟路,便于表达真情实意,也会更加生动感人。写小人物、小事情,也只要平平常常地去写就是,不要有意来个“小题大作”,或有意来个“小中见大”,不要什么都来个政治化的大理念,有些考生为了“思想美”,就编造不合生活情理的故事,有意拔高人物。那么反而给人失真失实的印象。过分追求“思想美”,一定会出现豪情壮语多,空话套话多,而真情实意少,给人的印象就是虚情假意、做作、不自然,这样也就很难得高分了。这么多年出卷者不涉及国内重大事件,大概也是为了避免一些学生猜题押宝。我想我们考生最好自己不去强化时政意识,在作文中淡化时政意识,还是有好处的。

【浅谈高考作文的淡化现象】相关文章:

浅谈告状现象散文04-24

浅谈高考作文04-21

高考作文浅谈06-03

淡化07-01

浅谈高考作文的要求05-30

浅谈高考作文审题05-30

分析高考作文40分现象05-26

浅谈高考作文临场建议05-26

浅谈高考作文题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