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山的绿散文随笔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茅山的绿散文随笔

时间:2022-09-21 23:46:13 散文杂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茅山的绿散文随笔

  春天的茅山,满眼是绿,苍绿的树木、翠绿的竹林、浅绿的青草、墨绿的青苔,层层叠叠的绿铺满了山坡沟壑,绿得耀眼,绿得诗意。九霄万福宫的道家仙乐从遥远的天际传来,在古老的森林中回荡,悠远飘渺。置身在这样的山中,你会真切感受到生命中少有的宁静。

茅山的绿散文随笔

  沿着整修一新的山道拾级而上,很快便被静谧清幽所围拢,成片的树木绿得耀眼,时有轻盈的薄雾在林间飘荡。深深吸一口气,顿感全身舒畅,精神为之一振。作为道家圣地的茅山,处处体现了道家顺其自然的思想,道、宫、观、亭、阁深藏于青山绿树间,宛如天成,清新秀美。亭台楼阁尽是画,山水风物皆有情。越往里走,绿意愈浓,景色愈丽,似乎空气中弥漫着的都是清香,似乎目光所及的都是美景。塔台、石坊、华表、石像、石雕、石刻星星点点散落在茅山上,像历史的留痕,使人顿生怀古之情。想当初,茅氏三兄弟——茅盈、茅衷、茅固初进茅山,看到这里山不高却非常清秀,山美洞奇,绿树成荫,定是被深深吸引,而决定在此炼丹传道。从此,这片野山便有了蕴含着诗意的名字——“茅山”。从此,这片野山也成了中国道教的圣地。

  先去与茅山齐龄的喜客泉,在郁郁葱葱的花木掩映下,一汪清泉如同娇羞的少女,游人在泉边鼓掌,泉底便会随着掌声冒出一串串珍珠般的泡泡,仿佛在欢迎远方的客人。元代吴全节有诗曰:“万珠寒涌碧琉璃,山色天光堪一池。”过喜客泉很快就到了华阳洞。远远看见“华阳洞”三个大字高嵌悬于崖上,据说是苏东坡的真迹。进华阳洞,顿感清凉,烦躁的心绪也宁静下来。尽管华阳洞规模不大,但十分精致,里面的钟乳石在彩色灯光的映照下绚丽多姿,形态奇异,或如仙人,或如怪兽,或如浮云,或如亭阁……宛若仙境,嘀嘀嗒嗒的水声,空旷悠远,仿佛从远古传来。相传南朝齐梁名士陶弘景曾隐居于此,华阳洞也因此而驰名于世。像这样的天然石灰溶洞茅山还有两个,一个是仙人洞,另一个是玉柱洞。我们在称赞自然奇景的同时,更称赞古人的发现,有了他们的发现才有了现在的“福地洞天”。

  走出仙人洞,一座巨大的老子神像伫立眼前,这座高30多米老子铜像,由226块青铜板焊接而成,据说已入选世界吉尼斯“最大露天老子神像”的纪录。仰望这位端坐山顶的道骨仙风的老者,感觉大山之中的人是那么渺小。在导游的指点下,我看到老子手上有一个自然天成的马蜂窝,直径过米,恰似一枚仙丹。这是不是一种智慧的寓意?是不是一种生命的玄机?看着神像下面的石刻盘龙,欣赏着层层叠叠的道教咒符、壁画、泥塑,我若有所思,似有所悟,不禁感叹道家文化的博大精深。一路闲闲散散地走着,一边看着青山绿树,一边欣赏着众多的神仙浮雕壁画,真是惬意,不知不觉竟到了大茅峰顶的九霄万福宫。

  从大茅峰下来,似乎走进了更加清幽的境界,远山悠悠,翠木葱茏,如梦如幻,竟不知从哪里下山,迷失在这一片绿色中。这浓浓的绿中凝结了太多的东西,是阅不完的画,是读不尽的诗。走在万绿丛中,我在想:山不需要我们带给它的热闹,我们的心却需要它绿意的浸润,这便是自然的魅力。

【茅山的绿散文随笔】相关文章:

登茅山04-25

登茅山04-25

秋日雨后游茅山09-24

茅山访仙记04-17

茅山庙会——传统民俗和春天的约会07-13

父亲的散文随笔10-22

客车散文随笔01-10

小年散文随笔01-26

裹脚散文随笔04-02

棉布散文随笔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