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四年级上册《九色鹿》评课稿(精选8篇)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四年级上册《九色鹿》评课稿

时间:2024-10-02 21:14:37 飞宇 四年级上册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九色鹿》评课稿(精选8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评课稿,评课的类型很多,有同事之间互相学习、共同研讨评课;有学校领导诊断、检查的评课;有上级专家鉴定或评判的评课等。评课稿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苏教版四年级上册《九色鹿》评课稿,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四年级上册《九色鹿》评课稿 1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好!

  现在我就杜丹老师执教的《九色鹿》一课谈谈自己的看法。

  《九色鹿》是苏教版四年级语文教材中的一篇课文,这是一篇传说故事,情节简单,人物性格鲜明。也正是因为情节简单语言朴素,一般情况下,老师很少选用本课做为示范课来展示。而杜丹老师却准确把握了本课的特点,为我们构建了一种以“简单、有效”为特点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真正做到“简简单单”上语文。课堂在体现新课程理念的同时,突出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整节课学生参与状态良好,自主学习意识强,目标达成比较理想。因此,这是一节能体现学科特点,能体现教学实效性的真真正正的语文课。

  突出特点:

  一、教学目标定位准确、具体。依据教材内容特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老师把本课的目标定为: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能生动地讲述《九色鹿》的故事。两个目标既符合语文学科的特点,又围绕教材的内容特点。体现“以读为本”,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在读的过程中,指导学生自学生字生词,圈划重点词语和语段,在理解故事内容的过程中,指导学生在读中感悟语言,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在指导讲述故事时,激发学生内心情感体验,培养学生正确分析和评判美与丑,善良与邪恶。简简单单的目标,既关注了知识与能力又关注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做到了全面具体准确。

  二、突现学法指导,以学代教。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老师仅仅充当一个组织者和引导者。从课堂导入到整个教学流程结束,老师都在指导学生自读、圈画、朗读、归纳、评价,用学生的自学代替老师的分析讲解,并且学法指导体现多元化的特点。如,在学生自读课文时,老师要求用圆圈标示出生字生词,用不同的符号画出描写九色鹿的句子和写调达的词语。这既是一种自学的方法,也是一种学习习惯的培养,不但让学生学会而且会学。这种习惯和能力将是持久的永恒的。又比如在理解九色鹿和调达的性格特征时,老师指导学生读课文中的相关句段,通过品悟语言理解人物。在学生与文本充分对话的基础上,老师引导学生用“心”去触摸语言,用心灵与作者对话,让学生学会聆听作者的思想和情感。想方设法把学生推到文本中,这是本节课老师最突出的一个做法。在最后讲述故事的过程中,学生只能做到复述不能达到生动讲述,教师在指导时,一种方法是示范,还借助多媒体,播放动画片《九色鹿》的故事,这一环节,既是对帮助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回顾,同时,也给学生示范如何绘声绘色地讲,同时,用形象生动的画面,帮助学生记忆情节,体现形象记忆的特点,教会学生换一种方式去记忆。

  三、构建了民主平等的课堂。平等民主是新课程新课堂的理念之一。老师在课堂中做到了与学生平等对话,真诚交流。学生自读课文时,老师充分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做到关注每一个学生,真诚地等待最后一个学生读完读好。在学生对文中内容在理解上产生分歧时,课堂允许了不同的声音。比如,在选择扮演故事人物时,有学生出乎意料地喜欢故事中的国王,(大家知道,国王并不是主要角色)这种节外生枝的意见和看法,本来是超出了老师的预设的,但老师却以此为契机,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让本来鲜明的人物形象多了一些复杂的因素,但同时,学生的思维被调动了起来,课堂从平静转为活跃,学生的'参与状态让课堂生机盎然。不牵引不限制不唯我的课堂才真正是属于学生的课堂。

  四、激趣导课,是传神的一笔。老师用敦煌壁画来导入《九色鹿》的故事,体裁是一则传说,给这则故事增加了一些神秘色彩,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同时,也把故事放在一个大的文化背景之下,使故事有趣味有韵致,仿佛是“禅”里开出的一朵花,点化着人们。

  存在问题:

  1、汉字的规范书写是苏教版教材着力强调的一点,老师在板书时,在笔顺笔画汉字结构等方面要给学生以示范。

  2、要及时捕捉来自学生的信息,做到教学信息多项交流。比如个别学生在课堂中有疑惑表情,老师要及时捕捉及时询问帮助解决;学生在回答问题或讨论过程中,出现了与中心话题无关又确实存在问题时,老师要及时纠正,不能听之任之,比如课堂中有学生在读“王妃”时,因为不认识妃字,就跳过不读,老师要及时发现并解决。

  对语文课堂的几点感悟:

  一、语文课要有丰满的“形”态。不能盲目“瘦身”追求“骨干美”。不要把语文课线条化问题化板块化。要让学生记住有血有肉的丰满人物形象,记住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积累优美的词句段落,同时,要把大量的信息注入课堂。

  二、语文课要有大的提升空间。语文教材的每一个篇目,从题材到内容都堪称经典之作,教师必须了解每一篇课文在本册书及整个语文教程中的位置,在课堂中除了完成本节教学目标之外,要引导学生广泛阅读,把语文课堂拓展到古、今、中、外,给语文课时空感和距离美。

  三、语文课要在理性思考下感性地呈现。教师要对语文课要有理性的思考,同时要在课堂上感性地呈现。课程理念,学科要求,教学方法等等,都要转化成一个真诚的微笑,一个期待的眼神,让学生可以看可以感受可以触摸。

  四、语文课要真诚面对,用心交流。老师不能居高临下,一览众山小。走下讲台,走到学生中间,这是一种合作的姿态,是一种真诚。用心,给学生开启一扇心窗,阳光就会照进来!

  四年级上册《九色鹿》评课稿 2

  《九色鹿》是一则民间故事,主要讲了九色鹿不顾生命危险救了调达的命,并不要他的任何回报,只求他不向任何人泄露他的住处。调达郑重起誓决不说出九色鹿的住处,在“重金”面前他竟然见利忘义出卖了九色鹿,但最终受到了惩罚。故事情节生动,内容简单,语言浅显,学生很乐意读,而且一读便懂,所以这是一篇被许多人公认的“浅文”。但就是这样的一篇“浅文”,其中却蕴含着深刻的做人的道理:做人应当要遵守诺言、知恩图报,而不应当见利忘义。

  黄老师执教的《九色鹿》给我留下这些印象:

  1、课堂体现了语文味。

  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课堂是个开放的大课堂,学生的视野更开阔了,思维更活跃了,嘴巴也更会讲了。但是,语文课还是姓“语”,课堂教学还是应该立足于语文学科的根本:学语文,用语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设计了让学生多次想象练说的环节:想象调达当时的.郑重起誓;想象九色鹿控诉时的内心愤恨;想象你是一名国家臣民对文中的四个人物进行评论。通过角色的置换、想象,试图让学生走进任务的内心,初步感受民间故事所特有的魅力。

  2、被感动的细节。

  对于一名新教师而言,对教材的研读肯定存在不足,而黄老师为了弥补自己的不足,课前花费了大量的精力和时间。主动请教高年级的老师,还借了我班进行试教,可惜的是,我也和她半斤八两,所以,可以说我们是两个臭皮匠,由于水平的有限,教材解读浮于表面。虽然有许多问题,但教师的认真痕迹却是抹不去的,她的认真还体现在课堂教学中的一个个细节:课件美观又详实,将文字与图片结合的形式展示给学生,很好地为教学服务。板书也书写得清晰明了,把文章的主要内容,九色鹿、调达的特点,展示得清楚。整篇课文处得也较有条理。

  对教材,我也是陌生的,以上是我勉为其难的皮毛见解。

  四年级上册《九色鹿》评课稿 3

  12月20日下午,塔前小学来我校借班上课,我有幸听到了董老师上的四年级语文课《九色鹿》一课。她的教学流程如下:

  一、复习旧知:

  师:九色鹿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美丽善良机智勇敢

  二、自学探究:

  自学2——9节。一边读一边画有关句子,从哪里看出九色鹿善良勇敢?

  要求把画出的句子读读。

  师:哪件事最表现出九色鹿美丽善良、机智勇敢?

  要求归纳:把落水人救上来。

  板书:救调达

  读第二小节,从中感受到什么?

  交流:

  生:感受到九色鹿的善良和勇敢,他在汹涌的波涛中毫不犹豫地把落水人救起来。

  从“立即”一词中体会到九色鹿速度很快。

  还感受到九色鹿不假思索地不顾自己的生命救落水人,真勇敢。

  自己练习读,指名读。

  评读:“纵身”读的好,体会到他奋不顾身。

  师:还体会到什么?

  生:当时情况很危急。真是“十万火急,千钧一发”。

  师:从哪里感受到?

  生:喊救命的时候。

  师:怎样喊?谁来喊一喊。

  理解:奋力:用力挣扎。

  挣扎:感受到这个人生命有危险,奄奄一息

  自己练习读读:要读出危急的情形。

  指名读。

  过渡:九色鹿面对……面对……

  这样的恩情叫——救命之恩。

  用成语说:

  情深意重恩重如山恩情似海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调达知道吗?从哪里感受到非常感谢九色鹿?

  连连磕头

  永远换词永久

  省略号表示还会说什么呢?

  生:为你做牛做马;子孙万代都感谢你的。……

  师:做做调达感谢九色鹿,把感情表达出来。

  从九色鹿的话中感受到什么?

  生:不需要他的回报。

  为什么不让他泄露他的住处?这个要求高吗?

  这里是指什么“恩”?用什么来报啊?

  指名读。

  齐读调达的话。

  师:什么叫“起誓”?

  生:很严肃,发誓的时候很庄严。

  谁来做一做发誓的动作?

  师:这真是郑重其是。他做到了吗

  找词语:反而告密。“见利忘义”什么意思?

  生:有利可图忘了情义。

  读句子,思考:

  师:什么是“重金”?“无奈”是什么意思?国王怎么会没有办法?

  读第六小节。

  你觉得王妃怎样?

  生:是个自私的人,为了让自己更漂亮伤害别人。

  外貌美丽,内心狠毒。

  师:是在伤害别人的'基础上爱美。

  想象这是怎样的重金?他怎么想的呢?

  生:发财的机会来了?一辈子不愁吃穿了。……

  板书:出卖

  齐读。

  此时此刻,他的眼睛里只有金钱。忘记了他对九色鹿的起誓。

  齐读第七节。

  这时九色鹿情况怎样?

  情况很危急。

  师:九色鹿看到这情景明白了什么?

  生:明白了调达忘恩负义

  要求读出气愤的语气。

  师:他气愤的是什么?读读九色鹿的话。

  生:气愤的是调达出卖了他。

  师:你是从哪句话中知道的。读读这句话。竟然,这个词语什么意思?

  生:出乎意料

  师:九色鹿本来怎么想?

  读这句话,读出意思。灵魂肮脏是指什么?

  用怎样的语气读?

  这个反问句能改成陈述句吗?您与这种灵魂……

  指名读,男生读。

  师:国王听了他的话怎样?

  惭愧什么意思?自责

  国王怎么想?

  生:我居然跟这种灵魂肮脏的人在一起……

  斥责他背信弃义、忘恩负义。

  师:想想怎样惩罚他?怎样斥责?

  此时此刻,你想对九色鹿说什么?

  练习:九色鹿你()

  面对(),你();

  面对(),你();

  面对(),你()。

  师:读了课文有什么启发?懂得了什么?

  作业:讲故事;写一段话。

  听后随记:

  董老师虽然年纪不轻了,但课堂上我感收到她的神采飞扬。她亲切的深情,富有感染力的语言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就如她课后所说,没想到我今天上课感觉特别顺手,孩子们的发言精彩极了,我在自己学校里试上没有这样的感觉。我想,董老师感觉课上得流畅,主要是她紧紧抓住了课文中表现人物性格特点的词语,进行品读感悟,从而逐层剖析,在学生心中留下了鲜明的印象

  课堂上,教师非常重视培养学生词语积累的习惯,这也是苏教版教材的亮点。如对“恩情”的理解,教师相机诱导学生,唤醒学生原有的词汇积累,“情深意重、恩重如山、恩情似海、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等词句源源从学生心中流淌而出。

  整节课,我感觉让学生悟思的地方很多,也就是说“踩点”多,可见,教师对教材的分析是到位的。如,想象调达发誓的样子和内容;想象国王的内心活动;调达看到“重金”后会怎么想等等,训练了学生的想象和语言的表达能力。综观整节课,教师设计的语言训练点是丰富的。但因为热点多,显得学生的思维力度不够深。如设计的练习“面对(),你()……”我觉得这个环节的设计非常精巧,既训练了学生的概括能力,又检测了学生对文章的理解程度,但由于时间的关系,学生的语言质量不是很高。我想,课堂上可能教师琐碎的提问过多的缘故吧,冲淡了学生对文本整体的感受。

  四年级上册《九色鹿》评课稿 4

  沈老师执教的是第二课时,整堂课教学思路清晰,富有条理,从引导学生感悟九色鹿的外表美到领悟其内在美,重点突出,层层推进。教师清晰、流畅、干净、利落的过渡语言为本课的教学增色不少。沈老师本堂课最大的亮点就是在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同时,关注到本单元的教学主题,不露痕迹地渗透了诚信教育,从而实现语文工具性人文性的统一。

  1、抓住关键词句,感悟人物形象,进行德育渗透。故事中的九色鹿、调达,性格各异、形象鲜明。课文篇幅较长,沈老师重点抓住表现九色鹿言行的第二、第四、第八自然节来品悟其形象,如通过抓住“立即”“汹涌”“挣扎”“救命”领悟九色鹿在危急关头救调达时的毫不犹豫、奋不顾身;抓住“只要”感悟九色鹿的不求回报;抓住九色鹿对国王说的那3句话,层层引导,品味九色鹿的智慧。在教学“见利忘义”这个词时,沈老师注意引导学生联系课文内容来理解,先让学生读读课文,说说调达看见了什么“利”,是“重金悬赏”,然后说说把什么给忘了,就是九色鹿对他的救命之恩,最后水到渠成地理解了“见利忘义”。还可以用什么词来形容他?通过找近义词的方法帮助孩子理解了忘恩负义、背信弃义。与此同时,追求真善美,摒弃假恶丑的教育就在剖析词句中悄悄地渗透。

  2、在形式多样的朗读中进行德育渗透 。新课标倡导以读为本的阅读教学策略,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所以沈老师在引导学生理解故事内容的过程中,通过指名读、分男女生读、齐读、加上动作读、变化语气对比阅读等多种形式,读出九色鹿的美丽,读出调达的可恶,激发学生内心情感体验,培养美好的心灵和崇尚的情操。

  3、利用文本留白创设说话情境进行德育渗透。在教学过程中,沈老师多次设计了让学生想象练说的环节:如调达会怎样郑重起誓;调达看了皇榜后会怎么想等,既训练了孩子的口头表达能力,又通过角色的置换,让学生深刻地感悟到调达落水得救后是怎样的感激涕泠,而面对悬赏时又见利忘义,灵魂是多么的肮脏。总之,沈老师用她的教学实践证明,没有德育的渗透,智育是苍白的。有了德育的渗透,语文的智育课堂才更加丰满,充盈灵动。

  四年级上册《九色鹿》评课稿 5

  《九色鹿》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中的一个民间故事。讲的是九色鹿救了一个落水人,落水人发誓永不说出九色鹿的住处。但在金钱面前,落水人背信弃义,出卖了九色鹿,最后受到了严惩。

  课文情节生动,语言浅显,学生比较喜欢。基于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在教学时,教师采用研究性学习方法,以达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合,为学生营造足够的主动探索的时间和空间,引导学生亲历阅读实践的过程,

  并在此过程中初步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儿童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希望自己是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因此,课堂上教师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阅读教学从“独白”走向“对话”。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与文本、教师、同学进行全心的对话,在多层次、多角度的对话中深入感受文本,理解课问中的.重点词句,从而明白道理,全面提高语文素养,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我有两点体会:

  一是教学的过程不再是教师备好教案,然后“按图索骥”的过程,而是开放多元、动态生成的多向对话过程。教师要及时调整自己的教案,以学定教,把学生的学情作为教学新的生成点。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才能真正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二是读是理解感悟的前提。因此,在课堂上,教师应该留足够的时间给学生潜心读书。在教学中,教师还应该采取不同的方式引导学生去感悟文本语言,如:看着画面想一想,当时调达会怎样向九色鹿起誓,会怎样说,怎样做?这样,让学生与文本进行“零距离”心灵对话,才能更好感悟课文。

  四年级上册《九色鹿》评课稿 6

  浦三路小学刘老师执教的《九色鹿》精彩扎实,观摩后收益颇多。

  整体感知课文环节,老师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故事里出现了哪两个人物?他们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问题的提出帮助了学生理清了课文的脉络。每读必有一个目标,有了任务,学生会读得更专心,思维也更积极主动。有要求就得有反馈,以小组抽查的形式进行“课文朗读”的检查,加大了训练的密度和广度,让所有的学生都动了起来。老师设计了阶梯式的朗读要求,挖掘了学生的朗读潜能,激励学生勇于向更高的`目标挑战。老师充分利用教材内容所提供的空间进行说话练习,训练了学生的想象力,训练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感恩词语的出现既达到了积累词语的目的,又使本课的情意目标得到了很好的落实。

  刘老师的课如行云流水,师生之间默契配合,真可谓零距离,教态非常亲切。刘老师的调控课堂能力和应变能力都非常强,对于课堂上学生的质疑和出现的问题都能及时改变教学策略,值得我们学习啊!

  四年级上册《九色鹿》评课稿 7

  听了朱老师执教的研究课《九色鹿》,再结合整合课题研究的内容,至少在以下几个方面能够体现出利用图片资源的整合对学生语文素养发展起到的作用:

  一、图片在关键处的使用有利于突出人物形象,在帮助学生积累人物表象的同时促进学生积极思维。例如在学习调达看到皇榜心生发财之心的一段内容时,这儿调达的心理活动有必要让学生通过想象感受和体会。这时出示一幅调达看皇榜的图,图中的调达人物画得一幅小人样,可以这样启发学生:“图中哪一位是调达?你是怎样看出来的?从他的表情你能想象得出他看到皇榜会怎样想呢?”这样的人物形象,学生看过之后肯定在脑海深深地留了下来,为今后学习类似的课文提供了人物表象,为今后更好地展开想象提供了具体的画面。另外,这幅图还有利于引发学生的思维,看到画面中的此情此景和调达的小人样,谁没有表达的欲望?谁不会展开思维活动呢?还比如出示的一幅调达受九色鹿斥责后羞愧、紧张得汗如雨下的图,因为图是经过艺术加工的,虽然有些夸张,但对学生来说,人物心理表现出来的`主要外在因素非常具体可感,因此,展开的学习活动也是丰富的。

  二、利用六幅图让学生配上文字加工成连环画,这是在训练学生的复述能力,同时又让学生在积累语言。复述课文,有的学生善长提纲式,有的学生善长画面式,特别是右脑思维占优势的学生更善长后者来展开复述。因此,这一学习活动的研究也是非常有意义的。

  总之,现如今网络的普及,图片资源是空前绝后的丰富,如何合理地发挥图片的作用,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还有更大的空间让我们去探索,相信随着一次次研究活动的开展,一些更具体、更有深度的问题也会逐一暴露出来。

  四年级上册《九色鹿》评课稿 8

  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能够在轻松的课堂气氛中掌握艺术技能的同时,得到思想、思维等各方面素质的提高尤为重要。黄柳媛执教的《九色鹿》一课主要以民间故事《九色鹿》为主要结构连线,这个故事主要讲了善良美丽的九色鹿不顾自己的生命救了掉入水中的调达,并不要他任何回报,只要求他不要泄露自己的住处,调达十分感激九色鹿并发誓自己不会说出九色鹿的住处。但是在金钱的诱惑下,调达却见利忘义,出卖了九色鹿,但是最终它受到了惩罚。这个故事内容简单,但却寓意深刻,情节生动,学生对这样的故事也比较感兴趣,并且能够从中学到做人的道理:做人应当要遵守诺言、知恩图报,而不应当见利忘义。因此,如何把此故事与艺术能力巧妙的结合起来便成了这一课题的教学重点。九色鹿是一只美丽的身上有九种颜色的神鹿,因此可以从九色鹿身上的花纹着手,结合着故事进行教学。教学时若能让真实回归课堂,把精彩留给学生,就会拥有成功的精彩!

  首先,黄老师把精彩留给了学生,让学生充分地读。语文学习过程中“读”是第一位的。读是吟咏品味,读是鉴赏领略,读是情感共鸣。课文的`语言、意境、情感,都要在读中才能领受体悟。在课文的学习过程中,教师的讲绝对代替不了学生的读,学生读的过程是一个审美体验过程,是与课文人物、与作者间开展的一种心智交流的过程。一堂再“成功”的语文课如果剔除了学生必要的朗读环节,其“精彩”也只能是不切实际的作秀!读——作为传统语文教学的精髓,其魅力依旧光彩照人,也正因为有了它,语文才具备了有别于其他学科的特质。把精彩留给学生,就应还给学生一片充分朗读的天地!在教学九色鹿痛斥调达的那段话时,好多学生读不出味,无法体会九色鹿的切齿之恨,黄老师就设计了一些导语:“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何况是救命之恩呀!那调达回报她的究竟是什么呢?”学生很快答到:“他不但没有回报他,竟然还出卖了九色鹿!”孩子们情绪一下子激昂起来,感情也就自然流露出来。当有些同学还没读到位时,黄老师又说:“这个灵魂肮脏、卑鄙的家伙就在九色鹿的眼前,面对刚刚还信誓旦旦、赌咒发誓,可一转眼就出卖自己的小人,九色鹿的心情怎能平静?她怎能不愤怒?孩子再狠些!”学生很快入情入境,与文本、作者进行心灵的交融。

  其次,黄老师把精彩留给了学生,让学生自由地说。把精彩留给学生,就是要还学生一个自由表达的园地。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课堂是个开放的大课堂,学生的视野更开阔了,思维更活跃了,嘴巴也更会讲了。在教学过程中,黄老师让学生多次想象练说的环节:想象调达当时的郑重起誓;想象九色鹿控诉时的内心愤恨;想象国王听了之后的内心活动以及国王会如何惩罚调达等,通过角色的置换、想象,让学生充分感受民间故事所特有的丰富的体验。另外,黄老师还让学生用精炼的语言写出学了故事以后的内心感受。有利于学生学以致用,真正形成语文能力,提高语文素养。

  语文课堂应该还给全体学生,应该让全体学生以不同方式参与进来,应该让新时代的影子走进来,如此教师才能轻松,学生才能快乐。学习语文是快乐的,学习语文是幸福的,学习语文是获取美的,在这样的课堂中,孩子们才能找到了生活中的一切,才是课堂真正的主人。

【四年级上册《九色鹿》评课稿】相关文章:

古诗评课稿06-06

《春》评课稿01-16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望洞庭》评课稿(精选14篇)10-26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第21课《九色鹿》课文11-03

班会课评课稿通用03-25

编写童话评课稿10-29

诗经《关雎》的评课稿06-16

《升国旗》评课稿05-04

《秋天的怀念》评课稿05-26

小学古诗的评课稿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