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精神主题的内容:爱国主义精神
爱国主义体现了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反映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是人们对自己故土家园、种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它是调节个人与祖国之间关系的道德要求、政治原则和法律规范,也是民族精神的核心——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崇高美德,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华民族不断发展壮大的重要思想基础。千百年来,爱国主义像一条源远流长、奔腾不息的历史长河,哺育和陶冶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的爱国情操,深深地融入我们的民族意识、民族性格和民族气概之中。中国人民正是弘扬了爱国主义传统,才维护了中华民族的统一,创造了伟大的中华文明。历史表明,越是到了民族危难的关键时刻,越是需要彰显爱国主义的巨大力量。
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精神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动力。爱国与爱社会主义在本质上是高度一致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制度基础;党和政府的施政理念,集中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和国家民族的根本利益。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高举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的旗帜,不断推进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事业,使国家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使中华民族迎来了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在2008年抗击自然灾害和筹办举办北京奥运会的过程中,中国人民之所以能够经受住各种艰难考验、最终赢得伟大胜利和国际赞誉,根本原因就在于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充分发挥了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实现了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完美结合。因此,当下坚持爱国主义就是要拥护党的领导,热爱社会主义制度,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民族精神的手抄报
爱国主义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是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纽带,是个人实现人生价值的力量源泉。在多民族的国度里,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反对国家分裂,是各民族人民共同的思想感情,更是全体人民的最高利益。历史的事实已经证明,只有在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条件下,才有可能实现人民的安居乐业和国家的繁荣富强。维护祖国统一,促进民族团结的爱国主义传统,是在经历了分裂和统一、民族冲突和民族融和的不断发展中形成的。自从秦朝统一六国,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封建国家以来,中国总的趋势是团结、统一。中国各族人民深深懂得分裂则弱、联合则强的道理,都反对分裂战乱,希望国家统一、各族人民和睦相处、人民安居乐业,经济繁荣发展。那些破坏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行径,都被各族人民世世代代所贬斥、所唾弃。对个人来说,一个人能够成为什么人,应该成为什么人,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赖于社会、依赖于祖国。祖国给个人的成长发展创造条件,对个人创造的成果做出评价,为个人实现人生价值提供舞台、指明方向。
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能够提升公民道德水平,推进社会的全面进步。爱国是对每一个公民最基本的道德要求。爱国,反映的是公民个人与国家、与社会的关系,是社会主义道德体系中最基本的规范,是对公民行为提出的一个基本道德准则。公民只有在爱国的基础上.才能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为人民服务的道德观和集体主义的利益观;按照公民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承担作为公民应当履行的法律义务和道德责任,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因此,弘扬爱国主义必须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相结合。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口号,只有落实到人民群众脚踏实地的奋斗实践中,才能发挥其无穷力量。当前,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就是要把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帜之下,引导人们将个人的前途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将爱国热情转化为立足岗位的现实行动,面对前进道路上的各种严峻挑战和风险考验,做好长期奋斗、艰苦奋斗的思想准备,不断创造新的更大的业绩。
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就要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时具有求真务实的态度。爱国主义教育是一门科学,有着自身的规律和特点。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当代中国的爱国主义教育在遵循这些规律和特点的基础上,创造了很多鲜活、有效的经验,需要我们在今后的教育中予以汲取和借鉴。从教育内容来看,要及时将最新的理论成果和现实成就作为教育素材,增强爱国主义教育的吸引力。从教育形式来看,要善于凭借现代技术手段和多媒体形式,增强爱国主义教育的影响力。从教育对象来看,要始终将青少年作为重点。去年奥运火炬境外传递受阻时,很多“80后”、“90后”青年走在了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尊严的前列,用实际行动展现了火热的爱国主义情怀。从教育时机来看,要善于把握重大事件。反对藏独分裂活动、抗震救灾、举办北京奥运会等一系列重大事件,都给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及时、生动、丰富的素材。通过这些重大事件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要作为一条重要经验,长期坚持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