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附答案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沪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附答案

时间:2024-07-18 18:01:34 偲颖 八年级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沪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附答案

  从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乃至工作,我们很多时候都不得不用到试卷,经过半个学期的学习,究竟学到了什么?需要试卷来帮我们检验。一份好的试卷都具备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沪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附答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沪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附答案

  试卷题附答案1:

  一、文言文(28分)

  (一)默写(10分)

  1.映阶碧草自春色,__________ 。

  2.__________,志在千里。

  3.岁老根弥壮,。__________

  4.三十功名尘与土,__________ 。

  5.__________,盖以诱敌。

  (二)阅读下列元曲,完成6-7题(4分)

  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6.本曲的画龙点睛之笔是“__________ ”。(2分)

  7.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作者用极其简练的表描手法,通过三个画面,勾勒出了一幅游子深秋远行图。

  B.“枯藤老树昏鸦”展现了一派秋天毫无生气的肃杀景象,烘托了游子悲凉的心境。

  C.“小桥流水人家”呈现了一派清雅、安适的景象,与沦落异乡的游子相映,更添悲愁。

  D.全曲以景托情,寓情于景,在景情的交融中构成一种凄凉悲苦的意境。

  (三)阅读下文,完成8-10题(6分)

  狼(节选)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8.本文选自《_____ 》,作者是_____ (人名)。(2分)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注意加点字的含义。(2分)

  狼径去,其一犬坐前。

  10.选文生动地描绘了屠夫与狼的斗争过程,根据内容,完成下表(用简洁的语言概括)。(2分)

  (四)阅读下文段,完成11-14题(8分)

  岳飞,字鹏举,相州汤阴人。少负①气节,沉厚寡言。天资敏悟,强记书传,尤好《左氏春秋》及孙吴兵法。家贫,拾薪为烛,诵习达旦,不寐。生有神力,未冠②,能挽弓三百斤。学射于周同。同射三失,皆同中,以示飞。飞引弓一发,破其筈③;再发,又中。同大惊,以所爱良弓增之。飞尤是益自练习,尽得同术。

  【注释】①负:具有。 ②冠: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加冠之礼。 ③筈(kuò):箭的尾部。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2分)

  (1)飞是益自练习 ______(2)得同术 ______

  12.对文中画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岳飞举起弓射一箭,就射破了箭的尾部。

  B.岳飞拉开弓射一箭,就把靶子给射穿了。

  C.岳飞拉开弓射一箭,就射破了箭的尾部。

  D.岳飞举起弓射一箭,就把靶子给射穿了。

  13.周同是个爱才之人,在文中的具体表现是_________ 。(用文中语言回答)(2分)

  14.岳飞的“少负气节”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用自己的语言概括):(2分)

  (1)_________ ;(2)_________

  二、现代文(32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15-19题(16分)

  雁

  1.人们先是看见那只孤雁在村头的上空盘旋,雁发出的叫声凄冷而又孤单。秋天了,正是大雁迁xǐ的季节,一排排一列列的雁阵,在高远清澈的天空中,鸣唱着向南方飞去。这样的雁阵已经在人们的头顶过了好一阵子了,人们不解的是,为什么这只孤雁长久的不愿离去。

  2.人们在孤雁盘旋的地方,先是发现了一群鹅,那群鹅迷惘地瞅着天空那只孤雁,接着人们在鹅群中看见了那只受伤的母雁。她的一只翅膀垂着,翅膀的根部仍在流血。她在受伤后,没有能力飞行了,于是落到了地面。她应和着那只孤雁的凄叫。在鹅群中,她是那么地显眼,她的神态以及那身漂亮的羽毛使周围的鹅群黯然失色。她高昂着头,冲着天空中那只盘旋的孤雁哀鸣着。她的目光充满了绝望和恐惧。

  3.天空中的雁阵一排排一列列缓缓向南方的天际飞,惟有那只孤雁在天空中盘旋着,久久不愿离去。

  4.天色近晚了,那只孤独的雁留下最后一声哀鸣,犹豫着向南飞去。受伤的雁目送着那只孤雁远去,凄凄凉凉地叫了几声,最后垂下了那颗高贵美丽的头。

  5.这群鹅是张家的,雁无处可去,只能夹在这群呆鹅中,她的心中装满了屈辱和哀伤。那只孤雁是她的丈夫,他们随着家族在飞往南方的途中,她中了猎人的枪弹。于是,她无力飞行了,落在了鹅群中。丈夫在一声声呼唤着她,她也在与丈夫呼应,她抖了几次翅膀,想重返到雁阵的行列中,可每次都失败了。她只能目送丈夫孤单地离去。

  6.张家白白捡了一只大雁,他们喜出望外,人们在张家的门里门外聚满了。大雁他们并不陌生,每年的春天和秋天,大雁就会排着队在他们头顶上飞过,然而这么近地打量着一只活着的大雁,他们还是第一次次。

  7.有人说:“养起来吧,瞧她多漂亮。”

  8.又有人说:“是只母大雁,她下蛋一定比鹅蛋大。”

  9.人们议论着,新奇而又兴奋。

  10.张家的男人和女人已经商量过了,要把她留下来,当成鹅来养,让她下蛋。有多少人吃过大雁蛋呢?她下的蛋一定能卖个好价钱。

  11.张家的男人和女人齐心协力,小心仔细地为她受伤的翅膀敷了药,又喂了她几次鱼的内脏。后来又换了一次药,她的伤就好了。张家的男人和女人在她的伤好前,为了防止她再一次飞起来,剪掉了她翅膀上漂亮而又坚硬的羽毛。

  12.肩伤不再疼痛的时候,她便开始试着飞行了。这个季节并不寒冷。如果能飞走的话,她完全可以找到自己的家族,以及丈夫。她在鹅群中抖着翅膀,做出起飞的动作,刚刚飞出一段距离,便跌落下来。她悲伤地鸣叫着。

  13.人们看到这一幕,都笑着说:“瞧,她要飞呢。”

  14.她终于无法飞行了,只能裹挟在鹅群中去野地里寻找吃食,或接受主人的喂养。在鹅群中,她仰着头望着落雪的天空,心里空前绝后地悲凉。她遥想着天空,梦想着南方,她不知道此时此刻同伴们在干什么。她思念自己的丈夫,耳畔有依稀想起丈夫的哀鸣,她的眼里噙满了绝望的泪水。她在一天天地等,一日日地盼,盼望着自己重返天空,随着雁阵飞翔。

  15.一天天,一日日,她在企盼和煎熬中度过。终于等来了春天。一列列雁阵又一次掠过天空,向北方飞来。

  16.她仰着头,凝望着天空掠过的雁阵,发出兴奋的鸣叫。她终于等来了自己的丈夫。丈夫没有忘记她,当听到她的呼唤时,毅然地飞向她的头顶。丈夫又一次盘旋在空中,倾诉着呼唤着。她试着做飞翔的动作,无论她如何挣扎,最后她都在半空中掉了下来。

  17.她彻底绝望了,也不再做徒劳的努力,她美丽的双眼里蓄满泪水,她悲伤地冲着丈夫哀鸣着。

  18.这样的景象又引来了人们的围观,人们议论着,嬉笑着,后来就散去了。

  19.张家的男人说:“这只大雁说不定会把天上的那只招下来呢。”

  20.女人说:“那样的话,真是太好了,咱们不仅能吃到大雁蛋,还能吃大雁肉了。”

  21.这是天黑十分张家男女主人的对话。张家一把鹅群和他赶到了自家院子里,空中的那只大雁仍在盘旋着,声音凄厉绝望。

  22.不知过了多久,这凄厉哀伤的鸣叫消失了。

  23.第二天一早,当张家的男人和女人推开门时,他们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两只雁头颈相交,死死地缠在一起,他们用这种方式自杀了。

  24.僵直的头仍冲着天空,那是他们的梦想。

  15.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迁xǐ ____

  16.第5段采用的____ 记叙顺序,在文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4分)

  17.联系前文,第14段母雁“心里空前绝后地悲凉”的原因是:(4分)

  (1)_________ ;(2)_________

  18.下列对文本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第2段以鹅的迷惘衬托雁的美丽和高贵,为下文母雁不愿屈辱地生活做了铺垫。

  B.本文叙述了母雁渴望和丈夫一起在蓝天飞翔的故事,旨在表现她对爱情的忠贞。

  C.文中写人的言行表现,既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也反衬了雁对自由的执着追求。

  D.本文以人格化写法,向我们展示了“平庸、自私、高贵”三类不同的生命状态。

  19.有人说,文中母雁的行为表现固然感人,但公雁更伟大,请谈谈你的看法。(80字左右)(4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20-24题(16分)

  从“尺素书”到“伊妹儿”

  ①“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客人从远方带来的鲤鱼,腹中竟然藏着一封绢写的家书,这给自己带来多大的惊喜啊。在古代,人们习惯把以锦帛为材料的书信装在鲤鱼形状的函套内,这就是古诗里常用“双鲤”来代替书信,即所谓的“尺素书”的由来。

  ②据考证,在文字发明之前,人类曾经用实物作为传达信息的工具,这就是“实物信”。在远古的中国,所谓“上古结绳而治”,就是利用绳结来传达信息,“事大,大结其绳;事小,小结其绳”。后来有了文字,书写材料又得到了改进,人们发明了木牍、竹简。他们在特制的木片和竹片上刻写文字,用来记事与交流,其中用作传达信息与情感的便是木牍书、竹简书,统称为“尺牍书”。“尺牍书”和后来出现的“尺素书”都是我国早期通信的主要方式。

  ③然而“尺牍书”很笨重。西汉东方朔给汉武帝写了一封信,用了三千多根竹简,要两个身强力壮的武士才可以送到宫里去。“尺素书”虽然轻便,但用材昂贵,不能“飞入寻常百姓家”。纸的发明,使书信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纸质书信成本低廉、投递方便,极大地促进了人和人之间的交流。安史之乱时期,贫苦的石壕妇人,仍然可以凭借“一男附书至”,得知战场上孩子的讯息。

  ④如今,依托互联网的“伊妹儿”(电子邮件),已经十分普及,各种免费邮箱为网民提供了便捷的邮件服务,但人类的通信发展并未停止,更新的通信方式,如手机短信等也在冲击着电子邮件,使得人们的交往更加随心,更为便捷。20世纪90年代,有人预言传统书信将被新兴的通信方式取代。然而我们惊奇地发现,传统的纸质书信依然健康发展,与电子通信方式并行不悖,在当下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⑤为什么在信息时代,仍有很多人钟情传统通信方式?专家认为,传统信件承载了太多的文化内涵,一封信就是一份沉甸甸的敬意。古人“自谦而敬人”的做人原则在书信中表现为对自己的谦称和对别人的敬称。比如称呼自己为“敝人”,就是谦称;称呼别人为“阁下”,就是敬称。因此,纸质信是传统礼仪的集中体现,是一份摸得着、存得住的传统,它所传达的不仅仅是亲切的问候、重要的消息或者浪漫的情怀,更有人和人之间一种天然的未被浮躁遮蔽的“敬爱”。

  ⑥另外,传统书信还有历史价值。人到晚年,捧读青年时期的信件,往事历历在目,常有“家书抵万金”之慨,所以倍觉其珍贵。据说,《徐悲鸿信札》在竞拍会上拍出56.1万元的高价,《孙中山致叶恭绰信札》则拍出111万元。这些名人信札之所以能够被很多收藏家追捧,并拍出高价,重要的原因就是写在纸上的信所蕴含的历史、文化元素,如同写信者的笔迹一样,是不能被“拷贝”的。

  20.第⑥段加点词“拷贝”在文中的意思是_。(2分)

  21.第③段画线句采用___ 的说明方法,其作用是___________ 。这一内容出自我国唐代著名诗人___ (人名)的《______ 》。(5分)

  22.本文围绕题目,向我们介绍了以下两方面的内容:(4分)

  (1)_________ ;(2)_________

  23.下列对本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第①段引用鲤鱼传书的故事,既增添了读者的阅读兴趣,又洋溢着浓郁的文化气息。

  B.我国的通信经历了从尺素书 实物信 尺牍书 纸质信 电子邮件 手机短信的过程。

  C.“尺牍书”和“尺素书”各有利弊,前者廉价却很笨重,后者轻便却用材昂贵。

  D.本文的说明意图在于作者希望人们在电子通信盛行的当下,不能抛弃传统书信。

  24.结合你自身的经历和感受,淡淡你对第⑤段画线句的理解。(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写作(40分)

  25.题目:有一种___ 铭记在心

  要求:把题目补写完整,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文中避免出现个人相关信息。

  参考答案:

  1、隔叶黄鹂空好音 2、老骥伏枥 3、阳娇叶更阴 4、八千里路云和月 5、乃悟前狼假寐

  6、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7、C

  8、《聊斋志异》 蒲松龄 9、一只狼径直离开,另一只狼像狗一样坐在(屠夫)前。

  10、(1)屠拿刀御狼;(2)狼使计夹击屠

  11、(1)更加 (2)得到 12、B 13、同大惊,以所爱良弓赠之

  14、(1)刻苦学习;(2)勤奋练剑

  15、徙 16、插叙 补充交代母雁夹在鹅群中,公雁盘旋的原因,突出他们坚贞的爱情。

  17、(1)张家人剪去她的翅膀上漂亮而坚硬的羽毛,使其无法飞行。(2)她的种种努力遭到嘲笑。

  18、B 19、略

  20、投递方便,极大促进人和人之间的交流。 21、举例子 具体地说明了纸质书信成本低廉、投递方便,极大地促进了人和人之间的交流。杜甫 《石壕吏》

  22、(1)信息传递方式由古至今越来越方便、实惠。(2)传统书信中所蕴含的文化价值是电子书信无法取代的。 23、D 24、略

  试卷题附答案2:

  一、语言知识与语言运用(24分,每小题4分)

  1.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泰山的南天门又叫三天门,创建于元代,至今已有六百余年,_______,为“门辟九霄仰步三天胜迹,阶崇万级俯临千嶂奇观”。

  A.元代石刻“天门铭”在门外西侧。一副石刻对联在门的两旁

  B.门外西侧有元代石刻“天门铭”。门两旁有石刻对联一副

  C.元代石刻“天门铭”在门外西侧。门两旁有石刻对联一副

  D.门外西侧有元代石刻“天门铭”。一副石刻对联在门的两旁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我们要下大决心,花大力气,争取使我国的教育事业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B.这个文化站已成为教育和帮助后进青年,挽救和培养失足青年的场所,多次受到上级领导的表彰。

  C.他马上召集常委会进行研究,统一安排了现场会的议题、时间和出席人员,以及会议中应注意的问题。

  D.有关部门对极少数不尊重环卫部门劳动,无理取闹,甚至殴打侮辱环卫工人的事件,及时进行了批评教育和严肃处理。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这里有良好的水土条件,又有一个团结向上的领导班子,因而人民的生活安居乐业

  B.他年龄虽小,但少年老成,不苟言笑

  C.张成同志不幸被敌人抓获,投入监狱,虽然全身被打得遍体鳞伤,但仍然坚守党的秘密。

  D.一些不法商贩在早已过期食品的包装上略微改头换面,又拿出来出售,必须狠狠打击这种不法行为。

  4.依次填入句中横线上的关联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①“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这句话告诉我们,_______坚持不懈的努力,_______能实现自己的理想,获得事业的成功。

  ②_______没有对本职工作的热爱,_______不可能勤奋地去探索和实践,_______就不会有事业的成功。

  A.只有 才 如果 就 因而

  B.只要 就 如果 就 也

  C.如果 就 只要 就 因而

  D.只有 才 即使 也 也

  5.下列各组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百战不殆 没齿不忘 前途缈茫

  B.责无旁代 一张一弛 成绩斐然

  C.恰如其分 喋喋不休 大坝合龙

  D.味如嚼腊 束之高阁 无人问津

  6.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真放矢

  B.包 美 刚自用

  C.后 断 自怨自

  D.对情深

  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7~10题。(16分,每小题4分)

  痕迹的研究目前正在逐渐形成一门科学。在痕迹的应用上,用来侦破案件大概是最常见的事。一个罪犯无意间在茶杯上留下指纹,他很快就成为了瓮中之鳖。间谍用显影药水书写密信,不管隐蔽多巧妙,一经特别显影就“真相大白”。最近美国人发明了一种侦破新技术——头发分析,可测出一百分之一到一亿分之一克的微量元素,头发中的十种元素,铝、钠、铁、氯……尽管微乎其微,仍会留下“影子”,这对于鉴别罪犯无疑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人类巧妙地利用痕迹的例子有不少。例如我们祖先留下的劳动工具,出土的石斧、石刀,其中有磨损的印迹,虽然岁月使之模糊,但通过某些“蛛丝马迹”,还可以给我们补充有关原始人的种种知识——他们双手和手指的结构特点、操作方法和技能。

  一块薄薄的石头,上面带有许多清晰的花纹,仔细一瞧,酷似张开两翼的小蝙蝠,翩翩欲飞,这就是“蝙蝠石”,学名叫“三叶虫”。通过这个“痕迹”,人们就很容易断定地层的形成年代,三叶虫也就成为划分、对比地层的重要标志了。

  月球表面平均每小时每平方公里受到三块拳头大的陨石冲击,每一次冲击都会留下痕迹——环形山。对于这一痕迹的统计和研究,可以判断出月球表面各部分的大约年龄。

  物理学是利用痕迹的广阔天地,正是痕迹第一次为人类打开感官无法涉及的世界。威尔逊创造观测微观粒子痕迹的“云室”,是科学史上最惊人最奇特的“武器”。它的原理是让带电粒子经过气体饱和的云室,形成“雾痕”,从而使人们得以利用普通气体就能看见或拍摄接近光速运动的粒子,再根据其行径的长短、浓淡、弯曲等分析出粒子的种类、质量、能量。感谢威尔逊先生,他把人类利用痕迹推向一个新的高峰。

  7.下面的说法不属于“痕迹的应用”的一项是()

  A.利用茶杯上留下的指纹来侦破案件

  B.间谍用显影药水书写密信

  C.分析头发中的微量元素

  D.通过“三叶虫”断定地层的形成年代

  8.文中的“蛛丝马迹”所指的一项是()

  A.与磨损印迹有联系的历史资料

  B.磨损印迹中所包含的线索、迹象

  C.分析磨损印迹的手段

  D.对磨损印迹分析的结果

  9.下面关于痕迹学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痕迹学是刑侦破案最常用的手段

  B.痕迹学在考古发现上有着重要的作用

  C.科学家可以利用痕迹学判断三叶虫的寿命

  D.人们对痕迹学应用的未来方向在物理学领域

  10.依据全文,下面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当前,痕迹学还处于初级研究阶段

  B.前人对痕迹的研究已取得辉煌的成就

  C.目前,我们研究痕迹的手段还很落后

  D.现在,痕迹学的应用已广泛深入到各个领域

  三、(25分)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完成11~14题。

  紫藤萝瀑布

  宗 璞

  我不由得停下了脚步。

  从未免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仔细看时,才知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

  这里春红已谢,没有赏花的人群,也没有蜂围蝾阵。有的就是这一树闪光的、盛开的藤萝。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挨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快活热闹。

  “我在开花!”她们在笑。

  “我在开花!”她们嚷嚷。

  每一穗花都是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颜色便上浅下深,好像紫色沉淀下来了,沉淀在最嫩最小的花苞里。每一朵盛开的花像是一个张开了的小小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那里装的是什么仙露琼浆?我凑上去,想摘一朵。

  但是我没有摘。我没有摘花的习惯。我只是伫立凝望,觉得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流着流着,它带走了这些时一直压在我心上的焦虑和悲痛。那是关于生死谜、手足情的。我浸在这繁密的花朵的光辉中,别的一切暂时都不存在。有的只是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

  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的轻轻地笼罩着我。忽然记起十多年前,家门外也曾有过一大株紫藤萝,它依傍一株枯槐爬得很高,但花朵从来都稀落,东一穗西一串零落地挂在树梢,好像在察言观色,试探什么。后来索性连那稀落的花串也没有了。园中别的紫藤花架也都拆掉,改种了果树,那时的说法是,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我曾遗憾地想:这里再看不到藤萝花了。

  过了这么多年,藤萝又开花了,而且开得这样盛,这样密,紫色的瀑布遮了粗壮的盘虬卧龙般的枝干,不断地流着,流着,流向人的心底。

  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我抚摸了一下那小小的.紫色的花舱,那里装满了生命的佳酿,它张满了帆,在这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它是成花中的一朵。也正是由每一个一朵,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

  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

  11.文章描写盛开的紫藤萝,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7分)

  答:用了_______和_______的手法。

  其好处是:

  12.根据“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这句话,回答下列问题。(7分)

  (1)“不幸”指的是什么?(3分)

  答:

  (2)生命的长河“无止境”是什么意思?(4分)

  答:

  13.如果全文分为四个层次,该如何划分?(4分)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⑩

  14.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中心意思。(7分)

  答:

  四、(25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5~17题。

  田豫字国让,渔阳雍奴人也。刘备之奔公孙瓒也,豫时年少,自托于备,备甚奇之。备为豫州刺史,豫以母老求归。备涕泣与别,曰:“恨不与君共成大事也。”

  鄢陵侯彰征代郡,以豫为相。军次易北,虏伏骑击之,军人扰乱,莫知所为,豫因地行,回车结圜阵,弓持满于内,疑兵塞其隙。胡不能进,散去。追击,大破之,遂前平代,皆豫策也。

  迁南阳太守。先时,郡人侯音反,众数千在山中群盗,大为郡患。前太守收其党羽五百馀人,表奏皆当死。豫悉见诸系囚,慰谕,开其自新之路,一时破械遣之。诸囚皆叩头,愿自效,即相告语,群贼一朝解散,郡内清净。具以状上,太祖善之。

  鲜卑素利等数来客见,多以牛马遗豫,豫转送官。胡以为前所与豫物显露,不如持金。乃密怀金三十斤,谓豫曰:“愿避左右,我欲有所道。”豫从之,胡因跪曰:“我见公贫,故前后遗公牛马,公辄送官,今密以此上公,可以为家资。”豫张袖受之,答其厚意。胡去之后,皆悉付外,具以状闻。虽殊类,咸高豫节。嘉平六年,下诏褒扬,赐其家钱谷。

  15.用现代汉语翻译画线文字。(4分)

  答:

  16.田豫为南阳太守时,是怎样解决当地的盗匪问题的?(6分)

  答:

  17.田豫是如何对待鲜卑来使的?表现了他的什么品质?(6分)

  答: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l8~19题。

  夜 雪

  白居易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18.这首诗是怎样描写大雪的?(4分)

  答:

  19.诗的最后两句描写了什么样的环境,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5分)

  答:

  五、作文(60分)

  20.“时尚”是社会在一定时间段流行的习俗和风气,有人也称之为“时髦”或“新潮”。在当今的现实生活中,五花八门、形形色色的“时尚”竞相展示着它们的身姿,赢得了一部分人,尤其是年轻人的青睐。他们追求“时尚”,创造“时尚”并享受“时尚”,但是人们对“时尚”的认识却不尽相同,可谓见仁见智,赞赏艳羡者有之;指责排斥者有之。

  根据材料,结合自身经历,以“时尚”为话题,题目自拟,写一篇以议论为主的文章,不少于600字。

  答案:

  一、(24分。每小题4分)

  1.【答案】B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语言表达的能力。

  【应试指导】这道题要从叙述角度的一致上考虑。

  本段字以“南天门”为叙述的中心,而A、C两项说的是“石刻”,先排除;D项的后半句说的是“对联”,前后叙述的对象改变了。只有B项承接上文先说“门外”,然后说“门两旁”,保持了叙述角度的一致。

  2.【答案】A

  【考情点拔】本题考查了辨识病句的能力。

  【应试指导】B项“培养”与“失足青年”搭配不当,应将“培养”换为“改造”;C项“安排”与“问题”搭配不当,可将“以及”改为“并讨论了”;D项搭配不当,批评教育和严肃处理的对象不应是事件,而应是人。

  3.【答案】B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应试指导】A项“安居乐业”指居住安定,乐于从事自己的职业,“人民的生活安居乐业”主谓不搭配;B项“少年老成”是指人虽年轻,却很老练,举动谨慎;C项“遍体鳞伤”指浑身都是伤痕,形容伤势很重,“全身”与“遍体”重复;D项“改头换面”指只在表面上有所改动,其内容却依然如故,“包装”与“头”面”意思重复。

  4.【答案】A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关联词语的运用能力。

  【应试指导】①句“只要……就……”是条件复句,表示充分关系,而句中意思是从正面强调必要条件,故“只有……才……”正确。②句中意思是“假如(如果)怎样,就不能怎样”,表假设关系,且句中意思并未发生转折,而是一种承接,故“如果……就……”正确;“即使……也……”虽然也是假设复

  句,但表转折关系,不符题意。所以应选A项

  5.【答案】C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识记现代汉语字形的能力。

  【应试指导】A项“缈”应为“渺”;B项“代”应为“贷”;D项“腊”应为“蜡”。

  6.【答案】C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识记现代汉语字音的能力。

  【应试指导】A项“悌”读“tì”,其余加点字都读“dì”;B项“媲”读“pì”,其余加点字都读“bì”;C项加点字全都读“yì”;D项“峙”读“zhì”,其余加点字都读“shì”。

  二、(16分,每小题4分)

  7.【答案】B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通过阅读把握文中相关信息的能力。

  【应试指导】B项错误,“写密信”本身的过程不属于“痕迹的应用”,将密信重新“显影”的过程才属于“痕迹的应用”。

  8.【答案】B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对说明文中重点内容的理解能力。

  【应试指导】由第二段可推理出B项正确。A、C、D三项在文中并未体现。

  9.【答案】B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通过阅读理解说明文概念的能力。

  【应试指导】A项“水印花纹”是痕迹;C项“龉齿”是人本身的痕迹;D项甲骨文的结构是古人造字留下来的痕迹;B项“根据固态物体‘热胀冷缩,的特性铸造铅字”是利用物理的原理。

  10.【答案】A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通过阅读全面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

  【应试指导】阅读短文可知“痕迹的研究目前正

  在逐渐形成一门科学”。“逐渐形成”指还没有形成,说明痕迹研究目前还处于初级阶段,A项正确。

  三、(25分)

  11.比喻 比拟(拟人)

  以读者熟悉的事物为喻体,使读者获得具体深刻的理解;用比拟赋予花人的感情和灵性,借以寄寓作者的感情,更好地感染读者。

  12.(1)指在“文ge”期间花被拔,很多好人被迫害,美好的东西受到粗暴的破坏。

  (2)指花旺盛的生命活力,生生不息,以及美战胜丑,正义战胜邪恶的定理是不改的。

  13.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14.本文是一曲美的颂歌,表达了作者对眼前美景、美好生活和时代的由衷赞颂。

  四、(25分)

  15.鄢陵侯彰征讨代郡,用田豫作为军师。军队驻扎在易水河北面,匈奴埋伏骑兵袭击汉军,士兵乱作一团,不知该怎么办。田豫凭借地形,用战车结成圆形阵式,在阵中布满弓手,在战车结合处布置疑兵。

  16.田豫主要是用做盗匪的思想工作,免除他们的死罪,使他们走向悔过自新之路等方法,来解决当地的盗匪问题的。

  17.田豫将鲜卑来使所送的礼物转送给了其他官员。表现了很高的从政艺术和清廉的品质

  18.侧面描写。通过“衾枕冷”、“窗户明”、“折竹声”

  等感官体验,从侧面表现了雪的冷与“重”。

  19.“夜深知雪重”,表冬夜寂静的环境;“时闻折竹声”,表彻夜无眠的孤寂。最后两句既写出了冬夜寂静的环境,也写出了作者彻夜无眠的孤寂心情。

  五、作文(60分)

  20.略。

【沪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附答案】相关文章:

2024人教版初一语文下册期末试卷及答案06-14

四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附答案01-31

沪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名师教案10-18

八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试卷答案07-01

八年级语文下册试卷附答案01-21

八年级下册语文试题(附答案)04-11

沪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火烧云06-03

一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试题沪试题教版02-07

塞下曲沪教版高一下册语文教案10-23

初一上册语文期末试卷(附答案)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