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文言文锦集(15篇)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经典文言文

时间:2024-09-02 09:39:33 文言文名篇 我要投稿

经典文言文锦集(15篇)

  在年少学习的日子里,我们总免不了跟文言文打交道,其实,文言文是相对现今新文化运动之后白话文而讲的,古代并无文言文这一说法。是不是有很多人没有真正理解文言文?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经典文言文 ,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经典文言文锦集(15篇)

经典文言文 1

  文言文

  水仙一花,予之命也。予有四命,各司一时:春以水仙兰花为命;夏以莲为命;秋以秋海棠为命;冬以腊梅为命。无此四花,是无命也。一季夺予一花,是夺予一季之命也。

  水仙以秣陵①为最,予之家于秣陵,非家秣陵,家于水仙之乡也。记丙午之春,先以度岁无资,衣囊质②尽,迨③水仙开时,索一钱不得矣。欲购无资,家人曰:“请已之,一年不看此花,亦非怪事。”予曰:“汝欲夺吾命乎?宁短一岁之寿,勿减一岁之花。且予自他乡冒雪而归,就水仙也。不看水仙,是何异于不反金陵,仍在他乡卒岁乎?”家人不能止,听予质簪珥④购之。

  翻译

  水仙这种花,是我的命。我有四条命,各自存在于一年的一个时节:春天以水仙、兰花为命,夏天以莲花为命,秋天以秋海棠为命,冬天以蜡梅为命。如果没有这四种花,也就没有我这条命了,如果哪一季缺了这一种花,那就等于夺去了我这一季的命。

  水仙花数南京的`最好了,我之所以把家安在南京,并不是为了在南京安家,而是为了在水仙的故乡安家。记得丙午年的春天,当时穷困潦倒,无富余钱财过年,等到水仙花开的时候,没钱购买。家人说我要自己克制,一年不看水仙花也没什么可奇怪的。我说:难道你们是要夺去我性命么?我宁可少掉一年的寿命,也不想一个季节没有花的陪伴。况且我从他乡冒着大雪回到南京,就是为了看这水仙花。如果看不到,岂不是不如不回来南京,就呆在他乡过年算了?家人劝不过我,给了我玉饰去换水仙花了。

  注释

  ①秣陵:指南京。

  ②质:抵押。

  ③迨:等到。

  ④珥:用玉做的耳饰。

  赏析

  《水仙》是清代文学家李渔所著的一篇文言文。

  文中两次提到“家人”,就从侧面反映出“我”的爱花如命。同时文中的首段也提到“一季夺予一花,是夺予一季之命也”,更体现出作者对水仙的喜爱溢于言表。

  作者简介

  李渔(1611-1680),初名仙侣,后改名渔,字谪凡,号笠翁。汉族,浙江金华兰溪人。明末清初文学家、戏曲家。18岁补博士弟子员,在明代中过秀才,入清后无意仕进,从事著述和指导戏剧演出。后居于南京,把居所命名为“芥子园”,并开设书铺,编刻图籍,广交达官贵人、文坛名流。著有《凰求凤》、《玉搔头》等戏剧,《肉蒲团》、《觉世名言十二楼》、《无声戏》、《连城壁》等小说,与《闲情偶寄》等书。

经典文言文 2

  《绿色生活》——王云飞

  呱呱小,但牛[dòng],至於弱冠,不明犍[jiān] 。[cǐ]之豚,日食其[bā]。洎[jì]其成立,未[jiān jiā]。每[niè][chán][nào],然竟不知其[qūn]兔。方彼之,[zhú]之,非[huánhuì]之中所得也。

  今北方久[ōu],瀵[fèn][guǐ][zhòu]眢[yuān],坌[bèn][fó],[dào]天[hū]日。土地皴[cūn]崩,罅[xià]可容人。南疆霈[pāng pèi],洚水肆虐,此之,茅舍走。欲苫(shàn)不能,啼口立啾啾[jiū] 。

  凡此,非天之咎。

  君不[zhuó][pián]焚樟,岵[hù]之屺[qǐ],睇眄[miàn]之下,山[wù],百尺[yún],化竹著。於彼幼蛇,[gé]不盈寸,巴蛇王虺[huǐ],化[pán]。[lu],上格池,地,以其[zī]。然千丈方,菔不生,九天之上,星河不。

  呼!漫山,遍地罘。此天也?人也!河海黟[yī]然,水仍,此天也?人也!木[算刂]竹,[guō][juàn]待,以至鹿不得走,不得,不得[qún],不。此天也?人也!

  翕合[lì],日。天不,水不清。未有,天何暝暝?赤既出,耀。看天下,不下,,此之,何青天?

  所幸者,人知之也,人更之也。然,上作法,下何未可知也。

  今天下多。北井[shēn],主至,孔俱[mò]。南域之霖,大禹存,只得扼腕而息。人不咎己而咎旱魃,不[qiào]己而共工。未之可也。所,不可。思子後代,人己知之。然行之效,堂者思之,[ān ē]之徒,不[hù],之大蠹,捐而必究。

  吾所思者,河泮水,槐蓁蓁,町疃[tuǎn],柳榆其[lì]。屮[chè]葳蕤,柳而人不,草而不,日[dai]之,斐斐巷之,目不,鼻不再鼽[qiú],不人,然。

  人者,天地孕育。今其反物,此獍也。今其不宜,,修之道以世。

  今吾於此,所思者,舍旁早蟠一株,今唪唪,枝水上,舴艋,扌玄其落桃,投於。坐杏下,童嬉於下,延於[gāi],[è]腕而惜水中未置菱藕株。燠[yù]之,而可摘菱[zuì],之[zhān],以奉房。

  译文:

  初生小孩,只知喝牛的奶;到二十岁,不知牛的形状。肥壮的猪,每天吃它的肉;到了成年,不能分辨公母。常常啃吃兔肘,然而最终不知完整的兔貌。在那时候,惊诧的神态,不是街市之中能够看见的。

  现今北方久旱,泉涸井枯,尘埃飘拂,遮天蔽日。土地枯裂,缝隙大可容人。南疆大雨滂沱,洪水肆虐。在这样的水灾中,草舍都被冲走。想修缮而不能,只能啾啾地啼哭。

  凡是这样的异象,并非上天的罪过。

  君不见砍伐树木焚毁森林,草木葱郁的`山变得荒芜。极目远望,万山都光秃秃的。百尺高的竹子,做成了竹帛书纸。对于那些小蛇,粗不足一寸,(与)剧毒蛇王,都成为盘中美味。追捕杀气,直上瑶池。贫穷之地招徕商贾,以增加他们的财富。然而方圆数里,萝卜不能生长,九天之上,星河不能看见。

  哎!漫山遍野都设下天罗地网。这是天灾吗?是人祸啊!河海黯然失色,浊浪仍然滔天,这是天灾吗?是人祸啊!砍木伐竹,张弓等兽,以至鹿不能逃,鸟不能飞,蚁不能居,……不能看见。这是天灾吗?是人祸啊!

  开合浊气,整天飞扬。天不再蓝,水不再清。没有乌云,天空为何阴暗?旭日升起,照耀无光。看人间,鸟飞不敢落下,少见野兽奔跑,在这样的时候,哪里是青天?

  庆幸的是人知道这种灾难,人能够改变这样的状况。然而,国家制订法令,民众几个遵守,就不知道了。

  而今天下多灾多难。北国井枯,(即使)阵主又到,(也只)当与孔张一齐自刭;南疆大水,(即使)大禹还活着,(也)只能扼腕叹息。人们不归罪于自己而归罪于干旱,不责备自己却责备天神。不可这样做啊!街市信步,不能够悠闲,应当想到子孙后代,他人和自己都知道结果的严重。然而力行改变,则是那些当权者要思考的。犹豫小人,弃不足惜;国家蛀虫,逃必追究。

  我所梦想的是,河流清澈,杨槐青翠,田园秀丽,柳榆葱笼。芳树丛丛野草茂盛。看见柳枝,但人们不折;看到草坪,但众人不踏。每天驾着马车,飞扬在街巷之间,眼睛不再昏暗,鼻子不再堵塞,鸟不怕人,鱼游悠然。

  人是天地所生。现在反而残害万物,这(如同)是生下来就吃母亲的野兽。现在不能悔悟,遗祸子孙。应当作长远之计来福荫万代。

  今天我在此执笔,所梦想的是,屋旁长有早蟠桃一株,今当吟唱它的枝斜垂水边,应当再驾小舟,拾起它落下的桃子,放在帽里。坐在银杏树下,观看儿童在树下嬉戏,……,扼腕叹惜水中没有种植棱藕几株。炎热的时候,就可以摘菱采莲,烧煮莲粥,奉给亲人。

经典文言文 3

  向因涉顿,凭观川陆;遨神清渚,流睇方曛;东顾五州之隔,西眺九派之分;窥地门之绝景,望天际之孤云。

  长图大念,隐心者久矣!南则积山万状,负气争高,含霞饮景,参差代雄,淩跨长陇,前后相属,带天有匝,横地无穷。东则砥原远隰,亡端靡际。

  寒蓬夕卷,古树云平。旋风四起,思鸟群归。

  静听无闻,极视不见。北则陂池潜演,湖脉通连。

  苎蒿攸积,菰芦所繁。栖波之鸟,水化之虫,智吞愚,强捕小,号噪惊聒,纷乎其中,西则回江永指,长波天合。

  滔滔何穷,漫漫安竭!创古迄今,舳舻相接。思尽波涛,悲满潭壑。

  烟归八表,终为野尘。

经典文言文 4

  原文:

  其弟守代州(治雁门,今山西代县)刺史,辞之官,教之耐事。师德:“吾备位宰相,汝复为州牧,荣宠过盛,人所疾也,将何以自免?”其弟曰:“自今虽有人唾某面,某拭之而已,庶不为兄忧。”师德忧:“此所以为吾忧也!人唾汝面,怒汝也;汝拭之,乃逆其意,所以重其怒。夫唾,不拭自干,当笑而受之。”(《资治通鉴卷第二百五》)

  译文:

  在唐朝有一位以仁厚宽恕、恭勤不怠闻名于世的宰相娄师德。 有一次娄师德的弟弟被任命为代州刺史。临行,娄师德说:“我的才能不算高,但做到宰相。现在你呢,又去做很高的地方官。有点过份了,人家会嫉妒我们,应该怎样才能保全性命呢?”他的弟弟跪下说:“从今以后,即使有人把口水吐到我脸上,我也不敢还嘴,把口水擦去就是了。我以此来自勉,绝不让你不放心。”娄师德说:“这恰恰是我最担心的。唉,人家拿口水唾你,是人家对你发怒了。如果你把口水擦了,说明你不满。不满而擦掉,使人家就更加发怒。应该是让唾沫不擦自干。怎么样?”他弟弟会心地笑了。这就是娄师德“唾面自干”的故事

  故事来源

  一次,他跟李德昭一同入朝。娄师德因为身体肥胖,行动缓慢。李昭德多次等他,他都不能跟上,于是很不耐烦,怒骂道:“真受不了你这个杀千刀的乡巴佬。”娄师德听后,不但不生气,反而笑着从容回答道:“如果我娄师德都不算乡巴佬,那还有谁是乡巴佬呢?” 娄师德升为纳言平章政事(宰相)后,一次外出巡察屯田。下属都已先行启程,娄师德因为脚疾,便坐在光政门外的大木头上等待坐骑马匹的到来。这时,有个县令因为不认识他,自我介绍后,就跟他并排坐在大木头上。县令的手下人远远瞧见,赶忙跑过去告诉县令,那人是纳言。县令大惊失色,赶忙站起来赔不是,口称:“死罪!”娄师德不但没有跟他计较,反而跟他开了几句轻松的玩笑。

  到灵州(在今天宁夏灵武西南)后,娄师德在驿站吃完饭,便让人牵马过来。娄师德手下判官对驿站的接待很不满意,发牢骚说:“想要点喝的'东西都不给,招待太差了。”娄师德就对他说:“我虽然已经上马了,但是还要帮你收拾一下他们。”于是叫来驿长,批评道:“判官跟纳言有什么分别呢?你们为什么不给他汤水喝?拿棒子来。”吓得驿长连忙叩头。娄师德说:“我真想打你一顿。大使打驿将,小事一桩,你挨了打,只是名声不太好听。我若是告诉你们州县长官,你就性命难保了。这一次便宜你,先放过你。”驿长叩头如捣蒜,汗流满面,狼狈而去。娄师德望着他的背影,对判官说:“帮你收拾过他了。”众人见状,感慨不已。

  娄师德的弟弟被任命为任代州(今山西代县)刺史,将要赴任时,娄师德问他:“我没有什么才能,却占着着宰相的位置。现在你又被任命为一州的长官,我们兄弟俩得到的荣耀宠爱实在是太多了,这容易引起他人的嫉妒,你用什么办法避免祸害呢?”他弟弟就跪下说道:“从今往后,如果有人向我脸上吐唾沫,我就自己擦干唾沫,不跟他们冲撞。这样大概可以不让哥哥担忧了吧?”不料,娄师德听后却说:“你这样做更加叫我担忧!别人唾了你的脸,是因为生你的气,你擦了唾沫,这违反了他人的意愿,只能加重他人的愤怒。应该这样,他人朝你脸上吐唾沫,你不要擦,让它自己风干,并且还要笑着接受他人的唾沫。”——“唾面自干”这个成语便来自这里

经典文言文 5

  【原文】

  予少时读书,一见辄能诵。暗疏之,亦不甚失。然负此自放,喜从滑稽饮酒者游。旬朔之间,把卷无几日。故虽有强记之力,而常废于不勤。

  比数年来,颇发愤自惩矣,悔前所为;而聪明衰耗,殆不如曩时十一二.每阅一事,必寻绎数终,掩卷茫然,辄复不醒.故虽有勤劳之苦,而常废于善忘。

  嗟夫!败吾业者,常此二物也。比读《齐史》,见孙搴答邢词曰:”我精骑三千,足抵君羸卒数万.”心善其说,因取”经””传””子””史”之可为文用者,得若干条,勒为若干卷,题曰《精骑集》云。

  噫!少而不勤,无知之何矣。长而善忘,庶几以此补之。

  【译文】

  我年轻时读书,看一遍就能背诵,默写它,也不会有多大的错误。依仗这样的本事就放任自流,喜欢和巧言善辩、喝酒的人交往,一个月,没有几天在看书。所以,即使有很强的记忆力,也常常荒废在不勤奋上。

  近几年来,非常勤奋,后悔以前的所作所为;然而聪明已经耗尽,大概不如以前的十分之二,每看一件事,心中反复推敲几遍,合上书还是感到茫然不知,就又不知道了。所以即使有勤奋刻苦的辛劳,却常常荒废在善忘,嗨!损害我的`学业的,常常是这两种情况。最近读《齐史》,看到孙摩答邢词中有这样的句子:“我精骑三千,足敌君羸卒数万。”

  心中赞同喜欢这个说法,于是摘取了“经”、“传”、“子”、“史”中在写文章时可以用到的语句,摘录几千条,编为几卷,取名为《精骑集》。

  啊!年轻时不勤奋,无可奈何啊。成年后善忘,也许可以用这个来补救吧。

  【注释】

  ① 本段文字选自北宋婉约派词人秦观的《精骑集·序》。秦观,字少游,号淮海居士,高邮(今属江苏)人,“苏门四学士”之一。

  ② 辄:常常。

  ③ 诵:记诵,记熟。

  ④ 暗疏:默写。

  ⑤ 负:依仗。

  ⑥ 自放:放,放纵。即放纵自流。

  ⑦ 滑稽滑稽:诙谐善辩。指行为放荡、玩世不恭的酗酒者。

  ⑧ 旬朔:古时十日为一旬,泛指较长的时间。旬,十天。朔,农历的每月初一,也指一个月。

  ⑨ 把卷:看书。

  ⑩ 比:近,近来。

  11 惩艾:惩:戒止、警戒;艾读yì。即惩治过错,警戒将来。

  12 殆:大概、恐怕。

  13 曩时:昔日。

  14 十一二:十分之一二。

  15 必寻绎数终:寻绎:思考。数终:多遍,多次。从头到尾翻阅数次。

  16 辄:总是,就。

  17 省:懂得、明了,此处指记住。

  18 善忘:健忘。

  19 孙搴答邢:北齐的大将。

  20 精骑:精锐的骑兵。

  21 赢卒:疲弱的士兵。

  22 经:儒家经典,如《论语》、《孟子》、《周易》等。

  23 传:人物转记作品。

  24 子:诸子百家。

  25 勒:编。庶几:差不多。

经典文言文 6

  1、文言文很精彩。这是无疑的。构成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是文言文。由此可见中国的现代文明历史还是很短的,解构或者解读传统文化还是现代化的必要,因为传统智慧的继承建立于对文言的正确解读。

  2、文言文是知识。对,因为文言文已经不再是语言,它纯粹是文字。但文言文是知识,甲骨文也是知识,为什么就不学甲骨文呢?对了,正是因为甲骨文是更原始的文字,所以文言文是进一步学习甲骨文等等传统高级文字(学)的基础。

  3、文言文也是技巧。汉语的表述、描绘、组合、转变、喻式、铺比、推演……,在思想的表达上充分承载了汉文明的风格。掌握文言文物理结构,对现代汉语的理解比较精深,对新汉语的构造将有“法”可依。

  4、“文言文”是“白化文”的相对。这个词的结构是这样的`:文言-文。第一个“文”是“文字”,“言”是语言。“文言”则指“文字化了的语言”。

  它说明两层意思:

  其一,指明文言文本是一种语言;

  其二,这个语言后来被文字化了。“被文字化了”的语言也有两重含义:

  其一,可以有语言但没有文字的文化,比如大多数少数民族只有语言没有文字;

  其二,语言功能退出生活,以文字的形式成为历史。

  “文言文”的字面意思,应该是:被文字化了的语言的一种文体。后面那个“文”指文体。

  那么文言文除了在考古研究之外,还有什么“前途”吗?或者说,还会有什么生活的应用价值?我想是有的。在传统形式的生活淡化出现代社会时,只不过人们忽略了一些边缘地区的社会生活,才造成现代应用对文言文的怀疑或者忽略。比如在宗教建设中,某些碑刻仍然会用文言文撰写,仍然采用书法书写,使用工具镌刻。篆书的应用也大多如此。 再放大去看,古典诗词都属于“文言”一类,它们在生活中并没有远离我们而去。只是在语言形态上,之乎者也离开了口头,成为文字之后,显然它对技巧的推敲,表意的扩展,有了确实的规范要求。它的“前途”,就在它的应用,也在它能唤醒含混的词源与典故。可以说,前途看好。

  “文言文”这个名词也可以涵载语言与文字之间在文化历史上的相互关系。某种形式上,一旦某种语言——包括方言——被“文”化,文字化,也就是书面化,其语言魅力顿减,而文字功能倍增。因为语言通常是口头相传,与生活密切相关,语言尚未进入文化状态,它是对生活经验的一种保留,没有文字的扩展性能。

  我们在阅读文言文的过程中,不免会产生一种错觉:古时人说话也是这么说的么?我想这可以用现在时态下书面语与口头语在表述上的不同来“感受”,它们之间在结构上规则上并无大的区别。也可以推测,古人说话只不过比文言文更随意,更白化通俗而已,“三言两拍”也可以做参考了。至于现在我们阅读文言文,当然不代表在重复古人的说话,而是在朗诵或者默读一种文体。

经典文言文 7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huì)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zhuó)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wéi)是其智弗若与(yú)?曰:非然也。

  ——选自《孟子·告子》

  翻译

  弈秋是全国最善于下棋的人。让他教两个人下棋,其中一个人专心致志,一心一意,聚精会神,只听弈秋的'教导;而另一个人虽然也听讲,可是心里却想着天上有天鹅要飞过来,便想拉弓搭箭去射它。这个人虽然同前一个人一起学习,成绩却不如那个人。有人说,是他的智力不如前一个人吗?回答:并非这样。

  注释

  弈①秋②,通国③之④善⑤弈者也。

  使⑥弈秋诲⑦二人弈,其⑧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⑨;一人虽听之⑩,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zhuó)而射之。

  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21)智弗若与(22)?

  曰(23):非(24)然(25)也。

  1、弈:下棋。

  2、秋:人名。

  3、通国:全国。

  4、之:的。

  5、善:善于,擅长。

  6、使:让。

  7、诲:教导。

  8、其:其中。

  9、惟弈秋之为听:只听弈秋(的教导)。

  10、之:指弈秋的教导。

  11、鸿鹄:天鹅。

  12、将至:将要到来。

  13、思:想。

  14、援:引,拉。

  15、缴:古时指带有丝绳的箭 。

  16、之:天鹅。

  17、之:他,指前一个人。

  18、弗若:不如,比不上。

  19、矣:了。

  20、为:因为。

  21、其:他的,指后一个人。

  22、与:文言助词。

  23、曰:说。

  24、非:不是。

  25、然:代词,这样。

经典文言文 8

  一、【而】

  1、连词:可连结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1)、表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译作“和”或“及”或“又”。如:

  闻善而不善,皆以告其上。(《墨子?尚同》)

  以管仲之圣而隰朋之智,至其所不知,不难师于老马与蚁。(《韩非子?说林》)

  剑阁峥嵘而崔嵬。(《蜀道难》)蟹六跪而二螯。(《劝学》)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2)、表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如:

  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廉颇蔺相如列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3)、表承接关系。一般不译,有时译作“就”“才”“接着”。如: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石钟山记》)

  (4)表转折关系。可译作“但是”“却”。如: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屈原列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

  (5)表假设关系,可译作“如果”、“假如”。如:

  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子产而死,谁其嗣之?(《左传?襄公三十年》)

  (6)表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词,可不译,有时译作“地”。如:

  吾恂恂而起。(《捕蛇者说》)吾尝终日而思矣。(《劝学》)

  (7)表示因果关系,译作“因而”“所以”如:

  表恶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战》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8)表示目的关系,一般译作“来”,或不译。如:

  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

  (9)为下文提出更甚的事情作衬托,译作“还”“尚且”常与“何况”“而况”相呼应,表递进。如:

  夫一麑而不忍,又何况于人乎?(《淮南子?人间》)

  夫禽兽之愚,而不可妄致也,而况于火食之民乎?(尸子《明堂》)

  2、代词:只用作第二人称,通“尔”,一般作定语,译作“你的”,也可作主语,译作“你”。如:①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②若欲死而父,即前斗。《书博鸡者事》③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④余知而无罪也。(《左传?昭公二十年》)

  3、通“如”:好像,如同。如:军惊而坏都舍。(《察今》)

  [而已]罢了。复音虚词,表示“限止”,语气助词。例: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口技》)

  [而后]才,方才。例:①三月而后成。②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出师表》)

  [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例:①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石钟山记》)②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庖丁解牛》)

  二、【何】

  1、疑问代词

  (1)单独用作谓语,问原因,后面带有语气助词“哉”“也”。译作“为什么”

  “什么原因”。如: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

  (2)用作前置的宾语,问处所或事物,译作“哪里”“什么”,译时“何”要后置。如:

  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战》)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3)用作定语。译作“什么”“哪”。如:

  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其间旦暮闻何物?(《琵琶行》)

  (4)用作状语,常表示反问。译作“为什么”“怎么”。如:

  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2、副词:表程度,常用在形容词前。译作“怎么”“多么”“怎么这样”。如: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李白《古风十九首?其三》)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石壕吏》)

  3、构成复音虚词“何如”“何以”。

  (1)“何如”即“如何”,常用于疑问句中,表疑问。译作“怎么样”“什么样”。如:

  今日之事何如?(《鸿门宴》)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五人墓碑记》)

  (2)“何以”即“以何”,常用于疑问句中作状语。译作“拿什么”“凭什么”。如:

  何以哉?(《曹刿论战》)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庄暴见孟子》)

  (3)“奈何”,常用于疑问句中作谓语或状语。译作“怎么办”“为什么”。如:

  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鸿门宴》)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阿房宫赋》)

  三、【乎】

  1、语气助词

  (1)表疑问语气。译作“吗”“呢”。如:

  儿寒乎?欲食乎?(《项脊轩志》)欲安所归乎?(《赤壁之战》)

  (2)表反问语气。相当于“呢”。如:

  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师说》)

  然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乎?(《赤壁之战》)

  (3)表猜度语气。译作“吧”。如:

  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庄暴见孟子》)

  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崤之战》)

  (4)表感叹语气。译作“啊”“呀”。如:

  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捕蛇者说》)

  美哉乎,山河之固!(《史记?吴起列传》)

  2、介词:用法相当于“于”。如: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醉翁亭记》)

  吾又何怨乎今之人。(《九章?涉江》)生乎吾前……(《师说》)

  3、作形容词词尾。如:

  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庖丁解牛》)

  四、【乃】

  1、副词

  (1)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可译作“就”“这才”“于是”等。如:

  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曹刿论战》)

  悉使羸兵负草填之,骑乃得过。(《赤壁之战》)度我至军中,公乃入。(《鸿门宴》)

  (2)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是逆转相背的。译作“却”“竟然”“反而”等。如:

  而君幸于赵王……今君乃亡赵走燕。(《廉颇蔺相如列传》)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石钟山记》)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师说》)

  (3)表示对事物范围的一种限制。译作“才”“仅”等。如:

  臣乃敢上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项羽本纪》)

  (4)用在判断句中,起确认作用。译作“是”“就是”。如:

  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赤壁之战》)嬴乃夷门抱关者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2、人称代词:第二人称,作定语或主语,译作“你的”“你”,不作宾语。如: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今欲发之,乃肯从我乎?(《汉书?翟义传》)(发:发兵)

  五、【其】

  1、人称代词

  (1)作第三人称代词。可代人、代事物,作领属性定语。译作“他(们)的”“它(们)的”。

  如: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廉颇蔺相如列传》)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

  (2)作第三人称代词。一般代人,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译作“他”。如:

  秦王恐其破璧。(《廉颇蔺相如列传》)(“其破璧”主谓短语作宾语)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其闻道”主谓短语作主语)

  (3)活用为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译为“我的”“我(自己)”或者“你的”“你”。如:

  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赤壁之战》)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故以为其爱不若燕后(《触龙说赵太后》)

  (4)指示代词。表远指,作定语。译作“那”“那个”“那些”“那里”。如:

  则或咎其欲出者。(《游褒禅山记》)今操得荆州,奄有其地。(《赤壁之战》)

  (5)指示代词。译作“其中的”,后面多是数词。如:

  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石钟山记》)其一人专心致志。(《弈秋》)

  2、副词:放在句首或句中,常和句末的语气助词配合,表语气。相应译作“大概”

  “难道”“还是”“可要”等,或省去。如:

  其皆出于此乎?(《师说》)(表猜度,译作“大概”)

  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表反问,译作“难道”)

  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烛之武退秦师》)(表祈使,译作“还是”)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表期望,可省去不译)

  3、连词

  (1)表选择,两个“其”连用。译作“是……还是……”。如:

  其然乎,其不然乎?(韩愈《祭十二郎文》)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

  (2)表假设,译作“如果”。如:

  沛然下雨,则苗浡然兴之矣。其若是,孰能御之?(《孟子见梁襄王》)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故哉?(《送东阳马生序》)

  4、助词,起调节音节的作用,可不译。如: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

  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离骚》)

  六、【且】

  1、连词

  (1)表递进关系。译作“而且”“尚且”“再说”,如:

  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廉颇蔺相如列传》)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鸿门宴》)且将军大势可以拒操者,长江也。(《赤壁之战》)

  (2)表并列关系。一般连接两个动词或形容词。译作“一边”“又”,如:

  河水清且涟漪。(《伐檀》)凡四方之士无有不过而拜且泣者。(《五人墓碑记》)

  先生仓卒以手搏之,且搏且却。(《中山狼传》)

  2、副词

  (1)表动作或情况就要发生。译作“将”“将要”。如:

  不出,火且尽。(《游褒禅山记》)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2)表接近某个时间或数字。译成“快要”“将近”。如: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愚公移山》)率其党且万人降匈奴。(《汉书?匈奴传》)

  (3)表短暂时间。译作“暂且”“姑且”。如: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石壕吏》)誓不相隔卿,且暂还家去。(《孔雀东南飞》)

  七、【若】

  1、代词

  (1)、作第二人称。做主语或定语。译作“你”“你的”。如:

  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鸿门宴》)

  若毒之乎?(《捕蛇者说》)更若役,复若赋。(《捕蛇者说》)

  (2)、表近指。相当于“这”“这样”“如此”如:

  南宫适出,子曰“君子哉若人!”(《论语?宪问》)

  2、连词

  (1)、表假设。译作“如果”“假如”。如:

  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赤壁之战》)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赤壁之战》)

  (2)、表选择:可译作“或”“或者”。如:

  以万人若一军降者,皆万户。(《汉书?高帝记》)时有军役若水旱……(《汉书?食货志》)

  3、动词,像,好像。如:视之,形若土狗,梅花翅,方首,长胫,意似良(《促织》)

  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齐桓晋文之事》)其若是,孰能御之。(《孟子见梁襄王》)

  八、【所】

  1、助词:放在动词前,同动词结合,组成“所”字结构;“所”字结构是名词性短语,表示“所……的人”“所……的事物”“所……的情况”等。如:

  会征促织,成不敢敛户口,而又无所赔偿(《促织》)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

  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陈情表》)臣所过屠者朱亥(《信陵君窃符救赵》)

  2、“为”和“所”呼应,组成"为……所……"的格式,表示被动。如:

  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信陵君窃符救赵》)

  仆以口语遇遭此祸,重为乡党所笑,以污辱先人(《报任安书》)

  ⒊“所以”连用

  ⑴、表原因,译作“……的`原因”。如: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出师表》)

  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⑵、表根据、依靠或凭借,译作“……的根据”“……的方法“靠他来”“用来”等。如:

  先王之所以为法者,何也?(《察今》)吾知所以拒之矣,吾不言。(《公输》)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师说》)

  4、名词:表处所,地方。如: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陈涉世家》)成反复自念,得无教我猎虫所耶?(《促织》)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九、【为】

  1、介词:表被动时读二声,其它读四声。

  (1)表对象。译作“向”“对”等。如: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为之涕。(《触龙说赵太后》)

  (2)表替给。译作“替”“给”等。如:

  当横行天下,为汉家除残去秽……(《赤壁之战》)

  会其怒,不敢献,公为我献之。(《鸿门宴》)

  (3)表时间。译作“当……的时候”如:

  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晏子使楚》)

  为其贫也,使之有屋庐而多禄廪。(王安石《上执政书》)

  (4)表目的。译作“为着”“为了”。如: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史记?货殖列传》)

  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而为之。(《孟子?告子上》)

  (5)表原因。译作“因为”“由于”。如:

  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天论》)

  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庖丁解牛》)

  (6)表被动。译作“被”,“为”引进的是动作行为的施动者,有时也可不出现施动者,有时跟“所”结合,构成“为所”或“为……所”被动式。如:

  身死国灭,为天下笑,(《过秦论》)贤能为之用。(《隆中对》)

  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屈原列传》)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赤壁之战》)

  2、助词:读二声,放在疑问句末,表反问,译作“呢”。如:

  如今人方为刀俎……何辞为?(《鸿门宴》)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季氏将伐颛臾》)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屈原列传》)

  十、【焉】

  1、语气助词:用在句末,表陈述或反问语气,用在句中,表提顿,相当于“也”。一般译作“嘛”“呢”“呀”等。也可不译。如: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六国论》)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齐桓晋文之事》)

  则牛羊何择焉?(《齐桓晋文之事》万钟于我何加焉?(《鱼我所欲也》)

  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庄子?秋水》)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否焉。(《师说》)

  2、代词

  (1)相当于“之”,作宾语。如:

  惟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捕蛇者说》)犹且从师而问焉。(《师说》)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2)疑问代词。作状语,译作“怎样”“哪里”等。如:

  未知生,焉知死?(《论语》)割鸡焉用牛刀?(《论语》)

  3、兼词。一种兼“于+何”,作状语,译作“在哪里”。一种兼“于+是”或“于+之”,用在句末作补语,译作“在那里”,如:

  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曹刿论战》)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在其中)(《论语》)吾舅死于虎,吾夫又死焉。(《礼记?檀弓下》)

  集土成山,风雨兴焉。(《劝学》)

  4、作词尾。译作“……的样子”。如:

  盘盘焉,困困焉……(《阿房宫赋》)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石钟山记》)

经典文言文 9

  我回想自己在年幼的时候,能睁大眼睛直视太阳,视力好极了,每遇见细小的东西,一定要仔细观察它的纹理,所以常常能感受到超脱事物本身的.乐趣。

  夏夜里,蚊群发出雷鸣似的叫声,我心里把它们比作群鹤在空中飞舞,这么一想,眼前果真就出现了千百只白鹤;抬头看着它们,连脖子也变得僵硬了。我又留几只蚊子在白色帐子里,慢慢地用烟喷它们,使它们冲着烟边飞边叫,构成一幅青云白鹤图,果真像鹤群在青云边上发出叫声一样,这使我感到高兴极了。

  我常在土墙高低不平的地方,在花台上杂草丛生的地方,蹲下身子,使身子跟台子一般高,把丛草当成树林,把虫子、蚊子当成野兽,把土块凸出部分当成丘陵,低陷部分当成山沟,我便凭着假想在这个境界中游览,愉快而又满足。

  有一天,我看见两只小虫在草间相斗,(便蹲下来)观察,兴味正浓厚,忽然有个极大极大的兽拔山倒树而来,原来是一只癞虾蟆,舌头一吐,两只小虫全被它吃掉。我那时年纪很小,正看得出神,不禁哇的一声惊叫起来。待到神智恢复,捉住癞虾蟆,抽了它几十鞭子,把它赶到别的院子去。

经典文言文 10

  ①<动>因袭;遵循。《过秦论》:“蒙故业,~遗策,南取汉中。”

  ②<动>接续。《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加之以师旅,~之以饥馑。”

  ③<动>依照。《庖丁解牛》:“批大郤,导大窾,~其固然。”

  ④<动>顺应。《察今》:“变法者~时而化。”

  ⑤<名>原因;机会。《孙雀东南飞》:“于今无会~。”

  ⑥<介>介绍动作行为发生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谏太宗十思疏》:“恩所加,则思无~喜以谬赏。”

  ⑦<介>介绍动作行为的依据,可译为“依靠”、“凭借”。《廉颇蔺相如列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⑧<介>介绍动作行为的对象,可译为“依照”、“根据”。《核舟记》:“罔不~势象形,各具情态。”

  ⑨<介>介绍动作行为发生的.条件,可译为“趁机”、“趁着”。《鸿门宴》:“请以剑舞,~击沛公于坐。”

  ⑩<副>就;于是。《鸿门宴》:“贡王即日~留沛公与饮。”

  ⑾<连>因为;于是。《雁荡山》:“祥符中,~造玉清宫,伐山取材,方有人见之。”《屈原列传》:“上宫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谗之。”

  【因革】沿袭旧习惯和创造新方法。

  【因袭】继承。

经典文言文 11

  1 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论语)

  2 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元·高明·琵琶记)

  3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李白)

  4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唐·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5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短歌行》)

  6 百年光阴,如驹过隙。(选自《增广贤文》)

  7 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杜甫)

  8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9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三国·曹植·七步诗)

  10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唐·杜甫·寄本十二白二十)

  11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唐·白居易·琵琶行)

  12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宋·苏轼)

  13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中庸)

  14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

  15 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司马迁)

  16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论语·述而)

  17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

  18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荀子·劝学)

  19 不见年年辽海上,文章何处哭秋风。(唐·李贺·南国)

  20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东晋·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21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后汉书·班超传)

  22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宋·苏轼·题西林壁)

  23 不是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元·高明·琵琶记)

  24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明·王冕·墨梅)

  25 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园。(孟子)

  26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范仲淹)

  27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唐·贺知章·咏柳)

  28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唐·罗隐·蜂)

  29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东晋·陶渊明·饮酒)

  30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管子·论积贮疏)

  31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南朝·刘勰·文心雕龙)

  32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唐·白居易·琵琶行)

  33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唐·王维·观猎)

  34 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吕氏春秋》)

  35 差以毫厘,谬以千里。(《汉书》)

  36 柴门闻狗吠,风雪夜归人。(唐·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37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南朝·王籍·入若耶溪)

  38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唐·李白·行路难)

  39 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换旧人。

  40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41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李清照)

  42 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43 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宋·文天祥·扬子江)

  44 沉舟侧畔千帆进,病树前头万木春。(唐·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

  45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东晋·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

  46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诸葛亮《前出师表》)

  47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北齐·杜弼·檄梁文)

  48 吃一堑,长一智。

  49 持之有故,言之成理。(荀子·非十二子)

  50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楚辞·卜居)

  51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唐·李白·宣州谢朓饯别校书叔云)

  52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沾襟。(唐·杜甫·蜀相)

  53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宋·陆游·书愤)

  54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

  55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唐·杜甫·绝句)

  56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唐·李商隐·无题)

  57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唐·韦应物·滁州西涧)

  58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唐·韩翃·寒食)

  59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唐·孟郊·登科后)

  60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宋·王安石·泊船瓜州)

  61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唐·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62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唐·孟浩然·春晓)

  63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宋·叶绍翁·游园不值)

  64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唐·李白·送友人)

  65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那得几回闻。(唐·杜甫·赠花卿)

  66 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陈毅)

  67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礼记·礼运)

  68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宋·苏轼·念奴娇·赤壁之战)

  69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唐·王维·使至塞上)

  70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唐·李贺·马诗)

  71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唐·李白·上李邕)

  72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唐·白居易·琵琶行)

  73 大丈夫宁可玉碎,不能瓦全。(《北齐书》)

  74 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杜甫)

  75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

  76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宋·苏轼·水调歌头)

  77 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史记》)

  78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新唐书·元行冲传)

  79 道不拾遗,夜不闭户。(战国策·秦策)

  80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辛弃疾)

  81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公孙丑)

  82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南朝·刘勰·文心雕龙)

  83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宋·朱熹·春日)

  84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唐·刘禹锡·竹枝)

  85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唐·杜牧·赤壁)

  86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西晋·陈寿·三国志)

  87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唐·杜甫·奉赠韦左丞二十二韵)

  88 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

  89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

  90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礼记·杂记)

  91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92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宋·柳永·雨霖铃)

  93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贺知章)

  94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唐·杜甫·戏为六绝句)

  95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唐·杜牧·寄扬州韩判官)

  96 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宋·姜夔·扬州慢)

  97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礼记·中庸)

  98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国语·周语)

  99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唐·李白·望庐山瀑布)

  100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三国·诸葛亮·诫子书)

  100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三国·诸葛亮·诫子书)

  101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三国·诸葛亮·诫子书)

  102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岑参)

  103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明·于谦·石灰吟)

  104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明·顾宪成)

  105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战国策·荆轲刺秦王)

  106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唐·杜甫·春望)

  107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唐·李白·送友人)

  108 辅车相依,唇亡齿寒。(左传)

  109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

  110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唐·杜甫·春望)

  111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

  112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诸葛亮)

  113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唐·张继·枫桥夜泊)

  114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唐·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115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宋·陆游)

  116 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士之才,亦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

  117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

  118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孟子)

  119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周南·关雎)

  120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明《增广贤文》)

  121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三国演义》)

  122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西晋·陈寿·三国志)

  123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唐·僧·云览)

  124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清·郑板桥·对联)

  125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唐·张九龄·望月怀远)

  126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

  127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唐·杜甫·春夜喜雨)

  128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129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唐·李商隐·夜雨寄北)

  130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宋·苏轼·冬景)

  131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唐·颜真卿)

  132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苏轼)

  133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

  134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王维)

  135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36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唐·杜甫·客至)

  137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宋·李清照·如梦令)

  138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焕)

  139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唐·王昌龄·从军行)

  140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唐·白居易·长恨歌)

  141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唐·杜甫·望岳)

  142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

  143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东晋·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144 疾风知劲草,岁寒见后凋。(后汉书·王霸传)

  145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146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147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

  148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五代·李煜·乌夜啼)

  149 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宋·司马光·资治通鉴)

  150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唐·王维·汉江临泛)

  151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赵翼)

  152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宋·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153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宋·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154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唐·杜牧·清明)

  155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宋·柳永·雨霖铃)

  156 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明·刘基·卖柑者言)

  157 尽信书,不如无书。(孟子·尽心下)

  158 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宋·俞文豹·清夜录)

  159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唐·宋之问·渡汉江)

  160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东晋·傅玄·太子少傅箴)

  161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后汉书·广陵思王荆传)

  162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诸葛亮)

  163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龚自珍)

  164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东晋·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165 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唐·杜甫·曲江)

  166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唐·刘禹锡·乌衣巷)

  167 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左传)

  168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范仲淹)

  169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三国·诸葛亮·后出师表)

  170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晏子春秋·内篇下)

  171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唐·李白·月下独酌)

  172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屈原·渔父)

  173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唐·李白·静夜思)

  174 句有可削,足见其疏;字不得减,乃知其密。(南朝·刘勰·文心雕龙)

  175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唐·李白·宣州谢朓饯别校书叔云)

  176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三国·曹植·白马篇)

  177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唐·李白·将进酒)

  178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

  179 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

  180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白居易)

  181 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孟子·尽心上)

  182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元·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183 老当益壮,宁知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

  184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三国·曹操·龟虽寿)

  185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下)

  186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宋·欧阳修·蝶恋花)

  187 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贺知章)

  188 历鉴前朝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唐·李商隐)

  189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孔子家语》)

  190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唐·李白·望天门山)

  191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唐·李白·早发白帝城)

  192 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唐·贾岛·题诗后)

  193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宋·秦观·鹊桥仙)

  194 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

  195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淮南子·说林训)

  196 流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唐·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197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吕氏春秋·尽数)

  198 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晋·陆机·文赋)

  199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唐·杜甫·月夜忆舍弟)

  200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经典文言文 12

  原文:

  魏源,字文渊,建昌县人。永乐四年进士。除监察御史。辨松江知府黄子威诬。奏减浙东濒海渔课。巡按陕西。西安大疫,疗活甚众。奏言:“诸府仓粟积一千九十余万石,足支十年。今民疫妨农,请输钞代两税之半。”从之。两遭丧,俱起复。

  宣德五年,河南旱荒,民多转徙。帝以源廉正有为,命为左布政使,俾驰驿之任。时侍郎许廓往抚辑,廷议又起丁忧布政使李昌祺原官。源与廓、昌祺发仓廪,免逋赋杂役,流民渐归。雨亦旋降,岁大丰。居三年,召还,授刑部左侍郎。明年,永丰民夏九旭等据大盘山为乱。帝以源江西人,命抚之,都督任礼帅兵随其后。未至,官军擒九旭,因命二人采木四川,兼饬边务。

  英宗即位,进尚书。正统二年五月命整饬大同、宣府诸边,许便宜行事。源遣都督佥事李谦守独石。按行天城、朔州诸险要,令将吏分守。设威远卫,增修开平、龙门城,自独石抵宣府,增置墩堠。免屯军租一年,储火器为边备,诸依权贵避役者悉括归伍。寻以宣、大军务久弛,请召还巡抚佥都御史卢睿,而荐兵部侍郎于谦为镇守参赞。朝廷不听。于是言官以临边擅易置大臣为源罪,合疏劾之。帝以源有劳,置不问。事竣还朝,与都御史陈智相詈于直庐。智以闻,诏两责之。

  岁旱,录上疑狱,且请推行于天下,报可。旋坐决狱不当,与侍郎何文渊俱下狱。得宥,复以上辽王贵烚罪状,不言其内乱事,与三司官皆系诏狱。累月,释还职。源在刑部久,议狱多平恕。陕西佥事计资言,武臣杂犯等罪,予半俸,谪极边。源以所言深刻,奏寝之。六年,以足疾命朝朔望。八年,致仕,卒。

  译文:

  魏源,字文渊,建昌县人。永乐四年考中进士,授职监察御史。辨明松江知府黄子威被诬陷的事,上奏减免浙东沿海一带渔民的课税。魏源巡视考察陕西,西安发生大瘟疫,治疗救活了很多人。上奏说:“各官府粮仓储存的粮食有1090多万石,足以维持十年。现如今百姓因发生瘟疫而妨害了农事,我请求(让他们)交纳钞券代替两税的一半。”皇帝听从了他的请求。他两次遭遇父母丧事,都在守丧期间被重新任用。

  宣德五年,黄河以南地区因干旱发生饥荒,百姓大多辗转迁徙。皇帝认为魏源清廉正直又有作为,任命他为左布政使,让他乘驿马快速赴任。当时侍郎许廓前往河南安抚灾民,朝廷商议又起用在家守丧的布政使李昌祺,让他官复原职。魏源与许廓、李昌祺打开粮仓救济,免除拖欠的赋税和各种杂役,流亡的百姓逐渐回归家园。不久,雨也降了下来,当年粮食大丰收。过了三年,魏源被召回朝廷,任刑部左侍郎。第二年,永丰百姓夏九旭等占据大盘山作乱。皇帝认为魏源是江西人,命令他前往安抚,都督任礼率兵跟随其后。还未到达,官军已抓获夏九旭,于是皇帝又命令他们二人在四川采集木材,同时整顿边防事务。

  英宗即位,(魏源)升任刑部尚书。正统二年,命令魏源整治大同、宣府各边镇,准许他根据情况自行决断处理事情。魏源派遣都督佥事李谦守卫独石。巡察天城、朔州各要塞,命令将吏分区守卫。设置威远卫,增加修筑开平和龙门城,从独石到宣府,增设瞭望敌情的堡垒。免除屯军租税一年,储存火器作为边防装备,那些依附权贵逃避兵役的人全部收编到队伍中。不久,因为宣府、大同的军务长久松懈,请求朝廷召回巡抚佥都御史卢睿,推荐兵部侍郎于谦为镇守参赞。这时,谏官把身临边关擅自更换设置大臣作为魏源的罪名,一起上疏弹劾他。皇帝认为魏源有功劳,放置不予追究。事情办完后回到朝廷,魏源与都御史陈智在值班房相互责骂,陈智把这件事报告给皇帝,皇帝下发诏书,责备了他们俩。

  有一年发生旱灾,魏源审核上奏疑难案件,并且请求推行到全国,朝廷批复同意。不久因断案不当获罪,跟侍郎何文渊一起被关进监狱。得到宽恕,又因为上奏辽王朱贵烚的`罪状,不说跟他有关内乱的事,和三司官员一起都被关进钦犯监狱。过了几个月,魏源被释放并官复原职。魏源在刑部时间长,断案大多平和宽缓。陕西佥事计资说,武官犯其他罪的,等同专类罪名,给予俸禄减半(的惩罚),并贬黜到最边远的地方。魏源认为他所说的过于苛刻,上奏停止了这一做法。六年,因为脚病,朝廷特命他只须在初一和十五上朝。八年,退休回家,去世。

经典文言文 13

  【原文】

  昔者曾子处费,费人有与曾参同民族者,而杀人,人告曾子母曰:“曾参杀人!”曾子之母曰:“吾子不杀人。”织自若。有顷焉,人又曰:“曾参杀人!”其母尚织自若也。顷之,一人又告之曰:“曾参杀人!”其母惧,投杼逾墙而走。

  夫以曾参之贤与其母之信也,而三人疑之,则慈母不能信也。今臣之贤不若曾参,王之信臣又不如曾参之母信曾参也,疑臣者非特三人,臣恐大王之投杼也。(《战国策·秦策二》)

  【注释】

  1、曾子:名参,孔子的弟子。

  2、处:居住,住在。

  3、费:鲁国地名,今山东省费县。

  4、同民族:同名同族(同姓)的人。族:姓。名:名字。

  5、织自若:还像原来一样织自己的布。若,如故。

  6、有顷:过了一会儿。

  7、尚:还;仍然。

  8、顷之:过了一会儿。

  9、投杼:扔掉织布的梭子。投:扔掉;抛弃。杼(zhù):织布用的梭子。

  10、逾墙而走: 翻墙逃跑。逾:越过;翻过。走:跑;逃跑。

  11、而:连词,表示假设,如果。

  12、非特:不只;不仅。特:只是;不过。

  13、大王之投杼:这里是比喻的意思,是说大王一定会像曾参的.母亲因为有人怀疑曾参杀了人而真的不再相信曾参不会杀人那样相信怀疑我的人而怀疑我的。

  【译文】

  从前曾参住在鲁国费地,费地有一个人与曾参同名同姓,(他)杀了人。有人告诉曾参的母亲说:“曾参杀了人!”曾参的母亲说:“我的儿子是不会杀人的。”(说完)还像原来一样织自己的布。过了一会儿,又有人来说:“曾参杀人了!”曾参的母亲还是还像原来一样织自己的布。又过了一会儿,又有人来说:“曾参杀人了!”他的母亲害怕了,(就)扔掉织布用的梭子翻墙逃跑了。

  凭着曾参的贤德和他母亲对他的信任,如果有三个人怀疑他(杀了人),那么就连慈爱的母亲都不相信他了。现在我的贤德不如曾参,大王对我的信任又不如曾参的母亲对曾参的信任,怀疑我的(又)不只是三个人,我害怕大王也会像曾母相信曾参杀人一样相信别人怀疑我。

经典文言文 14

  语境推断

  词不离句,句不离篇是古已有之的阅读准则,对于一眼不能识别的文言实词,我们就必须结合具体语境,瞻前顾后,披文入理,依靠情节呼应和逻辑关系推断出其意义。

  修辞推断

  古人行文,好用整齐句式。这类句式一般上下句结构整齐,相对应的'词语往往词性相同,意义相近或相反。即利用上下文中并列、对偶、同义复用等修辞,来推断处于对应位置上的词语的意义。

  1、并列

  骈死于槽枥之间《马说》

  2、对偶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3、同义复用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出师表》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桃花源记》

  组词推断

  古汉语单音词占多数,一词多义的现象很普遍,确定一个多义词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意义,可先把这个多义词素组成若干个双音词,然后用代入法把这些词放在具体语境中去体会,可以推断一些词语的意义。

  1、太尉尽辞去《段太尉逸事状》

  推辞 去除

  2、奈何欲以乱败郭氏《段太尉逸事状》

  败坏

  3、罪且及副元师《段太尉逸事状》

  涉及,牵连

经典文言文 15

  两纲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要体现语文学科的特点,渗透要自然、有机、有效。不是靠教师分析课文就能够达成的,而要指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在听说读写训练的过程中渐渐进入文本,逐步达成目标。我想所有语文教师追求的两纲教育与学科教育融合的目标就是“水到渠成”“润物细无声”吧!

  《陈太丘与友期》出自《世说新语》“方正”门。讲的是汉末名士陈纪七岁时,为维护父亲的尊严,机智应对父亲的朋友的责难的`故事,很适合起始年级的学生学习。这也是初中阶段的第一篇文言课文,教师要注重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的养成。所以我从学生的整体感悟出发,以诵读和讨论作为主要教学手段,使学生能用自己的话来表述课文的意思,争取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当堂成诵,在背诵中积累语言,并引导学生对人物形象做出个性化的评价,开拓课文的人文价值。课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来表演课本剧,加深理解。导入部分即从文眼“期”入手,让学生为“期”组词,从现代意义推出古文中的原意,古今融合的方式一上来就抓住学生的兴趣,并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理解语言的传承性的特点。

  作为预备年级所学习的第一篇文言文,我在设计中特别注重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的培养。如第一环节让学生自己读句读,一方面激起学生的表现欲,使课堂气氛活跃,另一方面又在比较、纠正的过程中补充省略,疏通文意,可谓一举两得。并鼓励学生自己总结关健的实词含义,注重对实词的认知和积累的良好习惯的培养。

  当然任何课堂教学都未必能尽如人意,总有一些意外令老师措手不及,这就是我们经常探讨的教学设计与课堂生成产生冲突究竟应该如何处理的问题。如此次课堂上就有学生提出课文标题为什么是“陈太丘与友期”而不是“陈太丘与友期行”?这一问题提得相当好,也引起学生热烈的讨论。但这却不是我教学设计中的问题,因为没有充分准备,不能及时回答,就由学生一味讨论下去,结果被学生“牵着鼻子走”,丧失了课堂的主动性,也影响了其它教学环节的落实。

  经过了课后的评课以及认真的反思,我觉得其实这时我可以先把问题放一放,先进行下面的环节,给自己和学生一些思考的余地。像学生提出“弄璋之喜”和“弄瓦之喜”等传统词汇,很多学生根本不了解,我应抓住机会把一些传统文化的常识与学生交流,即使没有准备也可让学生自己说,让学生觉得了解中华文化是一件特别值得骄傲的事。

  教学设计与课堂的生成将是永远生动而多元的问题,它表现出任课教师的学科功底和教学智慧,相信经过我们语文组老师的交流、讨论,把自己经验共享,让智慧的火花互相碰撞,我在以后的教学中会取得更快的进步!

【经典文言文 】相关文章:

经典文言文02-27

经典文言文05-28

文言文经典08-30

文言文中的成语06-19

文言文的阅读09-12

守株待兔文言文05-15

南辕北辙文言文03-14

小升初经典文言文03-28

杯弓蛇影文言文05-23

《击鼓》文言文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