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唐诗(集锦15篇)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儿童唐诗

时间:2024-06-21 08:01:12 全唐诗 我要投稿

儿童唐诗(集锦15篇)

儿童唐诗1

  昔岁逢太平,山林二十年。

儿童唐诗(集锦15篇)

  泉源在庭户,洞壑当门前。

  井税有常期,日晏犹得眠。

  忽然遭世变,数岁亲戎旃。

  今来典斯郡,山夷又纷然。

  城小贼不屠,人贫伤可怜。

  是以陷邻境,此州独见全。

  使臣将王命,岂不如贼焉。

  令彼征敛者,迫之如火煎。

  谁能绝人命,以作时世贤。

  思欲委符节,引竿自刺船。

  将家就鱼麦,归老江湖边。

  【注解】: 1、井:即“井田”; 2、井税:这里指赋税。 3、戎旃:军帐。 4、典:治理。 5、委:率。 6、刺船:撑船。

  【韵译】:

  唐代宗广德元年, 西原的贼人攻入道州城, 焚烧杀戮掠夺, 几乎扫光全城才走。 第二年, 贼人又攻打永州并占领邵州, 却不侵犯道州边境而去。 难道道州官兵能有力制敌吗? 只是受到贼人哀怜而巳。 诸官吏为何如此残忍苦征赋敛? 因此作诗一篇给官吏们看看。

  我早年遇到了太平世道, 在山林中隐居了二十年。

  清澈的.源泉就在家门口, 洞穴沟壑横卧在家门前。

  田租赋税有个固定期限, 日上三竿依然安稳酣眠。

  忽然间遭遇到世道突变, 数年来亲自从军上前线。

  如今我来治理这个郡县, 山中的夷贼又常来扰边。

  县城太小夷贼不再屠掠, 人民贫穷他们也觉可怜。

  因此他们攻陷邻县境界, 这个道州才能独自保全。

  使臣们奉皇命来收租税, 难道还不如盗贼的心肝?

  现在那横征暴敛的官吏。 催赋逼税恰如火烧火煎。

  谁愿意断绝人民的生路, 去做时世所称赞的忠贤?

  我想辞去道州刺史官职, 拿起竹篙自己动手撑船。

  带领家小去到鱼米之乡, 归隐老死在那江湖之边。

  【评析】:这是斥责统治者横征暴敛的诗。诗序交代了历史背景,然后在诗中表现了官吏不 顾人民死活,与“夷贼”比较起来,有过之而无不及。

  全诗共分四段。前六句为第一段,写昔岁太平日子,生活的安适。七至十四句为 第二段,写“今”,写“贼”。对“贼”褒扬。十五至廿句,为第三段,写“今”, 写“官”。抨击官吏,不顾丧乱人民之苦,横征暴敛。最后四句为第四段,写自己的 心志:宁愿弃官,也不愿做所谓“忠臣、贤臣”。宁愿归隐江湖,洁身自好,也不愿 作为帮凶,坑害人民。

  诗直陈事实,直抒胸臆,不雕琢矫饰,感情真挚。不染污泥、芳洁自好。

儿童唐诗2

  作者: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mínɡyuèchūtiānshān,cānɡmánɡyúnhǎijiān.

  明 月 出 天 山 ,苍 茫 云 海 间 .

  chánɡfēnɡjǐwànlǐ,chuīdùyùménɡuān.

  长 风 几万 里,吹 度玉门 关 .

  hànxiàbáidēnɡdào,húkuīqīnɡhǎiwān.

  汉 下 白 登 道 ,胡窥 青 海 湾 .

  yóuláizhēnɡzhàndì,bújiànyǒurénhuán.

  由 来 征 战 地,不见 有 人 还 .

  shùkèwànɡbiānyì,sīɡuīduōkǔyán.

  戍 客望 边 邑,思归 多 苦颜 .

  ɡāolóudānɡcǐyè,tànxīwèiyīnɡxián.

  高 楼 当 此夜,叹 息未 应 闲 .

儿童唐诗3

  【原文】

  咏鹅

  骆宾王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译文】鹅,

  弯弯的脖子对天唱着歌。

  一身白毛浮在绿水上。

  一对红掌拨起清水波。

  【鉴赏】开头的“鹅、鹅、鹅”不只是模拟鹅的叫声,而且把思维的那种跃动表现出来,融为一体。小诗人用三个“鹅”字道出鹅由远至近的欢叫声,让人渐渐看清它“曲项”的外形和“向天歌”的得意神态,再写鹅在水中嬉戏时有声有色的情景。表现小诗人细微入神的观察力。

  小作者通过白描的手法,简单的略加勾勒,鹅的鲜明形象就脱颖而出。“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一幅可爱的动态的形象。

  诗中,小作者从自己的角度、自己的心态,去理解和观察鹅,用了拟人的手法,如把鹅的叫声说成是“歌”等。同时也把色彩的对比,也就是事物的特征表现传达的丰富和全面。“白毛”、“浮水”、“红掌”、“清波”,相映成趣,扼要鲜明。这首诗从一个七岁儿童的眼光看鹅游水嬉戏的神态,写得极为生动活泼。

  首句连用三个“鹅”字,表达了诗人对鹅十分喜爱之情。这三个“鹅”字,可以理解为孩子听到鹅叫了三声,也可以理解为孩子看到鹅在水中嬉戏,十分欣喜,高兴地连呼三声“鹅、鹅、鹅”。

  次句“曲项向天歌”,描写鹅鸣叫的神态。“曲项”二字形容鹅向天高歌之态,十分确切。鹅的高歌与鸡鸣不同,鸡是引颈长鸣,鹅是曲项高歌。

  三、四句写鹅游水嬉戏的情景:“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浮”“拨”两个动词生动地表现了鹅游水嬉戏的`姿态。“白毛”“红掌”“绿水”等几个色彩鲜艳的词组给人以鲜明的视觉形象。鹅白毛红掌,浮在清水绿波之上,两下互相映衬,构成一幅美丽的“白鹅嬉水图”,表现出儿童时代的骆宾王善于观察事物的能力。

  骆宾王与王勃、杨炯、卢照邻齐名,被称为“初唐四杰”。徐敬业起兵讨伐武则天时,骆宾王代他写《讨武檄》。檄文罗列了武后的罪状,写得极感人。当武后读到“一抔土之未干,六尺之孤安在”两句时,极为震动,责问宰相为何不早重用此人。徐敬业兵败后,骆宾王下落不明,有被杀、自杀、逃匿不知所终等传说。

  无论从什么角度和方面看,在艺术上,这首诗都是堪称一绝的。

  【作者简介】骆宾王(638~684)唐代诗人。字观光,义乌人(今中国浙江义乌)人。唐朝初期的诗人,与王勃、杨炯、卢照邻合称初唐四杰。又与富嘉谟并称“富骆”。

  写作背景:

  这是骆宾王在7岁时写的一首诗,这首千古流传的诗歌,没有什么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哲理。而是以清新欢快的语言,抓住事物(鹅)的突出特征来进行描写。写得自然、真切、传神。

儿童唐诗4

  作者: 柳宗元

  渔翁

  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

  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注解

  1、西岩:湖南永州西山。

  2、?乃:摇橹的声音。

  3、无心:指云自由自在飘动。

  译文

  傍晚,渔翁把船停泊在西山下息宿;

  拂晓,他汲起湘江清水又燃起楚竹。

  烟销云散旭日初升,不见他的人影;

  听得?乃一声橹响,忽见山青水绿。

  回身一看,他已驾舟行至天际中流;

  山岩顶上,只有无心白云相互追逐。

  赏析

  柳氏的`这首山水小诗是作于永州的。诗写了一个在山青水绿之处自遣自歌,独往独来的“渔翁”,借以透露作者寄情山水的思想和寓寄政治失意的孤愤。诗的首二句是写夜、写晨。第一句平实自然,第二句却奇峰突起,用语奇特。“汲清湘”,“燃楚竹”,可谓超凡绝俗。三、四句为怪奇,写“烟销日出”,却“不见人”了,忽然“款乃一声”人在远方“青山绿水中”。这种奇趣的造语,勾勒出了悦耳怡情的神秘境界,从而可以透视诗人宦途坎坷的孤寂心境。结尾二句,进一步渲染孤寂氛围。“回看天际”只有“无心”白云缭绕尾随,可谓余音绕梁。“款乃一声山水绿”句,历来为诗人所玩赏称赞。“绿”虽是一字之微,然而全境俱活。

儿童唐诗5

  唐诗是中国古代文化最璀璨的明珠.流传到今天有1000多年历史,人们依然传诵它,赞美它.许多父母学把唐诗作为家庭启蒙教育的教材。

  唐诗中的律诗﹑绝句,短小精悍,而且合辙押韵,琅琅上口.通过背诵唐诗,可以使儿童从小就受到中华文化的熏陶.并以下好处:

  一﹑可以锻炼儿童的记忆力.唐诗有些篇章与儿歌相似,孩子记忆能力好,很容易背会.一般儿歌,艺术性差;唐诗中不少篇章,艺术性﹑思想意境均佳.常背一点唐诗,有助于增强孩子的记忆力.

  二﹑可以使孩子受到美感的熏陶.唐诗中有不少篇章都写得很美,如"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再如"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等诗句,都写得富于诗情画意,多让孩子读一读,背一背,可以受到美的陶冶,有利于身心健康

  三﹑可以为孩子将来学习汉语打下基础.诗歌中,既有不少儿童不认识的字,又有许多语法现象,学龄前阶段背些诗歌,可以使儿童提前接触汉语知识.不少人文学修养好,都与他们从小接触过唐诗有关.

  四﹑可以使孩子了解一些历史知识.唐诗是古代的文化,在给孩子讲解唐诗时,可以随着讲解,使孩子自然而然地学习一些历史知识.这比单纯地讲历史,更容易受到儿童欢迎。

  有的家长会担心,有些诗句,孩子是听不懂的.其实,不懂也不要紧的.有位教育家讲得有道理,对孩子们来说,不大懂的东西可能就像块冰,孩子吞进肚里后,自己会化的.不过,花的时间有长有短.总的来说,随着年龄的增长,对诗的理解越来越深.这与让学生死记硬背课就不一样:它对孩子无思想压力,其目的是利用儿童良好的记忆潜力,使之不致浪费.

  根据以往的经验,儿童背诵唐诗最好采取如下措施:

  一﹑刚开始可选背浅显易懂的`﹑短小的绝句.这样容易引起儿童兴趣.

  二﹑最好让孩子看着文字先念给他听,即使不认识字,也可以让他有一个什么叫字﹑什么叫诗的概念.个别简单的汉字,可以教给他.

  三﹑准备一个小本本,最好背一首,抄一首,做到心中有数,同时也可以鼓励孩子再接再厉.

  四﹑如果孩子读了小学,学会了汉语拼音,可以买一本带汉语拼音的诗歌读本来背.这样做一举多得,既可以复习汉语拼音,又可以扫除背诗时不认识的"拦路虎"。

  五﹑难懂的地方,给以简单扼要的解释.

儿童唐诗6

  《杂诗》原文

  作者:沈势

  闻道黄龙戌,频年不解兵。

  可怜闺里月,长在汉家营。

  少妇今春意,良人昨夜情。

  谁能将旗鼓,一为取龙城。

  【注解】:

  1、闻道:听说。

  2、解兵:撤兵。

  3、良人:古时妻子对丈夫的称呼。

  4、龙城:古匈奴祭天的'地方,现在蒙古境内。这里指敌人的首要地区。

  【韵译】:

  听说黄龙冈驻边的防地,

  连年打仗一直未曾罢兵。

  这团缈砂的闺中明月,

  如今却常照汉家的军营。

  少妇今夜思夫春心蜜意。

  良人也在回想别离柔情。

  谁能够带领一支好军队,

  一举攻取龙城结束战争!

  【评析】:

  这首诗极写闺中少妇与塞上征人的两地相忆。起句先说卫戌黄龙冈边土,年年不休。接着写一对情人各自东西,同披月光:闺中营中,清辉共照,柔情相忆,彼此黯

  然伤神。共同的愿望是有个名将能率领军队,一举破敌,结束战争,使天下亲人团聚。

  全诗抒发厌恶战争,渴望和平的心绪。情调凄怆,但不消极。语浅意深,耐人寻味。

儿童唐诗7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注解】:

  1、黄鹤楼:建在湖北武昌西边的黄鹤矶上,下面就是长江。

  2、烟花:指暮春浓艳的景色。

  3、碧空尽:指船消失在水与蓝天相接的地方。

  【韵译】:

  老朋友孟浩然,辞别西楚的黄鹤楼;

  阳春三月烟花如海,他去游历扬州。

  一叶孤舟,远远地消失在碧空尽头;

  只见浩浩荡荡的`长江,向天际奔流!

  【评析】:

  这是送别诗,寓离情于写景。首句点出送别的地点:一代名胜黄鹤楼;二句写送别的时间与去向:“烟花三月”的春色和东南形胜的“扬州”;三、四句,写送别的

  场景:目送孤帆远去;只留一江春水。诗以绚丽斑驳的烟花春色和浩瀚无边的长江为背景,极尽渲染之能事,绘出了一幅意境开阔,情丝不绝,色彩明快,风流倜傥的诗人送别画。“烟花三月下扬州”,蘅塘退士评曰:“千古丽句”。在理。

儿童唐诗8

  镜湖三百里,菡萏发荷花。

  五月西施采,人看隘若耶。

  回舟不待月,归去越王家。

  注释:

  ①子夜吴歌:六朝乐府吴声歌曲。《唐书·乐志》:“《子夜吴歌》者,晋曲也。晋有女子名子夜,造此声,声过哀苦。”《乐府解题》:“后人更为四时行乐之词,谓之《子夜四时歌》。”李白的《子夜吴歌》也是分咏四季,这是第三首《秋歌》。并由原来的五言四句扩展为五言六句。

  ②镜湖:一名鉴湖,在今浙江绍兴县东南。

  ③菡(hàn)萏(dàn):荷花的别称。古人称未开的荷花为“菡萏”,即花苞。

  ④若耶:若耶溪,在今浙江绍兴境内。溪旁旧有浣纱石古迹,相传西施浣纱于此,故又名“浣纱溪”。

  ⑤回舟不待月:指西施离去之速,就在回舟的时候,月亮尚未出来,就被带邀而去了。这是夸饰的修辞手法。

  赏析:

  这首诗以写景起端:“镜湖三百里,菡萏发荷花。”广阔三百里的镜湖,在含着花苞的荷花吐发的时候,西施泛舟出现了,成为采莲人,但是她的艳丽和美名引起了轰动,“人看隘若耶”,人人争餐秀色,使宽阔的若耶溪变得狭隘了,这一“隘”字传神,那种人潮汹涌、人舟填溪满岸的热闹场面,犹如呈现在读者眼前,将王维的“艳色天下重”的虚写,变成了轰动当地的如实描绘。这里又戛然而止,不再在西施身上着墨,而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间,让读者以合理的想象来补足:勾践早已确定使用美人计来对付吴国,而西施的美艳倾倒众生,轰动当地,那么越国的君臣也不用去费力探访了,有了这位不二的美女人选之后,才“回舟不待月,归去越王家”。较维的“朝为越溪女,暮作吴宫妃”,语异而意同,王维的诗多了一重曲折,略去了勾践君臣实施美人计的过程;李白的诗实施了“截割”,割去了选作吴宫妃子的结果,同样地表现了“艳色天下重”的意义。这种截割,多了一些含蓄和暗示:既然是“归向越王家”,勾践同样也能留下这个美人,但他在“报吴”、“复仇”的目标下克制住了;而西施的入吴,却成为亡吴的原因之一。这等于是提醒读者:“到底是因为吴王夫差好色之过,还是由于西施成了亡吴的关键?如果西施是灭亡吴国的`关键,那么越国在后来的灭亡又是因为什么?”李白没有对后续的发展着墨,并不是他写不出,而是他有意不写。这样做,同样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余地。

  西施采莲,在若耶溪里,不但有传说,而且合情理;至于泛舟三百镜湖之中,则是作者的想象了。但这一想象却有更改事实之嫌,因为如果是借镜湖湖水的清澈来表现西施“自鉴其美”,或者是借三百里的水程来表现拜倒西施的人的众多,那么下句“人看隘若耶”就显得多余了,这可能是李白百密一疏的笔误。

儿童唐诗9

  【原文】

  登鹳雀楼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译文】

  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

  滔滔黄河朝着东海汹涌奔流。

  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

  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

  1.鹳雀楼:旧址在山西永济县,楼高三层,前对中条山,下临黄河。传说常有鹳雀在此停留,故有此名。

  2.白日:太阳。

  3.依:依傍。这句话是说太阳依傍山峦沉落。

  4.穷:尽。

  5。千里目:眼界宽阔。

  6。更:再。

  【诗意】

  这首诗写诗人在登高望远中表现出来的不凡的胸襟抱负,反映了盛唐时期人们昂扬向上的进取精神。

  其中,前两句写所见。“白日依山尽”写远景,写山,写的是登楼望见的景色,“黄河入海流”写近景,写水写得景象壮阔,气势雄浑。这里,诗人运用极其朴素、极其浅显的语言,既高度形象又高度概括地把进入广大视野的万里河山,收入短短十个字中;而我们在千载之下读到这十个字时,也如临其地,如见其景,感到胸襟为之一开。

  首句写遥望一轮落日向着楼前一望无际、连绵起伏的群山西沉,在视野的尽头冉冉而没。这是天空景、远方景、西望景。次句写目送流经楼前下方的黄河奔腾咆哮、滚滚南来,又在远处折而东向,流归大海。这是由地面望到天边,由近望到远,由西望到东。这两句诗合起来,就把上下、远近、东西的'景物,全都容纳进诗笔之下,使画面显得特别宽广,特别辽远。就次句诗而言,诗人身在鹳雀楼上,不可能望见黄河入海,句中写的是诗人目送黄河远去天边而产生的意中景,是把当前景与意中景溶合为一的写法。这样写,更增加了画面的广度和深度。

  后两句写所想。“欲穷千里目”,写诗人一种无止境探求的愿望,还想看得更远,看到目力所能达到的地方,唯一的办法就是要站得更高些,“更上一层楼”。“千里”“一层”,都是虚数,是诗人想象中纵横两方面的空间。“欲穷”“更上”词语中包含了多少希望,多少憧憬。这两句诗,是千古传诵的名句,既别翻新意,出人意表,又与前两句诗承接得十分自然、十分紧密;同时,在收尾处用一“楼”字,也起了点题作用,说明这是一首登楼诗。

  从这后半首诗,可推知前半首写的可能是在第二层楼所见,而诗人还想进一步穷目力所及看尽远方景物,更登上了楼的顶层。诗句看来只是平铺直叙地写出了这一登楼的过程,而含意深远,耐人探索。这里有诗人的向上进取的精神、高瞻远瞩的胸襟,也道出了要站得高才看得远的哲理。

  写作特点

  就全诗而言,这首诗是日僧空海在《文镜秘府论》中所说的“景入理势”。有人说,诗忌说理。这应当只是说,诗歌不要生硬地、枯燥地、抽象地说理,而不是在诗歌中不能揭示和宣扬哲理。象这首诗,把道理与景物、情事溶化得天衣无缝,使读者并不觉得它在说理,而理自在其中。这是根据诗歌特点、运用形象思维来显示生活哲理的典范。

  这首诗在写法上还有一个特点:它是一首全篇用对仗的绝句。前两句“白日”和“黄河”两个名词相对,“白”与“黄”两个色彩相对,“依”与“入”两个动词相对。后两句也如此,构成了形式上的完美。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选录这首诗时曾指出:“四语皆对,读来不嫌其排,骨高故也。”绝句总共只有两联,而两联都用对仗,如果不是气势充沛,一意贯连,很容易雕琢呆板或支离破碎。这首诗,前一联用的是正名对,所谓“正正相对”,语句极为工整,又厚重有力,就更显示出所写景象的雄大;后一联用的是流水对,虽两句相对,而没有对仗的痕迹。诗人运用对仗的技巧也是十分成熟的。

儿童唐诗10

  《奉和中书舍人贾至早朝大明宫》

  作者:岑参

  鸡鸣紫陌曙光寒,莺啭皇州春色阑。

  金阙晓钟开万户,玉阶仙仗拥千官。

  花迎剑佩星初落,柳拂旌旗露未干。

  独有凤凰池上客,阳春一曲和皆难。

  【注解】:

  1、紫陌:京都的道路。

  2、皇州:帝都,指长安。

  3、仙仗:指皇帝的仪仗。

  4、凤凰池:也称凤池,指中书省。

  【韵译】:

  五更鸡鸣,京都路上曙光略带微寒;

  黄莺鸣啭,长安城里已是春意阑珊。

  望楼晓钟响过,宫殿千门都已打开;

  玉阶前仪仗林立,簇拥上朝的'官员。

  启明星初落,花径迎来佩剑的侍卫;

  柳条轻拂着旌旗,一滴滴露珠未干。

  唯有凤池中书舍人贾至,写诗称赞;

  他的诗是曲阳春白雪,要和唱太难。

  【评析】:

  这是以咏“早朝”为题的唱和诗,内容只尽力铺设早朝的庄严隆重而已,无甚价值。诗围绕“早朝”两字作文章;“曙光”、“晓钟”、“星初落”、“露未干”都切“早”字;而“金阙”、“玉阶”、“仙仗”、“千官”、“旌旗”,皆切“朝”

字。末联点出酬和之意,推崇对方。表示谦卑,都恰到好处。

儿童唐诗11

  唐诗具有音乐性,节奏鲜明,对听觉器官是一种良性刺激,并通过大脑产生生理效应。

  朗读诗句是一种口腔运动,而口腔运动具有健脑作用。所以,反复吟诗,可使大脑皮层的兴奋、抑制过程达到相对平衡,血液循环加速,体内的生化代谢更加旺盛,能增加一些有益的激素及活性物质的分泌,这些物质能使血流量、神经细胞的兴奋趋于最佳状态,十分有益于体力和智力的发育。

  2-3岁宝宝的机械记忆能力很强,而唐诗简短押韵,琅琅上口,宝宝都非常喜欢背诵。虽然他们现在还不能很好的理解诗句的意思和意境,但是背诵唐诗和听故事一样,都会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古诗词用精简的词语表达了丰富的人文知识内涵,每一首唐诗都仿佛是一幅国画,宝宝在背诵的时候,虽然不懂得词语的内涵,但也不妨碍他们获得美的享受,在他们小小的心灵里播下中华文化的种子。在日复一日的背诵中,他们也逐渐认识了古人行文的方式,这也为将来学习古文打下一些基础。

儿童唐诗12

  作者:杜甫

  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

  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

  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已苍。

  访旧半为鬼,惊呼热中肠。

  焉知二十载,重上君子堂。

  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

  怡然敬父执,问我来何方。

  问答乃未已,驱儿罗酒浆。

  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

  主称会面难,一举累十觞。

  十觞亦不醉,感子故意长。

  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

  rénshēnɡbùxiānɡjiàn,dònɡrúcānyǔshānɡ.

  人 生 不相 见 ,动 如参 与商 。

  jīnxīfùhéxī,ɡònɡcǐdēnɡzhúɡuānɡ.

  今 夕复何夕,共 此灯 烛 光 。

  shàozhuànɡnénɡjǐshí?bìnfāɡèyǐcānɡ.

  少 壮 能 几时 ?鬓 发各已苍 。

  fǎnɡjiùbànwéiɡuǐ,jīnɡhūrèzhōnɡchánɡ.

  访 旧 半 为 鬼 ,惊 呼热中 肠 。

  yānzhīèrshízǎi,chónɡshànɡjūnzǐtánɡ.

  焉 知 二十 载 ,重 上 君 子堂 。

  xībiéjūnwèihūn,érnǚhūchénɡhánɡ.

  昔别 君 未 婚 ,儿女忽成 行 。

  yíránjìnɡfùzhí,wènwǒláihéfānɡ.

  怡然 敬 父执 ,问 我来 何方 。

  wèndánǎiwèiyǐ,qūérluójiǔjiānɡ.

  问 答乃 未 已,驱儿罗 酒 浆 。

  yèyǔjiǎnchūnjiǔ,xīnchuījiànhuánɡliánɡ.

  夜雨剪 春 韭 ,新 炊 间 黄 粱 。

  zhǔchēnɡhuìmiànnán,yìjǔlěishíshānɡ.

  主 称 会 面 难 ,一举累 十 觞 。

  shíshānɡyìbúzuì,ɡǎnzǐɡùyìchánɡ.

  十 觞 亦不醉 ,感 子故意长 。

  mínɡrìɡéshānyuè,shìshìliǎnɡmánɡmánɡ.

  明 日隔山 岳 ,世 事 两 茫 茫 。

儿童唐诗13

  1、一去二三里

  一 去 二 三 里,烟 村 四 五 家。

  亭 台 六 七 座,八 九 十 枝 花。

  2、咏 鹅 骆宾王

  鹅 鹅 鹅, 曲 项 向 天 歌。

  白 毛 浮 绿水,红 掌 拨 清 波。

  3、画

  远 看 山 有 色,近 听 水 无 声,

  春 去 花 还 在,人 来 鸟 不 惊。

  4、画 鸡 唐 寅

  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

  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

  5、静 夜 思 李白

  床 前 明 月 光,疑 是 地 上 霜。

  举 头 望 明 月,低 头 思 故 乡。

  6、悯 农 李绅

  锄 禾 日 当 午,汗 滴 禾 下 土。

  谁 知 盘 中 餐,粒 粒 皆 辛 苦。

  7、春 晓 孟浩然

  春 眠 不 觉 晓,处 处 闻 啼 鸟。

  夜 来 风 雨 声,花 落 知 多 少。

  8、村 居 高 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9、所 见 袁 枚

  牧 童 骑 黄 牛,歌 声 振 林 樾。

  意 欲 捕 鸣 蝉,忽 然 闭 口 立。

  10、小 池 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11、赠刘景文 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 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12 、山行 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13、 回乡偶书 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14、赠汪伦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15、草 白居易

  离 离 原 上 草,一 岁 一 枯 荣。

  野 火 烧 不 尽,春 风 吹 又 生。

  16、宿新市徐公店 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 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17、敕勒歌 北朝乐府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18、望庐山瀑布 李 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19、绝句 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20、江畔独步寻花 杜 甫

  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

  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21、咏 柳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22、江 雪 柳宗元

  千 山 鸟 飞 绝,万 径 人 踪 灭。

  孤 舟 蓑 笠 翁,独 钓 寒 江 雪。

  23、春日 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24、池上 白居

  小 娃 撑 小 艇,偷 采 白 莲 回。

  不 解 藏 踪 迹,浮 萍 一 道 开。

  25、清明 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26、寻隐者不遇 贾 岛

  松 下 问 童 子,言 师 采 药 去。

  只 在 此 山中,云 深 不 知 处。

  27、题临安邸 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28、江南 (汉乐府民歌)

  江 南 可 采 莲,莲 叶 何 田 田,鱼 戏 莲 叶 间。

  鱼 戏 莲 叶 东,鱼 戏 莲 叶 西,

  鱼 戏 莲 叶 南,鱼 戏 莲 叶 北。

  29、赋得古原草送别 白居易

  离 离 原 上 草, 一岁 一 枯 荣。

  野 火 烧 不 尽, 春风 吹 又 生。

  远 芳 侵 古 道, 晴 翠 接 荒 城。

  又 送 王 孙 去, 萋 萋 满 别 情。

  30、凉州词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31、乐游原 李商隐

  向 晚 意 不 适,驱 车 登 古 原。

  夕 阳 无 限 好,只 是 近 黄 昏。

  32.夏日绝句 李清照

  生 当 作 人 杰,死 亦 为 鬼 雄。

  至 今 思 项 羽,不 肯 过 江 东。

  33.悯农 李绅

  春 种 一 粒 粟,秋 收 万 颗 子。

  四 海 无 闲 田,农 夫 犹 饿 死。

  34.绝句 杜甫

  迟 日 江 山 丽, 春风 花 草 香。

  泥 融 飞 燕 子, 沙暖 睡 鸳 鸯。

  35、古朗月行 李白

  小 时 不 识 月,呼 作 白 玉 盘。

  又 疑 瑶 台 镜,飞 在 青 云 端。

  36、塞下曲 卢纶

  月 黑 雁 飞 高,单 于 夜 遁 逃。

  欲 将 轻 骑 逐,大 雪 满 弓 刀。

  37、登 鹳 雀 楼 王之涣

  白 日 依 山 尽,黄 河 入 海 流。

  欲 穷 千 里 目,更 上 一 层 楼。

  38、秋夕 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39、乡村四月 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40、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41、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42、鹿 柴 王 维

  空 山 不 见 人,但 闻 人 语 响。

  返 景 入 深 林,复 照 青 苔 上。

  43、江 上 渔 者 范仲淹

  江 上 往 来 人,但 爱 鲈 鱼 美。

  君 看 一 叶 舟,出 没 风 波 里。

  44、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刘长卿

  日 暮 苍 山 远,天 寒 白 屋 贫。

  柴 门 闻 犬 吠,风 雪 夜 归 人。

  45、元日 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46、夜书所见 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47.望天门山 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48、饮湖上初晴后雨 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49.小儿垂钓 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50.独坐敬亭山 李白

  众 鸟 高 飞 尽,孤 云独 去 闲。

  相 看 两 不 厌,只 有 敬 亭 山。

  51.宿建德江 孟浩然

  移 舟 泊 烟 渚,日 暮 客 愁 新。

  野 旷 天 低 树, 江 清 月 近 人。

  52.舟夜书所见 查慎行

  月 黑 见 渔 灯,孤 光 一 点 萤。

  微 微 风 簇 浪,散 作 满 河 星。

  53.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

  渭城朝雨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54.早发白帝城 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55、滁洲西涧 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 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 野渡无人舟自横。

  56、菊花 元 稹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57、三衢道中 曾几

  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58、清平乐 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59、惠崇春江晚景 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60、江南春 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61、四时田园杂兴 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62、如梦令 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

  63、四时田园杂兴 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64、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65.题西林壁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66.枫桥夜泊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67.别董大 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68.暮江吟 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69.终南望余雪 祖咏

  终 南 阴 岭 秀,积 雪 浮 云 端。

  林 表 明 霁 色,城 中 增 暮 寒。

  70.忆江南 白居易

  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71.渔歌子 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72.游园不值 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73、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74、长相思 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逾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

  故园无此声。

  75、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 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 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76、墨梅 王冕

  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77、竹石 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78、石灰吟 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79、泊船瓜洲 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80、游子吟 孟郊

  慈 母 手 中 线,游 子 身 上 衣。

  临 行 密 密 缝,意 恐 迟 迟 归。

  谁 言 寸 草 心,报 得 三 春晖。

 81、菩萨蛮 书江西造口壁 辛弃疾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

  西北望长安, 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 毕竟东流去。

  江晚正愁余, 山深闻鹧鸪。

  82、望洞庭 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83、卜算子 咏梅 陆 游

  驿外断桥边, 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 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84、长歌行 汉乐府

  青 青 园 中 葵,朝 露 待 日 晞。

  阳 春 布 德 泽,万 物 生 光 辉。

  常 恐 秋 节 至,焜 黄 华 叶衰。

  85、七步诗 曹植

  煮 豆 持 作 羹,漉 豉 以 为 汁。

  萁 在 釜 下 燃,豆 在 釜 中 泣。

  本 自 同 根 生,相 煎 何 太急?

  86、出塞 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87、春夜喜雨 杜甫

  好 雨 知 时 节,当 春 乃 发 生。

  随 风 潜 入 夜,润 物 细 无 声。

  野 径 云 俱 黑,江 船 火 独 明。

  晓 看 红 湿 处,花 重锦 官 城。

  88、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89、示儿 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90、风 李峤

  解 落 三 秋 叶,能 开 二 月 花。

  过 江 千 尺 浪,入 竹 万 竿 斜。

  91、凉州词 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92、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93、浪淘沙 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94、蜂 罗隐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95、书湖阴先生壁 王安石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96、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97、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98、已亥杂诗 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99、从军行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100、竹枝词 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

儿童唐诗14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注解

  1、折戟沉沙:断了戟没入沙中;戟:一种武器。

  2、东风:东吴以火攻攻打西面的曹营要借助东风。

  3、周郎:周瑜,吴军统率。

  4、二乔:吴国二美女,大乔嫁给吴国国君;小乔嫁给周瑜。

  译文

  断戟沉没泥沙中,六百年来竟未销熔;

  自己拿来磨洗,认出是赤壁之战所用。

  假使当年东风不给周瑜的'火攻计方便;

  大乔小乔就要被曹操锁闭在铜雀台中。

  赏析

  这首咏史吊古诗,似是讥讽周瑜成功的侥幸。诗的开头二句,借物起兴,慨叹前朝人物事迹,后二句议论:赤壁大战,周瑜火攻,倘无东风,东吴早灭,二乔将被虏去,历史就要改观。诗的构思极为精巧,点染用功。

儿童唐诗15

  教儿童学古诗要注意从儿童的兴趣出发,儿童喜欢具体形象的事物,根据这个特点可以为要学的古诗配上一幅简单生动的画,既引起儿童兴趣,又能加深记忆。内容选择上要挑一些通俗易懂,儿童能够理解,知识性和思想性较强的诗,不要把那些带有封建色彩,婚姻嫁娶及不健康内容的诗教给孩子,儿童时期不可能理解,也没必要理解这些内容。

  首先,我们应该选择与幼儿生活接近的'古诗内容。与幼儿生活接近的古诗幼儿学起来易懂、感兴趣。如骆宾王的《咏鹅》,鹅是小朋友们最熟悉最喜欢的动物之一。练起来朗朗上口,而且熟悉它的外形特征,白毛、红掌、长脖颈,熟悉它高吭的叫声,熟悉它在河中戏水的景态。因而理解起来比较容易,诗句也就自然而然印在脑海里。又如李白的《静夜思》,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等都是比较接近幼儿的生活、脍炙人口、千古传诵的好作品。

  在日常生活中学古诗。将古诗教学渗透到幼儿的日常生活中,幼儿通过学习,受到教育。如每天吃饭时幼儿会将米粒洒到桌子上、地上,无意中浪费了粮食。于是餐前与幼儿一起学习古诗《悯农》,让幼儿了解我们每天吃的米饭来之不易,是农民伯伯用辛勤的劳动和汗水换来的,我们小朋友要懂得珍惜劳动果实。以后小朋友在吃饭时不小心把米粒掉在桌子上,会情不自禁地说“粒粒皆辛苦”并将桌子上的米粒捡起来吃掉。

【儿童唐诗】相关文章:

儿童唐诗06-20

儿童学唐诗05-31

(优秀)儿童唐诗06-20

适合儿童的唐诗40首06-07

儿童唐诗实用[15篇]06-20

唐诗06-08

唐诗的由来05-19

李白的唐诗12-18

唐诗欣赏06-14

全唐诗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