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欣赏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唐诗欣赏

时间:2024-06-14 12:30:22 全唐诗 我要投稿

唐诗欣赏

唐诗欣赏1

  1、雨过山村——王建

唐诗欣赏

  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

  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着中庭栀子花。

  2、望夫石——王建

  望夫处,江悠悠,化为石,不回头。

  山头日日风复雨,行人归来石应语。

  3、十五夜望月——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4、精卫词——王建

  精卫谁教尔填海?海边石子青磊磊。

  但得海水作枯池,海中鱼龙何所为?

  品穿岂为空衔石,山中草木无全枝。

  朝在树头暮海里,飞多羽折时堕水。

  高山未尽海未平,我愿身死子还生!

  5、羽林行——王建

  长安恶少出名字,楼下劫商楼上醉。

  天明下直明光宫,散入五陵松柏中。

  百回杀人身合死,赦书尚有收城功。

  九衢一日消息定,乡吏籍中重改姓。

  出来依旧属羽林,立在殿前射飞禽。

唐诗欣赏2

  【享惠昭太子庙乐章(送神)】王涯

  威仪毕陈,备乐将阕。苞茅酒缩,膋萧香彻。宫臣展事,

  肃雍在列。迎精送往,厥鉴昭晰。

  【望禁门松雪】王涯

  宿云开霁景,佳气此时浓。瑞雪凝清禁,祥烟幂小松。

  依稀鸳瓦出,隐映凤楼重。金阙晴光照,琼枝瑞色封。

  叶铺全类玉,柯偃乍疑龙。讵比寒山上,风霜老昔容。

  【广宣上人以诗贺放榜和谢】王涯

  延英面奉入春闱,亦选功夫亦选奇。在冶只求金不耗,

  用心空学秤无私。龙门变化人皆望,莺谷飞鸣自有时。

  独喜至公谁是证,弥天上人与新诗。

  【九月九日勤政楼下观百僚献寿】王涯

  御气黄花节,临轩紫陌头。早阳生彩仗,霁色入仙楼。

  献寿皆鹓鹭,瞻天尽冕旒。菊樽过九日,凤历肇千秋。

  乐奏薰风起,杯酣瑞影收。年年歌舞度,此地庆皇休。

  【春游曲二首】王涯

  万树江边杏,新开一夜风。满园深浅色,照在绿波中。

  上苑何穷树,花间次第新。香车与丝骑,风静亦生尘。

  【太平词】王涯

  风俗今和厚,君王在穆清。行看采华曲,尽是泰阶平。

  【送春词】王涯

  日日人空老,年年春更归。相欢在尊酒,不用惜花飞。

  【塞上曲二首】王涯

  天骄远塞行,出鞘宝刀鸣。定是酬恩日,今朝觉命轻。

  塞虏常为敌,边风已报秋。平生多志气,箭底觅封侯。

  【陇上行】王涯

  负羽到边州,鸣笳度陇头。云黄知塞近,草白见边秋。

  【思君恩】王涯

  鸡鸣天汉晓,莺语禁林春。谁入巫山梦,唯应洛水神。

  【春闺思】王涯

  雪尽萱抽叶,风轻水变苔。玉关音信断,又见发庭梅。

  【春江曲】王涯

  摇漾越江春,相将采白蘋。归时不觉夜,出浦月随人。

  【闺人赠远五首】王涯

  花明绮陌春,柳拂御沟新。为报辽阳客,流芳不待人。

  远戍功名薄,幽闺年貌伤。妆成对春树,不语泪千行。

  形影一朝别,烟波千里分。君看望君处,只是起行云。

  啼莺绿树深,语燕雕梁晚。不省出门行,沙场知近远。

  洞房今夜月,如练复如霜。为照离人恨,亭亭到晓光。

  【从军词三首】王涯

  戈甲从军久,风云识阵难。今朝拜韩信,计日斩成安。

  燕颔多奇相,狼头敢犯边。寄言班定远,正是立功年。

  旄头夜落捷书飞,来奏金门著赐衣。

  白马将军频破敌,黄龙戍卒几时归。

  【塞下曲二首】王涯

  辛勤几出黄花戍,迢递初随细柳营。

  塞晚每愁残月苦,边愁更逐断蓬惊。

  年少辞家从冠军,金妆宝剑去邀勋。

  不知马骨伤寒水,唯见龙城起暮云。

  【平戎辞】王涯

  太白秋高助发兵,长风夜卷虏尘清。

  男儿解却腰间剑,喜见从王道化平。

  【游春词二首】王涯

  曲江绿柳变烟条,寒谷冰随暖气销。

  才见春光生绮陌,已闻清乐动云韶。

  经过柳陌与桃蹊,寻逐春光著处迷。

  鸟度时时冲絮起,花繁衮衮压枝低。

  【秋思二首】王涯

  网轩凉吹动轻衣,夜听更长玉漏稀。

  月度天河光转湿,鹊惊秋树叶频飞。

  宫连太液见沧波,暑气微消秋意多。

  一夜清风蘋末起,露珠翻尽满池荷。

  【汉苑行】王涯

  二月春风遍柳条,九天仙乐奏云韶。

  蓬莱殿后花如锦,紫阁阶前雪未销。

  【秋夜曲】王涯

  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

  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

唐诗欣赏3

  己亥岁(二首录一)

  曹松

  泽国江山入战图,

  生民何计乐樵苏。

  凭君莫话封侯事,

  一将功成万骨枯。

  曹松诗鉴赏

  此诗题作《己亥岁》,题下注:僖宗广明元年。

  按己亥为广明前一年即乾符六年的干支,诗大约是在广明元年追忆去年时事而作 。己亥岁这点明 了诗中所写的是活生生的社会现实。

  安史之乱后,战争先在河北,后来蔓延入中原。到唐末又发生大规模农民起义,唐王朝进行穷凶极恶的镇压,大江以南也都成为战场。这就是所谓泽国江山入战图 。诗句不直说战祸殃及江汉流域 ( 泽国 ), 而只说这一片河山都已绘入战图,表达委婉 曲折,让读者通过一幅战图,想象到兵荒马乱、铁和血的.现实,这是诗人运用形象思维的一个成功例子。

唐诗欣赏4

  【巫山高(一作沈佺期诗)】张循之

  巫山高不极,合沓状奇新。暗谷疑风雨,阴崖若鬼神。

  月明三峡晓,潮满九江春。为问阳台客,应知入梦人。

  【送泉州李使君之任】张循之

  傍海皆荒服,分符重汉臣。云山百越路,市井十洲人。

  执玉来朝远,还珠入贡频。连年不见雪,到处即行春。

  【长门怨(一作张修之诗)】张循之

  长门落景尽,洞房秋月明。玉阶草露积,金屋网尘生。

  妾妒今应改,君恩惜未平。寄语临邛客,何时作赋成。

  【巫山】张循之

  流景一何速,年华不可追。解佩安所赠,怨咽空自悲。

  【送王汶宰江阴】张循之

  郡北乘流去,花间竟日行。海鱼朝满市,江鸟夜喧城。

  让酒非关病,援琴不在声。应缘五斗米,数日滞渊明。

  【婺州留别邓使君】张循之

  西掖驰名久,东阳出守时。江山婺女分,风月隐侯诗。

  别恨双溪急,留欢五马迟。回舟映沙屿,未远剩相思。

  【祭汾阴乐章·太和】王晙

  於穆圣皇,六叶重光。太原刻颂,后土疏场。

  宝鼎呈符,歊云孕祥。礼乐备矣,降福穰穰。

  【大堤曲】张柬之

  南国多佳人,莫若大堤女。玉床翠羽帐,宝袜莲花距。

  魂处自目成,色授开心许。迢迢不可见,日暮空愁予。

  【东飞伯劳歌】张柬之

  青田白鹤丹山凤,婺女姮娥两相送。谁家绝世绮帐前,

  艳粉红脂映宝钿。窈窕玉堂褰翠幕,参差绣户悬珠箔。

  绝世三五爱红妆,冶袖长裙兰麝香。春去花枝俄易改,

  可叹年光不相待。

  【出塞】张柬之

  侠客重恩光,骢马饰金装。瞥闻传羽檄,驰突救边荒。

  歙野山川动,嚣天旌旆扬。吴钩明似月,楚剑利如霜。

  电断冲胡塞,风飞出洛阳。转战磨笄俗,横行戴斗乡。

  手擒郅支长,面缚谷蠡王。将军占太白,小妇怨流黄。

  騕褭青丝骑,娉婷红粉妆。三春莺度曲,八月雁成行。

  谁堪坐愁思,罗袖拂空床。

  【与国贤良夜歌二首】张柬之

  柳台临新堰,楼堞相重复。窈窕凤凰姝,倾城复倾国。

  杏间花照灼,楼上月裴回。带娇移玉柱,含笑捧金杯。

  【咏屏风】袁恕己

  绮阁云霞满,芳林草树新。鸟惊疑欲曙,花笑不关春。

  山对弹琴客,溪留垂钓人。请看车马客,行处有风尘。

  【书怀】刘幽求

  心为明时尽,君门尚不容。田园迷径路,归去欲何从。

  【流所赠张锡】章玄同

  黄叶因风下,甘从洛浦隈。白云何所为,还出帝乡来。

  【临高台】王易从

  汉主事祁连,良人在高阙。空台寂已暮,愁坐变容发。

  泛艳春幌风,裴回秋户月。可怜军书断,空使流芳歇。

  【初出京邑有怀旧林】卢僎

  赋生期独得,素业守微班。外忝文学知,鸿渐鹓鹭间。

  内倾水木趣,筑室依近山。晨趋天日晏,夕卧江海闲。

  松风生坐隅,仙禽舞亭湾。曙云林下客,霁月池上颜。

  虽曰坐郊园,静默非人寰。时步苍龙阙,宁异白云关。

  语济岂时顾,默善忘世攀。世网余何触,天涯谪南蛮。

  回首思洛阳,喟然悲贞艰。旧林日夜远,孤云何时还。

  【稍秋晓坐阁,遇舟东下扬州,即事寄上族父江阳令】卢僎

  虎啸山城晚,猿鸣江树秋。红林架落照,青峡送归流。

  归流赴淮海,征帆下扬州。族父江阳令,盛业继前修。

  文掩崔亭伯,德齐陈太丘。时哉惜未与,千载且为俦。

  忆昔山阳会,长怀东上游。称觞阮林下,赋雪谢庭幽。

  道浓礼自略,气舒文转遒。高情薄云汉,酣态坐芳洲。

  接席复连轸,出入陪华輈。独善与兼济,语默奉良筹。

  岁月欢无已,风雨暗飕飕。掌宪时持节,为邦邈海头。

  子人惠虽树,苍生望且留。微躬趋直道,神甸忝清猷。

  仙台适西步,蛮徼忽南浮。宇内皆安乐,天涯独远投。

  忠信徒坚仗,神明岂默酬。观生海漫漫,稽命天悠悠。

  云昏巴子峡,月远吴王楼。怀昔明不寐,悲令岁属周。

  喟无排云翮,暂得抒离忧。空洒沾红泪,万里逐行舟。

  【让帝挽歌词二首】卢僎

  泰伯玄风远,延州德让行。阖棺追大节,树羽册鸿名。

  地户迎天仗,皇阶失帝兄。还闻汉明主,遗剑泣东平。

  朝天驰马绝,册帝□宫祖。恍惚陵庙新,萧条池馆古。

  万化一朝空,哀乐此路同。西园有明月,修竹韵悲风。

  【十月梅花书赠】卢僎

  君不见巴乡气候与华别,年年十月梅花发。

  上苑今应雪作花,宁知此地花为雪。自从迁播落黔巴,

  三见江上开新花。故园风花虚洛汭,穷峡凝云度岁华。

  花情纵似河阳好,客心倍伤边候早。春候飒惊楼上梅,

  霜威未落江潭草。江水侵天去不还,楼花覆帘空坐攀。

  一向花前看白发,几回梦里忆红颜。红颜白发云泥改,

  何异桑田移碧海。却想华年故国时,唯馀一片空心在。

  空心吊影向谁陈,云台仙阁旧游人。傥知巴树连冬发,

  应怜南国气长春。

  【岁晚还京台望城阙成口号先赠交亲】卢僎

  紫陌开行树,朱城出晚霞。犹怜惯去国,疑是梦还家。

  风弱知催柳,林青觉待花。交亲望归骑,几处拥年华。

  【送苏八给事出牧徐州用芳韵】卢僎

  金鼎属元方,琐闱连季常。畏盈聊出守,分命乃维良。

  晓骑辞朝远,春帆向楚常。贤哉谦自牧,天下咏馀芳。

  【上幸皇太子新院应制】卢僎

  佳气晓葱葱,乾行入震宫。前星迎北极,少海被南风。

  视膳铜楼下,吹笙玉座中。训深家以正,义举俗为公。

  父子成钊合,君臣禹启同。仰天歌圣道,犹愧乏雕虫。

  【奉和李令扈从温泉宫赐游骊山韦侍郎别业】卢僎

  风后轩皇佐,云峰谢客居。承恩来翠岭,缔赏出丹除。

  飞盖松溪寂,清笳玉洞虚。窥岩详雾豹,过水略泉鱼。

  乡入无何有,时还上古初。伊皋羞过狭,魏丙服粗疏。

  白雪缘情降,青霞落卷舒。多惭郎署在,辄继国风馀。

  【季冬送户部郎中使黔府选补】卢僎

  握镜均荒服,分衡得大同。征贤一台上,补吏五谿中。

  雨露将天泽,文章播国风。汉庭暌直谅,楚峡望清通。

  马逐霜鸿渐,帆沿晓月空。还期凤池拜,照耀列星宫。

  【途中口号(一作郭向诗)】卢僎

  抱玉三朝楚,怀书十上秦。年年洛阳陌,花鸟弄归人。

  【南望楼】卢僎

  去国三巴远,登楼万里春。伤心江上客,不是故乡人。

  【临川送别】卢僎

  秋郊日半隐,野树烟初映。风水正萧条,那甚动离咏。

  【题殿前桂叶】卢僎

  桂树生南海,芳香隔楚山。今朝天上见,疑是月中攀。

  【奉和受图温洛应制】牛凤及

  八神扶玉辇,六羽警瑶谿。戒道伊川北,通津涧水西。

  御图开洛匮,刻石与天齐。瑞日波中上,仙禽雾里低。

  微臣矫羽翮,抃舞接鸾鹥。

唐诗欣赏5

  《次北固山下》

  作者:王湾

  客路青山下,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注解】:

  1、次:停留。

  2、残夜:天快亮时。

  3、江春句:还没到新年江南就有了春天的音讯。

  4、归雁句:古时传说雁能带信,这句的意思是希望北归的.大雁能将家信带到故乡洛阳。

  【韵译】:

  游客路过苍苍的北固山下,

  船儿泛着湛蓝的江水向前。

  春潮正涨两岸江面更宽阔,

  顺风行船恰好把帆儿高悬。

  红日冲破残夜从海上升起,

  江上春早年底就春风拂面。

  寄去的家书不知何时到达,

  请问归雁几时飞到洛阳边。

  【评析】:

  ??这首诗写冬末春初,旅行江中,即景生情,而起乡愁。开头以对偶句发端,写神驰故里的飘泊羁旅之情怀。次联写潮平、风正的江上行船,情景恢弘阔大。

  三联写拂晓行船的情景,对仗隐含哲理,形容景物,妙绝千古,给人积级向上的艺术魅力。尾联见雁思亲,与首联呼应。全诗笼罩着一层淡淡的乡思愁绪。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不失诗苑奇葩,艳丽千秋。

唐诗欣赏6

  碛中作 岑参

  走马西来欲到天,

  辞家见月两回圆。

  今夜未知何处宿,

  平沙万里绝人烟。

  岑参诗鉴赏

  这首诗与《逢入京使》写作时间相近,约作于天宝八年( 749)岑参第一次从军西征时。从辞家见月两回圆的诗句看,岑参离开长安已近两个月了。

  如今宿营在广袤无垠的大沙漠之中,一轮明月照在平沙莽莽的沙漠上,他回顾两个月来的旅程,想到月圆人未归,看到唐军在沙碛中列营而宿,写下了这首绝句。这是沙漠行军途中野营生活的一个剪影。

  走马西来欲到天句,指出了踏上征途后的行进过程,我们仿佛看到诗人跃马扬鞭,从长安出发,沿着通往西域的丝绸之路,风尘仆仆的向西进发。欲到天三字,既表明了离家之远,又表现了不畏艰难险阻、天高路远的气概,仿佛要飞马走到天的尽头,不达目的不止。诗人将走马西来的空间过程,表现得气象壮阔而又富有健美的动感。如果说首句主要描写的是辞家后的空间行程,那么下句诗写的就是辞家后的时间过程。辞家见月两回圆句,表明辞家已近两月,月圆人不圆,不免要牵动思乡之情。诗人将想念亲人的'感情闸门刚刚打开,立刻又把它关闭起来,将笔陡转,由遐想回到现实中来。

  今夜未知何处宿,平沙万里绝人烟两句,上句故设疑问,提出一个眼前急需解决的宿营问题,下句诗不作正面回答,却转笔写景:似乎诗人并不关心今宵宿在何处,将读者的注意力引向碛中之景:在明月照耀下,平沙莽莽、万里无人的大漠,是那样沉寂,那样荒凉,在月色中又是那样朦胧。在广袤无垠的沙漠瀚海之中,今夜又该宿在何处呢?不言而喻,诗人和他的伙伴们,只能就地列营,过一种风餐露宿的生活。这就表现了戎马生涯的艰苦,从而给读者留下了充分想象的余地。

  《碛中作》诗仅四句,但每句诗都能给人不同的艺术感受。起句有一股勃发的激情和大无畏的精神,雄奇壮美而豪迈。次句情深意远,含蕴丰富。三句以设问兜转,宕开前句,有转折回旋的韵致。结句似答非答,以景作结,于暮色苍茫之中,使人感到气象壮阔。整首诗给人以悲壮苍凉之感。杜甫称赞岑参的诗 篇终接浑茫(《寄彭州高三十五使君适虢州二十七长史参三十韵》),这是称赞他的诗结尾浑厚,气象阔大,不可窥其涯际。从结句平沙万里绝人烟(一本作平沙莽莽绝人烟)来看,境界阔大,茫无边际,正可谓篇终接浑茫。

唐诗欣赏7

  荒唐。

  他出了一本书,名字叫做《荒唐》。

  我问他里面都写了些什么,他淡淡的笑着道。

  满纸荒唐。

  里面有一句话。

  一一一千般人有千般种喜欢。

  我问他。

  那你所认为的喜欢又是什么?

  他收拾着书桌,抬眸轻瞥了我一眼。

  轻轻的声音随着风散开。

  想到就会疼。

  却又无可救药的上瘾。

  想到就会疼。

  你是有多爱那人。

  他的眉目很清隽,浅色的`唇总是挂着淡淡的笑。

  柔和,清冷。

  真难想象,他喜欢的人又是怎样。

  书的第79页倒数第七行。

  一一一执此白莲,笑没花间。

  我问他。

  你手中的白莲,代指的是什么?

  他给我冲了一杯茶,两个人一起坐在阳光下。

  他将手中的书翻页,漫不经心。

  日头明媚,我能抬眼便看见她。

  抬眼便看见。

  被他所爱之人,是有多幸福。

  他认真起来很专注,我喝着茶盯着他看。

  还是一如既往的清冷。

  真难想象,他喜欢起一个人会是怎样的。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他在书中说道。

  一一一愿为一人憔悴。

  我笑他痴情。

  他低笑出声,我不禁愣神。

  第一次见他笑的如此轻柔,像是,心爱之人就在眼前一般。

  你笑什么?

  我笑,我心系之人。

  心系之人?

  嗯,去看看最后一页。

  我低头去翻书。

  没有看见他眉目间的深情和缱绻。

  书的最后一页,最后一句。

  一一一满纸荒唐,致我所爱。

  愿为你书一纸荒唐。

  执此,地老天荒。

  傻瓜。

  我不傻。

  好,你不傻。

  一一一一

唐诗欣赏8

  《落花》

  作者:李商隐

  高阁客竟去,小园花乱飞。

  参差连曲陌,迢递送斜晖。

  肠断未忍扫,眼穿仍欲归。

  芳心向春尽,所得是沾衣。

  【注解】:

  1、参差:指花影的迷离,承上句乱飞意。

  2、芳心:指花,也指自己看花的心意。

  3、沾衣:指流泪。

  【韵译】:

  高阁上的游客们已经竞相离去;

  小园的春花随风凋零纷纷乱飞。

  花影参差迷离接连着弯弯小径;

  远望落花回舞映着斜阳的余晖。

  我的肝肠欲断不忍把落红扫去;

  望眼欲穿盼来春天却匆匆回归。

  爱花惜花自然要怨春去得太早;

  春尽花谢所得的只是落泪沾衣。

  【评析】:

  这是一首专咏落花的诗。首联写落花与人的心情,含蓄蕴籍耐人寻味。颔联从不

  同角度描写落花乱飞的`具体情状。颈联直接抒发情感,巴望花不再落而不能。末

  联写花为装点春天而开,却落得飘零沾衣的结局。表达了素怀壮志,不见用于世的凄

  婉和感慨。全诗洋溢着伤春惜花之感,情思如痴,委婉动人。

唐诗欣赏9

  清溪深不测,隐处惟孤云。

  松际露微月,清光犹为君。

  茅亭宿花影,药院滋苔纹。

  余亦谢时去,西山鸾鹤群。

  【注解】:

  1、宿:比喻夜静花影如眠。

  2、谢时:辞去世俗之累。

  3、鸾鹤:古常指仙人的.禽鸟。

  4、群:与……为伍。

  【韵译】:

  清溪之水深不可测, 隐居之处只有孤云。

  松林中间明月微露, 洒下清辉似为郎君。

  茅亭花影睡意正浓, 芍药园圃滋生苔纹。

  我也想要谢绝世俗, 来与西山鸾鹤合群。

  【评析】: ??这是一首写山水的隐逸诗。开头两句写王昌龄隐居之所在、乃隐居佳境,别有洞 天。中间四句写夜宿此地之后,顿生常住之情,即景生情,一目了然。最后两句写自 己的归志,决心跃然。 ??

  全诗善于在平易的写景中,蕴含深长的比兴寄喻,形象明朗,诗旨含蓄,而意向 显豁,发人联想。“茅亭宿花影,药院滋苔纹”可见炼字功深,又可作对仗效法。

唐诗欣赏10

  1、西王母桃种我家。三千阳春始一花。结实苦迟为人笑。攀折唧唧长咨嗟。

  2、昔君布衣时,与妾同辛苦。一拜五官郎,便索邯郸女。妾欲辞君去,君心便相许。妾读蘼芜书,悲歌泪如雨。忆昔嫁君时,曾无一夜乐。不是妾无堪,君家妇难作。起来强歌舞,纵好君嫌恶。下堂辞君去,去后悔遮莫。

  3、猎客张兔罝,不能挂龙虎。所以青云人,高歌在岩户。韩生信英彦,裴子含清真。孔侯复秀出,俱与云霞亲。峻节凌远松,同衾卧盘石。斧冰嗽寒泉,三子同二屐。时时或乘兴,往往云无心。出山揖牧伯,长啸轻衣簪。昨宵梦里还,云弄竹溪月。今晨鲁东门,帐饮与君别。雪崖滑去马,萝径迷归人。相思若烟草,历乱无冬春。

  4、朝策犁眉騧,举鞭力不堪。强扶愁疾向何处,角巾微服尧祠南。长杨扫地不见日,石门喷作金沙潭。笑夸故人指绝境,山光水色青于蓝。庙中往往来击鼓,尧本无心尔何苦。门前长跪双石人,有女如花日歌舞。银鞍绣毂往复回,簸林蹶石鸣风雷。远烟空翠时明灭,白鸥历乱长飞雪。红泥亭子赤阑干,碧流环转青锦湍。深沉百丈洞海底,那知不有蛟龙蟠。君不见绿珠潭水流东海,绿珠红粉沉光彩。绿珠楼下花满园,今日曾无一枝在。昨夜秋声阊阖来,洞庭木落骚人哀。遂将三五少年辈,登高远望形神开。生前一笑轻九鼎,魏武何悲铜雀台。我歌白云倚窗牖,尔闻其声但挥手。长风吹月度海来,遥劝仙人一杯酒。酒中乐酣宵向分,举觞酹尧尧可闻。何不令皋繇拥篲横八极,直上青天挥浮云。高阳小饮真琐琐,山公酩酊何如我。竹林七子去道赊,兰亭雄笔安足夸。尧祠笑杀五湖水,至今憔悴空荷花。尔向西秦我东越,暂向瀛洲访金阙。蓝田太白若可期,为余扫洒石上月。

  5、安西幕府多材雄,喧喧惟道三数公。绣衣貂裘明积雪,飞书走檄如飘风。朝辞明主出紫宫,银鞍送别金城空。天外飞霜下葱海,火旗云马生光彩。胡塞清尘几日归,汉家草绿遥相待。

  6、黄鹤高楼已捶碎,黄鹤仙人无所依。黄鹤上天诉玉帝,却放黄鹤江南归。神明太守再雕饰,新图粉壁还芳菲。一州笑我为狂客,少年往往来相讥。君平帘下谁家子,云是辽东丁令威。作诗调我惊逸兴,白云绕笔窗前飞。待取明朝酒醒罢,与君烂漫寻春晖。

  7、天上何所有,迢迢白玉绳。斜低建章阙,耿耿对金陵。汉水旧如练,霜江夜清澄。长川泻落月,洲渚晓寒凝。独酌板桥浦,古人谁可征。玄晖难再得,洒酒气填膺。

  8、谢公离别处,风景每生愁。客散青天月,山空碧水流。池花春映日,窗竹夜鸣秋。今古一相接,长歌怀旧游

  9、爱此溪水闲,乘流兴无极。漾楫怕鸥惊,垂竿待鱼食。波翻晓霞影,岸叠春山色。何处浣纱人,红颜未相识。

  10、日下空庭暮,城荒古迹馀。地形连海尽,天影落江虚。旧赏人虽隔,新知乐未疏。彩云思作赋,丹壁间藏书。楂拥随流叶,萍开出水鱼。夕来秋兴满,回首意何如。

唐诗欣赏11

  诗人似乎尽力想把他那种激愤的感情深深地埋藏在心底,但是又自觉不自觉地在字里行间透露出来,使人感受到那股被压抑着的感情的潜流,读来为之感动,令人回味。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欣赏一下这首诗吧。

  答张十一

  韩愈

  山净江空水见沙,

  哀猿啼处两三家。

  筼筜竞长纤纤笋,

  踯躅闲开艳艳花。

  未报恩波知死所,

  莫令炎瘴送生涯。

  吟君诗罢看双鬓,

  斗觉霜毛一半加。

  韩愈诗鉴赏

  韩愈一生中两次遭贬,《答张十一》是他第一次被贬到广东阳山后的第二年春天作的。张十一名署,德宗贞元十九年(803)与韩愈同为监察御史,一起被贬。张到郴州临武令任上曾有诗赠韩愈,诗云:

  九疑峰畔二江前,恋阙思乡日抵年。白简趋朝曾并命,苍梧左宦一联翩。鲛人远泛渔舟火,鵩鸟闲飞露里天。涣汗几时流率土,扁舟西下共归田。韩愈写此诗作答。

  诗的前半部分写景。山净江空水见沙,哀猿啼处两三家,勾画出阳山地区的全景。春山明净,春江空阔,还传递出一种人烟稀少的空寂。淡淡几笔,生动地摹写了荒僻冷落的景象。接下来是两组近景镜头,筼筜竞长纤纤笋,踯躅闲开艳艳花。筼筜是一种粗大的竹子。踯躅即羊踯躅,开红黄色的花,生在山谷间,二月花发时,耀眼如火,月余不歇。这一联,可以说是作者为前面一联的冷落景象又点缀了一些鲜艳、明快的色彩,增添了些许春天的生气。上句的竞字同下句的 闲字,不但对仗工稳,而且传神生动。竞字把嫩笋争相滋长的蓬勃景象写活了;闲字则把羊踯躅随处开放、清闲自得的意态托写出来。这四句诗,先写远景,后写近景,层次分明。有淡墨涂抹的山和水,又有色彩艳丽的绿竹和红花,浓淡相宜,形象突出。再加上哀猿的啼叫,真可谓诗情画意,交相辉映。

  这首诗中的景物,是与作者此时的处境与心情紧密相连的。它体现了这样两个特点,一是静、二是闲。静从空旷少人烟而生,作者从繁华嘈杂、人事纷扰的京城一下子到了这僻远荒冷的山区,哀猿啼声处处有,人间茅舍两三家,这种静与作者仕途的'冷遇相互作用,使他倍感孤独和凄凉。这种闲,由他的处境遭遇而来,这里的一切都显得悠闲超脱,没有羁绊,然而不免使人触景生情。身虽居闲地,心却一刻也没能摆脱朝廷的束缚,常常被未报恩波所烦扰,不能得闲,故而分外感慨。作者虽然写的是景,而实际上是在抒发自己内心深处的隐情,正如王夫之《唐诗评选》所说:寄悲正在比兴处。

  诗的下半段叙事抒情,未报恩波知死所,莫令炎瘴送生涯。前句的未字贯报与知,意谓皇帝的深恩我尚未报答,死所也未可得知,但求不要在南方炎热的瘴气中虚度余生而已。这两句是全诗的关键,蕴含着诗人内心深处许多矛盾着的隐微之情;有无辜被贬的愤怨与悲愁,又有对自己从此消沉下去的担心;有自己被贬南荒回归无望的叹息,又有对未来建功立业的憧憬。他虽然没有直接说忧愁怨恨,只提到死所、炎瘴,却比说出来更为深切。在这样的处境中,尚还想未报恩波,这表现出儒家 怨而不怒 的精神。有了这一联的铺垫,下一联就容易理解。吟君诗罢看双鬓,斗觉霜毛一半加。斗同陡,是顿时的意思。斗觉二字用得奇崛,把诗人的感情推向高潮。这一联写得委婉曲折,诗人没有正面写自己如何忧愁,却说读了张署来诗后鬓发顿时白了一半,似乎来诗是愁的原因,这就把全诗惟一正面表现愁怨的地方掩盖住了。并且写愁不说愁,只说霜毛陡加,至于何以至此,尽在不言之中。诗意婉转,韵味醇厚。

唐诗欣赏12

  田 家 聂夷中

  父耕原上田,

  子劚山下荒。

  六月禾未秀,

  官家已修仓。

  聂夷中诗鉴赏

  中晚唐为数众多的悯农诗中,短小精悍之作首推李绅《 悯农二首 》,下来就要算聂夷中《田家》了。

  乍看去,此诗的内容之平淡、语言之明白、字句之简单,几乎没什么奥妙可言,但它能以最少的文字取得了很大的效果,显得十分耐读,这又决不是偶然的。

  封建时代农民遭受剥削的主要的形式便是地租 。 在唐末那样的乱世 ,封建国家开支甚巨而资用缺乏, 必然加重对农民的榨取。此诗的`写作目的就在于揭露这样的黑暗现实。如果正面从收租情事落笔,所费笔墨必多而实际效果未必就好。此诗的写作特点之一就在于抛开这种正面的描写 , 而只选取收租的题前之景,即农夫辛勤耕作而官家等待收租情况 ,官家已 仓句点到为止 ,修仓干什么,农夫的命运将怎样, 一应留待读者去想。作者省却许多气力,却不著一字,尽得风流。

唐诗欣赏13

  从古至今,很多人在阅读唐诗,也在研究唐诗。唐诗为何屹立千年而风采依然?答案非常简单:因为美丽,才是唐诗。不论什么事物,或者人物,因为美丽,才有魅力。这是世人公认的基本法则。这个法则伴随了人类文明的全过程。

  唐诗之美,意境先行。意境,是人类情感通达的境界,或借景抒情,或以情寄景,实现情由景出、景因情化,让人与自然相辅相成,浑然一体。

  骆宾王《于易水送人一绝》:“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他要表达什么,不言自明,仅仅二十个字,其中一个“没”,一个“寒”,把诗人所有的思想情绪表达得几近完美,读来溢满凄怆之色。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语言苍劲,情感苍凉,寥寥四句,朗朗上口,既大气雄放,又悲愤沉郁。那是一种壮士的情怀,借着一个古老楼台,绽放得霞光满天。张九龄《望月怀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其情其景,欲言无门,欲吐无人,令人在千回百转之中,思不尽,意难平。如一轮明月,映照千年。

  唐诗的意境,就是一种文明的意境。在人们的心灵世界,这种意境引发共鸣。因为,它始终在挖掘和追求本真的情感元素。一草一木,一枝一叶,都成为诗人灵感的载体,仅此,足可永恒。

  唐诗之美,简洁明了。唐诗,在不断卸掉繁琐累赘的浮华文字修饰之后,只留下筋骨。阅尽所有传统文学体裁,唯唐诗的简洁堪称旷世难再。五言绝句,只有四句,二十个字。读上两三遍,可铭记于心。

  在大唐的诗海里,七言诗具有很重的分量。欣赏其经典,领略其博大,所有人都能从中品味出深沉的气韵。

  且赏边塞诗的经典。王昌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严武《军城早秋》:“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诸如此类的绝句不少,在他们的笔下,是纯净的简洁,是浓缩得无法挤压的.凝炼。但是,这透明的简洁,傲然天地,纵横时空,飒爽挺拔,气吞山河,把边关冷月写进了豪情壮志的家国。

  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一场凄婉的送别,却被诗人渲染成一次现实生活中最美丽鲜活的旅程。“烟花三月”温馨柔美,春意盎然,何来悲戚?那碧空之下,诗人欣赏到的是“孤帆远影”,放眼浩荡的长江,这是诗人的构筑,也是诗人的胸襟。

  唐诗的伟大,来自诗人对人生状态的准确领悟和体察,来自诗人心灵那映照世态炎凉、自然风雨的纯净。这份纯净,既是诗歌的生命,也是诗人之为诗人的基本特质。只有纯净的心灵,才会有纯净的品质,最终才会有纯净的作品。

  唐诗之美,律韵天籁。李白《朝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杜甫《江畔独步寻花》:“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这些唐诗充沛的情感,流畅的节奏,优美的旋律,毫无雕琢粉饰。不管今天的人们用什么看似冠冕堂皇实则繁琐夸张的标准去衡量和评价,都丝毫不能影响和改变它的价值。

唐诗欣赏14

  溪上遇雨二首(其二) 崔道融

  坐看黑云衔猛雨,

  喷洒前山此独晴。

  忽惊云雨在头上,

  却是山前晚照明。

  崔道融诗鉴赏

  唐诗中写景通常不离抒情 ,而且多为抒情而设。 即使纯乎写景,也渗透作者主观感情,写景即其心境的反光和折射;或者借用比兴,别有寄托。而这首写景诗不同于一般唐诗。它是咏夏天的`暴雨,你既不能从中觅得何种寓意,又不能视为作者心境的写照。因为他实在是为写雨而写雨。从一种自然现象的观察玩味中发现某种奇特情致 ,乃是宋人在诗歌小结裹 方面的许多发明之一 ,南宋杨诚斋(万里)最擅此。而这首《溪上遇雨》居然是早于诚斋二三百年的诚斋体。

  再从诗的艺术手法看,它既不符合唐诗通常的含蓄蕴藉的表现手法,也无通常写景虚实相生较简炼笔法。它的写法可用八个字概尽:穷形尽相,快心露骨。

唐诗欣赏15

  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

  【关键词】

  诗词名句,写景,昼夜,夕阳,黄昏

  【名句】

  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

  【出处】

  唐-王维《送邢桂州》

  铙吹喧京口,风波下洞庭。

  赭圻将赤岸,击汰复扬舲。

  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

  明珠归合浦,应逐使臣星。

  【译注】

  夕阳西沉后江湖浪白,潮水涌来时天地映青。

  ①铙吹:即铙歌。军中乐歌,为鼓吹乐的一部。所用乐器有笛、觱篥、箫、笳、铙、鼓等。

  ②风波:风浪。

  ③赭圻:山岭名,在今安徽繁昌县西北。

  ④击汰:拍击水波。亦指以桨击水,划船。扬舲:犹扬帆。舲是有窗的船,扬舲谓划船快速前进。

  ⑤合浦:古郡名。汉置,郡治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合浦县东北,县东南有珍珠城,又名白龙城,以产珍珠著名。

  ⑥使臣星:即使星。

  【说明】

  《送邢桂州》是唐代大诗人王维创作的一首送友人邢济就任的诗。全诗借助想象友人此行一路击水扬帆所见风光,描写从镇江经洞庭到桂州沿途所见的景物。颈联两句犹为精彩。诗人通过变幻的色彩表现湖海的浩渺和潮水的涌猛,衬托出一幅宏阔壮美的天地背景,成为脍炙人口的'名句。结尾连用两典,饱含对朋友的殷切期望和清明政治的执着追求。诗人巧妙地运用典故,以颂为劝,诗意十分委婉。

  【赏析】

  “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两句,对仗工整,气度不凡,写湖中江上的壮阔景色。黄昏之时,落日的余晖映在宽阔的湖面上,又被湖面反射出来,湖面反射的光芒与落日的余晖相互融合,成为一片,白得耀眼,十分璀璨夺目;江潮滚滚而来时,场面宏大,吞天饮地,整个天地都为之变色,天地之间被映成了一派青色,浩浩荡荡,无边无际。落日余晖之际,江湖天地之间,忽而“白”,忽而“青”,两种颜色相互辉映,色彩分明,看似清淡却不失气势,令人瞬间为之一振,显现出诗人深厚的笔下功力。《唐诗成法》:“五六水行之景,雄俊阔大。”《闻鹤轩初盛唐近体读本》:“五六豪朗名句,良不多得。”

  《唐贤三昧集笺注》:“对起。五六大句。顾云:正大尔雅。五六有老杜气格。”

【唐诗欣赏】相关文章:

李白唐诗欣赏03-26

杨炯唐诗欣赏08-14

唐诗的泪散文欣赏09-08

唐诗宋词名句欣赏09-14

王建的优美唐诗欣赏08-14

杜甫唐诗名句欣赏07-27

唐诗五言绝句欣赏09-10

中考古诗欣赏题常见考点及唐诗欣赏技法07-10

浪漫派唐代诗人李白诗歌欣赏水墨唐诗09-09

唐诗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