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所见》教学实录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古诗《所见》教学实录

时间:2024-09-06 17:00:56 古诗大全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古诗《所见》教学实录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古诗吧,从格律上看,古诗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你知道什么样的古诗才能算得上是好的古诗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古诗《所见》教学实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古诗《所见》教学实录

古诗《所见》教学实录1

  一、揭题解题

  (一)复习袁枚的《所见》导入新课

  师:小朋友们,还记不记得袁枚写过的一首诗。(师板书:所见)

  生:齐背。

  师:对呀,这是袁枚的《所见》,那你们还记不记得“见”是什么意思呀?

  生:看见。

  师:对,见就是看见的见,“牧童骑黄牛”就是他看见的。(师板书:看见)

  师:除了看见,诗中还写了~~~

  生:听见。

  师:他还听见“歌声振林樾”。(板书:听见)“见”就是看见、听见,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叶绍翁的《夜书所见》。

  (二)解题

  师:书有两种意思:书:(1)写,记录;(2)装订成册的著作。(出示)在诗中,哪种更确切呢?

  生:(1)写,记录。

  师:“书”就是“写”的意思,把它的意思装进题目里,谁来试试?有点难,没关系,大胆地把题目的意思说出来。

  生:把自己看见听见的写下来。

  师:是的,也就是把自己看见听见的写下来。(再请生说)

  师:如果把时间加进去更好。夜里,他看见、听见~~~~

  师:如果在前面加上谁什么时候写下来就更完整了。(板书:叶绍翁)

  生:叶绍翁写下夜里看见的、听见的。

  师:你已经理解题目的意思了,老师给你个建议,把“写”放到前面说更顺。

  师:你们会说吗?就像他这样,小声地说一次。

  (三)读题

  师:你们刚才说的就是题目的意思,我们把题目再齐读。

  师:如果在这里(指“夜书”)停一下就更好了。

  师:夜里静悄悄的,谁来轻轻地读读。

  二、朗读诗歌

  (一)出示自学要求

  师:接下来我们去读读古诗,在诗里有一个字,(师板书:挑)平常读“tiāo”,在诗里读

  “tiǎo”。

  师:读诗之前,老师建议小朋友这样做(出示自学要求:1.把古诗读正确、读通顺。2.对照注释,想想诗中哪些事物是诗人的所见。)

  (二)学生自学

  学生自由读古诗。

  (三)交流反馈

  师:同学们读得最认真,有的还读得津津有味,谁愿意把自己的朗读展示给大家。

  (一生读)师:你很聪明,听老师一说,马上把这个“挑”字读对了,你知道为什么读第三声吗?

  学生纷纷说“捉”。

  师:“挑”是“捉”的一种动作,用树枝把泥土挖开,把里面的蟋蟀挑出来

  (一生读)师:有个字要注意一下。(师板书:促)“足”的撇短短的,捺要长长的。你再读一下。(生读对了)师:掌声送给他。

  师:能放到词语里读吗?再请刚才这个同学。

  师:“促织”就是蟋蟀、蛐蛐,古时候人们叫“促织”还有一个故事动人的故事呢?你们愿意听吗?秋天来了,蟋蟀叫得特别欢,冬天来了,冬天来了,你们赶快纺织要准备过冬啦!

  师:还有谁愿意读吗?

  师:刚才听了这几位同学,都能把古诗一字不差地读下来,真能干。

  师:要把古诗读得有味道,还要注意停顿,这些“|”就表示停顿,你们试试看!

  师:你把停顿读得特别棒,有诗的味道了。

  师:相信每个孩子都读得很棒,我们先请男生读读诗(男生读)我给你们打满分,女孩子试试看,加油。(女生读)

  师:读得越来越有诗味了,也给你们打满分,老师也想读了,想听吗?

  三、解词品句读诗

  师:读得有点诗味了,我们还可以读得更好,理解了古诗就能读得更好。

  师:哪些东西是诗人所见呢?

  生:捉蛐蛐。

  师:用诗里的话就是——儿童挑促织。还有吗?

  生:动客情。

  师:动客情是诗中的感觉,见,看见、听见。

  生:他住在江上听见一阵秋风吹过。

  师:你听见了“江上秋风”,但要注意他不是住在江上,是住在江边。

  生:夜深篱落一灯明。

  师:(师板书:—灯)这里的“一灯”是哪里的一灯呀?(师板画篱笆)篱笆里,小朋友在捉蛐蛐,点在一盏灯,它的里边不可点灯,旁边可以。

  师:“篱落”,我们在哪些诗见过?

  出示:月长篱落无人过,唯有蜻蜓蛱蝶飞。/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生齐读

  师:这些“篱落”都是“篱笆”的意思。看到的说了不少了,还有听到的吗?

  师:“萧萧”是什么呀?(师板书:萧萧)对了就是风的声音。继续说,还有什么?

  师:刚才小朋友说的这句不仅有萧萧的风声,还有什么?

  师:对了,“梧叶”就是梧桐的叶子。

  师:老师还有个疑问:“儿童挑促织”是作者亲眼所见吗?不管是不是,都要从课文里找依据。

  生:“知”就是“知道”的意思,不是肯定有。

  师:他到底是看到什么,才知道有“儿童挑促织”?

  师:他看到篱笆旁有一盏亮着的灯,才知有儿童在捉蛐蛐呀。原来后一句,要先解释“夜深篱落”,再解释“儿童挑促织”呀。

  生:他看见篱笆旁边亮着一盏灯,知道了儿童在挑促织。

  师:说得真好,你们也来试试!

  学生自由说。

  (一)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1、萧萧梧叶

  师:我们理解了古诗的意思,一定会读得更好!接下来,我们逐字逐句来读,肯定会把这首古诗读好、读得美美的。

  师:萧萧是一个拟声词,是风的声音,风有时候很柔和,比如说习习的凉风;风有时候很凛冽,比如说呼呼北风。秋天的风给你什么感觉?

  生:温柔。

  师:温柔?又跟夏天的风一样吗?

  师:秋风不那么凛冽,但已有一点冷冷的感觉。那这样的风怎么读出来呢?

  师:可以读得轻,还可以把音节拉长一点

  师:带着一丝凉凉的秋风吹过梧叶,会怎么样呢?

  师:秋风像蝴蝶一样落下来,也许它们在树上摇摆,发出沙沙的声音,风吹过树叶,它在沙沙地响。也许像同学们所说,树叶落下来,发出“蔌蔌”的声音,这就是“萧萧树叶”。

  生读

  师:你看,秋风的韵味出来了。

  生读

  师:把这个词再拉长一点!(手指:萧萧)

  2、江上秋风;理解,诵读

  师:你们把秋天的寒意都带过来了,加上“江上秋风”,谁也能这么读。

  生读

  师:听到你的`朗读,我已感到秋意。

  生齐读

  3、讨论:为什么诗人觉得萧萧梧叶送来寒声?

  师:江上秋风带来阵阵秋的寒意,诗人感受到这些,他想到了很多。叶绍翁的家乡在福建,可是这个时候他居住在杭州,他已经好多年没回到家乡了。住在西湖江畔,他很思念自己的家乡,对于这个村庄来说,叶绍翁是谁?

  生:客人。

  师:对,他只不过是这里的一个客人,这里不是他的家乡,这样的夜晚,他怎能不动感情?

  你知道他动了怎样的情?

  生:想念自己的故乡。

  生:想念自己的父亲、母亲。

  ……

  师:怪不得他觉得这树叶这秋风都送来了阵阵寒意。同学们,他仅仅是身体寒吗?还有什么?

  4、诵读诗句

  师:是呀,身体寒一直传到了他的心里,谁能把诗人的心情送进去,萧萧……江上……

  生读

  师:你有情,把“动”和“情”重音!

  练读“萧萧梧叶送寒声”

  (二)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1、联系实际体会诗情

  师:对于诗人来说,自古逢秋悲寂廖,秋天是个悲伤的季节,对于孩子们来说,又是个美丽的季节。小朋友捉过蛐蛐、扑过蝴蝶吗?在扑蝴蝶的时候,你的心情怎样?

  生谈自己的心情。

  师:紧张、高兴、激动的时候,我们说话的速度就会——快。

  师:真不错可是我就是有个问题想不明白,他只不过是看到了篱落、一灯;他怎么就猜到儿童在挑促织呢?

  生:这个时候,大人都不出来了。

  师:他怎么知道小孩会出来?

  生:因为小孩比较贪玩。

  师:他可以猜他折纸飞机啊什么的,为什么非猜他们是捉蛐蛐呢?

  生:因为秋天是他们快乐的时候。

  师:看来,他小时候肯定也捉过蛐蛐。,他想到小时候也捉过蟋蟀,心情怎么样?

  师:想到往事那么开心,却又勾起了诗人的思乡之情,可是陪伴他的只有那孤孤单单的篱落一灯陪着他,还有其他体会吗?

  2、诵读诗句

  再次齐读

  师:都把这种感情带进去读好吗?

  (三)诵读古诗

  师:现在,老师请你们把整首古诗都连起来,老师配上音乐,谁来试试,你来!

  生读

  师:读得很好!

  另一生读

  师:对,也读得很好,你来!

  师:在这样一个秋夜,诗人忽喜忽悲,所以读的时候也有快有慢。愿意听我读吗?

  师范读

  师:学我的样子,一起来!

  生齐读。

  师:这节课,你们学得很不错。平时回家多读、多写、多动笔,你们的语文一定能学得更好!

  以上内容来自古诗两首《夜书所见》课堂教学实录。希望能帮助教师朋友们较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小编祝大家学习愉快!

古诗《所见》教学实录2

  今天,我将教学清代诗人袁枚写的古诗《所见》,本课的主要教学目标是:

  1、通过教学,使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古诗,最终达到背诵古诗。

  2、学会本课6个生字,理解诗句意思。

  3、想象诗歌描绘的生动景象,体会牧童机灵活泼、天真可爱。

  为了达到以上教学目标、为了迎接孩子们的种种突发奇想,我提前认真备课,书上是“满天星”。

  打上课铃前,我兴致勃勃的来到教室门前“候课”,孩子们很懂事,稚嫩的童声唱着“课前一支歌”,让我也禁不住唱了起来,师生互问好之后,我们很快进入了状态……

  一、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共同学习《古诗两首》的第一首《所见》。

  学生跟着我一起书空:所见——袁枚(板书)

  二、初读: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所见》,同位互相解决生字问题。

  2、老师检查生字自学情况:指名拼读;领读,带词读。

  3、齐读古诗,读出诗的节奏。

  三、品读古诗:

  1、想象每一句诗所描绘的情景。

  师:我带着大家读一读,请大家边读边想象,你能想象出哪些画面呢?

  师生共同读诗歌。

  师:多读几遍吧,这样你会想到更多的画面。学生又读几遍才停下来。

  师:谁来告诉大家:是谁骑黄牛?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生:是牧童。我仿佛看到了一个光着脚丫,穿着马褂、戴着斗笠的小男孩骑在牛背上。

  师:很好!谁能说说这头牛长得怎么样?

  生:这是一头很肥的黄牛,肚子吃得鼓鼓的,走起路来尾巴左摇右摆。

  师:真棒,你们很会想象!小男孩坐在结实的牛背上开心吗?你从哪句诗歌看出来的?

  生:从“歌声振林樾”可以看出来。

  师:你怎么理解这句诗的意思?

  生:牧童很高兴,唱起歌儿,歌声传遍了整个树林。

  生:他的嗓子很好听,又响亮,树上的蝉也跟着唱起来了。

  师:你说的真好!这蝉真可爱!小男孩喜欢它吗?你从哪句看出来的?

  生:我从“意欲捕鸣蝉”这句看出来的。

  师:你真会读书!那“忽然闭口立”又是啥意思呢?

  生:小男孩立刻闭嘴不唱了,悄悄的站到树下望着上的蝉。

  师:说的真好!这个孩子给了你什么印象?

  生1:可爱。

  生2:机灵。

  生3:活泼。

  四:拓展:

  师:大家说的真不错,请讨论一下:接下来,小男孩会怎样做?

  生1:我认为他没爬上树,因为这样摇动树枝后,蝉就会害怕,然后飞走了。

  生2:是的,这样就不能听到蝉唱歌了。

  生3:我认为作者袁枚应该跟小男孩帮忙,回去拿网子来网它就行了啊!

  生4:不行,老师讲了:我们要爱护小动物,它是有生命的,它的家在树上,我们带回家它会死去的,它是属于大自然的'。

  生5:我认为他是个小科学家,他要仔细观察蝉的样子

  生6:黄牛得安静才行,如果黄牛在树下叫,一定会吓走蝉的。

  师:你们知道的真多,老师真为你们高兴!诗人袁枚看到这幅捕蝉的画面就写下了《所见》这首诗。假如你见到这情景会怎么样做?

  生:诗人那时候没我们现在条件好,如果是我,我会用妈妈的手机拍照,然后放在网上,让大家看的。

  生:我爷爷在家耕田了,我家的牛也很温顺的,我也要骑在牛背上玩。

  师:你太可爱了,有机会老师帮你拍照,好吗?

  五、作业:

  请把这美丽的画面保存到我们的大脑中好吗?师生共同背诵古诗《所见》

【古诗《所见》教学实录】相关文章:

古诗元日教学实录01-16

古诗《蜂》教学实录04-15

语文古诗下册《所见》教学设计03-27

小学古诗《元日》优质教学实录03-22

《所见》古诗原文欣赏12-21

名师《古诗两首》教学实录01-16

古诗《游山西村》课堂教学实录09-22

夜书所见古诗的鉴赏02-10

《夜书所见》古诗欣赏07-19

夜书所见翻译古诗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