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理论集合(15篇)
就业理论1
论文摘要: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就业教育,是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的重点与难点。通过阐述霍兰德理论的引入,为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提供了新的有效工具,从而提出了高职院校广大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一理论,改进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
我国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高职毕业生的就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因而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要性也日益彰显。我国高职毕业生是人力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成为高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霍兰德理论的内容与特点
1、霍兰德理论内容
约翰·霍兰德(JohnHolland)是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心理学教授,美国著名的职业指导专家。他于1959年提出了具有广泛社会影响的职业兴趣理论,认为人的人格类型、兴趣与职业密切相关,兴趣是人们活动的巨大动力。凡是具有职业兴趣的职业都可以提高人们的积极性,促使人们积极地、愉快地从事该职业,且职业兴趣与人格之间存在很高的相关性。
霍兰德认为,人格可分为现实型、研究型、艺术型、社会型、企业型和常规型六种类型。
当我们就业择业的时候,人格与职业环境的匹配是形成职业满意度、成就感的基础。一苇SDS职业兴趣测试,也是以霍兰德职业兴趣(HollandVocationalInterestTheo-ry)理论为基础,并根据中国的职业市场情况与用语习惯设计而成。通过测试,可以帮助测试者相对准确地了解自身的个体特点和职业特点之间的匹配关系,同时为测评者在进行专业选择和职业选择时,提供客观的参考依据。人们通常倾向选择与自我兴趣类型匹配的职业环境,如具有现实型兴趣的人希望在现实型的职业环境中工作,可以最好地发挥个人的潜能。但职业选择中,个体并非一定要选择与自己兴趣完全对应的职业环境,因为影响职业选择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不完全依据兴趣类型,还要参照社会的职业需求及获得职业的现实可能性。因为个体本身常是多种兴趣类型的综合体,单一类型显著突出的情况不多。因此,评价个体的兴趣类型时,也时常以其在六大类型中得分居前三位的`类型组合而成,组合时根据分数的高低依次排列字母,构成其兴趣组型。在职业选择时会不断妥协,寻求相邻职业环境,甚至相隔职业环境。在这种环境中,个体需要逐渐适应工作环境,如果个体寻找的是相对的职业环境,意味着所进人的是与自我兴趣完全不同的职业环境,则我们工作起来可能难以适应,或者难以做到工作时觉得很快乐,甚至感觉每天工作起来很痛苦。
2、霍兰德理论特点
根据霍兰德的理论,个体的职业兴趣可以影响其对职业的满意程度。当个体所从事的职业和他的职业兴趣类型匹配时,个体的潜在能力可以得到最彻底的发挥,工作业绩也更加显著。霍兰德的职业兴趣理论可以帮助做好职业选择和职业设计,成功地进行职业调整,从整体上认识和发展自己的职业能力,职业兴趣也是职业成功的重要因素。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要做到就业指导内容要有战略性的转变,由只注重择业知识策略性向培养学生创造性、团队合作精神、职业道德意识等战略性方向转变。就业指导工作是以实现毕业生就业发展为目的,就业指导对象转化为所有在校的高职学生。
二、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存在的问题
1、就业指导课程的盲目性
就业指导课是学生在校期间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学习职业技能、选择职业的重要课程。有些高职院校对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比较盲目,虽然开设了就业指导课程,也只是以专题讲座形式讲授,或者在部分专业开设。在课程安排上,只重视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不重视公共课和就业指导等课程建设,没有把就业指导课程看作是激励学习的有效措施。"
2、就业指导缺乏科学性
高职院校在开展学生就业指导时不注重科学性,是通过对人才市场的分析来自主设置专业,其专业没置灵活度小,缺少科学性的具体指导。就业指导人员很少深入用人单位了解人才需求状况,因而不能及时、全面收集用人单位的反馈意见,使许多学生失去平等获取信息的机会,从而失去适合自身条件的就业机会,这种情况反映出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的随意性和粗放性。
3、学生职业发展自觉性较差
高职学生的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对高职生就业问题的关注与研究也越发显得重要。高等职业教育担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专门人才的任务。高职毕业生能否顺利走向合适的工作岗位需要个人与学校共同努力,但是,学生的“大众化就业”意识尚未完全树立,也不了解学校开展就业指导工作的意义,因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自觉性较差。
三、霍兰德理论在就业指导中创新应用
1、利用测量结果开展个性指导
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者针对在高职院校内建立的学生就业测量常模的特点,分别根据各个特点的分类进行有正对性和个性的指导。测量方式:根据霍兰德的研究成果及分析论证,按照不同的职业特点和个性特征,一般可以将人分为六类:现实型(R)、探索型(I)、艺术型(A)、社会型(s)、管理型(E)和常规型(c)。这六种类型的人具有不同的典型特征。每种类型的人对相应职业类型感兴趣,人格特征和职业需求有合理搭配的特点。霍兰德的职业理论,其核心假设是人可以分为六大类,即现实型、研究型、社会型、传统型、企业型、艺术型,职业环境也可以分成相应的同样名称的六大类,人格与职业环境的匹配是形成职业满意度、成就感的基础。
2、跟踪典型对象进行总结
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者,针对在高职院校内建立的学生就业测量常模特点,对具有典型的对象(如传统型和探索性等)的学生加强跟踪辅导。根据跟踪典型测量,可以及时发现和指导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对这类学生的指导之后要善于总结经验。
3、建立有高职学生特点的常模与档案
组织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者,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测量的时候,运用所学的霍兰德职业测试量表进行科学的测量,注重学生的职业规划和设计以及一生的职业发展。以高职院校内的测试结果为依据建立有高职学生特点的常模。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者,针对在高职院校内建立的学生就业测量常模的特点,组建学生就业指导档案以及学生在高职院校学习阶段的全程指导档案。
4、加强就业指导工作者的理论学习
高职院校要着力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相对稳定、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理论教学是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基础,没有理论教学,提高职业技能只能是一句空话,而偏重理论教学又会走传统教育的老路。加强对现有从事就业指导工作的教师进行专业化系统培训,鼓励和要求他们参加职业指导师资格考试并取证。有计划地选派专业老师参加企业生产实践或到高校进修学习,提高教师教的能力。邀请校外各方面的管理专家、成功创业者、知名企业负责人、人力资源专家,为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者讲述霍兰德理论在就业指导中的创新应用,并为就业指导工作者答疑解惑。
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工作任重而道远,需要我们切实转变观念,提高服务意识,创新就业指导方法,认真研究就业指导存在的主要问题,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总结,促进学生的就业与发展,不断增强高职院校的办学水平与核心竞争力。
就业理论2
论文摘要:以市场为导向的就业制度的顺利运行,需要就业指导的配合。由于历史和观念等方面的原因,当前我国高 校的就业指导工作难以满足青年学生成才和发展的需要。就职业院校来说,必须依据自己的办学特色,转变观念,准确定位,促进就业指导工作的专业化和全程化。
论文关键词:市场就业机制;就业率;就业指导
近年来,随着高校毕业生供需矛盾的日益突出,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已逐渐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在严峻的就业形势面前,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和关心毕业生工作,明确提出了“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毕业生就业工作指导思想。因此,必须客观认识我国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地位和作用,努力探索高职大学生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努力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
一、高校特别是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地位和作用
(一)根据我国基本国情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现阶段我国就业实行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和政府促进就业的基本方针。高等院校由此也改革了“统包统配”和“包当干部”的就业制度,实行少数毕业生由国家安排就业,多数由学生“自主择业”的就业制度,这就从根本上确立了我国高校毕业生资源配置机制从计划配置转向市场配置。大学生就业分配制度的重大变革,顺应了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市场化趋势,为大学生提供了自主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职业和工作的机会,得到了大学生的普遍欢迎。然而成功的选择不仅需要个人的勇气和意志,同时还必须有把握实际的技术与能力,由于缺乏对职业和自我的合理认识和定位,加之职业决策和选择能力不足,信息搜集渠道不畅,一些毕业生往往难以找到理想的工作大学生迫切希望得到有效的就业指导。特别是对于职业技术学院的毕业生,由于我国的教育观念落后于先进国家,在社会上的认同还达不到应有的程度,高职毕业生作为高校毕业生从业大军中的弱势力量,在就业中往往处于劣势。因而有效的就业指导,对于解决职业院校学生就业难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二)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入,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的高低,已经成为高校得到社会认可程度的考察维度之一。社会大众对高等教育的期望越来越高,在家庭对高等教育投资不断增大的同时,人们普遍关心高等教育能否有合理的投资回报和投资效益。因而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已成为检验学院教育教学质量的基本指标,也成为衡量一个学校办学质量好坏的重要标志。如今年湖北省教育厅为切实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做出决定:“凡毕业生就业率低于70%的高校,其专业办学水平不得评为合格,年度招生计划要适当减少,相应专业布局也将适当调整。”
由此可见,学校乃至专业的就业排行榜成为高校招生时的无形招牌。毕业生就业形势的好坏、就业率的高低,不仅直接影响一个学校的招生形势和生源质量,从长远来看,也关系到一个学校的生存与发展,关系到高等教育的形象和地位,关系到社会大众投资高等教育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对于学生个体而言,如果大学毕业不能顺利就业,那么温饱尚成问题,发展就无从谈起。此情此境之下,实现就业成为学生个体与学校双方乃至社会大众关注的焦点。因而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要性日益突出。
(三)高校开展就业指导工作,除了具有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进而实现“充分就业”的功能之外,还应具有开发学生潜能,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自我评价等作用。理想是一个人前进的动力,也是衡量一个人生命价值的重要标尺。由于职业理想的不同,使得各类学校毕业生的职业选择各有不同。职业技术学院不同于普通高校,多数学生是升学考试的失败者,进入职业院校是他们无可奈何的选择,不得不进入职业院校的他们,感到前途无望。必须积极引导学生从自己所学专业对应职业群的角度了解社会,了解自己即将从事的职业为从业者提供的发展前景,既看到自己职业生涯的美好未来,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又找到自身素质与即将从事的职业对从业者素质要求之间的相符与不符之处,形成按职业要求提升自身素质的动力机制。引导学生形成提高自身素质的自觉性,是职业院校推进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提高德育实效的重要途径。
二、几点思考
高等院校的培养目标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而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对于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和满足社会需要等方面,起着重要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为此,客观认识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地位和作用,加强就业指导工作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在借鉴国外先进理论的基础上,探索符合我国国情、适合我市地方经济发展需要和高职大学生特点的就业指导理论体系。
(一)坚持高职教育职业技能性原则,促进就业指导工作的专业化
1.树立职业理念,明确就业指导工作的任务。开展高等职业教育的第一目的,是为社会培养实用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这是高等职业教育的特色。“职业教育比较明显的特色主要体现在地方性、技术技能性、市场导向性等三个方面。”学校教育的根本目的,从个人的角度讲,是促进个人的全面发展,包括德、智、体、美诸方面;从社会的角度讲,是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劳动者。合格的劳动者这一概念意味着个人不仅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质、专门的.知识与技能,以及良好的身体素质,而且要具备基本的“职业角色技能”,用发展论的观点来看,就是“职业自我概念”。因而个人的全面发展同时也包含着职业角色技能的发展,这方面恰恰是我国以往教育中的薄弱环节。基于以上认识,学院就业指导的基本任务在于:引导学生理性认识自我,认识职业世界;帮助学生认识职业技能在市场竞争中的重要性,促进学生职业自我概念的形成与发展;教育学生正确处理国家、社会需要和个人志愿之间的关系,增强职业意识和对未来职业的适应能力,能够正确地选择符合社会需要的职业或专业方向。总之,切实加强职业技能培养,使学生所学专业能够适应他所对应的职业岗位的需要,这是职业教育的本质要求。
2.准确定位,培养职业兴趣,变高职大学生就业的劣势为优势。当今我国高级技术应用人才严重短缺,无疑为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我国现有的高等教育体制,在短时间内不能满足社会迅速膨胀对高级职业人才的需求,这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在经济体制逐步深化的过程中兴起的重要原因。首先要认识自己的优势,各类教育都有自己的优势和不足,需要扬长避短,发展优势。其次,在坚持专业化、职业化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相结合的整体教育观的前提下,突出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突出对人才的技术和技能的培养。再次是发挥优势,把握机遇,依据实际,实现办学的准确定位,跟上“人世”和知识经济发展对高素质技能应用人才培养的要求。目前我国“第一线劳动者素质不高,严重影响了我国产品和服务质量的提高,已经产生令人担忧的后果。据劳动保障部负责人分析,我国企业产品的平均合格率只有70%不良产品的经济损失每年近20xx亿元。我国正在成为世界的“制造工厂”,发挥我国的比较优势,当务之急是加强对高级技工的培养力度,提高技工的素质技能,切实解决技能型人才供不应求的问题。职业教育作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重点培养具有动手能力的实用性人才,才能受到社会的重视和认可。
职业兴趣是可以培养的,这是职业院校就业指导的重要理念。如今,在我国实用人才的紧缺已成为一个普遍现象,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在国外,对高级工的重视和培养力度并不小于对高学历者的培养。"
在社会劳动力的总量中,日本的高级工是25%,美国高达35%,而我国的比例实在太低。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越来越多的跨国企业将工厂设在中国,而技术工人作为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科技转化效果、产品质量高低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我们很难想象,一个不了解、不喜欢自己即将从事的职业的学生,在接受职业道德、创业意识、创业精神教育时能有什么实效。如果学生对即将从事的职业缺乏向往和追求,就不可能珍惜在校的学习生活,不可能为了胜任即将从事的职业而自觉提高自身素质,这就很难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生存发展。要帮助学生转变观念,随着技术和技术应用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显重要,现代社会对技术型人才的需求日趋广泛,技术型人才的重要性不断提升。随着社会的发展,“高级蓝领”的概念应运而生。据报道“在山东省青岛市劳动保障局举办的20xx年招聘洽谈会上,一家塑料制品公司在招聘高级塑料模具技工时,竟然开出了年薪16万元的‘天价’。
(二)坚持把就业指导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促进就业指导工作的全程化
根据职业选择的发展理论,职业选择不是个人面临就业时的某个单独事件,而是贯穿于个体生命的全过程。为此,职业指导应作为发展个体健全的职业自我观念而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大学生就业观念的形成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对职业和社会的了解也需要一个过程,因此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具有教育过程的长效性的特点,应贯穿于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全过程教育之中。 2.运用先进的方法,变学生的消极心态为积极心态,促进就业指导工作的科学化。职业院校必须十分重视调整新生入学时的“失败者”心态,以“人无全才人人有才、扬长避短、个个成才”的理念,调动学生潜在的积极心态。积极与消极相互对立的矛盾心态,存在于每一个学生个体的内心。教育者的职责在于创造条件,积极引导。引导学生将矛盾心态的积极方面提升为矛盾的主要方面,引导学生形成“天生我材必有用”的信念。优秀的教育工作者之所以优秀,关键在于他们善于挖掘学生内心深处的积极心态,并引导学生的积极心态发挥主导作用。使学生能够真正理解“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真谛,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三百六十行”,行行都需要高素质的从业者,不但行行都需要精英,而且行行都能产生自己的“状元”。社会需要的人才是多方面的,正是由各行各业众多高素质的从业者和精英的分工合作,才使社会得以存在发展。通过心理指导,帮助学生以成功者的心态走上社会,明确具体的努力方向,成为高素质劳动者。
(三)把毕业生就业指导作为一门学科加以建设在把就业指导纳入教学计划的同时,加强两个层面的教育。一是开设专门的就业指导课程;二是将就业指导渗透入各门专业课程教学之中,两者互为补充。
1.就业指导课程是通过正规教学的形式,针对在职业选择方面个人心理准备不足的学生;针对一些学生在择业和就业观念上期望值过高,与现实有差距等方面的问题,充分发挥就业政策与职业咨询、择业技术、技巧指导等功能作用。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由专职教师或就业指导专家担任教学工作,全面系统地向学生传授职业知识,以学生与职业结合为基础,帮助学生合理地设计自己接受教育的计划和选定未来的职业。其教学方式多种多样,除课堂教学之外,还可采取其他方式,提供职业信息。如进行信息咨询指导,指导者应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说明与分析,使学生对有关职业的知识与自我进行对比性评价;利用补充读物实施就业指导或利用声像资料实施就业指导,此外还有参观与访问、劳动实习等,促使学生自己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有能力主动适应岗位。
在就业指导课程中应突出自主创业教育,激发大学生的创业热情,鼓励树立创业精神。自主创业是指大学生毕业后不通过传统的就业渠道谋取职业发展,而是依靠自身的学识智慧、科技发明、专利成果,在社会风险投资的支持下,开办自己的企业。自主创业是对传统就业观念的一种挑战,是一种全新的就业方式,这一就业模式将对人才的成长、社会的贡献和为社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带来好处。随着社会的进步,创业环境已有了较大的改善。当然,自主创业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社会活动,是对创业者自身素质、勇气和韧性的全方位考验。它对创业者的个人素质和能力有特定的要求,需要大学生转变观念,不断进取,努力进行知识和技术的储备。教育的目的是积极引导学生自觉培养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实践能力,并在各方面做好充分准备。
另外,还应对女大学生进行特殊指导,女大学生就业难是目前女性就业中的一个突出问题,一些女大学生甚至是研究生在面临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和性别不平等的双重压力下,不得不以降低就业质量换取就业机会。用人单位往往不愿聘用女生,人为提高条件,设置障碍。一些单位宁愿招收能力差的男生也不要能力强的女生。针对社会上的性别歧视对女大学生形成特殊阻力的现实,针对当前对劳动力市场的性别歧视缺乏有效的监督和制约机制的现实,引导女大学生转变观念,增强主体意识和权利意识,注重提高自身素质,增强竞争力,积极自主择业和创业。
2.将就业指导渗透于各门专业课程的教学中。任课老师结合专业课程教学不仅传授具体的专门知识和技能,而且阐明这些知识与技能在职业领域中的应用,以及应用中所应遵循的各种规则。这样,学生不仅学到了专门的知识和技能,而且知道这些知识与技能的运用价值,以及如何在职业领域中运用这些知识。部分刚入学的新生不喜欢所学专业,往往是社会上鄙薄职业教育的影响,是对即将从事的职业没有真正了解。职业院校应通过专业知识的传授,让学生了解所学专业对应的职业群,看到各行各业都有自己行业的成功者;通过就业指导,让学生了解社会人才不仅分层次而且分类型,不同层次的人才具有不同的知识、能力深度,不同类型的人才具有不同的知识、能力结构。因此,培养不同层次和不同类型的人才需要有不同的教育层次和教育类型。理解最适合自己的职业就是最好的职业,形成对即将从事的职业的兴趣,并在此基础上确立实事求是的职业理想。最终能够成为有较强适应能力、有专门职业特长的实用型人才,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
就业理论3
政治学理论
就业方向:
毕业生主要在中央和地方各级党政机关作公务员,到企事业单位和公司从事管理工作,到学校、科研机构、军队系统从事教学科研工作。
中外政治制度
就业方向:
本专业就业方向为党政机关、新闻出版机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和社会团体等单位,从事政府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教学科研、公共关系、专业咨询,以及在学校担任政治老师。
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就业方向:
毕业生就业出路相对较窄。但由于学科性质的特殊性毕业生可到党政部门、高等院校、科研单位、新闻单位、事业单位从事公务员,讲师,科研或者编辑等工作。此外还可以在学校担任政治老师。
中 共党史
就业方向:
主要在教育局,政策研究室,党史研究室,党政机关,政府部门等机构从事党务工作,可以到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进行教学和研究。
国际政治
就业方向:
1.国家公务员,在各级党政机关、外事部门工作,负责行政与外事协商以及政策研究。
2.高校教师,在高等院校或科研院所工作,负责国际政治及相关专业的教学和科研。
3.记者、编辑,在中央和地方新闻媒体机构工作,负责创意策划、理论编辑和新闻采编。
4.研究人员,在科研机构工作,负责相关理论研究和对国家相关政策的分析。
国际关系
就业方向:
1.外交外事系统;
2.各种教学、研究机构;
3.各种新闻出版单位负责国际版的编辑、记者、评论员;
外交学
就业方向:
本专业毕业生主要在各级党政机关、外事部门、新闻单位和教学科研机构从事外事外交、政策研究、对外宣传、国际新闻采编、教学科研和行政管理等工作。也有部分进入非公有制民营企业从事需要外语能力相关的职业。
社会学
就业方向:
1.进企业,企业的市场部需要的是会市场调查、懂得社会心理学常识的人。
2.进入政府部门,政府决策、调研、管理部门公务员。
3.报刊、杂志、出版社等有关企事业单位。
人口学
就业方向:
1.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教师
2.人口研究机构研究人员
3.政府决策、调研、管理部门公务员
4.报刊、杂志、出版社、保险公司、市场调查等有关企事业单位。
人类学
就业方向:
毕业生适应工作领域分别为各级党、政机关中的'民族、宗教、统战、民政、侨务、外事、旅游、文物、博物馆等部门和相关的政策研究机构、事业单位、群众团体和各类公司、企业、外国在华机构及基金会等非盈利组织,以及企业中的公关、策划、管理和文秘部门。
民俗学
就业方向:
1.各种博物馆从事研究工作。
2. 高校和科研院所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
3. 各种民俗文化宣传公司。
民族学
就业方向:
1.各级党政机关中的民族、宗教、统战、民政、侨务、旅游、文物、博物馆等部门。
2.政策研究机构、事业单位、群众团体。
3.各类 公司、企业、外国在华机构及基金会等非盈利组织以及工厂中的公关、策划、管理和文秘部门。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
就业方向:
此专业的毕业生就业方向主要是在高等院校从事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的教学、科研工作,能够在党和政府的民族、宗教、统战、宣传等部门从事管理、研究和咨询及相关工作。
中国少数民族经济
就业方向:
1.在高校教学和研究机构;
2.在金融系统就业;
3.在政府部门和事业单位就业。
中国少数民族史
就业方向:
该专业毕业生可在国家机关、文教事业、新闻出版、社会团体和各类企、事业部门从事实际工作,可以留校任教或者到科研单位进行学术研究,还可以考博继续深造。
中国少数民族艺术
就业方向:
本专业毕业生可到大专院校、科研机构从事少数民族艺术史和艺术理论教学科研;文化艺术事业管理部门从事相关工作。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就业方向:
此专业毕业的学生主要是在党政机关、新闻出版机构、社会团体和企事业单位从事行政管理、宣传教育、政策研究工作,以及在学校、科研单位从事政治学、行政学等相关学科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可以参加公务员考试考取功名或者考博继续深造。相关职位:考研政治教师,专职辅导员,出版社网站编辑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就业去向:
专业就业前景一般,主要是在党政机关、新闻出版机构、社会团体和企事业单位从事行政管理、宣传教育、政策研究工作,以及在学校、科研单位从事政治学、行政学等相关学科的教学和科研工作。相关职位:党务工作专员,考研政治教师,出版社网站编辑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就业方向:
该专业的毕业生主要在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进行教学科科研,还有部分毕业生进入到国家机关、文教事业、党政部门、科研机构和各类企事业部门从事实际工作的专门人才。再就是从事理论宣传工作;在报社、出版等部门从事理论工作。相关职位:党务工作专员,考研政治教师,出版社网站编辑
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
就业方向:
本专业的就业面比较窄,因为其是理论的学科,所以毕业后最好的去向是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或者到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科研、组织和管理机构从事相关研究性工作。
思想政治教育
就业方向:
学生毕业后能胜任中学教学工作和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的思想政治工作、党群工作及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工作。毕业生也可根据自己的职业兴趣、特长、职业气质等方面在新闻机构从事政治、时事方面的报导与关注,也可在企业的政工科、工会、宣传部等部门就职。相关职位:专职辅导员,党务工作专员,政治教师,出版社网站编辑,教育管理人员,党群干事,招生办主任,党群工作部组织专员。
就业理论4
论文摘要:为了有效地开拓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市场,要求高校转变观念,树立营销意识,对就业市场进行调研,结合对学生培养的特点,实施目标营销战略,重点从综合运用营销的4C''s组合入手进行开拓就业市场的策略研究并通过加强营销队伍的建设等有力措施,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提供更多双向选择的机会,切实发挥桥梁作用,努力实现毕业生的充分就业。
1营销理论在就业市场中运用的可行性分析
随着高校近年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毕业生就业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单纯依靠以前合作的用人单位来吸收毕业生作为高校解决就业问题的主要途径已经不可能,“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一个社会问题,这种情况要求高校要具有市场意识,借助现代科学理论,加强毕业生就业市场的管理和开拓,促进毕业生的充分就业。根据研究,营销理论不仅可以为企业所运用,而且能被各种组织运用。正如营销权威菲利普·科特勒指出:“营销学是一门建立在经济科学、行为科学、现代管理理论基础上的应用科学”。通过对“高校培养毕业生”与“企业生产产品”,“毕业生就业”与“产品营销”等特征的比较分析,我们发现普通高校作为一个主体组织,具有明显的营销组织主体的构成要件和具体特征,毕业生是高校的“产品”,用人单位则是高校面临的消费者,高校将其培养的毕业生推向就业市场,满足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需求的过程就是高校开展市场营销的过程。因此,将营销理论应用于高校的毕业生就业工作是必要的,也是切实可行的。
2营销理论在就业市场中的应用
大学生就业已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因为这是关系到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一个问题,而要解决好这一问题,必须政府、用人单位、学校和学生四方共同努力。政府除了加强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外,还可以制订一些促进毕业生合理就业的政策引导措施;用人单位需转变用人观,走出“人才高消费”的误区;学生自身则需要不断提高综合素质,树立正确的就业观;而作为高校需要在全校开展“全员营销”的教育,使全校的工作人员树立营销意识,运用营销理念,以用人单位的需求为导向培养学生,加强就业指导,积极为学生的就业提供和创造机会。
2.1目标市场营销策略的应用
高校,尤其是一所普通高校,需根据自身的办学特色、办学能力和地理位置,确定毕业生的就业范围和就业单位性质,这有利于减小就业工作和毕业生求职的盲目性,也有利于帮助学校集中力量合理配置优势资源,创造最大的社会效益。
高校负责就业工作的人员通过必要的市场调研,了解就业市场状况,结合学校开设的专业和近年来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参考毕业生就业的地域分布、行业分布和就业单位性质等不同的市场细分标准将其毕业生就业市场细分为若干不同的子市场;再结合高校对毕业生的培养目标和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需求状况,对其毕业生进行市场定位,塑造他们在细分市场中的位置;并以此为依据选择具有良好潜力和吸引力,且符合高校毕业生就业目标的细分市场作为目标市场。
2.2营梢组合策略的应用
传统的市场营销组合—4P''s 2.2.1用人单位的禽求 用人单位的需求既是高等教育的出发点又是落脚点,高校的办学方向、专业设置、人才规格设计等都必须根据市场需求而定。同时,其人才产品又要服务于市场、经得起市场的检验。因此,高校应设置专门的市场研究部门,加大市场研究力度,科学地预测市场走势,以市场为导向组织院校的整体运行,发挥自身优势把握市场机遇。收集人才市场需求信息、市场竞争信息、国内外学术动态和专业发展动态信息以及国内外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环境信息等。根据以上信息,开展人才需求动向研究、人才规格研究与设计、确定就业目标市场与人才市场定位、就业市场竞争分析、新专业的开发与老专业的改造、毕业生就业指导等活动,并与有关组织、部门和用人单位协调沟通,切实了解其需求。 2.2.2用人单位所能接受的成本 就业市场跟一般的产品市场的一个很大的不同之处就在于,毕业生是一种特殊的产品,具有主观能动性,其价格是由毕业生本人跟用人单位协商而定的。 首先,了解用人单位在招聘毕业生时可以接受的招聘成本。用人单位在招聘毕业生时会考虑招聘的毕业生在真正为企业创造价值之前所花费的成本,包括货币成本、时间成本和精力成本,而且在不同的目标市场上不同的用人单位所能接受的招聘成本是不同的。 其次,了解毕业生的自我定位。毕业生通常会结合个人实力和所学专业,综合考虑用人单位的性质、规模及其所在的地域、行业等因素及未来的发展和提升等因素来确定自己的就业期望值,进行自我定位。 最后,比较用人单位所能接受的招聘成本与毕业生的自我定位的'差距。在就业市场,招聘和应聘双方更多地是从自身的立场出发而忽略对方的需求,这不利于双方达成就业协议。高校开展这项工作的目的是要在用人单位和毕业生之间寻求一个平衡点,并通过就业指导课等形式来引导学生,帮助他们调整好心态,促进双方达成就业协议。 2.2.3为用人单位及毕业生提供方便 随着高校毕业生跨省就业势头的增长,高校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投入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也随之增加,为用人单位提供便捷的招聘渠道,并为其招聘过程提供尽可能多的便利性,在稳定已有市场资源的同时积极有效地开拓毕业生就业市场。 高校的就业部门在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之间发挥信息传递的纽带作用,向目标市场提供毕业生情况的同时向毕业生反馈就业市场的需求。就业部门向用人单位寄发用人需求登记信息和毕业生生源信息,供用人单位参考;建立完善的信息服务网络,广开信息渠道,利用网络举办用人单位和毕业生相互交流的网上双选活动,提高就业服务的效率、质量和水平。 高校的就业部门和相关工作人员要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为毕业生顺利就业营造良好的氛围。充分发挥就业部门的指导功能,给予学生“全程就业指导”,增强就业指导的有效性。 2.2.4与用人单位及毕业生的沟通 与用人单位的沟通,有利于高校及时了解其需求动态,也有利于促进相互之间的关系。高校要开拓新的毕业生就业市场必须要做大量的工作,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沟通工作。 第一,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之间的沟通。二者的沟通渠道相对比较单一,这需要高校开展一些有针对性的座谈和走访活动,如主动安排用人单位进校作专场招聘宣讲,请一些重要的用人单位到学校举办专场报告会,开展“毕业生暑期实习双选会”等,为用人单位和学生建立相互了解的良好平台。 第二,高校与毕业生之间的交流。高校要加强对毕业生的宣传引导和思想教育工作,帮助他们树立自主创业观念、灵活就业观念、竞争就业观念,迈好走向社会的第一步。高校可以开展毕业生座谈会,了解毕业生对学校的评价及对学校教学管理的意见和建议,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改革。 第三,高校与用人单位之间的沟通。高校保持与已有联系的用人单位之间的关系,及时向用人单位传递学校的最新动态,并通过定期开展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及时了解用人单位具体的用人需求特点以及历届毕业生的工作表现反馈情况,及时调整学校的发展战略,制定有效的就业指导工作思路。 在积极开拓新市场的过程中,必须要保证沟通的连续性、经常性,及时把握就业市场的需求动态,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切实为用人单位提供能为其创造价值的毕业生。 2.3曹梢队伍的建设 营销理论是高校开展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理论指导,而一支训练有素的专门队伍是高校顺利开展毕业生就业市场拓展工作的现实保障。 首先,加强专业队伍的建设。高校负责毕业生就业的部门就是学校的市场营销部门,关系学校的长期发展。面对近年来严峻的就业形势,毕业生就业工作呈现出全程化、全员化、专业化、信息化的新特点,根据这些新特点,结合高校实际情况,一方面要扩大就业部门的规模,细化工作职能;另一方面要使工作人员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和良好的能力素质。 其次,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开拓的辅助队伍建设。高校要进一步转变观念和工作模式,加强制度建设和创新,积极组织各方面力量,全员关心、支持和参与就业工作。一方面,密切联系其他部门的工作人员,在全校形成“全员营销”意识,在校内形成每一位教职员工都关心学生就业工作的良好氛围,要求全校师生从学校生存发展的战略高度来认识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积极配合就业部门开展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另一方面,充分利用社会教育资源,例如通过与一些知名企业建立良好的关系,不仅邀请他们来校招聘人,而且邀请他们参与就业教育,不断丰富就业指导内容,一举多得。有了辅助队伍的参与,高校开拓毕业生就业市场的进程将大大加快,而且将更为有效。 3结束语 将营销理论引入毕业生就业市场是高校正在进行的高等教育改革的一种新的尝试,高校通过教育在全校形成“全员营销”意识,在训练有素的“营销队伍”的带领下将营销理论切实地贯彻实施,这不仅有利于管理原有就业市场,而且有利于及时了解人才市场需求情况,促进高校人才培养与人才市场需求的接轨,更有利于开拓新的就业领域,拓宽高等院校毕业生的就业渠道,促进毕业生的充分就业。 【摘 要】随着中国高校教育的发展,大学生的数量急剧增加,大学生就业问题也日益凸显,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已成为社会热点之一。文章使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运用粗糙集理论对所收集数据进行分析,从而得出影响大学生就业的两个重要因素,并基于这两个因素对大学生就业工作的开展进行了新的思考。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因素;粗糙集 一、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 大学毕业生具有较高的人力资本水平,是劳动力市场上的优势群体。但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与知识经济的冲击,青年初次与持续就业所需的能力门坎逐年提高,大学生必须具备能够满足新经济要求的核心就业能力才能成功发展,但高等教育培养出来的大学生在知识和技能结构上与人才市场的需求存在一些脱节,大学生就业的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 综观以往对大学生就业因素的分析和研究,作者将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总结为:就业者的个人素质,就业者对职业选择的预期,就业者的个人能力,外力因素等。目前,已有大量文献分析大学生就业困难的成因以及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但很少有研究者使用粗糙集的定量研究方法,将大学生就业的想法及一些实际情况量化分析,本文试图将粗集理论运用到这一研究当中,将平时思政研究中定性的分析更多的采用数学工具进行定量分析,以期得到更精准的结果。 二、基于粗糙集理论的影响大学生就业因素分析 (一)粗糙集理论 (二)可辨识矩阵 可辨识矩阵(也称分明矩阵)是由斯科龙(Skowron)教授提出的。 其中i,j=1,…,n。 显然,可辨识矩阵是一个依主对角线对称的矩阵,在考虑可辨识矩阵的时候,只需要考虑其上三角(或下三角)部分就可以了。 (三)基于可辨识矩阵的属性频度的启发式约简算法 定义1:设可辨识矩阵CD中的不含相对核Core的矩阵元素构成的集合为,属性的重要性为:C′D={Cij|∩Core=,Cij∈CD},属性ak,ak∈C^akCore的重要性为: sig(ak)=P(ak) 其中,P(ak)为属性ak在C′D中出现的频率。 Pawlak指出,一个属性约简必须满足条件独立性,即一个非空约简RC,当信息系统无决策属性时,如果r∈R,ER-{r}≠ER,则是R独立的;当信息系统有决策属性时,如果r∈R,POSR-{r}(D)≠POSR(D),则R是独立的。其中,POSR(D)表示D的R正域;ER={(x,y)∈U2|a∈R,f(x,a)=f(y,a)}是U上的.可辨识关系。Pawlak给出了如下的Pawlak约简定义: 定义2:给定决策表S=(U,C∪D,V, f ),对RC,如果R满足如下2个条件: (1)POSR(D)=POSC(D); (2)r∈R,POSR-{r}(D)≠POSR(D)。 则R是一个Pawlak约简。 Pawlak约简的另一种等价定义为: 定义3:给定决策表S=(U,C∪D,V, f ),≠RC,其对应的可辨识矩阵为CD,如果{α|α∩R=,≠α∈CD}=,并且R是独立的,则R是S的一个Pawlak约简。 由Pawlak约简的定义,可以得出如下命题: (1)对任意非空元素m∈CD,有m∩R≠; (2)对r∈R,m∈CD,使得m∩R-{r}=。 算法1: Step1:首先计算出决策表的可辨识矩阵CD,求出核属性并赋给Core; Step2:找出可辨识矩阵CD中含有核属性的属性组合项Cij∩Core≠,Cij∈CD,将Cij置为0; Step3:计算新可辨识矩阵中所有剩余属性项中各条件属性出现的频率P(ak),选出出现频率最高的属性ak,将该属性作为重要的属性添加到Reduction中,找出可辨识矩阵中包含有该条件属性的属性组合项Cij,Cij∩ak≠,Cij∈CD,将Cij置为0; Step4:检查可辨识矩阵是否为空,不为空则转到Step3继续约简,为空则结束。将Core中的属性赋给Reduction,则Reduction就是最后得到的约简结果。 但该算法得出的属性约简结果不是一个Pawlak约简,而是Pawlak约简的一个超集。 分析基于可辨识矩阵的属性频度算法的出来过程,可以看出,该算法仅仅满足以上命题的第一条,因为在选取出现频率最高的属性时,会出现有多个属性出现的频率最高且相同,则最后选取的属性是根据算法实现的方式决定的,从而人为地认为选出的属性相对其他出现频率相同的属性更重要。为了获得较优的约简,在改进算法中增加了反向删除策略,直到不能删除为止。它使用的计算简单,提高了算法效率。 改进的算法思想如下: 算法2: Step1:由原算法求得决策表的核属性集Core和一个约简Reduction; Step2:从Reduction-Core中任意选取一个属性r,将可辨识矩阵中含有属性集Reduction-r中任意一个属性的属性组合项置为0。 Step3:检查可辨识矩阵是否为空,若不为空,则返回Step2;若为空,则Reduction=Reduction-{r}。 三、应用分析 问卷调查所收集的数据涵盖个人背景、就业状况、个人能力等共计二十八项数据,根据粗糙集相关特性,本文对问卷数据进行了预处理,将个人背景中涉及父母、家庭的调查项目合并后离散为家庭状况优秀、良好和一般三种情况,将就业状况离散为就业情况优秀、良好、一般和差四种情况,将个人的能力分为:个人知识能力、社会实践能力、职业能力、就业心态四个属性,并将各个属性分别离散为四个等级。 将上述离散化后的数据代入到本文提到的基于可辨识矩阵的属性频度的启发式约简算法中,将就业状况作为决策属性,将上述提到的其他属性作为条件属性,经过约简,得到该知识系统的核及管件属性为家庭状况和就业心态两个属性。从粗糙集的定量分析来看,应届毕业生的家庭状况及就业心态是影响毕业生就业的两个最重要因素。因此,高校在积极做好大学生就业服务指导的同时,应与毕业生父母沟通,将教师,学生,父母连成一线共同努力以帮助学生就业,此外,高校在进行就业工作时,也应思考如何对学生就业进行心理指导,帮助大学生调整就业心态,培养他们成为社会需要的人,而不是让他们在就业时迷茫不知所措而错过就业机会。 控制理论就业方向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研究生)毕业出来后可以从事这些行业:自动化类的软件、硬件开发。嵌入式开发。也可在高校搞理论研究。但一般得是博士。这方面的理论研究内容很丰富,可发很多高水平论文,当然也得看个人能力。 主要研究方向 1.控制理论与智能控制 从事混沌预测控制、神经网络控制、非线性系统辨识、鲁棒控制理论及应用的研究。在理论研究的同时注重与实践的结合,结合控制算法研究开展了智能仪表、智能设备等的智能控制研究。 2.计算机控制以及系统工程和控制网络技术 从事铁路运输自动化、容错控制技术、虚拟现实、模式识别、检测技术、人工智能、运动控制以及系统工程和控制网络技术等方向的研究工作。该方向以应用为主,注重系统集成和工程应用。 三、从业领域 主要从业领域为:控制理论、控制技术和控制系统工程的研究;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和企业从事控制理论教学研究、控制系统应用开发和工程设计。 四、主要相关学科 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系统工程、计算机应用技术、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应用数学等学科。 控制理论简介 控制理论是讲述系统控制科学中具有新观念、新思想的理论研究成果及其在各个领域中,特别是高科技领域中的`应用研究成果,但是在民用领域即实际生活中有很严重的脱节。 飞行器控制技术的进步是与自动控制理论的发展密切相关的。控制理论在飞行器控制技术方面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 一、 马克思主义相对过剩人口理论的基本内容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二十三章“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中通过分析和研究伴随着资本积累,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对劳动力供求关系的影响,深刻阐述了相对过剩人口产生的根本原因、相对过剩人口的形式和作用。 (一)相对过剩人口理论基本概述 在马克思看来,相对过剩人口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伴随着资本积累过程以及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一种经济现象。“对劳动的需求,同总资本量相比相对地减少,并且随着总资本量的增长以递增的速度减少。”[1]这进一步说明了对劳动力的需求不仅受制于资本积累的总体规模,还与资本结构的变化有关,而这一切都与资本的本质——追求利润最大化相关。因此,马克思得出结论:“工人人口本身在生产出资本积累的同时,也以日益扩大的规律生产出使他们自身成为相对过剩人口的手段。”[1]资本集中是加剧资本积累的重要因素,资本集中同样产生着相对过剩人口。“集中在这样加强和加速积累作用的同时,又扩大和加速资本技术构成的变革,即减少资本的可变部分来增加它的不变部分,从而减少对劳动的相对需求”。[1]不仅如此,马克思还指出了就业工人人数的减少比可变资本的减少还要快的事实。 “相对过剩人口的生产或工人的游离,比生产过程随着积累的增进本身而加速的技术变革,比与此相适应的资本可变部分比不变部分的相对减少,更为迅速。”[1]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积累的增进,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速度要快于社会总资本的增长速度,因此,失业问题也就成为资本主义社会的一种常态。“在正常的积累进程中形成的追加资本主义是充当利用新发明和新发现的手段,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旧资本总有一天也要从头到尾地更新,要脱皮,并且同样会以技术上更加完善的形成在生产出来,在这种形式下,用较少量的劳动就足以推动较多量的机器和原料。”[1]“可见,一方面,在积累进程中形成的追加资本,同它自己的量比较起来,会越来越少地吸引工人,另一方面,周期地按新的构成再生产出来的旧资本,会越来越多的排斥它以前所雇佣的工人。”[1]这里的相对过剩人口或产业后备军就是指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失业人口,因此,相对过剩人口理论也被看作是马克思的失业理论。 (二)相对过剩人口理论的作用 关于相对过剩人口理论的作用,马克思说道:“过剩的工人人口是积累或资本主义基础上的财富的必然产物,但是这种过剩人口反过来又成为资本主义积累的杠杆,甚至成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存在的一个条件。”[2]“过剩的工人人口形成了一支可供支配的产业后备军,它绝对地隶属于资本,过剩的工人人口不受人口实际增长的限制,为不断变化的资本增殖而要创造出随时可供剥削的人身材料。”[2] 第一、为一定时期内生产职能部门的扩张提供充足的劳动力支援。由于生产的发展是不平衡性、不确定性,在某个时期,由于各种原因会导致某些部门生产规模的突然扩张,需要吸收大批劳动力,而这些突然需要的大批量劳动力,就要由过剩人口转化而来。如果没有过剩人口的存在,这些部门的生产要得到突然扩张是不可能的。“这种周期性一经固定下来,那么,就连政治经济学也会把相对的即超过资本增殖的平均需要的过剩人口的生产,看作是现代工业的生活条件。”[2] 第二、相对过剩人口的存在所形成的巨大就业压力,有助于督促劳动者提高其自身素质和劳动积极性,大量相对过剩人口的存在更有助于降低工业生产中的劳动成本。在相对过剩人口存在的条件下,“决定工资的一般变动是工人阶级分为现役军和后备军的比例的变动,是过剩人口相对量的增减。”[2]同时,相对过剩人口的存在是强化劳动纪律,提高劳动积极性和劳动者素质的重要手段。 二、从马克思相对过剩人口理论看当今我国大学生就业难问题 (一)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难现状 20xx年,中国有749万名研究生、大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外加去年待就业的毕业生,20xx年的高校就业人数多达840万。[3]20xx年已经接近尾声,自20xx年逐渐成为接纳高校毕业生主力的民营企业在今年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寒流,"融资难、招工难、管理创新难、技术创新难"等问题影响和制约了企业的发展。各行各业都面临着由经济下行压力带来的重重困境。 (二)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成因 (1)地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产生的就业矛盾 东部沿海及其他经济发达地区成为毕业生首选就业地。根据相关调查,选择以“北上广”为代表的沿海地区就业者高达65%以上,而经济欠发达、条件较艰苦的中西部地区则人才缺失严重,同时大城市的.一些边远郊区、县、乡镇一级的民营企业、事业单位的人才需求也无法满足。虽然国家出台很多的优惠措施鼓励高校毕业生到西部去,支援祖国边疆建设,但很多政策在实际推行过程中变成了空头支票,福利的缺失使毕业生对西部、农村、落后地区望而却步。 (2)用人制度的弊端导致高校毕业生就业难 从就业环境来看,用人制度的弊端使就业渠道严重不畅。由于我国目前的就业原则是户口属地原则,一些地区(特别是一些大中城市)设置就业户口门槛,导致来自偏远地区、小城镇、农村籍的毕业生在找工作时四处碰壁,这实际上妨碍了人才资源的流动,大大限制了高校毕业生的择业选择面。[4] 2、高校方面的原因 (1)与扩招规模不相适应的培养模式 高校扩招造成教学资源分配不均、教学质量下降,直接影响到高校毕业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扩招后各类学校纷纷升格,中专升大专,大专升本科,学院升大学,普通高校争着往综合型、研究型大学的目标迈进。这种扩招的进程中凸现出师资力量短缺和人均师资占有率下降,特别是生源良莠不齐,导致了高校毕业生的综合素质不高,从而直接导致高校毕业生信誉度的降低和就业压力的增大。[5] (2)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和升级与高校学科建设不合理之间的矛盾 高校人才培养机制与市场需求脱节是导致高校毕业生结构失调的主要原因。在当前,高校学科设置不合理的程度较为严重,热门专业一哄而上,即使市场上一些热门专业的毕业生早已人满为患,但很多学校的相关专业还在继续扩招。现在人才培养的观念与机制以及高校相关学科建设远远落后于社会、市场对人才需求的变化。 3、高校毕业生自身的原因 (1)高校毕业生盲目乐观的择业心态 许多学生不能正确客观地认识自我和分析自我,择业时一味强调“我想干什么”,而不考虑“我能干什么”;不从自身的能力和社会需求出发,给自己恰当的职业定位,而是盲目地把目光盯在中心城市、沿海地区、国有单位和热门行业,对就业抱有过高的期望值。这种不顾客观的就业形势和自己的竞争实力,盲目乐观的择业心态,无异于为自己的就业设置障碍。 (2)当代高校毕业生的职业认知能力较差 职业认知是指大学毕业生对自己的职业个性、职业偏好以及面临的就业信息等方面的认识。良好的职业认知有助于激发求职者的工作搜寻动机,提高工作搜寻的努力程度,从而使求职者取得良好的求职结果。调查表明,大学毕业生缺乏对自己的目标、性格、情绪特征、意志水平、职业兴趣、职业价值观等方面的准确认知,大多数毕业生缺乏对特定职业的职业能力特征、职业人格特征、技术技能、职业环境、职业报酬等方面的必要了解,不知道自己适合从事什么职业。 4、用人单位的原因 在实行“双向选择”就业办法后,用人单位在毕业生就业过程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不应忽视的是,部分招聘方的用人标准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高校毕业生在一个公平、公正的环境下竞争,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工作经验的要求。许多用人单位,尤其是企业,在招聘大学毕业生时明确要求学生有相关工作经验,从相关调查报告来看,64.1%的毕业生认为相关经验不足将成为找工作时最大的限制因素; (2)对学校的要求。一些用人单位在招聘时,会将应聘人员的毕业院校作为首要的衡量标准而忽视对应聘人员个人能力的判定,这种择校招聘也是导致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 (三)高校毕业生就业难所带来的积极影响 如何看待我国的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学术界与理论界强调其严峻性和负面影响较多,实际上,随着我国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并轨和各项改革措施向纵深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一定数量高校失业、待业人口的存在,不仅对劳动力市场的合理优化、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高校人才培养机制转变、国有企业转机改制及经济效益的提高,而且对整个社会经济生活都产生了深刻的积极作用。 第一、适度失业、待业人口的存在,有助于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建立和完善,实现劳动力资源的市场优化配置。[6]规范、完善的劳动力市场是建立在劳动力供给与需求、价格决定及竞争上岗等一系列机制市场化运作基础之上的,而所有这些又都是以一支适度数量的失业人口为前提的,所以失业人口的存在有利于加强市场竞争意识、促进劳动力资源的合理流动、提高劳动力资源的配置效率。 第二、高校毕业生中失业、待业人口的存在,增加了就业压力,有助于提高择业者素质和工作积极性。长期以来,我国国有企事业单位实行就业终身制,择业者一旦进入国有制企事业单位就业,就没有了就业压力,再加上平均主义的劳动工资制度,严重损害了相关从业者的工作积极性,由此引发了国有企业的一系列问题,不仅造成人力资源的巨大浪费,而且导致从业人员缺乏和丧失提高自身文化素质和科技素质的动力,导致相关行业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低下,与我国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的要求不相适应,因此失业、待业人口带来的就业压力无疑可以转化为激发劳动者积极性和提高自身素质的强大动力。 第三、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度的增大有助于我国教育界合理配置教育、教学资源,各类高校优化课程设置,加强与社会、市场、用人单位的联系,培养社会需要的实用型人才。就业难度的增大,会加强高校学生危机意识,督促他们努力学好专业知识、提高自身素质、合理做好自身职业生涯规划。 三、总结 通过对马克思相对过剩人口理论和我国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现状、原因的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一、相对过剩人口是市场经济和社会化大生产的产物。 其本身不应被简简单单地贴上资本主义的标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亦有其存在的客观必然性。但是我们也应该区别对待社会主义条件下相对人口过剩和资本主义条件下相对人口过剩的原因、性质、特点以及解决方案的不同。对马克思相对过剩人口理论的正确态度应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实际,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失业人口的存在这一实际问题进行新的理论探讨,而不应盲目局限于争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着力寻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条件下如何解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对人口过剩的问题。 二、相对人口过剩在给社会带来一定就业压力、对社会稳定带来一定影响的同时,其对社会的发展也有一定积极作用:保持适度的相对过剩人口符合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需求。 所谓适度相对过剩人口,是指采取各种手段把社会失业人口控制在一个既能满足市场经济发展需求,又不影响社会和谐、政治稳定、人民生活安定幸福的适当范畴内,从而可以最大限度激发市场经济的内在驱动力、刺激相对过剩人口发挥出其对经济发展的最大积极促进作用,降低其消极影响。 三、大学生失业、就业难问题是一个时代发展的新产物。 有关大学生就业问题是一个在表面上超出马克思相对过剩理论范畴的一个新命题,但是其实质仍是符合马克思经典理论概述的基本要求。要解决好当代大学生就业难、失业问题,仍需要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结合中国当代市场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结合当代中国教育的发展现状的情况下加以解决。 四、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所折射出的当代中国教育体系混乱、课程设置不合理、教育与市场需求脱节、教育资源浪费、高校扩招所带来的生源质量下降等问题,已经成为了全社会需要关注的大事。 合理规划教育资源布局、整顿教育体系、严格把控高校人才培养机制、依据市场、用人单位实际需求制定培养方案、开设为相关专业与课程,从而创建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一体的教育机制。 五、尽管大学生就业难在一定程度上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提供了一定数量的人才储备,对经济和社会发展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促进作用。 但是大量社会待就业人口尤其是高级知识分子的存在,给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是不言而喻的。失业、待就业就意味着收入的中断,噪声失业人口及其家庭的生活负担加重,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从而引发各种社会问题,进而影响社会的安定团结不利于中国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所以必须加快建立和完善失业保障制度,尽可能的提供社会就业、创业平台,避免社会震荡,巩固社会主义改革的成果。 论文关健词:就业导向 改革创新 职业教育 论文摘要:以就业为导向的改革创新是由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决定的。以就业为导向,加快推进职业教育的改革创新的思路,是在社会学、经济学、教育学的理论基拙上提出来的。以就业为导向,在职业教育中就应该充分考虑社会分层对毕业生就业的影响,正确定位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充分认识职业教育是获取人力资本投资效益、寻求人才供需平衡的有效手段;充分认识职业教育是实现由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变的重要途径。 据报道,20xx年以来,全国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的毕业生每年都在110万人以上,然而就业率仅为55%,这就意味着有将近一半的高职毕业生找不到工作。人才市场反馈的信息是很多企业招不到实用型高级技工,出现了“高级技工荒”。劳动和社会保障机构最近公布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目前我国城镇企业共有1.4亿名职工,其中技术工人7,000万名,而高级技工仅占5%,与发达国家高级技工占40%的水平相差甚远。高级技工的缺口高达数百万人,充分暴露出我国职业技术教育与实践岗位需求不相匹配的严重弊端。针对这种严峻的就业形势,教育部明确提出了“以就业为导向,加快推进职业教育的改革创新”要求。“以就业为导向”,不是简单地用就业率作为导向,而是以促进就业作为整个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关键。运用就业导向这一主线,连接政府、企业、学校和社会的各个方面,并贯穿于高等职业院校理论与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在办学目标上,要以社会需求为指向;在办学定位上,要以就业为导向。其根本宗旨就是培养数以亿计的适应我国现代化建设需求的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和高素质的劳动者。 一、社会分层与就业:以就业为导向改革创新职业教育的社会学思考 社会分层是社会学研究的范畴,概括地讲,它是依据一定的标准,把社会成员划分为高低有序的不同等级、层次的过程。近年来,在我国社会结构变迁和社会分层的研究中,一些学者提出了“以职业分类为基础,以组织资源、经济资源和文化资源的占用状况为标准来划分社会阶层”的理论框架。以职业作为划分标准,是因为任何职业都具有一定的职业声望,通过职业,社会成员可以获得与职业相对应的职业权利,职业还可以为社会成员带来收人。所以,职业是多元社会分层的契合点,一个人一旦获得了某种职业,也就获得了相应的社会地位。 根据以职业为标准的分层原则,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变迁研究”课题组认为,中国社会是由10个社会阶层和5个社会等级所组成,这是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结构的基本形态。10个社会阶层是:国家与社会管理者阶层、经理人员阶层、私营企业主阶层、专业技术人员阶层、办事人员阶层、个体工商户阶层、商业服务员工阶层、产业工人阶层、农业劳动者阶层和城乡无业失业半失业者阶层。5个社会等级是:社会上层,包括高层领导干部、大企业经理人员、高级专业技术人员以及大私营企业主;社会中上层,包括中低层领导干部、大企业中层管理人员、中小企业经理人员、中级专业技术人员以及中等企业主;社会中层,包括初级专业技术人员、小企业的企业主、办事人员、个体工商户;社会中下层,包括个体劳动者、一般商业服务业人员、工人、农民;社会底层,包括生活处于贫困状态并缺乏就业保障的工人、农民等。 针对我国目前的社会分层状况,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应该定位为:在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培养对象应该定位于中下阶层社会人员及其子女;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应该定位于在高中阶段教育的基础上培养数以千万计的高级人才,培养对象应该定位于中层以及中层以上的社会人员及其子女。 职业教育应该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实施动态的以人为本的发展定位。然而我国职业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偏离了正确的发展方向,尤其是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在就业时定位不清,不少学生和家长的思想仍然停留在传统的就业观念上,在择业过程中紧紧盯住机关、事业单位、国企等“正规部门”,而对民营企业、私企、中小型企业少有问津。另外,职业教育文凭在就业市场的竞争中处于劣势,这也是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情况不理想的重要原因。因而,我们应该在职业教育发展中充分考虑社会分层对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的影响,强化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同时,要了解就业市场信息,加强职业指导和就业服务,为学生就业提供切实有效的帮助,引导学生从职业角度了解社会,了解自己,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增强学生提高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的自觉性,引导学生步人对应的社会阶层,做好适应社会、融人社会的准备。 二、市场摇求与就业:以就业为导向改革创新职业教育的经济学思考 经济学是关于投人一收益的科学,其研究核心是如何以最小的投人获得最大的收益。从经济学意义上说,以就业为导向发展职业教育既可以满足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需要,也可以满足人民群众的根本要求。因为就业不仅能为国家带来经济的增长,也能对职业院校毕业生及家长带来人力资本投资的目标收益。 教育投资是人力资本投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人力资本知识存量和技能存量的主要途径,也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职业教育作为一种与社会联系最紧密的教育投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收益。在未来劳动者身上进行人力资本的智力投资,必将提升人力资本的价值和使用价值,从而提高人力资本投资的收益。 职业教育投资对国家来说,是提高生产力、经济效益和增加国民收人的来源;对个人来说,是获得理想职位的重要条件。职业教育促进经济发展,主要是通过为社会培养合格人才来实现的,这就决定了职业教育的中心任务和基本方向。如果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不能很好地就业,不能满足社会生产对高素质劳动者的需求,职业教育就没有实现自身的经济功能。从另一角度看,家长花钱送子女到职业院校读书,这本身是一种人力资本的投资行为,是为了实现未来收益的“积累”而并非“消费”。任何投资行为均是为了一定的目标利益,家长和学生的智力投资行为是为实现就业,通过就业、创业获得收人来补偿投资成本并获利。职业院校承担着为人力资本增加附加值的责任,只有让学生如期实现就业和通过创业致富,其附加值才能成为交换价值,才能真正实现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的功能。 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在人力资源的配置过程中,市场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要使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职业教育当然必须充分考虑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劳动力市场供需理论认为,劳动力的数量和素质、供给和需求,给经济发展以极大的影响。若劳动力供给不足,会导致生产不足,从而限制经济规模的'扩大;若劳动力供给大于需求,则导致就业不足,失业人口增多。劳动力供需调整,就是解决劳动力的就业问题。职业教育只有不断满足市场需求,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各类技术性人才和高素质的劳动者,其毕业生才能充分就业。因为职业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主要是通过其“产品”(接受职业教育而提高了劳动技能的毕业生)进人劳动力市场,通过交换,完成资源“优化配置和组合”的过程,进而最大限度地发挥职业教育的经济功能。职业教育的经济功能发挥得越充分,社会的物质财富增长得越快,相应地职业教育得到的回报率也就越高,就会增强个人对职业教育的需求,而个人对职业教育需求的增强又能推进整个职业教育的发展和壮大。可见,职业院校毕业生充分就业是职业教育发展形成良性循环的一个重要保证,以就业为导向发展职业教育恰恰是实现这一良性循环的必要条件。 三、社会人与就业:以就业为导向改革创新职业教育的教育学思考 与其他类型教育相比而存在的职业教育类型,是实现人的社会化的一个重要途径。所谓社会化,是社会通过各种方式,使自然人逐渐学习社会知识、劳动技能与规范,从而自觉遵守与维护社会秩序、价值观念与行为方式,并成为社会人的过程。对于社会而言,这是社会文化得以延续的手段;对于个人而言,是个体被社会认可、参与正常社会生活的重要途径。职业教育主要满足的是人们从业准备的需求。从这个意义上讲,职业教育一个重要的功能是使教育个体由自然人进化为社会人。促进人的社会化的一个核心内容是职业化。一个社会成员要真正实现由自然人向社会人的转变,是需要走上工作岗位的。因为职业是一个合格的社会成员所必须从事的,在人的生存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 我们通常认为工作单位是个人进行职业社会化的主要场所。每一个人都要在工作单位的职业活动中学习职业技能,遵守职业规范,学会扮演职业角色。每一个人在工作单位中通过自己的职业活动和职业成就来确立自己的社会地位,实现个人的人生理想和价值,并在这一过程中形成个人能力、品格、气质、性格等心理特征。以就业为导向发展职业教育,是充分考虑人的社会化的基本要求而作出的理性选择。它担负着把可能的劳动力转化为能够满足各种社会需要的现实职业者的任务,是名副其实的职业引路人,能够真正促进个体的职业社会化。我们应该以这一基本思想来指导职业教育的教学改革,把学校的职业教育和教学改革与当地的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联系起来,与劳动就业的需要结合起来。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把满足劳动力市场的需求作为职业教育发展的动力,把提高学生就业和创业能力作为职业教育改革的方向。 关于浅析基于职业发展理论的高职大学生就业指导探索 本文对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指导的主要理论做了阐述,依据科学发展观中“以人为本”的精神实质,分析了高职院校大学生在校期间不同阶段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对全程就业指导的内容和方法予以探索,并提倡在指导过程中加强对媒介和信息的获取、利用和更新。 就业是学校与社会的接口,能否实现顺利对接达到较高的就业率和较好的就业质量,是学生成长和学校发展头等大事,也是为各行业输送合格建设人才的实事。1987年,国家教委将“职业指导理论研究与实验”列为重点课题,高职院校也把就业指导和毕业工作作为学院工作的重中之重。随着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的深入开展,就业指导不仅仅是单纯追求就业率的问题,更多的是考虑学生的人生规划和职业发展。 一、高职院校就业指导的主要理论 在高等教育不断发展和改革的进程中,职业指导的理论逐渐发展趋于成熟,形成了有代表性的职业指导理论,主要有: 1.人职匹配理论。由美国“职业指导之父”之称的波士顿大学教授帕森斯首次提出,后经威廉姆逊发展成型。该理论与中国的“人尽其用,物尽其才”有相似之处,侧重于就业过程中所涉及到的三个主要因素:对自我爱好和能力的认识、对工作性质和环境的了解、以及两者之间的协调与匹配,即“职业指导的三大原则” [1]。 2.职业决策理论。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的伽勒特和乔普生,他们认为传统的职业指导只解决人们就业,而忽视教会人们如何学会就业,就像中国古训所言“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更重要的培养高职学生进行职业决策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随着科技的进步、信息时代的来临和职业观念的更新,衡量一个人职业成功与否并不取决于他是否拥有一份稳定的职业,而是取决于他对纷繁复杂的世界的决策能力。 3.职业发展理论。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的金斯伯格和萨帕,金斯伯格从生理学和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人的职业发展,认为职业在个人生命历程中是一个连续、长期的发展过程,而不是某一个时期短暂的需求行为,具有阶段性的特征。萨伯在继承了金斯伯格的基础上,综合了差异心理学、发展心理学、职业社会学以及人格发展理论等相关原理,更为系统地提出了职业发展的观点。他把职业发展分为五个阶段[2]。 (1)成长阶段(出生—14岁),在该阶段个体通过在游戏、想像和模仿中发展自我概念,认识社会。 (2)建立阶段(25-44岁),这一阶段的早期(25-30岁),还有一些人对自己的职业不太满意,可能会变换一两次工作,到了(31-44岁),择进入了职业稳定期。 (3)维持阶段(45-60岁),这一阶段个体一般不再寻求新的工作领域,而是维持既有的成就与地位。 (4)衰退阶段(60岁以上),这一阶段个体生理与心理机能日渐衰退,职业活动范围开始缩小,直到最终退出职业岗位。 二、基于职业发展理论的全程就业指导探索 进入职业探索阶段,高职院校的学生有了自己的专业。如何开展好高职院校能突出实践性、互动性的专业化、个性化、信息化就业指导,我们需要遵照科学发展观中“以人为本”的核心思想和本质要求,要努力实现现实的、具体的、活生生高职大学生的自由和全面发展[3]。 (一)适应时代发展,加大对媒介和信息的获取、利用和更新,创新就业指导的方法和途径 随着时代发展和个体职业探索阶段的到来,对高职大学生的就业指导,更多的是指导者和被指导者对信息的获取和更新,更重要的是双方之间信息的交流和利用。作为从事就业指导的教育工作者应该实现对心理学、职业社会学等专业知识的沉淀,及时完成对就业指导信息的更新,抽出更多精力和时间专门从事教育的调查研究、预测研究和理论研究,及时对社会现象中的敏感问题、热门问题从理论上给学生予以解答。另外一方面,要开展人性化的就业指导,必须对学生的个体情况要有很好的了解,比如说学生的兴趣爱好、人格类型、当前心理状态及生理状态等。掌握了知识和信息,还要有有效的媒介对学生进行指导;可以采取传统的面对面交流方式、更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可以通过网络等媒介对学生开展全方位的就业指导。指导的手段形式多种多样,除了课堂,可以利用书信、电话、多媒体、网络让学生自由提问、说出困惑、发表自己的看法,还可以采取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来开展职业指导工作,以激起学生的共鸣。 (二)转变观念,实施职业“全程指导” 高职大学生在校学习的时间是三年(2年校内学习+1年校外实习),是学生职业发展的探索阶段。依据职业发展的理论和教育部所提倡的“全程指导”的广义的就业指导制度,对学生的指导要从学生入学报到之日就开始实施全面、系统的职业指导,建立伴随学生职业发展的校内由低年级到高年级、校外就业跟踪的全程化的就业指导工作体系,并在不同的阶段根据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的状态与特点开展连贯的就业指导工作,为学生的就业与创业铺路。 第一阶段 经历了高考的洗礼,高职大学生未能进入自己心仪的名牌学府,其入学后的心理状态很不稳定,同时对自己就读的'专业、以及今后的就业去向和职业生涯都是模糊的,因此一年级就成为学生进行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的起点。 这一阶段职业指导主要的形式和内容: " 1、做好入学教育工作:通过迎新专刊、座谈会等介绍学校的历史、优良传统、专业发展方向、杰出校友发展史等,教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事业观。 2、主办学习经验交流会等活动,帮助学生调整心态,尽快适应大学的学习和生活,激发其学习的自觉性,合理规划自己的大学生活。 3、开展心理学知识讲座,帮助新生了解心理学的基础知识、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障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调试方法和途径,使新生尽快渡过“断奶期”,以积极健康的心态投入大学的学习生活。 第二阶段 进入二年级,高职大学生初步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逐步趋于成熟,学习目的明确,自我意识增强,开始规划发展方向,渴望了解本专业相关的行业企业发展情况,关心毕业去向等现实问题。本阶段就业指导主要是通过职业生涯设计指导、学业指导,使高职大学生切实了解社会的要求,全面协调发展,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初步确定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并为之努力。 1、介绍职业生涯的规划与设计,指导高职生成才道路的自我设计,使学生正确树立自己的人生目标,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练就扎实的专业功底和综合素质,并有意识的向着自己的目标对学习生活做合理的安排,并根据需要参加各种技能培训。 2、加强大学生素质拓展训练,开展大学生“素质拓展训练”,通过学生活动、专业实习、社会实践等集体和个人相结合的形式着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包括“就业观念”、“学习能力”、“就业能力”在内的“就业素质”。 3、帮助学生开展职业资格认证和职业技能教育,通过对各种职业资格认证的介绍,开阔学生的视野,使学生正确认识职业资格认证对就业的重要作用,引导学生按社会的需求来准备自己,并了解各行业职业资格认证的概况,知道相关职业资格的考务信息。 4、通过讲座、形势政策课等,向广大学生介绍高职大学生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用人单位最看重高职毕业生什么,怎样准备好迈向成功的通行证等;培养学生的敬业精神、团队精神,全面提升学生的素质和创新能力,完成就业前的知识准备、能力准备以及心理准备。 第三阶段 结合当前高职学校普遍采取的“2+1”模式,三年级学生的主要特点是关心毕业去向,积极努力,期望值偏高,渴望得到求职方式技巧指导,但部分学生心理调节不足,压力大,就业准备简单,对社会认识不足,甚至极少数学生对社会,尤其是对就业竞争充满恐惧感。这一阶段就业指导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宣传就业政策、就业形势和就业工作流程,讲解获取信息的渠道、利用信息的方法,进一步强化就业心理指导、择业观指导和求职技巧指导及诚信教育、就业安全教育,使学生了解就业政策、认清就业形势,树立合理的就业期望值,积极参与就业竞争,诚信履约;引导毕业生尽快完成从学生到劳动者的角色转变。 这一阶段就业指导的主要内容: 1、指导学生合理评价自我,通过职业生涯规划讲座、进行职业兴趣测评、职业性格测评、职业能力测评等,分析性格、素质、能力与择业的关系,使学生在认识自我的基础上,评价自我。 2、毕业生常见就业心理及调试。通过讲座和咨询等形式对毕业生常见的心理问题进行分析,介绍就业心理问题的自我调适、及如何才能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使学生对就业有良好的心理准备,及早克服就业心理上的问题和障碍,帮助学生树立进取、务实、竞争的就业心态。 3、开展就业咨询:通过团体辅导和一对一个的别咨询等形式相结合,为毕业生提供具有针对性、个性化、细致化、专业化的训练与辅导,为学生答疑释惑。 4、通过报告、毕业联欢、毕业生晚会、学位授予仪式、毕业离校欢送等形式进一步激发学生热爱母校、奉献社会、服务人民的情感;对毕业生进行毕业教育和事业观教育、以及初入职场的职业适应性教育。 第四阶段 做好“人才售后”的服务工作,学生完成了三年的学习生涯,并到了自己人生的第一个工作岗位,但高职教育工作者所承担的职业指导工作还需要延续:首先是要指导学生适应社会,立足基层,脚踏实地,服务人民,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有机统一。?二是对学生的职业发展进行全程跟踪调查,了解学生的社会适应情况,并在需要时提供帮助。三是对用人单位进行跟踪回访,与用人单位保持良好的校企关系,结合行业和专业建立建立学生与雇主动态信息库,深入了解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反映和对人才培养的建议和意见,使就业指导工作和人才培养进入一个良性循环的反馈系统,从而能够从各方面预测未来几年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三、结束语 本文在高职院校就业指导的主要理论进行阐述的基础上,按照科学发展观中“以人为本”的核心,以职业发展的理论,对当前国内所提倡的“全程就业指导”的内容和方法做了的探索,对于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有指导意义。 一、引言 我国经济连续多年高速增长,近几年经济增长率都在10%左右,是世界上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但是,经济的高增长没有带来高就业。进一步讲,就业形势的好坏,与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有着密切关系。一般而言,一定的经济增长所带来的就业增长也是一定的,然而我国的经济增长对就业增长的贡献却不是很明显。 最近十多年来,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但就业增长却相对缓慢,中国目前有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以及存在大量的大学、大专毕业生面临就业选择,甚至毕业就失业的境况。可以说,中国的就业压力很大,劳动力总量供过于求,局部就业供给不足,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 因而面对着巨大的就业压力,我们应将视野放宽,在立足国情的基础上,充分借鉴西方经济学中有关就业理论研究的成果,解决就业问题,对于中国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西方就业理论演进剖析 就业这一重大的社会经济问题长期以来一直受到西方经济学家的关注,从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就业理论。西方经济学家对就业问题的长期研究和探索,形成了适应市场经济需求的多角度、多层次的就业理论。如古典经济学派的就业理论,凯恩斯的充分就业理论,新古典综合学派的就业理论,新凯恩斯主义的工资粘性就业理论等。 (一)古典学派的就业理论 萨伊定律是古典经济学派就业理论的基石,其基本内涵是供给创造需求。该学派经济学家代表人物有马歇尔、庇古等,他们从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出发,认为市场上产品价格和货币工资可以根据市场供求状况自发调整。劳动供给和劳动需求相互作用决定实际工资和就业水平,供求平衡时的就业量就是充分就业水平。进而认为,只要不存在工资刚性,工资率可以自由伸缩,市场机制能自由的发挥调节作用,可使一切可供使用的劳动力资源都被用于生产,劳动力市场总能达到就业均衡,长期持续的非自然失业不可能存在,存在的只是自愿失业和短期性摩擦性失业。 他们认为,解决失业问题的办法是消除货币工资的刚性,使货币工资能够随市场的需求而发生相应的变化。古典学派将自由竞争作为前提条件,主张市场调节平衡就业,否定了失业问题的普遍性。但换个角度理解失业的产生仍然是有可能的,失业问题正是竞争不充分所导致的结果,要解决失业问题首先就应该解决劳动力市场竞争的不充分问题。 (二)凯恩斯的就业理论 凯恩斯就业理论是以有效需求原则为核心,认为就业量取决于有效需求。失业之所以持续不断,是由于资本主义社会一般情况均存在“有效需求不足”。即总供给价格和总需求价格达到均衡时的总需求不足,由此造成较多的社会失业,即不充分就业。凯恩斯主义的促进就业理论实际上主张降低工资,即在不降低名义工资的情况下,降低实际工资。但前提是扩大总需求,因为总需求的扩大,必然会导致通货膨胀,工人名义工资不变,但实际工资相对减少。为实现充分就业,凯恩斯认为,必须摒弃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依靠国家干预,提出需求管理政策,从而达到促进生产,增加就业的目的。 (三)新古典综合学派的就业理论 20世纪60年代末,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相继陷入“滞胀”的困境,凯恩斯理论失灵了。因而以托宾、杜生贝等为代表的新古典综合学派经济学家提出“结构性失业问题”,力图用市场结构的变化来解释失业和通货膨胀并发症,认为是微观市场的不完全性和结构变化引起滞胀。得出结构性失业是因经济结构的变化而引起的劳动力供给和需求的结构失调,结构性失业的存在必然引起失业与工作空位并存。由于强大的工会力量使工资易涨不易跌,所以尽管社会上存在着失业,但货币工资却不下降,而只要存在工作空位,货币工资就会迅速上升。于是,失业与工作空位并存就转化为失业与货币工资上涨并存,进而转化为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并发症。该理论主张从就业内容或就业结构角度来解决结构性失业问题,如政府要指导收入政策,即政府要采取措施限制工资和物价的上升,以缓和通胀;注重完善劳动力市场,缓和因劳工市场技术结构变化造成的失业;适当修改完善失业补助金制度,激励失业者就业。 (四)新凯恩斯主义的工资粘性就业理论 新凯恩斯主义的劳动市场理论主要包括名义工资粘性和实际工资粘性两方面。名义工资粘性是由于长期劳动合同的存在和交错调整工资所致,工资通常是由于工会与企业通过谈判订立的合同而固定下来的。在合同有效期限内工资不能随市场供求行情而调整。即使没有工会组织未签订劳动合同的企业,因受有合同的企业粘性工资的影响,工资也不会轻易变动。隐性合同理论认为,雇员与雇主之间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们之间会形成某种稳定收入的非正式契约,从而使工资具有粘性。隐性合同导致失业的原因是由于在非对称信息条件下,厂商和工人因信息有限,决定了均衡合同出现无效率的非充分就业,因而通常会解除工人。效率工资论则说明了雇主会主动付给员工高工资,以提高雇员的生产积极性,提高跳槽和偷懒的机会成本同时吸引有能力及高技术人才。内部人——外部人理论则指出,内部人由于受到劳动转换成本的保护,在工资决定上有着重要的讨价还价能力,具有较强的就业优势和地位。致使工资调整主要取决于在职人员而不是失业者,于是,便可能出现非自愿性失业。因而解决失业问题政府就要干预工资合同,要减少工资粘性,增加工资弹性,使工资能够适时适度灵活调整。 (五)反古典经济学的就业理论 “反古典”学派主张放弃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借鉴日本的经济模式及行政主导性的市场经济模式。在就业问题上,强调在保证企业自由用人和求职者自主择业的前提下,在保持企业活力和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基础上,国家对市场活动进行宏观调控和政策指导。同时建立稳定就业,劳动力流动平缓、劳资合同和工资差距较小的劳动力模式。 三、西方就业理论对我国的启示及借鉴 (一)古典学派就业理论的启示及借鉴 首先要解决劳动力市场的分割问题和就业歧视问题,完善劳动力市场的结构,实现劳动力市场的充分竞争。我国目前劳动力市场的竞争不充分表现得很突出,市场存在严重的城乡分割和地区分割,就业歧视随处可见。就业招聘中存在严重的歧视性条款,如户籍歧视、地域与方言歧视、学历歧视、性别和年龄歧视乃至身高、相貌等身体歧视、婚姻状况歧视、犯罪经历歧视、姓氏歧视等等已经成为我国劳动力招聘中的`一个正常现象。这些现象严重阻碍了我国劳动力市场的正常发展,破坏了就业市场的公平竞争环境,导致了人力资源的巨大浪费,因而必须加强透明化、公平化、法制化和市场化。 其次,为了规范我国的劳动力市场,运用市场价格机制调节的同时要严格落实劳动用工合同制度,同时要鼓励企业履行现在流行的SA8000社会责任认证标准的相关规定,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利。 (二)凯恩斯就业理论的启示及借鉴 凯恩斯就业理论强调宏观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以及政府对对外贸易的干预和实行税收政策等来调节就业,是一种总量就业理论。它只考察资本主义社会的总就业量的变化、就业水平的高低,而不分析就业的结构。由于它只强调从增加有效需求来解决失业问题,忽视对劳动力供给方面的管理与改善;只强调投资总量的增加而忽视投资的就业效率和投资结构的优化。因此,中国在通过政府扩大投资规模解决就业问题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提高投资的就业效率,要尽可能投向吸纳劳动力较多的行业和领域。另外,政府应注意经济增长模式的选择,制定有利于增加就业的经济增长计划和产业政策,把技术密集型、资金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增长方式结合起来。因而当前应当实行就业优先的发展战略,选择“以就业为中心”的经济增长模式,实施以就业为基础的经济政策,优化就业结构和产业结构,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三)新古典综合派的就业理论启示及借鉴 新古典综合派认为,政府应主要从劳动力市场和人力政策来解决结构性失业问题。第一,采取全方位人力资源开发措施,对劳动力进行多层次、多领域、多种形式的继续培训,使劳动者及时掌握新知识和新技能;第二,大力发展职业介绍机构,负责信息咨询、指导服务、就业介绍等方面工作,使企业和求职者实现信息对称;第三,减少户籍制度对劳动力的限制,增加劳动力的区际流动,帮助解决劳动力和企业进行地区迁移。 结合我国目前的情况,应建立完善就业教育制度,积极开发人力资源,全面提高职业技术教育水平。对于农村学龄儿童要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同时对劳动力加强职业教育和技术培训以及在岗培训指导等,从而有利于生产要素的及时有效配置,消除结构性失业。鼓励引导劳动力在地区、行业间的流动,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再则建立和完善劳动力市场服务体系,借助网络信息资源平台加强对职业指导、职业介绍、职业培训、特殊群体就业、下岗职工再就业等相关信息的发布,达到信息资源共享。 (四)新凯恩斯主义的粘性工资论启示及借鉴 新凯恩斯主义所提出的工资粘性实际上是劳动力市场自身运行不可避免的现象,仅靠劳动力市场调节是不可能解决的。政府可就全社会工资水平定期进行全国性的调查,并结合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基本生活水平为基础,制定出基准工资水平以供各地区的企业参考,使得企业工资在合理区间浮动。另外,政府应控制非工资性人工成本的过快上升,以增强工资弹性,例如,股份制企业股利的发放等要按照企业所处的成长阶段采取适当的股利发放政策,以及企业在年终发给职工的年终奖金等都要在合理的预算范围内。因为股利和奖金都是企业非工资性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发放过多,有损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无论从短期看,还是从长期看,都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及就业。 (五)反古典经济学的就业理论启示及借鉴 可以说反古典经济学的就业理论对现实更具有指导意义。关于就业保证企业具有灵活的用人机制,加强人力资源部的建设,保证企业能够在第一时间招聘到合适的、合格的劳动力,同时求职者也能够自由灵活地选择适应自己的满意的工作岗位,从而充分地适应市场经济的竞争。政府要加强对劳动力市场的宏观调控,制定人口政策,一方面调整教育结构等来控制和影响劳动力的供给,另一方面,国家给与市场活动进行宏观引导,建立稳定的社会保障体系等措施来建立新型的劳动就业体制服务。 四、结语 总之,西方的就业理论对我国寻求解决就业矛盾的途径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同时我国还要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不仅依赖市场机制来优化资源配置,推动社会经济总量增长,扩大劳动力的有效需求,还要有市场调控体制改善的制度保证,两者面相辅相成,不可偏颇。 参考文献: [1]肖静.西方失业理论与中国的就业问题[J].法制与社会,20xx,(11). [2]刘加强.缓解西部地区城乡就业矛盾对策研究[M].重庆: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xx. [3]罗恩立,孙定东.西方就业理论的演变进程剖析与借鉴[J].经济学与经济管理,20xx,(2). [4]谭运进.西方就业理论对我国的借鉴意义[J].商业时代,20xx,(12). [5]韩志萍.西方经济学家对失业问题的理论探讨[J].经济问题探索,20xx,(11). [6]伍希.借鉴西方经济学失业理论解决我国就业问题[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xx,(4). [7]杨宜勇.劳动就业体制改革攻坚[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xx. [8]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xx. 【摘要】心理资本作为个体内在积极心理资源,对大学生就业能力起到正向预测作用,心理资本中的自信、乐观、希望和韧性能够促使大学生设立合理的就业目标,增强对求职情境的掌控,有效抵御焦虑反应,尤其在面对就业压力、求职挫折时能够帮助大学生合理归因,保持积极心态和持续的就业动机。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应通过全程生涯规划、导师制学习、实践创新、职业体验以及结合就业心理辅导方式开发大学生心理资本,提升综合竞争力。 【关键词】心理资本;自信;乐观;韧性;就业能力 有关就业能力(Employability)研究最早出现于英国,着重个体劳动者潜在可雇用性方面的研究,虽然目前有关理论和实证研究非常丰富,然多以在职人士为研究对象。国内学者以大学生群体为对象展开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关于大学生就业能力虽然没有公认的统一的定义,但都比较一致地认为大学生就业能力是一种获得、保持、发展工作的综合能力(陈勇,20xx),是大学生综合素质和潜在能力在其职业生涯上的集中体现。20世纪末积极心理学兴起以后,FredLuthans等人(20xx)将积极心理学理论引入组织行为领域,形成心理资本(psychologicalcapital)的概念,随后有关心理资本研究大量涌现。心理资本指的是个体成长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积极心理状态,包含了自信、乐观、韧性和希望四个维度,具有可测量、可开发、可培养的特性。心理资本和就业能力作为个人内在潜在素质,具有很大相关性,心理资本的可测量、开发、可培训的特性为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开发培养提供了新的路径。 1心理资本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促进作用 近年来,国内以大学生群体为研究对象开展相关就业能力的研究逐渐丰富,沈晓梅(20xx)、马亚静(20xx)、李晓娟(20xx)等对心理资本与就业能力关系展开了理论方面探讨,李金地(20xx)王尧骏(20xx),师玉生、安桂花(20xx)的研究发现,心理资本的自我效能感、韧性、希望和乐观因子对就业能力具有正向预测作用。吴旻(20xx)等人研究也发现大学生事务型心理资本(自信、乐观、韧性、希望)对其就业能力有显著的预测作用。韩菁(20xx)等通过实证研究,均发现大学生心理资本对就业能力有着正向的预测作用。因此,在高校大学生群体中开展心理资本干预将有助于有效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1提升自我效能感,树立大学生就业信心 从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角度,自我效能感能有效减轻压力对机体造成的不利影响,从而提升工作绩效。工作绩效的提升又将有效提升自我效能感。在现实中,自我效能水平较高的人往往能确定较高的工作标准,并能主动追求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自我效能感的提升将有助于大学生对就业目标的追求,成为发展自我提升自我的内在驱动力,使得就业过程的主动性增强,体现在面对严峻就业形势和外在就业压力时,依旧有充分的自信去面对和克服阻力,寻找与自身条件和生涯发展规划相适应的职业目标,避免盲从或者“高不成低不就”的消极就业状态。此外,自我效能感影响着大学生在就业选择时的意志努力和坚持度,面对就业压力和挫折时不会轻易放弃。在求职过程中,自我效能感比较高的大学生会确信对求职情景的控制力,从而减少紧张、焦虑等消极情绪的困扰,因此,在就业过程中精力充沛、思维活跃,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各种活动中,专注于问题和困难上,积极寻求解决之道,并利用情景激发出更大的能量来发挥潜能,使活动取得良好效果。 1.2开展心理资本开发,增强大学生就业韧性 韧性是心理资本的另一个重要内容,又称心理弹性、复原力,是个体对外界变化了的环境的心理及行为上的反应状态。日趋严峻的就业形势下,求职过程中大学生常常遭受拒绝。研究发现,韧性好的'学生即使在失败的情况下也能够肯定自己的努力,有所作为。韧性有助于压情境下的情绪控制和坚持不懈,能有效缓解焦虑,保持心理健康,并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比如调整职业期待,改变认知、运动宣泄、重新规划、接受培训等有效能够缓解就业压力和提升就业能力的积极途径。而韧性较低的学生在面对求职失败等挫折情景时,更容易产生情绪和行为方面的问题,比如焦虑、抑郁、自暴自弃、逃避、攻击等。因此,培养高韧性的大学生是高校就业工作困境突破和高素质人才培养的另一个有效途径。 1.3保持乐观,帮助大学生正确求职归因 在面临失败和成功时,人们往往会自我去寻找原因。积极心理学家马丁斯林格曼(MartinE.P.Seligman)认为具备乐观型解释风格的个体在面对失败和挫折时,通常会做外部的归因,认为失败、挫折都是暂时的、是特定性的情景事件等外部的因素引起的,而在面临成功和成就时,乐观型解释风格的个体会认为成功和成就是自我的内在原因所致,而且是长期的,并会影响到其他活动。因此,具有乐观解释风格的个体,在面对外在的就业压力时,会采取幽默、升华等积极的心理防御机制,避免压抑和焦虑等心理问题。就业竞争异常激烈的就业市场中,大学生求职中难免遭遇挫折和失败,高校在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过程中,应当注重引导大学生进行正确归因,逐步形成“乐观型解释风格”,帮助他们摆脱求职挫折感,保持积极心态。 1.4体验积极,保持对就业目标的不懈追求 希望作为心理资本的另一重要维度,指的是人的一种基于内在成功感的积极动机状态,表现为对目标的锲而不舍;体现在对目标追求过程中的积极状态,从总体来看,希望品质能够促使个体长期维持兴趣、高兴、自豪等积极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个体的就业能力能够得到有效发挥,特别是社会交往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等得到有效发挥,从而促使大学生个体获得更多的人际支持和就业资源;同时,良好友善、积极健康的持续状态和坚持有序、路径规划的行为特征,在经历一段时间后会逐步稳定内化,构成大学生内在较为稳定的人格特点;从就业具体情境来看,“个体在遭遇就业失败挫折等负面影响时,对目标坚持不懈的积极状态和锲而不舍能帮助个体更客观地看待失败和挫折,从而更快地调整好培养心态,以积极的精神面貌主动出击”,体现出百折不挠的品质,克服阻碍达成就业目标。 2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开发就业心理资本 2.1全程生涯规划,提升就业希望感 高校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势必要注重对心理资本的开发,做好大学生的全程生涯规划就是要激发培养学生的希望感,帮助学生全面分析自我、用专业方法评估职业兴趣、职业价值观、职业性格、职业性向等,充分发掘内外在资源,和全面了解就业市场、就业政策环境等基础之上设立合理且富有一定挑战的生涯目标,帮助学生学会将目标分解,帮助寻找发掘达成目标的不同路径,可能出现的挑战、可以利用的资源以及解决预案等,当小的子目标达成后,就会产生积极体验,一方面会增强学生对自身的认可,提升自我效能感;另一方面会巩固达成下一个目标的期望,增加希望感,进一步激发学生自我实现的内在需求。 2.2实践创新开发大学生自信品质 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和创新活动,让他们在真实而可行的任务中增加经历和见识,“让他们了解职场环境和岗位要求,获得深刻的情感体验和交往技能,增强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到创造价值的困难与快乐,培养良好职业素质”。 2.3导师制培养方式促进自主探索 本科生导师制培养模式为大学生心理资本开发提供一种创新性的途径,一方面,专业导师能够提供榜样和重视他人的力量,提供大学生模仿和替代学习的对象,另一方面导师可以提供实践的情景和真实体验,及时了解学生的需求,发现学生存在的困难,及时帮助解决。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选择研究专题,围绕任务展开学习,进行结果检验和过程总结,有助于自主探索,保持永不满足、追求卓越的态度,增强克服困难的韧性,导师在这过程中也可以引导学生对学习结果进行合理归因,提升自信。 2.4职业生涯体验开发大学生职业韧性 职业生涯体验周、岗位实习等方式可以为学生提供真实的职业情境,多次的演练一方面可以提高内心的职业安全感,将这些情景中学习成果可以内化和迁移到以后的就业情境,有助于就业能力提升,另外,帮助学生通过对演练中问题和困境的解决,学会积极的归因模式,改善对自我和就业的期望、动机和外在行为反应,提升职业韧性。 3设计就业团体辅导方案全面开发就业心理资本 大学生心理资本开发,除了从总体上融入心理资本开发方法,还可以依托就业指导中心和心理健康中心开展专业化的心理干预方法,基于某个小的就业团体的开展就业潜能开发的方式,通常显得更具有实际操作性,就业团体心理辅导是常用的一种干预方式,基于积极心理资本理论的就业辅导团体方案设计可以运用心理测评、游戏、互相评价、个人反思、视频观看、制定计划结合的方式,设计游戏导入、自我探索、叙事重构、建立计划等环节设计进一步开发积极就业心理资本,适度设置就业相关的障碍和挫折情境,允许体验失败,并引导个人反思和内省,引导大学生走出自己的心理舒适区,在心理舒适区以外选择最想完成的事件且制定计划,帮助大学生们分析实现的步骤和找寻有效资源,重点训练学会延迟满足,选择更有韧性的做法以应对障碍,提高大学生的就业心理弹性,提升就业心理资本。 参考文献: [1]陈勇.大学生就业能力及其开发路径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xx. [2]沈晓梅.基于心理资本的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J].中国高教研究,20xx(12). [3]马亚静,段鑫星.就业困境与突围之道:大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分析与提升[J].继续教育研究,20xx(10). [4]马亚静.基于就业能力的大学生心理资本开发[J].现代教育管理,20xx(2). [5]高艳,乔志宏.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及其内部关系:质的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xx(11). [6]欧少彬.大学生积极人格与就业能力相关性研究[D].广州: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xx. [7]吴旻,范婷,吴先群.江西省大学生积极心理资本与就业关系的研究[J].心理学研究,20xx(4). [8]韩菁.心理资本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影响[J].教育导刊,20xx(11). [9]刘婷.积极心理学视域下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与提升[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xx(5). [10]王尧骏.心理资本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影响[J].应用心理学,20xx(19). [11]师玉生,安桂花.学生心理资本与就业能力的现状调查与对策分析[J].社会心理科学,20xx(157).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李剑阁最近说:“我们确实要关心低收入者,但是也要考虑到企业的承受能力,如果工资提得太高,投资者把产业都转移到工资更低的越南去了,这样的话,我们打工者连工作的机会都没有了。” 其实,在李剑阁发表这番高论之前,香港的张五常早就有相同的说法,说会转移到越南或印度去。对于这种说法,我早就作过批判,今天再批一下。 中国是个大国,有好几亿的劳动力,如果仅仅把眼光放在和其他发展中国家争夺国际就业机会的地步,是绝对行不通的。 以低工资竞争国际就业机会,会导致各种恶果,大致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导致内需长期不振,人民福利长期得不到提高,不能享受经济增长和科技进步的成果。抓了外需的芝麻,却丢了内需的西瓜。长期低工资不能实现共同富裕的理想。 二、工资低导致货币政策效率低下,从而派生出大量银行坏账,制造金融风险。这个问题估计现在的经济学家根本就没有意识到。14万亿的坏账,就是“低工资优势”的恶果。 三、低工资竞争导致全球总需求萎缩,从而导致总的就业机会减少。我们工资低,越南比我们更低,于是反过来,我们要比越南再低,形成恶性循环。每一次的竞争,都导致国际总需求的减少,从而导致国际就业机会的减少。这样一来,势必有造成更加严峻的国际就业环境,问题会越来越严重,陷入万劫不复的地步。 四、低工资导致低需求,造成产能过剩。产能过剩反过来制约生产力的发展。这是资本主义制度致命的缺陷。 马克思曾经讲过,无产阶级没有祖国,还讲过,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什么意思呢,就是讲无产阶级不能相互拆台,在一国内部不能相互拆台,在国际间也不能相互拆台,要团结起来,集体提高工资,在全世界范围提高工资,让资本家无处可逃,让资本无处可转移,让资本家别无选择、找不到更便宜的替代品。大家一起来提高工资,他还“转移”到哪里去?这样一来,工资的提高,导致总需求的提高,总需求的提高,带来就业机会的增加。总需求的提高必将刺激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从而克服产能过剩的经济危机。这才是在全世界范围内解决就业问题,促进生产力向前发展的根本办法。在理论上,我早已提出了完全不同于传统失业理论的“现代失业理论”,指出“劳动力商品是典型的吉芬商品”,工资越高,对劳动力的需求越多。这些理论为彻底解决就业问题指明了方向。 我认为,对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低工资竞赛,可以通过国际协调来解决。具体可以制定一个全球适用的工资标准,各国可以签订一个合约,如果谁违犯这个标准,就抵制它的产品,抵制进口这种产品,起码签约国要做到这一点。中国作为少数几个硕果仅存的社会主义国家,又是一个大国,要带头办这件事。这一点我们是办得到的'。其实,可以在国内率先行动起来。哪家企业的工资低于法定标准,就抵制它的产品,不让它上市。甚至,资本家之间也完全可以相互监督,政府也可以监督起来。 或许,有的人会问:如果美国不抵制越南的低工资产品,结果越南代替我们给美国生产,那怎么办?其实,这根本就不是一个问题。强国论坛的数学曾说过,如果美国从地球上消失了,难道我们就不活了吗?!如果我们今天仍然大量依赖进口美国的某些关键产品来发展,突然丧失了美元收入,那的确是个问题。但是,我们对于美国,已经没有任何可以依赖的东西,有些技术虽然我们没有,但你的美元再多,人家也不给。我们和美国的贸易,除了获得美元花花纸,其余一无所获。我们自己的产能就过剩,还怕没钱进口吗?通过增加工资、增加社会福利的办法,完全可以通过内需的扩大,来弥补外需的减少,这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不能老是盯着外需那点小芝麻,而丢了内需这个大西瓜。内需才是根本。 至于钱的问题,也很好办。如果政府不能履行供应货币的任务,就应当尽早把印钞权归还给人民,实行货币配额制——按人发钱,以人民印钞代替政府印钞,以人民赤字代替政府赤字,以全社会的生产力作为货币发行的基础。 摘要:以社会学的理性选择理论为解释路径,可以认为高校毕业生就业流向不均衡是“经济理性”、“社会理性”与“理性选择”共同作用的结果。运用社会学的理性选择理论对此加以分析,有利于深化对高校毕业生就业流向不均衡现象的认识,也有利于问题的正确解决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理性选择理论;就业流向;社会学 高校毕业生就业成为近几年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我国的改革在经济社会和教育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在这些巨大的成就背后,隐藏着许多“内伤”。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便是内伤之一,据统计,20xx年全国有120多万大学毕业生没有实现就业。今年的应届毕业生人数约为495万,因此,今年求职的大学毕业生人数累计将超过600万人,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更加严峻。 高校毕业生就业流向的现状 努力提高大学毕业生就业率,是各级党政领导关心的重大问题。为此,中央连续召开全国高校会议,下发文件。就业率的高低决定各高校下一年度的招生规模与专业设置,也从某一方面反映了高校的办学质量。由于各级党政领导的关注及各高校主要领导的重视,出现了对大学毕业生就业情况的各种形式的调查与分析,据此可以找出毕业生就业存在的问题,有利于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开展,也有利于高校改进教学与管理,调整专业设置与课程设置,提高学生技能与竞争力。 对高校毕业生就业流向的分析,是高校毕业生就业调查分析的细化和深入。从毕业生就业流向可以看出毕业生就业的价值取向与就业心理。毕业生作为“理性人”,从他们的就业地区选择、单位选择中可以折射出社会经济发展与社会结构等方面的问题,对我国的改革开放具有启示意义。从整体情况来看,对毕业生就业流向的研究体现了由点到面的进展,有以独立院校为单位的分析,有以省为单位的分析,还有对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流向的分析。从调查的对象来看,有针对研究生的、有针对高职院校毕业生、大学师范生、药学人才的就业流向的分析,也有对教育技术学专业和工科大学生就业流向的分析等等。各种方式的'对高校毕业生就业流向的调查表现出的共性,一是希望到东南沿海等经济发达地区就业的占多数,主要流向北京、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等经济发达地区;二是希望到城市就业的远远大于到县乡就业的,更不用说到农村就业了;三是希望到党政机关、外资企业、事业单位与国有大型企业就业的远远多于希望到中小型企业的。从20xx年教育部直属高校和中央其他部属院校毕业生的就业流向来看,到东南沿海11个省、市就业的毕业生有115636人(20xx年为109145人),占毕业生总数的44%(20xx年为45%)。其中,到北京、上海、广东、江苏等4省、市就业的毕业生有77004人(20xx年为70725人),占教育部直属高校和中央其他部属院校毕业生总数的29.1%(20xx年为29.3%)。20xx年,教育部针对30多所高校的两万多名在校大学生所作的调查显示:在就业城市选择上,大学生依然向往上海、北京、东部沿海地区、广州和深圳。20xx年12月,广东省学联对中山大学等广东高校进行的关于求职问题的调研显示,将近95%的广东省大学毕业生希望就业地区为经济发达的广州、深圳等大、中城市,而愿意去粤东、粤西、粤北等欠发达地区的学生只占3.1%。笔者所在单位是广东省属的职业院校。笔者对本院20xx年毕业生就业情况的调查显示,95%以上的毕业生就业意愿是珠江三角洲地区,对于珠江三角洲地区之外的就业机会除非万不得已,一般不作考虑。 在就业压力如此巨大,就业竞争异常激烈的状况下,为什么毕业生留恋于发达地区和省会城市?为什么钟情于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国有大企业及外资企业?这是笔者首先要思考的问题。有关学者对高校毕业生就业流向的探讨,多是描述现状或提出一些毕业生就业流向不均衡的解决对策,但理论分析较少。其中,袁乐平、王昭君在《制度因素对高校毕业生就业流向影响的经济学分析》一文中,用经济学成本—收益的方法分析了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初次就业和再就业市场的流动情况,并引进制度变量集中分析了我国目前的制度因素是如何影响高校毕业生的流动成本与预期收益,以至于影响他们的就业决策的,分析透彻,很有说服力。但是,笔者认为,对社会现象、社会问题的分析,首先应该从分析“人”入手,人是社会发展的最积极因素,是社会事实的制造者与主导者。高校毕业生作为“理性人”,初次择业是人生的重大关节点,每一位高校毕业生都会考虑多种社会因素并进行博弈,而不是仅仅考虑制度因素。 高校毕业生就业流向的社会学理性选择 20世纪50年代,社会学研究开始把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原理与方法运用到社会学研究之中。理性选择理论是社会学运用经济学方法研究社会问题最为重要的理论成果之一,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学理论学派。理性选择理论继承了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提出的“经济人”概念,与经济学的经济理性不同,社会学中的“理性”强调有目的性、有意图的行动,其基本假设是“理性人”假设,即最大限度地获得效益。这种效益不仅仅局限在经济领域,还包括政治、社会、文化等领域。自理性选择理论提出以来得到不断修正与扩充,在西方,经过修正与扩充的理性选择理论模型被运用到社会生活的各方面。国内学者近十年也运用理性选择理论对诸多社会现象进行了研究分析,如农民工流动、人口迁移、村庄兼并与乡村社区重建、集体行动、生育行为、大学生宗教信仰以及大学生考研等等。 大学毕业生就业主要表现为一种“个体行为”与个人的理性选择,但又不仅仅是个人问题,同时也反映了社会流动、社会结构等深层次的社会问题。高校毕业生十几年寒窗苦读,就是预期毕业后能找到一份好的工作,获得好的回报,面对就业选择不可谓不谨慎。为什么高校毕业生一味追求留在大城市与经济发达地区,热衷于到好的行业和好的企业就业?为什么在就业压力如此巨大的情况下,会出现“有业不就”的现象?理性选择理论的代表美国著名社会学家科尔曼认为:“理性行为是为达到一定目的而通过人际交往或社会交换所表现出来的社会性行为,这种行为需要理性地考虑对其目的有影响的各种因素。”高校毕业生是“理性人”,其行为是“理性行为”,其选择是理性选择的结果。至于高校毕业生怎样选择、如何选择,则是高校毕业生微观行为的个体理性选择与宏观社会结构制约共同作用的结果。人的理性行为可分为三个层次,即生存理性、经济理性与社会理性。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的理性行为表现往往十分复杂,理性人不仅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还要追求社会效益最大化。理性人在理性行为过程中需要理性地考虑对其目的有影响的各种因素,而且其中多种因素是相互制约的。因此,理性人只能在众多因素的权衡中寻求一个“满意解”,无法达到最优。比农民工更具理性的高校毕业生,毕业后到哪里就业,首先要经过经济理性的选择。高校毕业生通过多年的学习,已掌握了丰富的知识,获得了一定的技能,与在劳动力市场寻找工作的其他劳动者相比,更具有竞争力。如果只是为就业而就业的话,即使在就业压力很大的情况下,他们也应该有业可就。 初次择业的高校毕业生面临两种选择,一是到主要市场就业,二是降低要求到次要市场就业。他们一般会考虑未来的预期收益,然后做出流向选择。拥有一定知识和能力的高校毕业生如果愿意到次要市场就业,基本上都能找到工作。而实际情况是,由于城乡二元结构差异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高校毕业生在主要市场就业获得的收益远远大于次要市场,而且足以弥补找工作所花的费用。因为高校毕业生要考虑到未来预期收入的巨大差距,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会出现“有业不就”甚至“自愿失业”的现象了。 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多会考虑未来的预期收入。如果城市里的就业形势极其严峻,也会迫使他们到次要市场就业。只要主要市场与次要市场存在较大的差距,受过高等教育的劳动者凭借自己在劳动力市场上的竞争力,从次要市场流动到主要市场的可能性极大。如果从次要市场流动到主要市场,即再择业比较容易,花费的成本较小,高校毕业生暂时到次要市场就业不失为权宜之计。这就要考虑与流动相联系的预期收益现值,预期收益现值是对劳动力的流动起最终决定作用的因素。预期收益现值大于与之相联系的货币成本与心理成本之和,便会发生流动;反之,就会停止流动。实际情况是,由于次要市场缺乏人才,用人单位会设法阻止人才流动,如控制档案、规定服务期、设置高额违约金等。如此就导致高校毕业生到次要市场就业后再择业流动困难。另外,在次要市场工作几年之后,再回到主要市场找工作,竞争力也会下降,这样就加剧了高校毕业生就业流向的不均衡。 高校毕业生面对就业选择,经济理性的考虑是主要的因素,制度与文化等社会理性的影响也很大。如果说经济理性作为微观个体的理性行为起作用,那么制度与文化等社会理性则作为宏观社会结构起制约作用。首先,户籍制度以及与其相关联的劳动就业、医疗保险、住房补贴、退休养老等社会福利和权益无不影响到个人的未来收益;其次,由于社会保障体制尚不健全,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的货币收入差距悬殊,城市拥有的丰富资源可以给人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再次,城乡文化差异以及传统价值观念的影响也不容低估。因此,多种因素促使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选择主要是在大城市与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这正是理性选择的结果。 简短的总结 1.高校毕业生主要选择大城市、沿海发达地区就业,是作为理性人的高校毕业生理性选择的结果。 2.从理性选择的层次来看,高校毕业生就业不同于农民工流动,生存理性所起的作用很小。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流向主要表现在经济理性与社会理性上,是经济理性、社会理性与理性选择共同作用的结果。不然就无法解释高校毕业生“有业不就”与“自愿失业”等现象。 3.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流向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城乡二元结构、地区发展不平衡以及制度预设等加剧了就业流向的不均衡。 4.高校毕业生就业流向不均衡,经济理性是根本原因,现有制度与文化因素是主要障碍。因此,解决此问题,首先要促进地区、行业的均衡和谐发展,其次要深化体制改革,理顺各种关系,消除流动障碍,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与人才观念。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校学生司.20xx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基本情况及就业流向分析[J].云南教育,20xx,(6):12-13. [2]文军.从生存理性到社会理性选择:当代中国农民外出就业动因的社会学分析[J].社会学研究,20xx,(6):19-29. [3]袁乐平,王昭君.制度因素对高校毕业生就业流向影响的经济学分析[J].大学教育科学,20xx,(6):22-25. [4]帕特里克·贝尔特.二十世纪的社会理论[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xx:202. [5]科尔曼.社会理论的基础[M].邓方,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0:20. [6]杨河清.劳动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xx:324-326. 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厅教学改革课题“新升本科院校法学专业大学生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培养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湘教通[20xx]401 号)的阶段性成果之一;并由民商法学湖南省重点学科建设项目资助。 一问题的提出 近几年来,我国有多所新升本科院校,他们大多开设了法学专业,这些法学专业基本上是建立在专科时期的法律事务专业的基础之上,但在本科院校建设模式和规范之下,与原有的专业建设目标、建设理念、人才培养目标、学科建设模式等均有着很大的区别,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培养方法、理念和机制也随之发生了新的变化,故此,基于对就业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的分析,新升本科院校重构法学专业理念和机制已经是当务之急。 二新升本科院校法学专业建设理念重构的意义 第一,是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xx-2020 年)》关于科教兴国战略、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战略和精神的迫切需要,是坚持以人为本、推进素质教育,着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的需要。但我国目前的情况是,法学专业毕业生就业较为困难的现实情况以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具体要求下,法学专业大学生就业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不足更加凸显,能否较好地解决这些深层次的问题是关系到我国能否培养高素质法学人才的关键因素。 第二,是迎合新升本科院校法学专业建设、实现法学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要求的需要。新升本科院校法学专业相对于专科时期的法律事务专业而言,专业建设目标、建设理念、人才培养目标、学科建设模式等均有很大的区别,有着更高的要求和标准;我国法学专业大学生普遍存在着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不足的问题,这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顽疾和诟病,这显然不符合法学专业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要求,新升本科院校因为本科专业建设经验不足等原因,对此尤其要引起高度注意。 第三,是突出法学专业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加强我国“软实力”的需要。教育之不行,立人则虚置;立人之不行,文化就萎缩;文化之不行,实力必疲软。教育是增强一个国家“软实力”的血液,它循环于国家的整个躯体。教育的终极目的是要传承和发展民族文化,是要将知识转化为生产力,如果法学专业大学生经过数年的高等教育依然缺乏社会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致使理论难以联系实际,知识难以转化为生产力。 第四,这是解决当前法学专业大学生就业实际问题的需要。根据早先的调查,例如,根据《20xx 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法学大类毕业生就业率排名倒数第二。20xx 年麦可思研究院对20 多万毕业生进行问卷调查,统计出了最难就业和最好就业的'10 个专业。一些专业连续多年出现了就业偏难、毕业生薪资偏低的情况。其中,动画、法学等专业连续三年被亮红牌。[1]可见,“就业难”成为法学专业大学毕业生心头的一块大石。从实现角度来看,法学专业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直接关系到他们的就业问题。如果高等学校培养出的法学专业大学生欠缺社会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其结果必然就是其在人才市场中缺乏竞争力和吸引力。因此,先不论该报告的数据是否精确或客观,法学专业大学生就业困难已是不争的事实。此外,根据有关调查,大学生的实践能力成为用人单位关注的重点。用人单位在招聘时最看重的是学生的综合素质,而在学生的综合素质中,实践能力更被看重。可见,包括法学专业在内的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对于实现就业来说是十分重要的。 第五,这是为司法部门特别是基层司法部门以及企事业单位提供合格法学人才的迫切需要。近10 多年以来我国法学高等教育发展非常迅速,招生和毕业人数翻了数倍,但是由于普遍缺乏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一方面表现出法学专业大学毕业生相对过剩,而另一方面司法部门特别是基层司法部门以及企事业单位却招聘不到合适的法学专业毕业生,例如,有的地方基层法院未能引进法官已经多年,现有法官的案件审判案件数量和工作量不堪重负。故此,培养和提升法学专业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是为国家和社会提供合格法学人才的迫切需要,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三法学专业建设理念重构的几点思考 (一)在坚持法学基础教育的基础上,强调社会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的培养 如何加强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应当不是一个新话题,许多研究者和高校提出了不少的观点和采取多种措施,例如,有的学者提出确立“生本关怀”培养理念,激发大学生锻炼实践能力的自主性和积极性;积极开发并利用高校专业教育教学资源;加大高校与用人单位的合作力度,构建校内外一体化实践教育体系;有的学校通过加强学校与实习基地的联系、加强实习学生的锻炼来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例如湖南警察学院与多个市县公安局、人民法院、律师事务所等实践机构开展了实习基地的合作,取得了较为成功的经验;有的学校通过大学生社会调查来锻炼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如湖南农业大学曾组织学生在对张家界贫困山区贫困儿童情况的调查和宣传,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有的学者和学校则主张或践行“五位一体”的教学方法来提升法学专业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五位”是指法学专业学生职业技能的主要内容,具体应包括交流、查阅、写作、调查和思辨五个方面,“一体”则指实践性教学模式应以培养学生法律职业技能为体)。[2] (二)实现社会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之间的有效互动 “重理论,轻实务”一直是我国大学教育的重要特点。纯粹的理论学习不可能造就具有创新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的人才。探索一条如何有效地将理论付诸于实践、如何将学生的法律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以及就业能力与社会实践能力之间如何互动的有效途径是十分必要的。因此,我们非常有必要通过社会实践能力来提升就业能力,反过来又通过社会实践能力激发和促进就业能力,实现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通过理念的转变和机制的改革,发掘法学专业大学生的潜质素质,让法学专业学生从单一的专业知识学习中解脱出来,从枯燥乏味的书本知识中解脱出来,让学生既掌握了本专业知识,又能学到书本上学不到的社会知识,并且在法律思维、学习方法、表达技巧、分析和解决实践问题等方面得到综合训练。 (三)突出法学专业的职业素质教育和实践 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由以下四个要素构成:专业能力、通用技能、个人品质、职业规划能力。[3]可见,专业能力构成了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重要部分。许多西方国家成功的经验可以作为我国的重要借鉴。例如美国的法学教育一直以来都明确将促进法律职业或者为职业提供准备设定为教育目标,法学教育注重的是法律人的思考方式、法律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的培养和训练,突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而法学专业的教育目标决定了其法学院在教学方法上必然注重学生法律职业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基于法学专业大学生法律职业素质和专业能力的考量,法学院或法学专业的教学方法也应当随之与之相适应,提供合适培养路径和方法。譬如,美国的法学院以“案例教学法”(Case method)为其主要教学模式,发展并运用“诊所法律教育”(clinical legal education)和“模拟口头辩论练习”(oralargument exercises)。为了帮助学生更有效地“搭建理论分析和实践知识之间的桥梁”,将“正式的法律知识”和“法律实践经验”统一起来。[4]因此,这种通过实践教学方法和路径提升和培养法学专业大学生法律职业素质和专业能力的成功实践对我国法学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四结语 立足新升本科院校,研究和实践新时期法学专业大学生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培养方法、理念和机制是一个全面的、系统的、长期的整体工程,一些深层次的理念和问题需要得到进一步的解决。当然,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不仅要解决教育理念、教育教学体制和市场导向等问题,也要加强高校及其教师对学生在社会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方面的引导,丰富实践教学资源,拓展教师的实践教学视野,真正实现“传道、授业、解惑”的作用。所以,加强师生的双趋双动,互趋互动,形成新型的教与学关系是非常必要的。当然,培养社会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的途径是多样的,这有待于我们开展进一步的研究,例如有学者提出,我国的传统文化精华也可以促进大学生就业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能够更好的促进就业。[5]这是从“厚基础”的角度提出的路径,不失是一种很好的选择。 参考文献 [1]法学专业就业率为何连续三年被“亮红灯”?[EB/OL].[20xx-04-16].http://learning.sohu.com/20130718/n382000802.shtml. [2]深化教学改革,切实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能力. [EB/OL].[20xx-04-16].http://fxy.zwu.edu.cn/shownews.asp?articleid=6860&flag=&BigClassName=&SmallClassName=. [3]陈勇.大学生就业能力及其开发路径研究[D].浙江:浙江大学,20xx. [4]胡利玲.美国的法学教育及其启示.中国法学教育网.[EB/OL].[20xx-04-16].http://www.chinalegaleducation.com/jyyj/ShowArticle.asp?ArticleID=44476. [5]熊伟,周梦,马华华. 传统文化促进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思考[J].当代教育论坛,20xx(04) 近十几年来,我国高等院校本科教育进行了一系列教学改革,特别是当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迈向大众教育之后,教育理念、社会对人才需求等诸多方面的变化对高校教育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促使高校教育教学在观念、内容、方法等各个方面不断深化改革,向前发展,以适应经济、社会变化的新需要。 20xx年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年”,教育部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当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达到699万人。20xx年之后高校毕业生人数不断刷新纪录,20xx年达到700万人,20xx年达到749万人,未来五年高校毕业生保持在年均700万左右。大学毕业生数量的持续增长,加上海外留学归来的毕业生和往届毕业生也进人再就业市场,就业逐渐演变成竞争激烈的战场。虽然环境科学不在20xx年教育部公布的十五个低就业率专业名单中,但就业形势仍不乐观。 东北林业大学环境科学就业资料显示,目前近一半毕业生在从事与其所学专业无关的工作。面对新的就业环境,为摒弃落后的教育弊端,为大学生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20xx年环境科学专业开始教学改革,经过几年的实践,环境科学专业在专业与课程设置、教学模式与方法等方面进行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实践,已经取得了不菲的成绩。 1环境科学专业教学改革 近年,大学毕业生质量年饱受垢病,一些专业的教学与市场需求脱节。教育部20xx年落实“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并于20xx年批准实施。基于当时的就业形势,环境科学专业提出了以强化专业基础教育,拓宽专业方向,重视专业技能为基本原则的教学改革方案的。以重实践、高素质的课程改革为指导思想,主要是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中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 1.1教学内容改革1.1.1强化专业基础教育 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促进了环境污染治理新理论和新技术的涌现,为使学生了解本学科的最新研究进展和热点,环境科学的专业课程对教学内容进行必要的删减,重组更新,使教学内容既能反映环境科学领域最基本核心的知识,又能反映学科的最新进展和动态,同时又符合学生认知发展规律,以便毕业生能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脱颖而出。 东北林业大学环境科学专业在教学改革中打破旧的教学体制,适时改变教学计划和培养方案,对环境科学专业提出具体的学分要求,以环境工程的理论和实践课为必修基础课,不再对专业选修课的选择进行限制,使环境科学专业的学生的整体专业知识水平得到提高。 1.1.2拓宽专业知识方向 我国高校的学科过度分化,造成环境科学课程设置单一,部分课程重复内容较多。由于环境科学多学科交叉的特点,要求环境类专业人才的知识结构多元化,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强烈[3]。为培养基础扎实、一专多能,髙素质的复合型人才,环境科学拓宽专业课程方向,新增加了一批专业课程,如环境生物学、经济学、专业英语等。为缩小文理科学生课程设置的差别,学生可以跨专业选择感兴趣的课程,而且学生在毕业设计时可以跨学科选择导师。 1.1.3重视专业实践技能 实践教笼是培养和造就具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高素廣人才的重要途径。原有的培养方案对实践教学重视不够,为提髙学生专业实验技能,环境科学专业增加实践教学环节,在专业教学计划中突出并优化实践教学环节,制订出实验教学大纲。目前实践教学主要包括专业实验、课程实习和毕业实习3个方面。同时学校统筹安排实践教学资源,加大实践教学投入,加快环境科学实验室建设,陆续购置了一批大气和水处理实验模拟仪器,使原来十人一组的实验课变为4?5人一组。 毕业实习是检验大学生四年所学知识的主要途径,在实践教学环节中占有最重要的地位,是实现学生就业的关键[6]。毕业实习使学生在实践中了解社会,学到在专业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本科生在第四学期进行为期四周的环境工程专业毕业实习,包括组织学生到污水处理厂,垃圾焚烧厂,净水厂参观实习。此外,还进行了专业岗位全过程实习,即学生和检测站、污水厂的工程师一起采样,检测分析和撰写检测报告。 1.2教学方法改革 传统的教学方法主要是讲授法,学生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由于环境科学的专业课比较枯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比较差[7]。为使学生变为课堂的主体,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环境科学专业教学方法改革主要增加了多媒体教学,演示法教学和交互式教学。 1.2.1多媒体教学 目前环境科学所有老师均采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授课,并与传统教学方法有机结合,以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并有二门课程获得了东北林业大学重点建设课程资助。专业课课件提供了大量实际工程资料。课件内容尽量减少文字描述,通过图片,数据表格,动画视频,声音的演示,加上教师的讲解,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获取知识。如环境工程学的所有工艺流程以前在教学中均采用静态图片对概念和过程进行讲解,学生对工艺的流程死记硬背,增加工艺流程动画和视频演示后,有效的突破了这一教学难点。 1.2.2演示教学 将抽象的教学内容通过实物讲解传递给学生,并将实物演示与启发讨论有机结合,从而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使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获得知识。如厌氧和好氧污水处理章节,讲解到活性污泥处理污水部分,学生们感到很枯燥,通过在课堂上向同学传递展示研究实验室的微生物实体,加深了同学们对这部分知识的理解。 1.2.3交互式教学 交互式教学由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提出,是一种旨在改善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自我监控技能的一种教学方法。由教师在讨论中提出问题,学生通过观察和模仿,回答问题,教师和学生在讨论中不断变换角色,进而引导讨论进行下去[8]。 例如,环境工程学教学增加了一些污水处理方案设计内容,采用了通过教师引导,组织学生分组进行讨论的教学方法,目的是使学生通过团队合作学会思考,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合作选择最佳的工艺,在解决问题过程中,通过辩论,使每个学生有机会进行清晰的表述,学生通过对比自己和老师、同学解决问题的不同点进行反思,调整原有思维,获取知识。 2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 自恢复高考以来,我国高校办学学科分隔,在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着人文教育薄弱的问题。形成了重理轻文,专业先行、技术至上的办学理念,过分强调专才教育的办学思想[9]。培养的学生不适应社会的发展,部分学生高分低能,知识面窄,人文素养差,有的学生甚至出现了严重的心理偏差。为了促进大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实践,培养出即具备专业基础知识又具备良好素养大学生,环境科学专业实时调整培养方案,强调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由学生通过学习实践,独立地去获取课外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以及培养创新能力。 2.1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和创业能力 20xx年始,东北林业大学开始资助大学生创新和创业实践活动,分别建立国家级,校级和院级科研创新和创业基金,并把学生的科研创新、创业活动列人教学计划,在学分制教学改革中占有一定的比例。环境科学学科利用重点学科建设的契机,设置十组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并为每组项目提供创新基金。同时,环境科学实验室全方位向本科生开放,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条件,建立共享实验仪器及技术平台,为本科生的创新实践教学创造条件,培养出具有创新思维和能力、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高素质人才。 2.2培养大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 毕业大学生计算机操作能力已经成为社会就业所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为此,东北林业大学检索教研室面向所有本科生增开检索选修课,这门课已变成大学生们所必须掌握的一门技能。为配合实现素质教育目的,图书馆还定期举办数据库应用和应用程序讲座,这使得本科生特别是准备有意于进一步考取研究生的本科生受益匪浅,掌握的计算机技能使他们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占有优势。 2.3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质修养 大学文化素质教育重要的目的在于提高师生的文化素养,包括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理念和良好的为人治学做事的态度,最终使大学的文化品位和格调得到提高,并由此影响整个社会[1°]。东北林业大学采取了多种形式与途径深人开展文化素质教育活动,积累了许多有益的经验。其中,学校各学院部门开展了一系列专题讲座就是非常有益的活动。如,东北林业大学图书馆定期举办“书林拾英”,“佳片赏析”等读书活动;校学生会定期举办“成功在路上”,邀请成功人士做讲座,和大学生互动交流,激发大学生树立健康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班主任,辅导员及专业教师会定期在班级发布信息,鼓励大学生参加各种活动,鼓励学生参加学术活动,参加社会实践,参加演讲、歌咏、科技、书画等竞赛活动,学生收获了课本外的知识,开阔了学生的眼界和思想。 2.4培养大学生的健康性格特性 现代社会需要的不仅仅是理论知识型的人才,更看重的是学生的综合素质修养,尤其是大学生的沟通交际和管理能力,为此学校实行了本科导师制并重新建立了班级管理制度。 20xx年开始,东北林业大学实行四年制的一对一的本科生导师制度。环境科学学科每年在新生入学时召开老师与新生座谈会,首先专业负责人从本专业的发展沿革,国内外环境专业发展动向,以及本专业的就业方向等几方面做全面介绍,然后环境科学专业的每位老师介绍自己的教学内容和科研方向,然后通过双向选择,学生选择感兴趣的本科生导师。本科生导师负责到学生毕业,他们不仅对学生在专业学习上提出建议,也为大学生未来发展就业进行指导,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班级作为一个小集体,管理的好坏,在学校管理工作当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环境科学专业的每班不超过50人,每班设班主任、辅导员,通过建立能够独立开展工作的班委会,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让学生成为班级的主体。班主任和辅导员通过定期的班会,了解每一名学生的生活和学习状况。从政治思想教育,心理健康和就业等多方面对大学生进行指导。 3构建大学生综合素质科学评价的体系 环境科学专业是一个应用性很强的专业,在连续多年就业难的情况下,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适应社会需求,已成为环境科学专业亟待解决和思考的首要问题。东北林业大学为全面深人推进素质教育,建立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在目前学校的各项评比中打破了过去只注重考试成绩的做法,注重学生素质形成的过程性评价,突出对大学生情感、价值观的考察。创造多种途径将只注重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转变为注重学生全面素质的评价。这种综合素质评价也被用于对毕业生的考核,从而起到了积极推进学生素质整体提高的导向作用。 总之,环境科学专业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它的培养模式,就是给予学生实现自我,融人社会和充分就业所必需的专业知识和生存技能,这些关键能力的培养,也必将使学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就业理论】相关文章: 就业理论06-27 就业理论08-11 (优秀)就业理论15篇06-12 就业理论15篇(热门)06-12 就业理论精华(15篇)06-12 [集合]就业理论15篇07-20 就业理论15篇【通用】07-20 就业理论(优选15篇)08-11 就业理论15篇(实用)07-20 就业理论实用(15篇)06-12就业理论5
就业理论6
就业理论7
就业理论8
就业理论9
就业理论10
就业理论11
就业理论12
就业理论13
就业理论14
就业理论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