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端午节,想必大家都知道,它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艾节、端五、重午、午日等。端午节起源于中国,因诗人屈原在这一天死去,便成了中国汉族人民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下面是关于端午节的名家经典散文:粽香有情,粽香有爱,欢迎阅读。
“卖粽子喽……”一声悠扬的叫声,告诉我端午节到了,同时将我的思绪一下子送儿时童年过端午节的日子。
那时我们的村庄四周被一条小河所包围,同时在村庄农田里大大小小的坑塘河汊也很多,每到端午节前夕,在这里是最热闹的地方。在这时候村里的妇女们都会到那里去采摘苇叶,此时无论是坑塘还是河汊全长满了浓密的芦苇,那芦苇一人多高,风吹来,沙沙作响,同时共同起舞,很是壮观。妇女们戴上草帽围上围腰,围腰上有一个大口袋挂在腰间,是用来盛苇叶的,去那里打苇叶。她们将苇叶从苇子上摘下来,攒成一把,塞进腰际的袋子里,当袋子里多了的时候,再从那里面掏出来倒入尼龙带子里。那时候妇女们比较忙,起早贪晚,不仅仅是为了家里能吃上粽子,更重要的是,能将苇叶采摘下来后,能够卖到城里赚点儿零钱补贴家用。
那时候家里的姐姐们还没有全出嫁,她们也和村子里其他的女人一样去打苇叶赚钱,然后剩下一些苇叶,留着家里包粽子过端午节。我那时也就八九岁的样子,孩子的天性让我那时很顽皮,尽管在很多情况下我已经能够帮助家里干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儿,但是在这个不是农忙的季节,对于我来讲,玩的机会要有很多很多,而那时候我最喜欢做的还是去芦苇荡中与小伙伴们一起掏鸟窝。在那时芦苇荡中很热闹,有好多知名和不知名的水鸟在芦苇中做巢,端午时节正好赶上它们刚搭成窝,才下蛋,而那些蛋,早已经馋得我们孩子流涎三尺了。我们没事的时候,就悄悄地跟在大人身后,以打苇叶为名,实际上去苇塘中玩耍淘气去找鸟窝掏鸟蛋了。
苇塘一望无际,我和其他几个孩子跟在姐姐和其他几个大人的身后溜进了苇塘,还没等姐姐喊你们要小心了,不要掉进水坑里时,我们早已经钻进苇塘深处不见了踪影。苇塘内很吵,那水鸟叫得好欢,叽叽喳喳地在苇子上叫着,闹着,看到我们到来,它们有的从这根苇子上飞到了另一根上,也有的噗地一下钻入苇塘深处没了踪影。我们的到来着实惊动了它们。我们扒开苇子仔细地寻找着,一会看到一个呱呱鸡窝悬挂在苇子上,这种水鸟搭窝技术最高了,它做的窝在苇子半中腰,将细草仔细地缠绕地苇子上,做成的窝光滑精巧,将蛋下在里面,当蛋儿孵化成小鸟,小鸟在里面如躺在摇篮里一样舒服。这种鸟下的蛋如麻雀蛋一样大,只是颜色稍微是淡蓝色,上面有一些小斑点,一窝内下四个蛋。我们急忙上前,这窝才做成不久,里面的蛋还不足四个,不管怎么样,先掏出来再说,那水鸟在附近的芦苇上看到我们做坏事喳喳喳地叫个不停,但遇到我们这几个捣蛋鬼也是没有办法,只能自认倒霉吧!
我们的手气有时候很不错,不仅仅能掏到呱呱鸡蛋,还能掏到老黑蛋(一种如鸡一样的水鸟)它们下得蛋比鹌鹑蛋还要大得多,一窝多的时候十几个,或者还能掏到水鸭子(鹭鸶一类的水鸟)蛋,蛋如鸽子蛋一样大。姐姐们和其他妇女将苇叶打满袋子的时候,我们也收获颇丰,每个人拿着几十个水鸟蛋凯旋而归了。姐姐看到我们的脸和腿让草和苇子划成一条条的样子,只能无奈地责怪我们说,真是太淘气了,嘱咐我们下次要小心不要瞎跑了。
下午时间要包粽子了,母亲将泡了多半天的江米和大枣及豆馅等放在桌子上的盆子内,然后也将泡好了的苇叶端出来,姐姐和母亲坐在一起包粽子。包粽子是一个细致活,用三片或者四片苇叶将米和大枣或者红豆馅包起来,然后用马兰花的草系好了,放在盆子里。那时候一家子好几口人,包粽子要包一大锅,因此两三个人包要包半天时间才能够完成。到傍晚时分将粽子放进锅内煮,得都三四个小时才行,随着时间的推移,大铁锅内大烟小气,锅内的水嘟嘟嘟地响了半天,一股股清新的香味从锅盖中钻出来,让我们觉得好馋。大约在晚上九点钟左右粽子要出锅了,于是我们一家人坐在桌子旁边,母亲将粽子从锅内中捞出来,我们拿来白糖,将粽子拿一个放进碗里,解开苇叶,还没曾张嘴,那清香的味道早已经让我们满口里全是口水了,用筷子夹开粽子,上面蘸上白糖,那味道又甜又香,光滑细腻爽口,真是好吃。吃一个又一个,总是感觉不解渴,吃过了粽子睡觉都是香的。粽子一顿是吃不了的,剩下的明天吃,再送给亲朋邻居一些,这端午节过得有滋有味,感觉比过年还喜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