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课件
登录 注册

关于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课件

时间:2017-08-20 编辑:志满 手机版

  以下就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课件,一起来看看吧!

  一、总体目标。

  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够:

  1、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知识(包括数学事实、数学活动经验)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

  2、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3、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4、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情感态度和一般能力方面都能得到充分发展。

  具体阐述如下:

  一、知识与技能

  1、经历将一些实际问题抽象为数与代数问题的过程,掌握数与代数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解决简单的问题。

  2、经历探究物体与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和变换的过程,掌握空间与图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解决简单的问题。

  3、经历提出问题、收集和处理数据、作出决策和预测的过程,掌握统计与概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解决简单的问题。

  二、数学思考

  1、经历运用数学符号和图形描述现实世界的过程,建立初步的数感和符号感,发展抽象思维。

  2、丰富对现实空间及图形的认识,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

  3、经历运用数据描述信息、作出推断的过程,发展统计观念。

  4、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过程,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和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能有条理地、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

  三、解决问题

  1、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2、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

  3、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

  4、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四、情感与态度

  1、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与求知欲。

  2、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

  3、初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及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作用,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感受数学的严谨性以及数学结论的确定性。

  4、形成实事求是的态度以及进行质疑和独立思考的习惯。

  以上四个方面的目标是一个密切联系的有机整体,对人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们是在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中实现的。其中,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离不开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同时,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必须以有利于其他目标的实现为前提。

  二、学段目标。(1、2年级)

  一、知识与技能:

  1、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认识万以内的数、小数、简单的分数和常见的量;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必要的运算(包括估算)技能。

  2、经历直观认识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过程,了解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感受平移、旋转、对称现象,能初步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获得初步的测量(包括估测)、识图、作图等技能。

  3、对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过程有所体验,掌握一些简单的数据处理技能;初步感受不确定现象。

  二、数学思考:

  1、能运用生活经验, 对有关的数字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描述现实世界中的

  简单现象。

  2、在对简单物体和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运动的探索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3、在教师的帮助下,初步学会选择有用 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与类比。

  4、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能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

  三、解决问题:

  1、能在教师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有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体验。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四、情感与态度

  1、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够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数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历与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了解可以用数和形来描述某些现象,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4、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5、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教学内容: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准备课,位置,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立体图形,11~20各数的认识,认识钟表,20以内的进位加法,用数学解决问题,综合与实践主题活动。

  教学目标:

  (1)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0~20各数。

  (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6)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7)初步认识钟表,会认识整时。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通过综合与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材分析:

  这册实验教材是以《标准》的基本理念和所规定的教学内容为依据,在总结现行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材研究和使用经验的基础上进行设计的。教材的编者力求使教材的结构符合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和儿童的年龄特征,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经验,反映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努力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生动活泼、主动求知的材料与环境。同时还继承了现行九年义务教育教材中认数和计算结合,加法和减法穿插编排,突出加、减法之间的关系等较好的做法。使学生在获得数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发展数学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建立学习和应用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1.根据《标准》调整教学内容,为学生学习数学提供更丰富的知识。

  2.重视学生的经验和体验,根据学生的已有经验和知识设计活动内容和学习素材。

  3.认数与计算相结合、穿插教学,使学生逐步形成数概念,达到计算熟练。

  4.重视学生对数概念的理解,让学生体会数可以用来表示和交流,初步建立数感。

  5.计算教学体现算法多样化,允许学生采用自己认为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

  6.直观认识立体和平面图形,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7.安排“用数学”的内容,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8.安排实践活动,使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

  9.体现教学方法的开放性、创造性,为教师组织教学提供丰富的资源。

  教学重点:

  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常见的立体几何图形的直观认识,位置,以及初步认识钟面等

[关于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课件]相关文章:

1.一年级上册的数学课件

2.一年级上册用数学课件

3.新课标一年级上册数学课件

4.苏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课件

5.西师版小学一年级数学课件

6.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课件

7.一年级及上册数学课件

8.青岛版一年级数学课件

9.一年级下数学课件

10.一年级数学课件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