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七年级上数学课件篇一
教学内容:
认识米 用米量
教学目标:
一、知识技能
1.初步认识单位“米”,帮助学生初步建立1米的长度概念。
2.根据1厘米和1米的实际长度,理解1米=100厘米。
3.学会用1米长度单位测量较长的物体。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探究等多种学习活动,帮助学生形成米的正确表象,体验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探索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来感知数学来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的道理。
教学重点:
使学生学会用米尺量物体的长度。
教学难点:
体验1米的实际长度,并形成印象。
教学方法:
教法:讨论、演示。
学法:自主探究、小组讨论法。
教学准备:
刻度尺、米尺、卷尺、绳子、CAI课件。
教学步骤:
一、 复习引入
1.提问;
① 量比较短的物体可以用什么长度单位测量?
② 你们的哪个手指宽1厘米?
2.引入新课 请两名同学用厘米刻度尺量黑板的长,并说一说有什么感受。 (很麻烦、很累) 对!我们量较长的物体或距离通常用“米”作单位,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米”的知识。 (板书:认识米 用米量)
二、 探究新知
1.认识“米”。 猜1米有多长,用手比划;出示米尺初步感知1米的长度;看看我们身边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米。
2.认识厘米和米之间的关系。 课件演示1米里有多少个1厘米
3.用米量 用米尺量黑板的长度、教室的长、宽学生的身高等。
三、 积累运用,拓展延伸
1.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① 铅笔长15米。( )
② 课桌高70米。( )
③ 一棵树高16厘米。( )
2.完成练习一第3—5题。
四、 总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有哪些收获?
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教学长度单位米,并教学米和厘米之间的进率。课始,运用让学生用厘米尺量黑板感受到太麻烦和太累,从而产生学习用大长度单位量长度较大的物体的兴趣。接着出示米尺,让学生直观感受米尺的长度就是1米。然后采用小组合作用米尺测量物体等活动,通过比较,建立1米的表象,在学生头脑中留下1米到底有多长的深刻印象。再让学生比比看看,探索出1米=100厘米,最后让学生联系生活进行实践活动,明确测量长度的方法。
人教七年级上数学课件篇二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景,引入课题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小客人,你们看是谁?(课件出示蓝猫),它还有话要给大家说呢,我们一起来听听。
蓝猫旁白:HELLO,小朋友们大家好,我是蓝猫,我知道小朋友们都很聪明,所以带来了一个问题,帮我解决一下吧!我每天早上看到钟面上这个时间就起床,可我不知道钟面上表示的时间是多少,你们能告诉我吗? 教师:这可是关于时间的问题,谁来帮助它?(学生回答)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时间,帮蓝猫解决这个问题,好吗?
板书:认识时间。
二、 自主探索,认识几时几分
1、进一步认识钟面。
师:要认识时间,可离不开钟表这个朋友,老师为每个同学准备了一个钟表模型,请你把它拿出来,仔细观察,看看钟面上都有什么?
学生观察后汇报。
师:有没有和大格不一样的格?象这样的小格你们发现了吗?(课件演示一小格)在你的钟表模型上也找几个这样的小格,指给同桌看看。
学生互相指小格。
师:这一大格之间又有几个小格呢?
师:一个大格之间有5个小格,整个钟面一共有多少个小格?比比谁数的又快又好。
学生汇报。
引导学生5个5个的数。
2、认识“分”
师:通过上面的数,我们知识了钟面上一共有60个小格,(课件演示)那你们知道分针走这一小格是几分吗?
分格走两小格呢?
如果分针从12走到1又是多少分?
分针从12走到2呢?
如果分针继续往下走,走到3是多少分?
如果分针继续走,走到4是多少分?走到5是多少分?走到6、7、8、9、10、11、12呢?自己边指边说。
学生边指边说并汇报
师:这时分针正好转了一圈是60分。
3、巩固练习认识分
①课件演示15分。
师:大家看,分针从12走到3是多少分?
课件演示25分、35分、40分、55分
让学生说出分针从12走到5、7、8、11各是多少分
②同桌互相拨分针,认多少分。
师:你能象老师这样,把分针从12拨到任意一个数字考考你的同桌吗?
[人教七年级上数学课件]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