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春》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七年级语文《春》教学反思

时间:2021-04-24 10:39:43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七年级语文《春》教学反思

  10月10日下午第三节,学校二楼电教室里听课的老师济济一堂。这是学校公开教学周的一堂研讨课——《春》的第一课时,这是一堂品读课,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为主要目的,在阅读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作为学习的一员,与学生平等地交流,体现教学的民主性。

七年级语文《春》教学反思

  开始上课了,导入新课后,学生上台利用投影仪展示积累的有关描写“春”的古诗文,四个字的美词、俗语等。内容可丰富了,使得课堂教学容量增加了,同时让学生认识到春天历来是人们歌咏的对象,爱春之情油然而生。接着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的结构,让学生感受篇优美散文的构思之美。然后要求学生自由发问,互相解答。这下可热闹了,学生提的`问题可多了,请看下面颇为精彩的镜头:

  生:作者为什么不说小草光明正大地长出来,而是“偷偷的”从土里钻出来?

  生:这里的“偷偷地”不是小偷的“偷”,而是说小草在人们不知不觉中长出来了。

  生:“花下成千上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的“闹”,能否换成“叫”?

  生:不行,因为“叫”只有听的意思,而“闹”字不仅有听到,还有看到的。

  师:解答得非常好。“闹”字写出了蜜蜂嗡嗡的叫,还有蝴蝶飞来飞去,表现了春天的繁花似锦的景色。如古诗文中“红杏枝头春意闹”也是这个意思,真是一字传神。

  生:文章最后三段用了三个比喻句来赞美春天,为什么分成三段,而不是一段呢?

  生:因为三个比喻句按人的成长过程来排列,这样排列整齐,很醒目。

  生:“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的含义是什么?

  生:春天是一年的开始,可以做很多事情,所以充满了希望,但要抓紧时间,把握时机。

  生:这是一篇写景的文章,为什么还要写到人?

  这时全班学生沉默了,老师笑着说:“怎么样,没有同学会解答吗?需要老师帮助吗?”学生们高兴地说:“需要。”

  师:写景中写人是为了表现人们热爱春天,在春天里,人们以充沛的精力、积极、热情地投入到生活中去,更好地表现春天的奋发向上。

  一个个问题由学生提出来,又一个个问题由学生和老师共同来解答,学生们争着抢着提问,各抒己见,同时还兴致勃勃地听着别人的见解,老师的点拨。下课时间到了,学生还迟迟不愿结束这堂研讨课。

  〔分析与反思〕多年来,我们语文老师教学习惯于“满堂灌”,用理性肢解人文性很强的文学作品,用理性肢解禁锢学生的审美评价想象;习惯于老师提问题,学生回答,习惯于老师当主角,学生当配角。一节课下来,老师疲惫不堪,学生被动接受,觉得语文课越来越索然无味。既然这样,我们为什么不能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真正地去认真读书、独立思考呢?这节课,我大胆的放开手让学生自己找问题,自己来解决。学生能提出问题,说明他认真读书了,找问题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让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创造的过程,也是给学生创设“心灵的自由”的过程,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由被动接受到主动学习。学生在各自体验和相互启发之中,兴致十足地领略课文的“美”,使阅读成为一种愉悦而富于教益的精神生活。同时,师生通过对问题的共同讨论,心灵得以沟通,教与学得以相长,这比让学生跟着老师的教学设计走,效果不是更好吗?

  当然,整个教学过程对老师的要求更高了。老师要备好课,就得深入钻研课文,做到吃透、吃准,胸有成竹;同时还要有随机应变的能力,对学生的问题或进行深入的引导,或尽快、准确的予以回答。

【七年级语文《春》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春》的语文教学反思10-28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春》教学反思07-27

课文《春》语文教学反思范文07-13

《春》教学反思12-10

七年级上册《春》教学反思05-29

人教版《春》教学反思12-19

七年级语文《春》教学设计12-10

语文课《钱塘湖春行》教学反思06-06

七年级语文上《春》教学设计12-07

七年级语文上册《春》教学设计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