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画片郑义门观后感600字三篇
导语:郑义门,一个遥远的故事,那合众生活的热闹场景历经三百多年的岁月沧桑,终于悄然隐退,藏入历史苍茫的暮霭。然而,它的存在,在中华家族发展史上划下了浓重的一笔。下面是语文迷小编整理好的动画片郑义门观后感600字范文,欢迎同学们阅读!
郑义门观后感600字(一)
这是一抹恬静而灵秀的风景。春的红,夏的绿,潜藏着清幽的香,按捺不住地流淌。白的墙,灰的瓦,青的路,拱的桥,精致着和风中的江南。
这是一道猜测不息的谜题。寻常百姓,被当朝皇帝亲自赐封为“江南第一家”;普通人家,却留下无数惊绝动人的传奇佳话。
这是一种跨越千年的影响。孝的高洁,义的醇美,自打从那户郑姓人家飘然而出,便从未离开过这片民风淳朴的土地,至今依然在浦江县那幽远的小镇里口耳相传……
这,就是名冠天下的“郑义门”。
深远的郑义门,以独特的家仪著称于世。所谓“义生然后礼作,礼作然后万物安”,因为礼仪,德义之花开始了愈加优雅淡定的绽放。
抚摸着那口悬挂在孝友堂左侧的大钟,耳边仿佛响起悠远而又熟悉的钟声。那是当年郑义门每天都会响起的钟声。透过这历史深处传来的钟声,郑氏家族几百年前生活的场景在眼前依稀清亮起来。
那是每逢初一、十五的早晨,天刚蒙蒙亮,郑家祠堂的大钟就会“当――当――当”地响了起来。刹时,悠远的钟声传遍了整个村庄。二十四声之后,人们衣着停当。钟声很快又是连续四下,于是各房之中便齐齐传出了汲水盥洗之声。
不多时,铜钟再次击起。八响之后,千百人迎着钟声,按着长幼男女,排队进入了村子的.最中心――宗祠。
宗祠的有序堂上,家长早已正襟危坐。族人们男左女右,分别伫立堂下。这时,座中站起一个十多岁的童子,出列来到堂上,朗声背诵族中世代相传的祖训:
“听、听、听,凡为子者必孝其亲,为妻者必敬其夫,为兄者必爱其弟,为弟者必恭其兄。”
“听、听、听,不要徇私情以妨害同居的大义,不要怠慢懒而荒废你的事情,不要放纵奢侈受到上天的惩罚,不要横生是非而扰乱家门的清静,不要沉溺酒色而乱了你的本性。念念不忘祖先的训诫,关系到家族事业的兴盛。言之再三,尔宜深戒。听、听、听!”。
诵毕训诫,众人起身,向家长一揖,复分左右,会揖而退。
浦江郑氏,就在这井然的钟声里有序地生活了几百年;浦江郑氏,就是通过这种严格而周备的礼仪,经世不息地教化自己的子孙,让忠孝礼义廉耻深深地印入每个人的脑海,潜进每个人的思想底层;浦江郑氏,就是这样诠释了一个平凡的社会单元对于大同社会的理解,为后人树起一个廉洁德治的典范。
郑义门,一个遥远的故事,那合众生活的热闹场景历经三百多年的岁月沧桑,终于悄然隐退,藏入历史苍茫的暮霭。然而,它的存在,在中华家族发展史上划下了浓重的一笔。“家”,始终是中华民族心理积淀中最难释的情结,也是人类认识自身发展流变的一方坐标。毋庸置疑,郑义门在这方坐标中走出了一段醒目的轨迹。它的治家、教子、修身、处世的族训,以及极具特色的礼仪教化,映射着中国古代家族制度的演变历程,表达着儒家礼仪美德治家的功能样态。郑义门几百年来凝聚而出的优秀文化,并没有随着光阴的流逝而淹灭,它依然活跃在当今郑氏后裔的基因里,流淌在我们这个民族的血脉中。如今,人们在这里寻古探幽,思索感悟,汲取精神养分,向着更加灿烂的明天。
郑义门观后感600字(二)
作为一个由不同家庭组成的大家族,何以能同居、共财、合食长达300多年?维系这个东方奇迹的中国式大家庭的秘诀是什么呢?
秘诀在于儒家道德中的“孝义”二字。这两个字,也是郑氏家族的凝聚剂。在168则的家族内部法律《郑氏规范》中,概述“孝义”思想的就有6则,而涉及孝义行为的规则有32则。
《郑氏规范》把孝义的实质,归结为“积善”行为。“吾家既以孝义表门,所习所行,无非积善之事。子孙皆当体此,不得妄肆威福,图胁人财,侵凌人产,以为祖宗植德之累,违者以不孝论。”这段话就是将“孝”与“义”融为一体,继承并发扬祖宗的“植德”之心。
《郑氏规范》第47条规定,对年长的父母,应该制作与众不同的膳食,想尽办法提供适合口味的食品,诚心奉养。对待父母,无论生养、死葬、追祭,都不可违礼;子孙出入祠堂必须恭敬、正衣冠,不得有斜倚、欠身、打喷嚏等不雅行为;遇忌辰不得饮酒、食肉、听戏;祭器不得他用,不得出卖、抵押祭田……不一而足。
《郑氏规范》对家族成员的义行的要求,发挥的是孟子仁、义、礼、智四个善端,做力所能及的一切善事。如给贫困的邻里乡亲接济衣食,义务给生病的人施药治病,修桥筑路,在炎夏时节设茶汤于通衢要道等等。
郑家孝义教育从娃娃抓起,教导子孙“为学,须以孝义切切为务”,不能偏重辞章,16岁入大学,延请名师训教整顿,必以孝悌忠信为主;对成年男女,每月初一、十五聆听《训诫歌》:“听!听!听!凡为子者,必孝其亲;为妻者,必敬其夫,为兄者必爱其弟,为弟者必恭其兄。”每日晨起后,要到“有序堂”听诵男女训诫之词。男训主要是孝悌仁恕,积善济人;女训主要是孝顺恭敬,温和慈爱等等。
就这样无论男女老少,每日一次小教育,每月两次大教育,一代代家长笃行孝义而产生了一种根深蒂固的文化心理作为凝聚剂,从而使这个大家族正常运行了几百年。
郑义门观后感600字(三)
从浦江县城驱车向东12公里,就到了郑宅镇。在古镇入口,矗立着九座气势不凡的牌坊。牌坊群的第一坊,就叫“江南第一家”。另外八座牌坊,分别为“孝义门”、“三朝旌表”、“有序”、 “恩德”、“麟凤”、“取义成仁”、“礼部尚书”和“九世同居”,九座牌坊的建筑风格和建筑材料各不相同,有砖木混合结构的,有木结构的,有石雕的,也有砖雕砌的,极具特色。
然而,魏晋以来,江南望族历代层出不穷,家大业大者不计其数,一个郑氏家族,如何敢称“江南第一家”?
原来,这“江南第一家”的称谓,不是自我标榜,而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所赐。
北宋年间,一个名叫郑淮的青年从安徽辗转来到浦江县东部的玄鹿山下,见此地草肥水美,便落下脚来。至郑淮的孙子郑绮,郑家在这里已繁衍生活了三代。
1193年,75岁的郑绮自感不久于人世,召子孙来到郑家祠堂,刺指出血滴入酒杯,命大家共饮,并立下遗嘱:“吾子孙有不孝、不悌、不共财聚食者,天实殛罚之”。正是这一声临终嘱托,使得他的后代们创造了一个奇迹:十五世同居,历三个王朝,最盛时3000多人同锅吃饭。宋、元、明正史为其列传,三朝传诵不息。
明洪武十三年,丞相胡惟庸谋反败露,朱元璋大肆捕杀胡党,一时连坐受诛者达三万多人。有人检举郑家与胡惟庸有联系,刑部差人抓走了家长郑濂,另外六七个兄弟争相要入京替哥哥承罪,争来争去,最小的弟弟郑题力排众议只身来到南京。
郑濂见到弟弟,说:“我居长,我理当承罪。”郑题说:“哥哥,你是老大,是一家之长,家里不能没有你,我最小,我应该替你承罪。”
兄弟俩争相入狱,在刑部传为奇谈,最后传到朱元璋耳朵里,这个马上皇帝大为感动。他不但没有治罪郑家,反而让郑题做了福建布政参事。朱元璋对郑濂说: “你家九世同居,孝义名冠天下,果然名不虚传,可谓天下第一家。”说罢,提起御笔准备给郑家写题词。这时,郑濂惶恐说道:“皇上才是天下第一家啊,这名号小民不敢领受。”朱元璋顿悟,于是改写为“江南第一家”。
朱元璋还钦定:此后朝廷要直接到郑家挑选人才委以要职,郑家每年派人朝见,可与孔、孟、颜、曾的子孙同班行礼。
郑家从此蒙受浩荡皇恩,官运亨通。
然而,靠皇上的荫庇,并无法保证一个家族的久远。毕竟专制时代,皇上的脸色阴晴多变,一旦皇上龙颜大怒,满门抄斩的事并不鲜见。“江南第一家”的源远流长,自然还有其更重要的“内因”。
【动画片郑义门观后感600字】相关文章:
动画片郑义门观后感05-08
动画片《郑义门》观后感三篇06-08
郑义门动漫观后感01-08
郑义门观后感1400字12-30
郑义门观后感五篇10-27
郑义门观后感600字05-06
郑义门观后感作文400字05-08
观《郑义门》有感的作文03-26
观郑义门有感的作文怎么写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