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说课稿集合十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提高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那么问题来了,说课稿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说课稿10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说课稿 篇1
各位评委、老师:
上午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的整理与复习。
说教材
《位置与方向》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的数学常识,实践性、应用性很强,有力的体现了新课标中指出的“人人学有用的数学”这一基本理念。为了让学生加深对有关方向知识的巩固和应用,进一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我设计了本堂整理与复习课。
说教法学法
新课标中指出:数学课要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我认为,整理与复习课应该在查漏补缺的基础上,通过学生的主动参与,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学习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教师的角色应该体现在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为此,整堂复习课我都只做引导性的提问,让学生成学习的主人,自己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说教学程序
接下来我将从这三个部分向大家介绍我本堂课的设计思路:(课件显示)
一、课前调查,搜集问题,明确复习重点。
为了使学生意识到复习的重要性,找到自己在本单元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我首先提问:“同学们,你的方向感怎么样?”有的学生说很好,有的说一般,也有的说不怎么样。大部分学生都觉得平面图上的方向很容易确定,而在实际生活中辨认方向仍然有些问题。学生通过相互交流,了解了自己本单元的学习现状,产生了复习的需要,也明确了这节课复习的重点和难点:就是在实际生活中辨认方向。
二、回忆整理,唤醒旧知,形成知识系统。
《位置与方向》这一单元的基本知识点比较少,为了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并且渗透整理知识的方法,我引导性的提问:“同学们,你知道了哪些和方向有关的知识?”学生发言非常积极,最先想到的就是本期认识了这八个方向(课件);接着有学生补充道:“老师,我知道平面图上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确定这些方向的。”还有学生想到了一些生活辨认方向的常识。我将学生的发言有序的进行了板书,通过他们的回忆整理可以看出,这个单元的知识主要分为平面图上的方向和生活中的方向(课件)两大知识系统。
三、查漏补缺,巩固提高,培养应用能力。
这一部分的教学我分为三个层次来进行。
首先是复习平面方向。为了让每一个孩子都能体验到学习的成功和喜悦,我出示了一张大家都非常熟悉的湖南地区图(课件),让他们找一找自己的家乡在哪里,并且给大家介绍一下它在湖南的位置。这个活动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大家都积极的参与到小组交流当中,有的学生还自告奋勇的要当讲解员,为全班介绍,课堂气氛非常活跃。
第二个层次是复习生活中的方向。这是学生知识比较薄弱的部分,也是本课复习的重点和难点。根据我平时的教学情况来看,学生在生活中主要采用顺时针定位和“身体定向器”来辨认方向(课件)。在复习过程中,部分学生说:“老师,我觉得顺时针定位很方便,只要我记住了东南西北是按顺时针方向排列的,就不会搞错了。”而对于左右区分得很好的学生,则比较喜欢用“身体定向器”来辨认方向。学生只要记住了生活中是前北后南,左西右东,再转动自己的身体,就能很轻松的辨认方向了。这里我想将“身体定向器”作一个示范,比如:当你面向东时,首先确定相对的一面是西。怎样确定南和北呢?这时我们利用“身体定向器”,右边是东,就转动身体将自己的右侧对着东,现在你的前面是北,后面是南。针对学生学习上存在的差异,我重点复习了“身体定向器”的应用,在教室里模拟进行辨认方向的活动,让不同的学生在复习课上得到不同的提高。
第三层是综合运用。复习课不应该是单纯的“技能操练”,而应该是一个个“问题解决”的过程。学会了辨认方向,就要加强实践应用,让学生在具体的运用中巩固所学知识,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为此,我先让学生争做“最佳小导游”:介绍从学校到烈士公园怎么走。让学生结合生活中的实际方向,对行走线路进行描述,使方向的知识由具体转化为抽象,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接着我设计了一个“米老鼠走迷宫”的游戏,请学生按照米老鼠的要求:用1厘米代表实际长度100米,根据提示在在纸上画线路(出示课件),使方向的知识又由抽象转化为具体。学生画好以后发现:
老师,这条迷宫线路原来象个数字5!”大家都兴致勃勃的举起来展示,并且意犹未尽的要求继续画。这时我改变游戏方式,让学生闭上眼睛静静的想,这次不能动笔,只能听米老鼠的提示在脑海里把这条线路画下来(出示课件):先向东走200米,然后向西南走300米,最后再向东走200米。学生睁开眼睛不约而同的说:“是个英文字母Z!”这既满足了学生继续游戏的要求,又培养他们的空间思维能力,使方向的知识最后再由具体上升到抽象。为了让学有余力的学生有更多的思考空间,我继续追问:“刚才这条是米老鼠上学时候的路线,如果它放学后要沿原路回家应该怎么走呢?”一个学生抢先答道:“老师我知道,那这条线路正好和刚才的相反,是先向西,然后向东北,最后再向西!”学生的回答让我不得不为他们喝彩,同时我补充道:“刚才我们用1厘米代表实际长度100米,其实就是用到了以后的数学课中要学到的比例尺的知识。”
总之,整堂复习课,我都坚持以学生为本,让学生从发现自己学习中的问题出发,产生复习的愿望,让不同的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
说课稿 篇2
教学目标;
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懂得不进位的两位数加一位数和两位数加整十数的方法,能分清两位数加一位数或整十数的不同计算,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初步的归纳能力。
说教学重点:
本课教学重点主要能让学生了解两位数加一位数或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说教具:
为了能使学生很好地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或整十数,我准备了磁性小黑板,和小木棒,(有磁性的)10捆和9根,这小木棒是针对学生已熟悉且用过的教具做准备的用它来进行操作,演示帮助学生了解两位数加一位数和两位数加整十数的不同。
说教学方法:
本课我采用演示操作小木棒的过程,一道学生观察、并进行比较,找出两位数加一位数和两位数加整十数的算理,让学生懂得十位加十位的初步认识,为今后的二年级学习前大下基础。在授课过程中我不仅演示操作,让学生观察,了解两位数加以位数和两位数加整十数,还让学生动手摆一摆,启发学生根据动手摆小棒的过程,归纳、总结出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的规律,掌握它的计算方法。
说教学过程:
本课我按照新课程要求来进行,首先是复习,安排一道口算题,并且口算题的内容应和授课内容有紧密的联系,悄悄地给新课的教学埋下伏垫。然后出示新的内容供学生思考、讨论,比较其有什么不同,引起学生共鸣,产生欲望。接下来根据学生的欲望,组织学生探索,利用磁性黑板和小木棒,让学生摆一摆,算一算例题中32+5和32+50的算法。在这个环节中,为了能使学生能在动手操作过程中获得新知,我除了让学生动手操作例1中的计算题外,还列出相类似的计算题,如46+246+20和53+4与53+40,同样让学生摆一摆,使学生感悟出53+4与53+40在计算有不同之处,感受到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的不同。最后我组织学生观察和比较诸如32=546=253+4和32+5046+20xx+40在计算时不同在哪里,从而的出结论;两位数加一位数先用两位数的个位加一位数再加整十数;而两位数加整十数是先用两位数的十位加整十数再加两位数的个位数。整个教学过程我按照从感知---动手操作---探索---发现—获得结论---应用的过程进行授课,尊重学生学习为主人教师为组织、引导的教学方法。
说练习设计:
为了使学生领会两位数加一位数或整十数,我共设计三道题,第一道是判断题,主要帮助学生理解算法,如设计:4+45=85()5+23=28()等。通过这样练习加强学生对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的不同之处与必须注意的地方。第二道是比较大小,如47+2○47+203+45○45+30这道题的布置也能让学生进一步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的算理,感受其计算的不同。第三道是检查学生接受新知情况,也为学生巩固新知创造条件。总之练习方面我也遵循小学生认知的规律,由浅到深,由感知认识到理性认识来安排的。
以上是本人的说课过程,当然授课中缺点再所难免,还望有经验的老师多多提出宝贵的意见。
说课稿 篇3
一、说教材: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公顷这个土地面积单位后进行学习的,重点是让学生认识1平方千米,体会1平方千米的实际大小,发现平方米、公顷和平方千米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教材利用实物图片,呈现了四川九寨沟、三峡水库、杭州西湖的面积和我国20xx年完成的造林面积等一组实际数据的基础上,直接指出测量和计算大面积的土地,通常用平方千米作单位。以边长1000米的正方形土地为基础,告诉学生其面积就是1平方千米,然后让学生通过计算发现平方千米、公顷和平方米之间的进率。
基于本节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与作用,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结合五年级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确立了如下教学目标:
1、通过演示和教师与学生的探究,使学生形成1平方千米的表象
2、建立空间观念,知道平方千米与公顷及平方米之间的进率。
3、培养学生积极参加活动的习惯,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更加关注自然与社会.
因此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认识1平方千米,利用进率会进行简单的换算。
二、说教法、学法
为了有效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我在教学中采用了老师启发引导,师生交谈,图像信号法,课堂讨论、交流等手段通过组织学生感悟、探究让学生建立1平方千米的表象知道平方米与公顷以及平方千米之间的进率并利用进率会进行简单的换算。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使学生自主参与知识的发生、发展、形成的过程,探究新知、感受新知、学习新知、巩固新知。
三、说教学过程
课堂教学是学生数学知识的获得、技能技巧的形成、智力、能力的发展以及思想品德形成的有效途径,为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结合本节课的教学实际,以 “联系生活,提炼新知——学习新知,建立表象——应用巩固,深化拓展——全课总结、深化认识”的四大教学流程展开教学,这样能给学生更多的主动参与、积极思考的空间,使学生主动积极地发展,在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发展思维,培养能力。具体的教学程序是这样的:
一、联系生活,感受新知
二、 学习新知,建立表象
(一)猜想1平方千米有多大:
(二)认识1平方千米:
(三)结合实际,进行估算
我们学校的面积大约是5公顷,想一想,多少个这样的面积才是1平方千米呢?
(这样的教学安排,可以促进学生数学思考能力和空间观念的发展)
(四)学习土地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
1、1平方千米的土地有多少公顷?你能推算出来吗?
学生尝试,小组交流,说出推算过程。
2、交流,完成板书:
1平方千米=100公顷=1000000平方米
1、同桌交流自己对土地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的认识与掌握情况
四、应用巩固,深化拓展
(1、运动场面积、居民小区占地面积、我们市的面积、江苏省面积以及我国的领土面积用哪个土地面积单位较合适呢?
2、出示练习十三第7题
3、出示从同一幅地图上描下来的5个省的地图,估计出其他四个省的面积大约是多少万平方千米?
五、全课总结,深化认识
说课稿 篇4
一、说教材
《呼吸器官》是苏教版科学五年级第四单元第二课《呼吸和循环》的第一课时。它在前面学生已经测量到自己的呼吸和心跳、脉搏的次数的基础上,主要是让学生知道人的呼吸器官,了解呼吸的实质和意义,并对此进行呼吸健康卫生教育,从而让叙述懂得提生命活动中许多看似毫不相关的过程其实是紧密联系着的,人的身体是一部结构精巧、功能完善的大机器。
根据科学课程标准要求,以及学生全面素质发展的需要,我制定了本堂课的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乐于合作交流;体验探究科学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知道呼吸卫生的基本知识,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科学探究:能够通过实验探究呼吸的意义和呼吸器官的作用,并借助信息技术进一步了解呼吸现象,培养学会上收集、处理和交流信息的能力和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
科学知识:了解呼吸器官的作用,知道人呼吸时,主要吸入空气中的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教学重点是:通过实验探究和网上冲浪了解呼吸的有关知识。
二、说教学理念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内心总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求——总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求量尤其强烈。”关于呼吸现象,学生可以说是既熟悉又陌生的。熟悉的是我们时时刻刻都在进行呼吸,陌生的是由于呼吸的内部过程是无法直接从外部看到的,所以学生对于这个生理现象还是一知半解的。学生头脑中有许多模糊甚至错误的观念,几乎所有的学生都不知道气体在人体内是不是如何交换的,又是如何从人体内出来的。很多学生都认为,人的肺部充满气体就会舒张开来,就象充气的气球一样。还有,人的肺部充满空气后,胸部的肋骨会展开等。
那么,如何提供丰富的材料和信息资源,激发孩子们探究人体呼吸器官的秘密的乐趣,让他们对呼吸现象有一个比较科学、系统的认识呢?我将实验探究和e-learning课有机整合,以此相互取长补短,有效、高效地完成知识意义的建构,真正体会到自主学习的乐趣。
三、说教学准备
1、实验区布置:广口瓶、胶塞、玻璃管、清石灰水、水槽、玻璃片、火柴、水等。
2、 电脑区:构建《呼吸器官》的教学专题网站。
四、说教学程序
(1)教学设计思路
我设计的教学思路是这样的:1、通过两个活动来感受呼吸,启发学生提出要研究的问题;2、实验探究呼吸的意义;3、利用网络资源进一步认识呼吸;4、整理信息,交流汇报。
(2)教学过程
(一)活动导入
著名教育家于漪说得好:“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坎上,或象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吸引住。”新课引入,我首先请学生闭上嘴,把两个手指放在鼻孔下待上一会儿,并请他们说说自己的感受。紧接着,我和学生一起来玩憋气游戏,来体验一下呼吸的重要性。在学生充分活动开来时,我再提问:关于呼吸,你们想了解什么呢?学生的探究欲望已被充分调动起来,他们纷纷对呼吸现象提出自己感兴趣的研究内容:人为什么要呼吸?人的呼吸器官有哪些?它们是怎样工作的?人不呼吸为什么憋得难受?人是怎样呼吸的?呼出的气与吸进的气相同吗……这样,老师可以在丰富学生表象的基础上,掌握学生的思维层次,了解他们的现有知识水平。
(二)实验探究呼吸的意义
针对大家提出的不同研究话题,我确定了一个可以用现有材料进行实验研究的问题即:呼出和吸进的气体有什么不同?首先利用学生所掌握的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特性,引导学生分组讨论设计实验;2、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实验方法,探讨实验装置的使用方法,比如问一问:怎样收集呼出的气体呢?学生可能会说用袋子装,用吸管将气吹到瓶子里,有些基础好的可能会联想到空气占据空间的知识,采取排水集气法等;3、动手实验,并作好记录;4、汇报交流,讨论实验现象。
这里设计的意图是培养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进行科学探究,通过活动让学生认识到:气体在吸进和呼出的过程中发生了变化,人体的各个器官都在不停地工作,要工作就要有能量,因此需要不断的地吸进氧气和消化吸收的养料发生反应产生能量,在反应过程中会产生一种废气,也就是二氧化碳。
(三)利用网络资源进一步认识人的呼吸器官
就学生目前的基础,对呼吸能做的实验探究也就这些问题。那其他的问题怎么办?探究是否就此停止呢?由此,我想到了先进、迅速、资源丰富的网络,构建了一个《呼吸》的专题站。(打开网站)这是一个“呼吸篇”科学专题站,里面设有“我的研究”、“聚焦呼吸”、“呼吸动漫”、“呼吸论坛”、“网上冲浪”等版块/学生带着自己的问题,可以在资源区查找信息,也可以到“网上冲浪”去其他地方搜索信息,还可以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分析整理,并将自己的观点发布到论坛上与人分享。
在这个环节中是让课有机地与信息技术进行整合,利用网络资源让那些不能用实验研究的问题成了有米之炊。这样一来,学生既可以对实验探究中遇到的疑点,寻求网络支持,还可以对原来提出的问题进行进一步的独立研究。当然,前提是假设学生具备一定的网络资源。
(四)整理信息,交流汇报
课的最后,交流汇报研究的成果和自己的观点。先请学生谈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有什么感想呢?在这里,结合学生的汇报适时进行呼吸卫生教育,并请他们结合生活实际,讨论怎样才能保护人的呼吸器官,使其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得到培养。最后布置课后作业进行延伸:设计一幅宣称画,教育人们保护呼吸器官。
综上所述,我在教学中主要运用多元智力理论,将实验探究和信息技术有效整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带着兴趣、带着期望,进行积极自觉的探索,获取正确的信息,进而提高探究的能力。并注重突出以下两个方面:
1、 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能力为出发点,让探究层层深入。学生的两次探究各有侧重,程度各不相同,符合学生的思维特点、知识、能力基础。
2、 提供多种资源,让学生自主探究,学生用网络对未解事物的探究亦是一种相当重要的探究方法。
说课稿 篇5
《我必须去》是(四册下)第10单元的第二篇主体课文,本单元以“讲信用”为主题,编写了两篇主体课文和《朋友》、《岩石上的小蝌蚪》等文章,引导学生理解“讲信用”的重要性,而本课是以“李丹在特定的时间里,一个是盼望好多天的马戏,一个是为敬老院的爷爷奶奶演出,的选择上遇到了是否守信用的考验”的故事来使孩子们懂得人与人之间信用高于一切。要做一个讲信用的人。结合本课特点和实际情况,我准备用两个课时完成教学任务。
教具:生字卡片、投影仪和幻灯片。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14个生字和会写10个生字。
2、让学生懂得在人与人之间,信用高于一切个人利益。
3、能有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让学生在自主、合作的学习过程中进行识字、写字活动,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能力。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及设计理念:
1、从检查预习入手,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和养成预习的学习习惯是最重要的。所以在课前,我先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为以后的自主学习奠定基础。
2、学生自读课文并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认识生字、这样不仅对学生以前所学识字方法是一个积累的检查,也增强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3、同桌互读课文、互教生字。语文学习离不开以学生为主体的实践活动。因此要多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尝试性的学习机会和互相学习的机会,组织同学运用合作和方式、互教互学,以达到以优带差的目的。
4、优生范读课文,学生听读识字。这一环节中教师通过指名优生范读课文,其余学生听读课文的方式去帮学生纠正他们读错的字音,这样既纠正了字音,也使生字在学生的脑海中形成了一个字音与字形相联系的过程。
5、脱离语境识字,即教师出示生字卡,检查学生识字情况。由于小学生年龄特点的原因,他们的记忆力非常好。能在很短的时间内把一篇新学的课文背诵得非常熟练、流利,而需要认识的这些生字藏在课文中,学生有时根本就没有注意,那么在熟读的情况下,再去检查生字,就显得十分必要了。
6、变换语境识字,生字巩固练习。即把生字换成新的语境,让学生再次感知这些字在语言环境中的正确读音。
7、自主探究写字。
8、以分角色的形式读通课文。椐本课特点,设计分角色读文的练习,学生可选自己喜欢的角色练读,由小组长分工,三人合作读文,要求达到正确、流利的水平。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一、从单元主题入手导课: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个有关于讲信用的故事。板书课题《我必须去》(生齐读课题)。
二、自主读文,认识生字。
1、 检查预习。全文共有几段?(生:11段。)
2、 自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不认识的生字。(生活动。)
3、 同桌互读课文、互教生字。(同桌两人合作学习。)
4、 优生范读课文,学生听读识字。(指若干名学生读文。)
5、 脱离语境识字。(生认读卡片上的生字。)
6、 变换语境识字。(生认读师出示的新句子。)
7、 写字。(生自学生字,师重点指导“期、慈、祥”三的字的书写。)
三、小组内分角色,合作朗读课文。(练读好自己的角色,汇报朗读,互相评价。)
第一课时 教学实录与点评
一、 从单元主题入手导课
师: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个有关于讲信用的故事。板书课题《我必须去》
生:齐读课题。
二、自主读文,认识生字。
师:通过预习你知道全文共有几段?
生:我知道全文共有11段。
师:请你再读课文自己还不认识生字,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自己还不认识生字。
生:自由读文,解决。
师:同桌互读,看看字音是不是读准了,语句是不是读通顺了。
生:同桌互读课文、互教生字。
师:我要找一个同学读课文,请其他同学听他的读音是否正确。(指名一生读课文):
生:(读完课文后问)我读的怎么样?
生:我认为你读的很好,声音很洪亮。
师:谁还愿意展示自己甜美的读书声?
生:读文。
生:互相评价。
师:魏老师真佩服大家的阅读能力,这么快就把课文读准了,现在老师再给你们提高一个要求:单拿出一些字,你们能认识吗?
生:能!
师:做个游戏好不好?
生:好!
师:咱们做一个“老鹰捉小鸡”的游戏。那你的食指当老鹰,书上认字表中的字,就是你要捉的小鸡。我说一个字音,你呢,就用小手迅速的逮住小鸡。然后,你还要看一眼和我让你逮的那只是不是一样的,如果是一样,你就告诉我逮到了好不好?
生:好。
师:我们要逮星期日的“期”
生:齐说“逮到了”。
师:如果你逮错了没关系,可以放了。再来一遍好不好?
生:依次逮:李、丹、裙、辫、扎、约、敬、毕、促、犹、豫、慈、祥。
师:这些小鸡很淘气,它们藏在新家,你们还能认识它们吗?(出示:我和小鸡捉迷藏——1、星期一升旗时,我们都要向国旗敬礼。
2、升旗仪式完毕后,大家看到了校长慈祥的.笑容。
3、丹丹和李华约好下午去看奶奶。
4、你看,洋娃娃不仅穿着花裙子,还扎着小辫子,多漂亮啊!
5、听着妈妈急促的说:“多便宜的衣服,快掏钱买下吧!”爸爸却犹豫了。)
生:自由读句子。
师:你喜欢哪句就读哪句。(指名读)
生:读句子。
师:真不错,这些老鹰真能干,看来小鸡怎么藏也没有用,大家都认准它们了。那么下面咱们把目光放在下面的写字表上,我给几分钟时间,你们自学一下生字,如果这个字你能迅速的记住它,或者你以前就会写这个字,那你就打个勾,不用在上面花太多时间,如果你觉得哪个字很难记,或者笔画有问题,你在底下画个三角,一会儿,咱们再讨论好不好?
生:好。(自学生字)
师:我看有些同学画了三角,就请你和小组同学共同讨论,这些字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或者笔顺到底应该怎样写,一起来研究研究,你们可以编故事、画画,什么方法都可以,迅速的解决这个问题好吗?
生:(小组合作学习,师巡视)
师:好了,孩子们,我发现“慈祥”这两个字画三角比较多,那么,咱们一起来学这两个字,先看老师写
师:慈祥的“慈”上面是“”下面是“心”字底。(范写)
生:小手指立马上来(书空跟读)“‘慈’,慈祥的‘慈’。”
师:再看“祥”——左右结构,左边是个“”、右方是“羊。”
生:(书空跟读)“‘祥’慈祥的‘祥’。”
师:还有一个字在书写上应注意两个笔画的变化,它就是“期”,期的左边的最后一笔是“点”,右边的“月”的“撇”要向左下舒展一些。(范写)
生:书空。
师:打开生字本,每个字写一遍,看看笔顺对不对。写完的同学对着语文书看看,哪个字写得不够漂亮,每个字再多写一遍,但是一定要翻看语文书上的字。
师:有些同学很会观察,写完了给你的同桌看看,让他给你评一评。
生:(互评)
师:好了,同学们,把本合上吧,如果你觉得还不满意,下课以后,再仔细的观察书上的写法,然后再照着认真的练,肯定能写好。
三、小组内分角色,合作朗读课文。
师:咱们现在再读课文,你们想怎么读?
生:我们想分角色读。
师:大家喜欢分角色读课文是吗?
生:是。
师:那好,这样吧,在分角色读之前,你们自己快速把课文阅读一遍,选自己喜欢的角色,把它读好,行吗?
生:行!(自读课文)
师:想好了吗?就近组合三人一组,迅速的分工,分角色朗读课文。
生:小组分角色朗读课文。
师:那组同学先读?
生:(争先恐后举手)
师:指定一组学生展示。
生:分角色朗读课文。
师:听听大伙有什么意见?
生:互相评价。
师:这节课就要结束了,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生:我不懂“慈祥”是什么意思?
师:下节课我们一起再学习好吗?
第一课时教学后记
1、在教学中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采用多种识字方法,多种巩固形式,如:自由读、同桌读、分角色读……来达到识字目的。设计了“老鹰捉小鸡”的识字游戏,寓教于乐,激发了学生的识字热情,提高了学习兴趣。
2、在写字教学方面,不追求一步到位,写对和写好分层指导,学生力所能及的教师避之,学生力所难及的教师助之,学生力所不及的教师为之。
3、本节课教学设计扎实,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由浅入深,螺旋上升。课堂上让学生多实践,把时间交给学生。《课标》的基本理念:“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重视培养学生独立识字能力,这是很大的进步。独立识字的能力是一种实践能力,是在实践中培养的。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懂得在人与人之间,信用高于一切个人利益。
2、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读写结合有机交融,提高学生语文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
让学明白李丹为什么没有去看马戏而是去了敬老院。
教学难点:
让学生理解为什么不能失信于人。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及设计理念:
1、回顾课文。
教师:通过上节学习,你知道了什么?学生:谈各自的收获。
这个环节是承接上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各自谈谈上节课初读课文的收获,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使学生初步学会复述课文内容,培养学生读、思、说结合的能力。
2、点击重点词语,精读细品感悟体会。
通过学生自己对文中重点词语的点击,正好引出文中重点句段,由学生自己质疑——解惑——感悟——品读,抓住李丹的心理变化:盼望——犹豫——下定决心三个过程来感情读文,抓住爸爸的语气变化:急促——赞赏的不同说话语气进行朗读体会,加以精品细读。
3、制造矛盾,激活发散思维,升化认识。
文后的问题是:你遇到过这样的问题吗?你是怎样做的?这样的问题,会使孩子们的思维受到课文的影响,大多会说自己和丹丹一样……于是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你认为李丹是个什么样的孩子?可老师觉得这样的选择对李丹来说多少有点遗憾,聪明的你能为她想一个既能看马戏又能为爷爷奶奶表演的办法吗?”制造矛盾,激活发散思维后,则需在引导上加点“钙”:“针对大家想的办法,谁有不同意见?”生生在思维的碰撞中悟出:哪些办法(推迟表演的、请假等)失信了,哪些办法(用录相机拍马戏、请爷爷奶奶看马戏表演等)守信,哪种办法是最合适的?最后回归到“我必须去”——“不能对老人、同学失信”的主题是已在孩子心中播种下了讲信用的种子。
4、听《岩石上的小蝌蚪》,进行课上随写。把学生此刻想说的,想出的另一个结尾写在《采蜜集》里。
5、课后拓展延伸。把这节课的感受,以《让我……的课》为题写一篇日记。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一、回顾课文。
教师:通过上节学习,你知道了什么?(生:谈各自的收获。)二、点击重点词语,精读细品感悟体会。
(生自己对文中重点词语的点击,自己质疑——解惑——感悟——品读,抓住李丹的心理变化:盼望——犹豫——下定决心三个过程来感情读文,抓住爸爸的语气变化:急促——赞赏的不同语气进行朗读体会,加以精品细读。)
三、制造矛盾,激活发散思维,升化认识。
(生在思维的碰撞中悟出:哪些办法(推迟表演的、请假等)失信了,哪些办法(用录相机拍马戏、请爷爷奶奶看马戏表演等)守信,哪种办法是最合适的?)
四、听《岩石上的小蝌蚪》,进行课上随写。(生把此刻想说的,或想出的另一个结尾写在《采蜜集》里。)
五、课后拓展延伸。把这节课的感受,以《使我……的课》为题写一篇日记。
第二课时 教学实录与点评
一、回顾课文。
师:通过上节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生:我知道星期日李丹打扮好要去敬老院表演节目。
生:我知道爸爸叫李丹去看马戏,可是李丹没有去。
生:我知道李丹是个守信用的孩子。
生:我知道了李丹是个说话算数,不对老人和同学失信的好孩子。
师:不简单,知道这么多,看来上节课的收获真不少。文中的生字都认准了吗?
生:(信心十足)认准了!
师:我得考考大家。(出示词语卡片)
生:一条龙认读词语。
二、 点击重点词语,精读细品感悟体会。
师:看来大家都能读准词语,这些词语中可还有自己不太理解的?
生:我不明白“慈祥”是什么意思?
师:谁来帮他解释?
生:我知道慈祥指的是老人的样子。
师:明白了吗?我们看书中的插图,这些爷爷奶奶和蔼可亲的样子就是“慈祥”。
生:明白了。谢谢你!
师:还有不明白的词语吗?
生:我不明白“犹豫”是什么意思?
生:我认为“犹豫”就是推延时间,下不了决定。
生:“犹豫”的意思就是又想去看马戏,又想为爷爷奶奶表演节目,不知道该怎么办?
师:“犹豫”就是面对选择,拿不定主意。下面看书中是怎么说的。(出示:是啊,李丹多想亲眼看看山羊拉车、小狗算算术、老虎钻火圈哪!可是——李丹犹豫了。)齐读第一句话。
生:是啊,李丹多想亲眼看看山羊拉车、小狗算算术、老虎钻火圈哪!
师:听着挺想去的。谁愿意再读读这句话?
生:有感情地读。
师:他想去。
生:再读这句话。
师:你们想看马戏吗?此刻你的心情就是丹丹的心情,把你的看马戏的渴望读出来吧!
生:齐读这句话。
师:多让人心动的马戏呀,可是,李丹犹豫了,因为——(出示:“爸爸,我和同学约好,今天要去敬老院的。”)大家想想丹丹说这句话时的心情,是不是在犹豫?
生:是。
师:看来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真是个学习的好方法。谁愿意试读一下这一句?
生:带着犹豫的表情读句子。
师:再考虑一下,到底去哪儿?李丹是怎么想的呢?(出示:李丹想起敬老院那些慈祥的爷爷奶奶,想起他们每次看比表演时的笑脸,想起同学们在集合地点正等着自己,她对爸爸说:“是啊,我必须去!”)
生:自由读这段话。
师:大家读了这段话,你读懂了什么?
生:我读懂了丹丹说话的语气是非常肯定的。
师:就是下了决心,很坚决对吗?带着自己的感受再读读这段话。
生:……想起……想起……想起……(坚定地说)“我必须去”
师:不再犹豫了。谁还有不明白的词语?
生:老师,我不知道“集合”的意思?
生:我知道,咱们平时上操,上体育还有升国旗时都要集合。
师:看来有些词语联系生活也能明白,对吗?
生:我不明白“急促”是什么意思?
生:就是心里着急,说话声音大。
生:急促就是说话特别快。
师:(出示:“喂,丹丹吗?”是爸爸,电话那头,爸爸的声音很急促,“丹丹,你快点出门,坐3路汽车到中山路下,我在车站等你。”)把你们的体会读出爸爸的急促吧!
生:急促地读文。
师:这个爸爸太急了,再急也得把话说清楚呀。再读读,读给同桌听,你的小伙伴如果读的好就夸夸他,如果不够理想,你就帮帮他。
生:互读课文,互相评价。
师:愿意和我合作读对话吗?我读谁呢?
生:老师读爸爸,我们读丹丹吧。
师:遵命!服从分配。
(配电话铃的声音)师生合作读文(其乐融融)
三、制造矛盾,激活发散思维,升化认识。
师:你认为李丹是个什么样的孩子?
生:她是个守信用的孩子。
师:可老师觉得这样的选择对李丹来说多少有点遗憾,聪明的你能为她想一个既能看马戏又能为爷爷奶奶表演的办法吗?先别急着回答,想好后再琢磨一下语言,想想怎么说就能让大家听明白你的好办法。”
生:小手林立,小眼发光。
师:我提议大家把自己的想法说给同伴听,看看谁的主意好?
生:互相交流自己的办法。
师:咱们一起谈谈,看看谁的主意好,注意听同学的发言,你有不同意见也可以反驳。
生:我认为李丹可以推迟表演,跟爷爷奶奶请假。
生:我不同意他的办法,我认为这样做爷爷奶奶会伤心的。
生:我想可以把爷爷奶奶也请到马戏团和李丹一起看节目。
师:那李丹得跟爸爸商量一下,多买些看马戏的票。(笑)
生:还可以找个人替李丹去表演,她自己去看马戏。
生:不行,这样李丹就是欺骗了爷爷奶奶。
生:我有个好办法,就是让爸爸用录相机把马戏拍下来,等表演完回家看,这样又能看上马戏,又不失信。
师:好主意,我得替李丹谢谢你。
生:办法多多……
师:相机板书(推迟表演的、请假等——失信,用录相机拍马戏、请爷爷奶奶看马戏表演等——守信)哪种办法是最合适的?面对选择,要想不影响和伤害信任、爱护你的人,我们必须放弃自己的利益,做个讲信用的人。让我们齐读爸爸的话吧。
生:感情投入地读:爸爸说:好吧。丹丹,你做的对,以后还有看马戏的机会,可你不能对老人、对同学失信。
四、听《岩石上的小蝌蚪》,进行课上随写。
师:读得太棒了。老师要送一个故事奖励大家,听完故事要把体会说出来。(师声情并茂讲《岩石上的小蝌蚪》,学生专心听故事)
师:听完故事后,你可以把此刻的感受、想说的话写下来,也可以为这个故事改编一个结尾,把你的心声写在《采蜜集》。
生:带着体会,感悟,挥笔书写。
师:谁愿意把自己写的宝贝和大家一起分享?
生:我很气愤,这个小哥哥太不守信用了。
生:我为小蝌蚪难过,它们太傻了。对不讲信用的哥哥没有必要讲信用。
生:我给故事改编了结尾是:山坡上又来了一个小姐姐,看见小蝌蚪渴成这样,马上去找水和瓶子来救它们的命。
生:我也给故事改编了结尾是:忽然,天上飘过一朵云下起雨来,小蝌蚪得救了。
……
师:大家写的太精彩了,我为你们的善良所打动,也被大家的聪明才智折服。刚才,老师发现大家的《采蜜集》里的内容很丰富,积累了许多的好词好句。下课以后,也可以把这篇课文里好词摘录下来,并选你喜欢的词语写一句话。我还有个小小建议:希望大家能让自己的《采蜜集》不仅“丰富”而且“多彩”。就是给作品配以适当的插图,涂上美丽的颜色。你的《采蜜集》一定会是个动人的语文乐园。
五、课后拓展延伸。
师:孩子们,我们的课即将结束了,在这节课上,大家给老师带来许多感动和收获,你有什么收获吗?
生:我懂得了做人最重要的是讲信用。
生:我要向丹丹学习,不能对别人失信。
师:你觉的这节课让你有什么样感受?
生:让我难忘的一节课
生:让我心痛的一节课。
师:哦?是我的原因吗?
生:不是,我在为小蝌蚪心痛!(孩子连忙解释)
师:这下我就安心了。我想给大家留一个课后作业,以《让你……的一节课》为题写一篇日记。
第二课时 教学后记
1、整节课的教学给学生创设了一个自主、合作、探究的时空,学生学会了学习,获得了丰富的情感体验,创新精神也得到了培养。我采取多种教学手段,以自己的激情去调动学生的感情,用美的语言去启迪、影响、感染学生,做到了在教学语言上花气力,在体会感情上下功夫,在课堂气氛上用心计。学生在我的启发引导下,通过“点击词语”读读议议,对课文内容及作者的思想感情达到升华理解。既理解了语言文字的深刻含义,又受到了文章感情的陶冶,同时也提高了学生思维和表达的能力。
2、善于倾听学生的心声,给予恰倒好处的评价促进学生的发展。
我认为善于倾听学生的心声,是尊重学生的表现。所以我用心地听着每一个学生的发言并给出恰如其分地评价,不是空洞地表扬“好”、“很好”、“你真棒”,而是发自内心的肯定、鼓励和鞭策。以倾听架起了师生之间真诚的心桥,营造出一种愉悦的课堂气氛。
我认为缺乏气氛情趣的语文课不算好课,没有青春活力的语文课不算好课。语文教师能够让学生在一种轻松自然和谐的氛围中亲近语文,喜欢语文,热爱语文,就需时时刻刻倾听学生的心声,在师生平等的对话中学习语文,学好语文,掌握语文,这便是语文教学的极致。
说课稿 篇6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一年级第一册第二部分汉语拼音的第三课。本课配有与字母音节相对应的图片10张。前4幅图是配合教学的情境图,分别展示了小女孩听广播,男孩爬山坡,小朋友捉迷藏和老爷爷拜佛这4种情景,在图中相应位置出现了b、p、m、f四个拼音字母。
根据语文课程改革所倡导的教育理念,结合教学内容和一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我设定的具体目标如下:
1、 学会b、p、m、f四个声母,读准音,认清形,能正确书写。
2、 学会b、p、m、f四个声母与单韵母a、o、i、u的拼法,能正确熟练地读出带调音节的音。
为了在教学中更好地体现教材的设计意图,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帮助学生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我打算设定以下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读准b、p、m、f四个声母的音,认清字形。
教学难点是:引导学生学会拼读b、p、m、f与a、o、i、u组成的音节。
本节课我准备采用2个课时来完成,下面我将详说第1课时。
根据“为了一切学生的发展”的教学思想和《语文课程标准》“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我准备采用情景教学法、比较法、歌诀法来展开本节课的教学活动。 第一个环节:复习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一上课我准备设计以下的教学导入:同学们,我们已经认识了韵母家族的6个朋友,分别是a、o、e、i、u、ü,我们先来复习一下。我将用课件出示字母卡片,用开火车的形式让巩固旧知。这节课我们一起到拼音王国里再认识2个声母家族的朋友,你们愿意吗? 第二个环节:学习拼读,领悟方法
首先,指导观察情境图。我准备创设这样的情境:小红一家的星期天过得可真愉快,奇奇的星期天也过得很有意义。不信,同学们瞧!请大家打开书本第7页,手指第二幅图,仔细看图:奇奇在干什么?学生回答:奇奇在爬山坡。
其次,展开p的教学。在教学p的读音时,我将告诉学生:“爬山坡”的“坡”是第一声,读音就像p。接着我将采用示范读、跟读、齐读、开火车读等方式巩固p的读音。然后我将指示学生看图,指明说p像什么?学生回答:像小彩旗,奇奇的衣服和帽子上都有p的样子。
接下来我便让学生观察p在四线格中的位置并说出笔画顺序,再运用范写、描红等方式加深学生对p的认知。
第三个环节:教学pa音节读法
首先,我将师范pa的读音,让学生跟读。其次,加上四个声调的练习,其中,尝试让学生组一个词语或说一句话,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再次,我将出示p与b的卡片,请学生自主观察它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编语境歌:右上半圆ppp,右下半圆bbb,然后反复练读。最后,我准备开展一项拓展联系,让学生猜一猜以下两句话分别对应哪个声母。
1、 一竖像水往下流,右上半圆像个盆。
2、 一竖像收音机的天线,右下半圆像收音机。
以上的教学环节的设计体现了语文课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理念。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引导学生去自主学习,勇于表达,确保了学生的主体位置。
下面是我的板书设计:
b p m f
b-a-ba bā—bá—bǎ—ba
p-a-pa pā—pá—pǎ—pa
m-a-ma mā—má—mǎ—ma
f-a-fa fā— fá— fǎ—fa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敬请领导老师批评指正!
说课稿 篇7
一、说教材 《动物儿歌》
选自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二年级汉语下册第三课,由新疆教育出版社出版,本教材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育委员会中小学汉语教材编写组编写,供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族小学二年级学生使用,本教材在推动新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双语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二、说教法
(一)教学目标
学习本课要达到的基本目标就是,学生能够熟练的朗读课文,能够听懂课文内容。认读本课词语,理解意思。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口语表达能力。 知识与技能
1‘学生能够流利的、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小动物们快乐的生活。
2、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背诵课文。
3、能够认读本课生字词,理解意思。 过程与方法
通过创设情境,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使用朗读、启发、讨论的
情感、态度、价值观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听说能力,教育学生从小养成爱护小动物的好习惯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以教学大纲为指导,以本课教学内容为中心,结合学生的认知能力,将本课的教学重点与难点划分如下: 重点:理解课文内容,认读本课生字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难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结合图片复述课文内容。
(三)教学方法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秉着“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理念,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采用情境教学、朗读、讲授、启发式和讨论的方法进行教学。
三、说学法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边远地区的少数民族学生汉语水平比较低,二年级学生的汉语水平较低,在教师的引导下,因材施教开展学习,以阅读、讨论、问答的方式获得新知识,从而提高听说能力和汉语水平。
四、说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
为了把学生培养成一个有礼貌,具有高素质的人才,上课前师生相互问好是非常有必要的。学生在尊重老师的同时,更得到了老师的关爱和尊重,这样不但可以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还可以在课堂上配合得更加默契。
(二)复习导入新课:
多媒体出示“蜻蜓、蝴蝶、蚯蚓、蝌蚪、蜘蛛”,说说这些词语都有什么相同的特点。
三、朗读课文“
本课时主要是学习课文的内容,学会朗读课文是理解内容的前提,熟读课文是学好本课的基本要求,所以要求每位学生都要能够正确的、流畅的、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1、教师范读一遍课文,其他学生认真领会。
教师:现在老师来示范朗读一遍课文,大家在下面认真听,注意听老师是怎么读的。
学生:认真听老师范读课文,并试着模仿老师朗读。
2、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熟读课文是为了更好的理解课文的内容,而学好本课的指标之一就是要能够熟读课文,
并能回答相关的问题,所以,结合教学内容设计了如下几个问题来检测学生对课文的掌握情况。
(1)、说说平时看到的蜻蜓、蝴蝶飞的动作有什么不同。
(2)、说说自己见过的小蝌蚪和蜘蛛是什么样子的?
3、学生在小组中交流。
学生边读边理解,并思考问题的答案。
4、老师通过一问一答,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情况。
四、认读词语,理解意思,并用你喜欢的词语说一句话。
五、课堂小结: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六、作业:1、熟读课文、背诵课文 板书设计: 第三课 动物儿歌
蜻蜓、蝴蝶、蚯蚓、蝌蚪、蜘蛛
设计板书是为了突出主题,直观的把课文的中心思想呈现出来,有助于加深课文的印象,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课文内容。
说课稿 篇8
一、说教材
1、分析教材
《双绞线的制作》选自中国铁道出版社出版的《局域网建设与管理看图实训教程》课本里的第二章第二节。
课本第一章介绍了网络的基本知识,包括网络的概念、网络的分类、联网的基本硬件设备,学生在理论上大体认识了网络,本节课重点放在组网的实战方面——双绞线的制作,让学生学会双绞线的制作,进一步激发学生络的兴趣,并为下一章《组建局域网》打下坚实的基础,所以本节课既是前面知识的继续又是后面知识的基础,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2、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网线规格(EIA/TIA568B)的制作方法和使用环境。
(2)、能力目标: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进一步加强学生对联网硬件设备的认识,加深对网络的理解,提高络的兴趣,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德育目标:培养学生坚强的自信心,勇于探索、敢于创新;做一个勤奋好学,竞争意识强,脚踏实地的国家栋梁之才。
3、教学重点:双绞线的制作
4、教学难点:网线外部绝缘线的剥法
压制水晶头的方法。
二、说教法
“教必有法,而教无定法”,教学方法恰到好处,就会事半功倍。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我遵循“学为主体,教为主导,实践操作为主线”的教学理念,注重实际操作技能的掌握,因此,我将采用“示范+实操”的教学方法,具体是:
1、讲授法和演示法相结合:我通过课件向学生讲授制作双绞线的步骤,同时通过展示平台和投影仪将双绞线制作的全过程形象直观的展示在大屏幕上,让学生能很好的看清双绞线制作的每一个细节,掌握制作方法。
2、观察法:让学生观察正确的示范操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模仿能力及学习能力。
3、练习法:让学生分成小组进行操作练习,通过分组练习,使学生学会互帮互助、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共同掌握双绞线制作的操作技能。
教学设备:
1、教师:电脑、展示台、投影仪、压线钳、水晶头、超五类UTP双绞线(约1M)、测线器。
2、学生:压线钳、水晶头、超五类UTP双绞线(约1M)、测线器。
三、说学法
古人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遵循“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力争做到学与练紧密结合,我让学生先仔细观察、认真分析领悟到制作双绞线的要点和难点,再进行操作。在操作过程中,积极思考,大胆操作,边思考边操作,遇到难点及时提问,互相请教,互帮互助,共同学习,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现拟定以下学法:
1、观察法:教师演示操作,让学生仔细观察,并熟悉操作步骤,体会操作重点和难点。
2、主动探究法:在教师引导下,让学生开动脑筋,大胆操作,勇于实践,自主探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四、说教学过程(本节课共45分钟)
(一)、复习导入(4分钟)
1、课件引入,重温“网络”概念。
通过“网络”概念的课件引入,在复习旧知的同时导入本课内容。
“网络”概念:
计算机双绞线交换机双绞线计算机
2、设置疑问,出示教学目标。
提问:是不是直接用双绞线就可以完成连接了呢?
提问的同时,向学生展示一段原始的双绞线(既没有经过任何加工的双绞线)、一块网卡和一台交换机,引导学生注意这三样东西的接口,让学生认识到原始的双绞线根本不能把网卡和交换机连接起来,从而引入本课的教学内容——双绞线的制作。
(二)、新课讲解(11分钟)
1、通过投影仪展示双绞线制作材料,讲解设备使用方法:
使用展示平台,通过投影仪向学生展示制作双绞线所用到的材料和设备:水晶头、超五类UTP双绞线、压线钳、测线器。让学生清楚看到实物,并就其功能和使用方法一一讲解。展示过程中,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回答水晶头和超五类UTP双绞线(前一章已学)的特点,达到复习、巩固知识的效果。通过讲解压线钳和测线器的使用方法,让学生了解并掌握这两样工具的使用,为下一步双绞线制作做好准备。
2、演示、讲解双绞线的制作过程:
(1)、剥线。剥线就是利用压线钳剥线刃口将双绞线的外皮除去1。5cm左右。剥线在网线的制作过程中算是一个难点,在剥双绞线外皮时,手握压线钳要适当,剥线刀刃口间隙过小,就会损伤内部线芯,甚至会把线芯剪断;剥线刀刃口间隙过大,就不能割断双绞线的外皮。所以我在剥线操作演示中,会将正确的剥线方法和常见的错误剥线方法进行对比演示,并在对比过程中强调正确性。通过对比讲解,能让学生快速地掌握正确地方法,减少出错的几率。在操作演示过程中,教育学生使用设备要注意安全,爱护学校的设备。
(2)、理线。理线就是把剥好的双绞线里的4股8根线芯按照EIA/TIA568B规格(左起:白橙——橙——白绿——蓝——白蓝——绿——白棕——棕)进行排列并整理好,常见的错误理线方法就是将绿色线放到第4只脚的位置,即:白橙——橙——白绿——绿——白蓝——蓝——白棕——棕。所以我通过课件的形式用投影仪把EIA/TIA568B规格排列的样图展示在大屏幕上,通过展示平台和投影仪把理线的过程展示在大屏幕上,方便学生记忆和掌握。
(3)、压线。压线就是把排列并剪好的双绞线压入水晶头的过程。这步操作也是本节课的一个重点。关键在于水晶头接头处,双绞线的外保护层需要插入水晶头5mm以上,而不能在接头外,因为当双绞线受到外界的拉力时受力的是整个电缆,否则受力的是双绞线内部线芯和接头连接的金属部分,容易造成脱落。为了说明这点,我将用正确的压制方法制作一个水晶头,同时也用错误的方法制作一个水晶头,然后通过投影仪投影在大屏幕上,通过对比演示,让学生在对比中掌握正确的压线方法。因为在压制水晶头过程中如果出错,这个水晶头就报废了,所以教育学生制作压线过程中要细心,先观察好后再动手,尽量做到一步到位,避免因出错造成的浪费,发扬“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中华美德。
(4)、测试。双绞线制作完成后,为了验证其连通性的好坏,需要使用测线器进行测试。这里通过投影仪向学生介绍测线器的使用和测试双绞线的方法。
(三)、课堂练习(24分钟)
巩固课堂知识是教学不可缺少的过程,为了帮助学生掌握知识,提高操作技能,我安排了如下的课堂练习:
学生独立完成一条T568B规格双绞线的制作,并使用测线器测试通过。
我把大量的时间留给学生进行分组操作练习,让他们消化操作,掌握本节课的内容。分组练习的好处在于人人动手操作,不懂之处可以问同组的同学,互相帮助、互相沟通、互相交流,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并且通过学生组与组之间比赛式的练习,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这时,我走到学生中间,观察、分析、处理学生遇到的各种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对于动手能力差的学生,请同组学生给予帮助,鼓励他们多动手操作,这样才能熟能生巧;对于做得好的学生给予表扬,并鼓励他们把自己的经验告诉给其他同学,取长补短、相互学习才能不断进步。
(四)、课堂小结(5分钟)
把具有代表性的学生作品(小组制作合格与不合格的网线)通过投影仪展示给学生看,进行简单点评,使学生看到自己的长处和不足,尝到成功的喜悦和创造的快乐,同时归纳总结本课的内容,再次强调重点和难点,并布置学生课后要多加练习,做到熟能生巧。
(五)布置作业(1分钟)
课本P36——P37,本章练习。通过做习题加深理解并巩固本节课所学的知识。
总之,在本课教学中,我遵循“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注意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在宽松、和谐的气氛中获取知识,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自学能力。
说课稿 篇9
尊敬的老师,你们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为你打开一扇门》,下面,我将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设想、教学内容及程序等方面对本课的设计进行说明。
一、教材分析
1、课文所处的地位及作用
《为你打开一扇门》是初中语文第一册第一单元中的第1篇课文。它是当代著名作家赵丽宏凭借自己对文学的深刻感悟向青少年读者介绍文学的一篇美文。新教材注意到了第一册课文的特殊地位,一方面注意到与小学的衔接,另一方面注重第一册教材的学习在整个中学语文学习中的重要地位,《为你打开一扇门》安排于第一课,实际上也是为初入中学的学生打开了一扇培养语文兴趣、学好语文的大门。
2、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的确定
根据本单元的训练重点:了解文学的内容和阅读文学作品的意义;体会文学作品丰富的感情和优美的语言,结合本篇课文以优美丰富的语言、多种巧妙修辞来介绍文学的特点,我定下了本文的教学目标和教学的重难点。
知识目标:
a、通过本课的教学,了解和领会文学的内容和阅读优秀文学作品的意义。
b、从多个不同的角度体会文学的魅力。
能力目标:
a、培养学生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能力。
b、培养学生“读则善疑”、“读则善思”的读书习惯。
情感目标:
a、激发学生阅读文学作品和学习语文的兴趣。
b、引导学生做一个有文化有修养的现代文明人。
其中,领会文学的内容和阅读优秀文学作品的意义是教学重点,难点是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对文学魅力的作用。
二、教学方法
1、新《大纲》在《教学中要重视的问题》里指出:“教学过程应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指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科学地训练,全面提高语文能力。”我根据本课目标和内容,首先让学生自主学习思考,激发学习兴趣。然后围绕中心议题合作学习,发表各自的意见,最后发表自己的见解,培养口头表达能力。
三、学法指导
在指导过程中,我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质疑为主线”的教学思路进行学法的指导,采用了主体思维法、小组讨论法及反馈练习法,使学生自主地思考、分析、讨论,从而解决问题,从感性到理性,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又提高了能力。
四、教学设想
本文是一篇讲读课文,知识具体,内容充实,因此我在教学上安排两节课的时间,我的教学设想是,第一课时初步理解文章内容,找到与作者在文学上的共鸣,感受文学魅力,体会阅读文学作品的意义,重在激发学生对文学的兴趣。第二课时通过学习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进一步感受文学丰富的内涵。本说案所说的是第一课时。
五、教学程序
一、激情导入,揭示课题:
我是这样导入的:“同学们,今天我们要一起叩响一扇门,门里有诗话的历史,像司马迁奋笔疾书的身影;门里有细腻的情感,如朱自清眼中父亲慈爱的背影;门里有令人震惊的现实,若卖火柴的小女孩期盼的目光;门里有流动的风景,典雅的苏州园林,雄伟的人民大会堂,它引领着我们徜佯其中流连忘返。这扇门里,便是文学。如何叩响这扇文学之门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跟着当代作家赵丽宏打开这扇门。”接着板书课题。
[上课伊始,用一段优美的文字引入新课,引领学生一同进入文学之门,创设探究学习的氛围,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结合已有知识感受文学魅力
首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文章的《致文学》部分,找出与作者有同感的语段,并结合自己的切身感受和读书经历谈谈你对文学的理解。(学生自由朗读,教师巡视行间,数分钟后,集体交流,教师引导点拨并作小结归纳。)
[这段时间是让学生在读书的基础上找出能与作者产生共鸣的语句,由于是借助切身的体会来谈对文学的认识,学生有感而发,且能从不同角度来谈体会,对文学的魅力有了感性的认识,这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体现,教师在其中只起引导作用,真正落实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三、结合阅读课文理解文学意义
世界上有那么多关闭着的门,作者为什么选择了文学这扇大门为我们打开他对于我们作文乃至于做人具有怎样的意义呢?经过感性的领悟我们下面进入理性的思考,请大家带着老师提出的问题或默读、或低声阅读文章的前半部分,边读边设疑,然后以小组学习的形式讨论,遇到疑难问题我们来共同解决。(学生自读,合作讨论学习)
(为你打开一扇门)说课稿,标签:初一语文说课稿,初中语文说课稿,
学生说疑,教师适当评说,引导学生设疑,懂得怎样的疑问有价值。对合作中不能解决的问题提出来集体思考。
[这一过程让学生根据老师给定的一个大问题进行合作学习探究,学生能发现并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说明学生已经经历了将作者的语言内化的过程。这个过程中,学生“读则善疑”“读则善思”的读书习惯得到了培养。]
四、读后有思,引发联想
作者把文学比作一扇门,在你的心目当中文学又是什么呢?或者说你把阅读文学作品看作什么?请同学们展开丰富的联想自由谈谈。
[在学生结合课文感受到文学魅力和阅读文学作品的意义的基础上,再次让学生思考文学是什么,激发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既是对知识的巩固,又是对所学知识的创新;另一方面,学生交流的过程也是进行口语训练的过程,在这一环节中,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得到了培养。]
五、课堂小结,激励探究
听过同学们热情洋溢的发言,我们感受到了文学丰富的内涵,并且也对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似乎已经叩响了文学这扇大门。在世界上还有很多我们不曾了解的领域,只要同学们带上孜孜不倦的精神充满探索的渴望,我们一定会打开每一扇门,让我们共同努力推开每一扇关闭着的门,挖掘深陷其中的宝藏。
六、作业
《为你打开一扇门》本身便是一篇不可多得的美文,请你摘抄文中的好词佳句,制成读书卡。
[这样设计作业的意图在于让学生积累词语,进一步感受文学优美丰富的语言;同时,又是为下一课感受并学习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作准备。]
说课稿 篇10
曾经读到这样一首小诗:
不愿看到满目的山野荒芜
如果有一天没有了绿色丛林的屏障
沙漠将变为人类最后的栖居
不愿听到虫鸟的痛苦悲鸣
如果有一天没有了生命纯净的天籁
留下的只有我们孤独的影子……
听这首小诗,相信我们每一个人都能深深感受到环境遭到破坏后人类凄惨的生存状况。这样的状况,是我们所不愿面对的。由此,当今世界,保护环境保护家园的意识正在逐步深入人心。今天我要给大家讲述的《鸟儿的侦察报告》,就是这样一篇和环保有关的课文。
一、教材简析
该课文选自义务教育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十单元“家园的呼唤”。单元编排旨在让学生获得关于地球资源、生态环境方面的知识,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公德意识。这是继《只有一个地球》后安排的第二篇主题课文。文章语言朴实、浅显,结构巧妙,以童话故事的形式,用鸟儿朋友给作者发回的四份侦察报告贯穿全文,控诉鸟类遭到人类迫害的种种情形,形象地说明了人类的一些行为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带来了令人心痛的恶果,希望人类对自己的行为有所醒悟。
二、学情介绍
我校是一所城镇学校,经历了六年的课程改革,教改成果比较显著。我班学生在学习方式、质疑能力、朗读能力等方面都有明显的优势。大部分同学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有自己的见解,敢于各抒己见,表达能力较强,并有一定独立学习语文的能力和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通过对上一篇课文《只有一个地球》的学习,学生对单元主题“家园的呼唤”已经有一定的理解和认识。
三、教学目标
基于以上对教材和学情的把握,我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能从不同的内容中概括出相同的主题思想,培养学生阅读和概括能力。
2.能通过各种方式朗读,体会作者保护环境,爱护鸟类的情感。
3.能感悟到是人类的行为破坏了鸟儿生存的环境, 提高环保意识,养成自觉爱护环境的习惯。
重点:通过各种方式朗读,体会作者保护环境,爱护鸟类的情感。
难点:能感悟到是人类的行为破坏了鸟儿生存的环境, 提高环保意识,养成自觉爱护环境的习惯。
四、教学法设计
教与学是老师和学生在课堂中双向互动的过程,教学方法是否恰当是一堂课成功与否的关键,教有千法,贵在得法。为了达成上述目标,根据大纲要求,结合课文特点,我设定了以下教学法:
1、情境创设法:通过创设情境,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释放自己的情感。
2、对话教学法:做到师生对话,生生对话,与文本进行对话,唤起学生与课文内容产生共鸣。
3、朗读感悟法:贯穿“以读为本”的主线,以读促思,读中感悟。在朗读中教给学生方法,进行适时评价,激发学生向更高的朗读目标努力。
4、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
五、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悬念激趣
特级教师于漪说:“在课堂教学中培养、激发学生的兴趣,首先应抓住导入新课的环节,一开始就把学生牢牢吸引住。”
新课伊始,我用多媒体向学生呈现鸟儿在蓝天碧海自由飞翔,在丛林山间快乐歌舞的画面,配上动听的音乐和老师的解说,让学生感受鸟儿生活的快乐。(播放课件)接着,话锋一转:可是,现在鸟儿们生存的环境却非常恶劣,让人无比担忧。通过设置反差,扣动学生的心弦,激发他们探究的欲望。接着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郭以实的文章《鸟儿的侦察报告》。板书课题:鸟儿的侦察报告
(二)、初读课文,理清层次
崔峦老师说:“阅读教学要有层次地进行。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让学生读通读准课文,理清层次……”所以,在揭示课题之后,我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初读课文,汇报文中哪些字词要提醒同学们注意。让学生站在老师的角度,指出哪些字词应该注意,这样做,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掌握了生字。接着以课件的形式呈现重难点字词,全班齐读,加深印象。(出示课件)然后,从整体入手,让学生默读课文并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什么?紧接着追问:作者收到了哪些鸟儿生存状况的报告?我适时梳理学生的答问并板书:请鸟侦察、收到报告、我的希望。通过以上的交流和板书,学生对文章的层次能够一目了然了。
(三)、品读感悟、探究主题
鸟儿发回的侦察报告是课文的重点,反映了一个共同的主题:人类的一些行为污染了大自然,使得鸟儿受到死亡的威胁。我向学生提出:四人小组合作,选择共同感兴趣的侦察报告开展读书活动,可以齐读,分角色读,表演读。
在学生充分开展读书活动的基础上,教师指导汇报:谁带我们去了解野鸡妈妈生存状况的侦察报告?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展示读书成果,教师相机指导学生理解重点字词,并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进行评价。然后追问:野鸡妈妈的生存状况怎么样?
按照这样的方式,请学生汇报读其他报告。通过读书活动,在学生对鸟儿的生存状况已经了解的基础上,展开讨论:这四份报告反映了什么主题?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小结:这四份报告向我们揭示了自然环境受到污染,导致鸟儿受到死亡威胁的主题。
接着,指导学生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情感:看到鸟儿朋友受到伤害,作者有什么感受?用笔勾画出作者感受的句子。学生交流,教师(出示课件)引读:“看到野鸡妈妈孵不出小野鸡,作者感叹——”(唉,看了这份报告,我真替生活在森林里的那些鸟儿担心。)“看到燕子妈妈失去老伴在哭泣,作者惊讶----“(啊!打农药是为了除害虫,却连我们的益鸟朋友也受到伤害啦!)“看到海鸥不能飞翔了,作者——”采用教师引读的方式体会作者的情感,激起学生与作者情感共鸣。
作者痛惜鸟儿的语句充满了感召力。我指导学生再次有感情朗读,并追问:失去这么多鸟儿朋友,作者此时的心情怎样?(出示课件)指导学生把文中的“我爱看”、“我爱听”、“我更感谢”都换成“没有”再读一读。此时再推波助澜,让学生谈谈此时此刻想说什么?与文本展开对话,激起学生情感的浪花。
最后是作者表白自己的希望,再次采用引读的方式读课文:“看到鸟儿朋友受到伤害,作者希望——”(有更多的鸟儿在洁净的天空里欢乐地飞翔歌唱)。然后,抓住“洁净的天空”一词,让学生描绘“洁净的天空”是什么样的?根据学生的描述,教师在黑板上描画出“洁净的天空”,为鸟儿勾勒美好家园。再让学生小组交流:我们怎么给鸟儿“洁净的天空”?能给鸟儿什么帮助?把文本的意图,落实到行动上。
(四)拓展延伸,情感升华
受到死亡威胁的又何止课文里介绍的几种鸟儿呢?我让学生交流自己收集的和鸟儿有着相似遭遇的一些动物资料。我也向学生展示(出示课件),并简单介绍了它们的处境。再让学生仿照侦察报告的方式说一说,再次唤起学生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同时,也为下一课时写侦察报告做好铺垫。
结语:现在人类已经意识到了环保的重要,就拿保护鸟类的事来说:开展植树造林,为鸟儿搭建小木屋,开辟鸟语林以及北京奥运会体育场馆——鸟巢的创意,都表明了人类爱鸟护鸟的行动已经展开。我们相信,鸟儿会回到自己美丽的家园。我们会听到它们动听婉转的歌声,看到它们展翅飞翔的雄姿。(播放课件)在音乐和鸟儿的鸣叫声中,学生感受到鸟儿又回归到了美丽的大自然。
【【实用】说课稿集合十篇】相关文章:
实用的小学语文说课稿集合六篇08-08
实用的人教版小学语文说课稿合集十篇08-01
实用的小学语文说课稿范文汇总十篇08-13
【实用】二年级语文说课稿汇编十篇10-04
有关说课稿范文合集十篇07-29
精选四年级语文说课稿集合十篇09-29
【实用】散文作文集合十篇12-02
实用的七年级语文说课稿锦集十篇10-13
实用的五年级语文说课稿范文锦集十篇10-08
有关说课稿模板锦集十篇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