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第一次采访

我的第一次采访

发布时间:2017-02-03  编辑:admin 手机版
   说句实话,我连做梦都没想到,我第一次去我最向往的地方——北京,竟然是在我十二岁以领奖代表的身份去的,每当想到这个我都感到非常激动、兴奋。
   这一切我都要感谢我的老师韩宇涛,和我的校长钟建华。在我上五年级时,钟校长就提出了要在我们学校选出一些学生协助她完成《走进疍家,了解疍家》这个项目的研究,我有幸成为了研究小组的一员。在钟校长和韩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开始了为期两个月的深入研究和学习。在研究的过程中,我们根据老师的指导进行研究学习,使我们懂得了很多,也知道了很多。
   先说说我们是如何查找的吧!老师首先给了我们一份表格:组员分工表,让我们先讨论并填好表格,然后跟着表格上填的去进行操作。正是因为有了这份分工详细的计划表格,才使我们的查找工作变得轻松起来。我们有的去图书馆、有的上网查找、有的去询问身边的人:家长、邻居、老师、同学等,尽全力查找我们想要的资料后,边把它们进行整理,运用电脑的幻灯片和文挡设计把它们制作成小册子、对比图、调查表等,方便我们研究学习。在我们已经查找到许多关于疍家的资料,对疍家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后,就要去进行深入了解——采访。记得我们是在开始研究后的第三个星期,便去对疍家老人进行采访了。为了那次采访,我们想了很多采访时要问的问题,在心里不知打了多少回腹稿,因为毕竟是第一次,生怕把采访搞砸了!
我的第一次采访作文
   我们相约今早7:20去公园采访晨练的老人,了解老人的生活。大家约好7:15在我家隔壁的园林局大门口碰面。我7:00七点不到就兴冲冲地奔下楼。我的神经处于兴奋的顶峰,是最没有耐心的时候。我真希望我一出现,她们也马上出现。我的神经处于兴奋的顶峰,是最没有耐心的时候。她们没有来。我在楼下站了不到一分钟,却觉得自己好像等了10多分钟一样。,一刻不停地打电话,仿佛只有打电话她们就会来得更快似的。
   在我的翘首企盼下,郝嘉佳家的车“不紧不慢”地开进了我的视线(其实开得并不慢,只是因为我太着急了,就感觉眼前事物的动作好像在放慢镜头一样)。
   我们一路说笑着来到了公园。郝嘉佳首先提议:“采访这位老人吧,他看起来很慈祥。”我们头一次做采访,大家都很扭捏,没人敢追上老爷爷打扰他,向他提问。就这样,我们在犹豫中,已我们不知不觉已在公园游逛了半天,也却没采访到一位老人。
   “总像这样可不行啊!”耐性比我更少的郝嘉佳发话了,“我们随便拦个老人采访一下就算了吧。”话音未落,她便一马当先赶赴“沙场”(其实本来她的任务就是负责向老人提问)。她追上一位看似五、六十岁的老人,问道:“请问我们能采访您吗?” 老人根本都没看她一眼,甚至连脚步都没有放慢!好像自己身旁是空气一样……郝嘉佳满脸失望,铩羽而归。
   我们蹭到公园敬老院门口,方才看起来一个个还满面慈祥的老人,现在一个个却变得凶神恶煞。碰过钉子的郝嘉佳对这里的老rén dà发牢骚。不断抱怨道:“这里的老人都好凶啊!”余舒晗还有我,狂点头赞同。一番商量后,她们一致推举我负责选择采访对象的选择。
   选定了~!就这位老人了!我家楼上李伯伯都曾说过,秃头,厚嘴唇的人都很忠厚老实。就选他了。哈!看来我的眼光还可以,那位老人欣然接受了我们的采访。我们三位小记者大喜过望。立刻行动起来:提问的提问,记录的记录,摄影的摄影,拍照的拍照。好不热闹!我们的采访还吸引了很多健身的老人来围观,我还不习惯被围观呢。
   一次成功后,大家信心大增。我们向下一个目标挺进。
   大家呼哧呼哧地爬上一小山包,登高眺远,看见在山包不远处有一位闲坐的老人。郝嘉佳跑过去问:“请问我们问们能否采访您?”老人很坚决地摇头。大家再次铩羽而归。现在满地钉子,我们都被刺得成了刺猬。郝嘉佳在前线为后勤工作的我们挡住了很多枝箭,她目前ròu tǐ和心灵同时受伤。
   经过方才一番折腾,我们的热情都被给搅没了。正当大家灰心丧气地往回走时,我眼前一亮:,我们遇见了我的街坊王奶奶!王奶奶开个小副食店,这也是一个很好的采访对象啊!
   虽然,我们今天只成功采访了两位老人,但这两位老人都很幸福,有各种保险,子女每隔一段时间便会来看看他们……在公园搜寻采访对象的那一个多小时中,我们看到公园里一直有很多老人:有的在在打太极拳,有的在散步,有的在与街坊聊天,有的在跳舞,有的在演奏乐曲,甚至有的老人还在吊嗓子呢……一切都是那么祥和,宁静。我们采访的老人中并没有生活很困窘的人。
   我们希望,全中国,全世界的老人都像今天我们采访的这两位老人一样幸福快乐!
我的第一次采访作文
   雨水滋润了这枯竭的大地后,又在天空中添加了一条五光十色的彩虹。这条彩虹时隐时现,就象一条彩练在缓缓吹来的东南风中迎风起舞,美丽而动人。空气中飘忽着泥土的清香,让人心旷神怡。我端起了一杯咖啡,品尝着它的醇香,慢慢地体会着它的味道,苦中带甜,甜里有苦,就象我的第一次采访……
   我的第一次采访是在第五届高交会期间,与我一块采访的还有翠园初中部文学社小记者团的其他同学。
   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我跟随着老师,和同学们一道来到了高交会馆。“扑通!扑通!”我的心跳在加快。对于一位初出茅庐的小记者来说,第一次采访显得神秘而刺激,也免不了紧张,而对我来说,还加上了惶恐。也许是心情太过紧张而演变成了心理恐惧,但最终我还是努力克服了这种恐惧,在与其他同学走散的情况下,采访到了三位发展商。这三位发展商都是带着医疗保健产品前来参展的,有的曾经多次参加过高交会。这次他们又满怀希望而来,既是推广自己的产品,也想寻找投资商的支持,获得进一步发展的资金。初战告捷,我的恐惧在一瞬间化为乌有,倍增的信心驱使着我寻找新的采访对象。很快,一次更加严峻的考验迎面向我扑来,一位国外参展商引起了我极大的兴趣,可是我又担心自己的外语口语水平。怎么办?我的心跳再次加快,紧张和恐惧再次涌上心头,刚才初战告捷的喜悦已经化为乌有。我的心灵似乎分裂成了两半。“去吧,去试一试”;“算了吧,到时候丢脸就不好看。”这两种声音不断地撞击着我的心灵,每一种声音都像潮水一样,轮流着把我淹没。我在外商的展位前走来走去,犹犹豫豫中10分钟过去了。“上吧,豁出去了”。我不再顾及心中互相争斗着的两种念头,鼓起勇气走上前去。“Excuse me,may I ask you some question?”“Yes,ofcouse。”想不到,这位外商非常热情地接受了我的采访。交谈中,我得知他来自英国北部,带来了自己的产品,是第一次参加高交会。采访结束的时候,这位英国客商夸我英语说得好,我知道这是对我的鼓励。虽然,这位外商的有些话我并没有听懂,但是能够战胜紧张和恐惧,完成对他的采访,我有一种成就感。这种感觉就像一碗心灵鸡汤,滋润着我在第一次采访中饱受冲撞的心灵。
   这便是我的第一次采访,虽然采访技巧不成熟,但是毕竟跨出了第一步。我的第一次采访就像我手中的这杯咖啡,曾经是苦中带甜,甜里有苦,但现在弥漫开来的只有浓浓的醇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