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两个“小冤家”

我的两个“小冤家”

发布时间:2017-09-30  编辑:admin 手机版
  我家养了两只小乌龟。一只是公的,一只是母的。他们的身上是墨绿色的,还有黄色的小条纹,自然地相互陪衬,好看极了!
  它们俩就是一对小冤家,整天就知道在箱子里吵吵闹闹,发出“兹兹”的响声。每次,公乌龟都因为自己有力气,能够把母乌龟压在身子下,所以略胜一筹。不过,母乌龟有时也因为自己的敏捷而躲过许多攻击。每次来看它们“大战”,我就像在看电影一样,常常忍不住哈哈大笑。
  有时,它们俩因为拼命打架而感到饥饿,于是,我就拿着龟食来喂它们。随手将食物网缸里一扔,这时,它们的夺食大战就开始上演了。因为我是小女生,所以总是向母乌龟那边扔。这样,公乌龟就只能看着母乌龟吃啦!再看公乌龟时,它一改往日的嚣张,似乎在乞求着什么呢?真逗!
  怎么样?这两只“冤家”小乌龟,可爱吧!
【写作指导:学生借助题目识别作文题材】
  我们在阅读文章时,常常看到文章的题目多种多样,有的用“记”,有的用“论”,有的用“赋”,不知你是否仔细想过,这些字表示什么意思呢?
  记,就是记载、描写的意思。大凡题目上用“记”字的其体裁一般都是记叙文,如叶圣陶的《记金华的两个岩洞》、蒋子龙的《乔厂长上任记》。我们常用的文体日记、游记、访问记等也属于这一类。
  论,就是阐明事理的意思。大凡题目上用“论”字的大多是议论文,如谢觉哉的《论“同甘共苦”》。也有用“谈”、“说”、“议”、“评”等字来替代“论”字的,如何其芳的《谈修改文章》、吴晗的《说谦虚》、韩愈的《师说》等。报刊上常用的文体社论、评论等也属于这一类。
  赋,盛行于汉魏六朝的韵文和散文的综合体,通常用来写景叙事,如杜牧的《阿房宫赋》。如今有的写景叙事的散文也称为“赋”,如杨朔的《茶花赋》、峻青的《秋色赋》。
  赞,是我国古代的文体名,一般用于歌颂和赞美。今天有的作家写散文、诗歌,在题目上也会用上一个“赞”字,如茅盾的《白杨礼赞》、冰心的《樱花赞》。
  传,常见的一种是用来记录某人生平事迹的,如司马迁的《廉颇蔺相如列传》。有一种记述故事的文章也称为“传”,如施耐庵的《水浒传》。
  行、歌,都是我国古代诗歌体裁的名称,如白居易的《琵琶行》、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歌”与“行”不同,“歌”是能唱的诗。今天的民歌、儿歌也能随口吟唱。
  因此,阅读文章时,我们可借助题目上的这些字,大体上识别这篇文章的体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