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端午节主题征文:我心中的端午节

2016端午节主题征文:我心中的端午节

发布时间:2017-06-04  编辑:孙彩秀‍ 手机版

  导语: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也是一个最具广泛性和代表性的节日之一。在端午节来临之际,小编整理了2016端午节主题征文:我心中的端午节,欢迎参考。

  篇一:2016端午节主题征文:我心中的端午节

  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家家户户吃粽子,赛龙舟,悬菖蒲,挂荷包,拴五色丝线,给孩子涂雄黄……据说,这些活动都是为了纪念战国时期爱国诗人屈原。

  二千年前的一个人物怎么能和整个民族的节日联系在一起呢?让我们拂去岁月的尘埃,去找寻那载着历史的画面。

  屈原是战国时期伟大的爱国诗人,出身于楚国贵族。他自幼勤奋好学,胸怀大志。早期他主张修明法度,举贤任能,联齐抗秦,改革政治,提倡“美政”。后因遭贵族排挤,被流放沅、湘流域。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一举攻破楚国首都郢都。忧国忧民的屈原在同年五月怀恨投汨罗江自杀。

  “沅湘流不尽,屈子怨何深。日暮秋风起,萧萧枫树林。”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每年的五月初五,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等风俗,都是为了纪念一心为国、九死不悔的屈原。

  ……

  在阴雨绵绵的初夏,烟雨凄迷的画面,低沉委转的音乐,央视的《屈原》,让少不经事的我,在这个有点炎热的季节,心头莫名有了那么一丝的悲凉!

  屈原为了让自己的国家强盛,他上下求索、辗转奔波;当国破家亡时,屈原无力回天,他选择的是以死明志、以身殉国!难怪二千多年来,人们都形成了默契似的纪念他;难怪在1953年屈原被评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

  因为央视的《屈原》,我心中的端午节,就和屈原连在一起。也正是因为屈原的存在,让我懂得了爱国为民、尽忠报国!

  篇二:2016端午节主题征文:我心中的端午节

  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也是一个最具广泛性和代表性的节日之一。很小的时候就知道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家家户户都会包粽子,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其实和端午相关的人物还真不少,孝女曹娥,爱国的伍子胥等等,现在长大了,也依就会按照老一辈传下来的习惯过这个节日。

  还没到端午的前几天就会早早地把艾叶,苍蒲,蒜头扎成一捆,挂在门上来应节,又可以祛虫消灾,将挂了一年的老艾蒲在端午正午时分点了烧,其烟熏了整个屋子,以驱逐蚊虫,买几个香囊挂在家中,香气怡人,更增添了不少节日的气氛。香囊和色彩多种多样,五彩缤纷,形状也是各式各样,有三角形的,小粽子形的,小老虎形的,数也数不过来。儿子每回看到这漂亮的香囊总是爱不释手的拎着不肯放,还要满屋子的跑,在他的身上我看到了自己儿时的身影还有那无忧的童年。我们这一带女儿家的针线活也是不在话下的,以前大部分人家都会自己做香囊,可如今会做的人也越来越少了,只好买几个回来了。不过今年我还是照着买的香囊依葫芦画瓢的做了一个试试,虽然样子有些难看,但我还是很幸奋,很期待明年我会将它做得正好,也更多得希望有越来越多的人和我一样会用心去学习做它,将我们的民族文化更好地延续下去。

  端午节一定要吃粽子,包粽子的手艺还是以前看妈妈包时学会的,江浙一带多得是包粽子高手,五芳斋就是嘉兴鼎鼎有名的粽子品牌了,每年都有很多的游客慕名而来,更不用说是端午节的时候了,但我还是喜欢在节日的时候自己包上一些,更有味,而且家里人大多都会包,只是没有专业人士包得快包得更有卖相。提前将粽叶买来浸在水中待用,将糯米和梗米按一定的比例先洗好沥干待用,将买来的五花肉切成大小适中的块状,加入盐,味精,烧酒,酱油,糖调好味待用,还要准备好棉线,将其剪成正好扎粽子的长短,一条一条放好,“好”我一声令下“开始包粽子了。”我和老公一起忙得亦乐乎,二张粽叶弯成三角形,一勺米,夹一块肉,再来一勺米,粽叶一弯便是一个粽子了,再把棉线捆上去定型,OK,大功告成。每每这个时候,儿子总是叫着“我也来帮忙!”把粽叶弄得乱七八糟,米也撒得桌上,地上都是,结果还是包不出一个粽子来,“不要瞎搅和了。”我发号司令“很快就包好了,自己去玩。”“就要瞎搅和,我要瞎搅和。”儿子一边叫着一边朝我做怪样,一家人忙得开心,乐在其中。

  端午节最重要的就是五黄了,黄瓜,黄鱼,黄鳝,咸鸭蛋黄,雄黄酒。在端午节的中午,最适宜吃五黄餐,就是把五种黄色食物混在一起吃。因为中医理论认为,端午节是在农历的五月初五,是一年中阳气最盛的时候,而中午,又是一天中阳气最盛的时候,可利用端午节节气的力量,抑制霉运、提升自己的精力。除了吃五黄还有蒜头炒苋菜也是不可少的,长辈们还会将雄黄粉用水调和后,将其涂在小孩子的耳朵口,屁眼处,并在额头写上一个“王”字,来防蛇虫鼠蚁。到了端午当天的正午时分,我也不忘按老习惯将肥皂,锅盆等在阳光下晒一晒,妈妈说过的“用晒过的肥皂洗澡不长痱子,用晒过的锅盆,饭篮装饭菜不会坏......”还要装一盆水也在正午时分的阳光下晒一晒,提前几天就想尽办法去捉几个蛤蟆来先养着(到了端午当天可就没有那么好的运气捉到它了,它们都躲得好好的,不让人发现。)用晒过的水和蛤蟆皮一起煮,沸几分钟后,等水凉了,给儿子洗澡,不长痱子,又清凉,还能祛痘症。这蛤蟆肉自然也不能浪费,煮了吃不但是味美还可以清凉一夏的哦。

  端午节素有赛龙舟的习俗,现在我们嘉兴还不到端午在环城河一带就可以看到为龙舟赛作准备的选手在积极地演练着。到了端午的当天更是热闹非凡,在南湖,北黎桥,西黎桥等环城河经过的地方,都是人山人海,大家都会早早去找个好位置等着看比赛,龙舟赛那势气,那架式,那鼓声,真是令人欢声鼓舞,人心振奋啊!小孩子们闲着没事更喜欢成群结队地去望吴门或是小西门那的空地去放放风筝,蜈蚣形的,老鹰形的,蝴蝶形的风筝在空中争相斗艳,风云争霸。这一天真是忙不过来,乐不过来,最好能有个三头六臂,也来一个分身术什么的。

  端午节就是我心中的那个无忧的童年,有父母的关爱,更有永远不变的传统和记忆,在过端午节有同时也不忘学习屈原的爱国,曹娥的孝顺,作为吴越之后的嘉兴人更多的是要学习伍相的忠诚,越王卧薪藏胆的奋斗精神,我们一代一代的传承着这个节日,将中华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永远地保留下来。

  篇二:2016端午节主题征文:我心中的端午节

  对于节日的印象在我已是很模糊了,常年在外的奔波,为的是能让日子往好处奔,人也活得能走到街上去,常常把时间就给淡忘了,只是某月某日某一节日的到来亦或是已经过去,我才恍然明白,这已是该过端午节了。

  在我的印象中过节大多是孩子们喜欢的事,因为我小时候就喜欢过节。

  记得那已是几十年前的事了,那一年的端午节我们院子上屋的来友哥要结婚了,那几天整个小院像是沸腾了,全院所有的人都在忙碌着,就连街上的四邻也前来帮忙,最热闹的还算是我们这些不干活白吃白喝还闹事的孩子们,在我的印象中那几天真的比过年还要热闹。

  大人们一大早就开始忙碌起来,有包粽子的,有做绿豆糕的,还有炸油糕的,大人们一见到我们孩子就往我们的身上挂一个香包,有几次我们几个孩子为了那个香包香,那个香包好看而闹得不可开交,大人们不管我们的吵闹,看着我们只是在一旁笑,但他们的手脚是不会停下来的。

  前来道喜的人们挤满了我们的小院,不管是大人和孩子来的都是客,最让我们这些孩子们高兴的事,那天来了很多和我们同龄的孩子,刚开始大家还比较拘束,一旦玩熟了,那些孩子比我们更加的能疯,我们很快和他们成了好朋友,有几个孩子在分手告别时哭的哇哇的,大人们只好留一两个孩子在小院过夜,几家的孩子都在抢和自己最好的朋友到他家去住,这时的大人们笑得更加的开心了。

  我那是时搞不清人为什么要结婚,端午节刚过不久,我们几个孩子就问大人,来友哥什么时候还结婚呢?大人们说:人一辈子只能结一次婚,你来友哥不再结婚了,那还有谁要结婚呢?大人说:你们问谁结婚干什么,结婚就有好吃的,好喝的,还有好多好多的小朋友和我们玩,大人们笑着逗我们说:等你们长大了就可以结婚了,我们就问大人:我们什么时候长大,我们什么时候能结婚。

  在我的印象中,那时的人们前来道喜,大多有前来帮忙的意思,礼品的多少都不会受到人们的耻笑或非议,特别是人们一见面时的道喜场面显得更加的融合,亲切,吉祥。就如同大家是一家人似的,我每每想来心里总有一种难于言说的留恋,那情景在我已是很久远,很久远的事了,就如同已故的亲人们,我只能想念他们,而永远也见不到他们一样。

  我记得那天的晚上,来友哥的爸爸还给我们这些孩子们讲起屈原的故事,也许我是从那时起喜欢上了屈原,后来又喜欢上了屈原的(橘颂),特别是经过郭沫若改编的新橘颂,更使我永远记住他。

  辉煌的橘树呀

  枝叶纷披

  生长在这南方

  独立不移

  绿的叶

  白的花

  尖锐的刺

  多么可爱

  圆满的果子

  由青而黄

  色彩多门么美丽……

  我一遍遍默记着,在心里一遍遍朗诵着,一直伴我走到了今天,这也许就是我心中的端午节了,一个久以记在心里,又很少拿出来在看一眼、想一回陈年旧事了,但在我把它当成一种正经的事来看的,在美好的过去也会被忘记的。


最热文章榜Hot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