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明天,就是一年一度的新年了,家家户户可都是忙着准备过大年的哦!
我和爸爸在大街乱逛,用我的话就是转悠转悠,我看看这里,瞧瞧那边,就好像一定要发掘出点什么发现一样。
走着走着,渐渐走到了清宁超市旁的教育中路。那里卖年货的小摊摆满了路边,就像是一条长蛇在游览大街,那情景,真是有创意!再看看那车吧,轿车,汽车,吉普车,自行车,公交车,这里的车和人可真是多。还真是应验了车水马龙、水泄不通、熙熙攘攘、人来人往、车来车往……能形容这情形的词语多了去了,我就不讲那么多了。
之后,我们又“转悠”进了通用超市,那里更加挤,可能是我个子矮的问题吧,我很容易就“挤”进去了,而爸爸则没那么幸运……
通用超市里的东西外面都有卖,只不过它的价格比外面的高很多,不过外面的便宜可能是没有安全保障的,这超市里可都有生产日期什么的,外面可没有。超市的人可没比外边的人少,许多人都拿着大盒小盒的东西,看样子应该是年货吧,这明天都过年了,最热闹的可就数这天咯!
唔,“转悠”了一天也累了,回家休息去!
篇二:
除夕是指每年农历腊月的最后一天的晚上,它与春节(正月初一)首尾相连。“除夕”中的“除”字是“去;易;交替”的意思,除夕的意思是“月穷岁尽”,人们都要除旧部新,有旧岁至此而除,来年另换新岁的意思,是农历全年最后的一个晚上。故此期间的活动都围绕着除旧部新,消灾祈福为中心。
周、秦时期每年将尽的时候,皇宫里要举行“大傩”的仪式,击鼓驱逐疫疠之鬼,称为“逐除”,后又称除夕的前一天为小除,即小年夜;除夕为大除,即大年夜。
贴门神:我国各地过年都有贴门神的风俗。最初的门神是刻桃木为人形,挂在人的旁边,后来是画成门神人像张贴于门。传说中的神荼、郁垒兄弟二人专门管鬼,有他们守住门户,大小恶鬼不敢入门为害。唐代以后,又有画猛将秦琼、尉迟敬德二人像为门神的,还有画关羽、张飞像为门神的。门神像左右户各一张,后代常把一对门神画成一文一武。门神分三类:第一类是“大门门神”,多贴在车门或整间大门上,高约四五尺,宽约二三尺。第二类是“街门门神”,多贴小街门上,高约二尺,宽约一尺。这两种门神都是一黑脸一白脸两位尊神。白左黑右,白善易,黑狞恶,各手执槊钺。第三类是“屋门门神”,较街门门神稍小有限,也是黑白二神,但也有黑白二神是坐像的。屋门最多是贴“麒麟送子”像,两个傅粉涂脂梳太子冠的娃娃,各乘麒麟。这种门神,本应贴在新结婚的屋门上,以取吉利,后来也就作普通街门的新年点缀品了。
贴春联:春联亦名“门对”、“春帖”,是对联的一种,因在春节时张贴,故名。春联的一个源头是桃符。最初人们以桃木刻人形挂在门旁以避邪,后来画门神像于桃木上,再简化为在桃木板上题写门神名字。春联的另一是春贴。古人在立春日多贴“宜春”二字,后渐发展为春联。春联真正普及始于明代,与朱元璋的提倡有关。据清人陈尚古的《簪云楼杂说》中记载,有一年朱元璋准备过年时,下令每家门上都要贴一幅春联,以示庆贺。原来春联题写在桃木板上,后来改写在纸上。桃木的颜色是红的,红色有吉祥,避邪的意思,因此春联大都用红纸书写。但庙宇用黄纸,守制(服孝未满)用白、绿、黄三色,第一年用白纸,第二年绿纸,第三年黄纸,第四年丧服满才恢复用红纸。因满族尚白,清宫廷春联用白纸,蓝边包于外,红条镶于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