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语文课文说课稿【汇编7篇】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一年级语文课文说课稿

时间:2024-06-24 11:39:47 课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一年级语文课文说课稿【汇编7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说课稿,说课稿可以帮助我们提高教学效果。那么优秀的说课稿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一年级语文课文说课稿,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一年级语文课文说课稿【汇编7篇】

一年级语文课文说课稿1

  一、说教材

  《鸭子和白兔请客》是语文出版社出版的小学语文第二册第四单元的一篇童话故事,课文讲了鸭子和白兔互相请客的事。首先写白兔请鸭子到家做客,用鲜嫩的草芽和菜叶来招待鸭子,但鸭子很不高兴,认为白兔太小气;再写鸭子请白兔到家吃饭,用田螺、泥鳅招待兔子,但兔子不爱吃这些东西;最后鸭子明白自己错怪了白兔,因为自己喜欢的东西别人不一定喜欢。课文采用拟人的手法,写得生动而富有童趣,渗透了友爱`善于理解他人的教育思想。教学重点除了识字和练习分角色朗读之外,就是让同学从读中感受到要善于理解他人,明白“自己喜欢的东西别人不一定就喜欢”这个道理。全文共五个自然段,语言浅显易懂,因此结合本单元的训练重点:随文识字,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及口头语言表达能力,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的:

  1. 认识10个会认的生字及会写7个生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教育学生善于理解他人,明白自己喜欢的'东西别人不一定就喜欢这句话的含义;

  4、学生的认知和思维能力;

  这篇课文分为二课时进行,第一课时: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自学生字词,并指导书写五个生字。这里我就单说第二课时:完成教学目标的2、3、4条及指导书写2个生字。

  二、说教法

  根据教学目的,从教材实际,学生学情出发,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原则,在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过程中,主要突出两中教学方法:

  1、讨论教学法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做引导者,能根据情境,让学生自由讨论,在不断讨论中,产生思维碰撞,闪现思维火花,交流各自看法。形成统一认识,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学习能力。所以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相机展开讨论:1、看图说说鸭子和白兔互相请对方吃了什么?他们喜欢吗?2、联系实际说说“自己喜欢吃的东西别人不一定也喜欢”的意思。3、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说说“过些日子鸭子请白兔吃饭会吃些什么?”等几个问题。

  2、情感朗读教学法:

  《大纲》指出:“各年级都要重视朗读,充分发挥朗读对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陶冶情感的作用。”本课采用的是拟人的修辞手法,语句浅显易懂。所以,我没作较多的讲解,而是采用多种朗读的方式来帮助学生理解内容,掌握规范的书面语言,从而养成良好的语言习惯。如:同桌合作朗读,互相指导,取长补短;分角色朗读及重点段的朗读等个性朗读训练。这样,学生如果感情把握好,自然而然也就感受到要善于理解他人,明白了道理。

  三、说学法

  根据以上的教学方法,学生可采用“议一议、说一说,读一读”的方法完成本课学习任务。“议一议” 让学生结合插图展开讨论,“说一说” 说说图上都画了些什么?他们在干什么?“读一读 ”找出课文中对应的自然段,进行不同方式的朗读。这样,学生始终在教师的引导下动脑动口,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取知识,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真正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原则。

  四、说教学程序

  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教学程序安排得科学合理,是教学成功的关键,根据本课教材的特点及训练重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我采用以下几点教学思路:

  (—)复习生字,激趣导入:

  1、出示生字卡片,让学生说说哪些字认识了,哪些字不认识。不认识的再加以巩固,然后给予组词。

  2、说说这节课你想做些什么?或想知道些什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说说故事的主要内容。

  (三)结合插图,、展开讨论:

  1、 鸭子到白兔家做客,白兔请鸭子吃了些什么?鸭子喜欢吗?看插图1讨论并说一说。

  2、 白兔到鸭子家做客,鸭子请白兔吃了些什么?白兔喜欢吗?结合图2讨论并说一说。

  (四)仔细体会课文内容,朗读感悟

  找出跟插图对应的自然段,重点指导学生采用多种方式朗读,有个别朗读,小组朗读,分角色朗读,全篇读,重点段读,重点句读,通过这种方式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在课文结束后,我还给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个朗读的任务:

  1、你找出一句最难读的句子,说说为什么最难读?

  2、找出一句课文中你读得最好的句子,说说好在哪里?

  3、找出一句课文中你不理解的句子,说说你不明白在哪里?

  这样学生对课文理解就更深入了。

  (五)归纳全文,进行课外延伸。

  说一说鸭子和白兔互相请客后明白了什么?并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自己喜欢的东西别人不一定也喜欢”这句话的意思,从而使学生学会善于理解他人的道理。

  (六)指导书写

  让学生说说书写“这”和“家”两个字时应注意哪些地方。你要怎样写才更漂亮。并让学生在田字格中书写两个。

  五 说板书

  鸭子(简笔画代替):草芽、菜叶

  不喜欢

  白兔(简笔画代替):田螺、泥鳅

  (自己喜欢吃的东西别人不一定也喜欢)

一年级语文课文说课稿2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一年级上册)》课文第10课"比尾巴"。下面我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分析,教学程序和教学思想几方面对本课设计做介绍。

  一、教材分析

  (一)文本解读

  《比尾巴》是一篇对话形式的儿歌。通过对话说出了猴子、兔子、松鼠、公鸡、鸭子、孔雀六种动物尾巴的特点。全文四节,每三句为一节,三问三答相互对应,使人读起来琅琅上口。儿歌旁边的插图,体现了儿歌的意境,图文结合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儿歌,感受到动物尾巴的特点。通过"我会写"这一训练的指导,可以使学生掌握本课生字的书写方法和技能。

  (二)目标设定

  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学目标的设定,按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的综合。"因此,我确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为:(电脑显示)

  1、教养目标:

  (1)、学会3个生字,认识一种笔画:∠(撇折);两个偏旁:二(二字头)、八(八字头)

  (2)、会认12个生字。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教育目标:

  让学生知道课文写了哪几种动物,并了解它们尾巴的特点,让学生感受到动物的可爱,培养学生爱护动物的良好习惯。

  3、发展目标:

  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创新精神、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重点、难点根据课文的特点和低年级的认知规律,我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学习生字,体会动物尾巴的特点。教学难点是:理解"松鼠的尾巴为什么好像一把伞?"

  (四)课时安排根据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本课我安排二课时进行教学:

  第一课时:图文结合,自主识字,朗读理解,体验感悟。

  第二课时:背诵课文,实践运用,继续识字、指导写字。

  (五)资源准备多媒体电脑课件、六种动物的卡片(切开尾巴)、红花若干朵

  二、教法、学法分析

  1、情境激趣法

  心理学中的"优势法则"认为,主体的需要、兴趣,情景中的某些要素,具有反应的优势,能促使各种反应与它联结,从而达到高效。在这一理论指导下,根据学习过程中的有效刺激,通过做游戏,借助多媒体课件等,调动学生的积极情感,让学生在个体的自我满足中高效达成学习目标。

  2、自主合作学习法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意识和习惯。"我让学生自主读书、发现、质疑,又通过小组合作,交流、讨论,在个性化读书中出现智慧火花的碰撞。

  3、读中感悟法

  本文是一首儿歌,内容通俗浅显,结合儿歌的特点,运用多种形式朗读,让学生感悟,体验情感。

  三、教学程序

  下面我说的是第一课时的教学程序:

  (一)游戏铺垫,巧设伏笔

  1、游戏:把手按在白纸上,用笔沿着手形的轮廓,想象:这手印儿像……

  2、引导比较:同样是手印,发现有的同学手掌大,有的同学手掌小,有的同学手指长,有的同学手指短。

  总结:不同的同学手印也各不相同。同学们要学会观察、比较,发现生活中事物的不同,感受它们的奇特和美妙。

  〔这一设计,一方面为学习动物们比尾巴巧设伏笔,又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奠定了整堂课学习的感情基调。〕

  (二)导入新课,创设情境

  1、过渡揭题:刚才我们比手印。那么今天动物家族们要举行一个活动:比尾巴(板书:比尾巴)。昨天它们邀请我带你们去参加,你们乐意去吗?现在,我们一齐出发(让学生打开课本,齐读课题)。

  2、创设情境:(屏幕出示动物画面)你们瞧,它们来热情欢迎我们了,谁来告诉老师,我们该怎样有礼貌称呼它们呢?看,他们多精神,相信它们今天要举行的比尾巴活动的场面一定会很精彩的,我们可得积极投入啊!

  [多媒体课件的生动画面,教师亲切儿童化的语言,创设良好的情境,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文未学,情已生"的境界,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①用序号标出小节;②用自己喜欢的符号圈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汉语拼音或请教同学、老师等办法读准字音。

  2、小组合作学习,自找伙伴互读课文,互听互帮,把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

  [初读课文时,我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放手让学生自己读通课文,学生自读时舍得给时间。我们提倡"加强初读、延迟开讲",因为感受语言,理解内容,体验情感都必须以学生的充分阅读为前提。]

  (四)由浅入深,认读生字

  1、屏幕出示带汉语拼音的生字,学生认读,教师及时正音。

  2、由学生毛遂自荐上台当小老师领读生字,想教哪个就哪个,教师坐在学生的座位上与同学一起读。

  3、再次出现去掉拼音的生字,让学生自读、抢读、赛读。

  [这一环节由浅入深,符合一年级学生的认识规律,多形式地读,强化学生对生字的认读;师生的角色换位,体现课堂师生平等,实现了新课标倡导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合作者"的教学理念。]

  (五)感情朗读,体会感悟

  1、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边读边感悟,然后在小组中交流读书收获。[这体现"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尊重学生独特的体验、感受和理解。"又倡导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2、学生朗读自己喜欢的部分,并说说读懂了什么?

  (教师根据学生读、说的内容,相应分别出示课件:猴子、兔子、松鼠和公鸡、鸭子、孔雀的画面,帮助学生理解动物尾巴的不同特点,感受动物的可爱。并相应板书:长、短、好像一把伞、弯、扁、看)

  [课堂是学生的,就得让他们把所思、所知说出,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使之达到"不待老师讲,自己已感悟"的境界。]

  3、出示画面比较,让学生明白松鼠的尾巴不是真的.伞,而是样子好像伞,理解"好像",并试着用"好像"说话。再出示画面让学生感受"孔雀的尾巴为什么看?"把"看"换成另一种说法,该怎么说呢?(学生怎么想,就怎么说,教师点拨引导。)

  [这一设计体现了知识迁移,实现了新课程提出的:"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的要求,学生学得扎实,创造潜能得到开发,又突破了教学难点。]

  4、指导朗读

  <1>指导学生读第1、3节要用疑问的语气,读第2、4节要用肯定的语气。

  [指导朗读时,抓住重点字词通过表演加深理解,学生对语言文字就有活生生的感受,又培养了语感。]

  5、师生赛读

  鼓励能给予信心,信心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心理基础。于是,我设置了这样的谈话过渡:大家读得真好,真聪明。那么,动物们比尾巴,我们来比朗读,老师也想参加,看谁读得好?老师先来读。

  〈1〉师表演读。

  〈2〉谁能跟老师比一比呢?又能评评自己读得怎样?(指名读、评)

  〈3〉他们真勇敢,老师送给他们红花。

  [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师生共同发展,既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又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使他们学会评价,学会一分为二地看待他人。]

  (六)学文悟法,仿文说话

  让男女同学接读课文,边读边想一二节之间、三四节之间分别有什么关系?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诗歌特点:先问后答的对话形式。并引导学生用这种形式练习说话。

  [学而能懂,懂而会用,活学活用,这是教学的最终目的。]

  (七)鼓励质疑,拓展思维大家再自读课文,想想还有什么想问的呢?

  [学源于思,思源于疑,学贵于疑,有疑而思,这才是真正的求知。]

  (八)游戏巩固,总结教育

  师在黑板上贴上没尾巴的动物,设置谈话:"同学们,刚才动物们玩得多快乐啊!竟把尾巴给丢了,幸好被老师捡到,谁来帮它们贴上呢?"

  [对小学生来说,给小动物贴尾巴是一件最乐意的事情,这样,激发了他们的童趣,同时也巩固了所学知识。]

  同学们看,这些动物找回了尾巴,它们好像在感谢我们,你们想对它们说些什么呢?(引导学生说话,并趁机教育学生保护动物,从小养成爱护动物的良好习惯。)

  [这样,环保教育不知不觉渗透到了学生的幼小心灵,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九)课外延伸,贴近生活这节课,大家与动物们玩得多开心,从中也感受到它们尾巴的特点。课后,大家当一当生活的有心人,留心观察其他动物的尾巴又是怎样的?好像什么呢?介绍给爸爸、妈妈听。

  [这一环节体现了语文的学习是"得法于课内,延伸于课外"。既拓宽了学习空间,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均以得到发展,又为下节课完成"实践运用"打下基础。]

一年级语文课文说课稿3

  《王冕学画》是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语文第二册第17课,本文讲的是元朝著名画家王冕小时侯学画荷花的故事,表现了王冕刻苦学习的顽强意志和好学精神。编排此课,是为了激发学生刻苦学习、养成勤学苦练的良好习惯。

  在领会大纲精神、对教材进行深入研究、对学生情况综合把握的基础上,我确定这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1、学会课文中的10个生字和由这些生字组成的新词。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王冕的画画得好,是他勤学苦练的结果;懂得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下苦功夫才能成功的道理。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二自然段。

  考虑到学生的认知特点和编排此课的意图,我确定本节课的重点是:

  理解讲王冕刻苦学习和观察荷花的词句,认识无论做什么事都要下苦功夫才能成功的'道理。

  综合考虑学生的认知、情感体验状况,根据本节课型,我设计了如下教学环节:

  (一)板书课题:王冕学画,质疑:从题目中知道了什么?激发学生兴趣,从而使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重点是二、三自然段。

  (二)引导学生学习第二自然段,按引导学习第五句——自学三、四句——读一、二句——朗读全段——看录象想象——看板书指导背诵的步骤教学。值得强调的是本节课的板书着重于第二自然段,既:

  夏天的傍晚——一阵大雨过后,满湖通红——荷花更鲜艳—粉红花瓣

  碧绿荷叶

  出了神 想(画下来)

  这种板书既是对文章内容的提炼,简练而又科学,又是学生背诵的纲目。

  (三)引导学生抓重点词句理解第三自然段,指导讨论,懂得无论做什么事,都要下苦工夫才能成功的道理,然后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四)再读全文,复述课内容,并谈谈自己从王冕身上得到的启示。这种教学设计既加强了读的训练,又使学生的说话得到了训练,更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刻苦学习的愿望。

  (五)指导学生自学生字,进行写字训练。这种训练不仅培养了学生的独立识字能力,又加强了写字训练,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识字、写字习惯。

  (六)练习设计:用投影打出:

  1、选合适的词填空,再读句子。

  ①荷花开得( )鲜艳。(很、更)

  ②王冕只念了三年书,( )去给人家放牛。(就、才)

  ③他用( )( )节省下来的钱买画笔。(平时、有时)

  2、读一读,再把句子抄下来。

  ①他一边放牛,一边读书。

  ②大雨过后,荷花更美丽了。

一年级语文课文说课稿4

  一、说教材

  《一去二三里》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一册中的第一篇古诗诵读。这首诗是北宋哲学家邵雍所作,短短的20个字中,就有10个数字,这10个数字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巧妙地将小路、烟村、亭台、鲜花等景物编织在一起,勾勒出一幅宁静、清远、恬淡、秀美的山村风景画。

  全诗描绘的意境是:在不远的地方,有一个炊烟袅袅的小山村,村子里有几户人家,山顶上有几座小亭子,路旁盛开着美丽的鲜花。

  诗中的“二、三”虚指方圆之地,“四、五”泛指村落之小,“六、七”体现亭台之隐约可见,“八、九、十”形容山花烂漫,多而绚丽。

  整首诗朴实有趣,琅琅上口,令人回味不已。

  二、说教学目标

  我上的是《一去二三里》的第一课时,定的教学目标是

  1.本课要求会认的十二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结合图画了解古诗的.大致意思,感受山村景色的美丽、恬静。

  教学重难点是认识12个字,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三、说教学设计

  这是孩子们在语文课本里首次以语文课的标准学习古诗,但并不是第一次接触古诗,我想以我们经典阅读课为依托,结合语文识字的要求,把本课定位成“古诗诵读”课。变“逐字逐句地说文解词”,为“以情激情,情中导学的自主学习”。

  1.创设情境,步入诗境。低年级古诗诵读的教学要照顾学生的年龄特点,力求做到入情入境,激发兴趣,把学生引人一个如诗如画般的世界,突破学生思维从形象到抽象过渡时情景与思维脱节的难题。

  2.自读自悟,了解诗意。让学生不断地在自主朗读、合作交流中读准字音,读通诗句,读懂诗意。在多种形式的诵读中加深对古诗的了解,享受审美的乐趣。

  为了达成以上三个目标,我设计如下

  1, 激趣导入

  由“奇妙的诗”引起学生的兴趣。

  2.初读古诗,学习生字。

  先播放古诗视频,让学生全身心感受古诗。接着让学生自读古诗,圈出生字读一读。然后老师指名带读生字,特别提醒平翘舌音。再用游戏“开火车”检查生字认读情况,并让学生组词,说话巩固生字。学完生字,第二次读古诗,认识句号,再读。还做了游戏“找朋友”,目的在于巩固生字及数字与汉字的对应。

  3.借助图画,感悟诗意

  出示插图,老师配乐描绘小山村的美景,并示范朗读古诗。教学生读好古诗的方法,生加动作读古诗。走近山村感受美景,分句读,再齐读。带着对美景的感受再读。

  4.试背古诗

  再读了又读的基础上,让学生试着背诵古诗

  5.拓展阅读

  出示郑板桥用数字写的古诗,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6.作业

  用数字说几句话,写一首诗。

  四、说反思

  在上课的时候,有几个地方,我觉得做的不够好。

  1. 老师的引导不够到位,教学不灵活,不知道随机应变。

  2. 整堂课气氛比较沉闷,学生的积极性不高,思维不发散,呆板。

  3.老师的评价不够及时,多元,针对性。

  4.时间掌握不太好,所以前面有些赶,后面又有时间多。

一年级语文课文说课稿5

  一、说教材

  各位老师,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大班语言活动诗歌《雪地里的小画家》。诗歌朗诵一遍。这首诗歌具有奇妙别致的想象,将小动物在雪中的脚印比喻成形状优美的竹叶、梅花、枫叶和月牙,勾勒出了一幅活泼、生动、优美的画面,既容易引起幼儿的学习兴趣,又适合即将到来的有关冬天的主题活动

  《纲要》中提出

  :“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以及要“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根据这一目标和要求,结合大班上学期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语言发展水平,我为本次活动制定了以下几个目标:

  (1)初步学会诗歌内容,能大胆地在集体面前朗诵诗歌,发展口语表达能力。

  (2)丰富幼儿的知识,引导幼儿大胆想象。

  (3)乐于参与游戏,并感受到游戏的快乐。

  其中重点是让幼儿理解诗歌内容,能大胆地在集体面前朗诵诗歌,难点是引导幼儿进行仿编诗歌。

  为了更好地完成活动目标,我做了以下准备工作:

  (1)了解有关动物冬眠的知识;识别各种动物的脚印。

  (2)制作电脑课件,将诗歌内容展现出动画效果。

  (3)小动物和小动物的脚印的图片各半。

  二、说教法

  针对教材内容和幼儿的年龄特点,为了更好地引起幼儿的注意及兴趣,活动中我主要运用了直观法、提问法、和游戏法。

  通过生动活泼的动画帮助幼儿理解诗歌。

  通过启发性的提问引导幼儿有目的、仔细地观察,并积极思维。

  通过轻松愉快的游戏,让幼儿进一步感知各种动物的脚印,激发创编欲望。

  三、说学法

  活动中我充分利用“电教”这一现代化手段,以幼儿为主体,让幼儿在看看、听听、想想、说说、玩玩的轻松气氛中掌握活动的重、难点。幼儿将运用观察法、讨论谈话法和游戏练习法等学习方法。

  观察法是幼儿通过视、听觉感官积极参与活动,幼儿通过观看电脑课件直接获得生动的印象。

  讨论法是幼儿最喜欢的方法,幼儿可以在讨论、谈话中无拘无束地说出自己的理解与看法。

  四、说教学过程

  根据大班幼儿学习语言和年龄的特点,结合幼儿园教学工作原则和本次活动的目标,我设计以下几环节:

  1、音画结合,引出诗歌。

  活动一开始,我就打开电脑画面,战线出这样一幅美丽的情景:天空中飘着朵朵雪花,优美的《雪绒花》音乐慢慢响起。这时,我对小朋友说:“你们看,天空里下起了什么?”这样视听结合,一下子就能调动起幼儿的兴致。

  2、动画演示,理解诗歌。

  首先我请小朋友观看雪地上出现的的各种脚印,并以神秘的语气问幼儿:“这些都是谁留下的脚印呢?”让幼儿自由猜测,然后再播放小动物走过雪地的动画,以此来验证幼儿的猜测。接着我又让幼儿充分发挥想象,自由地说一说:“这些小动物的脚印象什么?”幼儿在与同伴的讨论中能够畅所欲言,无拘无束地说出自己的想法,同时也能够吸收到别人的知识,从而充分体现了幼儿的主体地位。在小朋友讨论完以后,我又让他们大胆地把自己的见解在集体中发表,并且加以肯定和鼓励,培养了幼儿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同时,为了将小朋友引入诗歌的主题中来,我直接说:“小朋友看,西欧啊动物在雪中留下的脚印就象一幅美丽的画一样,它们都是雪地里的小画家。我们平时画画都要用颜料和笔,可是小动物们画画是不用颜料不用笔的。你们说,它们的画是怎样画出来的呢?”这样通过简单的几句话,就让幼儿理解了诗歌中的“不用颜料不用笔,几步就成一幅画。”这一句。在帮助幼儿理解诗歌最后一句的时候,我还是利用电脑画面中“小猫奇怪地问:‘小青蛙怎么没来?’”这样一个动画来完成的。小朋友已经有了一些有关动物冬眠的知识,所以能很快地回答出来。

  3、多种方法,学习诗歌。

  在这一环节中,我分这样几步进行:(1)整体欣赏。我让幼儿一边看动画一边完整地欣赏诗歌。(2)分句教学。就是老师念一句,小朋友跟着念一句。老师念的时候要有感情,注意语气语调的变化。这样利用自己的情感来潜移默化地影响幼儿。比如诗歌中的前两句,我会这样念:“下雪了,下雪了,雪地里来了一群小画家 ”再如后两句“不用颜料不用笔,几步就成一幅画”。 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强,他们很快就能将老师的语气、神态模仿的惟妙惟肖。(3)表演诗歌。在小朋友基本掌握诗歌的时候,我启发幼儿为诗歌加上合适的动作,可以分组表演,也可以分男女表演。这样既帮助他们记忆,又增加了学习的兴趣。至此,活动的重点就解决了。

  4、发挥想象,创编诗歌。

  这里有两个过程:(1)幼儿讨论,演示动画。“还有那些小动物会象小鸡它们一样可以在雪地里画画呢?它们会画些什么呢?”让幼儿分组展开讨论,然后请小朋友将讨论的结果在集体面前讲述出来。没说出一个动物以后,我就利用课件演示出这个小动物在雪地里行走的'画面。第二个过程就是观看画面,创编诗歌。这里我是这样引导的:“小朋友相处的动物可真多,你们看,它们在雪地里画的画也很美,我们能不能把它们也编进诗歌里呢?谁愿意来试一试?”有了上一个步骤做铺垫,热切幼儿对诗歌的语言形式已经掌握,所以基本上都能很快地开动脑筋,发挥想象,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编出新的诗歌来。他们可能会说“小熊画面包,大象画小船......”这里可以让个别幼儿示范仿编以后,再让小朋友们互相编,让每个幼儿都表现的自我的机会。这样,活动的难点也就解决了。

  5、游戏《帮小画家找画》

  这个环节主要是让幼儿通过游戏,进一步感知动物的脚印,同时增加活动的趣味性。我染个一半幼儿手拿画有各种小动物脚印的图片,另一半幼儿手拿画有相应的小动物的图片,然后让小朋友一一对应帮手里的“小画家”找画,看谁先找到。

  最后,我对小朋友说:“小动物们一直站在雪地里太冷了,他们要回家了。我们和这些‘雪地里的小画家’说再见吧!”同时,画面上也出现小动物边挥手边踏步走的情景,以此来结束活动。

  我们都知道,语言活动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本次活动中,我把大部分时间都留给了孩子,为他们创设了一个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让他们在“回答提问、自由讨论、朗诵诗歌、表演诗歌”的过程中学习、理解和创编,从而达到本次活动的目标。

一年级语文课文说课稿6

  【说课内容】

  我说课的内容是语文课文《美丽的小路》。我从三个方面来说说我对这篇课文的理解和教学思路:第一是教材分析,第二是教学目标,

  第三是教学环节。

  【教材分析】

  首先,我来给大家来介绍一下这篇课文。《美丽的小路》是一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课文,它是一个有关环境卫生的童话故事,课文通过鸭先生小屋前小路的变化及居住在附近的动物不同的感受,告诉小朋友要保护环境,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这样才有美好的生活。本文情境优美,语言生动、有趣,每个小动物的语言、动作都富有性格特征和戏剧化的效果,非常适合分角色进行朗读训练。

  【教学目标】

  这堂课我想让学生认识“先、鹿”等14个生字,会写“先、干”等6个字。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也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其中如何抓住描写“美丽小路”的失与回的语句,体会每个角色的语气,也是我在教学中感到颇为为难的地方。通过反复推敲,深思熟虑,我设计了以下环节。

  【教学环节】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在教学本课时,我首先采用情境导入,激发兴趣。展示鸭先生小屋前那条美丽的小路(课文图)后,问学生:你看到了什么,你觉得它美

  吗?给学生以美的享受,让学生先试着说说这儿美丽的景色。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然后让学生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说说课文介绍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结合语境,识记生字:

  接下来,是识字教学环节,这是本课的重点。因为文中的生字较多,我主要利用课文的学习,分散到两课时或三课时中识字。识字方法可以多

  样化,让学生选择自己有效的方法识字。我打算选用以下的方法:

  1、可以让学生在文中圈出生字多读几次,读准字音。

  2、还可以让学生做小老师教大家认字。学生由于课外阅读,识字量不太均衡。针对学生个体差异实行因材施教:识字量大的孩子充当小老师,不再觉得识字枯燥无趣,识字量小的孩子有足够的时间认读,也不至于丧失信心。这样充分发挥了孩子的自主性,让他们自愿学习。

  3、根据反馈,指导学生读准字音,注意容易读错的生字。如:“净、生”等。

  4、进行识字方法指导。可利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识字,例如:争取的争加两点水变成了干净的净。汽车的车加上两只的两变成了车辆

  的辆。形近字比较法识字,如:堆积的'堆和推开的推,千篇一律的千和干净的干。反义词比较法识字,如:后和先,快和慢。同音字比较法

  识字,如:九个的九和永久的久,母鸡的鸡和积极的积。

  5、通过识字游戏巩固汉字。游戏能让孩子在轻松、快乐的环境中巩固生字,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6、最后,再把生字放回文中来读。让孩子在语境中识字,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

  三、朗读课文,促进感悟

  接着进入朗读课文,促进感悟的环节。这是学生本课学习中的难点。在童话、故事等内容中,不仅蕴涵着思维发展的无限空间,而且

  还为学生感受和体验丰富多样的情感提供了机会。我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用各种各样的方式进行朗读。

  1、比较读:

  老师范读“我会读”里的句子,学生注意听,比较带有问号、句号、感叹号的句子所表达的不同语气。然后学生练读,体会这三种

  句子的语气。

  2、分角色朗读:

  例如:文中有许多让小朋友感兴趣的角色,可以通过角色扮演来训练朗读,体会每个动物的不同特点以及说话的语气。兔姑娘和鸭

  先生看到美丽的小路时发出感叹:“啊,多美的小路啊!”可以让学生想象自己看到一件美丽的物品时是怎样的心情,会发出怎样的感叹。

  从而来体会文中的感情。

  3、表演读:

  在理解了课文之后,我让学生将课文的5~8自然段来演一演。由学生自由组合成剧组,先分小组演,再在全班抽小组进行比赛,

  评出表演最成功的同学颁发“最佳表演奖”。课本内容的表演拓展了学生学习语文的渠道,调动了学生自主探究参与语文实践活动的积极性

  ,学生的个性在活动中得到施展。我觉得这也是对语文内容最好的诠释,更是学生个人情感最好的渲泄。

  四、指导写字

  在指导写字的这个环节中,我觉得重点指导的是左右结构和半包围结构的字,例如:明字和净字要注意写得左窄右宽。“起”字和“赶

  ”字的走字旁,笔画要伸长略平些,注意要写得外大里小,捺是平捺,要拖住干字和己字。

  五、欣赏、拓展

  在欣赏、拓展环节中,我安排一个说话训练,让孩子们想象说话。出示多媒体课件,启发想象。几个小朋友在美丽的小路上,一个老爷

  爷正和他们高兴的说着什么?可模仿课文中的句子说话,更鼓励说出与课文不同的句子,鼓励说出跟别人说的不同的句子。这样拓展了学生

  的思维空间,更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六、课外作业

  (点课件)最后,我结合课文,给学生布置了一项课外作业:

  如何为学校“美容”?

  这样既拓展了语文课程资源,把净化校园、环保知识收集宣传引入语文学习的园地,也拓宽了学生的学习空间,给孩子们提供了学习、展示的舞台。

一年级语文课文说课稿7

  《秋姑娘的信》是苏教版语文第一册第七课的课文,是一篇图文并茂,文质兼美,充满童趣和蕴含自然常识的课文。全文共分7个自然段,写了秋姑娘给大雁、青蛙、松鼠、山村孩子写信,展现出了一幅枫叶飘落、大雁南飞、青蛙冬眠、松鼠储食、小树穿“冬衣”的秋景图。以秋姑娘的信为线索,让人感受到秋姑娘对大雁、青蛙、松鼠、小树的关怀和体贴。由此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友谊的情感。下面我就具体说说第一课时的教学设计。

  根据新课程标准提倡的新理念及本年级教材、学生的特点,我们将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为:

  1、复习巩固汉语拼音,认读课文中的生字词。学写两个左右结构的生字“好”“村”,认识笔画“撇点”。

  2、激发学生朗读课文的兴趣,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初步了解秋姑娘的信写给了哪些人,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4、重视培养学生的语言积累。

  在导入新课时,先出示一封以枫叶图为背景的秋姑娘写给老师的信,让学生认读“信”,然后出现秋姑娘的画面,让学生跟秋姑娘打招呼。这样的导入,着力营造了时空氛围,让学生感受秋的美丽,秋的情趣,同时活化了人物形象,引领学生走进文本,扎进童话的世界,激发了学生体验的欲望。

  新课程标准要求: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而作为起始阶段的教学,培养语感尤为重要。朗读则是培养和提高学生语感的重要途径。根据这一要求,我们在这堂课中创设了多种读的途径,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首先是提出要求让学生自读课文;认读生词后,让学生再次自读;检查学生朗读时,通过范读、齐读、自由读、指名读、男女生读、合作读等多种形式贯穿始终。目的是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从而达到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的教学目标。

  新大纲指出,小学语文教学要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使他们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的能力。教学实践也告诉我们,语文素质的.提高,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要重视语言的积累。为了实现这一教学目标,我们在本课教学中设计了让学生在拓展说话中强化积累。如:开始时对秋姑娘打招呼;检查四封信的朗读情况时,让学生练习“我想读秋姑娘写给谁的信”的句式;最后出示的填空:“秋姑娘给 、 、 和 写了信。”也是对学生的一种说话训练。这样的设计,目的是希望他们在思维、表达的过程中,将课文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促使他们更积极地投入到语文学习的活动中去,增强他们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识字教学是低年级教学的重点,所以在最后我留了大约10分钟左右的时间来教学“好”和“村”这两个生字。在识字教学中,引导学生大胆尝试探究,鼓励他们用自己的方法记住生字。学生联系已有的知识想出识字的方法,给他们自由发展的空间,有助于形成他们主动识字的习惯。

【一年级语文课文说课稿】相关文章:

语文课文说课稿11-30

一年级语文课文说课稿01-24

语文课文观潮说课稿范文03-31

小学语文课文说课稿05-20

《秋天的雨》语文课文说课稿05-25

[荐]小学语文课文说课稿15篇05-20

课文耐久跑说课稿05-10

一年级语文《比尾巴》课文11-16

一年级语文《夜色》课文04-03

《田忌赛马》课文说课稿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