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语文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理想》教案(通用14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语文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理想》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语文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理想》教案 1
学习目标
1、学习课文,把握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感悟和理解《理想》的哲理。
重点
1、学习行道树这无私奉献者的精神。
2、了解托物言志的写法。
知识讲解:
一、基础知识
1、正确朗读下列词语:
蜕(tuì)变倔(jué)强洗濯(zhuó)玷(diàn)污扒(pá)窃诅(zǔ)咒寂寥(liǎo)夸耀(yào)脊(jǐ)梁贪婪(lán)怨(yuàn)恨鬓(bìn)发
2、辨别下列词语的读音和形体的异同:
蜕变退化倔强坚强洗濯洗涤玷污沾染扒窃盗窃诅咒咒骂寂寥寂寞夸耀夸赞装饰庄稼
3、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1)倔强:刚强不屈,固执。
(2)玷污:弄脏,污损。多用作比喻。
(3)诅咒:原指迷信的人祈祷鬼神加祸于所恨的人,现指咒骂。
(4)寂寥:寂静而空阔。
(5)可望不可即:只能远远看见而不能接近。即,靠近、接触。
(6)行道树:指种植在道路两旁的树木。
(7)堕落:思想行为变坏或往坏的方向变。指行道树离开了原始森林,生活条件和自身形象大大跌落了。
(8)点缀:加以衬托或装饰,使原有事物更加美好。指对被污染的城市的一点改观。
(9)繁弦急管:各种各样欢快的音乐声。弦,指弦乐器。管,指管乐器。
(10)红灯绿酒:即灯红酒绿,形容繁华热闹的xx。
二、重点分析
1、阅读新诗《理想》,把握主要内容。
什么是理想?人们说:理想是对未来的美好设想。如:办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的中国人民的理想是什么?祖国独立、民族解放。今天,我们积极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国人民的理想是什么?强国富民,振兴中华。诗人流沙河极大地赞美理想:希望人们树立理想,为理想而努力奋斗。
2、《理想》共有12节,每一节主要写什么呢?你是如何理解的?
第1节用了四个比喻:由石到火,由火到灯,由灯到路理想是前进的方向。
第2节诗是写:理想有时代性,理想有层次性(如:饥寒、温饱、文明)。社会不断进步,理想也不断提高。
第3节:人类一代又一代的理想,推动了历史的发展。(如:从温饱到文明,从安定到繁荣。理想是人类不断奋斗的精神动力。)
第4节:理想的实现,并不很切近,往往要经过多次挫折和失败。(理想的实现,具有艰巨性、长期性。)
第5节:理想给人力量:使人乐观、给人斗志、增人活力。(理想使人有满怀希望的情怀、不屈不挠的斗志、壮心不已的活力。)
第6节:为崇高社会理想而奋斗,将获得幸福。(理想不是黄金梦,顾不得种、种个人利益。)
第7节:胸怀理想、为理想而奋斗的志士,享受着欢乐、品尝着艰辛。(理想所追求的是社会的温饱、文明、安定、繁荣等等,不是个人荣誉。所以,社会给你的荣誉,只不过是副产品。寂寥写出了怀有崇高理想的人,往往不被人理解的处境。)
第8节:理想对人生的意义:理想使不幸者绝处逢生,使平凡的人变得伟大。(所谓大写的人,就是真正的人,崇高的人,伟大的人。)
第9节:理想使人走上正轨,奋发向上。(罪人、浪子有了理想,就能恢复良知,重新做人。)
第10节:理想要坚定,信心不动摇。(这也是一种考验。)
第11节:失去理想,人生将没有意义。(对应第八节平凡的人因有理想而伟大。)
第12节:希望人们树立理想,为理想而努力奋斗。(今日抽芽、开花,明日浓荫、甜果。)
3、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1)怎样理解理想既是一种获得,理想又是一种牺牲这两句诗的含义?
诗人所说的理想,是崇高的社会理想,是为社会进步、为多数人谋利益的理想。拥有为理想而奋斗是幸福的,是一种获得;而这一切又是以牺牲个人利益为前提的,要舍弃小我,所以又是一种牺牲。
(2)怎样理解理想使你倔强地反抗着命运这句诗的含义?
因为,理想会使人充满斗志,顽强不屈的奋斗的。因而面对不幸和厄运,有了理想,就能相信厄运是可以战胜的,前途是光明的,就会不屈不挠的奋斗。所以,理想可以使你倔强地反抗着命运。
4、《理想》的脉络是怎样的?
总说理想的意义(第1节)理想的历史意义(第2、3节)理想的人格意义(第4、5、6、7节)理想的人生意义(第8、9、10、11节)鼓舞人们树立理想,为理想而奋斗。
5、新诗《在山的那边》和《理想》有共同的主题吗?找出这两首诗中内涵相同的诗句。
共同的.主题是:都抒写了理想的意义。
相同的诗句:①关于理想境界的征途是漫长的,每一次的失望是折磨人的有:《在山的那边》是的,我曾一次又一次的失望过当我爬上那一座座xx着我的山顶但我又一次次鼓起信心向前走去。《理想》但理想有时候又是海天相吻的弧线,可望不可即,折磨着你那进取的心。②关于理想的实现给人带来美好的新生活。《在山的那边》而在这座山的那边,就是海呀是一个全新的世界在一瞬间照亮的你眼睛《理想》理想开花,桃李要结甜果;理想抽芽,榆杨会有浓阴。
6、行道树的形象有什么象征意义?
行道树的形象就是无私奉献者的形象。
7、作者写作的目的是什么?
作者借行道树的自白,抒写奉献者的襟怀,赞美奉献者的崇高精神。
8、问题探究:
(1)为什么行道树的事业是神圣的?
因为社会需要、人们需要的事业就是神圣的事业。居民需要新鲜空气,行人需要绿荫,城市需要迎接太阳,行道树甘愿立在城市的飞尘里,从事神圣的事业。
(2)行道树忍受了哪些痛苦?
跟原始森林的同伴相比,它们抛弃了优越自在的生活条件,总是一身烟尘。跟城市欢度xx的人们相比,它们寂寞、孤独、苦熬。它们还时时为城市的污浊而忧愁。
(3)行道树能把深沉给予我们中的深沉的含义是什么?一切神圣的事业需要你为此承受牺牲,但是为人们的幸福而牺牲个人幸福的人,他们是幸福的,这种幸福,是深沉的幸福。
9、的行道树和奉献者是如何联系在一起的?
托物言志(或托物寓意)是散文领域里传统的表现手法,是借行道树的自白,来抒写奉献者的襟怀,赞美奉献者的崇高精神。
首先,行道树离开了原始森林,抛弃了优越自在的生活条件,总是一身烟尘。奉献者舍小我、牺牲个人幸福,为人们的幸福而辛苦忙碌、努力奋斗。
其次,行道树和奉献者一样,他们跟城市欢度xx的人们相比,他们都会感到寂寞、孤独、苦熬,往往不被人重视、不被人理解。
第三,他们所从事的事业是神圣的事业,是为人们的幸福而牺牲个人的幸福,他们同样享受着深沉的幸福。
语文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理想》教案 2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运用前两部分学习中掌握的学习古诗的方法,自学理想篇中的三首古诗,在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古诗、背诵古诗的基础上,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3、通过对理想篇的解读,进一步认识、了解、亲近李白,追寻李白的傲骨与精神,理解他“大鹏一日同风起”的人生抱负。
教学重点、难点:
1、在理解古诗的基础上,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追寻李白的足迹,体会他蕴涵在作品中的傲骨与人生抱负。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揭示主题。
寄情山水的李白飘然若仙,情牵友人的李白愁心膺月。那一生以大鹏自喻的李白,又有着怎样的政治抱负呢?
二、自读古诗,扫清障碍。
读正确流利。
指名朗读。(师生相机正音)
三、借助资料、注释理解诗意。
1、明确要求,自学古诗。
借助预习时查找的资料以及课文中的注释,试着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诗歌的'大概意思。
2、小组讨论,交流学习体会。
3、全班交流。
A、《上李邕》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大鹏,传说中的鹏鸟。扶摇,由下而上的旋风。
“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大鹏即使不借助风的力量,以它的翅膀一扇,也能将沧溟之水一簸而干。这里极力夸张这只大鸟的神力。
“时人”指当时的凡夫俗子,显然包括李邕,殊调:发表不同常人的言论。
丈夫:对成年男子的尊称,这里是称李邕。年少:李白自称。
B、《秋浦歌》
“三千丈”的白发是因愁而生,因愁而长!愁生白发,人所共晓,而长达三千丈,该有多少深重的愁思?
秋霜色白,以代指白发,似重复又非重复,它并具忧伤憔悴的感情色彩,不是白发的“白”字所能兼带。上句的“不知”,不是真不知,不是因“不知”而发出“何处”之问。
C、《行路难》
金杯里装的名酒,每斗要价十千;玉盘中盛的精美佳肴,收费万钱。胸中郁闷啊,我停杯投箸吃不下。拔剑环顾四周,我心里委实茫然。想渡黄河,冰雪堵塞了这条大川,要登太行,莽莽的风雪早已经封山。象吕尚垂钓,闲待东山再起,又象伊尹做梦,他乘船经过日边。世上行路多么艰难,多么艰难;眼前歧路这么多,我该向北向南?相信总有一天,能乘长风破万里浪,高高挂起云帆,在沧海中勇往直前。
四、体会意境,追寻李白。
如果说在山水篇与友情篇所选的诗歌中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浪漫而重情的李白,那么在理想篇部分的这几首古诗中,我们又看到了一个怎样的李白呢?
预设点:
1、“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一个自信进取的李白。
李白用来自喻的大鹏,非仅《庄子》中逍遥以自适的大鹏,更是奋飞以引起震动惊怪的大鹏。在这不凡的浩大气势里,体现的是自信与进取的志向和傲世独立的人格力量。李白之诗所以惊动千古者亦在此。
“世人见我恒殊调,闻余大言皆冷笑。”一个气度不凡的李白。
权贵们见我和他们政见不同,与他们唱反调,对我的豪言壮语,往往报以嘲讽讥笑。李白与众不同,冷笑刺伤了他的自尊心,因而他予以反击。直抒其事,气度不凡。
2、“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一个怨愤和抑郁的李白。
愁生白发,人所共晓,而长达三千丈,该有多少深重的愁思?十个字的千钧重量落在一个“愁”字上。以此写愁,匪夷所思!奇想出奇句,不能不使人惊叹诗人的气魄和笔力。
(教师相机引导,介绍背景:写这首诗时,他已经五十多岁了,壮志未酬,人已衰老,怎能不倍加痛苦!所以揽镜自照,触目惊心,发生“白发三千丈”的孤吟,使天下后世识其悲愤。)
3、“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一个内心的苦闷抑郁的李白。
“嗜酒见天真”的李白,要是在平时,因为这美酒佳肴,再加上朋友的一片盛情,肯定是会“一饮三百杯”的。然而,这一次他端起酒杯,却又把酒杯推开了;拿起筷子,却又把筷子撂下了。他离开座席,拔下宝剑,举目四顾,心绪茫然。停、投、拔、顾四个连续的动作,形象地显示了内心的苦闷抑郁,感情的激荡变化。
4、“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倔强、自信的李白,对理想的执着追求的李白。
他相信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仍将会有一天要乘长风破万里浪,挂上云帆,横渡沧海,到达理想的彼岸。
五、小结。
通过三个篇章的学习,相信大家对李白有了更深的了解,能说一说李白给你的印象吗?你更喜欢哪个李白?通过学习受到了什么启发?
六、布置作业。
继续搜集有关李白的资料,试着体会李白在坎坷和磨砺中愈挫愈坚的执着理想,感受他作品中剑魂月影的独特魅力。为阅读链接做准备。
语文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理想》教案 3
【总体构思】
新的教材观要求我们要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教,又根据过去初中语文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课题研究的成果经验,我们计划用第一、二单元的教材内容,把基本的语文学习习惯养成教育铺开。《理想》这首诗写了作者有关理想的种种感受和体悟,习惯养成教育定位于:
1、继续学习朗读──读出语气、读出感情。
2、强化第一单元已培养的习惯:作笔记;作勾画;质疑。
这里习惯培养的具体操作指标是:有具体的方法;有强烈的`意识;有行动。
由于本诗的内容形散,又基于学生生活阅历的限制,理解诗文内容的水平可深可浅,因而学习的重点舍弃了整体感知,而放在局部探究感受上。关键是学生能有自己的体会点,学习才落实,因此大胆设想:在学生对诗充分感知后,让学生根据当时的感知情况自己选择或先质疑或先说自己有感受有体会的诗句(在教学实际中学生90%选择先质疑),在质疑和体悟过程中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影响与导向。其附着的教学内容是: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体会诗中的.思想感情。
诗歌富于联想与想象,教学中通过仿第一诗节造比喻句理想
是,进行联想与想象的思维训练。
【情感、态度、价值观作如下导向准备】
1、有理想才能有作为;为了实现理想,要有牺牲的准备,比如牺牲一定的玩耍时间。重要的是要有得失观,有得必有失,只看你想得到什么,因而可能要舍弃什么。
2、通过对忠厚者常遭不幸诗句的探讨,培养学生敢于怀疑。
【教学板块】
一、导入
(作者流沙河是四川金堂县人,班上也有学生是金堂县的,因而采用创设接近情境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教学实际中效果很好)
我们班上有没有来自金堂县的同学?你们与《理想》的作者流沙河可是老乡哩──自然简介作者,引入课题。
二、充分感知
1、学生自由读,借助工具书扫除生字障碍,读准字音。
2、学生齐读,师正音。
3、请一位学生读,其余作勾划。
(之前已教学生怎样勾划:一疑二好三关键,勾划提示最明显)
三、质疑
方式:学生质疑学生答,师点拨。
教师准备:
1、第3节:历史的脊梁骨──人类不断前进的动力。
第4节;折磨我那进取的心──为理想而奋斗的过程是漫长而曲折的,失望、失败是折磨人的。
第6节:敲碎你的黄金梦──对人灵魂的警醒和净化。
2、借对忠厚者常遭不幸一句的理解鼓励学生敢于怀疑。
四、通过诵读感受品位诗文
1、学生找出自己最喜欢的、感受深的诗句,并且说说理由;有感情地读一读。
引导学生评价:是否读出语气,是否读出感情。
2、联想拓展:适时引导学生仿照理想是,句式造句。
3、自由组合小组,选喜欢的诗节,表演朗诵。
教师准备:
1、注意引导学生合作;
2、鼓励学生在朗诵形式上有创意;
3、教学生学会倾听;
4、对别人的优秀表现衷心赞赏,学会鼓励他人。
五、积累
作勾划汇报──好词佳句。
给可望不可即造句。
六、作业
1、仿照理想是,句式造句。
2、找合适的音乐配乐,准备朗诵比赛。
语文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理想》教案 4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能在了解文本思路的前提下筛选提取信息;理解文中重要语句的含义。
2、过程与方法目标:了解筛选提取信息的基本思路,学习写批注、写感想片段的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帮助学生树立“追求集体的幸福和荣誉”的崇高理想。
[教学重难点]
1、读懂文本,理解文中作者对有关理想的看法。
2、使学生正确的理想,并产生为之终生奋斗的动力。
[教学安排]
两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交流所搜集有关作者的资料,了解作者。
2、学生交流搜集到的当年10个学生给巴老写信的相关资料。
3、小结:从上述材料中,我们看到巴老坎坷而又辉煌的一生,遭遇过挫折、打击和失败,取得了伟大的成就。我想,凡是有志青年都会产生一个疑问:巴老是怎样战胜困难走向成功的呢?从他那里,对一个人的一生的奋斗我们能获得怎样的启示呢?
二、理解文本
师:看课后练习第一题,在全文内容中,你最急于阅读的两个内容是哪两个?
生:(思考,小声说话,几个表达)
师:较为趋同的想法是“我的理想”“我的追求”两个内容,我们就从这两个内容的阅读开始。请看书,先读“我的理想”的段落。
生:(朗读课文)
师:读“我的理想”,肯定是想知道巴老的理想是什么吧。读后,你有答案了吗?
生:巴老的理想是“把个人的生命联系在群体的生命上面”。
生:巴老的理想是“追求集体的幸福和繁荣”。
师:大家不再举手了,是认可两个答案了吗?
生:(思考,交头接耳)
生:第二个答案好。因为这一句话才是本段的中心句。
师:这一句话是本段的中心句,大家同意吗?
生:(看书,点头)
师:点头不算完,要说说为什么这一句话才是本段的中心句?
生:本段先分后总,先分说自己20、30年代和现在所表达过的理想,后总说一生的理想。
师:说的好,回到答案上来,“集体”一词是什么意思,要诠释一下。能否在本段中找一个词来替代?
生:(在课文中找词语,惊喜地)人类。
师:好。一起高声地将答案读一遍。
生:(高声朗读)追求人类的'幸福和繁荣。
师:大家知道了巴老的理想,还想知道巴老是怎样追求理想的。读“我的追求”段落,看看我们能获得什么?
生:(读第8段)
师:做个游戏:选:选学生读某些句子,要求所读句子有一个集中的内容,其他同学听读,谈谈你对作者追求理想的过程有什么认识,行吗?
生:(读1—3句)
生:作者追求理想的过程中战胜了困惑和挫折。
生:(读4、5句)
生:理想一直指引作者一心向前。
生:(读6—8句)
生:晚年的作者仍然受理想的洗涤、鼓舞,为理想而奋斗。
师:同学们说的好,这三句话完全可以概括出巴老一生追求理想的辉煌历程。
师:读了以上两节内容,我们对巴老一生的崇高理想以及追求理想的辉煌历程有了了解,现在你最想说的话是什么?,想想,相互说说。
生:(交头接耳)
三、再读课文,并根据课文的书信格式给巴老写封信,要求格式要正确。
第二课时
一、导入
谈到理想,不少同学也和10名写信少年一样有困惑。在上节课中,不少同学就表示对文中“我的迷惑”的内容感兴趣,我们来一起研读。
二、研究探讨
师:巴老在寻找理想中有什么困惑?读出来了告诉大家。
生:(读书,思考)
师:有答案了吗?
生:是“理想究竟是什么?”
生:是“理想是不是虚空的东西?”
生:是“理想究竟在哪儿?”
师:这些都是巴老在寻找理想过程中的困惑。再读,说说产生这些困惑的原因是什么?
生:(读书,思考)
生:是“眼前五光十色的景象”。
师:“眼前五光十色的景象”怎么理解?
生:社会上的不正之风。
师:注意:社会上的不正之风有很多呀,文段中的“社会上的不正之风”指的是什么,要结合文段内容才能准确回答。
生:社会上的“向钱看”的不正之风。
师:巴老是这个意思吗?我来读一段话,大家想想怎么表述才准。(读第5段“这几十年来——定风珠也会变成风信鸡”一段)
生:应加上“不择手段”。
生:还应加上“十分厉害”。
师:很细心。请完整表述写在边逢作为批注。
三、课堂训练
师:在课文的学习过程中,我们一直采用筛选提取重要信息的方法解读文本,大家有所体会吧!下面做一个当堂练习:
课堂练习:读“我的希望”(第9段),说说作者对同学们提出了几点希望?(分条表述)。
生:(读文段,思考,在课堂练习本上做)
师:完成后就近讨论。
生:就近讨论,提出疑问。
师:我来读,同学们提取信息。读“亲爱的同学们——千万要珍惜你们宝贵的时间。”
生:希望青少年认识到青春的美丽与使命,懂得珍青春时光。
师:好啊!读“只要你们——就永远不会迷途。”
生:希望青少年树立为集体为祖国奋斗的崇高理想,不迷途。
师:为集体为祖国奋斗的崇高理想,概括得好!读“理想不抛弃——光辉之中。”
生:希望青少年苦心追求理想,不停止追求。
师:苦心,摘取文中重点词,好!读“不用害怕——就不会给黄金潮冲倒。”
生:希望青少年勇敢地、充满自信地追求理想,在黄金潮面前不动摇。
师:勇敢地、充满自信地分别从“不用害怕”、“不要看轻自己”中来,不动摇从“站得稳,顶得住”中来,太好了!在练习本上修改答案。
四、教师小节及布置作业:
理解探究第三题
语文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理想》教案 5
一、教学目的:
1、鼓励学生运用已经掌握的多种识字方法识字,从而读准字音,认清字型。
2、读懂课文内容,了解“我”与“小伙伴”放飞了什么样的风筝,以及这些风筝的含义。
3、结合课文体会“理想的翅膀”含义,初步树立自己的理想,并对未来充满美好的憧憬。
二、教学重点:
在学生读懂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朗读指导,读出对理想的憧憬之情。
三、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体会课题“理想的翅膀”的含义。
四、教具准备:
小黑板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昨天我们已经初步学习了《理想的翅膀》,下面听写本课的生字词。
(二)精读课文。
1、刚才,同学们的表现真精彩!那么下面就请默读课文,想课后思考题的第1小题:“我”和小伙伴们放飞了什么样的风筝呢?
2、谁愿意和大家交流一下。
3、你们都是会读书的孩子,下面请同学们完成老师课前发下去的表格。
4、集体交流,并结合相关语段品读,体会情感。
你从哪些语句知道的?(指名说)
第3自然段的有关语句:你看,我的风筝像一顶水兵帽,后面还飘着两根飘带,因为我长大想当海军。此刻,我似乎看见了无边的大海和涌起的浪花。你觉得哪个句子写得好?作者把什么比作什么?读了这个句子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下面请同学们带着你的想象读这个句子。自由读、指名读、评价读、示范读、赛读等形式。
第4自然段的.有关语句::瞧啊,一只美丽的大蝴蝶,翅膀一扇一扇的,在空中翩(piān)翩(piān)起舞,这一定是小薇薇的巧手做的,她想像她爸爸一样,当个昆虫学家。你认为这段话中哪个是重点词?(重点理解“翩翩起舞的含义,“翩”形声字,扁扁的羽毛)生活中你用“翩翩起舞”形容过什么事物?生可能说:蝴蝶、落叶、跳舞跳得非常好的人、鸟、雪花。
第5自然段的有关语句:还有,那瓦片风筝是未来的建筑大师二喜的,那双体花瓶风筝是双胞胎兰兰和红红的。所有的风筝中,要数小音乐家根子的最棒了,那是一架竖琴。说实话,见了他的风筝我才知道竖琴是什么样。风筝上挂的两排风铃可真好听:“得啷啷,得啷啷!”把带着鸽哨的鸽子都引来了。(同学们,见过竖琴吗?请看插图。)从哪句话可以看出竖琴美吗?文中哪句话可以看出来?(生答:“把带着鸽哨的鸽子都引来了”)怎样才能读出它的美呢?试着读一读“得啷啷,得啷啷!”)
第6自然段的有关语句:最有意思的风筝要数芳芳的了。她直到现在还没决定长大干什么,所以只好照自己的样子做了个风筝,让她到天上去好好想想吧!哈,风筝的后脑勺上还拖着一条马尾巴似的长辫子!(这段话中那一句写得最形象、生动?试着读一读。)
重点指导学生喜欢的一段,在教师的指导下再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品位、体会。在品读语言的过程中,采取多种形式的读,努力达到能够背诵的程度。
5、他们放飞的风筝为什么不一样呢?请同学们思考14页的第2个思考题:课文中哪一句话能概括第三至六自然段的意思?请同学们用“=”划出来。
6、那么,通过刚才的读,同学们理解了“理想的翅膀”指的是什么吗?你从文中的什么地方看出来的`?(课文第2、7自然段)
(三)拓展延伸:
1、那么你们想放飞什么样的风筝哪?(生发表自己的看法,练习把话交代清楚。)学生说句子交流、写句子。
2、想知道老师想放飞什么样的风筝吗?(师:我想放飞一支神笔风筝,因为老师希望所有的同学都能写出一手漂亮的好字。)
当然,要想实现自己的理想,现在就应该努力学习,积累知识,增长才干,才能实现我们美好的理想。
(四)总结质疑: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同学们畅所欲言)
(五)作业小超市(小黑板出示)
同学们这节课表现的真棒!今天的作业是1、背诵课文。2、一字组3词抄1遍。3、摘抄好词佳句
(板书设计)
理想的风筝。
风筝——理想。
越飞越高
六、教学反思
在执教《理想的翅膀》这堂课后,学校老师给予我了很多中肯的指点,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改进意见。本次授课与以前相比有了一些进步,但仍然存在很多不足,下面我就对本节课做以下总结。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注意为学生们创设情境,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激发学生的情感,从而达到让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的目的。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较注重评价的多元化。每个学生都是有差异的,所以那每一位学生的答案或朗读的方式就会有着自己的特色,有着自己的独特性,而这种独特性无疑是应当得到尊重的,因此在给予学生评价时,也应当注重对他们个性的尊重。例如:学生读课文时,有的语速较快,有的语速较慢,无疑这是由个人性格决定的,不能简单的用对或错加以评价。对于语速较快的学生,我给予的评价是说:“你的风筝真活泼!”而对于语速较慢的同学,我则会说:“你的风筝真悠闲。”这样既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同时又激发了学生朗读和回答问题的兴趣。本堂课总起来说比较流畅,环节安排也较为合理,但仍有一些不足之处,课堂上较少注重学生对文本的感受。所以今后我更要用心钻研教法,争取早日成熟起来。
语文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理想》教案 6
【教学目的】
1、学习列举事例作论据的论证方法。
2、学习段首排比提出论点的方法。
【教具准备】录音机、录音带、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引题、导入新课
同学们都有理想。但有同学虽有理想,却刻苦勤奋不足;有同学也想为理想努力,但不能抓紧时间。那么,到底该怎样去实现我们的理想呢?今天我们来学习陈群的一篇议论文章——《理想的阶梯》,看他是怎样告诉我们如何去攀登理想的高峰的。(板书课题)
二、出示教学目标(板书)
1、论证方法。
2、提出分论点的方法。
三、第一次尝试,抓课文要点
1、提出尝试要求:听录音,记下文章的中心论点,分论点来作论据论证分论点的.事例。(用简洁的话介绍)
2、学习听录音,完成以上练习。
3、点名回答练习答案。
4、快速看书。补充答案。
5、出示小黑板上正确答案相对照。肯定学生成绩。
6、归纳总结:举事例论证。
四、第二次尝试,巩固目标"1"
1、明确尝试要求,点读课文第四段(除段首句外)内容。
(1)选择论点。
(2)记下自己印象最深的词语。
2、点名回答,信息反馈。
为什么记这些词语!(因为事例中的这些词语最能体现论点中的'"刻苦勤奋"。)
3、归纳总结。
五、第三次尝试,完成目标"2"
1、明确尝试要求,分组分任务讨论问题。快速阅读课文,讨论完成:
(1)三个分论点的提出有什么相同特点?
(2)对三个分论点的论证有什么相同特点?
(3)三个分论点之间是什么关系?组成一句话可组成什么句式?
(4)中心论点和分论点之间是什么关系?
2、学生讨论完成以上练习。
3、点名回答,归纳出目标"2",段首排比。
4、归纳总结:
学习了以上内容,陈群告诉我们到底要怎样才能实现理想呢!(奋斗)从哪几方面奋斗?(归纳板书)
得出:分论点围绕中心论点,分论点是分析中心点的各个方面。
六、知识迁移,布置练习题
今天,我们学习了如何去实现自己的理想。要实现理想首先要"勤"。因为"业精于勤"。
我们就以此为题做一个练习:根据已给的中心论点,用排比或对偶的方法分解出几个论点
语文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理想》教案 7
教学目的:
1、激发热爱大好河山的情感
2、进一点学习主题创作的作画方法
3、可用学过的各种方法作画
教学重点和难点:
1、学习主题创作的作画方法
2、多种方法的运用
电教、教具、学具准备:范画数幅
教学过程:
一、听歌谣
空气新鲜,清泉甘甜,鸟语花香,绿水青山,来来往往,是朋友们的车般——这才是我理想的家园。
二、谈话
家园是每一个人最熟悉和最热爱的地方
那么,你心目中理想的家园是什么样的呢?
每个人理想的居住环境并不完全一样,有的小朋友向住美丽的风景、有小动物陪伴的居住环境,有的.小朋友希望住在游乐场的`旁边,有的小朋友喜欢住在有很多图画书的书店旁边……
三、同学大胆想像
四、欣赏范画,指导创作
1、欣赏世界各地小朋友的画
2、创作过程
(1)鼓励同学把最好的内容画进自己的创作中,让他人一看,就知道画的什么地方。
打稿,对素材要有取舍。
要舍去与主题无关或影响表示主题的东西。
(2)着色
可采用多种表示手法
如:水彩、水粉、蜡笔……
在着色时,采用你变为最合适的方法,色彩搭配和谐中求变化。
五、同学创作,教师巡视指导。
六、师生共赏作业
教后札记:
1、构图过满。
2、透视也存在问题:房子的透视不准。
语文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理想》教案 8
教学目标
1、会认本课的生字新词。
2、理解课文内容。弄清春天的景物和刘老师之间的关系。把不理解的问题提出来,和同学讨论解决。
3、体会文中流露出来的师生情,受到刘老师人格魅力的影响和熏陶,热爱生活、勇敢地面对生活。
4、学习作者见物思人、列举事例、边叙边议的写作方法。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从作者含蓄的叙述中,体会文章表达的中心:热爱生活,顽强地面对生活。
教学难点:
学习本文的写作方法。
教学准备:
小黑板
教学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教师手拿风筝,问,这是什么?(板书课题),说说你在放风筝时的心理感受。
2、师导入:然而作者对风筝却有一种特殊的感情,在他的心中风筝就是理想的象征。为什么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
二、教师出示提纲,学生小组合作学习。
1、读通课文,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2、找出文中具体描写春天景色的句子,认真品读,联系全文,想想这些句子有何象征意义。
3、刘老师是一个怎样的..人,文中围绕刘老师讲了哪些事。
4、标出文中令你感动的句子,说说自己为什么感动?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把自己不懂的问题提出来,和小组同学讨论、交流。
三、发挥学生主体作用,逐题反馈。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一)检查生字
(二)检查读通课文情况。
(三)结合问题反馈,深入理解课文,体会思想。
1、品读描绘春天景色的语段。
2、读文,了解刘老师,受他人格魅力的影响和熏陶。
3、谈谈你了解到关于刘老师的事后的心里感受。
4、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四、总结全文,感情朗读课文。
1、谈谈你学文后有何收获。
(教师引导学生从两方面来谈。课文内容思想;文章的表达方法。)
2、教师系统地小结。
3、哪些地方让你感动?为什么?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语文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理想》教案 9
教学目标
①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首诗歌,体会其形象化的语言。
②联系生活实际及个人经历,理解诗歌的主旨。
③树立远大理想,并为之奋斗
教学重点
①朗读训练。
②理解诗歌的主旨。
③赏析诗歌的语言。
课前准备
①搜集有关为理想而奋斗的名人名言及其优秀事迹。
②预习课文,就自己疑难和感兴趣的问题,准备发言材料。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设计
一、回顾导入:
同学们,在第一单元里,我们研讨过现代诗《在山的那边》。诗人在诗歌中写道:在山的那边是海!是用信念凝成的海。同学们,这里的海指的是什么呢?是指理想的境界。那么,什么是理想的境界呢?人生为什么要有理想?我们应当树立什么样的理想?如何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著名诗人流沙河的哲理诗《理想》,同样会在一瞬间照亮你的眼睛。(板书课题。)
二、诵读感知
1、教师范读或放录音磁带,学生听读、欣赏。
2、学生诵读:调动情绪,纠正音准,品味语气、语调,把握韵律、节奏。
3、自主学习:正音、正字、释词
三、合作探究
1、这首诗歌的主旨是什么?
2、诗歌是从哪些方面表现主旨的?
3、试着分析诗歌的结构
朗读,小组讨论上述问题,教师巡回指导。
板书:
历史意义(2、3)
理想的意义(1)人格意义(4、5、6、?)鼓励人们树立远大理想,并为之奋斗(12)
人生意义(8、9、10、11)
四、品读明理
1、品读课文,逐段理解研讨,深入思索,反复咀嚼、领悟诗歌深刻的含义和精妙的比喻。
2、研讨诗歌的思想内容及形象化语言:
第l节,在语言表达上有什么特点?它对于表现思想内容有什么作用?这一节在全诗中起什么作用?(有关提示:采用比喻、顶针和修辞方法。作用是使语言形象、生动,在形式上环环相扣,在内容上步步推进。这一节总说理想是前进的`方向;在全诗中起到统领的作用。)
第2节,表达了什么意思?能试着举例说明吗?
第3节,这一节是从什么角度谈理想的?谈谈珍珠链和脊梁骨的比喻作用。
有关提示: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理想,连缀在一起,正像珍珠链一样,推动着历史的前进。理想也如同脊梁骨,是推动历史前进的精神支柱和动力。
第4节,在内容上是怎样安排层次的?第三、四句有什么深刻含义?
第5节,揣摩各句的意思,理解树立远大理想的重大意义。
提示:a、理想使人积极乐观。b、理想使人斗志顽强。c、理想使人永远年青。d、理想使人充满活力。
第6节,怎样理解获得与牺牲?你对诗歌所说的理想是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第7节,副产品的本体是什么?有理想的人为什么也会酸辛?
有关提示:崇高的理想追求的是社会进步、人类幸福等,决不是个人荣誉。理想的实现可能给会个人带来荣誉,但这正像副产品不是主要的。在这里作者告诉我们,应当正确对待荣誉。
第8节,你能从现实生活或个人体验中找出实例,说明理想使忠厚者常遭不幸;理想使不幸者绝处逢生的含义吗?什么是大写的人?(教师引导学生举出实例,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认识理想的人生意义。)
第9节,这一节与上一节有什么关系?第三、四句的句式有什么特点?作用是什么?作者列举罪人和浪子的例子有什么典型意义?
提示:并列关系,都是写理想对人生的意义。上一节是从正面写,这一节是从反面写。第三、四句是两个倒装句,分别强调给罪人新生和唤浪子回头。典型意义是连罪人和浪子都因为有理想而改变了自己,何况是一般人呢。
第10、11节,这两节诗歌在结构上是什么关系?在内容上有什么不同?可否将蜕字改换成变字?为什么?
提示:层进关系。第10节从被动方面写理想被曲解、玷污和糟蹋,应该怎么办。第1l节写有些人因主动放弃理想而产生的后果。不能换,蜕是由好向坏转化,而变可变好也可变坏。
第12节,这一节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它在全诗中的作用是什么?第一、二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五、互动释疑:
四人小组提问释疑
六、体验拓展:
1、组织学生对照课文,联系自己,谈谈应怎样树立远大理想,并为之努力奋斗。
教师应让学生自由论谈,教师给予必要的点拨,使学生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语言运用
①语言运用并交流(仿照第一诗节,写几句话)
教师示例:
爱心是风,卷来浓密的云;爱心是云,化作及时的雨;爱心是雨,滋润久旱的树;爱心是树,为你撑起绿阴。
这个练习难度比较大,教师应帮助学生分析这段文字的结构特点,鼓励学生大但尝试,并多给予赏识性评价。
②修辞训练
这首诗运用了大量的比喻,贴切而又生动,使抽象的事理形象化。教师应指导学生深入体会,学习掌握,提高想像思维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训练方法,可由教师或同学指明一些事物,让大家打比方,进行修辞训练,看谁表达得形象生动。
七、背诵理解:
分小组竞赛背诵
八、师生小结:
同学们,我们朗读、研讨和赏析了这首诗歌,掌握了诗歌的基本结构,理解了诗歌的主要内容,体会了诗歌的形象化语言,并深入地谈了学习体会。理想犹如航标灯,它指引着我们的人生之旅。愿大家从小树立崇高的理想,并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努力奋斗。我想,一个有理想的人,一定是一个精神生活很充实的人,也一定是一个很高尚的人。
九、作业布置
①完成研讨与练习一。
②将思想交流整理成300字的随笔。
语文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理想》教案 10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认识本课5个生字及文中出现的生词,理解课文内容。
二、能力训练点:
1.培养学生通过感情朗读理解课文的能力。
2.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通过理解课文,体会刘老师顽强的意志和对生活的爱与追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题目理想的风筝的含义。
2.体会刘老师身残志坚、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
教学难点:理解两方面事例之间的关系,明白一个人的生活态度与工作态度是紧密联系的,
选取了两方面的事例来写人,才能更全面地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
教学方法:
讨论法
情境教学法
教学准备:学生课前放一次风筝
(实物)风筝一只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教师手拿风筝,问:这是什么?(板书:风筝),同学们,课前我们已经放飞过风筝,
那么你在放风筝时的心里感受是怎样的?请说一说。
2、师小结:听了大家的感受,似乎你们都觉得风筝挺好玩,然而作者对风筝却有一种特殊的感情,在他的心中,风筝就是理想的象征(板书:14*
理想的风筝)。为什么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
二、学生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轻声朗读课文,读准生字的字音,读通句子。不懂的地方做个记号。
2、默读课文,体会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你读懂了什么?有哪些问题?
3、交流所得。
三、品读、探究。
1.围绕自己感兴趣的部分,再读揣摩预习提示中提出的问题和自己提出的问题。
2.组内交流,如意见不一致,展开讨论,教师深入某些小组中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
3.班上汇报。(同学之间互作补充、评价,师作适当点拨)
(1)为什么我一看到春天的一些景物,就不由自主地想到刘老师?(因为刘老师爱放风筝,春天里的风筝勾起了作者对刘老师的回忆。)
(2)刘老师在课上讲课和在课下放风筝的情景之间有什么关系?
刘老师在课堂上,只靠着健壮的右腿和一支圆木棍,一天站上好几个小时,不知道要跳跃旋转多少次。这是靠顽强的`毅力给学生上课。
刘老师课讲得好。他对学生充满了爱。
刘老师课下喜欢放亲手制作的风筝。绝不肯失去亲手把风筝送入蓝天的欢乐,故意撒脱手,拄着拐杖,蹦跳着去追,这是一种对生活的强烈的热爱之情的流露。
课上讲课和课下放风筝,都展示了刘老师意志的顽强和热爱生活、不懈追求的思想感情。
(3)结尾句他一定依旧仰仗那功德无量的圆木棍,在地上奔走、跳跃、旋转,永远展示生命的顽强和对生活的爱与追求。
这句话既是对刘老师身残志坚的赞叹,又是在告诫我们:应该像刘老师那样热爱生活,不断地追求、创造生活。
(4)题目理想的风筝有什么含义。
文中刘老师放飞的风筝是他对生活无限热爱的标志,刘老师腿有残疾、行动不便,但他借自由翱翔的风筝来寄托自己要在广阔天地间大有作为的理想。题目中理想的风筝是指刘老师对生活的乐观态度与不懈追求。
四、总结、扩展。
1.挑选你最感动的句子读一读,并说说为什么?
2.谈谈对课文或对刘老师的印象。
3.写法上的启示。(师作适当的补充。)
五、课后延伸。
1、(必做题)摘抄课文中的优美词句。
2、(选做题)以我最____的人为题写一篇短文,并试着运用从课文中学到的一些表达方法。
语文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理想》教案 11
教学目标:
1、创设宽松自由的口语交际环境,通过相互倾诉自己的理想以及理想背后的故事,继续培养学生倾听、应对和表达的能力,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理想观。
2、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让学生畅谈理想,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习作,学会运用所学的表达方法。
3、理想有大有小,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并为理想而努力。
教学重点、难点:
1、具体、生动地畅谈理想,有层次、有条理地进行表达。
2、让学生明白理想有大有小,并且确定理想合乎现实。
3、引导学生对写作,进行赏评、修改,让学生在活动中悟得习作之法、修改之法,提高习作能力。
课前准备:
学生思考自己的未来,观察身边的平凡岗位,体会他们的艰辛;收集相关的故事及名言警句。
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染学生,提出要求
1、运用多媒体手段,导入歌曲,感染激发
播放《阳光总在风雨后》,让学生知道:人生路上甜苦和喜忧,难免曾经跌倒和等候,阳光总在风雨后,请相信有彩虹。
由此引出———《我的理想》。
2、明确要求:
(1)自己的理想是什么?
(2)为什么有这样理想?
(3)准备怎样去实现自己的理想?
3、谈谈自己的理想是什么?并区分理想与梦想的区别,由此引申出理想有大有小。
师:同学们,不管你们的理想是什么,合不合乎现实。我想,每一个理想背后,也应该有一定的原因或者一个小小的故事。让我们来用心聆听,你为什么要树立这样的理想?
板书——科学家、工程师、教师、医生、警察、作家、导演、演员……
4、小练笔:
⑴要求学生以最快的速度,以准确的语言描写自己的理想,可以写文章开头。(简洁明了)
⑵挑选几位学生的文章赏评,分析
(设计意图:每个理想背后都有一段动人的故事,或在不经意间受到一个小小启示,就能迸发出无限光芒。这是本次习作必须挖掘的重要内容,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讨论分析和举例子,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观。让学生明白理想要合乎现实,不能大而空。)
二、理想不应空而大——从身边的普通人物身上发现不平凡之处
1、理想又大有小,只要服务于社会,它们都是高尚的。
2、任何职业都具有共性:吃苦耐劳、经受挫折、爱岗敬业。
(设计意图:由回顾到畅谈,给学生留下了思考的空间,做了情感的铺垫。学生会思考:我的理想是什么?我真正想要的是什么?这一环节正好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聆听自己心声的.机会,让学生明白:理想有大有小,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并为理想而努力。这也是本次习作必须交代清楚的第一个问题。)
3、出示范文———《我的理想———清洁工》
提出要求:
⑴分析文章结构
⑵分析文章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⑶分析文章的动人之处:以小见大,以情动人。
(设计意图:通过一个普通的理想,让学生认识到理想有大有小,职业不分贵贱,只要服务于社会,都是高尚的。同时,让学生学会关注身边的事物,从普通的事物身上发现闪光点。)
三、掌握方法,妙笔生花写华章
1、讨论:好的文章开头有哪几种?
⑴以修辞开
⑵以对话形式开头
⑶以名人名言开头:
生活好比旅行,理想是旅行的路线。失去了路线,只能停止前进。生活既然没有目的,精力也就枯竭了。——雨果
“毫无理想而又优柔寡断是一种可悲的`心理”,每个人都要有理想,这才有奋斗的目标、前进的方向,一旦梦想成真,回首以前的奋斗历程,该是何等的欣慰呀!——培根说
(设计意图:激发兴趣,唤起学生对理想的美好向往,形成表达理想的欲望。并通过名人名言明白什么是理想及理想对人生的意义。同时,明确本次习作的要求,为习作作好准备。)
2、思考:为什么有这个理想?
出示图片(以医生为例子)
⑴、你是怎样理解医生这个职业的?
(可以名言做定义:“一个医生,一个护士,一个护理员的责任是什么?只有一个责任。那责任是什么?那责任就是使我们的病人快乐,帮助他们恢复健康,恢复力量。你必须把每一个病人看作是你的兄弟,你的父亲,因为,实在说,他们比父兄还亲——他是你的同志。在一切的事情当中,要把他放在最前头。” ————白求恩)
⑵、你产生当医生这个想法的原因(可以从一件小事,一个启示作为切入点)
3、怎样写好理想,如何实现?(详写)
师:有了一个理想,人生就有了导航,有了一份追求,不至于让你迷失方向!
一位名人曾说过:理想是用来追的,不是用来想的。为了实现理想,很多人为之付出了艰辛的努力,最后能不能成功其实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曾经努力过,追求过!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谈:
⑴、你所写的职业需要哪些要求?
⑵、为实现这个理想,你准备怎样做?(提示:一定要有针对性,一定要注意段落之间的过渡。)
(设计意图:激发兴趣,唤起学生对理想的美好向往,形成倾诉理想的欲望。通过名人名言明白什么是理想及理想对人生的意义。同时,明确本次习作的要求,为习作作好准备。)
4、回顾课程,总结方法,书写理想
师:同学们,此刻,你的心中一定涌动着关于理想的种种激情,那就请拿起你手中的笔,以《我的理想》为题,写下你的理想以及理想背后的故事,当然,还有你准备为之付出怎样的努力。(设计意图:用相关的故事,尤其是身边的普通而不平凡的事物来提升学生对理想的理解,也体现从感性入手再上升到理性的过程,使学生明白要实现理想需要付出努力,经受挫折。记住:阳光总在风雨后!)
语文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理想》教案 12
教学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居室美化的平面设计与效果图制作。
2、培养对生活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以及细致、耐心、认真完成制作的学习态度和良好品质、提高学生对身边事物观察、理解的敏锐程度、自信、个性培养和倾听师长同学意见的包容胸怀。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居室的布置设计方案。
难点:设计中创新意识、功能意识和审美意识的完美结合。
教学过程:
1、让学生走进不同的.房间,看看怎样的家居布置才是最理想的?(看幻灯)
(1)书房的设计最能体现主人的兴趣、爱好和艺术品位。
(2)你一定有一块属于自己的小天地,你能把它布置得既实用又美观吗?根据学习和休息的`需要,合理地划分居室空间。
2、客厅是家庭成员进行交流的场所,请想一想布置一个理想的客厅应该考虑哪些因素?
(1)体现主人的品位和生活情调。
(2)家具摆放错落有致、空间利用合理,不过分拥堵。
(3)色彩明快,色调和谐而富有变化。
(4)合理划分使用区域,满足人们的学习、生活、运动、或娱乐等需要。
3、家居设计图中是否可以随意画出家具的大小?为什么?。
4、教师出示设计图。
你能画出自己居室的平面图吗?
方法一、用单色线条绘制的居室平面图:准确、清晰。
方法二、用色彩绘制的居室平面图:直观、鲜明。
方法三、用彩纸拼贴的居室平面图:装饰性强。
方法四、用纸片拼摆的方法展示居室布局:可变换家具摆放的位置。
5、主题墙的设计是居室设计的点睛之笔。
6、小结。
发挥创造力,按着个人品味、感觉或喜好来布置。
语文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理想》教案 13
教材分析:
本文描绘了在春暖花开的季节,小朋友们根据自己的理想扎出了不同样式的风筝,并将风筝放飞上天的情景,表现了春日的童趣,也表达了孩子们远大的理想及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作者按照视线的转移展开了文章的思路:先写地面上,孩子们都在放风筝;再写空中,各式各样的风筝带着大家的理想在飞翔;最后再回到地面,写带着理想的风筝越飞越远,越飞越高。
文章语言富有儿童特色,浅显易懂,而课题“理想的翅膀”却寓意深刻:它虽指风筝,但代表了孩子们的理想,寄托了他们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教学目标:
1、认识9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进一步指导学生利用工具书掌握识字的方法。
2、读懂课文内容,了解“我”和小伙伴都放飞了什么样的风筝,以及这些风筝的含义, 初步树立自己的理想。
3、有感情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的语感,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朗读兴趣。
教学重点:
体会课题的含义,初步树立自己的理想。
教学难点:
用一句话概括第二至六自然段的意思。
教学课时: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激趣揭题。
春天到了,同学们最喜欢的户外活动是什么?(放风筝)你见过什么样的风筝?(例举各种各样的风筝)。
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新课文,看老师板书课题,齐读课题。这篇课文里也介绍了很多风筝,想知道它们是什么样式的风筝吗?赶快打开书,看看书中是怎么写的。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标自然段的`序号,运用多种方法认识生字,注意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2、交流好的识字方法。
3、分段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4、生互评。(请同学们评价一下,你能从他们身上学到什么?)
5、师根据评点情况,板书生字并正音。
6、同桌互读。
7、联系上下文释词(大家一起来读读小黑板上的词;找找看课文中哪里出现了这些词,那你知道它在课文中的意思吗?)
8、读词,指名读、开火车读。强调:翅膀翩舞勺的读音及字形。
9、指导书写生字:
①学生观察生字,提出难写的字。
②指导写“翩、竖、薇、舞”等。
(三)感情朗读,给文分段。
1、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带着课后思考2,给课文分段。
3、全班交流分段情况,说说为什么这样分?
4、学生概括段意。
5、师小结:课文按先写地面—再写空中—再回到地面的顺序写的。(引导学生在写作中也按一定的顺序去写,这样显得很有层次感。)
(四)布置作业,巩固知识。
1、抄写词语3遍。
2、思考课题的含义。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巩固旧知。
这篇课文主要讲件什么事啊?(我和小伙伴在放风筝)
(二)精读课文、体会感悟。
1、下面请你们默读课文,画出“我”和小伙伴都放飞了什么样的风筝?
2、谁愿意和大家交流一下?师随机板书。
3、小伙伴们扎出这么多的风筝,咦?为什么他们扎出的风筝不一样呢?你能从书中找出答案吗?(出示句子:“每个人的理想不一样,扎出来的风筝也不一样。”)
4、结合课文思考:“我”和小伙伴们放飞了什么样的理想,以及这些风筝的`含义。
5、老师想知道“翩翩起舞”是什么意思?谁能给大家表演一下?
6、咱班肯定有和这些小朋友的理想一样,那么挑选你喜欢的段落,自己练习朗读,指名读。(学生怎么理解,就怎样的读,读出对理想的憧憬即可)
7、小结:同学们,这些风筝就代表我们的理想,它寄托着我们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三)放飞理想,拓展延伸。
1、学生讨论:你是怎样理解课题“理解的翅膀”?(风筝)
2、说说你想放飞什么样的风筝,为什么?
3、同学们,要想让象征自己理想的风筝越飞越高,现在应该怎样做呢?
(四)结合实际,总结全文。
希望同学们课下也扎一个象征你理想的风筝,到户外去放一放。老师也希望你们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习,早日实现自己的理想。
(五)作业超市,自主选择。
选择其中的两项完成:
1、自己试着扎一个象征自己理想的风筝,到郊外放一放。
2、选择喜欢的段落背诵。
3、积累好词、好句。
4、习作小练笔:《我的理想》。
语文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理想》教案 14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首诗歌。
2、体会其形象化的语言。
3、联系生活实际及个人经历,理解诗歌的主旨。
过程与方法
朗读法、交流法、感悟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树立远大理想,并为之奋斗。
教学重点
朗读训练:理解诗歌的主旨;赏析诗歌的语言。
课前准备
搜集有关为理想而奋斗的名人名言及其优秀事迹。
预习课文,就自己疑难和感兴趣的问题,准备发言材料。
教师准备录音磁带,有条件的可制作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在第一单元里,我们研讨过现代诗《在山的那边》。诗人在诗歌中写道:“在山的那边是海!是用信念凝成的海。”同学们,这里的“海”指的是什么呢?是指理想的境界。那么,什么是理想的境界呢?人生为什么要有理想?我们应当树立什么样的理想?如何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著名诗人流沙河的哲理诗《理想》,同样会“在一瞬间照亮你的眼睛”。板书课题。
二、整体感知
1、范读 最好由教师范读或放录音磁带,学生听读、欣赏。教师不必提任何要求,让学生自行调动情绪,纠正音准,品味语气、语调,把握韵律、节奏。正音、正字、释词默读
2、感知课文内容:
a.这首诗歌的主旨是什么?
b.诗歌是从哪些方面表现主旨的?
c.试着分析诗歌的结构。
集体朗读,合作探究
小组讨论上述问题,教师巡回指导。
课堂发言 小组代表发言,解决上述问题,逐渐明确诗歌主旨及结构。
板书:
理想的意义(1) 历史意义(2、3)
人格意义(4、5、6、7) 鼓励人们树立远大理想,并为之奋斗
人生意义(8、9、10、11)
(12)理想的感召作用。
3、研讨与赏析(上)
精读
逐段(1—7节)理解研讨,深人思索,反复咀嚼、领悟诗歌深刻的含义和精妙的比喻。课堂讨论
研讨诗歌的思想内容及形象化语言:
第1节,在语言表达上有什么特点?它对于表现思想内容有什么作用?这一节在全诗中起什么作用?
有关提示:采用比喻、顶针和修辞方法。作用是使语言形象、生动,在形式上环环相扣,在内容上步步推进。这一节总说理想是前进的方向;在全诗中起到统领的作用。
第2节,表达了什么意思?能试着举例说明吗?教师应启发学生举例证明。
第3节,这一节是从什么角度谈理想的?谈谈“珍珠链”和“脊梁骨”的比喻作用。
有关提示: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理想,连缀在一起,正像“珍珠链”一样,推动着历史的`前进。理想也如同“脊梁骨”,是推动历史前进的精神支柱和动力。
第4节,在内容上是怎样安排层次的?第三、四句有什么深刻含义?
第5节,揣摩各句的意思,理解树立远大理想的重大意义。
提示:
a.理想使人积极乐观。
b.理想使人斗志顽强。
c.理想使人永远年轻。
d.理想使人充满活力。
第6节,怎样理解“获得”与“牺牲”?你对诗歌所说的“理想”是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第7节,“副产品”的本体是什么?有理想的人为什么也会“酸辛”?
有关提示:崇高的理想追求的是社会进步、人类幸福等,绝不是个人荣誉。理想的实现可能给会个人带来荣誉,但这正像“副产品”不是主要的。在这里作者告诉我们,应当正确对待荣誉。
解决了以上问题,对所学的内容就基本掌握了。教师可根据需求,对以上问题做出。增删取舍,但不可将结论和盘托出,也不能只采用简单的问答形式,要特别注重讨论分析过程。应当由教师点拨、引导,让同学自主发现,提出问题,合作探究,分析、解决问题。对独到的发现和见解应予重视。8—12节教学研讨,也应如此。
三、练习:
抄写并识记字词。背诵这首诗歌。完成“研讨与练习”二(准备课堂交流)。预习剩余部分内容。
第二课时
一、课堂讨论
(8—12节)诗歌的思想内容及形象化语言。
第8节,你能从现实生活或个人体验中找出实例,说明“理想使忠厚者常遭不幸;理想使不幸者绝处逢生”的含义吗?什么是“大写的人”?’
教师引导学生举出实例,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认识理想的人生意义。
第9节,这一节与上一节有什么关系?第三、四句的句式有什么特点?作用是什么?作者列举“罪人”和“浪子”的例子有什么典型意义? 提示:并列关系,都是写理想对人生的意义。上一节是从正面写,这一节是从反面写。第三、四句是两个倒装句,分别强调“给罪人新生”和“唤浪子回头”。典型意义是连“罪人”和“浪子”都因为有理想而改变了自己,何况是一般人呢。 ‘
第10、11节,这两节诗歌在结构上是什么关系?在内容上有什么不同?可否籽‘蜕”字改换成“变”字?为什么? 提示:层进关系。第10节从被动方面写理想被曲解、玷污和糟蹋,应该怎么办。第11节写有些人因主动放弃理想而产生的后果。不能换,“蜕”是由好向坏转化,而“变”可变好也可变坏。
第12节,这一节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它在全诗中的作用是什么?第一、二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二、阅读体验
组织学生对照课文,联系自己,谈谈应怎样树立远大理想,并为之努力奋斗。
教师应让学生自由论谈,教师给予必要的点拨,使学生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语言运用语言运用并交流(仿照第一诗节,写几句话):教师示例:
爱心是风,卷来浓密的云;爱心是云,化作及时的雨;
爱心是雨,滋润久旱的树;爱心是树,为你撑起绿阴。
这个练习难度比较大,教师应帮助学生分析这段文字的结构特点,鼓励学生大但尝试,并多给予赏识性评价。修辞训练
这首诗运用了大量的比喻,贴切而又生动,使抽象的事理形象化。教师应指导学生深入体会,学习掌握,提高想像思维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训练方法,可由教师或同学指明一些事物,让大家打比方,进行修辞训练,看谁表达得形象生动。
三、教师小结
同学们,我们朗读、研讨和赏析了这首诗歌,掌握了诗歌的基本结构,理解了诗歌的主要内容,体会了诗歌的形象化语言,并深入地谈了学习体会。理想犹如航标灯,它指引着我们的人生之旅。愿大家从小树立崇高的理想,并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努力奋斗。我想,一个有理想的人,一定是一个精神生活很充实的人,也一定是一个很高尚的人。
四、作业:
完成“研讨与练习”一。将“思想交流”整理成300字的随笔。
五、教学反思
【语文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理想》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1-03
七年级上册语文版教案11-08
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14篇11-04
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14篇)11-05
七年级上册语文版教案12篇11-09
七年级上册语文版教案(12篇)11-10
七年级上册语文版教案(精选18篇)11-16
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理想》06-12
七年级上册语文《理想》教案12-22
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戴震难师》教案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