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忆儿时的那些事儿散文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常忆儿时的那些事儿散文

时间:2021-04-14 17:28:34 散文杂文 我要投稿

常忆儿时的那些事儿散文

  家里的老窑洞要拆迁了,那天带儿子回老家收拾窑洞里的东西时,儿子从一个角落里拿出一个长方形的木盒子,木盒的中间有一个喇叭,下端还有一个拉线开关,儿子问我:“老爸,这是什么东西?不像是音箱啊?”我接过木盒:“这是广播喇叭,你当然不会知道,就是我,不见这个也已经有些年头了。”

常忆儿时的那些事儿散文

  想起当年听广播的情景,不禁有些感慨,是啊,就是这简单的广播喇叭,伴随了我整个小学和初中的读书时光。

  那年,我刚读小学一年级,秋忙过后,村里的劳动力们就全体出动了,从3公里外的乡广播站开始架设电线杆,一直架到村部,村部再把一根根铁丝连接到每家每户。我们村离公社驻地近,近水楼台,其他的村子是我们村装完好久才听上广播。广播是乡里免费发放给农户的,崭新的长方形木盒,正面还盖着一块漂亮的绒布,在墙上钉上钉子,把广播喇叭郑重其事地挂好,接上广播线,还要接上地线,这是防止打雷的时候损坏广播。

  在没有时间观念的乡下,广播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家里的老挂钟对时,早上学生们上学,生产队里开工,都是根据广播的时间来决定,每天早上6点,当广播里传来《东方红》乐曲的时候,新的一天便开始了。乐曲还没结束,队长的大嗓门就在附近响起来了,今天要做什么活,一一安排完毕。有一天,队长安排完活计,才看到村里的懒汉二结巴不慌不忙地走来,队长大怒:“都几点了,广播都响了,你才过来?”二结巴急忙辩解:“队长,广播一……起我就……响了。”二结巴一着急,把话也说反了,一时传为趣谈。

  读初中的时候,每次晚自习回家,就看到妈妈坐在广播下面小板凳上,或缝补衣服,或帮我们姐弟做鞋子,广播里的节目比较单一,除了新闻联播,最多的就是样板戏了,《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每天都是这些节目,以至于时间久了,村里的`人们几乎把里面的台词和唱段都学会了,还不时地应用到生活中,寒假的时候,好多孩子们拿着木棒当作道具,模仿戏里的人物在一起戏耍。记得那年春节,我们村搭起了戏台,在乡里广播站老师的指点下,演出了好几天的样板戏,贫瘠的生活,简陋的服装,丝毫没减少人们快乐的心情。

  当然,大人们和我们听广播的爱好是不同的,小孩子喜欢热闹,听歌曲,听唱戏,大人们多数听一些关于作物栽培、病虫害防治、家禽饲养方面的农业科技知识,只有一样是大人孩子都喜欢的,就是评书。那年,刘兰芳的评书《岳飞传》很受人们的欢迎,每到晚上评书联播时间,街上几乎看不到人,大人小孩都围在广播前,津津有味地听着评书,随着刘兰芳精彩的讲述,或高兴,或叹息,半个小时的评书播放完了,还围在广播前不忍离去,互相讨论一番,然后期待着次日的“书接上回”。

  那时,家里人口多,读高中的哥哥住在另外一间房子里,每到周末,听不到广播,哥哥就着急,当然这根本难不住聪明的哥哥,他找来一个用过的小油漆圆筒,在一块磁铁上缠了许多铜线,用一根铁丝连接到广播线上,竟然就能从圆筒里听到微弱的广播节目,在我看来,这也是很神奇的一件事情,后来,村里的许多年轻人也跟哥哥学习,做了好多小广播,这样,躺在床上就能听到广播节目了。

  土地承包以后,人们的收入高了,收音机、黑白电视机依次进入了家庭,人们听广播的次数便慢慢减少了,广播也慢慢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只是在茶余饭后,上了年纪的人们才会偶尔提起那些年听广播的趣事。

【常忆儿时的那些事儿散文】相关文章:

常忆儿时的童谣散文04-16

又忆儿时斑斓路散文11-28

那些车事儿的散文01-30

喝酒那些事儿散文05-12

那些偷鸡摸狗事儿散文05-08

儿时送饭的事儿散文随笔04-27

忆儿时01-09

那些对不起母亲的事儿散文01-04

关于催眠的那些事儿散文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