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随笔:从兴永中学到汝拉的漫漫青春
我因参与省培小班化教育骨干教师培训到了杭州。在杭州定居的、现为某建材网络公司总经理的初中同学邵美云盛情邀请携伴西溪汝拉小镇小聚一番。
汝拉小镇,咋听还以为它是一个镇,而且像国外的小镇,其实它只是个位于西溪湿地慢生活街区的餐厅。我笑称从兴永一个大镇到了省城的一个小镇。到了汝拉,天色已经渐晚了,我们坐在餐桌旁,就着很久以前的牙缸喝着大麦茶,一下子就好像让自己瞬间回到家的感觉,就此打开了记忆之匣。
自1996年初中毕业后,我们已二十年未遇。相见之时,不胜唏嘘。我们自然而然回忆起了美好的初中时代,想起那“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的幸福时光:初一时因百年未遇的台风影响部分校舍,我们93个同学挤在一个教室上课,坐在拥挤排成五大组十长列的长凳上,却静的出奇,似乎每人都屏气凝神,听着叶金星老师讲解英语语法;初二时,一中二中合并,我们又分成了13个班级。我所在的是(6)班,65人。那时,我们一起排练《山丹丹花开红艳艳》的扇子舞、出黑板报。升国旗后,校长与我们握手;上体育课时,我们一帮女生站在操场上,看男生在一个挂在屋檐下的铁杆做引体向上,故意地高分贝喊:上吊啦!男生集体上吊啦!初三时,我们一起为中考体育考试800米而全级段13个班共七百号同学沿河堤练习长跑的日子,如同风吹稻田的轻盈感觉。我们一致认为,母校——兴永中学对我们的一生成长起了关键性的作用。显然,母校仍一直在我们的心灵深处,独占一角。
前些日子,王勤福老师跟我说,兴永中学在年底将举办50周年校庆,你给写篇文章吧。我想也没想就应了下来。
母校兴永中学走过了50年风风雨雨的辉煌历程。在欢度校庆的日子里,我应该拿什么奉献给母校呢?我想,最好的礼物莫过于通过回顾自己的成长经历,探索一下兴永中学的办学特点,并为它的更光辉的未来献上一份衷心的.祝福。
在兴永中学的三年更像是在一个道场里跟着师傅在学,从不同的师兄师姐同辈当中获得认知,让我成长。其实任何一段阅历最珍贵的不是教会你什么,而是植下了怎样的动力。因为曾经的那些友谊让你相信人与人的真诚,因为遇到过各个领域的先锋人物让你从不拘泥于书本,因为曾经拥有过如此美好的生活让你绝对不会允许自己的日子在综艺节目与网购外卖中沉沦。
长大后,我也当上了教师,在教育领域里耕耘,探讨过太多西方的优质教育,当回首自己的初中生活时,才知道自己当年有多么幸运,被选进奥数班、被校长家访、当上升旗手。二十年间,就像当年老师们在我毕业时写在我同学录上的那段话一样,默默地耕耘着自己的日子,与文字为伍。
无法评估这二十年后的我,现在到底长成了一个怎么样的人。教书三年就在全省小学英语优秀个人报告会上做汇报,教书第四年就获得了第三届全国优秀外语教师荣誉。反正就是我现在这个样子,相信专业的深度决定着教育的高度、为人的大度决定处事的温度。
我的单位虽然离母校很近,却没像回娘家一样,回校看看老师。我们天南海北地散了,而老师们却还在原地守望。二十年来,老师们悄悄变老,而我的学弟学妹在迅速长大,曾经承载着我们最美青春的校园风景也一点点变得认不出来了。
在这二十年间,无论走到哪里,只要传来母校的消息,我依然会忍不住努力地跟别人表白自己和她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我很庆幸,自己能在形成良好学习习惯和公正开阔世界观的最佳年龄,待在兴永中学。
小时候,我的梦想就是上最好的师范,然而我没能去上最好的大学,但是我想说的是,正是我所在的这所最好的中学,教会了我一个真理:世上很多事,没有最好,只有最适合。就我记忆所及,兴永中学的老师从不教学生死读书、读死书。他们上课从来不频频翻阅教案或者照本宣科,而是滔滔不绝地激扬文字、说古论今、点拨奥秘,既传授给学生具体知识,又注意讲授它们的来龙去脉及其近代发展。
在当年,学校已有如此领先的培养观念,使得毕业后的我们在语言认知和国际素养上得以先行一步。最感谢我的老师们,他们用最大的善意小心保护着偏科的我,发挥我的特长,鼓励我的成长,让我有足够的勇气相信自己,走出校门不能给母校丢脸。所以我想说,当一所学校,走出去的大多数学生,都能散发着卓越而独特的气质,带着某种良好的共性和烙印,那么这所学校,一定是值得尊敬的。
【散文随笔:从兴永中学到汝拉的漫漫青春】相关文章:
散文随笔:漫漫人生梦03-29
细雨飘飞,路漫漫散文随笔05-01
人生路漫漫-散文随笔04-26
今夜雨声漫漫散文随笔01-14
散文随笔鉴赏:随兴05-07
拉个家常散文随笔04-25
山路漫漫,铺满无畏的脚印散文随笔05-05
前路漫漫无所畏惧散文随笔04-27
漫漫人生路匆匆路人行的散文随笔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