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一叶知秋散文欣赏
早上上班路过楼下树荫时,犹觉秋风飒飒,几片落叶应风而下。一片不偏不倚正好打在脸颊上,硬撅撅的,像老妪粗糙的手掌,刮着生疼。再看地上,已铺上薄薄的一层黄色。一丝丝凉风扑打身上,禁不住打了个寒颤,真后悔出门时没带上一件外衣。
在南方,四季不太分明,不见北方那种萧条的落叶景象,但南方这种深秋里略带点凋零意味的场景还是会让人感到冷冬即将到来的恐惧。
昨天还暖阳如初的,今天就突然阴沉转凉了,变脸一样快,令人冷不及防。
一切还未准备好。压在箱底的厚衣服要拿出来晾晒了,被子该入好了;原来打算添买一些衣服鞋袜的,现在也只是纸上谈兵;应该打个电话问候下家里的两老了,叮咛一下要注意这种突然急转的气候,饮食要均衡,多喝水,充分休息好——唯恐调整不及,病倒变得无可避免。说来惭愧,人是高等智慧动物,竟连蚂蚁会储存食物过冬、候鸟懂得适应季节而迁徙这样的生存技巧也不如。
翻看日历,惊觉这个季节最后一个节气“霜降”已过,“立冬”也将几天后悄然而至。人仿佛一下子情绪有点低落,还不知所措。日子过得太快,弹指挥间过了中秋节,又要掰着手指头数过年了。回想年初信誓旦旦的计划如今成了空头支票,一事无成,挫败感油然而生,在这个最是容易情绪化的季节里,更添伤感了。
秋天似乎自古就是个多愁善感的季节,一定是艺术家与文人墨客们灵感源泉的圣地吧?尤其是深秋更能把“生死离别”这样庄严的主题渲染得淋漓尽致与刻骨铭心。无论爱情、友情、亲情还是思乡情,都能体会特别时节里抽丝剥茧那种痛切心扉。谭咏麟的《爱在深秋》更比张学友的《分手总要在雨天》来得哀愁、悲凉。“如果命里早注定分手,无需为我假意挽留”“以后让我倚在深秋,回忆逝去的爱在心头,回忆在记忆中的我,今天曾泪流……”,满腔的思念、不舍、愁肠百结尽在时下,催人泪下!
同样在深秋,夜晚幽静的山谷中,诗人李商隐对远方的友人抒发了深深的怀念之情。“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本来凋谢的枯荷是无可寄处的,无奈在万物萧条又逢飞霜的秋夜里,也只有听着雨水拍打干枯的荷叶来宣泄我无尽的怀念之情了,道尽了诗人因相隔不能重逢的无限哀思与苦闷。
王维则在九月九日重阳节发出了“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的千古叹息。“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不知成了慰藉古今多少游子思念亲友的寄语。
晏几道在《阮郎归》里描写到,由重阳节的一场歌舞会联想到遥远的故乡,“天边金掌露成霜,云随雁字长”。在人人都“兰佩紫,菊簪黄”的节日里,自己却“欲将沉醉换悲凉”。最后一句“清歌莫断肠”硬是把词人远离家乡而不能归家的心酸与无奈思绪推至窒息的境地。
我本以为文人笔下的“秋”都是苍凉、压抑的悲秋,却偏有人要说:“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在诗人刘禹锡的眼里秋天竟然胜过繁花似锦的春天,多么别致、多么独具匠心的豁达情怀!或许在大多数人眼里“秋天”并不是那么娇媚的,起码在农民眼中应该是朴实无华的吧。它代表收获、代表喜庆,实实在在的,没有半点矫情。
可以说秋天在每人心中感受都是不一样的,她总是以多姿态呈现在你面前,丰富你的感官。而在我的心里,她就像一个立体感十足的幽灵,盘据在我心头,不时幻变成各种角色,触动着心弦。化作一本书,耐人寻味;变成一首诗,意韵十足;化作一盏茶,清冽芬芳;变成一杯无糖咖啡,则苦涩难咽。有时如老人,时而沧桑,时而凄苦,时而又和蔼可亲如循循善诱的长辈;有时如诗人,或浪漫,或悲壮,或慷慨激昂如奏响一曲《高山流水》;有时如女子,时而端庄秀丽,时而内敛含蓄,时而又热情奔放如漫山遍野的枫叶,既温文尔雅又活泼生动,既难以捉摸又真情流露,既风情万种又清纯如一。苦涩、伤感、悲凉、忧思、迟暮、悸动、失落、凝重、期待、甜蜜、喜悦……五味杂陈,百感交集,这就是秋天,这就是人生!
我钟情于秋天!
【一叶知秋散文欣赏】相关文章:
杀鸡散文欣赏10-14
汪国真散文《生活》欣赏08-18
永远的故乡散文欣赏10-02
散文诗歌欣赏10-31
散文欣赏:微风往事07-07
《慕文》散文欣赏07-07
奶茶刘若英散文欣赏07-10
闽南游经典散文欣赏07-10
散文欣赏《西湖的绿》08-22
古代的屏风散文欣赏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