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记散文(集合)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游记散文

时间:2024-07-05 11:22:46 散文杂文 我要投稿

游记散文(集合)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经常看到散文的身影吧?散文是一种自由、灵活、短小精悍,表现真人真事真是感情的问题。那么,你会写散文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游记散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游记散文(集合)

游记散文1

  汽车在高速公路上飞奔,两边的清秀的小山飞一样在眼前闪过,我欣赏着美丽的小山,没多久,花花大世界到了。

  走进花花大世界,但见一颗古老茂盛的大榕树高挺在微风中,粗大的树干盘扎着,几个人都搂不过来,巨大的树冠,仿佛是巨大的华盖,遮住了天空,翠绿的树叶在微风的吹拂下翩翩起舞,仿佛在向观光的人们招手致意。榕树的左右两侧,伫立着两个巨大的花球,是一朵朵美丽的黄、紫菊花扎成的,别具一格,娇俏可爱。

  走过迎宾榕树,沿着花花大世界的主干道缓缓渐行,但见路两旁是一些时令的菊花、蝴蝶花、水仙花在花架上灿烂的开放着,姹紫嫣红,美艳动人。我一见大喜,拿着相机狂拍起来,正拍着,忽然有“咚咚”的声音在我耳边响起,抬起头,但见一硕大的鼓端立在路中央,一个站的高高的身穿民族服装的人正挥舞着双臂起劲的敲打着,路的两旁,还有两排硕大的鼓整齐的排列着,鼓得旁边,身穿民族服装的鼓手们正手舞足蹈的表演着,有人告诉我说这是“马山鼓王”,第一次看的如此大的鼓,我惊呆了,再看鼓手们投入的表演,听铿锵有力的鼓声,我渐渐的陶醉了,便静静的观赏起来。

  有人悄悄的拽我,低下头,却原来是小外甥女,原来家中人都走远了,我拽着小外甥女的手去追赶大家,却陷入了美食的重围,原来花花大世界正在举办美食节,天南海北的美食欢聚一堂,让喜欢美食的人儿大饱口福。我陷在美食的.包围中,正在不知所措,一个美丽的名字却跳入我的眼帘——“香妃卷”。一想到美丽的香妃,我便觉得这“香妃卷”定时天下难得的美味,便不顾一却的冲到摊子旁,却发现摊主正在熟练地做着“香妃卷”,只见她在一个干净的转盘上摊上一层薄薄的面浆,形成一张薄饼,又在薄饼上撒上葱花、火腿、肉松等,一张“香妃卷”就做成了。我和小外甥女赶紧的各自买了一份,啊!香脆可口,香气四溢,果然是难得的美味。吃着“香妃卷”,我和小外甥女缓缓前行,但见色、香、味俱全的“香辣蟹”;味道独特的“天津臭豆腐”;名声远扬的“狗不理包子”;无不在向我们频频招手,我们受不住诱惑,便随心所欲的大块朵颐起来。

  我们正吃得兴起,大姐却来叫我们快走,说是听说“桃花源”的桃花开了,大家要去看桃花。我听到“桃花源”这三字,想到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中夹岸桃花、落英缤纷的美景,不禁醉了,便随着大家兴冲冲的向“桃花源”奔去。顺着路标,沿着花花大世界弯弯曲曲的大路,我们渐渐的向“桃花源”走去,正当我们疑惑怎么还不见桃花时,忽然有一片影影绰绰的红,在我们眼前晃动,仿佛是一大片红霞,又似一副巨大的桃红的帐幔,我们知道“桃花源”到了,便兴冲冲的向“桃花源”奔去。果然好大的一片桃林,重重叠叠的桃树茂盛的生长着,整个山头一片红的海洋。我们在海洋边驻足,静静地观赏起路边的桃花。但见艳丽的桃花有的灿然开放,有的含苞欲放,有的只是一个小小的花蕾,那开放的,粉红的花瓣,浅粉的花蕾,仿佛是一个个身穿粉色衣裙的仙女,那含苞欲放的,仿佛是憋足了劲的小丫头,正等着奋力一搏,而那小小的花蕾,饱胀的仿佛要裂开似的,也别有一番风韵。欣赏着这样的美景,我们游兴大发,便不顾一切的向山顶走去。

  沿着山路缓缓前行,眼前忽然豁然开朗起来,原来我们又来到了一个好去处——“桃花源观景台”。站在观景台上,整个“桃花源”尽收眼底,果然是风光旖旎、美不胜收。但见一湾静水,四面桃花,交相辉映,美不胜收,虽没有《桃花源记》的落英缤纷,让人怀恋,但这样的桃花美水,也算得上是人间仙境了。站在观景台上,我不由的感叹连连,古往今来,有多少人在寻找世外桃源,但真正的世外桃源也许并不在大地上,而在人们的心间。陶翁的另一首诗“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已经说得很清楚了……

  从观景台下来,缓缓地前行,见一池碧水边,有几株桃树盛开,丰美鲜艳,别有一番景致,我打开随身携带的相机,在桃花绿水间狂拍,小外甥女看了,把自己的笑脸贴在桃花上,“桃花笑脸相映红”,醉了我们大家。

  离了“桃花源”,我们缓缓地向果果乐园走去,因为是小外甥女的最爱,我们虽然有些勉为其难,但也得走上一趟。但是果果乐园却向我们展开了它丰美的身姿,但见红红的草莓,甜甜的杨桃,大大的木瓜,鲜艳的圣女果,无不鲜美异常,我们欢喜非常,一通采摘后,高高兴兴的离开了果园。

  夕阳的余晖笼罩了大地,花花大世界渐渐的笼罩在雾色中,我们挥挥手,和花花大世界说告别……

游记散文2

  8月18日,我邀同事W一起参加了济南背包客户外群组织的南部山区千条沟休闲一日游活动。9点多钟,我们乘坐的大巴车到达了西营镇政府驻地,因为前面的道路施工,大巴拐了几个弯儿才进入了去千条沟必须经过的村庄——藕池。驴友们下了车,跟随领队沿着一条水泥路,往村南的千条沟而去。

  路两旁的果树比较多,有桃树、梨树、核桃、栗子、山楂等等,红艳艳的桃子、黄橙橙的梨已经成熟,引的人馋涎欲滴。栗子树和核桃树也非常多,尤其是那些树干粗大的老树更为惹眼,我猜它们至少也有几百年的树龄了,却依旧撑起参天巨冠,树上还结满了青莹莹的果实,不能不说是个奇观。到了山脚下,有一座水库,水库不大,略呈椭圆形,确切地说更像一个大点的水塘。库水清澈碧透,就像一大块翡翠似的镶嵌在群山的怀抱里。青山滴翠,倒影水中,水库朴实的就像一个美丽的村姑一般水灵秀气。我们沿着水库西岸向前行进,到了沟谷口,只见一条清澈的小溪潺潺而来,直接注入水库里。小溪边有几家农家乐,还有人在溪流边上的树阴里支起了烧烤炉,此时正烟气蒙蒙的,有点煞风景。我们没有沿着沟谷继续前行,而是跨过小溪转向右岸开始爬山。山坡比较平缓,多栽的是一些栗子树或者核桃树等经济树木,到了半山腰,树林就以松树为主了。在一处悬崖边上,队伍停下了。领队说,我们今天主要是休闲,喜欢速降的驴友在此玩速降,愿意爬山的就去爬山。我走到悬崖边上看看,一眼望不见底,就问领队,这悬崖有多高?领队说,不算高,大约二十几米吧。我听说过速降这项体育活动,虽然有点好奇,但也许是年龄的关系,我对此却并不感兴趣。大家都在松林里边休息边看着一位速降教练在做着准备工作。教练是位小伙子,他将速降用的绳索系在崖边的两棵大松树上,又把自己身上系好了安全带,然后第一个下了悬崖。我们一些中老年驴友选择爬山的居多。

  今儿虽然是个晴天,但到底是过了立秋的时节了,我们在松林里,一阵阵的山风不断地吹过来,凉飕飕的,感觉很是惬意。我们跟着领队沿着松林间一条小路继续爬山。山坡越来越陡峭,有的地方能达到八十度以上,好在近日没有下雨,山坡并不湿滑,否则爬山将会十分困难。我带的登山杖根本排不上用场了,反而有点碍事,只好暂放回背囊里去,开始手脚并用攀石揽树小心翼翼地爬山。爬了有一刻钟光景,忽然有石头滚落的声音从头顶传来,前面有人说,躲开石头!我刚一抬头,只见两块石头冲着我闪电一般飞速滚来,我本能地一低头,石头从我头顶呼啸而过,我忙转身往后看,见石头又从我后面的驴友头顶上飞了过去。石头虽然没伤着人,却让大家惊出来一身的冷汗。这两块石头个头有砖头一般大,无论砸中谁,估计都轻快不了。领队提醒前面的驴友,不要动那些活动的石头。

  这座山也不算高,我几乎是一鼓作气登上山顶的。站在山巅,顿觉山风阵阵,十分舒爽。透过茂密的灌木丛,居高临下,只见周边的小山一座连着一座,座座山上的绿树都把山体遮盖的严严实实,几乎没有一点缝隙儿。有山就有谷,既然山是相连的,那么谷也必然相牵着,蛛网似的沟谷纵横交错,十分地罕见壮观。相传泰山奶奶路过此地,见这里山清水秀胜似仙境,有意在此久居。经过细数,见这里只有999条山沟,于是去了泰山。千条沟的美名由此而来。眺望山下不远处的村庄,错落有致的红顶农舍蜿蜒于长沟之畔,掩映于绿树丛中,看上去也很美。山脚下的藕池水库,像一块绿宝石似的卧在群山的怀抱之中,远眺似乎更为秀美。原以为藕池村一定会是荷花的世界,实际上不仅全村见不到荷花个影儿,就连藕池水库里连一片荷叶也没有,这村名起的实在令人不解。

  驴友们陆续都到达了山顶,大家休息片刻,领队便带领我们继续前行。山顶上的松树和灌木丛异常茂密,一条羊肠小路完全被灌木丛所淹没,我们只能低着头拨开灌木,小心翼翼地行走。沿途有许多粗大的松树东倒西歪地横在我们前行的路上,看样子像是被大风刮倒的,有的竟然被连根拔起,枝干大部分已经干枯,有的'尚未完全死掉,令人十分惋惜。我们在山顶上走了一段路,便开始从山东坡下山了。可能是为了突出这次驴行休闲的性质,我们这次驴行没能去攀登千条沟的最高峰——南天门峰,南天门峰下的鞭抽泉自然也不能欣赏了,我觉得非常遗憾。好在来日方长,只能等下次再来了。山坡也比较陡峭,不大好走,好在有松树和一些荆棵可以把揽,因此也没有多少危险。

  下到谷底,松树少了,但茂密的荆棵和一些人多高的蒿草仍然把小路给掩埋的基本上看不出痕迹来。我们走路时,必须拨拉着荆棵和蒿草下脚。谷底的蒿草中狗尾巴草居多,而且草秆粗壮,毛穗头跟谷穗似的。它们连成一片一片的,硕大的穗头在微风的吹拂下,摇曳起伏,就像秋天成片的芦花一般美丽。有位女驴友非常喜欢这些狗尾巴草,还掐了一大把穗头把玩。草丛里还有一些野葡萄,蔓茎多爬到一些树上,长得非常旺盛。每一丛葡萄能占地十几个平米,看样子葡萄却是长得不多,不知道葡萄是压根就长得少,还是多被人摘吃了呢?由于草丛茂密,不大容易接近,我有心过去看个究竟,但为了安全还是放弃了。我们一边听着鸟儿和知了的合唱,一边在谷底人高的蒿草丛里行走,阵阵初秋的山风吹来,也觉得很是开心。忽然听见下面谷底有溪水流动的声音,因为隔着茂密的蒿草和灌木,却只能一直地听声儿。这样跌跌撞撞地在谷底走了大约一两公里的路,山溪才跳跃着奔流到我们的眼前。在一片槐林里,大家稍作休息,有喝水的,有吃零食的,有洗脸擦汗的,也有戏水的。我在一道小瀑布上洗了脸,擦把汗,然后坐在一块巨石上歇息。这时清新甘怡的山风适时地拂来,浑身舒服极了。

  山谷下游一带,因为少了茂密的蒿草和灌木,虽然谷底下还是没有像样的路可走,却总比在草丛里跌跌撞撞的好多了。溪流旁边有农民的桃园,此时树上的大桃子成熟了,红彤彤的,十分诱人。我想如果此时能去摘个鲜桃子在清澈的溪水里洗一洗,然后大口朵颐,岂不快哉!因为见不到桃园的主人,我只能把涎水咽回去。谷底也有一些古老的栗子树和核桃树,估计有的有上千年的树龄了,有的在粗大的树干上已经朽烂出了一个大洞,却仍然擎着一顶硕大的结满果实的树冠,真是令人惊奇。有的还双株并联,就像一对对恩爱的夫妻似的。

  不觉又来到一处桃园,见园门敞着,女主人正在园内,我们几个驴友喜出望外,一起进入园里。我问女主人,大嫂,卖桃子吗?大嫂说,卖。怎么个卖法?三斤。我们都明白,这个三斤指的是十元三斤。我看看树上的大桃子,口水不由地就来了。尽管这桃子价格比济南市场上略贵了点,但我们几个驴友没人讨价还价,就纷纷动手摘桃子了。我和同事W摘了一大塑料袋子,足有十几斤。大嫂过了称,说,正好十斤。可能是欠点称,她又随手从身边一棵桃树上摘了一个桃子放进塑料袋里。同事W抢先付了钱。出了园,我就迫不及待地下到溪流边,洗干净了两个大桃子,W一个,我一个,两人边吃边走。

  到了谷口农家乐一带,我们俩就在小溪边一块树阴下面的石头上坐下来,准备吃午饭。我带了猪耳朵、炸花生米,还有鲜黄瓜,W带的烤肉肠、香肠,还有青岛易拉罐啤酒,两个人合伙聚餐。W把几罐啤酒摁到溪水里浸了一会儿,然后人手一罐,对饮。就着美味佳肴,喝着凉浸啤酒,听着溪流的歌唱,沐着初秋的微风,微醺的感受就一个字:爽!饭后,我又从溪水里捞出饭前湃的大桃子,一口下去,凉浸浸,脆生生,真是神仙也似的享受啊!

  20xx年8月23日

游记散文3

  周末驱车山东临清,游览黄河故道公园,虽然没看到想象中宽阔古老的河滩,却引我走进河滩上的一片很大的桑园,惊喜不已。桑树根系特别发达,想来农人栽植的目的是固沙,保护生态,但是我却愿意把农人想象成画家诗人,把这片桑林想象成画,想象成诗,感谢那具有诗意的农人,栽植这么一篇具有诗意的桑林,恍如穿越到诗经年代,聆听 静观桑林里的爱情故事。

  在遥远的农耕时代,采桑是妇女的主要劳动,桑林便是年轻女子主要活动场所,也就成了爱情生发地。桑林,有着太多的故事,加之在文学中作为一个特殊的意象出现的频率,以致于成为一个爱的隐语。“期我乎桑中”,《鄘风桑中》里主人公是个多情浪子,跟孟姜、孟弋、孟庸三个姑娘的三次约会,都是在桑林,何其销魂,何等缠绵。

  徜徉在这片幽静的桑林,暖阳,轻风,我努力追想着那久远桑林的好处,已过中秋,枝叶依然青翠茂密,树冠硕大几乎垂地,如绿色的'帷帐,想来正当采桑的夏日,此种所在,该是怎样的绝妙?难怪《小雅 ·隰桑》里的采桑女,和情人约会也选在桑林。隰桑有阿,其叶有难,既见君子,其乐如何!隰桑有阿,其叶有沃,既见君子,云何不乐?隰桑有阿,其叶有幽,既见君子,德音孔胶。心乎爱矣,遐不谓矣,中心藏之,何日忘之?

  两个人的约会,选择在桑林,一个人的思念,也发生在桑林。《魏风 汾沮洳》中的采桑女,在采采中,想到了自己的心上人,美如英,听,桑林隐约回荡着姑娘甜美的爱情赞歌,“彼汾一方,言采其桑。彼其之子,美如英。美如英,殊异乎公行”

  桑园的故事浪漫而多样,“十亩之间兮,桑者闲闲兮。行与子还兮。十亩之外兮,桑者泄泄兮。行与子逝兮。"这是《魏风 十亩之间》的浪漫,有人认为这是劳动结束后,姑娘们呼伴唤友相偕回家时的情景,也有人解释为姑娘招呼自己的情侣一同走,但我更愿意相信是一幅夫妇桑园晚归图,因为正符合我的携夫夕阳游。

  出了桑园,眼前一片棉田,我的思绪也从五六千年前的采桑养蚕织锦,飘到几百年前的纺棉织布时代。走过一片花生地,来到车前,思绪停滞,停滞在一派繁华喧嚣中。

游记散文4

  我坐的航班,是东方航空公司三十日下午两点起飞的班机。

  孩子上午有课,中午十二点才放学。

  如果不提前下课的话,时间很吃紧,很有可能赶不上班机。

  只好与班主任许老师说好,让孩子在十点左右提前出来,我来学校的南门传达室接她。

  而我整个上午,像是高速运转的陀螺一样,无法停下来。才搞了早餐,送孩子到学校后,就得赶紧准备中餐,在十点钟以前,把中餐的饭菜弄出来,盛在蒸锅里以保温。

  然后风风火火地去学校南门,等待孩子提前放学出来。

  这天上午,我身体不舒服,一点食欲也没有。

  可精神很紧张,生怕像前次回武冈那样,没有赶上班机,误了大事。

  我在上午九点钟,就通过滴滴打车软件,约好一位司机,七零后,白色起亚车。

  他答应十一点钟,开车来小区南门,接我们去机场。

  滴滴打车不贵,去机场,搭顺风车,不拼车也只要四十元七角。

  可等我把孩子从学校接出来,在家里匆匆吃了饭,两人下楼来到小区南门,打司机的电话时,这家伙竟然不接我的电话,而且还取消了行程。

  其实,时间离下午两点起飞还有整整三个多小时,我到南门等车时,还不到十点五十。

  时间充裕,完全可以去北门的望和桥搭机场大巴去机场的。机场大巴只要二十五元,小孩不要票。

  我站在车路边,赶紧在手机重新发布打车消息。

  在路边站了四五分钟,没有在网上叫到车。我就留意路上的出租车。

  终于有一辆现代出租车是空车。我拦住了它。

  事后,我很后悔坐出租车,比网上打车多花了一倍的车。

  出租车开出南门不远,还没有到芍药居地铁站,我在网上发布的打车消息,就有人接单了。

  司机给我打电话,说你在哪里?

  我说我在出租车上,前往机场。

  他说,你要在网上取消行程。

  我答应了他,操作手机,将网约车的行程取消了。

  坐出租车到T2航站楼,我花了七十三元钱的打车费,还加上五块钱的高速公路费,一共是七十八元钱。

  差不多是网约顺风车的两倍整了。

  而在杭州,我从萧山机场到女儿下榻的全季酒店,在网上打顺风车,花了六十五元钱。而女儿呢,在网上叫的是快车,竟然花了一百二十六元钱。

  她说,怕什么,反正是公司报销的,不要我掏。

  我和孩子到得机场,才十一点半钟。

  在机场的登机口,待了两个多小时。

  下午一点半钟,开始登机。

  飞机在下午两点准时驶向起飞跑道。可

  途中停留的时间太长了,跑道总是在起落飞机,只好在原地等待。

  一直等到两点四十八分钟,飞机才接到指令,马上进入跑道起飞。

  机场也太繁忙了,飞机好难捞到起飞的机会。

  要是在武冈机场,说什么时候起飞,就什么时候起飞,方便得很,不要等待。

  可能等到明年,北京的新机场建成启用后,机场就没有这么忙了。

  出门在外,心总是悬着吊起的,放不下来。尤其是带着孩子出门,更是不放心。

  三十号这天去杭州打车,总遇到烦心事,一点也不顺利。

  在北京遇到司机放我的鸽子。

  到了杭州的萧山机场,同样也有司机放我的鸽子。

  我出了萧山机场的门,在外面站了一会儿,就在网上打到车了。

  这家伙说一口杭州的塑料普通话,听又听不清,说得很快的。

  他又不打字,只打我的手机电话。我听不大清楚,只听他说,他在另一层,同我不在同一层楼。

  我在一层时,他要我去二层上他的车子。

  我领着孩子,赶紧坐电梯上到二层。

  可在二层,怎么也找不到他的车子。

  我下到一层,再打他的手机。他说,行程已经取消了!

  气煞我也!

  外孙女说,我打不赢他,要打得赢他,真想揍他一顿了!

  我说,你打得赢他,也找不到他。

  我只好重新发布行程。一位八零后司机接了单。

  他不打我的手机,只打字。告诉我,他在一层的停车场上。车位是在G区。

  杭州打车,怎么这样难,车子不开过来,要客人去找车。

  人生地不熟的,去哪里找停车场的G区?

  打上车的时候,我还在二层。

  赶紧带孩子下到一层,再去向当地人打听一下。

  问了三个人,才问清楚,停车场的G区,就在路边右手边。

  你到了停车场后,顺着路边走,很快就看到了。

  果不其然,我们到得停车场后,没走多远,就看到了一块老大的白漆牌子,上面写着一个斗大的G字。

  可能是太高兴了,慌乱中,我和孩子又走错了。走到F区去了。

  我提着女儿忘记拿的.稻香村京八件。这东西是礼品,女儿网购好,准备送给杭州同事的。

  走错了区位,一直走到顶里头,还是看不到车主红色马自达车子。

  往回走时,我在F区和G区的路口,终于发现了红色马自达。

  找得好辛苦的,好不容易上车了。

  司机说,全季酒店的西溪店,离萧山机场有六十多公里,这时候是下班高峰时间,可能要走两个多小时。

  一路堵车,杭州的交通很糟糕。五点五十走的,到得全季酒店时,已经是八点半了。

  女儿还在外面,没有回来。

  她打电话给酒店,说她爸要来,给我一个房卡。订的房间在九一零。

  可怜孩子饿坏了。办了房卡,上楼放好东西后,就赶紧带孩子到外面的店子吃东西。

  一家不知什么地方的店子,十五块钱一碗面条,先扫码付款,再吃面。

  杭州这地方的三月底,已经很热了。店里的小伙,穿件圆领汗衫,忙着端碗,将面条送给食客。

  面条是手擀面,又宽又厚的面条,一点口味也没有。

  吃不到臊子,更吃不到肉什么的。好像有一些菜叶混和在里面。

  而且面条有点咸,吃了老口干。

  后来才知道,这面条要放到宋城里出售,价钱还会翻上几倍。

  女儿在孙一娘的人肉包子店,买了五个包子,两碗清得能照人影的南瓜粥,花了四十五块钱。

  五个包子,一口可以吞下三个。也做得太小了。算了一下,两碗清粥算十块钱。五个包子算三十五块钱。七块钱一个的包子,有北京的小笼包子那么细小。竟然卖七块。我们小区北边的小笼包子,有八个,才六块钱呢。

游记散文5

  爸爸说要带我去梁山游玩,我高兴不已。同样高兴的还有几只可爱的小蚂蚱,它们在我的脚边跳来跳去,好像以为我会带着它们一起去似的。

  我和爸爸来到了梁山,经历了很多新奇有趣的事情。最令我难忘的便是在我下山的时候,我和爸爸在一旁休息,几只黑黑的蚂蚁爬到我的黑皮鞋上。它们或许以为我的脚是一辆黑色的小汽车,以为我能够把它们带到北京去。难道它们和那几只小蚂蚱是好朋友么。

  我们在梁山看到一个深深的小洞。我问爸爸这是什么?爸爸说:“这是孙二娘的脚印。”我奇怪的问爸爸:“爸爸,孙二娘的脚印不会有这么深吧?”爸爸说,“可能是孙二娘练武的地方”。

  我们又往前走,看到一块大石头上面写着“黑风口”三个大字,书上说这是李逵把守的地方,我看见大石头旁边雕刻着黑旋风李逵的塑像,他威风凛凛的站在那里,他手握两把斧子,仿佛在说:“哪个坏蛋敢来我就把他干掉,我就看看哪个鸟人不怕死!”

  最后,我们来忠义堂,看到天空中挂着一面黄底黑字的旗子,上面写着“替天行道”,我进了正面的屋子看到宋江坐在中间,他的`左边是吴用,右边是卢骏义,书上说吴用和卢骏义是宋江的左膀右臂,我们非常崇拜宋江,就给宋江恭恭敬敬磕了一个头。两侧的房子里有梁山好汉的塑像,有打虎英雄武松、豹子头林冲、黑旋风李逵、青面兽杨智、花和尚鲁达、还有阮氏三兄弟,一个个形态各异,栩栩如生。

  看完了,我们就来到山脚下去闯关了,穿过吊桥,再爬网山,过独木桥,走迷宫,好不容易到了二关,二关是当年武松和鲁智深把守的地方。然后我们去看战船,战船可大了,都有两层楼那么高。

  最后,我们又去了动物园,看到了可爱的小白鸽和顽皮的小猪趴在妈妈身边,还有美丽如仙的丹顶鹤和小鸭子在水里追逐游戏。看完动物,我们就坐上公共汽车,唱着歌,心情美美的回家了。

游记散文6

  三天没有外出游玩,几乎都是呆在周玉英(Erni Florencia)家里,她家是祖父辈从广东湛江到越南,辗转印尼现居住珀斯,饭菜还是以甜食为主,微带油炸肉类和新鲜蔬菜、水果为辅的饮食习惯,每顿都准备的非常丰盛,从吃饭就能感受到主人的热情好客,她的说话都能让我们感受到闽南人讲话的强调。

  也许是儿子住在她家的原因,爱人和她好像比厨艺似的,互换主厨角色,准备每一天的大餐,陕北的米饭拌汤、烙饼、和菜饭、炸鸡蛋泡泡、鸡肉丁沾糕、大烩菜、然然菜、菜汤等家常饭菜成为儿子的最爱,也让她们吃的连连称赞。三天来,就这样忙碌在厨房、餐厅之间,让饮食文化再一次拉进了我们的距离,使她们全家人深深感受到陕北人的淳朴,让我知道:彼此之间的沟通,不单只存在于语言,而且还要有饮食文化的调节。

  2月21日,早晨六点准时出发,我们一家人租车一路向南,首先,前往一处海洋层叠石景区,这里不做过多的叙述;接着,来到一处沙滩公园,放眼望去大海天水相接,白云在蓝蓝的天空中飘动,隐约看到一叶叶帆船,出现在我们的视线里,让我才能分辩出天海相连的那条线。这里游人非常的少,只能听到海的声音,让我的心骤然静了下来。慢步沙滩,海浪一浪追打着一浪,一道道白色的浪花犹如大海“裙边”,在五彩贝壳的衬托下若隐若现的漂浮在沙滩上,也让我忘记了爱人、“皮夹克”和“小棉袄”就在我的身边,此情此景无不精彩,无不动人。习习的海风吹拂,让我早已忘记了酷日存在,海鸥贴近海面滑过,尖叫声才打破了我的遐想。当“小棉袄”双手捧着贝壳时,我才好像回到了现实中,当“皮夹克”要求扔回沙滩时,“小棉袄”撅着嘴嘟囔着,我们才明白了她拾贝壳的秘密。于是,我紧随其后陪她捡拾,在她心目中那别致礼物,松软的沙滩上,留下了一串串浅浅的脚印,让她体会收获的喜悦和幸福。

  后来,我们驱车来到了巴瑟尔顿(busselton jetty)栈桥,它是澳大利亚最著名的栈桥,其延伸向大海深处达1939米,现桥上有小火车共游人乘坐。我们用途步方式饱览栈桥两边的'风景,享受置身其中的感觉。栈桥边上或垂钓台上,有不少垂钓爱好者,他们成为这里独特的一道风景。虽然语言不通,可当我俯身的时候,他们能意识到我用意,急忙向我展示他们的收获,这也许只有垂钓爱好者才能深深体会到,彼此用笑脸分享收获之喜。听说这里的夜景会别有一番景致,可我们因有两个多小时的车程,只能选择放弃。

  意犹未尽的我们,返程路上在一个叫曼哲拉(Mandurah)小镇皮尔湾码头,一处临海的小店停了下来,在此品尝美食和特色啤酒中,换角度欣赏了海浪、沙滩、阳光的魅力。在落日余晖下,用微笑弥补了我们此行栈桥,享受海岛风情的愉悦和惬意,留给我们最大的遗憾。(待续)

游记散文7

  2016年12月31日早6点,我们乘大巴从济南出发,横跨鲁豫鄂三省,于天黑前抵达武当山脚下。原计划游览老营景区,无奈景区工作人员已经下班,我们吃了个闭门羹,好在大门外有两座建筑风格独特的御碑亭,让大家开了眼,也算到此一游不枉此行了。

  翌日天不亮,我们即出发。由于此次登武当山我们走的不是传统的上山路线,为了节省大家点体力,照顾下弱者,导游雇了一辆中巴车将我们送至五龙宫景区附近盘山公路的尽头,此时天色刚亮。

  原来五龙宫景区基本上是一片废墟,但依稀可见当年的影子。从一块废墟缺口进入一个大院子,正面是龙虎殿,比较低矮一些,左右两侧各有一座御碑亭,与老营景区玉虚宫前面的御碑亭式样完全相同,均四个门洞,大小高矮十分对称。我爬上左面的碑亭,赑屃和石碑均完好,巨碑头上镌刻了“圣旨”二字,下面碑文大致可以看明白是关于修建五龙宫的内容,但碑亭顶部却露着天,外墙皮也是斑驳陆离残破不全,像是被炮火击中了一般。

  龙虎殿比较矮小,房屋三间,尚未坍塌,却摇摇欲坠似的。内有两座泥塑神像,手拿兵器,比较高大,面目狰狞可怖,大概是门神吧。出了后门,迎面又是一个较大的院子,院子里有一圆形水池和一方形水池,基本完好,各有一石雕龙头伸向池里,据说此二池代表天圆地方。其实我觉得它应该还兼有宫内消防的职能,也算一举两用,可见古人的智慧。大院里还有五眼古井,非常罕见,大概这也是五龙宫的来由吧。据说水井有个奇怪的现象,就是在一个井里打水,其余四井水面齐动,估计是四眼井水下相通之故,十分奇妙。院子尽头是真武大殿,需登数十级台阶上去。真武殿好像是在原来废墟遗址上重新修建的,可能刚竣工不久,雕梁画栋,巍峨壮观。大殿内正中有真武大帝神像,身高1.95米,据说是武当山最大的一座铜铸像。殿内有道人管理,参观不收费。

  离开五龙宫,我们接着下到谷底。谷底流淌着一条清澈的溪流,平缓的地方寂静无声,遇到坡坎,涌雪喷玉,令人不忍遽去。溪流两侧,古树老藤缠绕,原始森林茂密,比较悚人。

  我们沿着蜿蜒曲折高低起伏的山谷走了大约三四公里后,又攀登了一段山崖,眼前忽现一个高山湖泊,乃人工截断峡谷而成。水坝长不过二十几米,却有五六十米高,我站在水坝顶上俯瞰大坝,竟然有点晕眩的感觉。湖面不大,风平浪静,像一块深绿色的翡翠一般镶嵌在高山峡谷之中。导游告诉我们这个湖泊叫天乙湖,名字来源于附近南岩宫景区的天乙真庆宫。湖面上飘着一层淡淡的雾气,虚幻缥缈,宛如仙境。我们绕湖转个大弯,继续往南岩宫攀登。石阶比较陡峭,堪比泰山十八盘,也难怪这条线路上的游人非常稀少呢。

  登上飞升岩梳妆台,远远地就看到了悬崖峭壁上的南岩宫古建筑群,黑瓦红墙,绿树掩映,雄奇俊秀。武当山古建筑群众多,而以南岩宫古建筑群最为著名。半个小时后,我们登上了南岩宫。悬崖上有一条狭窄的走廊,宽不过一两米,连通各殿。穿过两仪殿,就是天乙真庆宫。该宫殿不甚高大,依岩而建,为石砌仿木结构,梁、柱、椽等全部用青石雕凿成构件,再榫卯拼装而成。只是门窗皆无,空洞洞的,有点不太雅观。整个石殿设计独特,结构巧妙,施工艰难,称得上是我国古代石建筑的精品杰作。殿内靠岩壁有若干神像,但因为有栅栏门阻挡不得入内,且殿内光线暗淡,因此看不清都是哪路神仙,比较遗憾。石殿左侧是两仪殿,著名的龙首石,又称龙头香就在殿前面崖壁上,号称“天下第一香”。龙头香通体长3米,宽0.33米,龙身镌刻有两条龙,栩栩如生,横空挑出。龙头朝向数公里之外的武当山主峰金顶,若朝拜之状,设计可谓独具匠心。这样一条石龙如果不是伸到悬崖外面去也没有什么奇怪的,在中国各地这样的石刻多得很,但它的怪异之处在于设计者将悬崖外面的龙头上面又雕了一个香炉,自建成以来,信徒们视爬上龙头烧一炷香为荣耀,这可能是设计者意想不到的。许多古人为了表达对神的虔诚,争先恐后地冒着生命危险爬到龙头上烧香,有许多人为此掉下悬崖而付出生命的代价。龙头香旁边至今还竖着一块石碑,为清代康熙年间湖广总督蔡毓荣下的禁令,主要内容就是禁烧龙头香。现在在石龙尾部也立着一个香炉,香客不必再爬上龙身亦可烧香,像是后来安上去的,具体是哪朝哪代不得而知,但这个香炉内却好像香火并不怎么旺盛。

  天乙真庆宫门口立着一个大水缸,里面有半缸水,水缸底还有一条石龙,张着口,有点瘆人。石龙身边明晃晃地散着若干硬币,一位女商家鼓励游客投硬币试试运气。还说,硬币落进龙口,大吉大利,落在龙身,财源滚滚。我见有游客还真的换了硬币往龙身上撒,但落入龙口比较难,而龙身上似乎较为容易些。有位游客将一把硬币一起撒入水缸里,其中有一枚硬币落入了龙口便高兴得合不拢嘴,像中了彩一般。室内还立着一个巨大的铜钱似的模具,距离窗口有两米左右的距离,游客投硬币入中间方孔,商家便有奖励。一位姑娘投中了方孔,获得的奖励是抽签一次。姑娘抽了个神赐签,高高兴兴地离开了。

  南岩宫最大的宫殿位于天乙宫附近的狭窄山脊上,名玄帝殿。玄帝殿为传统的重檐歇山式建筑,蓝瓦红墙,雕梁画栋,富丽堂皇,气势不凡。大殿内供玄帝塑像,朝拜者络绎不绝。大殿前面院子里还有口井,名甘露井,圆口,据说水质甘甜,四时不涸,为山上道人主要生活水源。在如此狭窄的山脊上还能打出水井来,也算奇迹了。

  玄帝殿前面的山坡上也有两座御碑亭,样式与玉虚宫、五龙宫的碑亭如出一辙,但不同的是那两处的'碑亭均与正殿左右对称布局,这也是国内各地古代宫殿设计普遍的做法,而这里却一改旧制,左右出现了很大的偏差,令人不解。或许是古人根据地势不得已的安排呢,还是另有原因呢?与五龙宫、玉虚宫的御碑亭相比,这亭内的赑屃和石碑似乎更为厚重高大,单件估计均有十几吨重,古人是怎么将这些庞然大物运到这里来的,尤其是那么高大厚重的石碑又是如何竖立到赑屃身上去的,简直令人不可思议。我见右面碑亭内的赑屃和巨碑身上都有一些长长的裂纹,我以为这是拼接的证据。但仔细看了看,乃是风化所致,与拼接无关。

  到达乌鸦岭,时间已经是下午一点了,一位女旅伴喊饿了,实在走不动了。其实大家也都饿了,于是我们在路边摊点分别买了大碗泡面、玉米棒子等凑合了一顿,稍稍歇息,接着赶路。

  说起乌鸦岭这个地名,我就有点好奇。我知道此名自然与乌鸦有关。很多人都讨厌这种鸟,不仅长相难看,而且叫声沙哑,我们胶东有人喊它丧门鸟,可见对它的偏见之深。但在武当山这种鸟不仅很多,而且还被奉为神鸟,这是出人意料的。其实这也可以理解,不同的地域和不同的人对某一事物有截然不同的认识也不是什么新鲜事。据说当地来武当山朝拜的信众无论是路上听到还是见到乌鸦,都会觉得有好运相随,心情就会很高兴,有些人还专门给乌鸦带了粮食来做礼物。

  到达乌鸦岭停车场,这里离紫霄宫不太远,不去看看实在可惜。乌鸦岭至紫霄宫有公交车连通,我们乘车几分钟便到了。紫霄宫位于山坡上,远远一望,背依山峰,面朝山谷,古朴典雅,气派壮观。进殿还得另购参观券,有点令人不解,虽然也不太多,仅需要15元,但我们几个人像是跟景区怄气似的一直决定不进了。再乘车返回乌鸦岭停车场,向商家询问了我们晚上的宿营地——玉河树的位置,抵达旅馆时已经接近17点了。

  翌日早五点起床,我们匆匆地吃了碗炝锅面条,便开始攀登主峰金顶,准备看日出。因为山路漆黑,我没带手电,只好借助手机灯光照着爬山。登顶看日出的游客比较多,蜿蜒曲折的山路上手电光、手机灯光交相辉映,说话声、脚步声打破了拂晓前武当山的宁静。仰望夜空,深黛如洞,繁星闪烁,美丽迷人。特别是看到这么多的星星,跟小时候在乡下看到夜幕上的星星一样多,心情格外地愉悦,仿佛时光倒流一般。山上空气清冽,甘饴爽人,十分难得。

  到达金顶下面的索道站,用时两个半小时,此时天色熹微,不用打手电也基本上能看清台阶了。到了紫禁城下面的太和宫门口,见大门紧闭,有人询问门口一商家,得知开门时间是7点。我看看表,离七点还差一刻钟。看看东方,天边还是一道鱼肚白,知道太阳出来还需要一段时间,心才宽慰一些。太和宫对面紧挨着一座小山峰,叫小莲峰。小莲峰不高,有五六层楼的高度,山峰上有座转运殿,许多人利用这间隙登上去参观。我觉得有点累,便没有上去。原来这转运殿也是一座铜殿,为元朝时期湖北河南等地的信徒募集资金铸造而成的,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座铜殿。它本来放在金顶上,但因为规模较小,被后来的金殿所取代,于是转置于小莲峰上,故称转运殿。

  7点整太和宫开门售票,大家购票后开始攀登金顶。到金顶须穿过太和宫一段长廊,长廊幽暗阴森、寒气逼人。长廊尽头是灵官殿,殿前有碗口粗铜鞭十二根,整齐排列在架子上。传说王灵官是金顶的守护神,面象凶恶,却善恶分明,凡是不虔诚的香客据说都会受到王灵官的鞭笞而上不了金顶。出了灵官殿长廊便是通往金顶的九连蹬百步梯,山路台阶陡峭,有七八十的斜度,且不平整,比较危险。我抓住冰冷的铁链子一步步往山顶登攀,终于在太阳出来之前,攀上了金顶。

  金顶是武当山的最高峰,海拔1612米,为武当山72峰之首。置身峰顶,俯瞰高高低低的无数山峰匍匐于脚下,在淡淡的朝雾之中状如飞龙,美若图画,十分开心。极目楚天,空旷辽远,心胸也顿时宽广起来。

  金顶面积不大,长宽均不足20米,南北西各有一座比较低矮的古建筑,门窗紧闭,也不知道是何用途。平台中间便是举世无双的金殿,金殿建于明朝永乐年间,坐西朝东,面阔三间,重檐叠脊,翼角略翘,小巧雅致。金殿正中宝座上供奉着真武大帝铜铸神像,高1.8米,重10吨左右。真武大帝身穿龙袍,目不斜视,威仪凛然,一副君临天下的巍然气概。据研究者认为,这铜像面貌、神情都与永乐大帝十分相像,分明就是永乐大帝的化身。“南修武当,北建故宫”本来就是永乐大帝的旨令,这尊铜像的设计者为讨好皇帝照皇帝模样设计是可能的。大同的云冈石窟,其中最早的“昙曜五窟”每一洞窟内均雕刻一尊大佛像,也分别对应着一位皇帝,因此,金顶上的真武大帝像是永乐大帝的化身,我一点也不感到奇怪。金殿总重80多吨,构件是在北京铸造的,通过运河和长江运到武当山下,再经过人工运上山顶组装而成。金殿落成之后,每到雷雨季节,金殿上常常火球滚动、电光闪闪,令人心惊胆战,这是由于金殿是铜铸雷雨导电所致。古时候人们不理解这种现象,以为是真武大帝的法力使然,因此对真武大帝更加虔诚了。现在,景区在金殿上方安装了避雷网,这种现象便不复存在了。

  这时,东方天边鱼肚白已经演变成一道红白相间的锦绣,渐渐地正中位置明显发红,上方有个模糊的红轮廓,像太阳的影子,附近还有一朵白云,白云微微地染红了一道边,洁白美丽。又过了几分钟,朝阳才渐渐地露出尊容,起初像个乒乓球一般大的小金球,火红无光;又过了几分钟,太阳才真正地跳出天边,冉冉升起,轮廓也不断增大,且发出万道金光,映红了金殿和游客们的笑脸,也照亮了整个武当山……

游记散文8

  一行人说说笑笑,不久便越过入胜亭,仙人指路的石峰,已是遥遥在望。越上山路更加陡峭,不一会儿我们都有点气喘吁吁,汗出,腿酸,才相信古人说的黄山奇险,“飞鸟难逾越,猿猴愁攀登”。饶是现在石阶修得如此整饬,方便登山,我们尚且觉得登山之艰难,古时候这里只是羊肠小道,古人登山的艰险可想而知,所以绝大多数人都未能登临山顶,还未到半山腰,已经是“客怨,

  仆泣”,于是“不可上,乃止”。

  这里的山路崎岖不平,山势奇特,一会儿要走上坡路,于是直上,一会儿又要走下坡路,又得直下,上上下下,山峰越来越险,气温越来越低,空气中透出阴凉,冷风阵阵,云来雾去,我们仿佛走进了世外仙山,隔绝了人间。

  虽说我们累得汗流浃背,沿途却见几个挑山工,挑着百来斤的担子,健步如飞,不多时已经走在我们前面了,让我们空手登山者着实汗颜。他们大多皮肤黝黑,有年轻的,也有年纪稍大的,围着汗巾,一根竹扁担深深嵌入肩头的肉里,走起这样的山路,却是如履平地。听人说过,黄山上的食物,用具,都是由这些挑山工一担一担挑上山的,耳听为虚,眼见为实,黄山是属于他们的,看着他们挑着重担,一步一步登山的背影,我们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再往上登,云雾越来越浓,刚才还是阳光明媚,现在却是雨脚奔走,我们就在这阴晴不定的氛围中攀登,汗出,汗干,不知道几个回合,踉跄走过双猫捕鼠,于正午时分终于胜利到达白鹅岭。

  心含着喜悦,放眼望去,云水茫茫,雾山苍苍。一阵又一阵的凉风吹过,云雾散去之后,却见山石嵯峨,松篁交翠,真是:“到此已无尘半点,上来更有碧千寻”。

  我们休息片刻,吃了点食物,又继续上路。一路上最多见到的便是松树,名贵的有黑虎松、连理松和异萝松,还有一棵最著名的松树--迎客松,是黄山的.名片,因为在天都峰下,只好在下山时去拜访。这些松树耸立在万仞高崖之上,吞云吐雾,御风而舞,吸取山川之灵秀,采纳日月之精华,绿茵万朵,翠流。有的如伞,有的如蓬,有的如并蒂莲花,有的如丹凤朝阳,似迎客来,似送客走,形态万千,不可名状,它们堪称是黄山的真正主人,我们只是过客而已。中华大地,巍峨奇山不可胜数,但有如此之多的松树荟萃的名山,唯有黄山。我们一路欣赏,一路拍照,不多久到达了始信峰。

  始信峰之名,缘于明朝人黄习远听闻徐霞客称黄山秀绝天下,也来游览,但从云谷寺上山一路没什么风景,而至此地如入梦幻画境,始信黄山神奇绝妙,徐霞客所言非虚,其有文写道:“妙不可言,说也弗信;岂有此理,到者方知”,后人因此命名为始信峰。站在始信峰顶望去,云海涛卷,翻金舞银,碧松翠柏,披日迎风,真是一派绝妙景色。

  山风来去,松涛阵阵,云雾变幻不定,刚才还可以看到猴子观海、双僧拜佛、观音送子等姿态绝妙的奇石,一眨眼就隐藏进薄雾轻纱之中,再也看不见了。我们在云雾中绕来绕去,不知不觉就来到梦笔生花处。幸亏云雾散去不少,散花坞清晰可见,其右侧有一孤石挺出,平空耸立,上面突兀生出一株小松树,远远望去如同一支直立的大笔。峰下有一个巧石,状似人卧睡,所以叫梦笔生花。对面有一山峰如同一个笔架,故名笔架峰。传说这支笔就是当年由大诗人李白写诗之后,趁着酒兴和七分醉意,掷下山去的。传说毕竟是传说,但李白写黄山之诗却是不同凡响,其诗云:“黄山四千仞,三十二莲峰。丹崖夹石柱,菡萏金芙蓉。伊昔升绝顶,下窥天目松”,真是描写黄山的神来之笔。他还写到“他日还相访,乘桥蹑彩虹”,可见其游兴之浓,恋恋不舍之情溢于言表。

  日出不知道见过多少次,但在这么高的海拔之上观日出还是头一回。我们站在清凉台旁的一座小山丘上,只见东边的天空还只是一片乳白色,漂浮着一些薄云,于天相接处,则云海茫茫,烟岚氤氲,群峰影影绰绰,隐藏在云雾之中,如同世外的仙山;山色如黛,轻霭薄如蝉翼,弥漫着近处的巉岩,一草一木,均浸染在肃穆的气氛中,真似一幅酣畅淋漓的淡墨山水画。不一刻,浮云变成淡黄色,天色透亮,座座山峰如同在大海里沉浮的小岛,四周寂静一片,人们都屏住呼吸,目不转睛地盯着东方的天际。再过片刻,云中白光闪发,天色由黄色逐渐变红,那片浮云似乎被烧掉了似的,霎那之间,一个金黄色的火球从云层中突然窜了出来,射下千万道光柱,从未见过色彩有如此之艳丽,也从未见过光线有如此之强烈,人们惊呼一声,不敢再看。这时分,彩霞满天,清凉台上毫光四射,万松林无比绚丽,百鸟啁啾,山泉淙淙,群山苏醒了,这是何等美丽的公园!这是何等美丽的人间!这里的清晨实在是令人陶醉。

  而我们一行人,皆流连忘返于其中,久久才离去。

游记散文9

  石猴本受上天垂怜,

  安居乐业住在水帘。

  操守本分管理猴猿,

  用心看守这块宝店。

  梦想求仙想要升天,

  纵横四海不惧危险。

  有幸得到神器垂青,

  谈笑之间吓退天兵。

  老君炉中炼就火眼,

  迷惑幻境全靠金睛。

  撕碎生死阎罗地狱,

  推到君炉洒下火焰。

  金丹蟠桃皆是天缘,

  囫囵吞枣都在腹间。

  从此得道跳出六界!

  站在仙界九霄之巅,

  狂笑看着玉帝傻眼。

  玉帝偷请如来出面,

  得道以来头次遇险。

  可怜猴子无意被骗,

  如来的手化作五行。

  可怜被压五指山间,

  五百年间与世隔绝。

  所为世间万法结缘,

  保护唐僧前往西天。

  一路坎坷妖魔垂涎,

  无奈唐僧肉眼凡胎。

  悟空一直任劳任怨,

  却被责骂燃起怒焰。

  行者却有报恩之心,

  唯有一路斩妖除险。

  师傅迂腐毫不领情,

  歹毒念紧头上圈圈。

  长安迢迢一片明月,

  家乡遥遥数十家猿。

  石猴苦怨和人来怜?

  不过家乡百十只猿。

  坐上筋斗返回水帘,

  儿孙成群山顶观月。

  尘世的情多愁善变,

  心猿忆起为何升天。

  当初励志惟我独仙,

  现在的.心充满杂念。

  决定护师放手一搏,

  万般劫难其自执着。

  嫉恶如仇消灭灾祸,

  行善积德越来越多。

  八十一难终成正果,

  如来册封斗战圣佛。

  遥想当年齐天大圣,

  摇首叹息:

  “阿弥陀佛。”

游记散文10

  车到山顶,上面是一快比较平坦地方,一下车,我就感觉到了长白山真正威力,9级大风,加上飞起雪花,行走都有些困难,站在山顶,有点要被风吹走感觉,趁着风小瞬间,远眺整个长白山,白雪交织着远方原始色林,尽收眼底,虽然风雪大,但是,天气很晴朗,能见度非常好,山顶有个候车小木屋,来不及进去躲避一下,我就向天池走去。

  高高山顶上,中间有这么一个神奇圣湖,真是一个奇迹,山顶上看天池人不是很多,但是,大风夹杂雪花狂卷,很少有人能坚持住,天池结上了厚厚冰,上面被大雪覆盖,就像一位圣洁女神,天池四周是火山喷发后行成岩石,色彩斑斓,零下28度气温,加上大风雪席卷,很多人手机都没有电了,好在我单反还是比较给力,抓拍几张照片,赶紧向小木屋冲刺,手脚和脸部都处于没有知觉状态,小木屋里聚集了不少游客,这里有长白特色产品,还有暖暖咖啡,能在零下28度长白山上,喝一杯滚烫咖啡,我想,已经不是在品味了,那是一种温暖了,一个人,在山顶我估计穿再厚,这样大风雪下,很难坚持十分钟,但是,无论原来想多难,毕竟,我还是来到长白山巅,来到天池脚下,有时候,光凭着想是走不出心灵小屋,外面世界是用脚步来丈量,走过,才知岁月精彩。

  十几分钟游览,多少年梦想与憧憬,其实,完成一个心愿或者梦想很简单,只要你背起行囊,走起,一切都会变得简单,没见到传说中水怪,有没有不知道,但是,这样高山湖泊本身就值得景仰,只是,这些传说给天池披上了神秘色彩和传奇,每年世界各地人们都不远万里来到长白山,为是看一眼天池,让心走进这神山圣水。

游记散文11

  早就听说山里泉的名字了。

  记得那是2008年的一天,晋城摄影名家刘效勉先生到太行摄影编辑部送来他的摄影作品,其中的几幅作品就是他拍摄的山里泉。据刘效勉先生讲,山里泉本不叫山里泉,这个只是后来的名字,起初叫拴驴泉,其实这个名字才好,更有文化味。从他的话语里,我能充分感受到它对这个名字的变化颇有些遗憾。我和他的看法是一致的,也认为“拴驴泉”这个名字好。不仅有文化内涵,更有民间的味道,能引起人的想象,更具魅力。

  从他的图片中,我看到了山里泉的美,那是一种山与水相得益彰的美,和谐共生的美。看到如此美的景色,我的心为之一动。也就是从那时起,去山里泉旅游,便成了是我心底向往的一件事。

  旅游成行是在两年后的5月,当时是和几位同事一起去的,其中有两名摄影记者。一路上,我们走走停停,总是被沿途的美丽风景所吸引。

  “这里的山不错,停下来拍几张吧。”一位摄影记者说。

  我们都说,好,咱们也在这里照几张照片。

  是啊,山虽不高,但有的'岩壁还是相当陡峭的,灰褐色岩石上点缀着一些绿色的植被,仿佛一幅幅错落有致的画。

  我们站在马路边,以青山作为背景,在摄影记者按下快门的几个瞬间,我们的笑容被定格在愉快的旅程中,定格在岁月的风雨中。

  面包车一路奔驰,心情也有点飞扬的感觉。所过之处,看到的有青山绿水,也有山里人家。有的房屋连片,是一个人家相对集中的村庄,在这里能让人嗅到人间烟火的气味,看着一家一户的房屋和在村庄道路上行走的村民,我的心中产生了几分暖意。有的人家距离马路有一段距离,其房屋深陷在山沟沟里,仿佛一个被世人遗忘的角落,又好像是大山的孤儿,默默地存在着。看不到通往那里的路,哪怕很窄小的一条路,我也没有看到。但我相信,路是有的。退一步讲,即使没有,他们的坚韧和信念也会开辟出一条路,一条通往新生的路。

  我对深陷在山沟里的人家很是好奇。其实当时我很想让司机停下车来,步行到那里了解一下他们的生活状况。但一想到是几个人一起去旅游,我的这个想法马上被我自己删除了。

  我想,自己的岁月还长,以后会有机会的。

  阳光是暖的,风儿是暖的,轻轻地抚摸着我们的眉,我们的发梢,在旅途中享受着五月的恩赐,真是一件惬意的事!

  思绪像天空的云彩,飘散着,移动着,越过一个个山头,拐过一个个弯道。

  车突然停了下来,“哦,山里泉到了!”我在心中默念着一份惊喜。

  车停在了一个山洞口,洞口的左侧是售票处。景区一位工作人员看到我们的车,走上前来,司机将我们的来意告诉给他,并赠给他几本杂志,他很高兴地让我们进去,免收门票费。

  车穿过一段不太长的山洞,便进入了景区。我们把车停靠在一个空间大的地方。欢笑着下了车。映入眼帘的是山水相连的画面,眼前的山,郁郁葱葱;眼前的水,碧波荡漾。偶尔会看到一些游船从水面驶过,游船上的游客欢声笑语,和游船划开的水面一起荡漾。场面很温馨。水域的上方有一个长长的浮桥,一端连着水的岸边,一端连着山的脚下。山上有一个长长的台阶,山上正对着台阶有一个亭子。我们走上浮桥,扶着两侧的铁链,看对面是青山,看下面是悠悠流淌的碧水。我们在浮桥上走动,合影。看着对面山上高高的台阶,我们并没有上去,只是为了返回家不要太迟了。这对我来说,多少有些遗憾。

  玩了大约10来分钟,我们走下浮桥,向工作人员借来了救生衣,准备划竹筏。刚上去竹筏时,我着急去拿一个什么东西,一只脚不小心掉进水中,把鞋弄了个全湿。同事都哈哈大笑起来。我也跟着乐呵了一阵。还好,五月的水不冷。

  竹筏上有四只竹凳子和六根浆。我们有的坐着,有的划船。我们不停地划桨,把竹筏划向远方。谁知,风越来越大。可这时,我们离岸已经有些远了。我们担心风力越来越大,于是决定划回去。四个人分别站在竹筏的四个角的位置,用力划。起初的几分钟几乎无济于事。划了半天,竹筏移动的距离也不足5米。百余米的路程我们划了足足有四十多分钟。快靠近岸边时,我们个个都松了一口气。真是有惊无险的一次水上游。感觉很过瘾!

  我们脱下救生衣,向工作人员讲述了我们的“惊历”,他笑笑说,一般没事的,你们穿这个,比较安全些。我们向他表示了应有的谢意。挥手告别。

  返程中,看到山沟里有一些形状各异、颜色丰富的鹅软石,我们下车捡了一些,带回家以留作纪念。这些美丽的鹅软石,算是山里泉之旅的额外收获吧。

游记散文12

  今天,我们将来到马克·吐温笔下的水城威尼斯。

  威尼斯,意大利北部威尼托大区首府,威尼斯省省会,世界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威尼斯画派的发源地,其建筑、绘画、雕塑、歌剧等在世界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和影响。

  威尼斯有毁于火中又重生的凤凰歌剧院,有伟大的文艺复兴和拜占庭式建筑,有世界上最美的广场一—圣马可广场,被拿破仑誉为“欧洲最美丽的客厅”,有美得令人窒息的回廊,有古老凄凉的'叹息桥,有……当然啦,在这里面我最在意的是圣马可广场和叹息桥。

  圣马可广场初建于9世纪,当时只是圣马可大教堂前的一座小广场。马可是圣经中《马可福音》的作者,威尼斯人将他奉为守护神。相传828年两个威尼斯商人从埃及亚历山大将耶稣圣徒马可的遗骨偷运到威尼斯,并在同一年为圣马可兴建教堂,教堂内有圣马可的陵墓,大教堂以圣马可的名字命名,大教堂前的广场也因此得名“圣马可广场”。 导游告诉我们,广场入口有两个高高的柱子,一个上面是威尼斯的代表“飞狮”,另一个则是威尼斯最早的守护神圣狄奥多,那里是威尼斯城的迎宾入口。并且让我们在1小时候在入口集合。于是乌龙事件从这个入口开始。

  离开导游后我们首先坐“贡多拉”,然后就去找叹息桥。叹息桥是位于意大利威尼斯圣马可广场附近,公爵府(总督府)侧面的一座巴洛克风格的石桥。在运河水道上有几条桥,而此条叹息桥是密封式拱桥建筑,由内向外望只能通过桥上的小窗子。叹息桥的两端连接法院与监狱两处,死囚通过此桥之时,常是行刑前的一刻,因感叹即将结束的人生而得名;是威尼斯最著名的桥梁之一。

  走过叹息桥后我们又在广场上喂鸽子,后来我们越喂越起劲,干脆把自己行囊里的饼干也拿出来喂鸽子,直到我们的身边被鸽子给包围。

  真正的乌龙事件刚刚拉开帷幕。我们走过四座桥后,并没有看到导游,于是就一直走,走到后来我发现不对劲,便对雅雅他们说:“我们走过头吧!”然后我们便问店铺的老板,可惜老板对我们模糊的描述根本搞不清楚。没办法自食其力吧,后来我们看到某一个地方的门牌号是“2109”而后面一家店的门牌号是 “2110”于是就认为“4141”应该在前面,可是越走越错,后来门牌号居然变成“1001”。好吧只有求助导游,最终我们在导游的帮助下终于找到大队伍,才不至于去打180欧元的水的。

  好,今日行程到此结束,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

游记散文13

  早上7时30分,在香榭里饭店餐厅就餐。有煮鸡蛋、鸡蛋炒西红柿、肉馅包子、米粉面团、肉末炒酸菜、豆浆、稀饭等。

  旅行社的曹导游8时准时带我们出发,前往海拔最高处可达2033米高的高山旅游景点。

  从乌江江畔的武隆县城出发,盘山而上约一个半小时,到达旅游景点售票处。

  山高远远超过湘西的矮寨,但是路面很好,公路的坡度设计没有矮寨公路那么陡峭。所以行车一路很顺利。

  车停下,我们和曹导游共十人去购票。

  “你们休息,把身份证给我,我给大家集体购买门票!”曹导游扬扬细弯眉毛说。

  大家趁此留影纪念。

  突然曹导游手里扬着一张身份证喊着什么。

  原来游伴王老师的老婆误将她自己的身份证放在了他的提包里。但是售票人员必须要本人的证件才行。

  “和他们耐心讲讲,应该不要身份证的。”同行钟老师说。

  “和他们讲讲吧,别为难我们!”瞿主任说。

  一会儿,曹导游出来说道:“王老师加一百元,你们看呢?主要是在定团的时候有个人是补上去的!”

  “游玩所有的行程才加一百吗?”王老师问。

  “是呀!”曹导游说。

  “那就加吧!”王老师利索地说。

  “如果每个景点都加前,当时说我就不来了!”补加的游伴张老师蹙着眉毛说。

  “如果加,每人给你添点无所谓,只要玩得开心!”一个人安慰说。

  进入景区几十分钟,到了仙女山。山上的集镇因为旅游开发建设得很有现代气息。验票处停着三列环保小火车。说是火车,只是连在一起的外箱做成火车式样的橡皮轮胎车,每列由三节连接而成。每节可以坐四行六座。

  小火车行使所过处,可以看到成片的杉木林,还有吃草的马匹。这里的杉木可是进入重庆以来见到的最大的`树木,最大的有鼎罐粗细。

  来到仙女山草场,眼前很开阔。整个草地倾斜而下,由三四个大山湾连缀而成。看起来很像我童年时候玩过的地方——刚刚砍伐掉树木一两年的长满矮草的斜坡草地。这里的草地在山顶,向下倾泻着;上部建有盖有茅草的砖瓦房,还有一排欧洲风情的屋顶斜度很大的一层楼红瓦房。

  游伴们约曹导游合影留念。她有些拘束。

  “我给你打一套拳术,你就来合影吧!”我说。

  “行!”她说。

  大家拍完照,就往回走。

  “你如果想学哲学就和我田师傅学!他教哲学的。”看见曹导游和田老师一起走我说。

  “那人生的意义是什么?”曹导游侧过头向他请教。

  “实在!”田老师肯定地说,“珍惜短暂的人生,活出趣味来!”

  为了唤起大家的兴致,我唱了几句山歌。

  “曹导游也要唱!”一个游伴说。

  “这里没有唱歌的气氛!待会儿吧。”她肯定地说。

  “这里就是十万亩南国大草原啊?”一个游伴揶揄着问。

  “就像我们家乡的黄豆地!”一个开玩笑说。

  大家哈哈大笑。

  “不会吧?这个已经很大了啊!”曹导游说。

  “这里的火车像我小时候坐过的大拖拉机!”一个人又打趣说。

  大家又爆发一阵大笑。

  曹导游双手握住不大的脸也忍不住嘿嘿笑个不停。

  在车上,导游唱了一首改编的重庆民歌。接着王老师唱了一首以激发导游小曹再来一曲。她便再唱了个短曲。

  下了小火车一路向下,乘坐高空电梯垂直往下直往武隆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核心区。

  下了电梯就能看到极为高深的天坑。垂直往下幽深不见底。再往下走了很长时间,到了“天生三桥”第一座桥:青龙桥。说是桥,其实是两座连山天然形成的石窟。人行石阶蜿蜒着从石窟底部延伸而下。从下往上看石窟极高且奇险!“天龙桥”、“天福官驿”两个石窟连接为一体,但是各有进出方向,景观极为奇特。从下往上看,天桥似乎架在行云之下,桥顶高不可及。“天福官驿”的桥底根基地带建有一座四合院。据说是著名导演拍摄影视的唯一外景实用地。

  沿着桥底的溪流往下走,穿过龙水峡“地缝”。为了游客的便利,道路虽然铺设很好,但是崎岖蜿蜒、艰险曲折;时而挑挂在悬崖峭壁,时而穿行于压得很低的石崖之下,时而越溪穿桥,时而过瀑逾洞……最窄处两山相夹不足一点五米,最宽处不超过十米,最高处从下往上峭壁高达三百多米。

  行走很久,忽然一道高山飞瀑悬挂在头顶之上。瀑布宽约四米多。瀑雨击打着谷底的石头,发出频繁的响声,和泻瀑的轰隆声,让人立即想到李白笔下的飞瀑豪情。

  沿着蜿蜒的石板小道,行走大约两小时,沿着上坡公路走了一段路到达步行终点。

  在仙女山设有一处专售竹炭制品的小超市,产品很有吸引力,几个游伴购买了产品,相对而言价格不贵。

  途中当地农民兜售着本地特产,火烤玉米棒子很香,荞麦粑粑咀嚼起来津津有味。很有几对农民脚力抬行的木椅轿子时时有人乘坐,价格两百到三百元。几个小学生守在出口处端着的满盆翠绿的黄瓜,使人不忍心不买。

  返回饭店的时候,堵车了,导游叫我们先去用晚餐,她自己和司机在后面安置车辆!

游记散文14

  今日有幸能与太行文学笔会的前辈们同游发鸠山,心情分外的喜悦,同行的还有公司的几位领导和同事。

  上午八时左右,众人乘大巴车出发。阳光明媚,天空碧蓝碧蓝的,有着几缕飘荡的云。沿途的山上开着黄色的、粉色的小花,树木也已经变绿了。车程比较远,走了很久才到达山脚下。

  以前曾听说过,发鸠山便是传说中工共头撞不周山使天柱坍塌的那座不周山,也是精卫填海衔石木的那座山。今天终于来到他的脚下,却发现经过几千年的演变,这里与沿途的山峰也没什么特别的地方,只是略微高了一些而已。

  先前看到的是一些略低矮的山坡,上面长满了矮小的植物,也开着黄色的小花,却很多,漫坡都是,其中偶尔有些开着粉色花的小树,点缀着,煞是好看。

  与我们同行的有位年长的摄影师,装备齐全,大小设备有好几架,其中有架相机体型十分大,我便替他承担了扛相机的任务。其他的人游览着先前走了,我们由于要拍照,所以慢慢的落在了后面,还有几位年轻的摄影者同行请教着老师傅。

  沿着一条土路,边走边拍,老摄影师不时的发出“美”的赞叹声。这时我才发现这里确实比沿途的山要美的多,因为远离村庄,人为的痕迹很少,一切显得那么的自然、朴素。

  与摄影师同行,有一个好处,就是不至于因为赶路而错过一处美景。我们一行虽然慢,但是却把这山的美尽情的领略了一番。行至陡峭处,能看到笔直的断崖,虽不高,却把那份“险”,现的淋漓尽致。

  来到一处荒弃的人家,残垣断壁,十分的凄凉。那位摄影师却惊呼着,冲进了院子,尽情的拍着。我心想这就是艺术家眼中的残缺美吧,而我却欣赏不了,被一只肥硕的壁虎吸引了注意力,我还是第一次见到这么大的壁虎。想近前观察一番,却惊了它,钻进草丛不见了。

  渐渐的,小路两边的山坡变得高大起来,坡上的树木也渐渐高大起来,这些树却光秃秃的,不见几片树叶。一股小小的山泉沿着小路旁穿过厚厚的落叶,流淌下来。在一些错落的地方,竟然形成小小的瀑布,很别致的小瀑布,哗啦啦的来不及停留,跑向了前方。

  此时已经没有了前面一行人的影子,摄影师们依旧走走停停,用相机留住这美好的画面,我却扛着大相机欣赏着美景,欣赏着留住美景的人。不知不觉中,已经走到了发鸠山主峰的山脚下,这里却出现一条人工的石梯,陡峭的延伸至半山腰,再往上却不见了踪影。

  沿着台阶向上走时,我才感觉到肩头的沉重,每一步都很费力。就这样走走歇歇,台阶越来越陡,我已经开始喘着粗气了。但是随着高度的不断增加,每次歇脚,眼界却越来越开阔了。望着层层叠叠的山峰,连绵着,远处影在薄薄的雾中,阳光照射下,郁郁葱葱,心境也随之变大了许多。

  此时正值正午,太阳直直的晒着,虽没有夏天般炙热,可爬上最陡峭的一段台阶后,我已经气喘吁吁,大汗淋漓。快到山顶时,石梯已经到头了,只剩一条土路蜿蜒着绕上了山顶。这里的树木早已变成了墨绿色的.粗壮的松树,山顶上是一片一片的松林。

  我不知道这山有多高,山顶的风却很大,吹着松林发出哗哗的树的声音,一阵阵墨绿的浪涛汹涌着。我闭上眼睛,倾听着树的呼喊,吹着大风,心里却有了海的模样。虽然我没有亲临过海边,不知为何,此时却实实在在的有着这种感觉。

  在崖边一块巨大的岩石上,摄影师支开了他的大照相机,不断的摆弄着,准备拍山顶上一群石制的建筑。调整好角度后,把半个身子钻进一块遮着相机的大布里面,记得小时候,在照相馆也见到过类似的情景。摄影师的右边再往外迈一步就是悬崖,他却好像没有看到一样专心着他的工作。好几次挪动中,我都忍不住想上前拉他一把,但他却总能把握的很好,不至于迈出巨石。

  一阵忙碌之后,却因为光线原因,最终没有拍成,无奈只好继续前行了。来到那群石制的建筑里,才发现这原来是民间自发的供奉地点,里面供奉着一些不知名的神仙。小小的神像,香火却很旺盛。四层台阶状的屋子,修建的十分整齐,一些简单的石刻,透漏着古老的气息。

  摄影师兴奋的一个屋子一个屋子的观察着,从他的表情能够看出这是一个极佳的摄影题材。我们决定先与其他人会合,吃过饭后再来这里拍摄。当我们到达聚餐地点时,大部队已经准备下山了。

  匆匆的饭后,我们几个又来到刚才的地方,摄影师兴奋的拍摄着,并不断的给年轻的摄影者讲解着一些拍摄的要领和心得。然而最后巨石上的拍摄依然没有成功,留下了这次旅行中一个小小的遗憾。

  他们忙碌的身影,让我终于明白了艺术对于一个热爱者的分量,那是他全部的生命。

  我看着天空中仅有的一朵小云,被风吹着不断的变化着形状,扭动着慢慢的消散在蓝天之中。思绪渐渐的飘向了远处……

游记散文15

  春暖花开时节,我到湘南的阳明山区作了一次短暂的旅行。

  郴州至祁阳是一条简易的省级公路,长途汽车走了近八个小时,下午三点多才到白水镇。

  从这儿换乘乡间常见的小四轮,在凹凸不平的土路上又颠簸了一个多小时,一个绿树环绕的小集镇便展现在眼前,这就是南岭北麓阳明山下的八宝镇。

  小镇坐落在一个盘地之中,高低错落的店铺分布在公路两侧。公路右侧店铺的后面,清幽幽的白水河自阳明山中流出来,缓缓地流过小镇,在镇东拐了个弯,静静地流向湘南丘陵,汇入湘江。

  环顾四周,几列蒙着轻岚的沉郁的山峰尽收眼底,它们时刻以苍翠的姿容和阵阵凛烈的山风告诉你:再往前就是林区!小姨的家在镇子的最西端,他们这几年攒了一些钱,便从山里搬到镇上,在公路旁边买地建了一幢砖木结构的两层楼铺面,过起了亦商亦林的小日子。

  我到达小姨家的时候,表妹夫福华正好拉来一车原木,全家人忙着把木料卸在门前的空地上,准备待价而沽。我的到来让他们很是惊喜了一阵,大家高兴地交谈,小姨张罗着又是捉鸡又是称肉,忙得不亦乐乎。小姨的新居,是小镇常见的那种格式:前面是店铺中间是居室最后面是木料搭成的厨房。虽然未作任何形式的装修,却十分舒适方便,呈现出山里人家所特有的自然和谐。

  站在二楼的走廊远眺,可以一览万顷平坦的稻田和黛青色的山脉。此时,青山背面那一轮鲜红如洗的夕阳正徐徐沉落,瑰丽的晚霞映照在小河的柔波上,映照在河畔的杉树林和新犁耕过的初春的田野上,映照在小镇的屋顶上,给人一种如梦似幻的感觉。我深深呼吸这清新的春天的空气,同时闻到了一股夹带着泥土气息的浓郁的'花香。

  这里的人们十分好客,加上小姨自酿的米酒香甜醇黏,晚餐时我被他们灌了不少。夜里忽觉肠胃翻腾难受,匆忙中顺手从窗前缝纫机台板上一本杂志中撕下几页书纸,懵懵懂懂地摸索着下楼。

  户外一片漆黑,偶尔传来一两声远远的狗吠,更加衬托出小镇纯正幽深的宁静。公路那端的天幕下,间或划过一道夜行车辆的灯光;晴明的天空闪烁着寂寞无声的星星,似乎在为小镇人祝福。山风嗖嗖地吹着,刮到脸上、身上,颇有几分寒意。大概是听到我的声响,姨父披着衣裳、打着手电筒出来查看。我站在远处巷口的暗影中,没有做声。他用手电筒随便照了照,又走到木材堆前看了看,就回屋去了。因为吐掉了胃中的酒水,我觉得胃里好受了许多。在外面呼吸了一会新鲜空气,回到屋里重新躺下,一觉睡到早上八点半。

  起得床来,拿起缝纫机上昨晚被我摸黑撕烂的那本没有封面封底的旧杂志翻翻,竟然是一本低级淫秽的杂志,看来是小姨的儿子从地摊上买来的解馋之物。难怪小姨说表弟不会念书,还不到十六岁就跟着别人外出打工去了,话语中充满忧虑和无奈。我为表弟的辍学深感惋惜,但愿他经过打工的磨练,会明白一些做人和生活的道理,勇敢面对自己的人生。

【游记散文】相关文章:

经典游记散文05-28

游记散文07-05

名家游记散文05-20

初中的游记散文08-11

标本游记散文08-01

云南的游记散文06-08

散文欣赏:华山游记09-10

散文欣赏天都峰游记09-10

苏州游记散文欣赏09-10

经典散文欣赏:东海游记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