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散文精选:那年端午

端午节散文精选:那年端午

发布时间:2017-06-06  编辑:沈舒文 手机版

  端午,对于我们这些身在异地他乡的人儿来说,“每逢佳节倍思亲”。下面是小编收集的幼儿园2016年端午节活动方案,优化大家参考借鉴!

  【端午节散文精选:那年端午1】

  端午节一天天地近了。这个周末的傍晚,当我小吃街上看到不断增多的粽子摊点,尤其是嗅到那清香醇厚的气息时,不禁想起了故乡的端午节。

  故乡的端午节,是一曲意味深长的歌谣。旧时家乡的民谣里唱得好:“喜鹊叫,麦梢黄,麦收过后粽飘香。”端午节之所以跟喜鹊扯上关系,源于一则感人的传说。相传喜鹊在觅食时被猛然降落的牛粪掩埋,幸好被公鸡扒了出来。喜鹊为报答救命之恩,遂于每年农活最重、须最早打鸣的麦收时节为农人报时,让公鸡得以休息。虽无法考证传说的真伪,但可以明显地感到,端午前的麦收时节,平素早早唱响的鸡鸣消匿了,唯余一声声婉转嘹亮的喜鹊鸣叫回荡在村子里,催促着农人下地。在倍感新奇的同时,也让我们体会到感恩的深意,更从侧面告诫我们不管关山相隔,无论身在何方,都不能忘本。

  故乡的端午节,是一道永驻心间的风景。记忆中,每年端午节前,祖母总会叮嘱我多割刈些艾草,早早摊在打麦场上晒干。虽然难免有插在门前“辟邪”减灾等传统意义上的考量,但更多的是实用价值。点燃后冒起浓烟的艾草,不仅可以在盛夏驱除蚊患,更是猪牛羊等大牲畜产崽时消毒、预防大出血的良药,倍受乡亲们的青睐。端午节当天,还有包粽子、煮咸鸡蛋、抹雄黄酒、挂香囊、洗夏季“头茬澡”等大事。每年的这个时节,母亲总会早早地到村边的竹林里折下鲜竹叶,清洗后在开水里烫一下,裹上浸泡好的糯米,绑上棉线,为我们蒸出一篦子滑嫩芳润、清香醇厚的竹叶粽子。咸鸡蛋的鲜香肥美自不必说,抹雄黄酒和往手足上挂香囊也被认为是节日大事。据说雄黄酒可以驱除蛇虫侵扰,挂香囊能够保平安。虽然其功效不得而知,但都煞有介事地遵从照做。至于洗夏季“头茬澡”,则是相传三闾大夫投汨罗江后,上苍怜悯民间凄楚,遂于每年端午节晨往天下江河湖塘遍洒良药,沐浴后有健身防病之效。端午节时的塘水还有些许凉意,但大伙仍然踊跃参与,以图吉利,那副天真纯朴的憨直劲煞是可爱,引人回味。

  故乡的端午节,是一根牵动乡愁的丝线。仔细想来,未在故乡过端午节已有十余年了。祖母已病故多年,村边的竹林也被伐掉垦为耕地,抹雄黄酒的习俗被证实无益于健康而早早摒弃,昔日碧波涟漪的池塘疏于治理,被淤得几近消失。村里的中青年人都去了南方务工,大牲畜早已无人养殖,艾草也没了用处。只有那熟识的歌谣和鲜艳的香囊,仍陪伴着孤独的老人和留守儿童们。麦收过后的粽子仍很香,只不过已没有人再去费心费力地制作了,直接从小卖部的冰柜里买来完事。有时重返故园,欣赏着村里一排排拔地而起的小洋楼,看着空荡寂寞的村落,在为乡亲们物质生活大幅改善倍感欣慰的同时,总感到少了些什么。尤其是在端午将至的气氛里,总能引起我无尽的遐思与慨叹。

  怀着这样的心绪,晚上竟做了一个温馨的梦:漂泊多年的游子都学到了一技之长,具备了自主创业能力。端午节里,他们与亲友欢聚一堂,描绘着返乡创业的蓝图……

  【端午节散文精选:那年端午2】

  放学回家的路上,闻到了阵阵粽子香,心里顿时会意:明天就是端午节了。

  加快脚步赶回家,只见奶奶坐在火炉旁,手里包着粽子。奶奶的手真巧,只要是吃的,什么都可以做,似乎没有哪一样难倒过她。来不及放下书包,我就蹲下身子,去抓锅里发胀的糯米。奶奶自然不允,说道:“想包就包,不要弄脏了,这么大的人,反正也该学学了。”

  那时才十来岁吧,对于包粽子很是新奇,于是学着奶奶的样子,先把粽子叶两头围拢过来,卷成一个圆锥形漏斗,然后放进糯米,把顶封上,最后用棕叶细绳挽上几圈,勒紧,打结,一个粽子就成了。现在回想起来倒是轻巧,然而当时却费了很大劲,花了好多时间,才勉强包了一个四不像的粽子。期间不止一次把白花花的糯米抛撒出来,掉了一地。奶奶虽有几句责斥,也是浅浅的、淡淡的;她倒是说了更多鼓劲的话,让我最终完成了人生中的第一个粽子。

  接着包了两三个,锅里的糯米就没了。我自然是跟着瞎胡闹,奶奶的贡献才最大。煮粽子的时候,奶奶把我包的那几个放在最上面,笑吟吟地对我说:“我们等一下,看它烂不烂。”

  我伏在板凳上开始写作业,那时火炉上煮粽子的锅还没有任何动静;待我抄完十来个生字词语时,锅里已经热气熏天。我迫不及待想要把锅盖揭开,奶奶伸手挡了一下:“你这小残猫,还早喃!”又做了几个算术题,老师布置的作业刚刚做完——这时,粽子起锅了。

  “你看,全是白米饭。”奶奶一边说,一边用筷子把那些散开的粽子挑进碗里。我简直有些沮丧,原本自以为包得很稳妥很结实的粽子,全部垂头丧气散了架,摊开成一堆冒着粽子叶味道的糯米饭。

  我想,怕是要被奶奶责怪,毕竟浪费了这么多糯米而没有一个成型的,然而奶奶非但不气恼,还夹给我一个她包的有型有样的粽子,嘱咐道:“冷水里泡一下再吃,桌上有白糖。”等不及粽子冷却下来,就剥开粽子叶,香味即刻钻进鼻子里,蘸上白糖,往嘴里一送,好香!至于那些散了架的糯米饭,再也没有多看一眼。

  天色不知不觉暗淡下来,我捂着肚子打了几个饱嗝。

  “这老天,怕是要下雨。”奶奶赶紧把窗户关上。也就在她关上最后一扇窗户时,外面的雨噼噼啪啪打将下来。

  次日,端午节真正来临,但是很不凑巧,下了一夜的雨依然没有停。打着伞去上学,一股股冷风吹来,手中的伞柄像要起义似的,东摇西摆老不安分啦。

  同学们都在咒骂这该死的天气,课堂上老师讲些什么也没听进去。那天早上的课堂纪律相当不好,四下里的嗡嗡声不绝于耳。上课的老师倒也明白大家的心情,黑板一旁的教鞭自始至终挂在墙上。若是平时,不知有多少同学要挨鞭子。

  班主任熊老师突然敲门进来,对大家说:“今天下午放假,回家过节去吧,你们!”教室里顿时一片欢呼。不,是校园里顿时一片欢呼。

  那时端午节不放假,照常上课,能够得到这样的“恩赐”,同学们不知有多开心。换句话说,就是不放假,人也来不齐,所以只上半天课不约而同成了好多年的惯例。

  心情刚变得晴朗,天气却不给力,仍旧阴沉沉的,还下着雨。这雨呀,无论是缠绵了几天的雨,还是突如其来的雨,倘若下在端午节这天,总显得很不知趣,很不讨人喜欢。大家嘴上自然嘀嘀咕咕叨念个不停,心里面也不甚痛快,恼人的情绪无形中给节日的欢悦蒙上一层阴影。

  回到家,虽说有大半天的自由了,心里却敞亮不起来。按当地风俗说,这天要走出家去,东游游西逛逛,游得一回百病不生,逛得一趟心情舒畅,美其名曰“游百病”。可是,眼下的光景似乎没有尽头,淅淅沥沥的雨声还在耳边无休止响起。

  小孩子家的玩法倒挺多,打扑克、跳格子、弹玻璃弹珠等等,都不足为奇,找一处屋檐底下,三五人聚拢来就能疯玩半天。不能出去,只得这样。失望还是有的,谁料一群孩子凑在一起,对于坏情绪的记性老是那样差,渐渐忘却了先前的不快。

  这个时候,大家的额头上都挂上了一颗一颗亮晶晶的水珠子,不知道是雨水还是汗水。

  玩得正起兴,奶奶来唤吃晚饭,这才想起天色已不早。回头一看,雨终于停了。街上的脚步声渐渐多了起来,人们说着、笑着走出家门。虽然夜幕将近,空气中的热度却在升高。

  那天的饭菜既丰盛又可口,然而我却吃得狼吞虎咽,一心想着溜出去。溜到近在迟尺的大纳公路上去,溜到离家不远的桥头上去,或者溜到檀香缭绕的观音庙去,这些地方人最多了。每年这个时候,都有一群群人不约自来,分别聚在这些地方,唱山歌的扯高嗓子尽情唱,摆龙门阵的敞开胸怀尽情摆,游玩的慢下性子尽情游玩,偶尔几个打架闹事的,也由他们尽情闹去,反正在这一天要的是热闹,要的是好玩。

  门前的坝子里有一桶水,我正满头冒汗,也许是心血来潮吧,竟一头埋进水桶里,想消消暑气。几秒钟之后把头抬起,满头满脸的凉水顺着胸口和后背往下流。可是不对劲啊,我的耳朵里灌了水,轰轰隆隆直响,听不清周围的声音了。隔壁的小宇正好来约我,我一下子懵了,只见他嘴巴在动,我却什么也听不到。

  我不敢声张,竭力忍住内心的恐慌,说了一声“不去了,今晚想睡觉”,就急忙回到屋里。家里人惊诧于我的这一举动,却不知道为何。我躺在床上,装着即将睡觉的样子,两只手却捏着棉花不住地往耳朵里蘸,蘸出一些水来。

  然而我急得直想哭,因为这一闹,我的端午节算是彻底彻底地泡汤了。


最热文章榜Hot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