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散文精选:又是一年清明时

清明节散文精选:又是一年清明时

发布时间:2017-04-09  编辑:沈舒文 手机版

  清明的三天总是忙碌的,计划也总是赶不上变化快。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清明节散文精选:又是一年清明时,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清明节散文精选:又是一年清明时1】

  又是一年清明时,又是一个缅怀日。逝去的长辈,你们应该能知晓后辈人的缅怀思念吧……

  一、

  母亲买来几叠方块锡箔纸,每叠约二百张,不厌其烦地将一张一张的纸箔折成元宝状。看到这,我方才知道,又是清明时节了。

  这个清明时节,虽未见如唐代诗人杜牧所写《清明》里的“雨纷纷”,但看着母亲湿润泛红的眼圈,我不难想象出母亲如诗人在诗里所描述的那样,犹如路上行人一般的“欲断魂”

  母亲的满头银发,满脸的沟沟壑壑,越来越弯曲的脊背,无不昭示着岁月的流逝。不知不觉间,父亲离世已经十九年了。常常念叨父亲的母亲,每逢清明时节总是梦见父亲,她一如既往地向儿女们讲述她的梦中见闻。

  母亲哽咽着说:“操劳了一辈子的父亲,在九泉之下,还是面朝黄土背朝天靠种地为生,过着节俭的生活。还是改不了的那副德性,即使自己穷的叮当响,也要帮助别人。夜里,她梦到,父亲把仅有的粮食毫无保留地借给了驼叔(父亲身前的好友,前年刚刚去世),因为庄稼青黄不接,导致自己饿着肚皮,晕倒在地里,她恰好看见,怎么叫也叫不醒他,越是叫不醒,她越是拼了老命的大声叫喊,叫啊,喊啊,就惊醒了。”

  二、

  其实,父亲生前本来就是母亲所说的德性。母亲的讲述勾起我刻骨铭心的一段往事。

  那年,翩翩少年的我,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初中,早出晚归就读于离家五六里路程的乡镇中学,父亲舍不得我来回奔波的劳累,为了激励我好好学习,许诺我,只要我的学习成绩名列前茅,就奖励我一辆自行车。倘若真的有一辆自行车,就能节省许多宝贵的时间,于是我拿出吃奶的力气拼命学习。

  这期间,父亲戒了烟,几乎不喝酒。我清楚地知道,这是为了什么,懂得父亲的良苦用心。

  那天,当我欢天喜地的拿着成绩单回到家里,告知父亲我考了年级第一名时,父亲也喜出望外地告诉我,他也恰好攒够了买自行车的钱。我的心像被抹了蜜一样,甜甜的,五脏六腑像被熨斗熨过的衣服一样的舒坦。从不食言的父亲,立刻拿出省吃俭用的钱,意欲去镇上买回许诺给我的自行车。

  这时,不速之客,驼叔偏偏来访,一种不祥的预感萦绕在我的心头。因为我了解驼叔,他兄妹四人,他的两个哥哥已相继结婚成家,在他的父亲突遭意外撒手人寰后,两个嫂子立即闹着分了家,另起灶头。留下他和他的母亲以及她的妹妹一起生活,用一贫如洗来形容他当时的生活一点也不为过。

  驼叔无事不登三宝殿,每次来家里,除了借钱还是借钱,不富有的父亲总是倾囊相助。果然不出所料,驼叔这次是为给妹妹置办嫁妆借钱而来。父亲这次也不例外,毫不犹豫地借出了积攒好长时日为我买自行车的钱。

  气得七窍生烟的我,紧紧地抱着驼叔的双腿不放,不让驼叔离去,使驼叔陷入两难境地。我为我的不礼貌付出了代价,被激怒了的父亲生平第一次动手打了我,他气愤的拉开了我紧紧抱着驼叔腿不放的手。而我对父亲也平添了一丝怨恨。

  是夜,听到父亲和母亲的一番谈话,我似乎有了一丝释怀。

  “为妹妹置办嫁妆,他的两个哥哥多少也应该出点钱啊!为何他要大包大揽呢?三十好几的人至今还没个媳妇,这个人怎么不攒点钱,留着自己娶媳妇用呢?”母亲恨驼叔不成钢。

  “他就是这么一个处处为别人着想的人,当他得知这次借给他的钱是为儿子买自行车的钱,他也在犹豫啊,可大后天就是他妹妹的大喜之日,他真的别无他法。”父亲俨然是驼叔的知己。

  “怎么说你好呢?你说你交的什么朋友?除了借钱,还是借钱。”母亲埋怨父亲道。

  “一个对父母、对兄弟姐妹掏心掏肺好的人,起码是个心地善良的人,和这样的人交朋友,难道有错吗?”父亲为有这样的朋友而自豪。

  “是啊!和心地善良的人交往没错。可是委屈咱的儿子了。”母亲理解原谅了父亲,又心疼起我。

  “就让咱儿子再受点累吧,攒着钱立刻给儿子买。”父亲安慰母亲说。

  人以群分。后来,走上社会的我,终于理解父亲的所为。深深的懂得,雪中送炭才是真正的朋友。

  三、

  母亲一边讲述她的梦境,一边手不停地折着。因为她要在清明节来临的前几天折完这千张纸箔。以便赶在清明之前让我们去父亲的墓地烧给父亲。她说,一来解决父亲的燃眉之急,让父亲有钱吃饭,二来,免得没有亲人祭祀的孤魂野鬼争抢。

  很明显,母亲折纸元宝的速度,已大不如从前,但一年总比一年多折许多,这对她来说何尝不是一项浩大的工程啊!为了让九泉之下的父亲手头宽裕些,为了不至于帮助别人,饿了父亲自己,母亲只能这样做了,只有这样不辞辛劳了。

  看着她悲伤的倦容和十分虔诚的样子,泪点从不低的我,却也模糊了双眼。而一旁的妻子眼角的妆容早已被溢出的晶莹洗涤得惨不忍睹了。妻子见状,提议我俩帮忙,话一出口,立即遭到母亲的反对。

  “你俩做事从来都是毛手毛脚,风风火火,怎能将元宝折得板板正正,惟妙惟肖呢?折得越像,才物有所值,你爸收到后,才能花得出去。”母亲急切地拒绝我俩说。

  “难得你俩有了这份孝心,如有时间,请帮忙把折好的纸元宝,装在袋子里,封好,写上你爸的名字。一定要轻拿轻放。”母亲又补充一句。

  “遵命!”妻子朝我偷偷使个鬼脸,嘴唇微微地咧开,大声应道。转而朝我低声嘀咕,感叹道:“在这个争先恐后的年代,又能有多少人能慢下来呢?”

  看着妻子小心翼翼的往洗得干干净净的编织袋里装母亲的杰作,我暗喜妻子已慢了下来,难道出身书香门第从不迷信的妻子被母亲异化也信起了鬼神?我真的不确定。但我可以肯定,妻子的对母亲的孝心以及对九泉之下父亲的怀念早已在我之上了。

  我也对母亲言听计从,在装满纸元宝并封好的袋子上,一丝不苟地留下我端端正正的笔墨。

12

最热文章榜Hot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