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向北的散文随笔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一路向北的散文随笔

时间:2021-04-30 19:24:09 散文杂文 我要投稿

一路向北的散文随笔

  飞速的车轮使劲碾压着清晨时分便满满地洒了一地的阳光,咔嚓咔嚓,清脆的是阳光碎裂开的声音,裂帛般,幽深而绵长。

一路向北的散文随笔

  或许是早起的缘故,亦或者是晚睡的因由,一车人在六月清凉的早晨,昏昏欲睡。阳光顽皮地扭动着肥胖的身子,吱纽一声,从密不透风的窗玻璃外,将好奇的眼光触了进来。静静地靠在窗边,看着外面夏收已经结束的只留一地平整均匀的麦茬的关中大地,闻着空气中依然残存的麦香的气息,心,温暖如初。

  小时候,便是最害怕这关中麦黄时节的。虽然是蓬头稚子,但是亦免不了要扛着镰刀随着大人去地里割麦子的命运。想想都心酸。小小的个头,豆芽菜般,镰刀竖起来都比自己高半截。到了地头,看着一望无垠的麦田,心里各种惆怅和纠结。语文课本里写着,望着丰收的麦田,农民伯伯的心里像喝了蜜一样甜。可是,为什么望着丰收的麦田,我的眼里却长含泪水呢?!父亲一声令下,我们姊妹几个便一溜烟排开,提着镰刀把那齐腰深的麦子一镰一镰放倒在地里。因为心里满溢着委屈,所以割麦子便存着很大的怨气,我们割过去的麦茬高低不一,地上麦穗洒落了一地。往往这时候,父亲总是皱着眉头,但是却从不抱怨一句,自己只是默默地把我们后面拉下的麦穗迅速捡起来放成一堆,待割完麦子后,用竹笼一堆一堆捡拾回去。望着高天上的流云,还有在六月金色的阳光中掠翅飞过的布谷鸟,小小少年,便在心里萌动着一个大大的梦想,梦想着有一天可以飞得很高,很高,高到一辈子都不用再做麦田的守望者。后来,大大的梦想没有实现,但是不用再提着镰刀割麦子却是真的实现了。如今的我,已经十年没摸过镰刀了,不知道挂在老家屋檐下的那五把镰刀,是否依然闪耀着雪白的锋芒?

  思绪随着疾驰的车轮飞快地旋转着,它做着征服远方的梦,我做着时光逆流的梦。唯一相同的,是我们都一路向北。

  站在华夏纵横的经脉上

  车到黄陵时,已经是正午时分了。太阳经过一早上的酝酿,此刻燥热非常,用毒辣辣这个词来形容一点都不过分。不过,好在黄陵县四面环山,山风从远处的隘口远远地扑面而来,虽则光线强烈但仍有丝丝凉意袭来。

  一直都对黄帝陵充满了向往,但是却从未成行。两个月前,曾给学生讲模拟练考的卷子,就遇到过关于写黄帝陵的一篇文章。文字很是隽永,将黄帝陵几千年的峥嵘风云写得很厚、很重,让从未谋面的我,大致在脑海中勾勒了一幅华夏始祖长眠之地的轮廓。当时,感触最深的便是文章里对黄帝陵里柏树的描写,每一颗柏树似乎都汩汩流淌着着这个煌煌民族生生不息的精血。

  此刻,我清楚无误地站在了这方让人热血沸腾的天下第一陵前。

  步过轩辕桥,踏进轩辕庙前殿的大门,是的,我看见了那棵满载着传奇和厚重的文化底蕴的“黄帝手植柏”。“七人合抱尤不围”,我看何止是七人啊!粗壮的树身,盘虬卧龙的枝干,葱茏蓊郁的叶片,每一寸肌肤都闪耀着几千年灼灼的历史光辉。近树处,那一双惊为天人的大脚印,足以向全世界宣示,我们华夏人文始祖的不同凡俗。

  凝视着那双硕大的脚印,我久久伫立。中国民族几千年来,亦步亦趋跋涉在历史波谲云诡的烟云中。我仿佛看见了炎黄二帝在漫天的大雾中智斗蚩尤的英勇身姿;我仿佛听见了黄帝听到大禹神报来黄河泛滥成灾,生灵涂炭的消息时,焦灼心痛的浩然长叹;我仿佛闻道了他亲自用神农氏采摘来的草药熬制解药来拯救患了瘟疫的百姓的那一缕弥漫在华夏天空中的草药的浓香;我仿佛触到了他为了炎黄子孙彻夜忧心与日俱增的条条突兀的皱纹。我知道,这一切的一切都是他凭着这一双大脚,带领自己的子民们,与天斗,与地斗,与那些企图置生灵于死地的宵小之徒斗。最终,他凭借他的智慧与胆略,开启了华夏民族绵延万代的新纪元。他亲手植下的这棵柏树,伴随着他的气息,永久地存留在了这个圣地。纵然他飞升成仙,羽化而去,这棵柏树依然不言不语,替他继续守护着这个伟大而善良的民族。它日日夜夜翘望着大地上的一草一木,山川河流,它把它全部的福祉都融进那一叶一脉中,挥洒在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土地的角角落落。我想,每一个中国人,站在这个历尽沧桑饱受风吹雨淋的古柏前,都不会做到心如止水,就像此刻的我,热泪满溢了眼眶。无论你长到多少岁,也无论你漂泊到了世界的哪一个角落,站在这棵古柏下面,你都是母亲怀里最纯真的孩子,你永远是那个蹲在地上看蚂蚁,抬起头数星星的,名字叫做中国人的,孩子。

  轩辕庙,凛凛冽冽地矗立在我的面前。古老的建筑,古老的气息,无不诉说着这个民族艰难的奋斗史。进得庙门,上学时在历史课本上看到的黄帝石刻像呈现在眼前。一块古老的碑石,上面承载着这个民族顶天立地的人,它用坚韧的身躯,把他的丰功伟绩一代一代地诉说。它让我们明白了,一个人,一个民族,在时光的流逝中,总是会遗忘一些什么,但是,总有一些东西是和在你的血脉里,刻在你的骨骼上的,与天地日月同在。只要生命不止,那些回忆便永恒得像星星。

  点燃一缕青烟,看着它腾飞在轩辕庙上方的空气里,看着它萦绕着庙右侧的那株开得正好的合欢树,袅袅娜娜。我虔诚地拜谒,把内心所有的崇敬自豪与感慨化作那深深的一拜。

  有些情感,无需多言,我懂,你也懂。

  绕过轩辕庙,拾阶而上。两侧正黄色的旗帜在飒飒的风中猎猎作响,那一份气势更为这个庄严的地方平添了几许肃穆。天圆地方,是一个神奇的所在。站在那一方开阔的大殿下,仰头看着那一角圆圆的天空,儿时所有神话的脚本依稀呈现。不知当年女娲娘娘辛苦炼石补天之时,可曾知道,她为这个民族做出了怎样的惊天伟业;不知夸父不眠不休追逐太阳的脚步,是否也曾踏过这方神奇的土地;不知精卫泣血含石,势要填平大海之时,可曾有过一丝丝的倦怠。这一切的一切,都连缀起了我记忆中的碎石,让我思绪如潮。

  爬上桥山,站在静静隐匿在幽柏丛中的黄帝衣冠冢前,我平静地像一颗水滴,滴落在时间无涯的洪荒里。我知道,在这一刻,我和历史融为一体。我知道,时光的流水,往复了几千年终于在这一刻又清楚无误地潺湲到了此地。此前,曾去五丈原拜祭过诸葛武侯的衣冠冢,去茂陵瞻仰过汉武大帝的陵寝,也曾脚踏马嵬驿,去看那红颜横死之地,但是,唯有站在这里,我的心,是如此的平静。

  我听到自己心跳的声音。

  我听到了十四亿炎黄子孙心跳的声音。

  那沉重的眼皮

  教室的风扇有气无力地转动着。我能理解它,因为它从六点二十这群孩子一走进教室便开始工作,到现在,已经无休无止地转动了三个小时了。而太阳,才将将升起。

  教室里依然闷热的像蒸笼,蒸腾着这些花儿一样年龄的孩子们的水分。

  她在为他们讲《廉颇蔺相如传》。她口齿流畅,思维清楚地给他们分析,为他们拓展。那七十多个孩子,悄无声息。偶尔会有一两声略显疲惫的声音回应一下她的讲述,然后就又是死一般的沉寂。

  他撑在桌子上的头渐渐沉下去,沉下去了。

  她快去走过去,那手中的书在他的背上轻轻拍了一下。他一个激灵坐直了,冲着她尴尬地笑了笑。她低声对他说了什么,站在教室后角落里的我自然是听不清楚的。

  一切,继续。

  她渐渐地,渐渐地,把头弯到了桌子下。我知道,她极力地想使自己保持清醒,但是瞌睡的因子这个时候像一个可恶的敌人,怎么都打不赢,最后,她终于缴械投降了,安稳地趴在桌子上睡着了。

  她回转身,发现了已经熟睡的她,略显不安地看了看后面听课的我们,脸倏忽红了,然后又面带愠怒地走到她跟前,依然用手中的书“叫”醒了梦中的她。

  可是,她哪里知道,左边靠窗户下的那个男生,又倒下了沉重的头。这群孩子,从六点二十开始到现在已经连轴转了好几个小时了。

  我心里闪过一丝悲哀。

  这是西北地区一所非常著名的学校,因为开创了先进的教学模式而且取得了辉煌的成绩而蜚声国内。就如同座谈会时,那个校领导给我们介绍的那样,每年几乎有一万多人来这里参观学习。每天,这个学校,几乎都有来自全国各地兄弟学校的教师来求经闻道。

  从昨天下午到现在,这个学校给我了太多的震撼。

  我们一行人刚站在这所名校的门口时,刚赶上他们打扫卫生。四五个初一模样的孩子,拿着清洁工具,在校门口仔细搜寻,角角落落都不放过。他走到了路面裂缝的地方,蹲下身子用手指把陷进缝隙中的纸片费力地掏出来,扔进了旁边的垃圾箱里,脸上露出了如释重负的微笑。不久,一个带袖章的女生来了,他们立刻紧张地跟在她后面,我听不清楚她在跟他们说什么,我光看见,她手指之处,马上会有人立刻蹲下身子用手去捡拾细微的垃圾。终于,校门口半尘都不染了,他们才带着所有的劳动工具匆匆进了学校大门。

  上晚自习的铃声,响了。

  走进每个教室,几乎都是几个学生站在讲台上,在向全班做安全教育。有些班级用多媒体演示生活中垃圾食品的危害,有些班级在罗列交通事故带来的严重的灾难,还有的班级在总结夏天因为游泳而溺水的惨痛经验教训。讲台上面的孩子讲得精彩纷呈,底下孩子也个个听得专注认真。教室里,很少有老师。看着他们,我脑海里只来来回回蹦跶着一个词,震撼。

  一转头,看见教室角落,一个年轻的男老师正用书用力抽着一个男生的手,嘴里呵斥不停。我愕然了。这样的`名校,原来也有体罚啊!再后来,高中级部一个教室的外面罚站的那几个学生,更加印证了我的想法。

  第二天六点多,我们匆匆赶往学校,专门去观看他们学校的招牌活动——天下第一操。二十多个教学班,两天多人,在一个不大的操场上,井然有序。整齐划一的步伐,各班浑厚有力的叫操声,喊口号声,着实把我惊得一句话都说不出来。前后两排的间隔连十公分都不到,真的可以说是接踵摩肩,可是,他们居然跑得一点也不凌乱,每个人手里还拿着老师发的英语早读的资料。突然,一个孩子鞋跑飞了,可是他居然无动于衷,继续光着一只脚跑,其他同学也没有掩口窃笑的。似乎这些,都是在正常不过的事了。

  特种部队恐怕也就这样了吧!

  还有那江湖流传盛广的“疯狂英语”。跑完步,每个学生都是大汗淋漓,大气都喘不过来。这时候,有两个学生站在主席台上,用歇斯底里的声音领着两千多人读英语资料上的内容。万众一声,那气场,直抵人的五脏六腑。

  上课了,他们又匆匆进入了新一轮的考验中。我便站在教室后面,看着刚刚跑完操,声嘶力竭地读完英语的他们,看着从六点二十分到现在还滴水未进的他们,心里,涌起了厚厚的悲哀。他们对站在教室后面的“外来入侵者”已经熟视无睹了,因为,他们每天都这样被参观。

  然后,他就挣扎着最终还是闭上了沉重的眼皮,还有她,他们。

  他们要一直上到晚上九点半才能结束一天的学习任务,中间只有吃午饭空出来的两个小时。看着这一群钢铁侠一样的孩子们,我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我不知道,会否有哪么一天我也这样来要求自己的学生,只为着他们能在中考高考放榜那一天,全线飘红,然后让全世界的目光都聚焦在这里。

  教学楼顶上的鎏金大字,在太阳光下熠熠生辉,刺眼的辉光灼伤了我的眼睛,让我有种想流泪的冲动。

  学校为了孩子的一切发展而存在!

  可是,孩子呢?都去哪儿了?

  壶口,壶口

  站在秦晋大峡谷裸露的纵横交错的经脉上,听着右手边黄河奔腾而去的嘶吼声,我想放声歌唱。

  壶口瀑布,你绵延不息流淌了多少年啊?

  你可知道,你日日夜夜都从我的心肺上流过。七岁那年,老师教我们唱《黄河大合唱》,于是,内心深处便深深地记住了你的名字,黄河!长在渭水之畔的孩子,见惯了渭河奔腾东流的豪迈,可是始终无法想象“黄河之水天上来”到底是怎样的一种惊天地泣鬼神的壮景。

  如今,你就清清楚楚地在我眼前催逼起伏,卷浪三千。

  看刘成章的散文《安塞腰鼓》,知道了安塞腰鼓必是要在黄河边上来演绎的,否则其他地方的水太温润,如何能承受的得了安塞腰鼓那样浑厚有力的节奏。只可惜,如今有幸亲眼目睹了那激荡奔放的黄河之水,却无缘一睹安塞腰鼓擎天憾地的气势。更无法领略在黄河边上舞动的安塞腰鼓的,大美之景。

  坐在离瀑布很远的石头上,依然会被飞溅起的水雾淋湿了头发。就那么静静地坐着,什么也不想,什么也不做。就那么看着自西而东的黄河水,看着它浩浩汤汤,横无际涯;看着它将所有的艰难困苦踩在脚下,然后一路高歌猛进;看着它突然从平缓跌入峡谷时的苍凉的怒吼,把伟岸的身躯化作天地间的一道无与伦比的铜墙铁壁,抵挡着几千年来外族的虎狼之心和枪炮弹雨。我不敢说黄河在中华民族的抗日史上起到了怎样的作用,但是我可以肯定地说,如果没有黄河,恐怕我们祖国的角角落落都将被日本侵略者的铁骑踏遍!

  你看,远远的,黄河来了,来自遥远的九霄云外。

  你听,奔腾的,黄河近了,沸腾的声音是不甘于平庸的宣告。

  我想知道,大禹当年是如何将这样一匹不羁而骄傲的烈马,驯得如此服帖。他如何让这九曲十八弯的黄河,收敛了躁狂的脾性,波澜不息地流淌在三秦大地,把伟岸与磅礴留于世人评说。远处矗立的那尊大禹神的雕像,目光如炬,眼神坚若磐石。我知道,他自从接受了黄帝的任命,早已将个人的身死和儿女情长抛诸脑后。他知道,这一去,事关整个民族的命运,不成功便成仁。于是,他殚精竭虑,三国家门而不入。他独辟蹊径,因地制宜,用自己的谋略规划了一条更适合黄河治理的新道路。他用了毕生的精力,终于换得天地之间,一世太平。

  甲午年仲夏,我站在黄河边上,聆听着壶口瀑布响彻寰宇的怒吼声,喉间,凝满了哽咽。黄河,每一个华夏子孙,深埋在灵魂深处的梦啊,我们日日夜夜将你朝拜,身体里流淌的血脉,因你而变得昂扬不屈,生命也因你而如此精彩!

  下辈子,还来喝黄河水,还做黄皮肤的,中国人!

  夏日的阳光透着无法言说的凛然,让你体会着夏花的灿烂。我踩着一地阳光的脚印,一路向北,向北。我听到了生命拔节的律动,我看到了青春舞动的色彩!

  随着一种节奏舞动身姿。

  趁着一种颜色放飞心情!

【一路向北的散文随笔】相关文章:

一路回忆一路遗忘作文800字04-19

梦见散文随笔05-21

爱情散文随笔01-21

关于散文随笔10-13

月下的诗人经典散文随笔07-26

家乡的散文随笔700字08-04

一路朝远方作文08-23

善待自己散文随笔08-24

人生桥梁散文随笔11-03

彩虹之上散文随笔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