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踏月归来的散文
月明中秋,今夜无眠。披一袭梦的长衫,衣襟上印满山茱萸的凉凉泪滴,站在如水的月光下,采一朵百合做盏,斟一盏清辉当酒,远方的亲人呵,让我们以此圆月为明鉴,举杯共饮中秋团圆酒吧!
皓月当空,窗前舀不尽月色如泉,却浇不透重重思亲旅愁。谁在月下吹箫?箫声若桥,桥那头的老屋老树生长在村口,屋后映一片桑梓的光芒……
那明月,那故乡……
此刻,我又忆起家乡的中秋节了。
家乡的中秋节较讲究,早在离节日二十来天,母亲就开始操办起来。当矢车菊晶莹如梦地注释着大山的宁静,正午的阳光把土道照成红亮的绸带时,母亲便扎着朴素的蓝头巾,顺着土道的红绸带,去打鼓岭的山坎里收割玉米、黄豆了。燠热的风阵阵吹来,年轻的玉米站在写遍青史的山上,灿烂着黄金的情绪,在风里甩着醉红的穗须。母亲把女人的腰肢弯成古老的象形文字,臀部撅出缓缓的坡度,“刷刷刷”地割倒一片青纱帐。一肩挑起蓬蓬远山的两捆豆荚和玉米棒子。
母亲把玉米扎成小捆架堆在屋檐下,让深秋的阳光将它酿熟炒香。豆荚则摊在禾场上,等待脱粒。傍晚,红蜻蜓被夕阳点燃透明的翅膀,母亲就点燃几炷艾香,插在禾场上熏牛蝇。然后把磨得油亮的椆木连枷搬出来,高高地扬起。连枷在弹性的豆荚上起落着,燥香的豆粒立即爆飞起来,溅成生命的雨点。打完了豆子,就去后山,从地平线上刨出毛茸茸的脚板薯。脚板薯、玉米和黄豆,这三样土产是家乡中秋不可缺少的节日佳肴。
母亲一针一线地纳着不眠,一锅一铲地炒着晨夕,终于把一个香喷喷的中秋端到我们面前:红亮的野猪腊肉炖玉米,红椒血浆嫩姜炒肥鸭,黄豆芽拌精肉丝,油炸豆腐和板薯排骨。一桌美味把节日的丰度渲染得恰到好处。
当一轮满月似揭去秋山红盖头的美丽新娘,容光焕发地出现在我们面前时,父亲似乎被她丰满、皎洁、喜气洋洋的姿色深深打动了,他发一声喊:“到天井里吃!”我们几姊妹便踩着古老节俗的庄严节拍,把红漆黑饭桌抬出来,把大肚子陶罐米酒捧出来,把空心月饼和红眼柚子摆出来,把丰收的喜悦和节日的甜蜜亮出来。一家老小围坐在圆圆的明月下,吃圆圆的月饼,喝红红的枸杞酿酒。谈浓浓的亲情家事,话秋后的雨水墒情……欢歌笑语被月色翻晒得又爽又香。
水之湄的故乡,木楼笼一片被月色镀亮的烟水。风轻云闲,岚雾茫茫,山影因遥远而趋向永恒。在呜呜箫声隔河传来时,父亲说,这是韩湘子在月下弄箫吧。接着他给我们讲韩湘子,讲张果老的传说。箫声似流动的河,流着父亲的传说,流着颤栗的音符。我仿佛看见一尾尾透明的小鱼从箫孔中流出,伴随着箫音游了过来……
岁月山一程水一程地漂泊过去,风流的舟楫已打捞不出季节的沉沙。是谁把挂在牛角上的中秋月,和我的童年一起取了下来,随着干草车摇摇晃晃地走出了天边?离乡远游,寄居在陌生的城市。每逢中秋来临,总与明月有约,徘徊湖岸,抬头看天上与亲人共赏的玉轮,是那样璀璨辉煌,低头看水中月影,又是那样破碎迷离,我似乎明白思念亲人的弱水三千比磐石坚硬。它与时间一样,谁也敌不过它的无声而持久的`浸润。
离土的秧苗,在银色的月光下,会病怏怏地难以成活,直到家书的阳光照射过来才会生机复苏。蓝墨水的上游是月下的赧水,枕着乡梦把身子躺成了月中桂树的一条根须,让它伸入故乡土壤里的最深层。
此刻,游子的心已苍老成游不动的鱼,伏在北国某个驿站的涸辙里,与月光相濡以沫。想像委婉缠绵的赧水,一片水映波光在柴门萦绕,母亲老树一样生长在家门口。秋风已摸到她的凉意,月光磨亮她的额纹。不倦的是她的期盼,不老的是她的呼唤。放逐的白云,砍断的流水,云容水貌已劝不转望断秋水的母亲进屋。
母亲,夜已深,露已浓,请您回到屋里去吧。请您把应节的山货,甜透我童心的干柿饼、红鸡爪果收起来吧。等儿归来在您滚烫的凝视中细细咂尝。也许您等不到下一个中秋月圆,生命的老树就轰然倒下,远游的儿子也许见不到您金菊笑容的盛开,滋润不到您叮咛的涓涓细流。不,决不让老天这样残酷地对待您。让天降吉祥假以母亲天年,让母亲能等到儿子归程的足音敲响。儿已整理好满是尘土的背囊,今夜就匆匆入梦,踏月归来……
【中秋,踏月归来的散文】相关文章:
似是故人踏月归散文03-22
踏月12-09
关于记事的散文:踏月归06-04
散文中秋谁为你归来05-20
归来随笔散文05-09
菜地归来散文05-10
旅游归来散文05-17
黄山归来散文05-18
白鹭归来散文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