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清宫楹联的多元性散文随笔
下清宫所处的位置,是在邙山翠云峰的南侧,这几年做了扩建,看上去比上清宫还要整肃。最北端高阜上的三清殿,乃新修,雕梁画栋,建筑体量可观。而下清宫的山门还是旧形制,娇小玲珑,门洞两层,朱门红墙,歇山式,黛色瓦,当门楹柱上有一副对联,上联:紫气氤氲混元洞洞天福地地泽万物;下联:祥云缥缈下清宫宫观传道道济来生。一看对联的用语和用典,便知与老子有关了。
说是与老子有关,最初却是为纪念一头青牛,旧名唤作“古青牛观”。登上台阶,进入门洞,就见一方石碑,上写“古青牛观”,四字赫然,嵌于门洞墙壁上。
若问上清宫附近,为啥要修青牛观?原因简单:当年老子担任东周守藏史,一直居于洛阳城中。后来,周王室发生内乱,老子掌管的图书典籍被王子朝抢运到了楚国,老子见周室衰落,自己又无书可管,只好来到城北邙山上,结庐翠云峰,动了道家思。
老子悟道之后,决定离开洛邑,西出函关,传道化胡。他来到翠云谷,牵起正在吃草的青牛就走。那牛眼见要离开此地,对着西方吼了三声,这就是“青牛吼峪”典故的由来。到了隋朝,人们为纪念老子,在翠云峰建“老子庙”,至唐又改称“上清宫”,后又在拴牛处建“青牛观”。这些故事,我早就写过。如今重提,还是原话。
且说下清宫的对联,特点是驳杂多元。除三清殿、道德洞、混元洞主殿之外,还有文昌殿、财神殿、药王殿、龙王殿、牛王殿、鬼王殿等配殿。不同的配殿内,供奉不同的神灵,信客们各取所需,各处进香磕头,倒也方便。其实表明在某个历史阶段内,翻盖寺庙的资金短缺,不能单门别院,各起高楼,各敬专神,也只好“万教合一”,寺庙杂糅,凑在一块。这种现象在偏远农村,则更为常见。有趣的是当各路神仙,本来各有分司,经管的.领域不同,但被凑在一起后,也能和平相处。只见一个个烧香的老太太,挨门进香,见神磕头。结果呢,财神殿的香烟,飘到了药王殿内,药王爷闻到了,竟然不嫌有铜臭味;药王殿的香烟,飘到了财神殿内,财神爷亦不嫌有苦药味,和睦相处,其乐融融。
先看道德洞,上面有一联:道在圣传修在己,德由人积命从天。上下联第一字,连成“道德”,既应景道德洞,又暗含《道德经》,设字巧妙,促人联想,使人觉悟。再看文昌殿对联:月映文星光射斗,风吹桃浪锦上花。文昌殿敬奉的是文曲星,他是专管科举的神,这种写法,也算贴切。然后你看财神殿,对联很容易理解:敬财神财星入户,尊福圣福德临门。这边还有药王殿,对联是:一粒仙丹昭日月,万年妙药济生民。上下联都用了数量词,对仗工整,意思简单。接下来,就是龙王殿对联了,写的是:出龙宫风调雨顺,归北海国泰民安。此联的下联,需要解释一下:民间传说中,四海各有龙王,分别是东海龙王、南海龙王、北海龙王、西海龙王,那为啥这里绝口不提东海、南海、西海龙王,而仅写北海龙王(下联中有“归北海”3个字,说明写的是北海龙王)呢?原来,道家自古尚北,即此因也。
下清宫除了配殿,还有两个道院。东道院大门对联曰:仙李五千言道德,大彭八百记春秋。上联说老子以五千字《道德经》涵盖洪荒宇宙人事,下联颂彭祖得八百年阳寿亲历八百个春秋轮回。西道院大门对联曰:问青牛何人骑去;有黄鹤自天飞来。这副对联,亦曾见于成都市青羊宫,上联写法是:明知青牛由老子骑走了,却偏要问“何人骑去”?这是因老子骑青牛西出函关之后,不知所终,虚无缥缈,道家飘逸的形象便从此奠定。下联的写法:借用道教常见的意象载体黄鹤从天上飞来,寓意东汉道教的孕育是从洛阳开始的。上联中的“青牛”,对仗下联中的“黄鹤”,颜色搭配,很有诗意。而且青牛是道家(属哲学)的意象,黄鹤是道教(属宗教)的意象,两两相对,也十分贴切。同时,青牛由地上走去,黄鹤自天上飞来,高低对比,俯仰转换,空间、形象、意境都极好。
最后两副对联。其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其二:老子以道德为宗四方日月,圣祖与天地齐寿万代乾坤。这两副对联似曾相识,好像在哪里见过?您说对了!这属于道观常用联,司空见惯,不需赘谈。
【下清宫楹联的多元性散文随笔】相关文章:
夕阳下散文随笔05-02
夜色下散文随笔04-30
尺度下的幸福-散文随笔04-28
夜下独白散文随笔08-25
乾清宫是哪个朝代的04-08
滕王阁楹联精选03-25
为什么叫楹联04-15
古代美人楹联对联经典07-15
观电影有感楹联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