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和蝈蝈》课文后反思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蚂蚁和蝈蝈》课文后反思

时间:2021-04-27 09:04:02 一年级下册 我要投稿

《蚂蚁和蝈蝈》课文后反思

  《蚂蚁和蝈蝈》这篇故事让我想到我和父母,我像蚂蚁,现在储存知识,到考试的时候就享受着知识。还有爸爸妈妈,他们也像蚂蚁用小时候的知识,给我创造现在幸福的生活。以下是小编收集的课文后反思,欢迎查看!

《蚂蚁和蝈蝈》课文后反思

  《蚂蚁和蝈蝈》课后反思一

  《蚂蚁和蝈蝈》是一篇短小却富有教育意义的童话故事。讲的是蚂蚁由于辛勤劳动而得以安然过冬,蝈蝈由于懒惰而又冷又饿,再也神气不起来。课文中既有蚂蚁和蝈蝈之间的对比,也有蝈蝈本身前后情况的对比。寓褒贬于对比之中,含讽刺于描写之内,两种昆虫、两种结局,说明了只有勤劳的人才能拥有幸福。童话故事符合低年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在学习过程中孩子们可以很自然地与现实生活相联系,配合上直观的图片从而更有助于学生观察想象,理解课文内容。

  上这节课时,我觉得学生兴趣很高,在读读、写写、演演、说说中,学的比较扎实,比较轻松。最大的收获是既发展了学生的语言能力,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还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以下是我这节课的几点收获和体会:

  一、创设自主学习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我在教学《蚂蚁和蝈蝈》这一课时,第一步就是激趣:通过现代教育的多媒体手段展示全课文的动态画片,设置了新异的情境,达到声光同步,视听结合,给学生的感官以多角度、多方面的刺激,把学生带入生动的意境中,获取丰富的表象,激发了学生的热情。在课堂教学之始就将学生的学习心理调整到最佳状态。产生主动阅读的要求;第二步:将夏天蚂蚁劳动、蝈蝈休息;冬天各自得到不同结局的画面,配合课文出示,激发学生进一步观察比较。

  二、灵活运用教学策略,引导自主探究。

  我在指导学生理解蚂蚁是怎样搬粮食时,首先请学生自读课文,说说小蚂蚁怎样搬粮食?再出示句子他们有的背,有的拉,个个满头大汗。请学生观察画面上的,边读边指出画面上蚂蚁的背、拉动作。再让学生边做小蚂蚁搬粮食的动作边读句子。在学生反复练读的基础上,给一部分学生戴上了蚂蚁的头饰,请他们上台来学一学,演一演小蚂蚁搬粮食的样子。

  三、探求拓展学习方法,培养创新思维。

  蚂蚁和蝈蝈》一课中几只蝈蝈看到了,都笑蚂蚁是傻瓜。蝈蝈会怎样嘲笑蚂蚁?这里提供了丰富的创造性想象的余地。教师抓住契机,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观察蝈蝈的表情、动作,启发想象。学生根据课文已有的线索,将片断和隐含的东西连接在一个场面中,从场面出发来创造组合出新的视野。有的说:蝈蝈会边打哈欠边对蚂蚁说:你们,大热天还搬粮食,不知道休息,真是傻瓜。有的说:蝈蝈会指着蚂蚁笑:真是一群傻瓜,搬粮食多累,瞧,我们在大树下乘凉、唱歌,多快乐啊!这个故事的结局:冬天到了,蝈蝈又冷又饿,再也神气不起来了。也给学生留下了想象的空间,我也出示了画面,请学生观察蝈蝈此时的表情和动作,稍加提示:这时,蝈蝈又会做什么?说什么呢?学生便会对结局再创想象。学生的想象既有蝈蝈的直接感受,又有蝈蝈的内在心理。两次想象对比,相异而丰富,提高了学生的创造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四、积累运用语言文字,加深内心体会

  教学到最后的环节,我根据课文内容自编了一篇三字经, 内容如下:

  烈日下,小蚂蚁,搬粮食;绿蝈蝈,忙乘凉。

  北风吹,勤蚂蚁,多幸福;懒蝈蝈,被饿死。

  小朋友,学蚂蚁,爱劳动;展未来,生活美。

  学生在学习三字经的同时再次从整体把握了课文。在最后的环节,我还注重成语的积累,借助生动有趣的童话故事,我结合《练习七》教学了几条成语,“有备无患,防患未然”、“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利用故事情节,学生轻松地懂得了成语的意思,也加深了对课文内涵的理解。如果平时的教学注重语言积累,对于学生说话、写作都是有帮助的。

  《蚂蚁和蝈蝈》课后反思二

  前段时间因为组里一位老师要上《蚂蚁和蝈蝈》的公开课,所以提前很认真的研读了教材。在集体讨论中,大家各抒己见,出谋划策,还做出了精美的课件,想着等我上这一课的时候就不用费力了。可同事在上这课时我因外出没能去听课,回来后参加教研组组织的评课,从评课的老师口中也了解到了这堂课的成功与不足。想着自己上课也可以去借鉴,让自己的课上的更完美一些。

  今天拿着准备好的课件进教室准备上这一课,可当我在打开第一张课件出示蚂蚁和蝈蝈的图片时,许多学生竟把目光都投向了绿绿的蝈蝈,嘴里还不时的.发出对蝈蝈的赞叹。顿时,我感觉学生并没有按我的预设往下思考,随即改变了教学的预设,抛出问题:“那你究竟是喜欢蚂蚁呢,还是喜欢蝈蝈?”认真地读完课文后告诉老师。教室里立刻书声琅琅,一改往次周一时课堂上的冷清。

  等我慢慢理清这堂课该如何改变的策略时,有一半学生已高举小手,在期待着我点名回答。当然,读完课文后,全班学生都说自己喜欢蚂蚁,这些六七岁的孩子明辨是非能力如此之强不由得也让我赞叹。接下来,我没有按照我的思路继续经行,而是以“为什么喜欢蚂蚁?”“从哪里看出蚂蚁很勤劳?”这两个问题展开学习了蚂蚁搬粮食的部分。期间,我在讲到蚂蚁搬粮食的时候,随文学习了生字“粮”,同时让学生明白了什么是粮食。在讲到蚂蚁累得满头大汗的时候,随文学习了生字“汗”,明白汗和水有关系,所以是三点水。

  在学生学习完喜欢蚂蚁的部分后,我又开始追问学生“为什么不喜欢蝈蝈?”“你从文中哪些地方看出蝈蝈懒惰?”这两个问题后,我出示了冬天时蚂蚁和蝈蝈不同境遇的图片进行对比,让学生交流它们在干什么?接着讨论“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学生在激烈的讨论中,明白“只有辛勤的劳动才可以换来幸福的生活。”

  这节课,我一改往日的教学常规思路,课堂上根据学生的表现临时改变了教学流程,学生积极性高,兴趣浓,参与面广。特别是对于随文识字,学生没有了往日学习生字的枯燥。在下节课中,我在学习剩余的几个生字学习后,准备展开讨论“第二年夏天又到了,蝈蝈又看见蚂蚁在满头大汗的搬粮食,会怎么说,怎么做呢?”

  教学中,教无定法,不同的课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不同的教学策略。只要课前精读教材,领悟课文的目标和重难点,课堂上就可以随时改变预设,灵活的驾驭教材。

【《蚂蚁和蝈蝈》课文后反思】相关文章:

蚂蚁和蝈蝈优秀教学反思03-20

蚂蚁和蝈蝈语文教学反思01-14

《蚂蚁和蝈蝈》说课稿12-09

《蚂蚁和蝈蝈》教学设计03-27

《蚂蚁和蝈蝈》教学设计精选04-30

《蚂蚁和蝈蝈》优秀教案03-25

《蚂蚁和蝈蝈》课堂教学反思(精选5篇)11-20

苏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蚂蚁和蝈蝈》教后反思01-07

《蚂蚁和蝈蝈》读后感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