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上册语文《怀素写字》课后反思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一年级上册语文《怀素写字》课后反思

时间:2022-01-15 12:31:05 一年级上册 我要投稿

一年级上册语文《怀素写字》课后反思

  在当今社会生活中,我们的工作之一就是教学,反思过往之事,活在当下之时。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反思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一年级上册语文《怀素写字》课后反思,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一年级上册语文《怀素写字》课后反思

  一年级上册语文《怀素写字》课后反思1

  本文介绍了唐代大书法家怀素小时候勤奋练字的故事,对激励学生发愤学习,刻苦练字,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有着积极的影响,符合了一年级学生初学写字的具体情况。本文言简意赅,寓意深远,具有很强的情感发掘因素。一些句式符合低年级学生的语言特点,对积累和运用具有很强的实际意义。

  本课设计为第一课时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能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关键还在于要激发学生喜爱读书写字的情感,逐步提高学生的“识读、识字”的能力和理解课文、运用语言的能力。但是,文章时代遥远,内容枯燥、陌生,缺乏童话类课文的情趣因素,学生很难通过语言文字体会到怀素认真写字、好学上进的精神,并受到感染。如何发挥文本的积极作用,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消化不利因素呢?

  在教学过程中将采用讲故事的方式吸引小朋友注意,并结合课件营造学习氛围,让学生集中注意力,更能融入课堂,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把自己当成是“怀素”,这样学生更加容易了解到怀素的勤奋刻苦。对于识字,运用课件和多种方式进行,关键是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小朋友学会自主识字。在书写过程中不要忘记“三个一”,规范学生的写字姿势。

  在指导“好学上进”这个词的理解时,我提问:“怎样的孩子才能称的上好学上进呢?我们班上有吗?”引导学生理解上课认真听讲,认真完成作业……就是一名好学上进的孩子。由学生再回到文本,“我们班还有很多好学上进的孩子,怀素小时候就是和你们一样好学上进,你们说该不该表扬他呀?那我们一起来夸一夸他吧!”这时候学生已经有了自己的理解,当然能够带着情感来读,他也能始终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之中。

  一年级上册语文《怀素写字》课后反思2

  一、我与文本的对话

  教师的教学必须建立在与文本充分对话的基础上。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不厌其烦地读这篇貌似平常的小文章,从我的知识结构出发,理解与审视它。为了在教学中体现出语文教学的“语文味”,字词句短篇,我反复推敲。既找到了一些对于学生理解有重要作用的关键词,如“好学上进”、“非常认真”、“有名”等,又完成了非线性的教学设计。考虑到文章可以分为三个意义段(第1节为第1段,讲的是少年怀素好学上进;第2、3节为第2段,讲的是为什么怀素可以成为有名的书法家;第4节为第3段,讲的是成年怀素的有名。),同时三个意义段之间又存在一定的逻辑关系(1、3段是时间先后关系,2、3段是因果关系,第2段中的2、3小节又是并列关系),因此我的教学流程是这样安排的:从第1节跳到第4节,再教2、3节,对于2、3节的教学先后顺序由学生来定,学生先提及哪一节就先教哪一节。为了在教学中体现出语文教学的人文性,我又找到了一些拓展点,如对“好学上进”“有名”的理解、让学生自由畅谈、书法比赛等,促进了学生对文章深层次的认识和体会。

  如果以上是对教材的理解,下面就是对教材的'审视了。在课文中有这样一句非常重要的话:“他总是先看清字的形状,记住字的笔顺,再一笔一画照着写。”明明是三个步骤,作者用的却是“先……,再……”这样一组关联词。这很容易对学生造成一种误导,尤其是对事物缺乏本质认识的一年级学生而言。当时我一心想着作者有多不应该,以及如何把教材改过来,所以在“怎么教”的问题上处理得过于草率了。我基于学生的认知能力,设计了“他先,记住,再。”的填空。显然,这从语言文字的角度看是多么地不伦不类。倘若当时能从文本创生的角度好好想想,设计出“他先,(然后)记住,再。”的填空,那该多好啊!

  二、我与学生的对话

  很多大教育家都倡导在教学中建立民主平等、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在我看来,师生之间良好的心理氛围是实现师生有效对话的重要条件,因此我也在教学中努力地实践这一点。首先我尽量通过自己的肢体语言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如微笑、点头以及在学生答错时善意的夸张表情等。其次对于学生的回答我尽量用激励性的评价语,如“真不错!”“太厉害了!”“(字)真漂亮!”“来,老师和你握个手。”等。对于学生不太好的回答,我也能给予肯定,同时加以正确的导向,如“能说得更生动些吗?”“能说得更具体些吗?”再次能把自己放在与学生同一水平处,话语中常用“我们”,如“让我们一起来一遍!”“让我们一起来试一试!”“我来当大家的开头炮!”

  如果说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师生有效对话的第一个重要,还有两个条件也不容忽视的。一是教师对教材、教学设了然于心。只有超脱了文本以及设计对你的束缚,教师才会听清学生的话,才可以与学生对话。二是教师应具备相当的教学应变机智。在这一点上我还是比较缺乏的,从某种程度上讲,有些担心学生的回答出差、出错,害怕课堂上出现我应付不了的局面。因此在教学中几次出现了“递词”现象,如理解“好学上进”一词时。想象当年自己当学生时就非常害怕教师这一招,因为它会让自己手足无措,自己想说的不敢说,而老师提醒的又不会说那种紧张和局促犹在心头。

  三、学生与文本的对话

  曾看过一篇叫《语文教学的“冷”思考》讲的是如今的语文教师对文本的拓展过泛,课堂上学生伶牙俐齿、口若悬河、唇枪舌战,场面热闹非凡,却没有了学生对文本的关注和思考。所以我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力避这种华而不实的现象。争取更多的契机让学生去读、去思、然后再读,从而实现学生与文本的充分对话。同时,在学生与文本的对话中,我尽量关注的是全体而不是个人,如“自己在下面试试!”、“我们一起来一遍!”

  在学生与文本的对话过程中也反映出了一些问题(主要出现在第一课时),如学生对这一类文本兴趣不大,其吸引力远不如童话、诗歌等。这对我的教学设计(主要体现在第二课时)产生了重大影响,我在词语理解上尽量联系他们的实际,又创设了“小小怀素在成长”的书法比赛环节,还拿出毛笔、木板让学生直观感受写穿的不易,从而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四、学生与学生的对话

  在我的教学中,生生对话的场面不多见,这是教学中最大的遗憾。究其原因,还在于我对学生的不信任,以及对自己应变能力的怀疑。在学习第二小节时,我设计了一个用怀素方法练字的环节,考虑到平行班学生在学习这课时不会应用的现状,我在让学生尝试之前就先做示范。事后想来,此举极大地抑制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如果能让学生先作尝试,在出现问题后,再把问题交给学生,让学生间充分对话,最后实现问题的解决,这该多么理想啊!

  “教学总是一门充满遗憾的艺术!”我也如此感叹。

  一年级上册语文《怀素写字》课后反思3

  《怀素写字》这篇课文通过描写怀素认真写字,潜移默化地引导教学生写字时的方法。在上课时,我抓住了重点句子:“他总是先看清字的形状,记住字的笔顺,再一笔一画照着写。”这一句来品读。指导学生反复诵读,并让学生仔细体会,分清“笔画”与“笔顺”的意思。朗读时让学生一边读一边想,脑子里要浮现出怀素认真写字的形象。教材在课后用较大的篇幅安排了笔顺图和和描红练习,在教学时,我充分利用好这一珍贵的资源,写字时让学生再次浮现怀素认真写字的形象,并以此来指导自己写字。

  另外,为了激发学生情感,我出示了图片。一是怀素小时候在木板上认真写字的模样;二是怀素长大之后在墙上挥毫的样子。由看图说话开始,分别引入课文第一段、第四段的学习,让学生不仅感受了怀素字的形美,更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情感:为什么怀素可以写这样一手好字呢?从而让孩子们产生了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低年级的学生持久性差,兴趣容易转移,更需要教师适时评价,不断激励学生。在指导“好学上进”这个词时,我提问:“怎样的孩子才能称的上好学上进呢?”引导学生理解上课认真听讲,认真完成作业……就是一名好学上进的孩子。之后再回到文本,说:“我们班有很多好学上进的孩子,怀素小时候就是和你们一样好学上进,你们该不该来夸一夸他呀?!谁能来读一读。”这时候学生已经有了自己的理解,当然能够带着情感来读,也能始终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之中。

【一年级上册语文《怀素写字》课后反思】相关文章:

一上语文《怀素写字》教后反思06-26

苏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怀素写字》教学设计12-17

一上语文《怀素写字》教学反思3篇06-12

一年级上册《怀素写字》教学案例04-19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12、怀素写字》课文04-03

一年级语文《怀素写字》评课稿汇编06-16

小学语文《怀素写字》第一课时教后反思06-28

苏教版一上《12、怀素写字》说课稿汇编05-12

《怀素写字》第2课时教学设计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