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语文上册《梦溪笔谈》二则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初一语文上册《梦溪笔谈》教学反思

时间:2021-08-12 20:43:30 七年级上册 我要投稿

初一语文上册《梦溪笔谈》二则教学反思

  本周我进行了《梦溪笔谈》二则的教学,在这一周的教学中,我收获很多,但也有许多不足之处,下边我就把这节课的反思总结如下:

初一语文上册《梦溪笔谈》二则教学反思

  《以虫治虫》教学反思

  课堂教学基本实现了教学的初衷和目标,但是仍有许多待改进的地方,而最主要的是知识能力的落实环节有待调整以及教学反馈没有做到位。

  在理解文章时,我开展了四人一个小组的活动,让学生把不理解的字、词、句说出来,疏通文意,然后全班一起来讨论解决字词问题。在走进小组进行辅导时我就发现,学生在自己读完这篇文章后已经对文章有了一个大致的概念,懂得它是写用一种虫子来吃另外一种虫子的事情。然后通过是什么?(这篇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情)——为什么?是用什么虫子(傍不肯益虫)来治什么虫子(子方虫害虫)?——怎么样?“傍不肯”长得怎样?它是如何来消灭子方虫的?——结果如何?这样一个形式进行提问。避免了学生仅仅只是翻译字词的而感到枯燥,而且让学生知道行文的内在规律。然后对重点词语进行理解记忆,采用竞赛的形式进行背诵,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及学习效率。让整节课更有活力!

  《梵天寺木塔》教学反思

  《梵天寺木塔》是七年级上册的一篇文言文,篇幅短小,内容浅显。结合学生已接触过文言文的实际情况,我将本文作为示例让学生初步了解文言文的相关知识,并通过前后知识的联系,培养学生养成时而习之,温故知新的学习方法。

  文言文的字词疏通对于七年级的学生而言,本就是比较困难的一件事。且不说字词难懂,但就兴趣而言,不少学生就已经皱眉摇头了。如何让学生愉快地接受文言文,让文言文的翻译工作更有效地完成则成为不少语文老师思考的难题。

  备课前我也认真地考虑了这个问题,对于文言文,学生的抵触心理究竟来自哪里?无外乎就是文言文的“艰涩难懂”。仔细想一想,文言文真的难懂吗?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来说真的不可接受吗?其实倒也未必,毕竟我们有一只强有力的拐杖,那就是页下注释。可是学生对于书页下的这块宝地却视而不见,为什么?是不是与我们老师平时文言文教学的习惯有关呢?一味的强调讲解完全剥夺了学生自学的权利,以至于不明页下注释为何物,因为平时上课他们无需观察,只要认真听讲,认真笔记就万事皆可。学生没有参与思考,只是死记,当然没有机会品尝成功的喜悦了。因此必须让学生参与到文言文翻译的过程中,只有尝试,才有成功的可能。

  于是在课前,我布置了这样的预习要求:1、查字典,读准文中生字的字音。2、熟读课文、参考页下注释,尝试翻译课文并总结疑难之处。学生欣然接受,在课上检查预习的.环节,学生的朗读令人眼前一亮,给他们更多自主学习的机会,孩子们也一定会不负众望。

  文言文对于现代文而言,理解起来的确有一定难度,学生之间的学习能力存在差异,因此在个人独立尝试之后,同学间的合作学习就显得的尤为必要了。

  课堂教学中,在疏通文意环节,我设计了组内质疑讨论,提出个人的疑难,小组合作解决并总结组内无法解决的问题。于是学生的问题更集中了,在全班交流质疑时,同学们提出的问题都很有质量,如“贻以金钗”中的“以”,“便实钉之”中的“实”,“但逐层布板讫”的“讫”。通过学生尝试自学,小组合作交流,学生们对本文的内容都能大致了解,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一种方法::结合页下注释,确定了一种学习态度:自主尝试。

  文言文也是教材中一种常态,我们教师首先不能以如临大敌之势对待,正所谓“越有难度,越值得尝试”,在给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更要注重方法和态度的指导。

【初一语文上册《梦溪笔谈》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初一语文上册《社戏》教学反思05-27

语文上册教学反思08-08

初一语文上册《我的老师》教学反思01-08

语文上册《观潮》教学反思03-13

语文上册穷人教学反思08-22

初一语文上册《虽有嘉肴》教学反思01-08

初一上册语文《幼时记趣》教学反思06-19

初一语文上册《秋天的怀念》教学反思(精选10篇)12-14

初一上册语文《以虫治虫》教学反思汇编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