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六上《11、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说课范例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六上《11、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说课

时间:2021-08-07 15:52:28 六年级上册 我要投稿

苏教版六上《11、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说课范例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奋斗与生存”中的第3课即第11课《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设计理念、教法和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板书设计五个方面对本节课的设计进行说明。

苏教版六上《11、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说课范例

  首先说说教材分析,吃透文本,明确要求

  《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是“奋斗与生存”这个主题单元的最后一篇。本文选自童话作家杨红樱长篇小说《男生日记》。是由一个男孩的日记改编成的课文,这篇日记的本身也是这个男孩的读后感。课文讲述了《鲁宾逊漂流记》是“我”家一本三代相传的书。在阅读中,“我”懂得了一个具有大无畏冒险精神的人,即使在恶劣的环境中,也终将会成为一个成功者,一个英雄。课文点明了“我”读的一本书《鲁滨逊漂流记》的由来,介绍了这本书的主要人物和故事情节,以及“我”喜爱的书中名言和书中人物,突出了“我”对名言的理解和从人物身上萌生的希望。表达“我”珍藏这本书的打算,发人深思。故事告诉我们此书是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是一本学会生存,学会坚强的书。

  根据对教材的初步分析与理解,结合六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我制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和初步的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语言的能力,(这为本课的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学习基础。)但对叙事中融入自己情感的写作手法仍缺乏理解。

  结合本文特点和六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基础,依据新课标对本学段的要求,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学会本课7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6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词语。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

  2.理解课文内容,领悟学会生存,学会坚强人生的道理,培养阅读《鲁滨逊漂流记》这部小说的兴趣。

  3.了解鲁滨逊的经历,理解“害怕危险的心理比危险本身还要可怕一万倍”的含义。

  其中,目标2“理解课文内容,领悟学会生存,学会坚强人生的道理,培养阅读《鲁滨逊漂流记》这部小说的兴趣”是本课的教学重点;目标3“了解鲁滨逊的经历,理解‘害怕危险的心理比危险本身还要可怕一万倍’”的含义是教学难点。

  吃透教材,确立了教学目标,接下来说说我的设计理念;

  阅读教学以读为本,应注重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与文本进行有效对话,在阅读中披文入境,品味语言文字的深层次内涵,让学生在读中有自己独特的理解与体悟,再现文字中呈现的情景,体会文本的主旨。

  此文是由一篇读书笔记而改编的文章,教学中,首先应让学生理解文章大致写作内容:书的来历、主要内容、读后感受这三部分。教学首先围绕鲁滨逊28年传奇生活经历展开,体会他聪明机智和坚强的毅力,然后在此基础上发表见解,“我”读了之后有怎样的收获,做出怎样的决定。最后能理解这本书成为男孩子必读的书的原因。领悟阅读对成长的重要性。

  下面说说教法和学法:

  课标中对小学高学段明确指出,在阅读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要领会课文的内容,就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和谐完美统一。基于此,结合教材理解需要和自己的教学经验,更为了尊重学生阅读的自主性,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在教法和学法上,我有以下三个方面的设计:

  1.疑问。古人云:大疑则大进,小疑则小进。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让学生逐步懂得在阅读中怎么思考,怎么发问,寻找作者思路。

  2.研读。

  阅读过程是学生在阅读时对课文相关信息的提取、加工、分析和处理,是对与课文相关的生活经历、认知经验的联想与沟通。本节课的设计着重让学生经历这种阅读的过程,让学生在扎扎实实的自主研读实践活动中,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在研读过程中,感悟真情,回味真情,体验真情。

  3.对话。《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本节课力求让课堂成为真诚对话的生命殿堂。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架设学生与文本之间交流的平台。使他们经历阅读的亲近、内化、超越的过程,感受与文本对话的充实。只有引领学生亲历阅读过程,走进文本深处,倾听文本的声音,感受语言的色彩,触摸作者的心灵,体验文本的情感,尽情地读,大胆地说,自由地想,不断感悟实践,才能充分体现“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

  再说说教学设计

  基于对本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的确立,我预设用两课时完成以上教学目标。

  第一课时,我准备采用三个环节来进行教学,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三、感知课文,理清脉络。

  整节课围绕上述三个环节,通过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导入本课时的教学,在学生回答交流的基础上,通过谈话并以抒情性的语言引出课题,然后指导读题,引导学生围绕题目质疑。在此基础上过渡到第二环节,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自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最后,要求学生读通课文,说说本文所写的事情,从整体上感知课文大意,理清文章脉络。

  作业则安排学生熟读课文并完成词语的.抄写。

  以上是我第一课时的教学设想。下面我将重点谈谈我第二课时的教学思路。

  第二课时:主要是在细读课文,品味朗读的基础上,增强体验,拓宽延展。

  学生感悟文章中的思想感情需要一个过程,需要一个环境熏陶,为此在教学中,我想通过抓住“生活中你遇到过让你害怕的危险的事情吗”和“面对可能,如何克服”这样两条线索来设计教学,想从以下四个环节进行教学:回顾内容,温故知新;引读赏析,自读探究;引导总结,升华理解;引导阅读,学习阅读。

  第一环节:回顾内容,温故知新

  上课伊始,我设计通过检查字词认读,交流阅读情况入手,引导学生交流课后自主阅读的收获,搞清课文中的小主人公以及这本男孩子必读的书叫——《鲁滨逊漂流记》。明确这本书为何被称为“男孩子必读的书”?激起学习兴趣,为下面的读中悟情奠定基础。由此抓住作者的情感变化,启发思考,并以问题“为什么说这是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为主线统领教学,引导学生勾画、感悟、讨论。

  第二环节:引读赏析,自读探究

  第一,引领赏读,了解来历。紧紧扣住文本的主旨,把情感的熏陶感染和语言的理解运用紧密结合起来。教学中,我紧紧围绕能反映这本“男孩子必读的书”三代相传的来历,反复指导学生朗读,并进行交流。引导学生通过反复朗读、培养学生学会抓住重点概括主要内容的能力。通过合作探究,明白这本书是——吴冕的爷爷送给了吴冕的爸爸,吴冕的爸爸又把书送给了吴冕。这真是一本——三代相传的书哇!

  第二,抓住关键,精读故事,圈点批注,潜心会文。要达到这一目的,首先要引导学生承上启下,自然过渡:这本三代相传的书是一本什么书呢?书中的鲁滨逊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呢?吴冕看了感觉如何?这本书为什么能让“我”爱不释手?引导学生精读故事,圈点文中的关键词语探究并用文中的词来概括。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仔细阅读课文7——12 自然段,画出体现鲁滨逊聪明机智又坚强毅力的词句,多读几遍,并写出自己的独特体验。

  紧扣中心词语组织教学,思路清晰。抓住重点词语设问,既让学生学习问,又引出下面的教学内容,还让他们产生自主探究的动力。学生在读的过程中理解了课文内容。

  第三,引领概括,扩展阅读。

  (1)引导概括:在学生精读故事、了解了书的内容的前提下,我进一步引领学生再读课文7——12 自然段,并要求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对这段话进行概括,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中理解主人公吴冕是怎样把书中故事的起因、主人公鲁滨逊怎样在荒无人烟的小岛上经历了长达28年的历险生活,以及他是一位聪明机智而又具有坚强毅力的人等内容用极简练的文字概括出来介绍给读者;从而引领学生学会概括的方法。

  (2)扩展阅读:接下来,我给学生播放了《鲁滨逊漂流记》的相关影像资料,让学生进入情境,然后再读一读课文的原文,讨论交流自己的感受。并趁势进行小结,启发学生懂得原文生动传神的描绘,牵动着我们的心,可以让我们身临其境,要想对书中内容深刻了解,需要精读原文。但原文描写的比较“具体”,我们有时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去一一阅读,这就需要我们学会一种写作方法;也就是课文中吴冕用的这种写法——概括。由此指导学生在以后的写作时既要学会“具体写”,也要学会“概括写”。

  (3)想象说话:在学生理解了课文内容和写作方法后,让学生结合课文7——12自然段,想象这座“荒无人烟的小岛”的艰难和鲁滨逊在这座荒岛上生活会面临哪些困难和危险,培养他们的想象和生活认识能力;然后进行说话训练,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的兴趣,引导他们课外阅读原著。练习过程中,可以相机出示问题:在这座荒无人烟的小岛上,可能 ,可能 ,还可能 。面对这些困难,鲁滨逊又是如何克服的呢?吴冕在文中向我们简要地介绍这方面的故事,哪几个自然段介绍了这些内容?

  (4)了解兴趣:通过指导学生在想象说话和再读课文的基础上,谈谈对这部小说的看法,是否有吸引力?能不能激起你的阅读兴趣?是否还想了解更多的内容?由此激发起学生读书的乐趣。

  (5)交流、小结:在即将结束本环节教学时,师生合作交流,进行小结,让学生感觉到《鲁滨逊漂流记》这部历险小说故事情节曲折而离奇,怪不得吴冕“爱不释手”。随后引导学生在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课外自己努力去探究。布置学生课后读一读原著,以获得更深刻的感受。

  第四、品读名言

  1.理解“名言”。有了上面引领概括,扩展阅读的基础,在学生激起阅读兴趣的同时,教师巧妙过渡,引导学生品读作者笛福的名言,让学生懂得这本书让吴冕爱不释手还因为他很喜欢作者笛福在书中的“害怕危险的心理比危险本身还要可怕一万倍。”这句名言。通过指名朗读名言,引导学生读懂名言的意思,同时,让他们明白写名言不是难事,就是从生活中提炼出来的。品读时教师利用班班通出示问题,引导学生合作探究。一是理解说话:让学生想一想笛福为什么这样说?并能结合鲁滨逊当时的处境说一说?二是通过练习填空:如果鲁滨逊面对危险 ,那么他 。正因为鲁滨逊面对危险 ,所以他 。

  2.讨论人物形象。通过理解名言,指导学生讨论吴缅心目中的鲁滨逊是什么样子的? 让学生透过课文进一步理解名言,明确鲁滨逊就是一个具有冒险进取精神的人,他用自己的经历向大家证明:他是一个成功者,一个英雄。然后让学生联系文章内容或结合自己的经历说一说对这句名言的理解吗?

  从思维训练角度看,让学生联系生活说话,进行发散思维训练,既理解名言,有明确了人物形象;从语文能力角度看,引导他们平时注重对生活理解和感受,培养他们学写名言;从名言功能看,名言将引导他们克服生活中的“困难”。

  3.扩展阅读:老师用自己读《鲁滨逊漂流记》的时候发现的一句话:“一个人只是呆呆地坐着,空想自己所得不到的东西,是没有用的,这个绝对的真理,使我重新振作起来。”引导学生读读这句话,然后结合《鲁滨逊漂流记》的内容向说说鲁滨逊为什么会这样说?从这句话中又能感悟到什么?

  由此引导学生找出书中类似的话读一读,读的时候,注意方法的指导,即要用一双慧眼,去发现,去体会。

  这样的设计,旨在拓展教学时空,增加阅读量,通过这句话的学习还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同时,让他们运用刚才理解名言的方法学习名言,巩固学习技能。

  第五、感受人物形象

  启发学生思考,这本书让吴冕爱不释手的另一个原因是鲁滨逊这个人物形象让他非常喜欢。从而过渡到对人物形象的进一步感受。

  1.启发思考,看了书之后,吴冕还想象了这个人物的形象。他为什么会把鲁滨逊想象成这个样子呢?

  2.设疑解疑,尽管鲁滨逊的样子滑稽可笑,但吴冕却很崇拜他,他是怎么说的?学生回答后,多媒体出示。

  这样设计是为了引导学生感受鲁滨逊的人物形象,学习作者描写人物的方法,激发学生对人物的喜爱,从而想去阅读原著。

  第三环节:引导总结,升华理解

  本环节我想首先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总结,在学习总结的基础上,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从而内化为自我的素养;同时,进一步激发他们欲读的愿望,引导他们课外去阅读。设计的问题有两个:

  1.吴冕要把这样的一本书好好珍藏起来值不值?为什么?

  2.爷爷为什么说这是“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你认为这本男孩子必读的书,女孩子要不要读呢?

  多媒体出示问题后,指导学生再读课文,思考上述问题,升华对课文的理解。

  第四环节:引导阅读,学习阅读

  这一环节可分两步来实施,第一,激发学生阅读原著,提出阅读目标:课后阅读这本男孩子、女孩子都该读的好书。读完之后,你也可以学着吴冕的爷爷和爸爸,在扉页上写上一句自己读后体会最深的话,送给你的朋友,或将来送给你的孩子。第二,指导学生向同学推荐一本好书,并设计出推荐的方法?课后, 选择一种方法向别人推荐一本值得阅读的好书。

  这是本课时的最后环节,旨在引导学生阅读原著,并能在理解基础上升华自己的认识。学习推荐书的方法,同时,还激发他们课外阅读其他的书籍。

  最后说说板书设计:

  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

  三代相传

  内容离奇

  爱不释手 喜爱名言

  喜爱人物

  好好珍藏

  以上,我从教材、设计理念、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五个方面对本课进行了说明,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各位评委老师。

  点评:《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是由一篇读书笔记而改编的文章,于老师在教学中,对教材内容有全面的理解,对文章脉络有清晰的把握,了解六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基础水平,目标设置层次清晰,重难点准确。通过教学让学生理解文章大致写作内容:书的来历、主要内容、读后感受这三部分。第一课时于老师主要采用三个环节来进行教学,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三、感知课文,理清脉络。第一课时的处理为课文的进一步学习扫清障碍,理清思路。

  第二课时主要是在细读课文,品味朗读的基础上,增强体验,拓宽延展。

  首先以问题“为什么说这是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为主线统领教学,引导学生勾画、感悟、讨论。紧紧扣住文本的主旨,把情感的熏陶感染和语言的理解运用紧密结合起来。在阅读中披文入境,品味语言文字的深层次内涵,让学生在读中有自己独特的理解与体悟,再现文字中呈现的情景,体会文本的主旨,体现了“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语文课程性质。

  其次让学生抓住关键,精读故事,圈点批注,潜心会文。在这一环节中于老师组织学生从重点词切入,紧紧围绕“这本书为什么能让‘我’爱不释手?”展开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的设计既抓住重点,又激发学生的探知欲。对六年级学生来说,表达方法的学习和训练是语文学习的一个重点。在学生精读故事、了解了书的内容的前提下,于老师进一步引领学生再读课文7——12 自然段,并要求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对这段话进行概括,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中理解主人公吴冕是怎样把书中故事的起因、主人公鲁滨逊怎样在荒无人烟的小岛上经历了长达28年的历险生活,以及他是一位聪明机智而又具有坚强毅力的人等内容用极简练的文字概括出来介绍给读者;从而引领学生学会概括的方法。此外于教师很好的利用教材和原著的对比,让学生形象的认识“具体写”与“概括写”,读后再想像说话,围绕“名言”层层深入,由课内到课外,真真正正体现了大语文教学观,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由课堂生成到方法总结,很好的解决了语文课“教什么”的问题,为高效课堂奠定了基础。对学生来说,也是一个语文综合能力的有效训练。

  最后课外拓展,整合运用环节,于老师将语文教学由课内到课外,由学习到实践,较好的体现了“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语文课程性质。

【六上《11、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说课】相关文章:

第11课《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教学反思05-25

读《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有感02-02

《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课后反思精选06-27

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读后感03-30

《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教后反思11-20

《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教学反思汇编06-06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11、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课文04-03

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读后感范文05-11

《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第二课时教学设计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