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琵琶行》教学案例评析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高中语文《琵琶行》教学案例评析

时间:2023-10-31 09:21:24 丽华 高一下册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高中语文《琵琶行》教学案例评析

  近年来,陆续问世的语文教材中古诗文所占比例明显提高,古诗文教学成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中语文《琵琶行》教学案例评析,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中语文《琵琶行》教学案例评析

  在教授《琵琶行》这篇课文中,我充分研习了文本内容,紧紧围绕三维目标进行教学设计,收到了较好的课堂效果。下面,笔者结合在《琵琶行》教学中的一些实录片段,谈谈在课堂教学中的一些具体做法与思考,总结所取得的一些实际效果。

  教学实录片段一:《琵琶行》总体感知

  (播放《十面埋伏》曲子)

  师:刚才我们听到的这首曲子,谁知道是用什么弹奏的什么曲子?

  生:用琵琶弹奏的《十面埋伏》。(绝大多数学生都能答出)

  师:很好!可见大家对音乐有一定的鉴赏基础。据考证,这支曲子就是白居易在《琵琶行》中倾力描绘的那支曲子。关于这支曲子,我们过一会再进行鉴赏。我们试想,如果琵琶女最初演奏的是一曲江南小调,能不能激起诗人内心强烈的情感呢?比如这样一支曲子(点击播放古曲《阳春白雪》片段)。

  (学生思考、讨论。)

  生:不能。江南小调通常所表达的是一种欢快的、流畅的感情。琵琶女晚年孤独寂寞的情感不可能用欢快的小调来表达。

  师:文中有何依据?

  生:“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

  师:那么,仅仅是音乐的旋律就能引起诗人强烈的情感波动吗?

  (提示学生从文章中找出语句,学生思考。)

  师:小序中能找到反映诗人受音乐影响而情感波动的句子:“铮铮然有京都声”。诗人在最需要心灵抚慰的时候,琵琶女适时地出现,以一支表达琵琶女晚年落魄情感的琵琶曲暗合了白居易当时的心情,于是就有了下文共鸣的句子——

  师生:“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在“《琵琶行》之整体感知”这一教学片段中,我通过三个连贯的小问题,步步追问,力图达到“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和感情基调、培养筛选有用信息的能力、提升学生音乐比较欣赏的素养”这三个教学目标。

  首先,引导学生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和感情基调。我们知道,文本阅读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能够整体感知课文,分析作品的脉络,体会作品的主题思想和作者的感情基调。而要达到这一教学要求,就必须注意作品的整体构思、贯穿线索,以及各个部分之间的关联与安排。这样,找到恰当的“切入点”就成为教学的关键。在《琵琶行》这篇课文中,这个“切入点”就是作者与琵琶女共同的命运遭遇和同病相怜的处境。至此,我们就会产生一连串的疑问:为何这段乐曲能够激起作者强烈的共鸣?这支曲子的感情基调是什么?作者的处境如何?如果带着这些问题再结合文本进行阅读,了解文章主题与作者感情基调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其次,引导学生具备筛选有用信息的能力。阅读是以准确、具体获取文章有用信息为目的的思维活动。筛选有用信息是文本阅读的一项重要内容。但有用信息不是所有信息,判断信息是否有用的标准在于我们的阅读目的。在“《琵琶行》之整体感知”这一阅读教学过程中,我通过提问“音乐的哀怨体现在文本中的诗句是什么?”、“触发作者感情波澜的句子是什么?”、“两者的结合点在文中的具体诗句是什么?”这三个问题,使学生明确信息的指向性,然后再带着问题,找出信息源,即分别是“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铮铮然有京都声”、“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在这一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筛选有用信息的核心问题是问题的设计,因此,在问题的设计上,力求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循循善诱,循序渐进,逐步培养学生树立阅读目标、带着问题进行阅读的习惯。当然,有用信息的筛选还需要学生一定的语言基础,在理解文章字词的基础上进行,因此,课前借助工具书进行预习是培养这一能力的前提。

  在这个教学片段中,有一处“闲笔”,就是对《十面埋伏》这首曲子的解读,以及对《阳春白雪》的比较赏析。此处看是“闲笔”,其实完成了语文的一个很重要的功能,即凸显语文教学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一目标。这一教学目标强调了语文的人文性,强调的是给学生广博的文化浸染,内涵比起教学大纲“思想性”目标要丰富得多。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课程的重要内容。通过赏析《十面埋伏》的曲风,以及对《阳春白雪》的比较赏析,使学生对健康的审美情趣有了不自觉的感悟,在这一音乐赏析的熏陶感染、潜移默化下,学生的价值取向、情感态度必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可见,在教学的过程中,有意识的紧紧围绕“知识和能力、 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个三维目标进行教学,对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有着重要的作用。

  教学实录片段二:音乐描写欣赏(《琵琶行》第二节)

  师:现在,让我们一起来欣赏白居易用他的生花妙笔演绎的文学版《十面埋伏》。这一部分从乐曲的调音起始到收拨结束,描绘了演奏的全过程。请同学们结合描写的具体内容,讨论、分析为什么这段音乐描写如此形象?

  (学生进行热烈讨论、分析。)

  生:第一乐段兼用比喻和摹声分写大弦和小弦,大弦如“急雨”,小弦如“私语”,大小弦错杂弹奏如“大珠小珠落玉盘”,三组比喻描写乐声从急骤粗重到急促轻细再到纷繁清脆。在第二乐段描写中时而如花底莺语,时而如冰下泉流,乐声由珠玉般清脆响亮转入婉转低回、艰涩难通,终至断续无声的境界。在第三乐段描写中,用“银瓶”“铁骑”两个比喻描写突然发出的雄壮激越的乐声,用“裂帛”比喻曲调的戛然而止。

  师:大家讨论分析的很好。那么,我们总结一下运用比喻与摹声有哪些作用呢?

  (学生进行热烈讨论、分析。)

  生:大量运用比喻,能够化抽象无形为形象可感,使音乐可感可知;巧用拟声词和叠词,使音乐描写生动形象,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如“莺”在“花底”,“泉”在“冰下”,“瓶”是“银瓶”,“骑”是“铁骑”, “盘”是“玉盘”,以声喻声,能够带给人视觉的美感,并联想到音乐的美妙,从而获得极大的视听享受。这就把抽象无形的音乐变成了形象可感的实体。

  通过以上“《琵琶行》之音乐欣赏”的教学片段,目的重在提高同学们的两种基本语言技能:分析综合能力与鉴赏评价能力。这两种基本能力是高中生在学习语文阅读中所必须具备的,在现行的高考考试说明中有也有明确的体现。先说分析综合能力的培养。分析综合能力是指对指所阅读信息进行分解剖析和归纳整理,是在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的能力层级。在我提出的第一个问题中,没有直接问“使用了什么表达方式”,也没有问“使用了什么修辞”,而是提出了带有分析色彩的问题“为何如此形象”,目的就是引导学生结合具体的描写内容,先进行形象感知,再进行理性概括,得出“比喻与摹声”的答案。问题到此并没有结束,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得到结论的基础上进行再次回归到具体的描写上,把“为何如此形象”的问题回答的鞭辟入里,尽善尽美。

  再说鉴赏评价能力的培养。我们知道,鉴赏评价能力指对阅读材料的鉴别、赏析和评说,是在理解、分析和综合之上的能力要求,在阅读方面是发展了的能力层级。在分析好乐曲描写为何形象生动的基础上,我继续追问“比喻与摹声有哪些作用”,这一问题其实涉及到鉴赏和评价能力。在回答这一问题时既要有一定的文学理论知识,又要结合具体的语段进行说明,仅仅回答出作用是不行的。通过具体的分析“莺”在“花底”,“泉”在“冰下”,“瓶”是“银瓶”,“骑”是“铁骑”, “盘”是“玉盘”等具体描绘,充分体现出对鉴赏评价是在分析综合之上的能力要求这一理论的理解。

  通过这两个问题的设计,既对白居易这段精彩的音乐描写有了理性的分析和评价,更重要的是在潜移默化中逐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把这种能力迁移出去,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

  我想,叶圣陶先生的一句至理名言“教是为了不教”用在此是非常恰当的。是的,只要我们教学方案设计合理,紧紧围绕着“增强学生语文知识、提高学生基本技能、陶冶学生情操”的教学目标开展语文教学活动,学生的语文素养就会得到长足的提升,我们的每节语文课堂就会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就会得到真正的体现,我们的语文教学课程改革也会取得真正的实效。

  高二语文《琵琶行并序》赏析

  宋人洪迈认为夜遇琵琶女事未必可信,作者是通过虚构的情节,抒发他自己的“天涯沦落之恨”(《容斋随笔》卷七),这是抓住了要害的。但那虚构的情节既然真实地反映了琵琶女的不幸遭遇,那么就诗的客观意义说,它也抒发了“长安故倡”的“天涯沦落之恨”。看不到这一点,同样有片面性。

  诗人着力塑造了琵琶女的形象。

  从开头到“犹抱琵琶半遮面”,写琵琶女的出场。

  首句“浔阳江头夜送客”,只七个字,就把人物(主人和客人)、地点(浔阳江头)、事件(主人送客人)和时间(夜晚)一一作概括的介绍;再用“枫叶荻花秋瑟瑟”一句作环境的烘染,而秋夜送客的萧瑟落寞之感,已曲曲传出。惟其萧瑟落寞,因而反跌出“举酒欲饮无管弦”。“无管弦”三字,既与后面的“终岁不闻丝竹声”相呼应,又为琵琶女的出场和弹奏作铺垫。因“无管弦”而“醉不成欢惨将别”,铺垫已十分有力,再用“别时茫茫江浸月”作进一层的环境烘染,就使得“忽闻水上琵琶声”具有浓烈的空谷足音之感,无怪乎“主人忘归客不发”,要“寻声暗问弹者谁”“移船相近邀相见”了。

  从“夜送客”之时的“秋萧瑟”“无管弦”“惨将别”一转而为“忽闻”“寻声”“暗问”“移船”,直到“邀相见”,这对于琵琶女的出场来说,已可以说是“千呼万唤”了。但“邀相见”还不那么容易,又要经历一个“千呼万唤”的过程,她才肯“出来”。这并不是她在意身份。正象“我”渴望听仙乐一般的琵琶声,是“直欲摅写天涯沦落之恨”一样,她“千呼万唤始出来”,也是由于有一肚子“天涯沦落之恨”,不便明说,也不愿见人。诗人正是抓住这一点,用“琵琶声停欲语迟”“犹抱琵琶半遮面”的肖像描写来表现她的难言之痛的。

  下面的一大段,通过描写琵琶女弹奏的乐曲来揭示她的内心世界。

  先用“转轴拨弦三两声”一句写校弦试音,接着就赞叹“未成曲调先有情”,突出了一个“情”字。“弦弦掩抑声声思”以下六句,总写“初为《霓裳》后《六幺》”的弹奏过程,其中既用“低眉信手续续弹”“轻拢慢捻抹复挑”描写弹奏的神态,更用“似诉平生不得志”“说尽心中无限事”概括了琵琶女借乐曲所抒发的思想情感。此后十四句,在借助语言的音韵摹写音乐的时候,兼用各种生动的比喻以加强其形象性。“大弦嘈嘈如急雨”,既用“嘈嘈”这个叠字词摹声,又用“如急雨”使它形象化。“小弦切切如私语”亦然。这还不够,“嘈嘈切切错杂弹”,已经再现了“如急雨”“如私语”两种旋律的交错出现,再用“大珠小珠落玉盘”一比,视觉形象与听觉形象就同时显露出来,令人眼花缭乱,耳不暇接。旋律继续变化,出现了先“滑”后“涩”的两种意境。“间关”之声,轻快流利,而这种声音又好象“莺语花底”,视觉形象的优美强化了听觉形象的优美。“幽咽”之声,悲抑哽塞,而这种声音又好象“泉流冰下”,视觉形象的冷涩强化了听觉形象的冷涩。由“冷涩”到“凝绝”,是一个“声渐歇”的过程,诗人用“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的佳句描绘了余音袅袅、余意无穷的艺术境界,令人拍案叫绝。弹奏至此,满以为已经结束了。谁知那“幽愁暗恨”在“声渐歇”的过程中积聚了无穷的力量,无法压抑,终于如“银瓶乍破”,水浆奔迸,如“铁骑突出”,刀枪轰鸣,把“凝绝”的暗流突然推向高潮。才到高潮,即收拨一画,戛然而止。一曲虽终,而回肠荡气、惊心动魄的音乐魅力,却并没有消失。诗人又用“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的环境描写作侧面烘托,给读者留下了涵泳回味的广阔空间。

  如此绘声绘色地再现千变万化的音乐形象,已不能不使我们惊佩作者的艺术才华。但作者的才华还不仅表现在再现音乐形象,更重要的是通过音乐形象的千变万化,展现了琵琶女起伏回荡的心潮,为下面的诉说身世作了音乐性的渲染。

  正象在“邀相见”之后,省掉了请弹琵琶的细节一样;在曲终之后,也略去了关于身世的询问,而用两个描写肖像的句子向“自言”过渡:“沉吟”的神态,显然与询问有关,这反映了她欲说还休的内心矛盾;“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等一系列动作和表情,则表现了她克服矛盾、一吐为快的心理活动。“自言”以下,用如怨如慕、如泣如诉的抒情笔调,为琵琶女的半生遭遇谱写了一曲扣人心弦的悲歌,与“说尽心中无限事”的乐曲互相补充,完成了女主人公的形象塑造。

  女主人公的形象塑造得特别生动真实,并具有高度的典型性。通过这个形象,深刻地反映了封建社会中被侮辱、被损害的乐伎们、艺人们的悲惨命运。面对这个形象,怎能不一洒同情之泪!

  作者在被琵琶女的命运激起的情感波涛中坦露了自我形象。“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的那个“我”,是作者自己。作者由于要求革除暴政、实行仁政而遭受打击,从长安贬到九江,心情很痛苦。当琵琶女第一次弹出哀怨的乐曲、表达心事的时候,就已经拨动了他的心弦,发出了深长的叹息声。当琵琶女自诉身世、讲到“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的时候,就更激起他的情感的共鸣:“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同病相怜,同声相应,忍不住说出了自己的遭遇。

  写琵琶女自诉身世,详昔而略今;写自己的遭遇,则压根儿不提被贬以前的事。这也许是意味着以彼之详,补此之略吧!比方说,琵琶女昔日在京城里“曲罢常教善才伏,妆成每被秋娘妒”的情况和作者被贬以前的情况是不是有某些相通之处呢?同样,他被贬以后的处境和琵琶女“老大嫁作商人妇”以后的处境是不是也有某些类似之处呢?看来是有的,要不然,怎么会发出“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感慨?

【高中语文《琵琶行》教学案例评析】相关文章:

高中语文必修三:琵琶行教学设计01-17

评析10-08

教学反思案例09-29

及失误作文评析10-08

高中语文的教学设计03-01

教学课程设计案例模板10-18

《灯下漫笔》课文评析10-28

高中语文教学反思05-09

高中语文教学设计02-18

高中语文《师说》教学设计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