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八年级下册《山市》课堂实录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八年级下册《山市》课堂实录

时间:2021-08-07 10:27:51 八年级下册 我要投稿

苏教版八年级下册《山市》课堂实录

  【课前动员】

苏教版八年级下册《山市》课堂实录

  师:听说,我们这个班级是全级最活跃的班级,很高兴能有机会和大家一起学习研究。那么这一节课我们能不能用实际行动证明我们的优秀?

  生:能

  师:好,希望同学们积极参与,大胆发言,阳光展示,勇于质疑。每一次发言都会得一个五角星,下课后我们根据得星的多少,评出优胜小组。

  【课堂实录】

  师:上课

  生:老师好

  师:同学们好,请坐

  师:同学们请看大屏幕,一起读(幻灯片1)

  生:“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

  师:这句诗出自白居易的《长恨歌》请同学们思考这两句诗描绘了怎样的景象?

  生:海市蜃楼

  师:对,它以其“虚无缥缈、神秘莫测”而令人神往,海市蜃楼是蜃景的通称,今天我们学习的《山市》就是其中之一。(幻灯片2)

  师:谁能介绍它的作者—蒲松龄?(幻灯片3)

  生:蒲松龄字留仙,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主要作品《聊斋志异》

  师:哪一位同学再说说《聊斋志异》

  生:介绍狐鬼故事的,文言短篇小说

  生:郭沫若评价“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木三分”

  师:好,同学们知道的真多,现在我们学习课文,先看学习目标(幻灯片4)

  师:解析学习目标:1、扎实掌握文言词语,准确理解文意。

  2、感知山市的形成及神奇、壮丽的幻景,探究山市形成的科学原理。

  3、培养自己主动探索的科学精神。

  师:同学们,学习古文重在朗读,“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让我们在诵读中理解文意,在诵读中欣赏美景吧(幻灯片5)

  师:(幻灯片6)(一)自由朗读:读准字音,不添字,不漏字, 声音响亮,读得人声鼎沸。

  生:(大声朗读)(5分钟)

  师:读课文时要特别注意文中的重点字词,下面这些字词你是否读准了(幻灯片7),一起读两遍

  生:(读字词)邑八景之一也。 (  ) 高插青冥 (  ) 禅院(  )

  高垣睥睨。 (  ) 碧瓦飞甍 ( ) 连亘( )

  莽莽然 ( ) 霄汉 ( ) 窗菲( )

  黯然缥缈 ( ) 逾时 ( ) 倏忽( )

  师:让我们再读课文,(幻灯片8)读出层次:读得清晰响亮,读得层次分明。文言文阅读一定要注意节拍和停顿。请一位同学来朗读(幻灯片9)

  生:朗读

  师:谁来点评他的朗读

  生:声音洪亮

  生:很有感情

  生:山市变化的时候,他读得有点慢。

  师:那应该怎么读?你能给大家示范一下吗?

  生:朗读

  师:很好,现在让我们大家一起来按着节拍和停顿来朗读课文(幻灯片9、10)

  生:朗读

  师:(幻灯片12)下面请同学们,默读原文,默读课下注释,读懂文意。

  生:(默读)

  师:好,同学们学习都非常投入,现在小组内一对一互查:词语解释,翻译句子。有疑问的提出来,大家一起讨论解决。

  学生检查

  生:提问“层层指数”,“一切乌有,惟危楼一座,直接霄汉”

  (大家互相质疑解答)

  师:很好,同学们表现非常棒。下面请同学们再次朗读课文画出文中表示时间的词语,并总结“山市”是怎样一步步变化的

  生:表示时间的词语有“忽,无何,未几,既而,逾时,倏忽”

  生:“山市”变化过程:忽见山头有孤塔耸起……无何,见宫殿数十所……未几,高垣睥睨,连亘六七里,居然城郭矣……既而,风定天清,一切乌有,惟危楼一座,直接霄汉……逾时,楼渐低--倏忽如拳如豆……

  师:(板书)时间:忽,无何,未几,逾时,倏忽

  变化:孤塔--宫殿--城郭--危楼--常楼—高舍--如拳如豆--不可见

  师:请同学们看黑板,“山市”的变化过程是按照时间顺序一步步变化的,这种按时间顺序描写景物的手法是我们今后作文中常用的一种写法,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作文中能够尝试着运用这种手法。

  师:同学们对文意已经有了很好的把握,下面我们合作探究两个问题(幻灯片12)

  “又闻有早行者,见山上人烟市肆,与世无别,故又名“鬼市”云。 为什么那时候的人把“山市”又称为“鬼市”?”

  生:“山市”给人一种虚幻缥缈,神秘莫测的感觉

  生:当时的人们还不知道山市形成的科学原理,只能用迷信的观念解释

  师:同学们回答的都很正确,当时科学不发达,然而又确实能看到这种奇异的现象,却又无法解释,只好以迷信观念解释。

  师:那同学们,你知道其中的奥妙吗?(幻灯片12)

  生:光在空气中传播时发生反射形成的`…

  师:同学们回答的都很正确,那“山市”究竟是如何发生的,请看大屏幕(幻灯片13)

  海市蜃楼是光在密度分布不均匀的空气中传播时发生全反射而产生的.夏天,海面上的下层空气,温度比上层低,密度比上层大,折射率也比上层大.我们可以把海面上的空气看作是由折射率不同的许多水平气层组成的.远处的山峰、船舶、楼房、人等发出的光线射向空中时,由于不断被折射,越来越偏离法线方向,进入上层空气的入射角不断增大,以致发生全反射,光线反射回地面,人们逆着光线看去,就会看到远方的景物悬在空中。(.用草图展示)

  师:同学们,世上还有跟“山市”类似的自然景象吗?谁来说一说?(幻灯片14)

  生:2004年6月2日,青岛海面上的海市蜃楼—— “第三个”岛。

  生:1988年6月16日凌晨,登州海面一次奇特的日出

  ………….

  师:好,同学们都知道很多。下面我们来欣赏几幅画面:(幻灯片15,16,17,18)

  师:接下来给同学们5分钟把刚刚学过的知识巩固一遍,(5分钟后展示幻灯片19)

  师:请同学们看大屏幕:当堂检测,看谁掌握的又快又准(幻灯片19)

  ①解释红色的词语

  相顾惊疑 ( ) 历历在目( )

  层层指数 ( ) 酒肆 ( )

  始悟为山市 ( ) 危楼 ( )

  往来屑屑 ( ) 一切乌有( )

  裁如星点 ( ) 或凭或立( )

  ②文学常识。

  《山市》节选自《 》作者 是 代文学家,字 别号 世称 。

  ③根据时间来回顾“山市”的变化

  忽见 ,无何 ,

  未几 , 既而 。

  生:回答

  师:(总结)同学们表现太棒了,这一节课我们不仅了解了蒲松龄《聊斋志异》中山市的神奇景色,还探究了海市蜃楼形成的科学原理,对海市蜃楼有了科学的认识。下面请个小组举起你手中的五角星,看看那个小组是本次课的优胜小组?….请其他小组再接再厉,在以后的课堂中积极发言,永争优胜小组。

  《山市》是作者从自然现象中引发的感悟与思考,我们在小学中学过的《两小儿辩日》也是由自然现象引发的感悟,那么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曾引发你的思考,写出来与大家一起分享。

  (班内交流)

【八年级下册《山市》课堂实录】相关文章:

八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山市》04-11

《在山的那边》课堂实录例文03-30

八年级下册《永久的悔》课堂实录03-31

八年级语文下册《吆喝》课堂实录05-06

《山市》的阅读练习04-23

山市阅读题04-20

山市教学设计03-22

山市原文及译文03-27

山市原文及注释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