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西双版纳》教学反思三篇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美丽的西双版纳》教学反思

时间:2021-08-10 10:55:41 八年级上册 我要投稿

《美丽的西双版纳》教学反思三篇

  《美丽的西双版纳》教学反思1

  《美丽的西双版纳》一文教学内容是关于一个风景名胜的介绍,作品的文字很美,值得学生好好品读赏析。基于学生对西双版纳比较陌生的原因,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借助网络资源,搜集了大量的关于西双版纳的植物、动物、建筑、服饰的图片,配以极富民族特色的音乐,为学生创设了一个较好的学习环境。

《美丽的西双版纳》教学反思三篇

  这堂课中我极力营造一种自由、宽松、民主的课堂学习氛围。在教学中解放学生的头脑,解放学生的心理,让他们畅所欲言,无拘无束。允许他们说错话,说真话,让学生把自己的经验,最有个性的东西充分的表达出来。

  文中对“笑对生与死”的理解是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通过“阅读--解读--拓展”几个环节实现,特别在拓展部分,我设计了一个“我是小导游”的活动,让学生都来参与积极设计导游的解说词,这一方面让学生在活动中提高口语交际水平,同时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让学生在设计导游解说词的过程中,在对课文内容理解的基础上,对获取信息进行加工整理提炼,这是认识上的再提高。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也存在差强人意之处:在本节课中,我根据此文的结构特点将全班分成5个大组,分组学习讨论,学生积极参与,情绪饱满,但总有活动不够落实之嫌。追究其原因可能有二:一是所提问题的质量有待于进一步提高,第二小组单位过多,人员太多,练习的面较窄。这是在以后的教学实践要注意克服改进的。

  总体来说,这节课教学过程的设计都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充分体现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在寻找“美丽”的过程中,发现美、认识美。

  《美丽的西双版纳》教学反思2

  这是一次校内的汇报课。

  课堂中的生成是很难预设的!这是我上这节课最大的感受,同样的这些内容,在平行班上得感觉还行,时间上也正好,可在自己这个班,怎么就多了5分钟呢?

  先介绍一下4班,他16男+21女组成,就上课气氛而言,这个班是不活跃的(去年上过这个班的同事总用“闷”来形容)。当然那平行的2班却是最活跃的。可我仍坚决的选择了自己这个班,只因为想为他们创造一个锻炼的机会。

  可上课过程中,他们很紧张,就说我们班的小俊,平日里一节课不歇嘴的,今日一言未发,那些喜欢讲讲的也安分起来了……可终究还是有小雯、小讯等来撑场面的,所以对于他们的表现我是比较满意的。因为比我想象的要好了!

  可自己的表现实在是差,已教了5年多的`书了,我竟然还是会紧张。紧张的颠倒了顺序,紧张的语速加快,紧张的忽略了学生的“动”……所以有了多余的5分钟,幸亏有了安排,当时我真的感谢我教的是语文!语文教材可教的数不胜数啊!

  课堂教学的内容安排和生成时间安排怎么去把握?这要靠教师在课堂上灵活地对待,当预计的生成时间多于实际需要时间时,可以增加教学内容;反之,则需要削减教学的内容安排。我们现在语文教学上,很多老师提出“语文课堂拒绝完美”,很大程度上也是缘于这个原因。

  “课堂中的生成是很难预设的!”对您这句话发点感慨。

  虽然杨九俊院长把生成说成预设,但我不敢苟同。如果生成可以预设,就不叫生成而叫教学设计了。

  生成的确很难,难在教师要在生成契机(往往是意外的问题或事物)出现的一刹那产生并决定选择的教学策略,并且因势利导地实施。要把握这样的时机,需要养成思考的习惯,也需要经验的积累,否则就很难应对生成,而只有漠视生成,让预设的课继续演下去了。经常性地参加情境工作坊式的头脑风暴有助于激发教育智慧,平时养成勤于观察、善于倾听、善于激发灵感的习惯,遇到生成问题是就不害怕了。

  为解决生成而解决生成是行不通的,醉翁之意不在酒才有希望解决好生成问题。

  《美丽的西双版纳》教学反思3

  《美丽的西双版纳》是一篇充满民族风情的游记,作者以生动的笔触展现了西双版纳美丽、富饶、神奇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字里行间流露出热爱祖国美丽风光和热爱少数民族文化的思想感情。在教学中让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体会富有感情色彩的语言。培养学生体验美、品味美、表现美的能力,增强保护美的意识。

  我为学生搭建交流互动的平台,采用启发点拨法、多媒体演示法、评价激励法,让课堂成为学生展示自我的殿堂,促进学生的发展,使学生在激情、愉悦、和谐的氛围中欣赏美、体验美、感受美、表现美,把握写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方法的点拨与引导,让学生学会学习。在这堂课上,我主要落实的是圈点批注法的训练,在听读课文时圈点勾画,标记重点。这样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好习惯。同时引导学生学会品词品句,学会读懂课文,有所感悟。

  “各族人民是这片土地上最美的风景”是本课的难点,为了突破难点,在教学过程中,我借助网络资源,搜集了大量的关于西双版纳的植物、动物、建筑、服饰的图片,配以极富民族特色的音乐,为学生创设了一个较好的学习环境。多媒体在本堂课中的作用是极其重要的,大量的图片使学生能直观感受到西双版纳原始森林中的野生动物生活得十分悠闲,使学生充分领略到西双版纳的别有情趣的建筑和服饰,使学生认识了奇特的植物,不仅丰富了学生的知识,而且加深了学生对于西双版纳的美丽的情感体验。

  然后,我又组织学生细读文本,从文中找出与人物有关的句子。学生通过朗读,找到了“与游人嬉戏、为你跳舞助兴、别有情趣的建筑”等句子,然后老师加以引导,动物不怕人类,说明了什么?各色艳丽的民族服装、富有民族风情的建筑,又是谁来建造?通过一连串的提问,引导学生体会到,西双版纳之所以成为动物的王国、植物的王国,恰恰是因为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民勤劳善良,保护环境,才有生态平衡,才有人类和动物的和谐相处。至此,孩子们由衷地赞叹:各族人民是这片土地上最美的风景。

  执教时,我还注意训练学生的朗读,通过引导,让学生把对文章的理解,把对西双版纳的喜爱,通过朗读的方式表现出来。

  《美丽的西双版纳》讲到了许多植物,第一课时里不可能一一了解。因此我把这个作为了预习拓展的内容。学生经过事先的资料搜集,在课堂上踊跃发言,纷纷要争做小导游。通过学生的介绍,加深了对西双版纳的了解。

  说话练习方面。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根据动物王国的学习,借助多媒体图片,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学生通常能完整地说出所要求的句子。我并没有对学生的回答给予一定的指导,使得他们的回答更加具体化,深入化,只停留在简单的句式上。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要注重学生表达的准确性,不正确的地方及时给与纠正。

【《美丽的西双版纳》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初二语文上册《美丽的西双版纳》教学反思01-02

八年级《美丽的西双版纳》教学反思06-14

《美丽西双版纳》说课稿06-30

美丽的西双版纳的散文12-09

《美丽西双版纳》说课稿02-28

八年级上册《美丽的西双版纳》教学反思汇总05-31

美丽的西双版纳作文(精选26篇)06-27

初二上册《美丽的西双版纳》教学案例05-16

《美丽的纹样》教学反思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