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歧视的平等
无论平等怎样被人们挂在口上,但是那也仅仅是被挂在口上说说而已,平等是被人们歧视的。当人们真正获得平等,被“一视同仁”的时候,人们会悲伤、恼怒甚至是反抗、斗争的。(所以,有些东西只能是被放在嘴巴上的,有些东西是只会放在心里的,而有些东西虽不说却会被执行的)
平等,就是对待他人、他物如同自己。接触过自由思想、西方文明的人都会自主或不自主地说起、追求平等,对于所遇、所闻的不平等事情,无论大小,人们都会大发议论,似乎不这样就不能展现自己的学识与正直。可是一旦自己被“平等”面对时,却又埋怨满腹、肝肠寸断或拍案而起了。
比如在家中,如果作为儿女的自己被父母如弟弟或妹妹那般平等的对待,那么自己定然会觉得父母小觑自己了,觉得自己被歧视了;假如自己被当做哥哥或姐姐那般对待,那么自己也会觉得自己被要求的事情与责任太多,觉得自己被“奴役”了。假如作为女儿的自己被当做父母一般对待,自己定然会觉得缺少关心,觉得太累了;假如以为成年的自己被当做女儿一般,自己定会觉得缺少自由,觉得不被认可了。 再说假如作为丈夫的自己被如妻子一样平等的对待,自己定会觉得太失败了,觉得自己尊严大受侵犯;假如作为妻子的自己被如丈夫一样对待,那么自己又会觉得自己太悲惨了,觉得自己不被爱惜……
综上所述,在家中人们都是歧视、抵制平等的,唾弃、反抗一视同仁的。人们希望、追求的被有等级、有差别的对待,而自己只能处于上等、尊宠的。何为尊宠呢?就是即被尊重又被宠爱,这样自己就既能够获得自由,又能够沐浴在温暖的怀抱之中——其实,这也是人类最高的、最强烈的追求与渴望!
在社会之中亦然,人们不要平等,而追求尊宠,尊宠的程度自然是以情感与关系的深厚紧密程度而定。人们要求朋友对待自己的尊宠超过其他人,即便朋友之间的要求也不是平等——情感更深厚、关系更紧密的朋友定然要求被尊宠超过一般的朋友。假如不是那样的话,朋友之间定然会产生不愉快与误会矛盾,甚至陌生、反目。比如每个人对朋友暴露自己的程度与范围,定然是视情而定的,情感深厚者是被偏爱、尊宠的;同时,当朋友有事情、出问题了,对待情感深厚者,我们会竭尽全力如同对待自己那般去帮助而无所怨言,倘若是一般的朋友的话我们就会顾虑一些个人得失了。社会中情感最深厚、关系最紧密的朋友尚且如此,其他的诸如同学、同事、陌生人更是如此了。
社会中人际之间歧视平等的集中体现就是朋友之间,其实还不仅于此。其实,对待朋友如同自己一般平等都是不行的。比如自己独子或与家人一起吃晚饭时,一般都是很随意的煮一碗面加一个鸡蛋,但如果来了一个朋友,即便是非常亲密、相知、相投的朋友,也不会、不能如同对待自己那般了,肯定都要煮米饭、炒肉之类的,否则朋友就会觉得你不热情或不欢迎他的拜访了。所以呢,对待朋友的尊宠也是要超过对待自己的。当然这是一个普遍的存在,所以倒也不用忧虑,但也因此,人们对待其他非亲非友的人就多了一些计谋与险恶,——这可以用“情绪守恒”来解释。
至于有时人们对于不幸人群的超乎朋友的对待,那毕竟只是偶尔为之,远不及朋友的长年累月,而且人们还是有对于弱难者的同情心——况且,对于弱势者的同情还具有自我安慰、自我奖励等难以想象的心里妙用。所以啊,当我们被人歧视之时,大可不必也不应该义愤填膺或悲伤满怀,——因为我们对待别人都不曾平等,我们内心也不要、不愿被平等对待。说白了,就是我们要求太多了,贪得无厌啊,人性之一大弱点,虽不可根除,但可以应该克制、减少。就像没有人能够做到“无欲则刚”的至高境界,却可以无限的靠近,距离越近,我们的束缚也就越多,自由也就越多,温暖也就越丰厚,当然幸福也在其中。
当然,如果有人想要很多的“朋友”或“老子”那般的尊宠,那么就看你的能力与魅力之大小深厚了。倘若你拥有足够的资源与魅力,能够帮助足够多的人,让他们实现物质或精神或情感上的满足,那么你就能获得“万众一心”的尊宠。
当然,如果你了解了人性的这一个特点,那么面对被“歧视”的时候,你就不会勃然大怒或肝肠寸断,亦不会对亲友求全责备、吹毛求疵了——其实,这两点都是世人很难做到的境界,当你达到之时,自由、温暖也就如影随形,幸福、快乐也就最偏爱于你了。
我们应该做的不是征服全世界,不是虏获所有人的尊宠,而是珍惜你拥有的尊宠。我们的幸福与快乐不是去谋取别人的尊宠,而是回报、尊宠给我们尊宠的人与物。我们的自由与温暖不是去计较被歧视与虐待,而是换位思考地包容与超脱不惊的泰然。
尊宠你的亲友以及喜好之人、之物,珍惜你的拥有的尊宠,包容你所面遇的歧视。平等自在人心,自由与温暖自在其中。——世界因此而绽放光明,生活因此而铺满鲜花。
这个世界的平等
自浩荒地球有了生命轮回了几多一万年?
自人猿相楫别已有多少个一千年了?
自人类社会从最原始时期跨入高呼自由平等的现代化又是几个一百年了?
这个世界的演变始终按着客观的科学规律,社会的发展也也始终遵循着从初级阶段到高级阶段。伟大的科学家们、哲学家们、革命家们……都无不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思想去改善大自然,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宏观上,社会一直在迅速发展,但这宏观里面又有多少曲折多少心酸?
路线是对的,宏观方向也不错,只是成功的过程是曲折的,于是在实现自由和平等的过程当中有了被羞辱的尊严,有了被倾斜的天平,有了被遗弃的生命。现实生活中的镜头是最好的例子。
在昏暗破旧的瓦房下,微弱的呼吸,徐徐娇贵地在母胎中孕育,匆匆粗简地来上这个世上。那位伟人的那句“你能出生便意味着你成功了一半”的名言在这里得不到一点合理的解释,生命能够延伸下去比任何至理名言都要透彻明了。笑容的鱼尾纹未及舒展,医生皱眉对着天使无邪的笑脸说了一句:先天性心脏病,手术费用九万。瓦房遮风挡雨,农田供吃糊口,穷人的亲戚有心无力。初为人父的爸爸看着自己小小的骨肉,最终在巨大的天文数字面前痛心不舍地脱开儿子紧捏着的小手。
山风呼啸的野外,被遗弃的婴儿浑然不知道人们所说的那些平等是什么,浑然不知道所谓的生命是什么。人间算来了一趟,既然死神又召唤了,那么便回到当初的天堂吧。婴儿慢慢地闭上乌溜溜的眼睛,拉下短短的人生帷幕,离出生刚好一百天。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杜甫当年说这句话的时候生活也并不富裕,是不是他也有现代人的妒嫉富人红眼病?显然是不可能的,大家都知道爱国诗人一心忧民患国,决无私心,单从他的诗中便可看出。但这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却是个十分现实的社会现象。一方面有些富人确实挥霍无度,所谓千金难买消魂夜,所谓纸醉金迷,或者是过于追求享乐,千金散尽还复来嘛,我有的是钱,如果不努力刻苦的话又如何花得完呢?另一方面一些极度贫穷的人,由于客观的无奈,主观的淡薄,无论怎么勤苦的劳作,都注定要卑微地过一辈子,他们的生命很难用“价值”这两字去衡量,生存的意义更是无从说起,不分昼夜的奔波,只为苟喘地活下去。并不是说这就不平等了,因为富人的财富也是经过一番拼搏才有的。
这样看来似乎很不平等,被遗弃的婴儿如果在一个富裕的家庭,生存下去的机会还是很大的。显然这是个不合理的假设,如果他生下健健康康那不是更好?很多人都是说世界社会给予每个人的机遇都是平等的,可是就如这个弃婴,根本没有一点点选择的余地。对于被遗弃的婴儿,那样的环境条件,我们除了深深的惟憾,是否还可以做出更多?
现在很多电视台都拍摄一些苦难的人们的生活真实片断,想通过一个个感人的画面类呼吁人们献出爱心以帮忙这些人度过难关,这是传媒为社会的贡献。但对于一些被拍摄的人们来说,却是一种极度的无奈,人家大名人上镜头是绽放尊严之花,而我却是糟蹋自尊,谁愿意把自己尊严,对生活的失败,以一种卑微的姿态来博取人们的同情,即使爱心的人们并不是这么想,无奈之举。
天平两端有时并不平衡,一直以来,命运和机遇都是左右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