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元旦的传统风俗
日文里“饼”字不指饼,而指年糕,也就是台湾、新加坡所说的“麻糬”了.日本“饼”的做法也跟中国的年糕不同,乃是把蒸熟的糯米放在臼里用杵舂制.加倍黏糊糊的“饼”,趁热分成小块,抹上了黄豆粉、红豆沙、萝卜泥、纳豆,或者蘸了酱油后用紫菜卷起来吃.这种“饼”一受冷就变硬,只好要么火烤要么水煮,重新弄软以后,放在红豆汤、杂烩汤里吃.最近在年轻人中也颇流行用微波炉加热以后,倒酱油和黄油吃,或者干脆把奶酪片先放进“饼”块后加热,做成日式比萨.
因为“饼”字在中文里和日文里的意思不同,在日本大学教中文的时候,往往闹起笑话来.譬如,描写北京烤鸭吃法的文章说:把薄饼抹上甜面酱,加上葱丝、黄瓜条、烤鸭片,卷起来就可以吃了.但是,日本学生想不通:怎么可能在热腾腾、黏糊糊的“饼”上抹了甜面酱,放了菜和肉以后,还像海苔卷寿司一般卷起来?中国人太神秘了!
元旦吃“饼”的习俗,可追溯到公元九世纪日本平安时代.直到二十世纪末,日本家庭还守着年初三天不煮饭的老规矩,能吃的主食就只有“饼”了.于是从元旦把“饼”放入杂烩汤里做“御杂煮”开始,或者抹上黄豆粉弄成阿倍川饼啦,或者用海苔卷做矶边饼啦,或者涂满萝卜泥做擦饼啦,把花样换来换去,曾确实吃了连续三天的正月“饼”.
元旦吃的“御杂煮”,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做法.东京人把切成方块的“饼”放入用酱油调味后加了鸡肉块和青菜的热汤里,京都人则把圆形的“饼”放入用白味噌调味后加了芋头块和胡萝卜片的热汤里等.听说,还有些地区在“御杂煮”里要投入含加糖红豆沙的“馅饼”.
从前的社会人口流动性小,各个地方都保持独特的风俗,大家也不知道其他地方人到底吃什么样的“御杂煮”.所以,刚结婚不久的夫妇,往往在婚后第一次的元旦,常会为了要吃什么味道的“御杂煮”而吵起来,闹得很不愉快.毕竟在年初,每人都想吃家乡味的年饭,而大家都认为“御杂煮”是自己家乡的好吃.我们夫妻,老公来自关西,我则来自东京.为了和平共处,早已立下了规定:每年的元旦早晨吃关西味道的“御杂煮”,中午则吃东京味道的“御杂煮”,为此准备天圆地方两种的“饼”,而绝对不准说哪种更好吃.只要双方稍微妥协,新年还能过得和平圆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