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语文办报资料:汉字丰富的文化意趣
汉字的意趣更多的表现在它的产生和创造上。自古以来,汉字的形体构造就有“六书”之说,也就是说,汉字的产生有六种来源方式。关于“六书”的说法最早见于秦汉时期的典籍《周礼•地官•保氏》,但那里面并没有提出其具体内容。后来,东汉史学家班固、经学家郑众、文字学家许慎针对典籍各自阐明了“六书”的内容,而且大同小异。清代以后到现在所沿用的“六书”,内容一般采用许慎的说法,次序却采用班固的提法。具体内容排序依次是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等。从“六书”排列的顺序可以推想,汉字最初是由图画演变而来的。先民生活的远古时代生产力低下,人们对自然只是简单地感受,接触最多的也不过是些与日常生产、生活直接相关的自然物象,为了表达和传递消息的需要,他们便把这些物象以图画的形式简洁地用线条直接把事物的大致轮廓画出来,这便是后来的象形字了,如山、水、日、月、人、木等。随着生产的进一步扩大和深入,接触的东西越来越多越来越抽象,有些事情和物体要画出来显然是行不通的,所以说,尽管象形字来得直接来得形象,是汉字造字最基本的原则,但它的数量是最有限的。然而,聪明的先民并没有因此而放弃,他们在原有象形字的基础上更简洁地添加点、横、竖或是把这些已成型的字符组合在一起,于是又造出了一批数量可观的字,这就是“六书”中提到的指事字和会意字,如上、下、中、亦、本等指事字,如出、淼、晶、明、众、林等会意字。
语文手抄报图
值得一提的是,汉字浓厚的意趣主要体现在指事字和会意字上。姑且举几例谈谈,如“本”“末”它们是分别在“木”的底端或顶端位置添上一横而成,这就告诉我们,这个指定的位置就表示是树木的根和枝。因为“本”的原意就是“根”而“末”的本意就是“枝”,所以后来就有了“本末倒置”、“舍本逐末”等词。至于“明”“众”“林”等它们是由某些独体的象形字符经过组合或叠加在一起而成的,表意非常了然,只需稍微联想和领会,就会明白其意。如“休”是把“人”和“木”组合一起,表示一个人靠在树上,意思就是说人靠在树上休息。可以这么说,象形字给人的感觉是形象可感,而指事字和会意字却使人回味无穷。既然象形字有限,当然也就会影响到指事字和会意字的产量。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经验的不断积累,先民们便又开拓了新的造字思路,他们把表示事物形状和声音的字符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便造出了一大批形声字,“六书”中数量最大的就是形声字。至于转注和假借,它们与前面提到的“四书”是有所不同的。它们是属于用字之法,而前面提到的“四书”却是造字之法。从造字功能强度来论,转注、假借到现在几乎是走到了生命的尽头。可是,在古代那可是非同小可。古文中经常出现的通假字就能充分说明这一点。如今是绝不能再用的了,否则,那不叫通假字而是错别字。在世界语言中,日本的文字跟中国的很有些相同,那是因为受历史文化的影响,千万不要等同视之。它们不仅在表意上一点不同,而且连读音也大相径庭,所以,在有机会接触日本语言文字的时候,千万千万不要把它当作汉字来对待,要不然就会闹出大笑话来。就像英语,法国的跟美国的就很不一样。因此,我们在学习世界其它语言文字的时候,一定要抛弃某些习惯的狭隘的传统文化观,唯有这样才能学好更多的世界语言和文字。(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就因为汉字蕴涵着丰富的文化意趣,所以才吸引世界上如此多的人来学习研究。据统计,现在国外通过各种方式学习汉语的人数已超过3000多万,一百多个国家2500余所大学在教授中文。譬如东南亚地区学习汉语的就有160万人。在韩国,有近200所大学开设了汉语课程,汉语考试也被正式列为国家外语高考科目。法国也有近3万人学习汉语,人数居欧洲首位。而在美国,汉语已经成为学习人数增长最快的外语。以上情形表明,“汉语热”正在全球兴起。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国文化将会逐步走向世界,也许不久的将来汉语会像英语那样备受世人的瞩目。懂汉语,识汉字的人也会愈来愈多。同时,希望我们的文字研究工作者,能用自己辛勤的汗水研究挖掘出汉字更深的文化底蕴,让世界更多更全更深地了解汉语、汉字,这不仅是中国人的骄傲,也是世界上所有学习汉语会写汉字人的荣耀。我想,到将来普通话和汉字的普及不仅仅是在中国,而且在世界也不是没有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