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抄报资料之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
这里指以农历为序的传统节日。源于四季自然气候变化与农事活动的中国传统节日,实质上是围绕祈求丰收与庆丰收这两大主题展开的。春季祈生殖、夏季驱疫虫、秋季庆丰收、冬季慎储备。人们以最虔诚的信仰、最精美的饮食、服饰、工艺品,庆祝节日。流行至今的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都是农事节日的延续。
节日起源于农业民族的生产、生活需要。远在八、九千年前,中国就有了农业,到7000年前,南北方的农业已出现了分野:北方为粟作农业,南方为稻作农业。农作物有一定的生长规律:春种,夏耕,秋收,冬藏。为了定季节,在特定的季节从事特定的生产活动,人们把不同季节中的特定时间定为节日。为了标明这些特定时间,人们借助于对天气、星座变化的观察,创造了天文历法。在殷墟甲骨文中已看到古代完备的历法纪年。《逸周书·时训》已记载了二十四节气,《淮南子》、《汉书》、《四民月令》、《宋书·历志》等也都有不同程度的记载。仰韶文化的太阳纹,共有十二道光芒,当是一年十二个月的反映。夏代历法《夏小历》已有各月晨昏北斗斗柄的指向。《尚书·尧典》中有“四仲中星”岁时的划分。即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四节气。后发展为八节——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在四季的终点“至”的基础上,又加入了更明确的时间限定“立”,即起点。到了战国时期,根据太阳在黄经上的位置,将一年分为二十四节气。按一年气候变化过程,分五天一候,三侯为一气,一年便有四季、十二个月、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三百六十天(约数),在此基础上发展了传统节日。在计时方面,商代以天干计时,周代以圭表测影计时,进一步明确了冬至,夏至,还定出了“朔日”。与二十四节气同时并行的节日,主要表现在各季各月朔望之间。定节日的标准之一是以月的朔望圆缺为记。朔为“上日”,是各月之初一,又称“元日”,正月朔日谓之元旦,是旧历新年之始,为一岁最早的节日。望日月圆,为月之十五。上元节是一年的第一个望日,大庆大祭,后发展成“元宵”节。
宗教信仰对节日的产生也起了很大作用,是形成节日的主要原因之一,几乎所有节日都充斥了宗教的内容。远在旧石器时期已经产生了原始宗教,以巫教为其核心。鬼神信仰的普遍,使人们经常通过巫一人神中介,祈求神灵保佑。经常举行这种祭祀活动,久而久之,形成一些节日。人类最初信仰自然神,自然崇拜在节日中占有突出的地位。《礼记》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以朝,夕月以夕。”七夕节祭牛郎织女星,中秋节拜月神。二月二“龙抬头”,腊月二十三祭的灶神原本发端于火神。
总之,节日的起源是十分复杂的。从最初农业生产的需要,到人类生活其他方面的需要以及某些历史事件,都是形成节日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