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炎武手不释卷》文言文及翻译
在我们上学期间,我们总免不了跟文言文打交道,文言文,也就是用文言写成的文章,即上古的文言作品以及历代模仿它的作品。你还记得哪些经典的文言文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顾炎武手不释卷》文言文及翻译,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顾炎武手不释卷》文言文及翻译
原文:
凡先生之游,以二马三骡载书自随。所至厄塞,即呼老兵退卒询其曲折;或与平日所闻不合,则即坊肆中发书而对勘之。或径行平原大野,无足留意,则于鞍上默诵诸经注疏;偶有遗忘,则即坊肆中发书而熟复之。
翻译:
凡是顾炎武外出旅行,都用马、骡子载着书跟随自己。到了险要的地方,就叫退役的差役打探所到之处的详细情况,有时发现所到之处的情况和平日里知道的不相符,就走向街市客店中,打开书本核对校正它。有时直接行走地平坦的大路上,不值得停下来考察,就在马背上默默地诵读各种古代经典著作的注解疏证;偶尔有什么遗忘了,就到客店中打开书仔细认真地复习。
注释:
(1)凡先生之游:凡是先生外出游历。先生,对比自己年长的人的尊称,指顾炎武。凡,凡是。
(2)以:用。
(3)自随:宾语前置,随自。跟随自己。
(4)厄塞:险要关门。
(5)即呼老兵退卒:即,就
(6)询:询问。
(7)曲折:详细情况。
(8)或:有的(时候)。
(9)即:靠近,引申为走向。
(10)坊肆:街市中的客店。
(11)发:打开。
(12)对勘:核对校正。
(13)径行:任意而行。
(14)无足:不值得。
(15)诸:众,各。
(16)诸经注疏:各种经典著作的注解疏证。
(17)熟:认真仔细。
(18)复:再次。
中心思想
1、亭林先生手不释书体现了他书本不离手,形容他勤奋好学,学而不厌的精神。
2、文章主要表现了顾炎武勤奋、刻苦、严谨、专注,认真好学的特点,并写了顾炎武读书,考察的内容。
作品鉴赏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许多人对顾炎武的'最初认识,恐怕就源于这句充满爱国激情的名言。这位明末清初的爱国主义思想家、著名学者,自幼勤学。他6岁启蒙,10岁开始读史书、文学名著,对待读书做学问老老实实,认认真真。《顾炎武手不释卷》一文,用非常精简的语言,栩栩如生地刻画了一个好学不倦的顾炎武。凡顾炎武所到之处,书始终伴随左右,“以二马三骡载书自随”坐在马背上背诵经书,“偶有遗忘”,还要找书认真复习。可贵的是顾炎武并不是读死书,一旦发现与平日所闻不合,还要打开书进行核对校正。正是有这一精神,顾炎武根据实地考察,完成一部集文献资料与实地历史考察相结合的著作《天下郡书》。世为一。诗多感事之作。 代表作《日知录》《音学五书》 《顾亭林诗文集》。
作者简介
顾炎武(1613—1682)学者尊称为亭林先生。著名思想家、史学家、语言学家,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他本名继坤,改名绛,字忠清;南都败后,改炎武,字宁人,号亭林,自署蒋山俑,汉族,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今属江苏)人。明季诸生,青年时发愤为经世致用之学,并参加昆山抗清义军,败后漫游南北,曾十谒明陵,晚岁卒于曲沃。学问渊博,于国家典制、郡邑掌故、天文仪象、河漕、兵农及经史百家、音韵训诂之学,都有研究。晚年治经重考证,开清代朴学风气。其学以博学于文,行己有耻为主,合学与行、治学与经世为一。诗多感事之作。 代表作《日知录》《音学五书》 《顾亭林诗文集》。
【《顾炎武手不释卷》文言文及翻译】相关文章:
手不释卷文言文翻译01-17
顾炎武《廉耻》文言文翻译02-17
文言文翻译02-25
文言文的翻译12-28
手不释卷的近义词12-02
顾炎武是哪个朝代的04-14
顾炎武是哪个朝代04-14
顾炎武的名言警句08-02
文言文翻译文言文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