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轲刺秦王》赏析及其文言现象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荆轲刺秦王》赏析及其文言现象

时间:2021-04-06 13:44:49 文言文名篇 我要投稿

《荆轲刺秦王》赏析及其文言现象

  导语:《荆轲刺秦王》选自《战国策·燕策三》,记述了战国时期荆轲刺秦王这一悲壮的历史故事,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政治情况,表现了荆轲重义轻生、反抗暴秦、勇于牺牲的精神。文章通过一系列情节和人物对话、行动、表情、神态等表现人物性格,塑造了英雄荆轲的形象。

  赏析:

  本文记述战国时期荆轲剌秦王这—悲壮的历史故事,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政治情况,表现了荆轲重义轻生、反抗暴秦、勇于牺牲的精神。文章通过一系列情节和人物对话、行动、表情、神态等表现人物性格,塑造了侠义英雄荆轲的形象。

  秦王嬴政重用尉缭,一心想统一中原,不断向各国进攻。他拆散了燕国和赵国的联盟,使燕国丢了好几座城。燕国的太子丹原来留在秦国当人质,他见秦王嬴政决心兼并列国,又夺去了燕国的土地,就偷偷地逃回燕国。他恨透了秦国,一心要替赵国报仇。但他既不操练兵马,也不打算联络诸侯共同抗秦,却把燕国的命运寄托在刺客身上。他把家产全拿出来,找寻能刺秦王嬴政的人。

  后来,太子丹物色到了一个很有本领的勇士,名叫荆轲。公元前230年,秦国灭了韩国;过了两年,秦国大将王翦(音jiǎn)占领了赵国都城邯郸,一直向北进军,逼近了燕国。燕太子丹十分焦急,就去找荆轲。要他去刺杀秦王。荆轲说:“行是行,但要挨近秦王身边,必定得先叫他相信我们是向他求和去的。听说秦王早想得到燕国最肥沃的土地督亢(在河北涿县一带)。还有秦国将军樊於期,现在流亡在燕国,秦王正在悬赏通缉他。我要是能拿着樊将军的头和督亢的地图去献给秦王,他一定会接见我。这样,我就可以对付他了。”

  荆轲知道太子丹心里不忍,就私下去找樊於期(fánwūjī),跟樊於期说:“我有一个主意,能帮助燕国解除祸患,还能替将军报仇,可就是说不出口。” 樊於期连忙说:“什么主意,你快说啊!” 荆轲说:“我决定去行刺,怕的就是见不到秦王的面。现在秦王正在悬赏通缉你,如果我能够带着你的头颅去献给他,他准能接见我。” 樊於期说:“好,你就拿去吧!”说着,就拔出宝剑,抹脖子自杀了。

  太子丹事前准备了一把锋利的匕首,叫工匠用毒药煮炼过。谁只要被这把匕首刺出一滴血,就会立刻气绝身死。他把这把匕首送给荆轲,作为行刺的武器,又派了个十二岁时便杀过人的勇士秦武阳,做荆轲的副手。

  公元前227年,荆轲从燕国出发到咸阳去。太子丹和少数宾客穿上白衣白帽,到易水(在今河北易县)边送别。临行的时候,荆轲给大家唱了一首歌:“风萧萧兮易水寒,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荆轲跳上车,头也不回地走了。

  荆轲到了咸阳。秦王政一听燕国派使者把樊於期的头颅和督亢的地图都送来了,十分高兴,就立刻穿上上朝的衣服,在咸阳宫接见荆轲。朝见的仪式开始了。荆轲捧着装了樊於期头颅的盒子,秦武阳捧着督亢的地图,一步步走上秦国朝堂的台阶。秦武阳一见秦国朝堂那副威严样子,不由得害怕得发起抖来。当然,《刺客列传》里,谋士田光对燕太子丹说的一段话:“窃观太子客无可用者:夏扶血勇之人,怒而面赤;宋意脉勇之人,怒而面青;舞阳骨勇之人,怒而面白。光所之荆柯,神勇之人,怒而色不变。”秦王政左右的侍卫一见,吆喝了一声,说:“使者怎么变了脸色?” 荆轲回头一瞧,果然见秦武阳的脸又青又白,就赔笑对秦王说:“粗野的人,从来没见过大王的威严,免不了有点害怕,请大王原谅。” 秦王政毕竟有点怀疑,对荆轲说:“叫秦武阳把地图给你,你一个人上来吧。” 荆轲从秦武阳手里接过地图,捧着木匣上去,献给秦王政。秦王政打开木匣,果然是樊於期的头颅。秦王政又叫荆轲拿地图来。荆轲把一卷地图慢慢打开,到地图全都打开时,荆轲预先卷在地图里的一把匕首就露出来了。秦王政一见,惊得跳了起来。荆轲连忙抓起匕首,左手拉住秦王政的袖子,右手把匕首向秦王政胸口直扎过去。秦王政使劲地向后一转身,把那只袖子挣断了。荆轲拿着匕首追了上来,秦王政一见跑不了,就绕着朝堂上的大铜柱子跑。荆轲紧紧地逼着。两个人像走马灯似地直转悠。旁边虽然有许多官员,但是都手无寸铁;台阶下的武士,按秦国的规矩,没有秦王命令是不准上殿的,大家都急得六神无主,也没有人召台下的武士。官员中有个伺候秦王政的医生,叫夏无且,急中生智,拿起手里的药袋对准荆轲扔了过去。荆轲用手一扬,那只药袋就飞到一边去了。这时,左右大臣提醒道:“把剑背在背上,把剑背在背上。”秦王政遂将宝剑背在背上,再往前一步,拔出宝剑,砍断了荆轲的.左腿。荆轲站立不住,倒在地上。他拿匕首直向秦王政扔过去。秦王政往右边只一闪,那把匕首就从他耳边飞过去,打在铜柱子上,“嘣”的一声,直迸火星儿。秦王政见荆轲手里没有武器,又上前向荆轲砍了几剑。荆轲身上受了八处剑伤,自己知道已经失败,张开双腿坐在地上,傲慢地说:“我没有早下手,本来是想先逼你退还燕国的土地。” 这时候,侍从的武士已经一起赶上殿来,结果了荆轲的性命。

  文言现象:

  重要字音

  翦(jiǎn) 髓(suǐ) 揕(zhèn) 拊(fǔ) 盛(chéng) 谒(yè)袒(tǎn) 扼(è) 淬(cuì) 忤(wǔ) 濡(rú) 叱(chì)徵(zhǐ) 瞋(chēn)陛(bì) 慑(shè)发(fā) 惶(huáng) 卒(cù) 提(dǐ ) 眩(xuàn) 遗(wèi)创(chuāng)且(jū) 筑(zhù) 箕(jī) 匕(bǐ)

  通假字

  秦王必说:

  “说”通“悦”,高兴、喜欢。

  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陵”通“凌”,凌辱

  日以尽矣

  “以”通“已”,已经

  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反”通“返”,返回

  请辞决矣

  “决”通“诀”, 诀别

  燕王诚振怖

  “振”通“震”,震慑

  燕王拜送于庭

  “庭”通“廷”,朝廷

  设九宾:

  “宾”通“傧”,傧相,迎宾赞礼的人

  荆轲奉樊於期头函

  “奉”通“捧”,手捧,捧着

  秦武阳色变振恐

  “振”通“震”,惧怕

  少假借之

  “少”通“稍”,稍微

  12. 图穷而匕首见

  “见”通“现”,出现

  秦王还柱而走

  “还”(huán)通“环”,环绕

  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

  “卒”(cù)通“猝”,突然

  词类活用

  1.【北】

  进兵北略地:名词作状语,向北

  2.【旦暮】

  秦兵旦暮渡易水:名词作状语,早晚

  3.【私】

  丹不忍以己之私:形容词用作名词,私心

  4.【前】

  樊於期乃前曰:方位名词用作动词,走上前

  又前而为歌曰:方位名词用作动词,走上前

  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名词用作动词,走上前

  左右既前:走上前

  5.【函】

  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名词用作状语,用匣子

  6.【远】

  其人居远未来:形容词用作名词,远地

  7.【祖】

  至易水上,既祖,取道:名词用作动词,出行前祭路神

  8.【白衣冠】

  皆白衣冠以送之:名词用作动词,白衣冠,穿白色的衣服,戴白色的帽子

  9.【涕】

  士皆垂泪涕泣:名词用作动词,哭

  10.【上】

  发尽上指冠:名词作状语,向上

  非有诏不得上:方位名词用作动词,上前

  11.【迟】

  顷之未发,太子迟之: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迟

  12.【厚】

  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名词用作状语,用厚礼

  13.【朝服】

  (秦王)乃朝服:名词用作动词,穿上上朝的礼服

  14.【使】

  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王:动词用作名词,使者。

  15.【闻】

  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王:动词的使动用法,使……闻,禀告

  16.【怪】

  群臣怪之: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怪,认为奇怪

  17.【绝】

  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动词使动用法,使……断了

  18.【断】

  断其左股: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断

  19.【箕】

  箕踞以骂曰:名词作状语,像箕一样

  20.【生】

  乃欲以生劫之:形容词作状语,活生生地

  固定短语

  1.臣乃得有以报太子( “有以”,意为:有用来……的办法)

  2.然则将军之仇报(既然这样,那么)

  3.荆轲有所待( 意为:有……的人 、东西。“所”后常跟动词组成“所”字结构,作“有”的宾语。)

  4.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

  (复音虚词“所以”常引出表原因、手段等的分句,译为:……的原因。)

  5.而卒惶急无以击轲( “无以”,意为:没有用来……的办法)

  6.以故荆轲逐秦王 (因此)

  7.未尝见天子(不曾)

  8.将奈何(表疑问,怎么……。下文“为之奈何”“既已无可奈何”意同)

  9.将军岂有意乎( 表揣度,是否……呢。)

  10.荆卿岂无意哉(表反问,难道……吗。)

  古今异义

  1 【信】古义:信物,如: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今义:书信

  2 【金】 古义:铜(古代以铜为金);今义:一种贵重的金属

  3 【涕】 古义:眼泪;如: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 今义:鼻涕

  4 【币】 古义:礼品;如:持千金之资币物

  今义:货币

  5 【穷困】 古义:走投无路,陷入困境;如: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今义:贫穷,生活贫穷,经济困难

  6 【长者】 古义:品德高尚之人,此处指樊於期;如: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

  今义:年长之人

  7 【购】 古义:重金收买;如:今闻购将军之首 今义:购买

  8 【可以】 古义:可以凭借;如: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 今义:表可能、能够、许可

  9 【有意】 古义:同意,愿意;如:将军岂有意乎

  今义:故意

  10 【偏袒】 古义:袒露一只臂膀;如: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

  今义:偏护双方中的一方

  11 【于是】 古义:在这时;如:于是太子预求天下之利匕首

  今义:表顺承关系或另提一事

  12 【顾】 古义:回头;如:终已不顾

  今义:照顾,考虑,顾及

  13【鄙人】 古义:粗鄙的人;如:北蛮夷之鄙人

  今义:谦词,对自己的谦称

  14【穷】 古义:穷尽;如:图穷而匕首见

  今义:缺少钱财

  15【假借】 古义:宽容,原谅;如:愿大王少假借之

  今义:不是自己的,偷别人的,如:假借名义

  16【走】 古义:跑;如:秦王还柱而走

  今义:行走)

  17【提】 古义:读作dǐ,投掷,投打,投击;如: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乃引其匕首提秦王)

  今义:垂手拿着

  18【郎中】 古义:宫廷的侍卫;如:诸郎中执兵。

  今义:称中医医生

  19【股】 古义:大腿;如:断其左股。

  今义:量词。

  20【左右】 古义:身边侍臣;左右既前

  今义:方位名词

  21【废】 古义:倒下;荆轲废

  今义:残废

  22【复】 古义:又,再;如:秦王复击轲

  今义:往复,重复,复习

  23【深】 古义:刻毒;如: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

  今义:有深度,与“浅”相对

  24【遇】 古义:对待;如: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

  今义:相遇,遇见

  25【未来】 古义:没有来;如:其人居远未来

  今义:将来,以后

  26【不顾】古义:不回头:如:终以不顾

  今义:不顾及

  27【亲】 古义:亲近,近身:如:则秦王未可亲也;今义:亲爱的人或事物

  (课改只要求掌握双音节词的古今异义)

  特殊句式

  ①判断句

  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

  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

  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

  ②省略句

  取之 ( 以 ) 百金

  秦王购之 ( 以 ) 金千斤

  欲与 ( 之 ) 俱 ( 往 )

  以(之)试人

  皆陈(于)殿下

  其人居远未来,而为(之)留待

  与燕督亢之地图献(于)秦王

  遂拔以(之)击荆轲

  嘉为(之)先言于秦王曰

  见燕使者(于)咸阳宫

  使(之)毕使于前

  群臣侍(于)殿上者

  比(于)诸侯之列

  ③被动句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④倒装句

  群臣侍殿上者 【定语后置句】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定语后置句】

  燕王拜送于庭 【状语后置句】

  使毕使于前 【状语后置句】

  秦王购之 金千斤【状语后置句】【定语后置句】

  常痛于骨髓【状语后置句】

【《荆轲刺秦王》赏析及其文言现象】相关文章:

《荆轲刺秦王》文言现象解读12-07

《荆轲刺秦王》文言文赏析01-17

《荆轲刺秦王》赏析12-11

荆轲刺秦王文言文翻译02-23

《荆轲刺秦王》文言文翻译01-18

荆轲刺秦王的文言文翻译02-14

《荆轲刺秦王》的文言文翻译02-13

《荆轲刺秦王》文言知识点解析05-13

荆轲刺秦王文言文原文翻译01-17